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378表达结合DW-MRI对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术前T、N分期的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3
循环microRNA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微小RNA(microRNA)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近年来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与肿瘤领域的研究重点,尤其是循环microRNA,参与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重要细胞活动的调控,并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因其无创、简便、稳定及特异性等优点,显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作为肿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本文介绍了循环microRNA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主要对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标签:胃肠道恶性肿瘤;循环microRNA;诊断;肿瘤分子标志物胃肠道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各种新的治疗手段的问世虽然使其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就診时已属于癌症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因而,对胃肠道恶性肿瘤进行及时诊治是目前临床上仍需亟待解决的问题[1]。
早期诊断是实施及时治疗的关键,临床上多采用肿瘤标记物对肿瘤进行早期筛查,而寻求特异性高,且易于检测的肿瘤标记物是肿瘤临床诊治方面研究的重要课题。
microRNA是一种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可与靶mRNA分子的3’非编码区域碱基进行结合,从而使靶mRNA基因有效降解,参与到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过程中,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2]。
循环microRNA是指存在于循环血液中的一种相对稳定表达的microRNA,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不同病程阶段的循环microRNA表达水平均存在差异[3],因此,循环microRNA因其无创便捷性、稳定性及在不同肿瘤不同发生发展阶段中的特异性,在临床上被作为肿瘤诊断、预后评估的潜在标记物。
本文主要针对microRNA与肿瘤的关系进行阐述,对循环microRNA作为肿瘤标记物应用于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血清microRNA与肺癌研究进展陆婉玲;李小龙;党亚正【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3(021)004【摘要】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度约21-24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microRNA可在血清中稳定存在.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相对特异的miRNA表达.本文就血清microRNA与肺癌诊断、分期、转移、预后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MicroRNA (miRNA) is a class of non - coding small endogenous RNAs of 21 - 24 nucleotides in length. MicroRNA participates in the carcin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cancer. MicroRNAs is stably expressed in serum. MicroRNA has specific expression in serum of patients of cancer.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latest progess on serum microRNA in diagnosis,stage,treatment and prognosis in lung cancer.【总页数】4页(P875-878)【作者】陆婉玲;李小龙;党亚正【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23医院肿瘤中心,陕西西安710054;解放军第323医院肿瘤中心,陕西西安710054;解放军第323医院肿瘤中心,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1.2【相关文献】1.microRNA在非小细胞肺癌血清中的研究进展 [J], 许晶晶2.血浆/血清游离MicroRNAs在肺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J], 刘雪莲;王旭;李薇3.血清/血浆microRNAs作为肺癌诊断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J], 张辉;陈晓峰4.血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microRNA-20a和microRNA-210联合检测对早期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J], 赵宝祥;李华;张亚君;王雪辉5.