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3.87 MB
- 文档页数:44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知识点1.尿液排除: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它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机制将废物和水分从血液中清除,并将其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肌酐、尿色素等代谢产物以及多余的水分。
尿液最终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2.大便排出:消化系统负责分解食物,吸收营养,并将未消化的废物转化为粪便。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形成粪便。
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细菌、死细胞以及色素等。
粪便最终通过直肠和肛门排出体外。
3.呼吸排出:呼吸系统除了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外,还参与排除一些废物和水分。
当我们呼出时,水分、乳酸和一些挥发性废物(如乙醛、甲醛)也会从呼吸道排出体外。
4.皮肤排出:皮肤是我们最大的器官,也是一个重要的排泄器官。
通过汗腺分泌的汗液,皮肤排出了体内多余的水分、帮助降温以及一些废物物质(如尿酸和尿素)。
汗液中的废物物质呈酸性,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5.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它们共同完成泌尿和排泄的功能。
泌尿系统通过肾脏过滤血液,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并将其输送到膀胱。
随着膀胱的膨胀,人会感到排尿的需要,尿液最终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6.肺排出二氧化碳:呼吸过程中,我们的身体通过呼吸的方式排出二氧化碳。
人体细胞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产生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释放到血液中。
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将二氧化碳送到肺部,然后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7.肝脏的解毒功能:肝脏是身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它能够将体内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较少毒性的物质,并排泄出体外。
肝脏通过糖原合成、蛋白质合成和氨基酸代谢等过程将有毒物质转化为较少有毒的尿液成分。
此外,肝脏还参与胆汁的合成和分泌,帮助胆固醇和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总结起来,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肾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完成。
这些系统共同作用,确保体内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能够及时排除,维持身体的健康和稳定。
肝脏也是一个重要的解毒器官,通过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帮助体内废物排出。
北师大版生物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知识点总结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1 人体在代谢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尿素等,这些物质都是代谢废物。
2 排泄: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3 代谢废物的排出的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还有某些代谢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
4 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而且可以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第2节尿的形成和排出5 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皮质:外侧、颜色较深、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肾脏髓质:内侧、颜色较浅主要器官,具有形成尿液的功能肾盂:中央的空腔泌尿系统输尿管:具有输送尿液的功能膀胱:囊状结构,位于盆腔内,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尿道:通向体外的管道,具有排出尿液的功能6 泌尿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
7 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管主要分布在髓质。
肾小球:是由数条毛细血管形成的血管球皮质中肾小体肾单位肾小囊:是套在肾小球外面,很薄皮质中肾小管:细长而曲折髓质中8 尿的形成(1)肾小球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最后流向肾盂。
9 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只有血浆中有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但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无机盐全部葡萄糖被吸收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七年级下生物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泌尿系统)知识点填空一、说出什么是代谢废物,什么是排泄及排泄的途径1 、代谢废物:细胞经过代谢产生的、、多于的水、无机盐。
粪便不属于代谢废物。
2 、排泄的概念:排出代谢废物,即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以及多余的水、无机盐排出体外过程。
注:排泄和排遗区别:排汗、排尿、呼气都属于排泄;粪便不是代谢废物,所以排便不属于排泄,属于。
3 、排泄的途径:(1)呼气:通过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2)排汗:通过,以汗的形式,排出部分、、;(3)排尿:通过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绝大多数尿素和多余水、无机盐。
3 、皮肤结构和功能:排泄、保护、分泌、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作用。
(1)表皮:a 、角质层;b 、:再生、伤口愈合等。
(2)真皮:内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等。
皮肤的汗腺能分泌汗液,汗液成分:水、无机盐、尿酸、尿素等(和尿液成分相似)。
二、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①: ;(2)②:;(3)③:;(4)④:排出尿液。
2 、肾脏:形成尿液的器官,腹腔后壁脊柱两旁各有一个。
(1)皮质:颜色较深;(2)髓质:颜色较浅;(3)肾孟:呈漏斗状。
每个肾脏由100 多万个构成。
3 、肾单位结构(如图):(1)[①] :毛细血管球,入球小动脉流入,出球小动脉流出(2)[②] :内层紧贴肾小球,内外两层有一囊腔(3)[③] :肾小管外有与出球小动脉相连通的毛细血管网三、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1 、肾小球的作用→形成原尿(每天约150 升);血液流经[ ] 时,除和大分子以外,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过滤到[ ]中形成原尿。
2 、肾小管的作用→形成尿液(每天约1.5 升)。
原尿流经[ ] 时,大部分的、部分的和全部的等被重吸收到血液中形成尿液。
原尿与血液相比,缺少和。
尿液与原尿相比,缺少。
▲比较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如下表,有该成分用打√, 无该成分打×:成份血液血浆原尿尿液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水√√√√▲原尿和尿液区别原尿: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形成;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会滤过、大分子无法进入原尿。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讲义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复杂而精巧的工厂,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果不及时排出,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那么,人体内的废物是如何排出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人体产生的废物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废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
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它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部,然后经过呼气排出体外。
尿素则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主要在肝脏中生成。
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也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泌尿系统——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形如蚕豆。
每个肾脏由大约 100 万个肾单位组成。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会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会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物质则形成尿液。
尿液通过输尿管输送到膀胱暂时储存。
当膀胱中的尿液积累到一定量时,会产生尿意,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三、皮肤——排出废物的辅助途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皮肤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在炎热的环境中或运动后,我们会出汗,这不仅可以调节体温,还能排出一部分废物。
四、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我们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当气体进入肺部后,在肺泡处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然后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五、其他废物排出途径除了上述主要的途径外,人体内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排出废物。
