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历史和发展1
- 格式:pptx
- 大小:134.80 KB
- 文档页数:20
项目管理的前世今生(一)项目管理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
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开始出现了大型的制造工厂,由于蒸汽要、纺纱机的发明与大量运用,工厂的生产力大幅提升。
当时企业的运作主要依靠机械设备提供的能量,因而管理者比较关心如何使用新发明的机器设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经济,劳动力的供应并不受到重视,劳工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不但薪资微薄,对产能提升的贡献也不明显。
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商业活动的蓬勃发展与复杂化,劳动者及专业人员对于企业营去的影响逐渐提升,管理者关切的问题转为如何提高人员的生产人,在这个时期美国的工来家兼管理大师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则》,探讨许多与人员有关的管理原则及方法;有项目管理方面,则由亨利.甘特设计的甘特图作为项目管理的工具。
甘特图的创意来自于亨利特殊的工作经验,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亨利.甘特负责研究美国海军船只的构造以及相关项目工作。
他发与藉由图表,可以更明确地了解船只的复杂结构,由于了所处理的项目工作也很复杂,于是将图表表达的方法,运用在分析应执行的工作项目上,创造出供大家普遍使用的甘特图。
动态作业与企业变革已是常态从1991年亨利.甘特发明甘特图开始,项目管理为部分的管理者所采用,特别是在营建工程、大型研发计划方成,不过最近这20年来企业对于项目管理在方法上出到了新的需求,这样的发展最主要来自于全球化竞争的影响。
由于相同产品的竞争厂商数目增加以及市场上的消费形态快速变化,企业必须不断地增加产品的功能与附加价值,才能吸引消费者的青睐,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全球各地的企业除了维持日常营运作业外,纷纷展开了一连串的变革活动,以便提高营效率,同时强化新产品开发的效能,我们将这些企业变革活动称为动态作业。
在1980年代之前,动态作业是短期性的,企业依据长期发展的需求,启动了某一个变革项目,等项目工作完成时此项动态作业即结束。
然而依据我们观察,8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与网络科技的不断创新,引发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各种变革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展开,变革活动也持续进行着,而以项目导向的动态作业也已成为企业日常营运活运的一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不仅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而且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 传统工程项目管理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直觉。
这一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主要依靠项目经理的经验和判断力来指导项目实施。
2. 系统工程项目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理论逐渐兴起。
这一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开始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强调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代表性理论有:帕累托法则、关键路径法(CPM)、项目评估与选择方法(PSCM)等。
3.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工程项目管理理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一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开始注重项目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代表性理论有:全面质量管理(TQM)、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项目组合管理(PCM)等。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理论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于1987年发布的,旨在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
PMBOK将项目管理划分为九个知识领域,分别为:项目整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
2. 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TQM强调项目质量的全过程控制,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到验收,都要注重质量的提升。
第1篇一、引言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工程、管理、经济、法律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在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要求下顺利完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和方法、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历程1. 传统项目管理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以经验为主,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这一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在于组织、协调和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 系统工程项目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工程项目管理开始向系统化方向发展。
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如美国学者哈罗德·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项目生命周期”理论、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等。
3. 综合工程项目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工程项目管理进入综合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更加丰富,如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
同时,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4.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阶段21世纪以来,工程项目管理进入现代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更加注重信息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如BIM(建筑信息模型)、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工程项目管理主要理论和方法1.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将工程项目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和项目收尾。
这一理论有助于项目管理者全面、系统地规划、实施和监控工程项目。
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PMBOK是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知识体系。
它涵盖了项目管理的10个知识领域,包括项目整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干系人管理。
一、早期项目管理(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1. 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亨利·甘特发明了甘特图,为项目管理提供了直观的进度控制工具。
2. 1910年代,阿丹密基协调图技术出现,为后来的CPM、PERT技术奠定了基础。
3. 1918年,线路分析技术出现,用于分析活动间关系,为网络计划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4. 1920年代,产品品牌管理出现,即指定一人对某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所有工作负全责,这是项目经理的前身。
5. 1930年代,美国航空业逐步采用类似项目办公室的方法来监控飞机的研制过程,美国工程行业也开始设立“项目工程师”的职位。
二、现代项目管理(20世纪50年代至今)1. 二战后,美国曼哈顿计划推动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在此期间,兰德公司运用PERT技术,杜邦公司创造了CPM方法,为现代项目管理奠定了基础。
2. 20世纪50年代后期,网络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如美国北极星导弹研制和登月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
3. 20世纪60年代,大型计算机用于网络计划分析,但计算机尚未普及,项目管理尚不十分普及。
4. 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将信息系统应用于项目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