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microRNA-20 a、microRNA-210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J], 潘元威; 董军强; 胡丽丽; 王猛; 周志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icroRNA在结直肠癌转移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蔡彦韬【摘要】The metastasis of tumor cells is a pathological process that comprises multiple factors. microRN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taking part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process. Complication of metastasis is the major cause of death in colorectal cancer (CRC). Nowadays research of microRNA in metastisis of CRC still remains inefficient and anti-apoptotis,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gain of invation as well as angiogenesis is known to be the major regulation method,positive or negative. This review explores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role of microRNA and its mechanism of CRC metastases which may provide new insights that could be of therapeutic consequence.%肿瘤细胞转移是由多种因子参与的复杂生物学行为,microRNA (miRNA)作为其中的重要因子,参与转移过程中的调控.结直肠癌患者中,转移引起的并发症是其主要死因.miRNA在结直肠癌转移中作用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已知其参与抗凋亡、上皮细胞间质化、瘤细胞增值侵袭及新生血管生成等步骤的调控,发挥促进或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转移效应.本文就近年miRNA在结直肠癌的转移各通路中的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就miRNA在临床诊断治疗的科研提供依据与思路.【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40)001【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microRNA (miRNA);结直肠癌;转移【作者】蔡彦韬【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6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2位,超过50%的CRC患者最终死于肿瘤远处转移相关的并发症。
核磁共振(MRI)和CT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临床价值卫佳佳; 姬丽娟【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7(015)012【总页数】5页(P113-116,139)【关键词】直肠癌; 核磁共振技术;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分期【作者】卫佳佳; 姬丽娟【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河南济源454650;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直肠癌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新辅助放疗、辅助化疗等,目前仍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2]。
相关研究显示,T1~2期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率较低,可以有效延长生存期,而T3~4期患者则无法直接从手术获益,需行术前辅助放化疗,提高手术切除与根治率[3]。
术前准确分期对直肠癌治疗方案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核磁共振技术(MRI)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均为成熟影像学技术,在直肠癌术前病理分期诊断中具有广泛应用。
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6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RI与CT检查,探讨MRI与CT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临床价值。
1.1 纳入标准 (1)符合《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4],经肠镜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患者;(2)肿瘤距离肛缘<12cm;(3)在我院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前未经放化疗;(4)MRI与CT检查后1~5d进行手术治疗;(5)患者或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1)不能耐受手术者;(2)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3)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4)术后病理检查总淋巴结数目<12个;(5)术前行放化疗者;(6)碘对比剂过敏史;(7)MRI或CT检查禁忌证。
1.3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6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30~72岁,平均(51.16±20.74)岁;肿瘤位置:直肠上段11例,直肠中段22例,直肠下段29例;术后病理证实肿瘤长度3~8cm,平均(5.44±2.38)cm。
MicroRNA在腹主动脉瘤发生中的调控机制郭真真;戴秋艳【摘要】MicroRNA (miRNA)是一种新发现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抑制mRNA编码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实现调控作用,在细胞分化、增殖、凋亡、新陈代谢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多种miRNA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在细胞外基质降解、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症、血管新生等环节发挥调节作用.该文对miRNA调控机制及其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调节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4(041)003【总页数】3页(P179-181)【关键词】MicroRNA;调控机制;腹主动脉瘤【作者】郭真真;戴秋艳【作者单位】20008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008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致死性血管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之一[1]。
