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扩大成形、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病近期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421.84 KB
- 文档页数:2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工作习惯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
由于这种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颈椎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就该手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
二、方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以解除脊髓压迫、恢复颈椎稳定性为目的的手术方法。
本文通过对一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相应的检查与评估,并持续进行康复期随访。
三、疗效分析1. 手术效果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扩大椎管容积,恢复颈椎的稳定性。
手术过程中,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确地定位手术部位,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术后,患者的主观症状如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均有明显改善。
2. 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通过手术,脊髓的压迫得以解除,使得脊髓神经得到了充足的营养供应,有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术后随访发现,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如肌力、感觉等均有显著提高。
3. 并发症与安全性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但只要严格按照手术规范操作,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
因此,该手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四、讨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该手术能够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扩大椎管容积,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同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针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探究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选的所有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在术前和术后应用JOA评分法进行评定分析。
并比对分析患者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患者术后6个月及术后2年的JOA评分与术前相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改善率将近70%,效果较为显著。
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具有安全、方便,疗效高等特点,是较好的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JOA评分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脊髓受压迫或刺激再加上血管受压迫血流受阻而引发的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和排便功能性障碍的颈椎病[1],此病较其他类型颈椎病较为少见,但是其症状却比较严重。
此病一般以隐性侵袭的方式曼延,极不容易被发现,较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妨碍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期[2]。
如不能及时治疗,长期拖延可能导致痉挛性瘫痪或者排便排尿功能障碍[3]。
手术疗法是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最有效最直接的治疗方式,近些年,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治疗效果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认可。
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对82例脊髓型颈椎病进行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手术,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探究对象选择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患者中男性51例,女患者31例,年龄在38~76岁,平均年龄为(58.5±8.9)岁。
患者病程在7w~12年,平均为(25.6±8.3)月。
据患者基本资料显示,82例患者中有23例曾有颈部外伤史。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工作习惯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已成为常见的颈椎疾病之一。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四肢无力、感觉异常、甚至出现行走不稳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此术式的疗效及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二、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选择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多个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2. 手术方法:详细描述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评价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采用影像学检查和患者自我评价等方式,评价手术疗效。
三、疗效分析1. 影像学评价: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的颈椎管腔明显扩大,颈椎间盘的压迫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2. 症状改善情况:多数患者在术后颈部疼痛、四肢无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感觉异常和行走不稳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3. 手术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脑脊液漏等,但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得到控制。
四、讨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此术式可有效扩大颈椎管腔,减轻对脊髓的压迫,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其次,该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此外,通过单开门的设计,可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术后颈椎不稳的发生。
然而,该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如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颈椎管内组织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技巧,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五、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通过扩大颈椎管腔、减轻对脊髓的压迫,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同时,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技巧,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监护·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洪玉朱(福建省福州市解放军476医院,福建 福州)摘要:目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方法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Arch板内固定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通过去除颈托、早期功能锻炼等措施后,有17例有轴性症状患者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通过神经营养剂、脱水剂、激素、制动等治疗措施后有1例神经根麻痹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经过换药、抗感染等措施后有2例切口感染患者的切口得到愈合;通过补液、抗炎、改变体位、局部加压等治疗措施后有2例脑脊液漏患者痊愈;通过椎管探查术有1例硬膜外血肿局麻患者的血肿症状得到解除。
结论将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接受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的围术期颈椎病手术患者,术前有效的沟通交流、充足的准备及术后高质量的护理观察,可使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得到预防,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并对功能锻炼进行完善,可使得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得到有效保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43.155本文引用格式:洪玉朱.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3): 239,243.0 引言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的优点是术后并发症少、颈椎稳定性破坏小及减压范围大等[1],但术后仍会出现开门侧的再关门、运动神经麻痹及硬膜外血肿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选取50例在2013年3月-2017年3月这段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该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3例发生并发症,现整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结果1.1 一般资料选取50例在2013年3月-2017年3月这段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该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3例发生并发症,10例女性,13例男性,患者年龄在45-68岁,平均年龄为48.9岁。
