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阅读教案:朱家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13.46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大班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幼儿绘本阅读》第四章第五节,内容为《朱家故事》。
故事讲述了朱家三兄弟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温馨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体验家庭亲情,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所传递的家庭亲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家庭亲情,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朱家故事》,教学挂图。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趣事,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生活。
(2)教师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2. 讲解故事(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教师分段讲解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家庭亲情。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关爱行为。
(2)教师示范回答,并给予幼儿回答问题的鼓励。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关爱行为。
(2)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掌声。
5. 创意手工(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家庭故事。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想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朱家故事》2. 板书内容:(1)故事梗概(2)家庭亲情(3)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故事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创作一个关于自己家庭的故事,可以绘画、剪纸、写作等多种形式。
答案示例:故事《我家的快乐时光》故事内容:描述一次家庭户外活动,如野餐、游玩等,重点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动。
2. 作业要求:作品需真实反映家庭生活,具有趣味性和创意。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阅读》第四单元,章节为《朱家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阅读、角色扮演、情感体验和问题讨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家庭和谐观念,体验故事角色情感。
教学重点:阅读故事,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角色扮演道具。
学具:彩笔、画纸、图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故事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2. 阅读故事: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故事,讲解故事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故事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1)故事中朱家为什么会变得不和谐?(2)朱家是如何恢复和谐的?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朱家故事》2. 板书内容:故事梗概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表现家庭和谐的画。
(2)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如何关爱家人。
2. 答案:(1)略(2)例:我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帮妈妈做家务,给她捶背,让她不那么辛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针对不足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2)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角色互换活动,体验家庭成员的辛苦和付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针对《朱家故事》这一教学内容,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家庭和谐观念,体验故事角色情感;重点则在于阅读故事,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幼儿园大班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通过故事阅读,培育幼儿亲情意识,加强珍惜家庭、珍惜亲人的情感态度。
2、语言本领通过故事让幼儿把握基本汉字,丰富幼儿语言词汇,提高幼儿身心进展,培育自信念和动手本领。
3、思维本领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不断思考,针对不怜悯境给出本身的想法和行动,培育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二、教学准备1、故事书籍《朱家故事》、山东省课程大纲2、幼儿绘本、板书、音乐、课件、卡片等3、多媒体设备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幼儿讨论家庭成员的角色,激发幼儿探究、思考愿望。
(板书内容:家庭成员)老师提问:1、你家里有哪些家庭成员?2、你最爱好跟家人做什么?3、你认为家人对你最紧要的事情是什么?2、故事讲解阅读《朱家故事》,利用幻灯片、绘本等辅佑襄助工具。
在讲解的过程中加强和幼儿的互动,让幼儿参加故事推理和情感教育,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
(板书内容:故事剧情图)老师提示:1、请你们认真看一看这本书。
2、请你们听我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故事。
3、看完这个故事,你们觉得故事的意思是什么?3、讨论1)家庭成员的紧要性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的紧要性,加强珍惜家庭、珍惜亲人的情感态度。
老师提示:1、我们在家里有哪些家庭成员?2、我们每个人家庭成员之间有哪些关系?3、你觉得家庭成员对你最紧要的是什么?2)故事剧情中的重点1. 故事中朱家由于爷爷生病,一起奔波医院看病。
2. 父亲把本身的爱意转化成心灵的劝慰,外公用身体的气力表达挂念。
3. 当爷爷没有适时去看医生时,事情会变得更糟糕。
4. 故事中的家庭成员们团结一心,一起克服困难,让关爱不断渗透到了每个人的心中。
3)说说你的感受老师引导幼儿发表个人感受:示范性发言:“通过这个故事,我更加认得了家人的紧要性。
家人之间的陪伴和关爱特别紧要,我确定要好好珍惜。
”4. 角色扮演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学会如何表达本身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社区》第三节《朱家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生词,掌握句型“谁在哪里干什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家庭的和谐与重要性。
2. 通过故事学习,让幼儿掌握生词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句型“谁在哪里干什么”。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生词卡片、教学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生活,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述《朱家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结合故事,讲解生词,让幼儿跟读并理解。
(3)引导幼儿运用句型“谁在哪里干什么”,进行语言表达。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用“谁在哪里干什么”进行描述。
(2)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家庭和谐与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朱家故事》2. 生词: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做饭、洗衣、打扫、开心3. 句型:谁在哪里干什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谁在哪里干什么”描述一下你的家庭生活。
答案示例:妈妈在厨房做饭,爸爸在客厅看电视,我在卧室写作业,我们一家人都很开心。
