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二节 化学之旅精品原创教案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7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1.2化学之旅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2、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情境导入化学很奇妙,它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呢?让我们走进化学之旅吧。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从问题开始”并回答问题:1、你对爱因斯坦的名言有何认识?的发现”有什么感想?2、同学们看了“化学之旅”和“C603、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后回答4、你有什么问题或谜团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阅读“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后回答: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包括哪几个方面?2、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实验探究:认真阅读14页实验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备实验课上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我的猜想:我的设计方案:选择仪器进行实验得出结论:需讨论的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说说你的猜想正确吗?为什么?2、在实验中发生了哪些想不到的情况?你能找到原因吗?当堂测试:1、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一般是()A.动手实验B.提出问题C.调查研究D.总结归纳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水或二氧化碳3、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A.水B.食盐水C.澄清石灰水D.糖水4、下列疑问中你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定道理的是()A.珠穆朗玛峰为什么是海拔最高的山峰B.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水,住在海边的人为什么还说缺饮用水C动物呼吸,煤、天然气的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但随着森林面积的逐渐减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会越来越少D在饮用上为什么矿泉水要比纯净水好5、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
小花说“可以尝一尝”。
对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实验D.作出结论6、要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设计实验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的是()A.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B.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C.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D、实验所需用仪器的产地7、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等五个基本环节。
化学教学案__年__月 ___日第___课时主备教师______ 集备人员______中倾倒二氧化碳,结果发现低的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对于该实验进行分析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A.冰雪消融 B.西瓜榨汁 C.石蜡熔化 D.白磷自燃27. (09泰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瓦斯爆炸 B.海水晒盐 C.潮涨潮落 D.干冰升华28.(09宿迁)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面包发霉 B.煤气燃烧 C.榨取果汁 D.用食醋除水垢30.(09扬州)我市是第六个国家级“光谷”,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硅(SiO2)与焦炭制粗硅(Si) B.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制纯硅(Si) C.太阳能热水器中冷水变热水 D.在催化剂作用下太阳能光解水制氢33.(09青岛)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粉碎废纸 C.燃放烟花 D.切割玻璃34.(09潍坊)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箭点火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 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36.(09宜宾)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与其余三种类别不同的是( )A .水结成冰B .湿衣服晾干C .菜刀生锈D .开水沸腾38.(09晋江)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冰用作燃料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生铁铸造铁锅D .铜用于制造导线39. (09湘潭)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 .金刚石刻划玻璃C .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 .稀硫酸除铁锈40.(09南京)“飞天壮歌—一-—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 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
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 2的化学性质的是( )A .液氢燃烧B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 .氢气具有可燃性D .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41. (09泰州)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沸点B .硬度C .还原性D .溶解性42. (09佛山)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研碎胆矾B .铜表面产生铜绿C .过滤D .制取蒸馏水43.(09哈尔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44.(09泰安)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1.2 化学之旅》学案鲁教版学习目标1. 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联系3、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等五个环节。
(二)自学指导:(老师提醒你,要看仔细哦)知识探究一、从问题开始1、阅读课本第10页,用心体会:为什么把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起点呢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阅读:11页化学之谜、12页多识一点【问题】点燃生日蜡烛时,看到五颜六色的蜡烛同时燃烧的美妙情景。
对于“蜡烛燃烧”这一化学现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参考】可以从如下角度提出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燃烧? 为什么要点燃才燃烧?燃烧为什么有火焰 ? 燃烧后是消失了还是生成了其他物质 ?挑战自我一:(相信你一定能行!)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与铁的颜色相似,为了确定该硬币是否是铁质,有的同学拿磁铁来吸引,该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中的()A、观察B、实验C、假设D、推理2、由碳元素组成的纯物质有、、,其中是最坚硬的物质,而是最软的矿物质,二者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知识探究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回忆并联系初中《物理》课程,说说看,科学探究一般有哪些环节?1、阅读13页:活动天地课本中探究“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是否与烧杯容积的大小有关”的实验中,涉及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六个基本环节分别是:、、、、、2. 探究实验: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通过实验你认为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有蜡烛芯的、蜡烛的、蜡烛的、蜡烛的、···挑战自我二:(相信你一定能行!)某同学对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化学之旅
练习作业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灰烬
2.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氮气、水和氧气等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5.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
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
是、、。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
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
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鲁教版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化学之旅》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鲁教版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的《化学之旅》说课稿。
本教材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说课稿中,我将详细讲解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次课程,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质量、元素、化合物等。