高龄、男性、吸烟、家族史、向心性肥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主要发病机制包括:(1)细胞外基质降解。
主动脉的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弹力蛋白、纤黏连蛋白、层黏连蛋白等,是维持血管壁结构完整性和弹性的主要成分。
细胞外基质降解主要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介导,其中MMP-2和MMP-9最重要也是研究最多的。
当MMP表达增强或其特异性抑制剂(TIMP)表达降低,均会导致MMP活性增加,从而降解细胞外基质,导致血管壁完整性丧失、弹性下降,最终导致主动脉扩张或主动脉瘤形成;(2)平滑肌细胞凋亡。
在人类腹主动脉瘤组织标本中发现,中膜平滑肌细胞减少与平滑肌细胞凋亡有关[2],而细胞外基质降解也可以导致平滑肌细胞的“失巢性凋亡”;(3)炎症。
目前已知参与主动脉瘤形成的炎症细胞有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T、B淋巴细胞等。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研究》篇一一、引言直肠癌作为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至关重要。
T分期是直肠癌的重要预后因素,决定了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及后续的治疗计划。
传统上,病理学检查是T分期的金标准,但该法为有创检查,且需手术标本。
因此,非侵入性的术前诊断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因其无创、高分辨率及多参数的特点,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了经过初步筛选的直肠癌患者共计XX例,均接受多模态MRI检查并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评估。
2. 成像技术(1)MRI设备与参数:使用XX型号的3.0T磁共振扫描仪,选用8通道直肠相控阵线圈。
(2)多模态MRI序列:包括T1WI、T2WI、DWI(扩散加权成像)以及动态对比增强MRI等。
3. 数据分析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对MRI图像进行独立分析,并记录T分期的结果。
同时,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果1. 诊断准确率通过对比多模态MRI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达到XX%。
其中,T1期至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XX%、XX%、XX%和XX%。
2. 各模态MRI分析(1)T1WI:主要用于显示肿瘤组织的解剖结构。
(2)T2WI:对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的边界和肿瘤的浸润深度显示良好。
(3)DWI:能有效显示肿瘤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的差异,为评估肿瘤细胞密集度提供重要信息。
(4)动态对比增强MRI:可以进一步显示肿瘤血管分布情况,评估肿瘤的血供及周围浸润情况。
3. 与传统方法的比较与传统诊断方法相比,多模态MRI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诊断率,特别是在区分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四、讨论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凭借其无创、高分辨率和多参数的优势,为直肠癌的术前T分期提供了新的、有效的诊断工具。
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闫少华; 李振玉; 牛永超; 刘斌; 王娟【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8(016)006【总页数】4页(P114-117)【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直肠癌; T分期; N分期;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作者】闫少华; 李振玉; 牛永超; 刘斌; 王娟【作者单位】新乡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新乡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 R445.3直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
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对直肠癌分期系统,可将直肠癌进行TNM期分期[2]。
手术切除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结肠癌最有效的手段。
但术后复发率较高。
有研究报道[3]直肠癌术后2年总的局部复发率约3%~32%,其主要原因有肿瘤的局部浸润、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等。
且有文献报道[4]环状切除边缘距离是影响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
故评估术前分期并确定切除边缘对预后和复发率影响很大。
这就需要敏感科学的诊断方法。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很好的反映肿瘤的浸润和侵犯的程度和范围。
且高频率的MRI能识别2~3mm大小的淋巴结,对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5]。
本研究利用T2WI联合DWI对直肠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初步探讨ADC值在直肠癌恶性程度评估过程中的价值。
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通讯作者:李振玉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6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0.50±9.55)岁。
纳入标准:(1)均经肠镜活检病理证实;(2)MRI检查后1周内行手术治疗;(3)术后有完整的病理结果;(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术前行放化疗等治疗;(2)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人工耳蜗等MRI检查禁忌症。
