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诗的大意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本课的教学设计打破传统古诗教学的羁绊,摒弃逐字、逐词、逐句串讲的教学模式,还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造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引导,恰当梳理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正确背诵、默写诗文。

能力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初步自主学习诗文,读通读顺,初步理解诗句大意。

2、能通过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句含义,会联系具体的事例说出自己的明白的道理。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方法目标:

分层目标:

能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灵活运用诗句,表达自己的认识,抒发自我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自学:

1、借助工具书把诗文读通读顺。

2、能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诗句意思。

3、查阅作者陆游的相关资料,并能提出有价值的信息。

导学:

一、温故知新——背诵古诗,揭示课题

1、诵读古诗。(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

2、简介陆游。(先让学生自由交流,然后教师补充。)

补充:陆游一生爱国,作诗大多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活了80多岁,写了无数好诗,流传至今的有9000多首,是著名的多产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

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陆游写给儿子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指名读课题,提醒“聿”的读音。)

4、谈话: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常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反复吟诵,理解题意

1、讨论:从这首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冬夜”——交代了当时的读书环境。

②“示”——指示、训示。

③“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2、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指导读好诗题。

3、启发谈话:

在冬日寒冷的夜晚,陆游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冷气逼人,他却浑然不顾,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一气呵成写下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我们学的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想呢?他要用诗来教育儿子懂得什么呢?让我们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4、熟读古诗。

①学生自由朗读。

②落实自学要求1,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③教师激励:会读诗的同学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让人听着感觉舒服,能读出诗歌的韵味来。

④再次听读检查。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熟读成诵以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而理解古诗就要先弄懂关键的字词意思,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全诗的主旨。(出示全诗,点击关键词)。

三、自主探究——深入理解,感悟领会

1、师:结合课前自主学习,你认为哪些字词很关键,可以考考其他同学。同伴提问,同伴相机,老师相机指导。

2、教师出示重点字词解释。

3、学生自主修正后,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初步谈理解。

①“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②“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遗”:留;

③“始”:才;

④“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⑤“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⑥“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

师:陆游的这首诗,你大概读懂了些什么?

5、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指名学生读、背。

B、师: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C、师点拨: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程门立雪……)

D、这些成语背后的一个个故事,让我们真切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孜孜不倦)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指名学生读、背。

B、师点拨:从“少壮”到“老”,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板书:持之以恒)

C、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同学们经常会混淆,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看你能不能弄清楚。

D、多媒体出示:

A工夫 B 功夫

1.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明天有()再来玩吧!4.中国(),名扬海外。

E、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也就是一生的时间才能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指名读、背。

B、理解:

“纸上得来”——获得书本知识;“浅”——浅薄。(相机板书:书本知识)

“此事”——获得真知;“躬行”——亲自实践。

C、再读3﹑4两句,引导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大意。

D、师述: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欣赏视频。)

E、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G、教师启发:看来,“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赵括就是没有做到第二层意思的要求,所以大败而死。

H、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I、师述: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

J、巩固练习(填空):

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6、全诗熟读成诵。

师:我们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如果你就是子聿,你会怎么读?

四、表达运用——图文对照,感悟提升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夜晚,图文对照,能否想象一下,陆游是在什么情况下子聿写的这首诗?

预设:学生:子聿很骄傲……;不希望子聿犯错……;希望子聿博古通今引以为戒,求得真知报效祖国……

2、师:这首诗我们读熟了,背得出了,诗的意思我们刚才也进行了讨论学习,但不知大家到底掌握了多少,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你有信心吗?

请同学们对照插图,结合诗句意思,尝试完善剧本。

第一幕

〔幕启。室外一片静寂,寒气逼人,翠竹禁不住这样的天气,不由得打着冷颤。室内,书桌上摆放着书籍以及文房用品,在昏黄的烛光下,大诗人陆游正在苦读着诗书。〕

陆游(情不自禁地拿起笔,边写边

吟)。

(诗写完后,有点激动地喊)子聿——子聿——快过来!爹有话要跟你说。

〔幕落。

第二幕

〔幕启。天真可爱的子聿应声来到书房,站在了陆游的身旁。陆游坐在凳子上,手捧诗书。〕

陆子聿(疑惑地)爹爹,您找我有什么事?

陆游(捋了两下长须,夸奖地)好孩子,爹爹知道你爱好读书,也读了不少书。刚才爹爹写了一首诗,你读一读,想想爹爹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你什么?