2. 画一幅关于自己家庭的画,用彩笔和剪刀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发展,针对不同幼儿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家长可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社区》中的《朱家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日常,通过朱家四口之家每天的生活场景,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爱、合作与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情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家庭亲情,培养对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PPT、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家里的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关注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与帮助。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播放PPT,一边展示故事挂图,一边讲述《朱家故事》。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家庭成员的亲情表现。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如:朱爸爸给朱妈妈做饭。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该场景,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其他故事场景,让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讨论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帮助。
6. 情景表演(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故事中的场景,让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朱家故事》2. 板书内容:故事主要角色:朱爸爸、朱妈妈、朱哥哥、朱妹妹家庭成员的亲情表现:关爱、帮助、合作、分享语言表达: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故事场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2. 答案示例:朱妈妈在厨房里做饭,朱爸爸在客厅里打扫卫生。
朱哥哥和朱妹妹在房间里画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培养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朱家故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家庭故事》,详细内容为绘本《朱家故事》的阅读与讲解。
《朱家故事》讲述了一个充满趣味的家庭故事,通过朱家四口之家的日常生活,描绘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掌握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培养学生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家人,学会与家人分享快乐和承担责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学会关爱家人。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朱家故事》、挂图、卡片。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绘本《朱家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封面,猜一猜故事的主要人物。
(2)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认识,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绘本,讲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阅读,注意观察故事中的人物表情和动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学生分角色扮演,表演故事中的情节。
4. 课堂讨论(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家人。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快乐时光,学会与家人分享快乐和承担责任。
(2)学生课后拓展:回家后,与家人共同完成一幅关于家庭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朱家故事》2. 板书内容:故事主要人物:朱家四口之家家庭关系:父母、兄弟故事主题:关爱家人,分享快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故事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家庭的短文,要求不少于100字。
2. 答案示例: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家里有爸爸、妈妈、弟弟和我。
我们每天一起吃饭、一起玩耍,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幼儿园大班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用幼儿园大班绘本《朱家故事》进行教学。
该书讲述了朱家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分工合作,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家人,理解家庭分工的意义,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复述故事内容。
2. 培养幼儿共情能力,理解家庭成员间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懂得尊重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复述故事内容,理解家庭成员间的情感。
难点: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绘本《朱家故事》2. 绘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3. 家庭角色扮演道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的家庭成员都有谁?家庭成员间是如何相处的?2. 故事讲解(10分钟)老师生动讲述《朱家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变化。
3. 故事讨论(5分钟)提问:朱家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相互关爱的?他们是如何分工合作的?4. 实践环节(5分钟)分组进行家庭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分工合作。
5. 绘画表达(5分钟)请幼儿用彩笔和绘画纸绘制自己家庭的情景,展示家庭和睦、温馨的氛围。
六、板书设计板书《朱家故事》板书内容:家庭成员、相互关爱、分工合作、家庭责任感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朱家故事》。
2. 和家人一起讨论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分工合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实践环节和绘画表达,让幼儿理解和体验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分工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
通过作业环节,延伸课堂学习,让幼儿将所学应用到家庭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关家庭主题的绘本,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家庭关系和家庭责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绘本《朱家故事》的内容细节:朱家家庭成员的构成、各自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分工、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情感表达等。
大班的阅读活动《朱家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阅读活动教材《朱家故事》。
教材内容讲述了朱家家庭成员的生活琐事,通过幽默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认识家庭责任,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幽默和趣味性,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懂得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责任,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让幼儿懂得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责任,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家庭成员角色头饰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 故事讲述(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家庭成员的行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家庭成员,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家庭成员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讨论交流(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责任,让幼儿懂得感恩之心。
5.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家庭成员的画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朱家故事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小明、小丽关爱与责任感恩之心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朱家故事》的内容。