3.0TMRI平扫联合DWI在直肠癌诊断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孙晓楠1ꎬ岳庆红2ꎬ栾钦花31.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影像中心㊀山东㊀聊城㊀252000ꎻ2.山东省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CT/MR㊀山东㊀聊城㊀252000ꎻ3.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㊀山东㊀济南㊀250021㊀㊀ʌ摘㊀要ɔ㊀目的㊀分析3.0T磁共振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分期诊断中使用价值ꎮ方法㊀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0月经病理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40例ꎬ术前均使用3.0T磁共振平扫联合DWI扫描ꎬ对图像进行分析ꎬ评估病变的临床分期ꎮ结果㊀3.0THR ̄MRIT2WI㊁DWI扫描T期诊断准确率为95.00%(38/40)ꎬT1期灵敏度准确度66 67%㊁T2期50.00%㊁T3期100.00%㊁T4期100.00%ꎻ在40例直肠癌患者之中ꎬ3.0T磁共振平扫㊁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出36例ꎬ准确率90.00%ꎬ其N0期准确率为92.00%㊁N1期81.82%㊁N2期100.00%ꎮ结论㊀3.0TMRI平扫联合DWIꎬ在直肠癌诊断分期中准确率较高ꎬ有助于临床手术评估及治疗的选择ꎮʌ关键词ɔ㊀直肠癌ꎻ病情分期ꎻ磁共振成像ꎻ扩散加权成像中图分类号:R735.3ꎻR445.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9011(2020)09 ̄1661 ̄04Applicationvalueof3.0TMRIcombinedwithDWIinstagingdiagnosisofrectalcancerSUNXiaonan1ꎬYUEQinghong2ꎬLUANQinhua31.DepartmentofImagingCenterꎬLiaochengDongchangfuPeople sHospitalꎬLiaocheng252000ꎬP.R.China2.DepartmentofCT/MRꎬLiaochengVeteransHospitalꎬLiaocheng252000ꎬP.R.China3.ShandongMedicalImagingResearchInstituteAffiliatedtoShandongUniversityꎬJinan250021ꎬP.R.China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oanalyzethediagnosticvalueof3.0TMRIcombinedwith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inthestagingdiagnosisofrectalcancer.Methods㊀40patientswithrectalcancerdiagnosedbypathologyinourhospitalfromFebruary2018toOctober2019wereselected.Allpatientswerediagnosedby3.0tmricombinedwithDWIꎬandwerestatisticallytreated.Results㊀Thediagnosticaccuracyof3.0thr ̄mritwiandDWIscanningTphasewas95.00%(38/40)ꎬthesensitivityaccuracyofT1phasewas66.67%ꎬT2phasewas50.00%ꎬT3phasewas100.00%ꎬandT4phasewas100.00%.Amongthe40patientswithrectalcancerꎬ36caseswerediagnosedby3.0TMRIplainscanandDWIꎬwithanaccuracyof90.00%.TheaccuracyofN0stagewas92.00%ꎬN1stagewas81.82%andN2stagewas100.00%.Conclusion㊀CombinedwithDWIꎬ3.0TMRplainscanhasahighaccuracyinthediagnosisandstagingofrectalcancerꎬwhichishelpfulforclinicalsurgicalevaluationandtreatmentse ̄lection.ʌKeywordsɔ㊀RectalcancerꎻDiseasestageꎻMagneticresonanceimagingꎻDiffusionweightedimaging㊀㊀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ꎬ直肠癌的死亡率降低与早期筛查诊断㊁治疗方式完善有着直接联系[1]ꎮ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术前评估对于肿瘤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有着重要作用ꎬ可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2 ̄3]ꎮ常规MRI平扫可以获得可靠TNM分期相关信息ꎬ然而会出现病变部位的形态学改变ꎬ导致病变功能信息难以获取ꎮDWI敏感度比较高ꎬ可以将病理生理的改变与活体组织的内部结构反映出来ꎬ确保诊断结果的可靠性[4 ̄5]ꎮ本文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0月经手术病理确作者简介:孙晓楠(1983 ̄)ꎬ男ꎬ山东聊城莘县人ꎬ毕业于泰山医学院ꎬ本科学历ꎬ主治医师ꎬ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工作通信作者:栾钦花㊀主治医师㊀E ̄mail:leilei_5143@163.com诊的直肠癌患者40例ꎬ回顾性分析3.0TMRI平扫㊁DWI在直肠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40例ꎬ其中男性22例ꎬ女性18例ꎬ年龄43~82岁ꎬ平均年龄(61.45ʃ2.46)岁ꎮ纳入标准:术前进行病理活检确诊直肠癌ꎻ肿瘤远端与肛缘距离ɤ10cmꎻ患者年龄在20岁及以上ꎻ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书ꎬ经伦理委员会批准ꎮ排除标准:通过胸片㊁颅脑CT㊁彩色超声多普勒以及腹部CT等诊断显示主动脉㊁脑㊁肺部㊁肝淋巴结等远处转移的患者ꎬ或是全1661身PET ̄CT诊断出其他部位发生转移者ꎻ既往有盆腔放射治疗㊁直肠手术与化学治疗史的患者ꎮ1.2㊀检查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Vero3.0TTim磁共振扫描仪ꎬ选自(Siemens)公司ꎻ配套体部表面的线圈同样选自(Siemens)公司ꎮ患者检查前1hꎬ从肛门注射两支开塞露ꎬ以便受检患者将大便排空ꎬ必要时可以口服泻药ꎮ检查前的30min肌注6~10mg盐酸山莨菪碱ꎬ保证患者的肠道维持低张ꎮMRI检查时ꎬ患者取仰卧位ꎮ扫描序列如下:非抑脂的常规为T2WI㊁3470ms的重复时间(TR)㊁48ms的回波时间(TE)ꎬ层厚4mmꎬ层间距0.8mmꎮT1WI序列ꎬTR㊁TE分别是842ms㊁18msꎬ层厚4mmꎬ层间距0.8mmꎮ冠㊁矢状位非抑脂的T2WI序列如下:TR㊁TE分别是4400ms㊁102msꎬ层厚2mmꎬ层间距0.4mmꎮ横轴位的非抑脂T2WI序列如下:TR㊁TE分别是4400ms㊁101msꎬ层厚3.0mmꎬ层间距0.6mmꎮ抑脂T2WI序列TR㊁TE为5600ms㊁97msꎬ层厚3mmꎬ层间距0 