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庸之道相对于对立统一的局限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庸之道”相对于对立统一的局限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改良主义的方法论,是孔子思想的关键环节。

《中庸》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即是所谓的“执两用中”。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之间,采取既不“过”又无“不及”的“中道”,从而使矛盾得到调和,免于激化。这实际上是折中主义和矛盾调和论。又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在这里,我们将“喜”、“怒”、“哀”、“乐”四种状态,理解为四种元素或多种元素,如此可以理解为:事物没有运动的时候,叫做“中”,即是“未发”;运动的时候叫做“和”,即是“发”。“中”、和“和”便成了理解的关键。这里的“中”即是“中庸”。“和”可以理解为“度”、“恰

当、适中”、“调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静止中的绝对平衡,运动中的矛盾调和。这便导致了“中庸”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既不过,又无不及,就是“中庸”。或说“中庸”就是对“过”与“不及”的调和和折中。孔子讲:“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依中庸而行(中行)的人和他交往,所以要和狂者、狷者交往。狂者积极进取,狷者消极保守。以上可以得出,不狂不狷就是“中行”,就是中庸。

根据这种“中行”的思想,孔子反对做任何所谓过激、过分的事情。孔子讲德治爱人,主张宽、惠,反对“苛政”等等,都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目的是调和矛盾,消弭反抗。又说“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生动体现了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

想。

“中庸之道”是平衡状态的绝对化,“度”的“过”或“不及”,都会打破矛盾的平衡状态而导致矛盾转化和引起事物的质变。所以平衡是相对的,不是折中、调和就可以解决的。

假设矛盾可以调和折中,消除了矛盾的斗争性,事物没有斗争,怎会有事物的质变,如何又会有发展?孔子以礼为中(度),绝对不准“过”或“不及”,不准打破矛盾的平衡状态,“中庸之道”明显割裂了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事物中都能找到一个点(中庸),使矛盾得到平衡,得到调和。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即是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否定的属性。矛盾之间是互相渗透和互相贯通的,是有机的统一体,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含的,

又怎么会那么泾渭分明的有那么一个点(中庸)来加以分别,平衡调和呢?中庸之道是反对事物的质变的,它是事物的绝对静止,只是“量”的积累,没有事物质的变化,是在时间轴上的单纯的位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来寻找他的影子:中庸: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过: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不及:词不达意、欲速则不达...

从以上词汇中,我们可以这样概括:矛盾的事物中,有这样的点(中庸),可以使矛盾得以调和、折中从而使矛盾得到平衡,避免事物的相互转化,使事物保持原有的状态,用宋儒的话概括: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谓之庸。所以中庸即是不偏不倚,恒常不易。反对事物的质变,

使之保持原有的稳定的状态。

但是,在这形而上学中也包含着辩证法的思想。如“过犹不及”的命题,如果剔除形而上学、绝对化的思想糟粕,从实际出发,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相对具体的矛盾实际运用过犹不及的方法指导,在一定条件下,使工作做的适度,使矛盾保持平衡,使合理的状态不向反面转化,使良好的秩序得到稳定... ...仍然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