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学习目标】1、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地数学模型;2、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分析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学习准备】1、探究:【课本导学】例1 、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义演,全价票为每张18 元,学生享受半价.某场演出共售出966 张票,收入15480 元,问这场演出共售出学生票多少张?(票数×票价=总票价)【分析】1、题中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有?2、设哪个未知数为x?(你能完成表格吗?)解设学生有人,根据题意,得(方程)解这个方程,得.检验:适合方程,且符合题意.答:学生有人.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1、审题:;2、设元:;3、列方程:;4、解方程:;5、检验:.[变式训练1]6位教师和一群学生一起旅游,现在有甲乙两家旅游公司,甲公司的费用是:教师门票按全票价每人7元, 学生只收半价;而乙公司的费用是:教师免费,全体学生8折.问有多少学生时这两家公司的费用一样?例2 相遇问题A,B两地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骑自行车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比乙多行2千米,经过2小时相遇.问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分析:1、什么叫相向而行、同向而行?2、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A,B两地间路程是哪几段路程之和?(用图示表示)[变式训练2]A,B两地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骑自行车出发,同向而行。
甲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乙每小时行驶路程的3倍多2千米,经过2小时甲追上乙。
问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掌握了什么?【当堂检测】1、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57,求这三个数.2. 甲、乙两人沿运动场中一条400 米长的环形跑道跑步.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5/3倍.他们从同一起点、朝同一方向同时出发,5分钟后甲第一次追上乙。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和差倍分、行程和日历等问题知识点1.和差倍分1.甲有图书60册,乙有图书36册,若要使甲、乙两人的图书一样多,则甲应给乙图书(B)A.11本B.12本C.13本D.14本【解析】设甲应给乙x本图书,由题意,得60-x=36+x,解得x=12,即甲应给乙图书12本.2.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型汽车的停车费为6元/辆,小型汽车的停车费为4元/辆.现在停车场有50辆中、小型汽车,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230元,则中型汽车有(C)A.13辆B.14辆C.15辆D.16辆【解析】设该停车场内停放的中型汽车有x辆,则小型汽车有(50-x)辆.列方程,得6x+4×(50-x)=230,解得x=15,则该停车场内停放的中型汽车有15辆.3.连州某旅行社组织甲、乙两个旅游团分别到西安、北京旅游,已知这两个旅游团共有55人,甲旅游团的人数比乙旅游团的人数的2倍少5人,问:(1)若设乙旅游团的人数为x,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甲旅游团的人数;(2)甲、乙两个旅游团各有多少人?解:(1)甲旅游团有(2x-5)人;(2)由题意,得2x-5+x=55,解得x=20,∴2x-5=35(人).答:甲旅游团有35人,乙旅游团有20人.知识点2.行程问题4.两地相距600 km,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走10 km,4 h后两车相遇,则乙车的速度是(A)A.70 km/h B.75 km/hC.80 km/h D.85 km/h【解析】设乙车的速度为x km/h,则甲车的速度为(x+10) km/h,根据题意,得4(x+x+10)=600,解得x=70.5.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从它进入320 m长的隧道到完全通过隧道共用了18 s,隧道顶部一盏固定的小灯灯光在火车上照了10 s,则这列火车的长为(B)A.190 m B.400 mC.380 m D.240 m【解析】设这列火车的长为x m,根据题意得320+x18=x10,解得x=400,即这列火车长为400 m.6. 为了参加2019年杭州马拉松比赛,爸爸与小明在足球场进行耐力训练,他们在400 m 的环形跑道上同一起点沿同一方向同时出发进行绕圈跑,爸爸跑完一圈时,小明才跑完半圈,4 min时爸爸第一次追上小明,请问:(1)小明与爸爸的速度各是多少?(2)再过多少分钟后,爸爸在第二次追上小明前两人相距50 m?解:(1)设小明的速度为x m/min,则爸爸的速度为2x m/min,根据题意,得4(2x-x)=400,解得x=100,则2x=200.答:小明的速度为100 m/min,爸爸的速度为200 m/min;(2)设再经过y分钟后,爸爸在第二次追上小明前两人相距50 m,①爸爸第一次追上小明后,在第二次相遇前,爸爸又比小明多跑了50 m,根据题意,得200y-100y=50,解得y=1 2;②爸爸第一次追上小明后,在第二次相遇前,爸爸又比小明多跑了350 m,根据题意,得200y-100y=350,解得y=72.答:再过12或72分钟后,爸爸在第二次追上小明前两人相距50 m.知识点3.日历问题7.[2018秋·丰台区期末]如图1,表中给出的是某月的月历,任意选取“H”型框中的7个数(如阴影部分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研究,这7个数的和不可能的是(C)图1A.63 B.70C.96 D.105【解析】设“H”型框中的正中间的数为x,则其他6个数分别为x-8,x-6,x-1,x +1,x+6,x+8,这7个数之和为x-8+x-6+x-1+x+1+x+x+6+x+8=7x.