6mmꎮ病灶定位:选择矢状位病变段肠壁垂直矢状位T2WI以及横轴位T2WIꎬ并且斜冠状位T2WI平行于矢状位病变段肠壁ꎬ进行三次采集ꎮ横轴位DWI选择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E ̄EPI)序列ꎬ其TR㊁TE分别是6400ms㊁72msꎬ层厚3.0mmꎬ层间距0.6mmꎬ视野26cmˑ26cm㊁矩阵96ˑ128ꎬ取扩散的敏感系数(b值)0与1000s/mm2ꎬ进行两次采集ꎮ1.3㊀图像分析检查所得影像学资料均由从事20年以上的资深影像科医师阅片ꎬ意见不一致需进行讨论达成一致ꎮ环周切缘(CRM)的测量:经MRI对肿瘤组织的最外缘㊁环周切缘最短距离进行测量ꎬ如果距离在5mm以内ꎬ判断CRM是阳性ꎬ相反是阴性ꎮ1.4㊀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ꎮ实验的计量资料以 xʃs表示ꎬ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ꎬ本组内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ꎬ实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ꎬ实验等级资料采用Radit分析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手术病理结果本组40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显示ꎬ25例管状腺癌㊁13例黏液腺癌㊁2例乳头状腺癌ꎻ病灶形态:27例环周浸润㊁9例环周菜花型㊁4例局限肿块样ꎻ分化程度:36例中分化㊁3例低分化㊁1例高分化ꎻ分期:T1期3例㊁T2期2例㊁T3期34例㊁T4期1例ꎻN0期25例㊁N1期11例㊁N2期4例ꎮ2.2㊀3.0THR ̄MRI的表现在HR ̄MRI的图像中有不规则环状增厚的肿物影ꎬT1WI呈低稍低信号㊁T2WI呈现高信号或等信号ꎬDWI呈现出明显的高信号(图1)ꎮ4例患者直肠黏膜层出现中断ꎬ尚无固有肌层中断ꎮ其余36例穿透固有肌层ꎬ累及周围软组织与脂肪ꎬ有斑块或是结节异常的信号ꎮT1期2例㊁T2期1例㊁T3期34例㊁T4期1例ꎻN0期㊁N1期及N2期分别为23例㊁9例和4例ꎮ2.3㊀3.0THR ̄MRIT2WI㊁DWI扫描T期诊断结果3.0THR ̄MRIT2WI㊁DWI扫描T期诊断准确率为95.00%(38/40)ꎬT1期灵敏度准确率66.67%㊁T2期50.00%㊁T3期100.00%㊁T4期100.00%ꎬ见表1ꎮ表1㊀T期3.0THR ̄MRIT2WI㊁DWI扫描诊断结果MRI手术病理诊断T1T2T3T4T12000T21100T301340T40001合计323412.4㊀3.0THR ̄MRIT2WI㊁DWI扫描N分期结果在40例直肠癌患者之中使用3.0T磁共振平扫㊁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出36例ꎬ准确率90.00%ꎬ其中N0期准确率为92.00%(23/25)㊁N1期81.82%(9/11)㊁N2期100.00%(4/4)ꎬ见表2ꎮ表2㊀3.0TT2WI㊁DWIN分期结果MRI手术病理诊断N0N1N2N02310N1290N2014合计251143㊀讨论㊀㊀直肠癌属于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ꎬ我国为直肠癌的低发区ꎮ然而ꎬ近几年ꎬ伴随生活水平提高ꎬ居民居住环境恶化与生活方式变化ꎬ造成直肠癌发病率升高ꎬ目前直肠癌患病率在大肠癌中占比50%~70%[6 ̄7]ꎮ就流行病学而言ꎬ直肠癌危险性因素是2661图1㊀男ꎬ61岁ꎮ血便半月ꎬ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ꎮ图1a直肠中段见不规则形等T1信号ꎬ形态欠规整ꎮ图1bT2WI病变呈等长T2信号ꎮ图1cDWI病变呈明显高信号ꎮ图1dADC病变呈明显低信号ꎮ图1e矢状位T2WIꎬ可见病变呈等信号ꎬ与腹膜返折分界不清ꎮ图1f病理图片ꎬ中 ̄高分化型腺癌ꎬ呈溃疡型ꎬ侵及全层ꎬ可见神经侵犯及脉管内瘤栓不良饮食习惯ꎬ高脂肪与动物蛋白食用过多会加大直肠癌发病率ꎮ早期的直肠癌没有特异性的表现ꎬ中晚期因为病灶生长侵犯与浸润周围组织ꎬ会出现全身系统与泌尿系统的症状[8 ̄9]ꎮ对于直肠癌患者而言ꎬ其治疗前提就是及早诊断ꎬ通过早期筛查能够为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10]ꎮ而磁共振是当下常用的诊断方式ꎬ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极为相似ꎮ本组结果显示ꎬ在HR ̄MRI的图像中有不规则环状增厚的肿物影ꎬDWI呈现出明显的高信号㊁T1WI信号稍低㊁T2WI呈现高信号或是等信号ꎮ4例患者直肠黏膜层出现中断ꎬ没有将固有肌层中断ꎮ36例穿透固有肌层ꎬ累及周围软组织与脂肪ꎬ有斑块或是结节异常的信号ꎮT1期2例㊁T2期1例㊁T3期34例㊁T4期1例ꎻN0期㊁N1期及N2期分别为23例㊁9例和4例ꎮ在直肠癌患者诊断鉴别中应用MRIꎬ还可以确定直肠癌的病理分期ꎬ然而由于常规T2WI有缺陷ꎬ所以会选择DWI的技术ꎬ伴随DWI不断地发展完善ꎬ在直肠癌诊断中准确率不断提高ꎮ本组结果显示ꎬ3.0THR ̄MRIT2WI㊁DWI扫描T期诊断准确率为95.00%(38/40)ꎬT1期灵敏度准确度66 67%㊁T2期50.00%㊁T3期100.00%㊁T4期100 00%ꎻ在40例直肠癌患者之中3.0T磁共振平扫㊁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出36例ꎬ准确率90.00%ꎬ其N0期准确率为92.00%㊁N1期81.82%㊁N2期100 00%ꎮ综上所述ꎬ在直肠癌病情分期诊断中3.0T磁共振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时ꎬT期诊断准确率较高ꎬ值得在临床上应用ꎮ参考文献:[1]肖琳ꎬ欧荣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直肠癌分化程度及T分期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ꎬ2019ꎬ17(8):137 ̄139.[2]汤琅琅ꎬ阙开乾ꎬ范明华ꎬ等.动态增强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与直肠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ꎬ2019ꎬ38(6):1062 ̄1067.[3]朱胜彬ꎬ黄金炼ꎬ潘京华ꎬ等.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诱导结直肠癌小鼠肿瘤血管正常化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ꎬ2019ꎬ41(6):421 ̄428.[4]黄治华ꎬ罗丹丹ꎬ倪程.探究3.0T磁共振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诊断病情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ꎬ2019ꎬ11(3):241 ̄244.