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李钦亮;刘艺;陈鸣;陈金传;朱赤【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法、颈椎管平均矢状径评价临床疗效,X线、CT判定植骨融合状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6分增加至术后1年时平均15.2分,改善率为71.8%.手术前后下颈椎的各节段椎管矢状径均值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各节段椎管矢状径皆超过14 mm,椎管扩大明显.术后3年同种异体骨骨性融合率为94.4%.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有应用价值的手术方法.%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sult of posterior cervical bilateral open-door expansive laminoplasty with allogenic bone. Methods Retrospective reviews were done to 61 patients underwent posterior cervical bilateral open-door expansive laminoplasty with allogenic bone. All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JOA scores and cervical canal sagittal diameter.Bone fusion was detemined on x-ray and CT at follow-up.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3 years and 2 months. Clinical symptoms and physical signs were improved in all the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JOA scores increased from 10.6 to 15.2 on an average,the improvement rate of JOA scores was 71.8%.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n of sagittal diameter of each segment vertebral canal and after operation the mean of sagittal diameter of each segment was more than 14 mm. Theunion rate of allogenic bone was 94.4%in 3 years. Conclusion Bilateral open-door expansive laminoplasty with allogenic bone is safe and effective. Allogenic bone is applicable and promising in the cervical posterior bilateral open-door expansive laminoplasty.【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1(032)004【总页数】3页(P276-278)【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双开门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同种异体骨【作者】李钦亮;刘艺;陈鸣;陈金传;朱赤【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连云港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连云港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连云港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连云港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连云港2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目前颈椎前路手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满意的疗效。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铆钉内固定治疗15例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7-11-03T15:35:23.7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作者:祁全[导读] 颈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颈椎节段椎管狭窄,压迫脊椎神经根,阻碍血液循环的脊髓、神经根症状[1]。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中医医院广西宜州 546300)【摘要】目的:探讨在椎管狭窄症中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铆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方法:以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来我院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5例。
观察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照组采用高架桥式推管扩大成形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融合率(242.8±28.4mL、78.1±15.2min、16.5±3.5d、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489.3±54.7mL、131.7±26.5min、21.9±6.9d、73.3%),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椎管塌陷率、颈椎后弓畸形发生率(13.3%、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0.0%、33.3%),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时,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能够发挥出极佳的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关键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术;铆钉内固定;颈椎管狭窄症【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138-02颈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颈椎节段椎管狭窄,压迫脊椎神经根,阻碍血液循环的脊髓、神经根症状[1]。
导致颈椎管狭窄症的原因并不单一,颈椎盘突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都可以导致该病发生[2]。
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效伟【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采用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96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JOA评分、椎管前后径、CCI丢失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JOA 评分、椎管前后径较术前高,CCI丢失度较术前低,且观察组组间椎管前后径、CCI 丢失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采用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维持颈椎生理曲度,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利于患者康复.【期刊名称】《淮海医药》【年(卷),期】2019(037)004【总页数】3页(P378-380)【关键词】颈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椎管成形术;钛板内固定【作者】效伟【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46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多表现为肢体麻木、头颈后伸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2]。
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全椎板切除术应用较为广泛,该术式具有减压彻底、效果确切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该术式手术创伤较大,可破坏颈椎稳定性,不利于患者预后[3-4]。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逐渐应用于临床,该术式可有效维持颈椎稳定性,但临床研究对其治疗效果仍持有争议[5-6]。
鉴于此,本资料将进一步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采用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评定分析。
结果:临床疗效优良率81%,其中术后3天内自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达90%以上。
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能有效地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神经功能,对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减压单开门Odom’s法脊髓型颈椎病较常见,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手术方法之一,该术式是在80年代前后开展的一项技术,既可扩大椎管矢状径达到减压目的。
又不过多破坏颈椎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减压彻底、视野开阔、获得较好疗效。
是一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理想的治疗方法[1]。
2008年5月~2011年9月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7例,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手术经过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39~72岁,平均50.5岁。
大多数是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病程8周~14年。
13例有头颈部外伤史。
大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为起病后出现颈部不适,活动不便,有僵直感。
查体以脊髓受压为主,肢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障碍,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大、小便异常等不全瘫痪。
多数病例X线检查显示:颈椎生理前凸均减小或消失。
受累椎间隙均有不同程度退行性变,受累节段以C5~C6为主,其次为C6~C7;C3~C4。
11例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8例存在后纵韧带骨化。
均行颈椎MRI检查。
在MRI上可直接观察到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黄韧带肥厚和骨赘形成及颈髓受压和受损的程度。
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位,局麻,颈部前屈20°~30°角,常规消毒,取后正中切口,从C2或C3~C6或C7切开皮肤、皮下及项韧带,骨膜下剥离棘突两侧软组织至两侧小关节突外。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附36例报告)
邓绍富;贾全忠;付鸿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
【年(卷),期】2005(025)006
【摘要】目的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通过复诊方式随访32例,并按殷华符等提出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2例术前术后比较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优良率达87.5%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8-9)
【作者】邓绍富;贾全忠;付鸿
【作者单位】621000,四川省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621000,四川省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621000,四川省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7
【相关文献】
1.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初期临床疗效对比 [J], 吴磊;张军;许宇达;姜吉宏;周锋;任乾峰;赵昌明;陈磊
2.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固定术与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比较 [J], 郑笑臣;徐永辉;胡军华;高丽峰;王松茂
3.高压氧联合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周冬长;冷松柏;曾湘莲
4.颈后路微创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J], 刘建;何苗
5.C3椎板潜行切除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J], 杨文全;臧传艳;郭俊翔;刘文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