由题意得A.7x=63,解得x=9,能求得这7个数;B.7x=70,解得x=10,能求得这7个数;C.7x=96,解得x=967,不能求得这7个数;D.7x=105,解得x=15,能求得这7个数.【易错点】行程问题中忽视两种情形需要分类讨论.8.A,B两地相距900 km,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为110 km/h,乙车的速度为90 km/h,则当两车相距100 km时,甲车行驶的时间是(D)A.4 h B.4.5 hC.5 h D.4 h或5 h【解析】设当两车相距100 km时,甲车行驶的时间为x h,根据题意,得900-(110+90)x=100或(110+90)x-900=100,解得x=4或x=5.第2课时图形的面积、体积变形等问题知识点1.图形的面积1.用两根长12 cm的铁丝分别围成正方形和长与宽之比为2∶1的长方形,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B)A.9 cm2和8 cm2B.8 cm2和9 cm2C.32 cm2和36 cm2D.36 cm2和32 cm2【解析】∵用长12 cm的铁丝围成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3 cm,故正方形面积为9 cm2,∵用长12 cm的铁丝围成长与宽之比为2∶1的长方形,∴设宽为x cm,则长为2x cm,故2(2x+x)=12,解得x=2,则长为4 cm,宽为2 cm,故长方形面积为8 cm2.2.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比小正方形的边长长3 cm,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2倍,则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C)A.4 cm2和1 cm2B.16 cm2和1 cm2C.36 cm2和9 cm2D.8 cm2和1 cm2【解析】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3)cm,由题意,得2×4x =4(x +3),解得x =3,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 cm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 cm ,故小正方形的面积为9 cm 2,大正方形的面积为36 cm 2.3.如图1所示,宽80 cm 的长方形图形由8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组成,求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图1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x cm ,则长为(80-x )cm ,依题意,有2(80-x )=3x +80-x ,解得x =20,∴长为60 cm.答:小长方形的长为60 cm ,宽为20 cm.知识点2.等积变形4.圆柱A 的底面直径为40 mm ,圆柱B 的底面直径为30 mm ,高为60 mm ,已知圆柱B 的体积是圆柱A 的体积的3倍,则圆柱A 的高为( B )A .45 mmB.454 mm C .90 mm D .20 mm【解析】 设圆柱A 的高为x mm ,由题意,得π×⎝ ⎛⎭⎪⎫4022·x ×3=π×⎝ ⎛⎭⎪⎫3022×60,解得x =454.5.把直径6 cm ,长16 cm 的圆钢锻造成半径为4 cm 的圆钢,锻造后的圆钢的长为__9__cm.【解析】 设锻造后的圆钢的长为x cm ,则V =πr 2h =π×(6÷2)2×16=π×42·x ,解得x =9.故锻造后的圆钢的长为9 cm.6.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9 cm ,6 cm ,4 cm 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为6 cm 的正方体铁块熔化,炼成一个底面直径为25 cm 的圆柱体.原长方体铁块的体积是__216__cm 3,原正方体铁块的体积是__216__cm 3,设要熔炼的圆柱体的高为x cm ,则圆柱体的体积是__432__cm 3,因此可列方程为__π×⎝ ⎛⎭⎪⎫2522x =432__. 【解析】 根据题意,得原长方体铁块的体积是9×6×4=216 cm 3;原正方体铁块的体积是63=216 cm 3;则圆柱体的体积是216+216=432 cm 3;可列方程为π×⎝ ⎛⎭⎪⎫2522x =432. 7.如图2所示,一个长方体容器里装满了果汁,长方体的长为12 cm ,宽为8 cm ,高为24 cm ,用果汁将旁边的圆柱体玻璃杯倒满.已知杯子的内径为6 cm ,高为18 cm ,这时长方体容器内的果汁高度是多少?(π取3.14,结果精确到0.01 cm)图2解:圆柱的体积为π×⎝ ⎛⎭⎪⎫622×18=162π≈508.68 cm 3, 设长方体内果汁的高度为x ,则12×8×x =12×8×24-508.68,解得x ≈18.70.答:这时长方体容器内的果汁高度是18.70 cm.8.在一个底面直径为5 cm ,高为18 cm 的圆柱形杯内装满水,将杯内的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为6 cm ,高为13 cm 的圆柱形瓶内,问能否完全装下?若装不下,那么杯内的水还有多高?若未能装满,瓶内的水面离瓶口的距离是多少?解:底面直径5 cm 、高18 cm 的圆柱形瓶内体积为π×⎝ ⎛⎭⎪⎫522×18=450π4, 底面直径6 cm 、高13 cm 的圆柱形玻璃体积为π×(6÷2)2×13=117π,∵117π>450π4,∴未能装满.设瓶内的水面离瓶口的距离是x cm ,则π×(6÷2)2×x =117π-450π4,解得x =0.5.答:未能装满,瓶内的水面离瓶口的距离是0.5 cm.【易错点】面对复杂情况列方程时读不懂题意,找不出相互关系及等量关系.9.在环行自行车赛场内,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进行训练,他们的速度分别是甲每分钟23圈,乙每分钟34圈,丙每分钟12圈,他们同时出发,起点如图3所示(甲从A 点出发,沿圆周逆时针运动;乙从B 点出发,沿圆周逆时针运动;丙从C 点出发,沿圆周顺时针运动),则出发后__5__min 三人第一次相遇.图3【解析】设出发后x min后三人第一次相遇,由甲和乙相遇得:23x+14+16=34x,解得x=5,此时,甲逆时针行驶了23×5=103圈,当出发5 min后,丙顺时针行驶了12×5=52圈,13+12=56,此时,甲、乙、丙恰好第一次相遇.第3课时劳动力调配、工程、销售等问题1.知识点1.劳动力调配某服装厂有工人54人,每人每天可加工上衣8件,或裤子10条,应怎样分配人数,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上衣和裤子配套?