5. 20世纪80年代,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要求接受贷款的国家应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组织实施工程项目,推动了项目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丰富,如WBS工作分解技术、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和EV挣值分析技术等。
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与全球趋势相似。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引进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1983年,我国提出推行项目前期项目经理负责制;1988年开始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1995年,建设部颁发《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2003年,建设部发出《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
项目管理的历史及发展1. 历史事件现代项目管理通常被认为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军方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但直到80年代,项目管理主要还限于建筑、国防、航天等少数行业。
我国和世界其他各国历史上都有许多成功的项目管理范例。
项目管理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些主要基础设施如埃及金字塔、运河、大桥、欧洲的古教堂、道路、城堡等的建设之中。
对于项目管理的出现,有说服力的其他一些特别事件有:■ 1917年,亨利甘特发明了著名的甘特图,使项目经理按日历制作任务图表,用于日常工作安排。
■ 1957年,杜邦公司将关键路径法(CPM)应用与设备维修,使维修停工时间由125小时锐减为7小时。
■ 1958年,在北极星导弹设计中,应用计划评审技术(PERT),将项目任务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将设计完成时间缩短了2年。
60年代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采用了网络计划技术使此耗资300亿美圆、2万家企业参加、40万人参与、700万个零部件的项目顺利完成。
2. 职业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各类项目日益复杂、建设规模日趋庞大,项目外部环境变化频繁,项目管理的应用也从传统的军事、航天逐渐拓广到建筑、石化、电力、水利等各个行业,项目管理成为政府和大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和职业逐渐成型。
■ 项目管理是二次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管理科学分支。
■ 1965年第一个专业性国际项目管理组织IPMA(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在瑞士洛桑成立。
■ 1969年,美国成立项目管理学会PMI(Project ManagementInstitute)。
■ 1976年,PMI在蒙特利尔会议开始制定项目管理的标准,形成项目管理职业雏形。
■ 1984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推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和基于PMBOK的项目管理专业证书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两项创新。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旨在将有限的资源应用于特定项目,以实现项目目标。
它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历史角度出发,简要介绍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项目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例如,埃及法老时期的金字塔建造就是一个巨大的项目管理成就。
“工程队长”负责监督、协调和管理大量工人,以确保金字塔的顺利建设。
然而,真正的现代项目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政府开始对复杂的国防、航空和科技项目进行管理。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在早期的太空计划中,如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使用了项目管理技术。
这是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的起点。
20世纪70年代,项目管理的概念开始普及,并在商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那个时候,人们开始认识到对于复杂的商业项目来说,单纯的管理方法是无法满足需求的,需要一种更加系统化的方法。
因此,项目管理学科被逐渐建立起来,并在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
再进一步的发展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计划和实施大规模IT项目的需求,这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PMI(项目管理协会)成立于1969年,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权威机构,推动了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逐渐被广大企业所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项目管理开始成为一个关键的职业领域,并成为许多公司的核心管理方法。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项目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和演进。
例如,敏捷项目管理方法的出现,强调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灵活的团队合作。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项目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线项目管理工具的出现使得项目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
而且,虚拟团队的兴起也给项目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会。
总的来说,项目管理经历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制度化的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1篇一、引言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程项目管理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回顾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二、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1. 古代工程项目管理在古代,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依靠经验积累和手工操作。
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大型工程,都是通过世代相传的技艺和经验进行管理的。
这一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2. 近代工程项目管理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程项目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
在这一阶段,工程项目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管理理论的形成:19世纪末,美国工程师亨利·甘特(Henry Gantt)提出了甘特图,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基本工具。
20世纪初,法国工程师亨利·福特(Henry Ford)创立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2)项目管理方法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程师哈罗德·柯克帕特里克(Harold K. Kirkpatrick)提出了关键路径法(CPM),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
此后,网络计划技术(PERT)、项目管理软件等相继出现,丰富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
(3)项目管理组织的完善: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立了项目管理协会(PMI),标志着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
此后,各国纷纷成立项目管理协会,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
3.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在继承和发展近代工程项目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呈现出以下特点:(1)项目管理理论的创新: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强调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应用,形成了以项目全生命周期为研究对象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