陆子聿(认真读桌上诗稿,思考片刻后)爹爹,这开头两句,孩儿知道了,意思是:。爹爹,我讲得对不对?

陆游:那自古以来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你都知道哪些啊?

子聿:(很骄傲!)……我还知道很多呢!

陆游(用手抚摸着子聿的头)儿啊,你说得不错。那么后头两句呢?

陆子聿(再读桌上诗稿)爹爹,您是想要教育孩儿:

。是不是这个道理,爹爹?

陆游(语重心长地)儿啊,我是想把我毕生的读书心得教于你。想不到你年龄这么小,就能明事理了,真是让我感到欣慰!

陆子聿(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爹爹,我一定会努力读书,将来孝

敬您。

陆游(会心一笑)子聿啊,时间不早了,快去睡觉吧。

〔陆子聿应声下。昏黄的烛光下,陆游坐在凳子上,手捧诗书继续苦读。

〔幕落。

2、学生交流完善的剧本,师生评价。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做学问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有学问

六、布置作业:

①抄写并背诵古诗;

②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人物卡片。

③选择一句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④选读《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其它几首。

教学反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寓理诗,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通俗易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应该可以达到熟读背诵,理解感悟的目标,所以上课前我并没有让孩子们预习,因此课堂内容也设计较丰富,节奏较紧凑。学生学的还是比较扎实的,感悟也比较深刻。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联系旧知,对比学习,理解题目意思

本册书中第一单元已学过一首陆游的诗《示儿》,通过比较题目的异同点,学生深刻理解了课题中“示”的意思,对这首诗也有了初步的感知。通过题目知道了:人物、时间、事件。也渗透了学古诗,解诗题的方法。

二、自学古诗,小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大胆猜测诗句中重点字词意思,然后让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答,试着理解诗句意思,老师出示重点字词的意思,学生在没有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在小组内讨论,我参与其中,发现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很到位,为后文的理解感悟做好了铺垫。在检查诵读时,各个层次的学生也都做到了流利、通顺。

三、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感悟诗句情感

如何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情感,好的教学策略是关键。在理解第一句诗的时候,我问学生:古人是谁?通过成语的补充不仅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了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课堂有趣的对比练习,巧妙地将“工夫”与“功夫”区别,而且词语的理解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习得,对于学生的理解记忆都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同时也渗透了学习方法。

四、巩固练习,表演提升,明晰诗句道理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十分关键。训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本堂课,学生在理解了诗意,体会了情感、明白了道理之后。老师采用了完成剧本、情境表演的方式。这样的策略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仅巩固了本堂课的所学,而且考察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尤其是,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培养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用语言、肢体等方式灵活运用、表达自己的认识,抒发自我的情感。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与螺旋上升!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诗的大意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本课的教学设计打破传统古诗教学的羁绊,摒弃逐字、逐词、逐句串讲的教学模式,还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造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引导,恰当梳理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正确背诵、默写诗文。 能力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初步自主学习诗文,读通读顺,初步理解诗句大意。 2、能通过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句含义,会联系具体的事例说出自己的明白的道理。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方法目标: 分层目标: 能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灵活运用诗句,表达自己的认识,抒发自我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自学: 1、借助工具书把诗文读通读顺。 2、能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诗句意思。 3、查阅作者陆游的相关资料,并能提出有价值的信息。 导学: 一、温故知新——背诵古诗,揭示课题 1、诵读古诗。(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 2、简介陆游。(先让学生自由交流,然后教师补充。) 补充:陆游一生爱国,作诗大多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活了80多岁,写了无数好诗,流传至今的有9000多首,是著名的多产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 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陆游写给儿子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指名读课题,提醒“聿”的读音。) 4、谈话: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常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反复吟诵,理解题意 1、讨论:从这首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冬夜”——交代了当时的读书环境。 ②“示”——指示、训示。 ③“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哈尔滨市阿城区胜利小学宋维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精美博大”。它既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丽花朵。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现存诗词最多的诗人是谁吗? 2、是的,诗的成就陆游为最。流传至今的有九千多首,给文学宝库留下了浩瀚的遗产。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找资料,了解陆游的简介、诗词风格、文学成就等。谁来说说你对陆游有了哪些了解?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陆游,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齐读诗题) 二、诵读,读懂诗意。 1、平时你们都是怎么学古诗的?首先我们就来解诗题。请大家结合画面,联系刚才你了解的资料,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诗题。 2、冬夜读书的陆游生发了哪些感想要告诉小儿子?下面,就让我们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5页,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做到正确、流利。 3、谁愿意读读这首诗?(指名读) 4、读古诗词不但要正确、流利,而且要读出诗的节奏。在我们网自主学习板块,有两段播音员的朗读音频。下面请同学们带上耳麦,先听听这首诗的朗读音频,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再自己练习读一读。 5、谁想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价、齐读) 三、研读,读懂诗意。 1、不错,刚才我们读出了古诗的节奏,要想读出古诗的韵味,我们还要深入地理解古诗体会含义。下面我们可以按照原有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意,也可以