[5]吴宏ꎬ赖清泉ꎬ李伟程ꎬ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3661常规序列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ꎬ2017ꎬ26(5):1274 ̄1276+1282.[6]钟锐ꎬ崔春艳ꎬ郑小丽ꎬ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ꎬ2013ꎬ11(5):69 ̄71+110.[7]李晓浦ꎬ王晶ꎬ杨学华.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ꎬ2019ꎬ20(5):504 ̄506.[8]刘建军ꎬ吕发金.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诊断与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ꎬ2018ꎬ22(19):32 ̄35.[9]闫少华ꎬ李振玉ꎬ牛永超ꎬ等.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ꎬ2018ꎬ16(6):114 ̄117.[10]吕茜婷ꎬ陈勇ꎬ高知玲ꎬ等.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6ꎬ26(9):1652 ̄1655.(收稿日期:2020 ̄04 ̄12)右侧鞍旁巨大血管脂肪瘤1例Giantrightparasellarangiolipoma:onecasereport吴晓兵ꎬ张宏彬ꎬ丁㊀文ꎬ徐小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放射科㊀浙江㊀宁波㊀315200㊀㊀ʌ关键词ɔ㊀鞍旁ꎻ血管脂肪瘤ꎻ磁共振成像㊀㊀中图分类号:R739.41ꎻR445.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9011(2020)09 ̄1664 ̄01㊀㊀患者㊀男ꎬ58岁ꎮ主诉头痛1月余伴右面部麻木半月ꎮ现病史: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部胀痛ꎬ可忍受ꎮ半月前患者自觉右侧颜面部麻木ꎬ余无其它不适ꎬ实验室检查无异常ꎮ入院行头颅CT及MRI检查ꎬ发现右侧鞍旁巨大不规则占位性病变约5.1cmˑ4.2cmˑ3.7cm大小ꎮCT平扫表现呈稍高密度ꎬ周围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图1)ꎻ在MRI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ꎬ其内可见散在的高信号(图2)ꎬT2WI呈稍高及低混杂信号ꎬ周围可见高信号水肿带(图3)ꎬ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ꎬ其内见点状无强化区域(图4)ꎮ影像诊断海绵窦血管瘤ꎮ术后病理诊断血管脂肪瘤ꎬ术后随访1年ꎬ患者面部麻木感觉有好转ꎬMRI复查肿瘤无复发等征象ꎮ讨论:血管脂肪瘤是非常少见的良性肿瘤ꎬ多发生于外周皮下组织ꎬ在神经系统中主要发生在椎管内ꎬ发生在颅内血管脂肪瘤更为罕见ꎬ最早由Hward等报道ꎬ国内报道了右侧额顶部及左侧顶枕部大脑镰旁的血管脂肪瘤病例[1 ̄2]ꎮ血管脂肪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和异常增生的血管组成ꎮ由于脂肪与血管成分比例的不同及是否合并出血ꎬ信号比较多变ꎬ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ꎬ诊断比较困难ꎮ常被误诊为以下疾病:1)海绵窦血管瘤: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㊁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肿块ꎬ均匀增强或不增强ꎮMRIT1WI呈低或等信号ꎬT2WI呈高信号ꎬ增强后信号可均匀或不均匀强化ꎬ两者在CT及MRI有相似的表现ꎮ本文患者病灶血管成份较多ꎬ强化比较明显ꎬ术前误诊为海绵窦血管瘤ꎻ2)良性脑膜瘤:肿瘤密度均匀ꎬ多呈均匀等密度或等信号ꎬ边界清晰ꎬ呈明显均匀强化ꎬ且多有 硬膜尾征 ꎬ局部颅骨有刺激性增生或者压迫性吸收改变ꎻ3)血管周细胞瘤:表面常呈分叶状ꎬ极少出现钙图1㊀CT平扫右侧鞍旁稍高密度灶ꎬ周围骨质无明显破坏㊀图2㊀T1WI呈等信号ꎬ其内均可见散在的高信号㊀图3㊀T2WI呈稍高及低混杂信号ꎬ周围可见高信号水肿带㊀图4㊀T1WI增强ꎬ病灶明显强化ꎬ其内可见点状无强化区(下转1672页)4661。
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N分期诊断的研究进展摘要】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准确的术前分期是直肠癌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的关键,既能预测预后,也能实现对各种治疗方法的客观评价。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能准确显示原发肿瘤的浸润程度,提示肿瘤与直肠系膜筋膜的关系,从而帮助多学科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来诊治病人。
然而对于MRI是否能够准确的评估直肠癌患者术前的情况,它有哪些优点与不足,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分期;直肠肿瘤【Abstract】 rectal cancer is a common digestive tract malignant tumor,the accurate of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rectal cancer is the key to choose reasonable treatment plan。
As predict the prognosis,also can realize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various treatment methods,thus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help clinicist choose the appropriate procedure and treatment.High-resolution MRI can accurately delineate the extent of the primary tumor,provid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depthof tumor invasion,relationship of the tumor to mesorectal fascia,thus helping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to make effective decisions for patient management.Yet,ever the MRI can accurately assess preoperative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and where is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s always being a hot issue.【Keyword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eoplasm Staging?Rectal Neoplasms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