设x人做上衣,则做裤子的人数为__(54-x)__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8x=10(54-x)__,解得x=__30__.2.有一个专项加工茶杯的车间,一个工人每小时平均可以加工杯身12个,或者加工杯盖15个,车间共有90人.安排加工杯身的人数为多少时,才能使生产的杯身和杯盖正好配套?直接设元法:设安排加工杯身的人数为x,则加工杯盖的为__(90-x)__人,每小时加工杯身__12x__个,杯盖__15(90-x)__个,则可列方程为__12x=15(90-x)__,解得x=__50__.间接设元法:设共加工杯身x个,共加工杯盖x个,则加工杯身的工人为__x12__人,加工杯盖的工人为__x15__人,则可列方程为__x12+x15=90__.解得x=__600__.故加工杯身的工人为__50__人.3.一个车间加工轴杆和轴承,每人每天平均可以加工轴杆12根或者轴承16个,1根轴杆与2个轴承为一套,该车间共有90人,应该怎样调配人力,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解:设x个人加工轴杆,则(90-x)个人加工轴承,根据题意,得12x×2=16(90-x),去括号,得24x =1 440-16x ,移项合并,得40x =1 440,解得x =36.则调配36个人加工轴杆,54个人加工轴承,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 知识点2.工程问题4.某项工作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若甲先做一天,然后甲、乙共同完成此项工作,设甲一共做了x 天,所列方程为( C )A.x +14+x 6=1B.x 4+x +16=1C.x 4+x -16=1D.x 4+14+x +16=1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2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30天,如果先由甲队单独做5天,则剩下部分由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还需要的天数是( A )A .9B .10C .12D .15【解析】 设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还需要的天数是x ,根据题意可得120×5+⎝ ⎛⎭⎪⎫120+130x =1,解得x =9. 6.学校图书管理员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80 h 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8 h ,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16 h 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则应该先安排多少人工作8 h?解:设应先安排x 人工作,根据题意得8x 80+16(x +2)80=1,解得x =2. 答:应先安排2人工作.知识点3.商品销售7.小陈妈妈做儿童服装生意,在“六一”这一天上午的销售中,某规格童装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盈利20%,求这种规格童装每件的进价.解:设这种规格童装每件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1+20%)x=60,解得x=50.答:这种规格童装每件的进价为50元.【易错点】解决销售问题需要弄清利润、利润率、打折、进价、售价等之间的关系.8.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商平台上一件物品标价为300元,实际进价为200元,若想获利20%,则这件商品的折扣应为(B)A.七折B.八折C.九折D.八五折【解析】商品利润率为20%,则利润应是200×20%=40元,则售价是200+40=240(元).设该商品销售应按x折销售,则300x=240,解得x=0.8,即八折.故选B.第4课时银行利息问题知识点1.银行利息1.小明将前年春节所得的压岁钱买了一个某银行的两年期的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的年回报率为4.5%,银行告知小明今年春节他将得到利息288元,则小明前年春节的压岁钱为(B)A.6 400元B.3 200元C.2 560元D.1 600元【解析】设本金是x元,由题意,得4.5%x×2=288,解得x=3 200,即小明前年春节的压岁钱为3 200元.2.某人存入5 000元参加三年期储蓄(免征利息税),到期后本息和共得5 417元,那么这种储蓄的年利率为(C)A.2.58% B.2.68%C.2.78% D.2.88%【解析】设这种储蓄的年利率为x,由题意,得5 000+5 000×3x=5 417,解得x=2.78%.3.小明的爸爸买了利率为3.96%的3年期债券,到期后可获得本息共1 678.2元,则小明的爸爸买债券花了(A)A.1 500元B.1 600元C.1 700元D.1 800元4.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利息税=利息×20%.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今年小刚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交了18元的利息税,则小刚一年前存入银行的钱为(C)A.2 400元B.1 800元C.4 000元D.4 400元【解析】设小刚一年前存入银行的钱为x元,根据题意,得2.25%×20%x=18,解得x=4 000.故小刚一年前存入银行的钱为4 000元.5.某人以两种形式共储蓄了800元,一种储蓄的年利率为10%,另一种储蓄的年利率为11%,一年到期去提取,他共得到利息85元5角,问两种储蓄他各存了多少钱?解:设他第一种存了x元,则第二种存了(800-x)元,则有10%x+11%(800-x)=85.5,解得x=250,800-x=550(元),答:第一种存了250元,第二种存了550元.6.小刚的妈妈有一笔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25%,利息税率为20%,到期纳税后的利息为180元,小刚的妈妈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元?解:设小刚的妈妈存入的本金是x元,由题意,得2.25%x(1-20%)=180,解得x=10 000.答:小刚的妈妈存入的本金是10 000元.知识点2.其他问题7.[2017·道里区校级模拟]七年级(2)班有46人报名参加文学社或书画社.已知参加文学社的人数比参加书画社的人数多10人,两社都参加的有20人,则参加书画社的有__28__人.