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十周 《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注释: 示:训示、指示。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创作背景: 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赏析: 首联诗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

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后两联,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冬夜读书示子聿作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作文 哈哈——哈哈——”窗外传来一阵阵小孩子的笑声,正在读书的陆游往窗外看了一下.果不其然自己的儿子子聿在外面和小伙伴正玩的快活呢!陆游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便又专心致志地读书了. 到了傍晚,玩了半天的子聿哼着小曲回来,狼吞虎咽地吃了一碗饭,便钻进了被窝.正在他快要睡着时,父亲陆游轻轻地推开门进来对他说:“你知道么?青少年时花的功夫往往到了老年才会有所成就,如果你现在还不为学习花费时间,以后必定不会有什么作为!”子聿听了羞愧难当,赶忙起身坐到书桌前,读起书来. 一个时辰以后,子聿打了个哈欠,合上书,去父亲的书房里说:“父亲,我已把书读完,儿可以睡觉了么?”陆游一脸严肃地说:“如果读书学习,就不应该偷懒,你这么快读完,一定是马马虎虎翻看了几下!”子聿垂下了头,默默地回屋去. 这回,他是真的认真起来了.子聿一字一字地读着,分析着思考着,把每个字都深入透彻的钻研透了.这个时候正是冬天一日中最冷的时候,刺骨的北风呼呼地灌进屋子,可子聿全然不顾记在脑子里,等到子聿把这本书钻研得十分透彻时,已经是后半夜了.子聿轻轻地走进父亲的房里,说:“父亲,我已经把这本书钻研得很透彻了.”然后他把对这本书的见解告诉父亲.陆游认真地听完,笑着摇摇头,子聿十分不解地看着父亲.之间陆游抓起笔和纸,刷刷地写起来,不一会儿,一首诗便成了,子聿凑上前去,

轻轻念道:“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子聿对着这首诗琢磨起来,他思忖片刻后,恍然大悟得拍着脑袋:"父亲,我懂了!做学问要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啊!"陆游笑着点点头. 今夜,子聿觉得自己受益匪浅,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夜晚!

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子聿的。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功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后两句是进一步告诫儿子,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体会陆游对小儿子子聿的一片深情。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背诵陆游的《示儿》 问: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陆游呢? 2.谈话揭题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陆游又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置之脑后,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冬夜读书示子聿》,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其中一首。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1)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2)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读熟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情况。 三、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1.再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交流。 2.学生自学,并和同桌交流。 四、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一)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1.指名交流诗意。你是怎么读懂的? 2.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3.古人读书学习是如何不遗余力的?你想到了哪些古人勤奋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及注释 注释 ①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④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创作背景 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及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冬夜读书示子聿》精品习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习题 一、基础题 1.诗文连线 死去元知万事空铁马冰河入梦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悲不见九州同 夜阑卧听风吹雨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意苦争春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一表真名世一任群芳妒 2.填空 古人()()无遗力, ()()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 ()()此事要躬行。 二、综合题 1.完善诗句 (1)千里冰封,。 (2)天门中断楚江开,。 (3),一枝红杏出墙来。 (4),相煎何太急。 (5)儿童相见不相识,。 (6)遥望洞庭山水色,。 2.我能用“传”字组成不同的词语进行填空。 ()疾病()知识 ()信息()文明

三、提高题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男孩(拿着捏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盘问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自主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被叔叔帕特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孩子,它就是你要买的上帝,快去救你的叔叔吧”。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捧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全付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

2018-2019年教科版语文六下《冬夜读书示子聿》诗歌解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示:训示、指示。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遗:保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感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gōng)行:亲身实践。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都是全力以赴的,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学习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毫无保留,竭尽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