miR-378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王鑫;牟方红;张春艳【摘要】目的分析miR-378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共有120名接受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入选.收集临床资料和miR-378表达量,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分析miR-378表达与NSCLC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120例NSCLC中,72例高表达miR-378,48例低表达.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在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378的表达与淋巴结和TNM分期相关(χ2=6.899 8,P=0.001;χ2=10.551,P=0.005).多变量cox回归结果表明,miR-378高表达是NSCLC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HR=1.69,95%CI:1.17-2.45,P=0.005;HR=2.38,95%CI1.67-3.91,P <0.001).结论miR-378与NSCLC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378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NSCLC who underwent lobar pneumonectomy were enrolle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miR-378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NSCLC.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miR-378 in 120 cases of NSCLC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72 cases and lowly expressed in 48 cas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age, sex, tumor size, pathology type, an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low and high expression group (P> 0.05). The expression of miR-378 was related t o lymph nodes and TNM stage (χ2=6.295, P =0.043; χ2= 6.268, P = 0.045).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igh expression of miR-378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prognosis (both disease-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NSCLC (HR= 1.69, 95% CI: 1.17-2.45, P = 0.005; HR = 2.38, 95% CI: 1.67-3.91, P < 0.001). Conclusion miR-378 is closely related to TNM staging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NSCLC and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e prognosis of NSCLC patients.【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9(024)002【总页数】5页(P226-230)【关键词】miR-378;非小细胞肺癌;生存分析;COX回归【作者】王鑫;牟方红;张春艳【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405400 重庆;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405400 重庆;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405400 重庆【正文语种】中文肺癌占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首位[1]。
大肠癌相关的microRNA谱温淑娴;温旺荣【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15(007)001【摘要】由于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筛查措施缺乏灵敏性和特异性,目前大肠癌的阳性筛查率仍然较低,对大肠癌进行早期诊断仍较困难.近年来国内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大肠癌的早期基因诊断已成为研究热点.MicroRNA是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系列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核糖核酸序列,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组织和循环系统当中,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控.研究发现,microRNA在大肠癌及其癌前疾病的发病发展过程中存在显著变化,在实验模型中通过调节相应的microRNA的表达量可以起到抑制或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由此推测microRNA与大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能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新思路.