(2)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广泛采用项目管理软件、BIM技术等先进工具,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一、国际上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现在通行的看法认为,项目管理是二战后的产物,主要是战后重建和冷战阶段为国防建设项目而创建的一种管理方法。
项目管理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之前被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阶段,80年代之后被称为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1. 传统项目管理发展阶段从四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项目管理主要是应用于发达国家的国防工程建设和工业/民用工程建设方面。
此时采用的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致力于项目的预算、规划和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借用的一些一般运营管理的方法,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所开展的一种管理活动。
当时的项目经理仅仅被看作是一个具体执行者,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一项给定的任务或工作,然后不断接受上级的指令,并根据指令去完成自己负责的项目。
从60年代起,国际上许多人对于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建立的两大国际性项目管理协会,即:以欧洲国家为主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IPMA)和以美洲国家为首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以及各国相继成立的项目管理协会,为推动项目管理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在这一传统项目管理阶段中,发达国家的国防部门对于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开发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创造的许多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例如,由美国空军最早开发的项目计划评审方法(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由美国国防部提出并推广的项目工期与造价管理规范(Cost / Schedule Control Systems Criteria--C/SCSC)等一大批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现在仍然在广泛地使用。
2. 现代项目管理阶段80年代之后项目管理进入现代项目管理阶段,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项目活动的日益扩大和更为复杂,项目数量的急剧增加,项目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相关利益者的冲突不断增加,降低项目成本的压力不断上升等一系列情况的出现,迫使作为项目业主/客户的一些政府部门与企业以及作为项目实施者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和认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开发和使用项目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项目管理的产生与发展项目管理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和发展。
开始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工项目;60~80年代的应用范围也只限于建筑、国防和航天等少数领域;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项目的特点产生了巨大变化。
制造业经济环境中强调的重复性活动,被信息经济环境中事物的独特性所取代;制造业经济在管理上强调的合理性和标准化,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动态变化特性,项目管理从而成为灵活管理的关键手段,并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
目前,项目管理不仅普遍应用于建筑、航天、国防等传统领域,而且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开发、制造业、金融业、保险业,甚至政府机关和国际组织中也成为运作的中心模式。
我国的项目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
如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推广的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华罗庚推广的“统筹法”。
项目管理方法的最初应用与国外一样,也首先在军事领域,其后逐渐应用于其它领域,并在应用实践上取得了的丰硕的成果,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二、项目的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听某人说他正在做项目,甚至有人会把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称之为项目。
“项目”这个专业术语有时被人们用的比较模糊。
那么什么是项目呢?项目(Project)是一件事情、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项目侧重于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把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视为项目,但不可以把高速公路本身称为项目。
那么到底什么活动可以称为项目呢?安排一个演出活动;开发和介绍一种新产品;策划一场婚礼;涉及和实施一个计算机系统;进行工厂的现代化改造;主持一次会议等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的一些事情都可以称为项目。
对于项目的定义,许多相关组织及学者都给出过答案,具体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将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学习一下,这里就不赘述了。
项目管理的历史由来及其发展趋势一、项目管理的历史发展1、古代项目管理的认识和实践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实践从人们开始共同进行生产合作,进行社会化的生产活动之日起就开始了。
许多国际项目管理方面的学者都认为,项目管理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长城和埃及金字塔的建设项目,以及许多世界著名的古代工程项目。
这些工程项目规模宏大,存在的时间久远,并且经受了许多的自然和战争等方面的考验。
它们的存在证明了当初为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项目所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是十分成功的。
2、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现在通行的看法认为,近代项目管理是二战后的产物,主要是战后重建和冷战阶段为国防建设项目而创建的一种管理方法。
近代项目管理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被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被称为现代项目管理阶段(狭义的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1)传统项目管理阶段传统项目管理方法的创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早在20世纪初,美国人享利·甘特就发明了棒图也叫甘特图的项目管理工具。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我们现在使用的多数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几乎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发出来的。
在项目传统管理阶段所采用的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致力于项目的成本、工期和质量,同时借用一些日常运营管理的方法,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所开展的一种管理活动。
(2)现代项目管理阶段及主要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项目管理进入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大型建设工程以及高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等项目管理新领域的出现,促使项目管理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和现代化,使得现代项目管理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进入现代项目管理阶段以后,人们建立起了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沟通管理等一系列的项目管理方面新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形成了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包括了项目成本、时间、质量、范围、沟通、采购、人力资源、风险和集成管理等九个方面。
第1篇一、引言工程项目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营等全过程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将简述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1. 传统项目管理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依靠经验积累和手工操作。