2.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并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
4.掌握常见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化学反应的特征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4.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的提高。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化学反应的特征理解。
2.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理解和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
3.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联系理解。
4.将化学知识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实验教学法:通过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和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
【关键字】精品第二节化学之旅(1课时)课型:新授课1、认识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和内容。
2、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实验、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自主学习:1、科学始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失去了研究方向,化学也是如此,正是在不断的、的过程中,化学科学才不断的向前发展。
2、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
观察一元的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你提出的问题是:可能是制的,也可能是制的,用磁铁吸一下来验证,这个过程属于过程。
3、根据你已有的科学探究知识,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4、评价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主要看探究活动实验报告,探究活动实验报告主要包括: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学习过程:一、认识和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
想一想:⑴隐形飞机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⑵沙子为什么能变成制作芯片用的硅?⑶石油是怎样才能变成绚丽多彩的衣物?阅读课本第11页“化学之迷”并交流讨论你对“化学之迷”的看法。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如何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呢?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1、阅读课本第12页,谈谈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2、认真阅读课本第13页《活动天地》,以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探究为素材,体会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并用恰当的语言概括每一步的操作。
小结:科学探究包括:、、、、等。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探究实验并思考后面的问题。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深思。
[师生互动]指导学习分析《活动天地》中的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做出评价,使学生了解如何对探究活动进行深思评价。
[交流共享]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化学?2、有人认为,科学探究应该“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我的收获和疑惑:自我检测:1、你认为下列提问题的思路可行的是()A.人云亦云B.随心所欲C.善于观察D.答非所问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3、郝英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
课题:第二节 化学之旅
一、从问题开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述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2、通过对发现问题、表述问题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
教学内容分析(见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在已经明确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知道了物质发生的变化和构成物质成分的基础上来认识怎样学习化学的。
因此怎样学好化学是学生热切关注的,此时的求知欲望也是非常强烈的。
但对于怎样发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又怎样明确地提出问题,准确地表述问题并不明确。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教室、化学影片素材、烧杯、生石灰、水、蜡烛、鹌鹑蛋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善于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和鹌鹑蛋,然后倒入水,问题验如何发现问题,激
关键所在,提高发现问题导学生阅读“多识一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交流、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与积极的鼓励、评价,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单元第2节《化学之旅》学案(无答案)鲁教版【目标导航】一、明白科学探讨是学好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记住进行科学探讨的五个大体环节。
明白科学探讨能够通过实验、观看等多种手腕获取事实和依据。
二、熟悉到科学探讨既需要观看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定。
3、初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式。
【自主学习知识概要】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2、科学探讨包括:、、(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如此几个大体环节。
3、是进行科学探讨的重要途径,是实验探讨的重要环节,它必需保证明验的公正性。
【合作交流要点梳理】知识点1.科学探讨的方式【例题】进行科学探讨活动,通常需要对问题或现象做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或搜集证据加以验证,例如下表:探究内容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记录结果获得结论酒精灯火焰是分层的吗?①是②不是点燃酒精灯观察情况火焰分为三层酒精灯火焰共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
参照上表,完成下表的填写:探究内容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记录结果获得结论⑴比较酒精灯外焰、内焰和焰心温度的高低⑵不同海拔处的空气一样多吗?知识点2。
对蜡烛燃烧时刻长短的探讨【例题】蜡烛燃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转变,那么在探讨蜡烛燃烧时刻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你的猜想是:,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你选择的用品是:,实验的现象是:,实验的结论是:。
这次实验你别离做了次。
记录结果后分析与猜想。
【例题】⑴如图1所示,烧杯内放上三个高度不同的蜡烛,然后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观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缘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2所示,三支高度不同的蜡烛被罩在烧杯内,过一会儿观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__,缘故_______ ____。
知识点3.变量操纵法在科学探讨中的应用【例题】我校某同窗欲探讨“颗粒大小对食盐的溶解速度的阻碍”,请同窗们一路为他出主意:如何操纵变量。
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二节化学之旅复习教学案鲁教版-图文38.(09晋江)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冰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39.(09湘潭)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金刚石刻划玻璃C.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稀硫酸除铁锈40.(09南京)“飞天壮歌—一-—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
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A.液氢燃烧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氢气具有可燃性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41.(09泰州)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沸点B.硬度C.还原性D.溶解性42.(09佛山)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研碎胆矾B.铜表面产生铜绿C.过滤D.制取蒸馏水43.(09哈尔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作业练习题P510---15练习反馈:19.(09黄冈)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B.西瓜榨汁C.石蜡熔化D.白磷自燃27.(09泰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瓦斯爆炸B.海水晒盐C.潮涨潮落D.干冰升华28.(09宿迁)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面包发霉B.煤气燃烧C.榨取果汁D.用食醋除水垢30.(09扬州)我市是第六个国家级“光谷”,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二氧化硅(SiO2)与焦炭制粗硅(Si)B.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制纯硅(Si)C.太阳能热水器中冷水变热水D.在催化剂作用下太阳能光解水制氢33.(09青岛)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粉碎废纸C.燃放烟花D.切割玻璃34.(09潍坊)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箭点火用心爱心专心44.(09泰安)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46.(09广安)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第二节化学之旅第二课时【学习准备】1、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
