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_资源综合利用_环境保护(共2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6.58 MB
- 文档页数:47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7篇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教学目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
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也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措施:1.注重实验预习,培养自学习惯,督促学生实验预习是搞好分组实验的保证。
我们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抓好实验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
2.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教师少,学生多,时间紧。
学生在操作中易犯一些常识性甚至危险的错误,教师要在学生动手之前,对重要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演示,对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强调,同时要求学生之间自查互检、相互交流和配合。
这样不仅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协作精神。
3.写好实验报告,培养科学品质。
实验报告是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途径。
在实验中常有些同学忙于操作,没认真观察和分析现象,或“只观不察”缺乏记录,结果导致对实验过程印象模糊,写实验报告只好搬书照抄或凭空臆造,使实验的实践价值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在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在实验后也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整理记录,完成实验思考题,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促进感性认识的飞跃。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序言1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2课时离子反应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3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硫酸、硝酸和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1:自主知识建构4课时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1~4章综合运用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3课时元素周期律3课时化学键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2: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综合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模块2(1~4章)联系模块1(1~4章)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4课程安排如下:序言:2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1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课时化学平衡5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3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课时)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课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精练精析]4.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人教版必修2)【典例导悟】【典例1】煤的气化所得气体可用于城市家用燃气。
下列选项中的气体均属于家用燃气有效成分的是A CO、H2、N2B CO、CH4、H2C CO、CH4、CO2D CH4、H2、O2【规范解答】选B。
CO和H2为煤气的主要成分;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选B。
【互动探究】(1)煤气化的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2)家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冬天温度很低时,会出现气流不畅的情况?提示:(1)煤气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低级的烷烃,当冬天温度很低时,其中的丁烷等会变成液体,而使气流不畅。
【规律方法】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裂解均为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煤的气化和液化的目的是把煤变成清洁能源,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石油的分馏目的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石油的裂化与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工基本原料。
【变式训练】1.(2010·徐州高一检测)下列转化不属于煤或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是()A.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B.在一定条件下将煤与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C.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D.将石油裂解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解析】选C。
A项煤的干馏和B项煤的液化属于煤的综合利用,而将煤变成煤饼作燃料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不属于综合利用,D项石油裂解属石油的综合利用,故选C。
2.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实验后水溶液的pH>7,溶液Y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上层X是粗苯等C.气体Z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D.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解析】选D。
煤的干馏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物有粗氨水(使水溶液pH>7),粗苯(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上层,煤焦油(包括苯、酚类、沥青等物质)为液体Y,焦炉气(包括H2、CH4、CO、C2H4)易燃,能还原CuO,故选D。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二课时[复习]煤的干馏及石油的炼制原理[图片导学][板书]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讲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和人类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
对环境情况的监测、三废治理、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消费工艺等,都是当今化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板书]1、环境问题:化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交流1]自己掌握的有关环境监测的一些内容。
[讲解]要理解环境污染情况,消除和控制污染以及研究污染物的形态、含量等进展分析鉴定,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化学工作者正承担着繁重的环境监测工作。
[交流2]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有那些?[讲解]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工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携带的颗粒物;工业消费中的废水〔废液〕往往含有复杂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土壤水源污染,需经过多步处理才能到达排放标准。
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兼有减少环境污染及资源回收两个重要目的。
化学在治理三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板书]2、大气污染物、工业消费中的废水、废渣等固体废弃物。
[考虑与交流]1.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元凶,工业上常利用一些廉价易得的化学物质反响加以控制、消除或者者回收利用。
请举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原理和类型。
[学生汇报]利用化学方法可以控制硫和氮氧化物,进而控制酸雨等危害。
例如,针对我国以煤炭为主、酸雨类型属于硫酸型的特点,主要采取燃料预脱硫、炉内脱硫和烟囱排气除硫等措施,用CaCO3、CaO、Ca(OH)2、NH3水等吸收脱硫。
CaO(s)+SO2(g)CaSO3(s)2CaSO3(s)+O2(g)2CaSO4(s)SO2+2NH3+H2O===(NH4)2SO3[板书]3、酸雨控制:生石灰脱硫[考虑与交流]2.含有大量氮、磷的污水排向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出现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水华等严重污染问题。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优秀8篇)高一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理念下,以深化课改理论及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完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全面实施深化课程改革。
备课组成员互相交流教学信息、研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研目标:1、加强研究《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20__年会考新方式》,认真学习《化学新课改标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有机高效地整合教材教学内容,以适应深化课改下的新高考、会考形式要求,积极完成和努力优化今年6月化学会考基本目标,同时为高二理科生更好学习化学做好基础教学。