这个阶段的项目管理以业主为主导,施工方负责具体实施。
项目管理人员主要通过现场巡视、协调沟通等方式进行项目管理。
2. 项目管理方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项目管理方法逐渐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这个阶段,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项目管理理论,形成了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等项目管理方法。
3. 项目管理信息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逐渐走向信息化。
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开始在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 项目管理知识化阶段21世纪初,项目管理知识化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项目管理专家、项目管理咨询师等新兴职业应运而生。
三、工程项目管理现状1. 项目管理方法多样化目前,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已形成多种流派,如PMBOK、PRINCE2、IPMA等。
这些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项目管理信息化程度提高随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项目管理软件在项目进度、成本、质量、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项目管理团队专业化工程项目管理团队逐渐从单一职能向多职能、专业化方向发展。
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咨询师等职业分工日益明确,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4.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完善随着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不断完善。
项目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一、项目管理的起源项目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就已经开始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伟大工程的建设,都需要进行精心的组织和管理。
在近代,项目管理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随着工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加,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人们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方法,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领域。
二、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20 世纪初- 30 年代)2.1.亨利・甘特发明了甘特图,用于对工程项目进行进度安排和控制。
甘特图以图形的方式展示了项目任务的时间安排,使得项目管理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项目的进度情况。
2.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标准化的工作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理论对项目管理中的任务分解、工作流程优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3.形成阶段(20 世纪40 年代- 50 年代)4.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项目管理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程和武器研发项目中。
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程项目,美国军方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效率,为项目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战后,项目管理的方法逐渐被引入到民用工程领域,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5.发展阶段(20 世纪60 年代- 70 年代)6.1.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软件开发、新产品研发、企业管理等。
2.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和工具,如项目生命周期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等。
3.项目管理的专业组织和学术机构相继成立,如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和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等。
这些组织和机构的成立为项目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支持。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项目管理活动。
然而,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革命前的项目管理。
在工业革命之前,项目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建筑和军事领域。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大剧院等都是早期项目管理的杰作。
但是,当时的项目管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系统和科学,更多是依靠个人的经验和技能来完成。
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项目管理。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项目管理也开始逐渐走向现代化。
在这个阶段,项目管理开始引入更多的科学方法和工具,比如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WBS)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的引入使得项目管理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
第三阶段是二战后的项目管理。
二战结束后,各国开始大规模的重建和发展项目,项目管理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在这个阶段,项目管理开始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如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项目管理职业道德准则等。
此外,项目管理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四阶段是信息时代的项目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项目管理也开始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云端协作工具等的广泛应用,使得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项目管理也开始关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强调项目的环境友好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的简单管理到现代的科学管理的演变过程,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项目管理将继续发展,为各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第1篇一、引言工程项目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涉及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探讨其演变过程、主要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历史演变1. 古代工程项目管理古代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如长城、故宫等著名建筑。
在这一时期,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工匠技艺,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体系。
(1)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一时期,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工匠技艺。
如《考工记》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工匠在工程项目中的实践经验。
(2)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规范化。
秦始皇时期的阿房宫、秦始皇陵等大型工程项目,都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
(3)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工程项目管理开始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如唐代的长安城、宋代的大运河等。
2. 近代工程项目管理近代工程项目管理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程项目管理逐渐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甘特图等。