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1)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即_____________________)(2)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3)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即实验因变量)(4)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什么(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确定科学探究的问题后,从设计实验到实施实验要“三思而后行”,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
探究完成后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反思。
【实验探究】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探究:问题背景:把一只1000mL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发现它一会儿就熄灭了。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做出猜想:猜想一:烧杯的大小,烧杯体积越大,燃烧时间越__________猜想二:烛芯的粗细,烛芯越粗,燃烧时间越__________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可供选择的用品:500mL的烧杯两只、1000mL的烧杯两只、不同质地的蜡烛若干、火柴等。
你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这一因素进行探究,完成你的实验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1、李明同学在做“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的实验时,发现短的蜡烛先熄灭,这与老师的结论不同,他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认为老师的结论正确,直接改动自己的结论B、换用两根高度差更大的蜡烛做实验C、询问老师,分析原因D、换一个烧杯,重新做一次实验2、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A、松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软B、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D、对着干而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3、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A、得到较多数据B、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C、得出不同的结论D、避免偶然现象,使实验结果更加客观真实4、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
化学初三上鲁教版1授课时刻:月---日年级:姓名:科目:化学课型:复习执笔:一、复习目标(2分钟)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和内容2、了解化学探究活动的环节,初步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二、复习重点、难点(1分钟)重点:科学探究方法难点:探究活动的环节三、课前预备(1分钟)(明白得并经历)1、从问题开始?化学问题要紧是指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及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如何样发觉和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科学探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
设计实验必须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4、探究烧杯容积的大小对蜡烛燃烧时刻的阻碍实验⑴创设问题情形,提出问题: 把一只500ml的烧杯照在燃烧的蜡烛上,不一会儿,蜡烛熄灭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进行猜想或假设:假如换用的烧杯___________成倍增加,蜡烛燃烧的时刻是否也会成倍增加呢?⑶实验探究、收集证据:用同样的蜡烛分别在500ml、1000ml、1500ml的烧杯中燃烧,用秒表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做好记录,每只烧杯中重复测定四次,并将测得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
⑷得出结论,并与原猜想对比⑸评判与反思。
5、探究蜡烛的高度对蜡烛燃烧时刻的阻碍实验⑴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蜡烛的_______⑵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蜡烛燃烧的_______⑶该实验的操纵变量是:烧杯的_______即要用两只________的烧杯⑷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先熄灭。
化学初三上鲁教版 1.2 化学之旅教案课型:新讲课主备:李华伦班级姓名组号一【课前复习、预习】1、爱因斯坦说过:常常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的基本呢环节包含、、、〔及实验〕、、。
3.用 _________的方式学习化学,它倡导你亲身去发现和研究。
_________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门路,在“_________”中“ _________”,领会化学的乐趣。
4.亲身点燃一支蜡烛,察看蜡烛焚烧:(1)刚点燃时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蜡烛熄灭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换成 1000 毫升的烧杯,熄灭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换成 1500 毫升的烧杯,熄灭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熄灭 1 分钟时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蜡烛焚烧后变为了什么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碳的单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等,此中 _________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________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差别是由于______________。
由此说明 _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
化学初三上鲁教版 1.2 化学之旅教案(一)讲课时间:月 --- 日年级:姓名:科目:化学课型:复习执笔:审查人:【一】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科学研究的环节。
能力目标:科学研究的方法【二】复习要点、难点要点:化学实验难点:实验方案设计【三】复习导学1、你以为如何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2、科学研究一般包含:-----------------------------------------------------------------------------等环节。
3、科学始于 ----------,-----------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门路,------------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式,-----------是实验研究的重要环节。
是【四】小组沟通复习题1、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查验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研究环节中的〔〕A、成立假定 B 、采集凭证C、设计实验 D 、做出结论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能够检查下列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迟缓拉动活塞时,假如装置气密性优秀,那么能察看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显然上涨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涨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五】达标测试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研究:[集体议论 ]:〔1〕议论后同学们以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耗费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余成分反响,并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当选择〔填编号..〕,A、蜡烛B、红磷C、硫粉为了充足耗费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以下列图的两套装置,你以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水水A B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以前应当。
[ 分组实验 ] 在议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 数据剖析 ]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以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组别123456进入集气瓶中水202119202218的体积〔 mL〕〔3〕经过对实验结果的沟通,大部分同学都考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