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5课《找梦》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486.00 KB
- 文档页数:10
做个快乐的追梦人—《找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设计说明:《找梦》是鄂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九篇课文。
全诗共四节,作者以童稚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引领我们去追寻奇妙的梦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设梦幻般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诵读、品味,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及美好愿望的遐想。
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找、到、知、没、关、合、好、看”;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觉、窗、梦、哪、枕、被、窝”。
认识两个偏旁“立刀旁”、“矢字旁”。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向往美好世界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认识两个偏旁“立刀旁”、“矢字旁”。
会认课后双横线里的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梦境的美好。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整体感知梦的美好以及找梦的趣味。
(略)第二课时: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激情导入,生齐读课题。
2、(CAI:课后生字)复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CAI:生词)复习生词。
一年级下册语文找梦说课稿鄂教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课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神秘的客人,她呀!来无影,去无踪的,究竟藏在哪里呢?(孩子们在教室里四处张望)此时,梦幻般的声音从多媒体传来,孩子们循着声音在大屏幕上看到了美丽的“梦天使”,她跟孩子们热情地打着招呼,并说要跟孩子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说完很快就消失了。
孩子们意犹未尽,于是,我们的课题“找梦”就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来了。
第二个环节:(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本环节我的设计流程是:听——读——找——划——读1.整体感知,听课文录音。
为了引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我从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听完课文录音后,我顺势而导:多有趣的课文啊!你们想不想读读?于是生自由读文,老师提出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圈划生字:读完之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两种不同表情的“梦娃娃”:一组为课后田字格中要求掌握的生字,一组为课后双横线中要求会认的生字。
然后用儿童化的语言告诉学生:老师听“梦天使”说啊,有很多可爱的“梦娃娃”就藏在课文中,你们能快速找到他们吗?于是同学们开始在课文中寻找这些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3.自学生字:这一环节我主要采取的是自主识字识字、独立识字、游戏识字法,以不同的力度来认读田字格和双横线中的生字。
游戏巩固环节,我设计的情境是:到星空寻找“梦娃娃”。
课件出示星空画面:每一颗星星后面藏着一个“梦娃娃”,教师点击星星,学生读字。
读对了,星星消失,算是被读对字的小朋友摘走。
最后剩下一颗藏着“觉”这个梦娃娃的星星,孩子们只有认出它的两种读音才会消失被摘走,老师相机介绍“觉”的两种读音与用法。
4.再读全文:学习完生字后,我布置了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这次的读书要求是:把词语读连贯,把句子读通顺。
(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一)第5课《找梦》教案鄂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一)第5课《找梦》教案鄂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一)第5课《找梦》教案鄂教版的全部内容。
找梦【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找、到、知、看、没、关、好、合”,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构、觉、哪、枕、被、窝、窗”,认识两个偏旁“刂(立刀旁)”“矢(矢字旁)”.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向往美好世界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学会“找、到、知、看、没、关、好、合”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梦境的美好、奇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想认识他吗?(出示图片,伴着音乐。
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坐在船上)学生齐答(梦娃娃)。
2、梦娃娃真神奇,来无影去无踪,我们大家一起来找梦吧!(板书课题)相机认识“找”字。
3、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识字,小组长检查字音是否都读准了。
读准了就在同学的生字表旁签上名字,画上小星星当做奖励。
3、游戏巩固生字。
字卡做成星星图片,找星星指名读字。
4、师:梦娃娃还没出现,不过他劝你们可别灰心。
让咱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里,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
做个快乐的追梦人—《找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找梦》是鄂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九篇课文。
全诗共四节,作者以童稚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引领我们去追寻奇妙的梦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设梦幻般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诵读、品味,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及美好愿望的遐想。
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找、到、知、没、关、合、好、看”;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觉、窗、梦、哪、枕、被、窝”。
认识两个偏旁“立刀旁”、“矢字旁”。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向往美好世界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认识两个偏旁“立刀旁”、“矢字旁”。
会认课后双横线里的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梦境的美好。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整体感知梦的美好以及找梦的趣味。
(略)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激情导入,生齐读课题。
2、(CAI:课后生字)复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CAI:生词)复习生词。
同桌合作读,男女生比赛读。
二、精读课文,读中想象。
(一)1、(CAI:第一节)师范读第一节。
2、指名读第一节,师评,体会梦来得快,去得也快。
3、想想,平时你们都梦见过什么?(指名说,并读第一句,体会梦的美。
)4、创设情境,让学生闭眼想象刚才所说的美梦,并在闹钟声中醒来。
5、指名读第二句,体会梦消失时的可惜。
6、齐读第一节。
(二)1、(CAI:第二节)自由读第二节。
2、指名读一、二句,体会梦来去无踪的奇特。
3、“多么”还可以换一个什么词啊?(指名说,并指导读第三句,体会“很想知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4、齐读第二节。
(三)1.(CAI:插图)他在哪里找了?他是怎么找的?2、(CAI:第三节)指导读一、二句,体会找梦的认真、仔细以及没找着时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