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眼见为实。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不要死读书,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当然自己不可以满足在这不完整的书本内容的东西了。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鉴赏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鉴赏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注释 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 赏析 首联诗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后两联,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

《冬夜读书示子聿》赏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赏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所写诗近万首,以及大量的词和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高。他的诗前期多为爱国诗,批评投降主义,主张抗战杀敌,收复故土,统一中国,慷慨激昂,雄浑豪放;后期多为田园诗,清新雅丽,平淡自然。 二)文意赏析 注释:(1)示:训示、指示。 (2)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3)遗:保留,存留。 (4)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5)少壮:青少年时代。 (6)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7)始:才。 (8)纸:书本。 (9)终:到底,毕竟。 (10)觉:觉得 (11)浅:肤浅,浅薄。 (12)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13)行:实践。 (14)躬行:亲身实践。 译文: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青壮年时期肯下功夫,到老了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毕竟还是不够的。想做出一番成绩,一定要注重亲身实践。 鉴赏: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要告诉儿子学习的道理。 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的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陆游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

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的后两句,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是做学问的诀窍。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诗中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三)阅读测验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 育()。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 (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 (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2. 诗中和“纸上”意思相对的的词是“”。 3.选词填空:工夫功夫 ○1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明天有()再来玩吧! ○4中国(),名扬海外。 4.请同学搜集形容学习勤奋的成语和关于实践的名言警句。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联系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感悟“无遗力”、“老始成”所蕴

涵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 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及体会诗人陆游对小儿子子聿所寄予的一片深情。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本课的教学内容也是要着重让学生认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预设时增加了两次联想,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学到的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既复习了旧知,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不至于让“无遗力”、“老始成”这两个教学重难点流于空洞的说教,因为有了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托,教学中学生均能建立起丰富、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本教学设计中除了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说说诗意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巩固性的练习:根据提供的材料,完善小剧本。这样课内与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

篇一: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三 ⊙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目标预设: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联系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感悟“无遗力”、“老始成”所蕴涵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 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及体会诗人陆游对小儿子子聿所寄予的一片深情。⊙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本课的教学内容也是要着重让学生认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预设时增加了两次联想,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学到的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既复习了旧知,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不至于让“无遗力”、“老始成”这两个教学重难点流于空洞的说教,因为有了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托,教学中学生均能建立起丰富、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本教学设计中除了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说说诗意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巩固性的练习:根据提供的材料,完善小剧本。这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说与写相配套,能使学生较好地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又复习了本册教科书第二单元中关于“剧本”的知识。 3、作业的设计,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分必选与自选题),又加强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制作作家小卡片)或读写结合的能力培养。⊙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的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三、自学古诗,初感诗意;四、深入理解,突破重难点; 五、总结全诗,提出希望;六、作业超市。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ppt课件; 2、学生:课外搜集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借助字典理解诗中有关字、词的意思;复习剧本,了解剧本常识。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遗余 力书本知识 做学问持之以 恒实践经验 ⊙教学过程:

《冬夜读书示子聿》活动单_教案教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活动单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学习准备】搜集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有关字、词的意思。 【活动方案】 活动一:忆一忆,走近诗文。 1、吟诵陆游作品《示儿》 2、组内交流:结合陆游教子的故事,谈一谈你对课题《冬夜读书示子聿》的理解。 活动二:吟一吟,诵出诗味。 1.读诗过三关:读准、读通、读好!加油哦! 2.汇报展示。 活动三:想一想,理解诗意。 1.轻声读古诗,仔细看插图,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字、词或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 2.组内讨论交流,尝试解决疑难。 想一想,说得越多越好哦!

3、全班交流。 4、历史上记载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有许多,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些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 活动四:说一说,领悟诗理。 1.再读古诗,找出陆游告诫儿子道理的诗句,小组内读一读。 2、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读补充资料,小组内谈一谈你对这一故事的看法。 3.组内交流:以史为鉴,结合成长中的事例,说一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4.各小组汇报。 【检测反馈】 1、解释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 【补充资料】 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抵挡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材简介]《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通过注解,大体领悟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文字美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 4、通过多首陆游教子诗的教学,感受到陆游身为人父的爱子之心。 [重点、难点] 能联系实际,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感受到陆游身为人父的爱子之心。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诗涵盖面宽,意蕴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理,读中悟情。 2、“诗可以一组组地教”,通组诗的教学,更真切地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更能读懂陆游拳拳育子之心。 [设计思路]本诗的教学有二大版块组成:一是学习印象中的陆游。;二是感受拳拳育子心的陆游。第二部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感受诗情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的拳拳育子之心。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认识一位爱国的陆游。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冬夜读书示子聿》课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冬夜读书示子聿》课文【原作】 冬夜读书示子律[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示:告诫,训导。 子聿(yù):陆游的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气,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遗,保留。 少壮:青少年时代。 功夫:做事儿或做学问所耗费的时间。 始:开始,此处有副词作用,相当于才或才能。 纸上:书本上。 终觉浅:毕竟很肤浅。终,到底,毕竟。浅:浅显,浅薄。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绝,穷尽。 躬(ɡōng)行:亲自做,亲自实行。躬,亲自,亲身。 【今译】 古人在做学问这件事情上是不遗余力的,很多人都是年轻时就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