【解析】设参加书画社的有x人,根据题意,得(46+20-x)-x=10,解得x=28.8.七年级二班有45人,已知参加文学社的人数比参加书画社的人数多5人,两个社都参加的有20人,两个社都不参加的有10人,问只参加书画社的有多少人?解:设参加书画社的有x人,根据题意,得(45+20-10-x)-x=5,解得x=25,25-20=5.答:只参加书画社的有5人.【易错点】没有弄清“本金、利率、存期、利息、利息税、本息和”之间的关系导致的错误.9.小彬将一笔压岁钱按一年定期储蓄存入“少儿银行”,年利率为10%,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取出,并将其中的50元捐给“希望工程”,剩余的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这时存款的年利率已下调到上次存款时年利率的一半,这样到期后可得本金和利息共63元.你能算出小彬的这笔压岁钱是多少吗?(“少儿银行”不缴纳利息税)解:设这笔压岁钱为x元,依据题意得出[x(1+10%)-50]×(1+5%)=63,解得x=100.答:小彬的这笔压岁钱是100元.。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第一部分1、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1)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和是7,且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少1.设十位数字为x .(2)甲乙两人在跑道上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5米.甲让乙先跑6米,设甲出发x 秒钟后可以追上乙.(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为15,若设中间的一个自然数为x .2、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的,其中黑皮可看作正五边形,白皮可看作正六边形,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要求出黑皮、白皮的块数,若设黑皮的块数为x ,则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A .332x x =-B .()3532x x =-C .()5332x x =-D .632x x =-3、儿子今年12岁,父亲今年39岁,多少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4、 据报道:近年来全国人才市场供求最大幅度增加,总体形势不断趋好.某年第一季度登记用人和登记求职的总人数是888万人,其中登记求职的人数比登记用人的人数多396万.问登记求职的人数是多少?5、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若甲比乙每小时多骑2.5千米,求乙的时速是多少?6、某人乘船由A 地顺流而下到B 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 地,共乘船4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7.5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若A , C 两地的距离为10千米,求A , B 两地的距离.第二部分1. 已知甲、乙两数之和为5,甲数比乙数大2,求甲、乙两数.设乙数为x ,可列出方程是………………………………………………………………………………………( )A . x +2+x =5B . x -2+x =5C . 5+x =x -2D . x (x +2)=52.如图是2009年5月的日历表,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请你运用方程思想来研究,发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 )A .27B .36C .40D .54 3. 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 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 b c ,,对应的密文12439a b c +++,,.例如明文1,2,3对应的密文2,8,18.如果接收方收到密文7,18,15,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A.4,5,6 B.6,7,2 C.2,6,7 D.7,2,64. 有一旅客携带了30公斤行李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飞机去天津,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可带20公斤行李,超重部分每公斤按飞机票价格的1.5%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买了120元的行李票,则他的飞机票价格就是……………………………………………………()A .1000元B .800元C .600元D .400元5.右图是2009年6月份的日历.象图中那样,用一个圈竖着圈住3个数.如果被圈住的三个数的和为42, 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为 .6.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2,设十位上的数为x ,则这个两位数可表示为 .7.如图是华联超市中某种洗发水的价格标签,一服务员不小心将墨水滴在标签上,使得原价看不清楚,请帮忙算一算,该洗发水的原价是 元.8. 学校买了大小椅子20张,共花去275元,已知大椅子每张15元,小椅子每张10元,若设大椅子买了x 张,则小椅子买了_____张,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9. 电气机车和磁悬浮列车从相距29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比电气机车速度的5倍还多20千米/小时,半小时后两车相遇.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设电气机车速度为x 千米/小时, 则磁悬浮列车的速度为(5x +20)千米/小时, 得10. 