这一阶段,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程周期。
(2)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程师亨利·甘特提出了甘特图,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
此后,项目管理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
(3)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哈罗德·库克提出了“项目管理”的概念,标志着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正式形成。
此后,工程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在这一时期,工程项目管理注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
(1)20世纪70年代: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管理逐渐从工程项目本身扩展到整个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形成了项目管理体系。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一、国际上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现在通行的看法认为,项目管理是二战后的产物,主要是战后重建和冷战阶段为国防建设项目而创建的一种管理方法。
项目管理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之前被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阶段,80年代之后被称为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1. 传统项目管理发展阶段从四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项目管理主要是应用于发达国家的国防工程建设和工业/民用工程建设方面。
此时采用的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致力于项目的预算、规划和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借用的一些一般运营管理的方法,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所开展的一种管理活动。
当时的项目经理仅仅被看作是一个具体执行者,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一项给定的任务或工作,然后不断接受上级的指令,并根据指令去完成自己负责的项目。
从60年代起,国际上许多人对于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建立的两大国际性项目管理协会,即:以欧洲国家为主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IPMA)和以美洲国家为首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以及各国相继成立的项目管理协会,为推动项目管理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在这一传统项目管理阶段中,发达国家的国防部门对于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开发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创造的许多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例如,由美国空军最早开发的项目计划评审方法(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由美国国防部提出并推广的项目工期与造价管理规范(Cost / Schedule Control Systems Criteria--C/SCSC)等一大批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现在仍然在广泛地使用。
2. 现代项目管理阶段80年代之后项目管理进入现代项目管理阶段,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项目活动的日益扩大和更为复杂,项目数量的急剧增加,项目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相关利益者的冲突不断增加,降低项目成本的压力不断上升等一系列情况的出现,迫使作为项目业主/客户的一些政府部门与企业以及作为项目实施者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和认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开发和使用项目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简述项目管理的起源及发展?答:1、项目管理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最初的应用领域是国防、建筑和宇航业,然后逐步扩展到几乎所有的服务业、工业和政府公共部门。
项目管理的发展是一个从纯计划控制技术工具到综合性学科的过程。
这个过程与一般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相吻合。
早期的项目管理侧重于计划控制技术和组织结构,但项目管理的最新发展已经非常注重“人”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从诞生以来,项目管理的发展经历过4个时期(技术发展时期、精益求精时期、综合发展时期、成熟应用时期),3个阶段(技术化阶段、人性化、职业化阶段)。
2、项目管理发展趋势(1)项目管理职业化进程加快,“职业项目经理”市场正在形成;(2)项目管理全球化:制定全球性的知识体系及有关标准和规范;(3)项目管理教育和培训继续发展二、简述项目管理具有什么特征?项目管理与运营管理有哪些主要区别?1、项目管理的特征(1)临时性(一次性):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2)独特性:独特的产品、服务和结果,项目之间重复部分的存在不能改变项目独特性的本质(3)逐渐细化:分步骤开发和在不断积累中连续进行2、项目管理与运营管理的差异:(1)管理的对象不同。
项目管理的对象是一次性、独特性的项目,管理的是有关项目的评估、决策、实施和控制过程;运营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和运营的决策、实施和控制。
(2)管理的方法不同。
项目管理的方法中有许多针对具体任务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运营更多的是部门协调、指挥命令等针对日常运行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3)管理的周期不同。
项目管理的周期是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而日常运营管理的周期相对长远。
二者的共性:都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征,都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和效率。
二者存在差异的原因:项目与日常运营在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三、简述项目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答:四、您经常处理什么项目?请将其划分为3个以上阶段,并说明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答:1、我从事元阳哈尼梯田旅游景区开发共组有3年左右的时间。
项目管理的历史及发展项目管理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1、古代。
其代表作如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供水渠这样不朽的伟大工程。
我国汴梁古城的复建也可称为成功项目管理的典型例子。
2、近代项目管理的萌芽。
20世纪40年代,美国把研制颗原子弹的任务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命名“曼哈顿计划”。
美国退伍将军L.R.GROVES后来写了一本会议录“现在可以说了”(Nowitcanbetold:ThestoryoftheManhattanProject),详细记载了这个项目的经过。
但是的项目管理着重计划和协调3、近代项目管理的成熟。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关键路线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
60年代这类方法在由42万人参加,耗资400亿美元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中应用,取得巨大成功。
此时,项目管理有了科学的系统方法。
现在,CPM和PERT常被称作项目管理的常规“武器”和经典手段。
当时主要运用在军事工业和建筑业,项目管理的任务主要使项目的执行。
4、项目管理的传播和现代化。
70-80年代项目管理迅速传遍世界其他各国,当时我国称CPM为统筹法(这是华罗庚教授首先将其介绍到国内时,根据其核心思想为它取的名称)。
项目管理从美国初的军事项目和宇航项目很快扩展到各种类型的民用项目。
其特点是面向市场、迎接竞争;项目管理除了计划和协调外,对采购、合同、进度、费用、质量、风险等给予了更多重视,初步形成了现代项目管理的框架。
5、现代项目管理的新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又跨越了世纪之交,项目管理有了新的进展。
为了在迅猛变化、急剧竞争的市场中迎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挑战,项目管理更加注重人的因素、注重顾客、注重柔性管理,力求在变革中生存和发展。
在这个阶段,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尤其在新兴产业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如电讯、软件、信息、金融、医药等现代项目管理的任务已不仅仅是执行任务,而且还要开发项目、经营项目,以及为经营项目完成后形成的设施、产品和其他成果准备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