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338.50 KB
- 文档页数:18
挑战杯历届获奖作品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浙江大学于1991年承办:上海交通大学胡昊农村民居建筑调研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93年承办:华中理工大学邬峻将城市引入农村,农村引入城市-繁忙江南水乡的僻静水上花园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武汉大学于1995年承办:云南大学杨正权村落文化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健康服务模式――武定县北京师范大学辛涛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南京理工大学赵宏走出困境再创辉煌――重庆军工企业走上发展之路的启示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京理工大学于1997年承办:清华大学浦志勇《十字路口看乡企》――中国农村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报告北京大学郝津京两家名油企业生活后勤体制变革武汉大学李雄武汉市再就业工程调研报告云南大学高志英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脱贫致富――云南省怒江傈族自治州经济开发新模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尹承武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调查报告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重庆大学于1999年承办:北京大学冷静从法院状告新闻媒体谈起――一起名誉侵权官司引发的思考复旦大学王焱薇适应环境变化,构建新型企业――上海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吴法源师范大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哈尔滨理工大学田灼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网站北京大学欧阳觅剑社区的构成北京师范大学王天星困境与出路――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北京师范大学李爽面向21世纪发展远程教育――关于中国远程教育中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政法大学王海涛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探讨中国药科大学宋瑶瑾我国药品价格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的研究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西安交通大学于2022年承办:东南大学杨吉南京市流动民工现状调查重庆大学李浩“移民者的乐园”――三峡库区“棚户现象”调查研究与城市(镇)迁建、移民问题思考北京大学顾大男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健康预期寿命研究东华大学袁嘉颖中国绿色服装发展探究合肥工业大学成云关于安徽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和建议郑州工程学院王涛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徐晓军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武汉大学戴洁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社会学分析云南大学王启梁传统法文化的断裂与现代法治的真空――少数民族农村法治秩序建构路径选择的社区个案研究宁夏大学杨龙宁夏移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马芳馨青春期性教育与成功社会化――基于北京市三所中学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唐钧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政策之实证研究:模型建构、软件开发与模式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张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压力感与不良行为相关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方建锋略论我国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重心的选择上海交通大学樊强社区健身苑――上海全民健身的新兴之路同济大学王莹西部开发人才先行――甘肃定西县人才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河海大学侯德志在千万间广厦的脚下―― 湖南省郴州市城市农民建筑工生活状况调查南京大学秦俊近20年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变迁及教育创新山东大学(威海)管清友威海市形象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关系浅探重庆大学周莉“挑战杯”价值论及反思―关于“挑战杯”社会经济价值的调查及改革研究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华南理工大学于2022年承办: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清华大学北京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团体创新模式分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乞丐现状调查报告厦门大学从“三农”问题透视乡镇政权――以福建省枫亭镇和大济镇为例郑州工程学院大学生诚信缺失徂源及对策――转型期大学生信用行为分析湖北大学论诚信的劣变与对教育理性的质问----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反思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湖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湖南师范大学走向权利时代的民工权益――来自深圳民工的调查中南大学三峡移民的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以湖南岳阳地区新市、杨林两地三峡移民为样本分析的调查报告广州大学岭南城市广场与公园热环境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新型高分子点阵发光显示屏重庆工学院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三农”问题――重庆市农村养老问题调查研究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复旦大学于2022年承办:北京大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沈旭一等奖清华大学地方政府角色与街道社区经济发展杨灵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社区矫正:现状与问题分析一份来自北京市三城区社区矫正的调研报告朱宇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民工荒”:劳动中介、信息流动与民工流动王颢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三农”政策的协调性思考罗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王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成因的研究陆一萍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警察的职业枯竭及其前因后果张姝h 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离中国的农民有多远?王国骞特等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城市乞丐群落与社会救济张宝石三等奖中华女子学院从性别与发展理论的角度看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沈金花三等奖中央民族大学滴水藏海―从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健康教育透视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宏二等奖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某高校学费现状调查及分析赵盈盈三等奖北京工商大学高校校园文化调研报告陈阿芬三等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现状及其期望的性健康教育调查研究陈曦三等奖天津师范大学品牌延伸效果的眼动心理研究杨海波三等奖河北师范大学新闻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控制中的功能与作用王一三等奖山西财经大学关于乡镇政府区域联合、共谋农村经济新发展的思考梁桂萍三等奖太原科技大学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人文素质及其社会地位的实证研究宋媚三等奖沈阳工业大学对2022年辽宁省科普状况的调查研究告欧阳普华三等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于两项调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杨静三等奖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道路的调研报告刘刚三等奖复旦大学对禁毒教育与宣传及吸毒者感觉寻求状况的研究马D娜特等奖华东师范大学“民工潮”背景下农村家庭消费方式的嬗变刘程二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农村税费改革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谢雪艳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区服务需求调研报告江大维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关于上海“流动的花朵”教育状况调研告唐刘婷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心理学调查与分析满雪三等奖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定海社区“社工”工作调研楼斌斌三等奖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城市公交票价定价问题研究及思考俞奇安三等奖南京大学大众文化对“两课”的冲击及其应对范S 