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原文翻译简答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3
《寓言四则》原文与翻译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 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2.《蚊子和狮子》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
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
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
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
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后终于要求停战。
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这故事是说,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3.《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4.《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寓言四则》翻译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译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准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原文翻译
以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为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是白话文,无需翻译。
《穿井得一人》翻译:
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就外出打水浇田,经常一个人居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挖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挖水井得到一个人。
”有听闻了这件事的人就转述说:“丁氏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传播这件事,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宋国国君命令人向丁氏问这件事,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
《杞人忧天》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身没有安全居住的地方,乃至于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忧而担忧,就前去劝慰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当真是气体积聚的,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劝慰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积聚的,只不过是气体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对人有所伤害。
”那个人又说:“那地塌陷下去怎么办?”劝慰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面八方的空虚之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
还担心会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放下思想包袱,非常高兴;劝慰他的人也如释重负,非常高兴。
《寓言四则》原文及译文现代文阅读题1)社鼠——《晏子春秋》后人摭集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
”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
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
此亦国之社鼠也。
”【译文】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
”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
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
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
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
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
”2)九方皋相马——《列子》列禦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今中牟白沙乡西古城村)人。
战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主张贵虚。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若此者绝尘弭辙。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臣有所与共担墨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 ?”对曰:“牝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寓言,用假托故事寄禺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下面小编收集了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供大家阅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
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
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
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
”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后终于要求停战。
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译文: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是说,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整理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寓言,用假托故事寄禺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下面我收集了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供大家阅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敬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观察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观察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敬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喜爱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
你的力气毕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
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