目前,包括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在内,全国水上流失面积达到367万平方千米,其中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水上流失总面积占全国的32.4%,而长江流域的水上流失问题更为严重,它的水土流失面积比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还要多29万平方千米.问长江流域的水上流失面积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第7题图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1)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和是7,且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少1.设十位数字为x .(2)甲乙两人在跑道上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5米.甲让乙先跑6米,设甲出发x 秒钟后可以追上乙.(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为15,若设中间的一个自然数为x .解:(1) x +(x -1)=7;(2) (7-5.5)x =6×5.5;(3) x -1+x+x +1=15.2、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的,其中黑皮可看作正五边形,白皮可看作正六边形,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要求出黑皮、白皮的块数,若设黑皮的块数为x ,则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A .332x x =-B .()3532x x =-C .()5332x x =-D .632x x =-答案:C3、儿子今年12岁,父亲今年39岁,多少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解:设x 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 则4(12+x )=39+x , 解得x =-3.答:3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4、 据报道:近年来全国人才市场供求最大幅度增加,总体形势不断趋好.2003年第一季度登记用人和登记求职的总人数是888万人,其中登记求职的人数比登记用人的人数多396万.问登记求职的人数是多少?解:设登记求职的人数有x 人, 则x =(888-x )+396, 解得x =642.答:登记求职的人数有642人.5、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若甲比乙每小时多骑2.5千米,求乙的时速是多少?解:设乙的时速为x 千米/时, 则2(x +2.5+x )=65, 解得x =15答:乙的时速为15千米/时.6、某人乘船由A 地顺流而下到B 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 地,共乘船4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7.5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若A , C 两地的距离为10千米,求A , B两地的距离.解:设A , B 两地的距离为x 千米, 则1047.5 2.57.5 2.5x +=+-, 解得x =20 答:A , B 两地的距离为20千米.第二部分1. 已知甲、乙两数之和为5,甲数比乙数大2,求甲、乙两数.设乙数为x ,可列出方程是………………………………………………………………………………………( )A . x +2+x =5B . x -2+x =5C . 5+x =x -2D . x (x +2)=5答案:A2.如图是2009年5月的日历表,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请你运用方程思想来研究,发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 )A .27B .36C .40D .54 答案:C 3. 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 b c ,,对应的密文12439a b c +++,,.例如明文1,2,3对应的密文2,8,18.如果接收方收到密文7,18,15,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A.4,5,6B.6,7,2 C.2,6,7 D.7,2,6答案:B 4. 有一旅客携带了30公斤行李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飞机去天津,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可带20公斤行李,超重部分每公斤按飞机票价格的1.5%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买了120元的行李票,则他的飞机票价格就是……………………………………………………( )A .1000元B .800元C .600元D .400元答案:B5.右图是2009年6月份的日历.象图中那样,用一个圈竖着圈住3个数.如果被圈住的三个数的和为42, 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为 .答案:216.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2,设十位上的数为第7题图x,则这个两位数可表示为.答案:11x+27.如图是华联超市中某种洗发水的价格标签,一服务员不小心将墨水滴在标签上,使得原价看不清楚,请帮忙算一算,该洗发水的原价是元.答案:208. 学校买了大小椅子20张,共花去275元,已知大椅子每张15元,小椅子每张10元,若设大椅子买了x张,则小椅子买了_____张,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x15x+10(20-x)=2759. 电气机车和磁悬浮列车从相距29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比电气机车速度的5倍还多20千米/小时,半小时后两车相遇.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解:设电气机车速度为x千米/小时, 则磁悬浮列车的速度为(5x+20)千米/小时, 得0.5(x+5x+20)=298, 解得x=96千米/小时.答:设电气机车速度为96千米/小时,磁悬浮列车的速度为202千米/小时.10. 