2. 请幼儿思考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责任,画出自己家庭成员间的温馨时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交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但在故事讲述环节,部分幼儿对故事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大班语言活动《朱家故事》教案范文大班语言活动《朱家故事》教案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朱家故事》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朱家故事》教案1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
2.懂得家中事情要共同分担。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PPT(演示文稿),绘本图片,黑板,小铃。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用长尾夹夹住绘本的后半部分。
活动过程:一、阅读封面,探究朱家故事兴趣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
师:你们拍过全家福吗?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2.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
师: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
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的不同寻常。
)小结:朱家所有重量都压在朱太太一人身上,朱太太心情一点也不好。
一起看《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二、朱太太不快乐的原因1.幼儿阅读前半部,寻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
)2.分类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所做的事情。
师:朱太太为什么心情不好?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从第几页发现的?小结: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人做,朱家父子从不分担,难怪朱太太闷闷不乐。
三、感受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变化1.朱太太离开的原因。
师:有一天,朱先生和孩子像平时一样打开家门,可是没有人迎接他们,家里静悄悄的。
壁炉上留着一封信,写着“你们是猪”……师:朱太太为什么说朱家父子是猪?小结:朱太太觉得朱家父子三人太懒惰了,跟猪一样,所以离家。
2.没有朱太太的朱家生活。
师:朱太太离开家后有人做家务吗?有什么变化?打开长尾夹阅后半部,找找朱太太离开后朱家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绘本故事》中的《朱家故事》。
故事讲述了朱家三兄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朱家三兄弟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理解故事所要传达的团结互助、家庭和睦的道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朱家三兄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观念。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教育幼儿学会相互帮助、关爱家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朱家故事》、图片、卡片、彩笔、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朱家三兄弟的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朱家三兄弟的性格特点和相互关爱、帮助的场景。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 例题讲解:出示卡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找出对应的角色,并进行连线。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朱家三兄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朱家故事》2. 主要人物:朱家三兄弟3. 重点内容:相互帮助、关爱家人、家庭和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朱家三兄弟,并用文字描述他们的性格特点。
答案示例:哥哥:勇敢、聪明弟弟:善良、可爱妹妹:活泼、机灵2. 课后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内容,学会关爱家人,与家人和睦相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朱家故事》,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教育幼儿学会相互帮助、关爱家人。
在课后反思中,要注意观察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朱家故事》的教学中,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故事中朱家三兄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观念。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朱家故事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朱家故事
目标:
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家中的事情要共同承担。
准备:
(演示文稿),部分绘本图片,黑板,小铃。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用长尾夹夹住绘本的后半部分。
过程:
一、阅读封面,产生探究朱家故事的兴趣
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
师:你们拍过全家福吗?和家人~起合影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
2.认识朱家成员,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
师:这是一张朱家的全家福,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
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
察人物表情、动作的不同寻常。
)
师(小结):是啊,朱家所有的重量都压在朱太太一个人身上,朱太太看上去心情一点也不好。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本《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吧。
二、自主阅读,理解朱太太不快乐的原因
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前半部分,寻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教师引导幼儿看看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
)
2.幼儿分类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在家所做的事情。
师:朱太太为什么心情不好?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你从第几页上发现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将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分类贴
到黑板上。
)
师(小结):原来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个人做,朱家父子从不分担,难怪朱太太闷闷不乐。
三、分段阅读,感受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变化
1.倾听故事,理解朱太太离开的原因。
师:直到有一天,朱先生和孩子像平时一样打开家门,可是没有人迎接他们,家里静悄悄的。
壁炉上留着一封信,写着“你们是猪”……
师:朱太太为什么说朱家父子是猪?
师(小结):原来朱太太觉得朱家父子三人太懒惰了,简直跟猪一样,所以生气地离开了家。
2.自主阅读,感受没有朱太太的朱家生活。
师:朱太太离开家后有人做家务吗?朱家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请打开“小锁”(长尾夹)阅读绘本后半部分,找找朱太太离开后
朱家的变化吧。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第15页之后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引导
幼儿发现朱家的变化。
)
3.交流分享,感受朱家的变化。
师:朱家发生了什么变化?人物有变化吗?环境呢?为什么画家要把这些全都画成猪的样子?
师(小结):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生活全乱套了,家里又脏又乱,就跟“猪”的家一样。
4.大胆表达,初步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
师:这时他们最希望谁回来?为了留住朱太太,父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调整之前摆的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感受朱家在家务分工上的变化,初步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
)
四、完整欣赏故事,懂得共同承担的道理
1.完整欣赏故事。
(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
师:父子三人共同承担了家务,他们的表情怎么样?朱太太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
师(小结):瞧,全家人一起动手、共同承担,这样家庭才能幸福快乐!你喜欢现在的朱家吗?
2.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我也会分担”。
师:你们家里的家务都是谁做的呢?你会帮爸爸妈妈分担哪些事情呢?
师(小结):你们也会做家长的小帮手,真棒!全家人一起分担家务,相信你们的家也是幸福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