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西气东输工程
- 格式:pdf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10
习题精选——《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背景材料:2002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
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典礼今天在北京隆重举行。
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意义。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完成1~6题。
1.“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10个省市区,下列省市区中属于主干道经过的西部省区的是()A.新疆内蒙古陕西河南B.新疆甘肃宁夏陕西C.内蒙古青海山西河南D.新疆青海宁夏山西2.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_______。
A.河套平原路程最短B.宁夏平原气候适宜C.河西走廊地形平坦D.柴达木盆地物产丰富3.西气东输的“西气”主要来源于新疆,该地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原因是()A.该地区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B.该地区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C.该地区有良好的储气构造D.地壳运动激烈,形成丰富的天然气资源4.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5.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地区()A.水资源都丰富B.光照资源都丰富C.热量资源都丰富D.常规能源都丰富6.“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D.木材短缺的问题7.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的连云港,在我国境内穿过了“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的六个省区,向西直抵荷兰的鹿特丹,途经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是()A.德国、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B.德国、捷克、波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C.德国、波兰、乌克兰、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D.德国、捷克、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8.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C处的_______、D处的_______、E处的_______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
专业.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高二地理西气东输知识点一. 西气东输的概念和背景西气东输,指的是中国西部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东部地区的一项重大能源工程。
该工程主要目的是满足中国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实现区域间的能源平衡。
二. 西气东输的重要性和意义1. 能源多元化: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将中国的能源供应渠道从传统的海上进口扩展到通过管道输送天然气,增强了能源的多元化供应。
2.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迅速增长,而西部地区却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可以有效地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供需矛盾。
3.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协同发展。
西部地区通过出售天然气资源获得经济收益,东部地区则得以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实现了区域间的互利共赢。
三. 西气东输的建设和运营1. 建设规模:西气东输工程自2004年建设以来,已经分为多期建设。
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多条天然气输气管道,总长度超过万公里。
2. 主要线路: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线路包括: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等。
这些管道分别从中国西部的主要天然气产地,如新疆、西藏等地,将天然气送往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地。
3. 运营管理:西气东输工程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能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这些公司负责天然气的生产、输送、储存和销售等工作,确保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
四. 西气东输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1. 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减少了中国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提高了中国的能源安全。
2. 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由于天然气是清洁能源的一种,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天然气能够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高污染能源,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 加强国家能源调控能力: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提高了中国政府对能源的调控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天然气的供应量和价格等手段,实现能源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发展。
高二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江苏1、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气东输工程:(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②西部能源丰富,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①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导能源,带来众多的环境问题,还因为北煤南运对我国的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②天然气具有清洁以及燃烧效率高等突出优势。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天然气(四大气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地区。
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的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西北则成为战略接替区,因此我国采取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5、西气东输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3)加强区际联系,合理配置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教育管理}高中地理讲义西气东输工程一、打造中国能源输送的大动脉:1、西气东输工程简介:运输方式——管道运输①管道运输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用管道运输天然气,气体不挥发,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
②西气东输工程的三个部分: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东部用户管网建设③主干道: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上海,全长4200多千米。
...④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郑州、南京、上海。
⑤沿途经过九个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四个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山西、河南、安徽三个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江苏、上海二个。
⑥沿途经过的灌溉农业区有: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⑦.西气东输工程的难度表现在哪些方面?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五越一网”三山指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一塬指黄土高原,五越指穿越五次大型河流--三次过黄河、一次过长江、一次过淮河,一网指江南水网。
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2、西气东输的作用:A、化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能源地域分布不均B、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对接它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
C、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D、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
3.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地理条件①有可靠的资源和技术保证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能源消费密度大,具有发展利用天然气的广阔空间,市场需求量很大,长江三角洲及沿线各省区完全有能力消化东输的燃气,并将保持强劲的需求增长势头。
二、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和经济格局,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使工程沿线崛起一条经济隆起带。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气东输就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东部地区,以满足东部地区对天然气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重大工程,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保持新疆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具在重大战略意义。
西气东输的相关资料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延至杭州。
途11省区,全长4000km。
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最终输气能力200亿立方米。
2004年10月1日全线贯通并投产。
西气东输示意图“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
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等大中城市。
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它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起点是塔北油田,东至上海。
简介我国西部地区的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
特别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量有8万多亿立方米,西气东输规划图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
塔里木北部的库车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有2万多亿立方米,是塔里木盆地中天然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具有形成世界级大气区的开发潜力。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发现,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之后的天然气大国。
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规划中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方式进行,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每年120亿立方米。
项目第一期投资预测为1200亿元,上游气田开发、主干管道铺设和城市管网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工程在2000-2001年内先后动工,将于2007年全部建成。
是中国目前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长江三角洲及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中国跨世纪的五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
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59%。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能源短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西气东输管线走向方案为,由新疆的轮南出发,经甘肃武威、宁夏干塘、陕西靖边、山西长治、河南郑州、安徽淮南、江苏南京等七省区到上海,全长4 200多千米。
西气东输意义巨大,对于西部地区,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管道所经地区,一是管道投资和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可给当地带来丰厚的收益,二是管道沿线可以就近使用天然气发展化TT业,改变这些地区工业结构单一问题,对于长江三角洲来说,东输的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工业燃料和化工原料,可以改变过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在缓解煤炭运输压力的同时,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利于持久发展。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归纳高二地理必修三大资源跨区域部署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21世纪我国三大跨区域资源配置工程。
项目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使得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例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由于南北水资源协调性差,北方耕地面积大,水资源短缺;南方耕地面积相对较小,但水资源十分丰富。
实施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是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不发达,能源需求小,供过于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应不足。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一)西气东输1.路线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管线上海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的实施有利于能源资源配置,有利于区域分布不均,有利于优化我国煤炭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沿线主要城市大气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在促进西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应注意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南水北调的调水量有限,从总体来看,调水对长江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讲,调水对调出区(即水源区)有一定影响。
应该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三)西电东送1.线路北线:山西、内蒙古、黄河上游火电、水电、华北(京津唐)中线:三峡、长江上游水电华东(沪宁杭)南线:珠江中上游、来宝、云南水电、火电、华南(珠江三角洲)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方的影响将西部的能源资源转化成电能,推动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能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的影响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
中国西气东输工程年供气能力逾120亿方生意社9月4日讯二00四年十月一日全线建成投产的中国第一条横亘西东的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工程,是长江三峡工程后中国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它拉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
迄今为止其年供气能力已逾一百二十亿立方米,相当于可以置换约一千六百万吨标准煤。
西气东输工程的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东至上海,干线全长近四千公里,自西向东跨越九个省区市,管线三跨黄河、一渡长江,翻越吕梁山、太行山等山脉,是中国目前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已竣工天然气管道。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今日对记者表示,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而前景广阔的天然气消费市场主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气东输工程把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工程主干线途径九个省市区,其中四个省区属中西部,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的全部、管道投资的六成七都在中西部。
工程的实施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新疆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把新疆建成全国天然气生产和外输的重要基地,形成带动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营造东部巨大的消费市场,激活沿途省区的发展潜能,增加大量就业岗位,扩大内需,最终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与此同时,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近些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依然高达七成二左右,大量燃煤使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中国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脆弱的生态环境已不堪煤炭的高排放、高污染。
天然气作为绿色优质能源,二氧化硫、粉尘的排放量接近为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很低,几乎没有污染。
西气东输工程使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例由百分之二提高到百分之三左右。
西气东输天然气进入城市,使沿线近一亿的城市居民用上新型清洁能源。
到目前为止,西气东输这条能源大动脉已全线商业运营五年,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