你若情愿,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
”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四周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终最终要求停战。
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毁灭。
”译文:第1页/共8页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究竟有什么力气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情愿,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四周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毁灭了。
这故事是说,傲慢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寓言四则》原文及译文现代文阅读题1)社鼠 《晏子春秋》后人摭集景公问于晏子曰: 治国何患? ”晏子对曰:患夫社鼠。
”公曰: 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熏之则恐烧其 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
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译文】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 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
”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 ”晏子 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 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
用烟火熏则怕烧毁 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
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 社庙的缘故啊。
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
在朝 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 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
” 2)九方皋相马一一《列子》列禦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今中牟白沙乡西古城村)人。
战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寓言文学 家,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主张贵虚。
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
此亦国之社鼠也。
” 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 ”晏子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若此者绝尘弭辙。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臣有所与共担墨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寓言四则原文及翻译寓言四则原文及翻译《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智子疑邻》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补,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塞翁失马》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一、《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一个农民,他的田地里有一根树桩。
一天,一只兔子奔跑时不小心撞到了树桩,颈部折断而死。
于是,农民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捕获兔子。
然而,兔子再也没有出现,而他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二、《亡羊补牢》原文:齐人有善术者,亡其羊,既而得之。
闻人曰:“亡羊而得之,犹病羊之存也。
”乃反刍而补牢。
译文:齐国有一个擅长养羊的人,他的羊丢失了,不久后又找到了。
有人对他说:“羊虽然找回来了,但丢失的经历就像羊生病一样。
”于是,他吸取教训,重新加固了羊圈。
三、《画蛇添足》原文:楚人有善画者,画蛇于素壁,蛇画成,欲添足。
旁人曰:“蛇无足,何须添?”画者曰:“蛇固无足,然添之,则更生动矣。
”遂添之。
译文:楚国有一个擅长绘画的人,他在白色的墙壁上画了一条蛇,蛇画好后,他想给蛇添上脚。
旁边的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为什么还要添呢?”画家说:“蛇虽然本来没有脚,但添上脚会使它更加生动。
”于是,他就给蛇添上了脚。
四、《杯弓蛇影》原文:晋文公饮酒,见杯中有弓影,疑以为蛇,遂不饮。
左右曰:“此弓影也,非蛇。
”文公曰:“吾闻蛇入酒杯,必死,故不饮。
”译文:晋文公在喝酒时,看到酒杯中有一个弓的影子,误以为是蛇,于是不再喝酒。
左右的人说:“这是弓的影子,不是蛇。
”文公说:“我听说蛇如果进入酒杯,必定会死,所以我才不敢喝。
”。
《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1、《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庄子》寓言四则·原文和翻译蜗角之争《庄子·则阳》惠子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
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译文:惠施就在魏惠王面前推荐了戴晋人。
戴晋人对魏惠王说:“有一种叫作蜗牛的东西,君王知道吗?”魏惠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有在蜗牛的左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触氏;有在蜗牛的右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蛮氏。
两国经常因为争夺土地而掀起战争,死在战场的尸首就有几万具,他们追赶败兵,十五天才能够返回来。
”魏惠王说:“哈!这大概是谎话吧?”戴晋人说“我愿意为君王证实这件事情。
依君王的意思说,在天地四方上下之中,有没有穷尽呢?”魏惠王说:“没有穷尽。
”戴晋人说:“如果把心神遨游无尽的境域之中,再返还到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就感到似有似无的一样,君王知道这个道理吗?”魏惠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有个魏国,魏国之中又有个梁邑,梁邑之中有个君王。
这个君王和蛮氏相比,有没有分别呢?”魏惠王说:“没有分别。
”戴晋人走后,魏王就不知所措地如同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佝偻者承蜩《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duō)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第一则《狐狸与葡萄》1. 适度的满足和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2. 故事中的狐狸因为够不到葡萄而生气和嫉妒。
3. 最终狐狸选择用轻蔑的态度对待无法得到的东西。
4.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和感恩现有的条件,而不是盲目追求无法获得的东西。
第二则《乌鸦和狐狸》1. 夸夸其谈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2. 乌鸦因为被狐狸夸奖而沾沾自喜,最终失去了自己的东西。
