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思维导图考点详谈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 自然原因(1)自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2)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移动性。
2. 经济原因: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给铁路、公路运输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3)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3.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2)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高原。
(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综上所述,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如下:西气东输概况西气东输分为3线工程:1线工程概况:管道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东至上海白鹤镇,干线全长3843.5公里,3次跨越黄河,1次跨越长江。
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2线工程概况:气源来自中亚进口天然气。
工程一干八支,全长8704公里,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
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和上海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线全长4859千米,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7000千米。
3线工程概况:2012年10月16日开工,规划中的第三条天然气管道,路线基本确定为从新疆通过江西抵达福建,把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中国西北部的天然气输往能源需求量庞大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2014年8月25日西段全线开通。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全线包括1干8支。
干支线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广东共10个省、自治区,干线、支线总长度为7378公里。
高二地理三第五章知识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爱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和谐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小编预备了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⑴自然缘故:①区域分布不平均;②自然资源一样不具流淌性。
⑵经济缘故:区域间经济进展不平稳,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缘故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然而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专门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进展战略是稳固东部,进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进展的阻碍⑴对中西部经济进展(输出地)的阻碍: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进展;②带动相关产业进展,增加就业机会;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进展(输入地)的阻碍: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进展;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的进展。
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和谐进展。
高中是人一辈子中的关键时期,大伙儿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伙儿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期望大伙儿喜爱。
高中二年级必修三地理第五章知识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高中二年级必修三地理第五章知识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
小编准备了高中二年级必修三地理第五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必须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
2、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地区影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入地区影响:调入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3、案例分析我国西气东输工程 (1)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2)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推动建设; ②增加机会; ③拉动产业发展;
④把优势转变为优势。
(3)对东部地区发展影响①缓解。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
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
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