目前,包括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在内,全国水上流失面积达到367万平方千米,其中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水上流失总面积占全国的32.4%,而长江流域的水上流失问题更为严重,它的水土流失面积比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还要多29万平方千米.问长江流域的水上流失面积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解:设长江流域的水上流失面积是x万平方千米, 则x+x-29=367×32.4%, 解得x=74万平方千米.答:长江流域的水上流失面积是74万平方千米.。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1.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 m ,乙每秒跑6.5 m ,甲让乙先跑5 m ,设x (s)后甲可以追上乙,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不正确的是(B )A .7x =6.5x +5B .7x -5=6.5C .7x -6.5x =5D .6.5x =7x -52.一架在无风情况下航速为1200 km/h 的飞机逆风飞行一条长为x (km)的航线用了3 h ,顺风飞行这条航线用了2 h ,依题意可列方程1200-x 3=x 2-1200,这个方程表示的意义是(B ) A .飞机往返一次的总时间不变B .顺风和逆风的风速相等C .顺风和逆风时,飞机的实际航速不变D .顺风和逆风时,飞机的航线长不变3.A ,B 两地相距20 km ,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10 km/h ,乙的速度是8 km/h ,甲比乙先行15 min.如果设乙出发x (h)后两人相遇,那么所列方程正确的是(C )A .10x +15×10+8x =20B .10x -1560×10+8x =20 C.1560×10+10x =20-8x D .8x +15×8=20-10x4.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7,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结果恰好等于个位与十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__16__.5.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5 km/h 的速度行进,走了18 min 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 km/h 的速度按原路追赶,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解】 设通讯员用x (h)追上队伍,根据题意,得1860×5+5x =14x , 解得x =16. 16×60=10(min). 答:通讯员用10 min 可以追上学生队伍.6.如图,小张与小亮站在全长为400 m 的环行跑道上,两人之间的距离是50 m .现在两人同时起跑,已知小张的速度为6 m/s ,小亮的速度为5 m/s ,若两人均沿逆时针方向跑,经过多少时间小张第一次追上小亮?(第6题)【解】 设经过x (s)小张第一次追上小亮,根据题意,得6x =5x +50,解得x =50.答:经过50 s 小张第一次追上小亮.7.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流而下8 h 到达乙地,原路返回需12 h 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 km/h ,求该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解】 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 (km/h),根据题意,得8(x +3)=12(x -3),8x +24=12x -36,4x =60,x =15.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15 km/h.8.姐妹俩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少年宫,路程全长770 m ,妹妹步行的速度为60 m/min ,姐姐骑自行车以160 m/min 的速度到达少年宫后立即返回.请回答下列问题:(1)姐姐与妹妹相遇时,妹妹走了几分钟?(2)姐姐何时与妹妹相距100 m?【解】 (1)设姐姐与妹妹相遇时,妹妹走了x (min),根据题意,得60x +160x =2×770,解得x =7.答:妹妹走了7 min.(2)设出发后y (min)时,姐姐与妹妹相距100 m.第一种情况:160y -60y =100,解得y =1.第二种情况:160y +60y =2×770-100,解得y =7211. 第三种情况:160y +60y =2×770+100,解得y =8211. 答:姐姐在出发后1 min ,7211 min ,8211min 时与妹妹相距100 m.9.先列方程解应用题,再根据所列方程,编一道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不要求解答). 甲、乙两人加工284个零件,甲每小时做48个,乙每小时做70个.甲先做1 h 后,乙再与甲合作,问:乙做了几小时后完成任务?【解】 设乙做了x (h)后完成任务,根据题意,得48×(x +1)+70x =284,解得x =2.检验:x =2适合方程,且符合题意.答:乙做了2 h 后完成任务.改编行程问题如下(答案不唯一):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284 km ,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驶48 km.慢车走了1 h 后,另有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驶70 km ,问:快车开了几小时与慢车相遇?10.A ,B 两地相距30 km ,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20 km ,乙每小时行15 km.(1)两人同时出发,几小时后甲追上乙?(2)如果乙先出发20 min ,那么甲出发几小时后两人相距20 km?【解】 (1)设x (h)后甲追上乙,根据题意,得20x =15x +30,解得x =6.答:6 h 后甲追上乙.(2)分两种情况.第一种:甲在乙后面.设甲出发y (h)后两人相距20 km ,根据题意,得20y =15⎝ ⎛⎭⎪⎫y +13+30-20, 解得y =3.第二种:甲在乙前面.