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学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9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

重点整理

精品资料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

1.免疫的现代概念。P4

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P5

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P6

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

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

(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P7

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P12

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7.半抗原的概念。P12

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P13

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P14

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P15、16

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精品资料

11.异嗜性抗原的概念。P16

答: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12.抗体的概念。

答:是B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3.可变区、超变区及互补决定区的概念。P20

答:可变区(V区):免疫球蛋白轻链氨基端(N端)的1/2与重链氨基端的1/4,由于氨基酸排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称为可变区。

超变区:在VH和VL结构域中,各含有3个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变化极高的区域,称为超变区。

互补决定区:这些区域(超变区)正是免疫球蛋白与抗原表位形成空间匹配的所在,故亦称互补决定区。

14.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P21、22

答:(1)免疫球蛋白V区的生物学活性:可特异性识别相应抗原,产生中和毒素、阻止病原体入侵等作用;

(2)免疫球蛋白C区的生物学活性:①激活补体;②结合细胞:a.调理作用 b.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c.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d.跨细胞输送作用 e.免疫调节作用。

1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及生物功能。P22、23及笔记

答:

16.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及优点。P23

答:是由识别同一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

优点:结构均一,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可大量生产。

17.补体的定义。P24

答:在人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不耐热,对抗体发挥溶菌、有补充作用的蛋白质系统。

18.补体激活的途径有哪些?比较它们的生物学作用。P25~27

19.答:经典激活途径: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20. MBL途径: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21.替代途径: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19.补体的生物学作用。P28

答:(1)抗感染与介导炎症反应:①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

②补体的调理作用;

③补体的炎症介质作用。

(2)参与免疫自稳及免疫调节:①补体的免疫粘附作用;

②补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20.MHC的概念。P29

答:是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的一类重要免疫分子。

21.简述HLA分子的抗原提呈作用。P33

答:外源性Ag:在APC的吞噬溶酶体内被降解成免疫原性多肽→抗原肽-MHC复合物→CD4+T细胞→免疫应答。

内源性Ag:靶细胞中与胞质的蛋白酶体结合并进一步分解为免疫原性多肽片段→抗原肽-MHC复合物→CD8+T细胞→免疫应答。

22.细胞因子的概念及特点。P37

答: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

特点:(1)多数为小分子量(8~30kDa)的多肽;

(2)微量高效;

(3)多源性、多效性、重叠性;

(4)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效应;

(5)拮抗性、协同性、网络性。

23.Th1和Th2细胞亚群的功能。P48

答:Th1:辅助或促进Tc、NK细胞、巨噬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形成以细胞毒作用为主导的免疫效应。

Th2:辅助B细胞增殖并产生不同类型的抗体,形成以抗体生物学作用为主导的免疫效应。

24.T、B细胞活化的1、2信号。P57、59

答:(1)T细胞:①CD4+T细胞的活化:

第一信号:CD4+接收外源性肽与MHC-Ⅱ类分子,形成复合物

第二信号:CD4+接收APC提呈的特异性Ag刺激活化因子,也得到共刺激信号。

②CD8+T细胞的活化:

第一信号:CD8+接收内源性肽与MHC-Ⅰ类分子,形成复合物

第二信号:提呈的Ag信号来自靶细胞,一般不能表达CD80等刺激信号,需要邻近活化的CD4+T细胞,可通过其释放的细胞因子诱导靶细胞表达共刺激信号:顺利,活化;缺乏,凋亡。

(2)B细胞:第一信号:BCR对Ag特异性识别两者的结合,引起BCR交联,通过

CD79a/b发出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由多种黏附分子对的相互作用提供,最重要CD40-CD154(CD40L),CD40L由DC细胞活化的Th细胞提供,同时Th细胞也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对B细胞起重要辅助作用。

25.初次与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比较。P61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