识终归是浅薄的,未必能理解得深刻,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实践才行。 【赏析】 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 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作品开篇两句先从古人做学问的的经验谈起,“无遗力”三个字,一语道出了古人做学问的用功程度,学问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来的,必须要不遗余力才行。如果没有“少壮功夫”,就不会有的“老始成”的良好结果。特别是第二句,不仅告诉子聿做学问必须要坚持不懈,更强调了“少壮功夫”的重要。意在告诫子聿在年轻时一定要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不要浪费大好年华,只有抓实了“少壮功夫”,才能保证将来有所成就。诗人是在告诫自己的儿子,其实也是在提醒全天下的读书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还是比较浅薄的,只是书本知识而已,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理解书本知识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示子”诗,同时也是一首深刻的人生哲理诗。在作品中,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

陆游词《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赏析

陆游词《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赏析 引导语: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下面是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冬夜读书示子聿》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注释 ①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④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

赏析 首联诗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后两联,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 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

读《冬夜读书示子聿》有感

读《冬夜读书示子聿》有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写的,他经历了历史上诸多的巨大事件,有着很好的文采。他的诗豪放悲壮,清淡秀逸,怀着浓厚的爱国思想,流露出积极奋斗的不屈精神。《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他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 这首诗是告诉人们: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青少年时期花的工夫往往到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所以必须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然而这首诗也让我们更加地明白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那是在一个烈日当空的夏天中午,我正坐在家里,一边吹电风扇,一边看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忽然看见一篇有关蚂蚱的文章,便细读一番,从这篇文章中,我知道蚂蚱的鼻子在腹部,但我还是不太相信,一般动物鼻子都在头上,可蚂蚱的鼻子为什么在腹部呢?想了半天我还没明白,这时我突然想到了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为了解开疑团,进一步的验证这个说法我捉了两只蚂蚱做实验,我立即端来一盆水,把一只蚂蚱的头放在水中,一只蚂蚱的肚子放在水中,过了一会,第一只蚂蚱活蹦乱跳的,而第二只却奄奄一息了,又过了一会,第二只完全不动了。这时我才完全相信这个理论是正确的,看来正如陆游所说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亲自实践。 从此以后,我再遇到疑惑,想要放弃时,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就会跳出我的脑海,鞭策我,让我记住:学习不能光看,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必须亲自实践才能成功。知识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只有打下好的基础才会有丰富的知识,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努力解决,只有这样才会成功。 我想这句诗一定会让我受益终生的。

关于读书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译文赏析

关于读书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译 文赏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赏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

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

详案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教材说明: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无遗力、绝知、躬行”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课内外都学了很多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一背自己喜爱的古诗。 你能说说你平时是怎么学古诗的?(知诗人,解诗题;读读文,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在知识的迁移、方法的指引中学习,会事半功倍) 揭示课题、释题。 好,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习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板书)(齐读课题,抓“聿”字的读音)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发生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1.导语:陆游是我国历史上现存诗词最多的诗人,有9000多首,他给文学宝库留下的浩瀚遗产,你们为不为之而骄傲?那我们还等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陆游的诗,去感受它的魅力吧。(打开课本)(出示诗全文) 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1) 每组安排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提出要求:把你读懂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不明白的标记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最后请汇报员把本组同学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归纳起来,待会儿我们全班交流。 (2) 询问小组的学生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 2.学生汇报。师帮助重点理解以下词语:无遗力、始、绝知、躬行 3.知识讲解:诗人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陆聿。 学问:学与问,读书学习,做学问。 无遗力:不遗余力,全力以赴。(板书:无遗力) 始:方、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