设甲出发z (h)后两人相距20 km ,根据题意,得20z =15⎝ ⎛⎭⎪⎫z +13+30+20, 解得z =11.答:如果乙先出发20 min ,那么甲出发3 h 或11 h 后两人相距20 km.11.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匀速相向行驶.出发后经3 h 两人相遇.已知在相遇时乙比甲多走了90 km ,相遇后乙继续前行,经1 h 到达A 地,问:甲,乙两人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解】 方法一:设乙行驶的速度为x (km/h),则甲行驶的速度为x 3(km/h),相遇时乙行驶的路程为3x (km),甲行驶的路程为x (km).根据题意,得3x =x +90,解得x =45.检验:x =45适合方程,且符合题意.则甲行驶的速度为453=15(km/h). 方法二:设甲行驶的速度为y (km/h),则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为3y (km),乙行驶的路程为(3y +90) km ,乙行驶的速度为3y +903(km/h).根据题意,得 3y +903=3y , 解得y =15.检验:y =15适合方程,且符合题意.则乙行驶的速度为3×15=45(km/h).答:甲行驶的速度为15 km/h ,乙行驶的速度为45 km/h.12.梅林中学租用两辆小汽车(设速度相同)同时送1名带队老师及7名七年级的学生到县城参加数学竞赛,每辆限坐4人(不包括司机).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考场15 km 的地方出现故障,此时离截止进考场的时间还有42 min ,这时唯一可利用的交通工具是另一辆小汽车,且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60 km/h ,人步行的速度是5 km/h(上、下车时间忽略不计).(1)若小汽车先送4人到达考场,然后再回到出故障处接其他人,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们能否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2)假如你是带队的老师,请你设计一种运送方案,使他们能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并通过计算说明方案的可行性.【解】 (1)15×360=0.75(h),0.75 h =45 min>42 min , ∴不能在截止进入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2)方案不唯一,时间最少的方案:8人同时出发,4人步行,先将4人用车送到离出故障处x (km)的A 处,然后这4人步行前往考场,车回去接应后面的4人,使他们跟前面的4人同时到达考场.由A 处步行前往考场需15-x 5(h),汽车从出故障处到A 处需x 60(h), 先步行的4人走了⎝ ⎛⎭⎪⎫5×x 60km ,设汽车返回t (h)后与先步行的4人相遇,则有60t +5t =x -5×x 60,解得t =11x 780. ∴相遇点与考场的距离为15-x +60×11x 780=⎝⎛⎭⎪⎫15-2x 13km. ∴由相遇点坐车到考场需⎝ ⎛⎭⎪⎫14-x 390h. ∴先步行的4人到考场的总时间为⎝ ⎛⎭⎪⎫x 60+11x 780+14-x 390h , 先坐车的4人到考场的总时间为⎝ ⎛⎭⎪⎫x 60+15-x 5h ,他们同时到达,则有x 60+11x 780+14-x 390=x 60+15-x 5,解得x =13. 将x =13代入,可得他们赶到考场所需的时间为⎝⎛⎭⎪⎫1360+25×60=37(min). ∵37<42, ∴他们能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初中数学试卷。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2、掌握列方程角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自学指导】1、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回顾小学所学几项实际应用问题(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知识管理】1、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①__________: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及其关系②__________:选择一个适当的末知数用字母表示(例如:x,y,z等)③__________: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④__________:求出末知数的值⑤__________: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________【典题分析】和、差、倍、分问题例1、两个村共有834人,甲村的人数比乙村的人数的一半还少111人,两村各有多少人?【习题】两组工人,按计划本月应共生产680个零件,实际第一组超额20%、第二组超额15%完成了本月任务,因此比原计划多生产118个零件。
问本月原计划每组各生产多少个零件?例2、图纸上某零件的长度为32cm ,它的实际长度是4cm ,那么量得该图纸上另一个零件长度为12cm ,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
【习题】三个正整数的比为1:2:4,它们的和是8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几?数字问题例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如果把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来的两位数【习题】将连续的奇数1,3,5,7,9…,排成如下的数表:(1)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平均数与15有什么关系?(2)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平移,可框住另外的五个数,这五个数的和能等于315吗?若能,请求出这五个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53121111例4、某企业对应聘人员进行英语考试,试题由50道选择题组成,评分标准规定:每道题的答案选对得3分,不选得0分,选错倒扣1分。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一)相遇问题应用创新点:利用动画效果,形象逼真的展示了行走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快速的找出等量关系。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为学生初中阶段学习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启蒙作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对以后的教学内容起到了奠基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初学到利用方程解应用题是,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不写单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抓不准等量关系。