2、积极参与“建构主义学习及教学理论”的备课组课题研究,鼓励组成员的个性教学方法及艺术,共同学习和提高。
3、鼓励备课组各成员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案例、课例、实验论文,争取本学期每人都有论文获奖或发表。
4、做好教学“六认真”和常规建设,力争合格率、优秀率、各项检测、竞赛的成绩名列前茅。
5、积极开展组内相互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加强对平时教学工作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三、具体做法:(一学期至少4次)1、每单元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周一周前会议后地点:高一集体办公室(综合楼中间楼梯三楼)主持人:__主讲人安排顺序:周晓亚→方婧→王良芝→李露露→柯丽丽记录人:__(或其他老师)内容:1、共同探讨新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2、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适时更改,探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有效策略;3、每单元由一位老师负责备课,并提前一周与其他老师交流上课资料,由各老师自行修改整理上课;4、注重化学新课程有效探究点和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探讨,并做好下一单元的备课疑难问题的分析,对实验改进或准备的探讨分析;共享好的教学资源;5、组织化学周段统考,专题统一考试及命题等。
“万年中学化学教研”教学资源编辑:刘天凤高中化学必修2全部教案(高一备课组编写)目录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3)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3)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 (6)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8)第二节周期律(第2课时) (10)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 (13)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 (14)第三节化学键(第2课时) (17)第一章复习课(第1课时) (20)第一章复习课(第2课时 (25)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8)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1课时) (28)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2课时) (30)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2课时) (34)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 (40)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43)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1课时) (43)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烷烃(第2课时) (46)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 (50)第二节来自石油的两种有机物(第2课时) (54)第三节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 (59)第三节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二课时) (62)第四节常见的营养物质(第1课时) (65)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 (68)第3章有机化合物复习课(一) (70)第3章复习课(二) (7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77)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 (77)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 (79)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1课时) (82)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2课时) (84)第四章复习课 (86)期末复习 (90)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两课时) (90)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两课时) (94)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两课时) (97)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两课时) (104)第1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本章概况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学习目标]1.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及其综合利用。
2.了解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
3.了解节约能源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4.了解绿色化学的含义并体会绿色化学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知识点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阅读教材P95~P100,思考并填空1.2.3.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①塑料;②合成橡胶;③合成纤维。
(2)合成高分子的反应——加聚反应①定义:在适当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不饱和化合物发生自身加成反应,形成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②相关概念单体——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
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的最小重复结构单元。
聚合度——高分子化合物中所含的链节的数目。
例如:聚乙烯的生成自我测评►———————————————————(做一做)1.判断正误:(1)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利用的原理是物质的沸点不同,其他为化学变化。
(2)石油的裂化是根据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从而获得裂化汽油。
(×)分析:石油的裂化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含碳原子数较少,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3)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分析: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含量过大时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4)天然气的主要用途就是作燃料。
(×)分析:天然气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作燃料,但在工业上主要作化工原料,如合成氨、生成甲醇等。
2.思考:(1)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 CH2—CH2 )的单体和链节的组成和结构都相同吗?提示:不同。
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链节是高分子中的重复的结构单元。
聚乙烯的单体是乙烯(CH2===CH2)分子,链节是“—CH2—CH2—”,二者组成相同,结构不同。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课时作业:4.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石油的炼制工艺中,属于获得汽油的主要途径的是( )A.裂化B.裂解C.常压分馏D.减压分馏2.下列转化不属于煤或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是( )A.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B.在一定条件下将煤与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C.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D.将石油裂解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4.下列不属于煤干馏产物的是( )A.焦炭B.煤焦油C.焦炉气D.人造石油5.《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描述“洧水”是“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
这里的“洧水”和“烟”是指( )A.汽油和炭黑B.石油和炭黑C.煤油和石墨D.油脂和焦炭6.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7.关于石油和石油化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B.石油分饱得到的各馏分仍是混合物C.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8.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两种变化在本质上的差别是( )A.加热的温度不同B.得到的产品不同C.前者要隔绝空气,后者不用隔绝空气D.干馏是化学变化,分馏是物理变化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D.③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10.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煤就是碳,属于单质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B.②为石油的裂解,裂解时发生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可得到甲烷乙烯等气态烃D.②采用的温度比①的高12.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不正确的是( )D.D13.下列关于石油、煤、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14.“煤制油”的关键技术是煤的气化,而目前煤的气化主要是煤中的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s)+H2O(g)CO(g)+H2(g),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所需能量是由间歇进行的碳的燃烧(氧气用空气代替)来提供的:C+O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