3.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4. 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赞美影响。
第三则《小狗与公鸡》1. 聪明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2. 故事中的公鸡因为自己看不见月亮,而认为月亮被偷走了。
3. 小狗则通过周围的事物推断出月亮是被云遮住了。
4. 告诉我们要学会观察和思考,不要轻信别人的说法,要用自己的头脑去分辨是非。
第四则《老鼠与山》1. 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克服困难。
2. 老鼠因为没有找到洞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3. 最终在山的劝说下,老鼠放弃了自己的努力。
4. 告诉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不轻易被挫折打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克服困难。
以上是四则寓言故事的译文,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智慧。
希望大家在读完这些故事后,能够对自己的品格和行为有所反省,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理智和成熟地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
在每个寓言故事中,作者都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寓意深刻的情节,向读者们传递了许多关于生活和处世的真知灼见。
每一个故事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让我们回顾一下《狐狸与葡萄》这个故事。
狐狸因为够不到葡萄而生气和嫉妒,最终选择用轻蔑的态度对待无法得到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适度的满足和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要因为得不到某样东西而心存怨恨和贬低其他人。
这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不要盲目追求无法获得的东西,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昔者,有鹬有蚌,皆居于海滨。
鹬性好啄蚌,蚌欲避之,乃紧闭其壳。
鹬久不得啄,怒曰:“吾欲啄汝,汝反闭壳,岂非以吾为鱼肉乎?”蚌答曰:“吾固知汝欲啄吾,故闭壳以防害。
然吾虽闭壳,汝终不能得啄吾也。
汝若开壳,吾即闭壳,汝岂能常啄吾哉?”鹬闻言,默然良久,思所以解蚌壳之计。
蚌亦料鹬无他法,故不急于开壳。
适有渔翁经过,见鹬蚌相持,遂上前曰:“吾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汝等何不罢斗,听吾一言?”鹬蚌相顾,俱有罢斗之意。
渔翁曰:“鹬虽欲啄蚌,然蚌壳坚不可破。
蚌虽欲闭壳,然鹬口亦难以啄入。
不如各退一步,鹬得啄蚌之乐,蚌得避啄之安。
渔翁亦可得其所愿,岂不两全其美?”鹬蚌闻言,俱以为然。
于是,鹬释蚌,蚌开壳,各得其所。
渔翁见鹬蚌和好,遂携之而去,得其所利。
后之君子闻之,皆以鹬蚌为鉴,知利不可争,争则两伤。
故当知进退之机,避争斗之害,以求共存之道。
译文:从前,有一只鹬和一只蚌,它们都生活在海边。
鹬喜欢啄食蚌,而蚌为了躲避鹬的啄食,就紧紧地关闭自己的壳。
鹬长时间不能啄食到蚌,愤怒地说:“我想要啄食你,你却紧紧地关闭壳,难道不是把我当作鱼肉吗?”蚌回答说:“我当然知道你想啄食我,所以我才关闭壳来防备你的伤害。
但是,我虽然关闭了壳,你终究也不能啄食到我。
如果你打开壳,我就再关闭,你难道能一直啄食到我吗?”鹬听后,沉默了很长时间,思考着如何解开蚌壳的计策。
蚌也料定鹬没有其他办法,所以不急于打开壳。
恰巧有一个渔翁经过,看到鹬和蚌在争斗,便上前说:“我听说鹬和蚌争斗,渔翁得到好处。
你们为什么不停止争斗,听我一言?”鹬和蚌相互看了看,都有停止争斗的意愿。
渔翁说:“鹬虽然想啄食蚌,但是蚌的壳坚硬无法破坏。
蚌虽然想关闭壳,但是鹬的嘴也难以啄入。
不如各退一步,鹬可以得到啄食蚌的快乐,蚌可以得到避免被啄食的安全。
渔翁也可以得到他所希望的好处,这不就是两全其美吗?”鹬和蚌听后,都认为很有道理。
于是,鹬放开了蚌,蚌打开了壳,各自得到了满足。
渔翁看到鹬和蚌和解了,就带着它们离开了,得到了他所希望的利益。
昔有一羊,居于山林之间,与狼为邻。
狼常欲食羊,然羊狡猾,每能脱险。
一日,狼欲食羊,羊遂逃入深山,狼追之不舍。
羊走至一悬崖,回首望狼,见狼距己甚远,心生喜悦,遂停足休息。
未料狼已攀援而上,将至羊前。
羊见状,惊慌失措,曰:“狼兄,吾知汝善猎,然吾有理也。
请听吾言。
”狼曰:“汝有何理,能胜于吾?”羊曰:“吾有四德,汝无之。
一者,吾能忍饥耐寒,二者,吾能隐忍负重,三者,吾能谦逊待人,四者,吾能知错即改。
此四德,非汝所能及也。
”狼闻言,怒曰:“羊兄,汝不过一弱小之辈,何德之有?吾有二技,汝无之。
一者,吾能奔跑如风,二者,吾能捕猎如神。
此二技,非汝所能及也。
”羊曰:“狼兄,汝之技虽高,然非德之比。
吾虽不能如汝之疾驰,然吾能以德服人。
汝虽能捕猎,然无德之狼,终为众兽所弃。
”狼闻言,沉思片刻,曰:“羊兄之言,诚有理也。
吾素以力压人,未尝以德服众。
自今而后,吾当以德服人,不以力压人。
”羊见狼有悔改之意,遂与狼结为兄弟,共同生活。
自此,狼不再捕食羊,而是以羊为友,共同度日。
译文:从前有一只羊,居住在山林之中,与狼为邻。
狼常常想吃掉羊,然而羊非常狡猾,每次都能逃脱狼的追捕。
一天,狼想要吃掉羊,羊就逃进了深山,狼紧追不舍。
羊跑到一个悬崖边,回头一看狼,发现狼离自己很远,于是心中感到高兴,便停下来休息。
不料狼已经攀爬了上来,快要到羊的面前了。
羊看到这个情况,惊慌失措,说:“狼兄,我知道你擅长狩猎,但是我也有我的道理。
请听我说。
”狼说:“你有什么道理,能胜过我?”羊说:“我有四个优点,你没有。
第一个优点是我能忍受饥饿和寒冷,第二个优点是我能忍受负担,第三个优点是我能谦逊待人,第四个优点是我能知错就改。
这四个优点,是你所不能比的。
”狼听了羊的话,愤怒地说:“羊兄,你不过是一只弱小的动物,有什么优点?我有两个技能,你没有。
第一个技能是我能奔跑如风,第二个技能是我能捕猎如神。
这两个技能,是你所不能比的。
”羊说:“狼兄,你的技能虽然高,但不如优点重要。
寓言四则原文及翻译1、亡羊补牢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2、塞翁失马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
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
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
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
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
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
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
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①宋国有一个富人,一天下雨他家的墙坏了。
②他儿子说:“如果不修补,一定有盗贼进来。
”
③他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
④到了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认为他们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的老人是盗贼。
塞翁失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
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
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①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故地跑到了胡人的境地。
②人们都来安慰他。
他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③过了几个月,这匹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④人们都来祝贺他。
他由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坏事呢?”