【总页数】8页(P1-8)【作者】温淑娴;温旺荣【作者单位】广东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广东,广州510632;广东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广东,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氯化镧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及肿瘤相关microRNA变化的影响 [J], 余娜莎;林红;甘自立;郭菲2.大肠癌相关microRNA研究进展 [J], 杨长成;张勇;张宇;王振宁3.大肠癌侵袭转移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 [J], 杨鹏春;周宇4.大鼠发育期热性惊厥后海马microRNA差异表达谱的相关研究 [J], 徐健;李晓东;孙明强;何小华;高振忠5.孕期镉暴露后子代成年卵巢颗粒细胞激素合成基因相关microRNA表达谱改变[J], 刘张嫔;李庆宇;吕亚可;李静雯;张文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肠旁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杨晓庆;远波【期刊名称】《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22(23)3【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肠旁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3.0 T MAGNETOM Skyra MRI序列扫描,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3.0 T MAGNETOM Skyra MRI序列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肠旁淋巴结转移诊断情况。
结果病理结果诊断T_(1)期8例、T_(2)期12例、T_(3)期44例、T_(4)期26例,MRI诊断的Kappa值为0.62,一致性较好(P<0.05),其中误诊11例,漏诊11例;病理结果诊断N_(0)期51例、N_(1)期25例、N_(2)期14例,MRI诊断的Kappa值为0.42,一致性中度(P<0.05),其中误诊数有11例,漏诊数有21例;病理结果诊断肠旁淋巴结转移阳性43例,阴性47例,以病理为标准MRI准确检出阳性23例,阴性35例,灵敏度为53.5%,特异度为74.5%,阳性预测值为65.7%,阴性预测值为63.6%,准确度为64.4%,Kappa值为0.28。
结论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应用价值良好,在N分期诊断的一致性中等,准确率一般;预测肠旁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较高。
【总页数】3页(P246-248)【作者】杨晓庆;远波【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磁共振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应用价值2.1.5T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3.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4.1.5T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效果5.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肠癌细胞中微小RNA与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研究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目前,研究人员认为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基因异常密切相关。
其中,微小RNA和转录因子成为研究的热点,因为它们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和调控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小RNA (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它们通过与mRNA的3'非翻译区相互作用,从而影响mRNA的翻译和降解。
在直肠癌中,miRNA包括miR-21、miR-92a和miR-200家族等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研究发现miR-21在直肠癌中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
而miR-92a的表达也与直肠癌的转移相关。
此外,miR-200家族参与了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这是一种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细胞转化现象。
转录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它们通过结合DNA上的特定序列(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调节基因的转录。
在直肠癌中,转录因子FOXO1、STAT3和EN2等都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研究发现,FOXO1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而STAT3的过度激活则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和侵袭。
此外,EN2也参与了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微小RNA和转录因子在直肠癌中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异常,也导致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miR-21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FOXO1的3'非翻译区,降低FOXO1的表达,从而促进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而STAT3则可以促进miR-21的表达,加剧肿瘤的恶性程度。
此外,miR-92a也可以直接调控EN2的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为了深入了解直肠癌细胞中miRNA与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的基因芯片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miRNA和基因表达谱差异。
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构建了miRNA-转录因子网络,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