比如,肝脏可以将一些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然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
六、保持废物排出系统的健康为了保证人体内废物的正常排出,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1、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和排除尿液。
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除尿液)。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2、尿液形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形成原尿)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新吸收葡萄糖、水等有用物质)。
3、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包括排泄和排遗。
排泄指将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尿、排汗和呼吸)。
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除体外的过程(排便)。
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精华识记一、排泄与排遗: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方式有:呼吸、排汗、排尿等。
2.排遗:人体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未进入细胞)排出体外的过程。
如排出粪便(消化道)。
二、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2.肾单位: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含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即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三、尿液的形成: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血液(成分: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等)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原尿(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成分:水、无机盐、尿素)注:(1)原尿和血液相比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没有葡萄糖。
(2)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3)疾病相关:肾小球病变可导致蛋白尿和血尿;肾小管病变可导致糖尿或排尿过多。
四、尿的排出:1.途径:肾脏形成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储存,储存到一定量就产生尿意,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即: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2.意义:排出体内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五、其他排泄的器官皮肤与汗液分泌1.组成: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皮肤下面是皮下组织,上有毛发、汗腺等附属物;(1)皮肤具再生功能的是表皮的生发层细胞,还含有黑色素细胞能吸收紫外线。
(2)皮肤出血,那至少伤到了皮肤的真皮。
2.功能:皮肤可以感受冷、热、痛等;3.排汗的作用:不仅起到排泄汗液(水、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的作用,还可以调节体温。
易错点11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易错点01 人体的排泄途径。
1.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2.人体的排泄途径有:排尿(泌尿系统)、出汗(皮肤)、呼气(呼吸系统)。
(排便不是排泄,属于排遗)易错点02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人体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2.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易错点03 尿液的形成过程。
1.尿的形成过程一: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肾小囊,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可以流入肾小囊形成原尿;过程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01人体的排泄途径1.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B.汗液的排出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粪便的排出【答案】D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排泄的三种途径,这部分是重点,注意掌握。
【详解】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粪便的排出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
故选D。
1.下列人体器官或系统中,不具有排泄作用的是A.大肠B.皮肤C.呼吸系统D.泌尿系统【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排泄是指人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主要途径有呼吸系统,排出少量的水分以水蒸气、二氧化碳;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一部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等;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大部分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大部分废物。
通过消化系统排出的食物残渣,不是代谢的终产物,属于排遗。
故选A。
2.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A.尿素B.多余的水C.二氧化碳D.无机盐【答案】C【详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出的是二氧化碳,C正确。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基础知识巩固*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尿道(排除尿液)组成*肾脏的结构宏观看包括皮质和髓质、肾盂。
微观看肾脏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而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
*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除过程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
每天排除的尿液大约为1.5升。
3、尿的排出: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
4、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描述排泄途径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注意与排遗区别: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遗。
*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
真皮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
*皮肤的功能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分泌等功能。
*汗液的形成血液流经分泌部时,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等进入分泌部形成汗液。
例题解析【例1】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多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球B.肾小体C.肾小管 D.肾小囊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尿的形成的有关知识。
肾单位是尿形成的基本单位,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有用的物质被重吸收,形成尿液。
尿量增多,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重吸收作用受到影响。
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加导致。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11-2-1 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从肾丝球微血管滤过血浆液开始,此进程称之为肾丝球滤过,滤过液那么称为肾丝球滤过液。
由于此不含血球的滤过液,除蛋白质外,所有其它物质的浓度均与血浆相等,因此称这种滤过液也称为超滤过液。
当此滤过液在肾小管中流动时,因物质的转运而改变了管内滤过液的成份。
当有物质由肾小管内转移到肾小管外的微血管中时,此进程称之为肾小管再吸收,简称为再吸收。
反之有物质从管外微血管转移到肾小管内时,其进程称之为肾小管分泌,简称分泌。
尿中排泄的物质可来自肾丝球的滤过、或来自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滤过出来的物质也可能完全在肾小管内被再吸收,而不出此刻尿液中。
因此任何物质在尿液中的排泄量,恒等于该物质从肾丝球的滤过量,加上肾小管的分泌量,减去再吸收量。
11-2-2 尿液和健康人们天天都要排尿,而尿液是肾脏排泌的人体代谢产物,尿液的成份和性质、状态可反映人体的代谢情形。
尿液检查不仅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对人体其他系统疾病都有必然诊断及辨别意义。
尿液分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病理检查等而常规检查应用最多,是三大常规(血、尿、便)之一。
但是人们对尿液关注不多,应该如何观看尿液呢?1、尿量:正常人每24小时排尿约1000--2000毫升,尿量多少与饮水量多少有关,但如果是尿量大于2500毫升,视为多尿,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尿量每24小时少于400毫升为少尿,少于100毫升为无尿,无尿是危重信号,有可能为肾衰初期,应予警戒。
2、尿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是透明的,放置后可有轻微混浊,这是盐类结晶沉淀的结果,碱性尿易显现磷酸盐、碳酸盐,结晶为灰白色,酸性尿易显现尿酸盐,结晶为淡红色,多在尿少量显现。
3、尿PH:代表尿液酸碱度,可受食物及药物阻碍,一样尿液多为弱酸性,吃素食或蔬菜量大时或服苏打尿碱性,吃大量肉类或服Vitc时尿酸性。
通常不代表病理状态。
4、尿泡沫:正常尿液摇晃后可产生少量白色或浅黄色泡沫,严峻蛋白尿可有大量泡沫,多见于肾炎、肾病综合征时,热退后可再复查,如蛋白转阴,不必然为病理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