⑤这个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⑥人们都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⑦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长城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战。
⑧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
⑨这个人唯独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两得以保全性命。
寓言四则课文翻译
寓言四则
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译文: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准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二、蚊子和狮子
译文: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幺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幺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
买椟还珠楚国有个到郑国去卖他的宝珠的人,(他)用木兰香木(为宝珠)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等香料)把它熏香,用珠(宝)、玉(石)点缀(它),用紫色的美玉装饰(它),(还)用翠鸟的羽毛装饰(它)。
(结果)郑国人买去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宝珠。
这(个楚国人)可以说是很会出售盒子,(却)不能说(他)会出售宝珠啊!郑人买履郑国(有个)想要买(双)鞋子的人,事先自己量好了他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等到去集市(他)却忘了携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选好了鞋(他)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他只好)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再回到集市上,集市(已经)散了,于是(他就)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它呢?”(那人)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
”滥竽充数齐宣王让人(给他)吹竽,(每次)一定要三百人(合奏)。
南郭处士请求(加盟)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就)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
齐宣王死了以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不得不)逃跑了。
画蛇添足楚国有个祭祀的人,(祭祀之后),把一壶酒赏赐给他的门客,门客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一壶酒(就)不够,一个人喝它(却)有余。
让(我们大家)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成的(就)喝酒。
”(其中)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酒,于是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还)能给它画上脚。
”(他)还没有画好,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那人)夺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于是喝了这壶酒。
给蛇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那壶酒。
《寓言四则》原文及译文1)社鼠——《晏子春秋》后人摭集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
”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
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
此亦国之社鼠也。
”【译文】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
”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
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
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
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
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
”2)九方皋相马——《列子》列禦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人。
战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主张贵虚。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若此者绝尘弭辙。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臣有所与共担墨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若皋之相马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初中语文寓言四则原文寓言四则原文及翻译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7曰:”得一人之使8,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溉汲:打水浇田。
及:待,等到。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对: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古文今译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等到他家挖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住在国都的人都把这个消息相互讲述着,(最终)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人回答道:”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作品档案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
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
此为”一字千金”。
吕不韦(?一前235),卫国濮阳(在今河南省)人。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他对秦王蠃政兼开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缪毒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
不久,秦王嬴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诗文品读这则寓言通过记叙宋国有户人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而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寓言四则原文翻译简答题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
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①宋国有一个富人,一天下雨他家的墙坏了。
②他儿子说:“如果不修补,一定有盗贼进来。
”
③他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
④到了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认为他们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的老人是盗贼。
塞翁失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
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
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①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故地跑到了胡人的境地。
②人们都来安慰他。
他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③过了几个月,这匹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④人们都来祝贺他。
他由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坏事呢”
⑤这个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⑥人们都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⑦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长城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战。
⑧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
⑨这个人唯独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两得以保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