(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线段图”分析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领会采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逐步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意志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良好的人格品质。
教学环境与准备:电子录播室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一辆轿车以90km/h的速度从甲地出发,2h走了()km,t小时走了()km。
2、在上述问题中有哪几个量?3、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二、新课讲解:1、甲乙两家相距90千米,甲从家骑自行车去乙家,乙从家骑自行车去接甲,甲的速度为12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18千米/小时,两人同时出发,问出发多长时间两人相遇?设计意图:同时不同地出发,引导学生,找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再从图上找出等量关系。
三、变式训练:1、甲和乙两家相距90千米,甲从家骑自行车去乙家,乙从家骑自行车去接甲,甲的速度为12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18千米/小时,如果甲先走30分钟,乙再出发,问:乙出发多长时间两人相遇?设计意图:不同时不同地出发,引导学生,已知条件变化,但等量关系不变。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
教学目标:1、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和差倍分和行程问题。
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行程问题的等量关系,
难点:涉及的数量及数量关系较多,设元以及如何列方程本节课的难点
一、温故知新
1、你知道行程问题中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吗?
一、创设情境,自主先学。
请讨论和解答下列的问题: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我国获得奖牌416枚,其中银牌119枚,金牌数是铜牌数的2倍还多3枚,请你算一算,其中金牌有多少枚?
(1)能直接列出算式来求2010年亚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吗?
(2)如果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设哪个未知数为x?
(3)根据怎样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方程的解是什么?
二、生生学习,合作探究。
(先仔细阅读书本例1、例2,再来完成下题)
1、甲比乙大15岁,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2倍,乙现在的年龄是多大?
2、甲、乙两地相距162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走48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走60公里试问:
1)两列火车同时相向而行,多少时间可以相遇?
2)两车同时反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70公里?
3)若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1小时,再用多少时间两车才能相遇?
4)两车同时同向而行(快车在后面),几小时后快车可以追上慢车?
归纳:通过上面练习,你认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三、师生合作、疑难解惑。
1、一列火车车身长210米,它以每秒30米的速度穿过一条长900米的隧道。
车身完全穿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2、汽船从甲地顺水开往乙地,所用时间比从乙地逆水开往甲地少1.5小时。
已
知船在静水的速度为18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小时,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温馨提示: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四、真情体验,自主提升
1、2004年与1988年奥运会我国共获91枚奖牌,其中2004年比1998年的2倍多7枚,问1998年我国获得几枚奖牌?
2、甲、乙两人从相距为18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
3、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流而下8小时达到乙地,原路返回需12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求该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4、A、B两站相距1000千米,有一客车、货车分别从A、B同时分别以60km/h,货车以80km/h,相向而行。
当两车相距20km时,问已行驶了多少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