二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上市公司诚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报告查冬兰三等奖南京师范大学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殷飞一等奖浙江大学浙江省首届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研究总告徐慈华三等奖浙江师范大学当代浙江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性研究吴向眉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重构林时献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试论高等院校规章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蒋乐琪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创办新《申报》可行性分析――对长三角业市场的调研郑晶玮三等奖安徽大学欠发达地区农村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夏必应三等奖安徽大学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王超一等奖安徽农业大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冯峰三等奖安徽农业大学基于农民视角的农地制度现状和改革方案的评价李靖三等奖安徽财经大学调查报告――关于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人际交往及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唐琳三等奖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现代教学媒体的弱势绩效分析与对策研究林东林三等奖厦门大学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王一峰一等奖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江文生三等奖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邱晓平三等奖山东师范大学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张清霞三等奖河南大学论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对策陈钟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矫治王强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合村并组后如何增强村民自治的活力叶本乾二等奖华中师范大学消费视野下的农民阶层结构分析陈文超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符平特等奖华中师范大学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及主要对策王春超二等奖湖北大学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王艳丽三等奖湖北大学论见义勇为观的现代错位及其拯救周凯三等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以医疗保障为例孙晓燕三等奖中南大学我国农村养老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吴晓林三等奖深圳大学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初探傅小华三等奖深圳大学深圳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现状调研廖耀权三等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城市乞丐生存状态与广州形象报告李泽敏二等奖广西工学院“非正式”模式:一种研究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与教育的新视野朱秋香一等奖西南财经大学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生存状况调查及对策研讨郭焰三等奖成都理工大学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冲突的根源周晶晶二等奖重庆师范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袁祥梅二等奖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分层视角中的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罗洪二等奖西北大学西安大学生择业意识与自身规划意识调研唐志海三等奖西安工业学院透析同居现象,探讨大学生性教育张静三等奖西安外事学院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杨玉琼三等奖西安外事学院我国动漫市场产业化改革探究张卓三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开大学于2022年承办:__年东南大学 D 基于六县市调研的我国农户融资现状比较与改革研究特等奖HD__ 同济大学D 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民掌中宝” 特等奖HD__ 湖南师范大学 D 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特等奖HD__ 华东师范大学 D 让生命不再留守――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特等奖FD__ 清华大学 D 首都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的调查报告一等奖__年南开大学D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模式研究一等奖HD__ 山西大学D 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现象透视一等奖__年东南大学D 立足地区实际,协调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平衡――基于江苏省昆山、海门、铜山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一等奖HD__ 山东大学D 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探究――一个过程的视角一等奖HD__ 河南工业大学 D 谁来领跑新农村?――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考量一等奖HD__ 西南民族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下“黑车”现状调查分析――关于四川省双流县寺圣社区“黑车”市场的调查报告一等奖ID__ 南京师范大学 D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来自苏南地区的调研报告一等奖JD__ 河北工程大学 D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一等奖JD__ 四川大学 D 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四川大学最近十年的实例分析一等奖JD__ 华东师范大学D 走向成长,走向和谐――我国东中西部普通高中学生成长需要研究一等奖GD__ 苏州大学 D 苏南地区农民工同城待遇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二等奖HD__ 复旦大学 D 上海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性和影响因素研究二等奖__年南京大学D 《新农村建设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基于“地方性知识”的再思考》二等奖HD__ 江苏科技大学 D 探索我国城市新型养老模式与养老政策二等奖HD__ 南京师范大学 D 她们撑着这边天――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调查报告二等奖HD__ 浙江工商大学 D “新知青"建设"新农村"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取向为分析背景二等奖HD__ 安徽大学 D 两淮煤矿塌陷区农民生存环境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二等奖HD__ 郑州大学D 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制度思考二等奖HD__ 河南工业大学 D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对农业大省河南农村的调查与分析二等奖HD__ 湖南师范大学 D 转型与嬗变―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的实证研究二等奖HD__ 桂林工学院 D 桂北地区城市化给城郊失地农民带来的迷茫DD基于桂林市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精神生活状况的实证分析二等奖HD__ 成都大学 D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成都市金堂三溪镇为例二等奖HD__ 云南大学D 独特村落:麻风村的社会变迁――---以文山州丘北县马鹿塘村和九道垭口村为例二等奖HD__ 沈阳师范大学 D 都市生活中的拟亲属关系:以两个婚礼的访谈为个案二等奖HD__ 华中师范大学 D 转型社会的政治信仰:一项量化分析二等奖HD__ 云南民族大学 D 活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生存逻辑――以与城管博弈的小商贩为例二等奖JD__ 中国人民大学D “他们”的明天在哪里――北京市规范民工子弟学校效果的调查分析二等奖JD__ 北京师范大学 D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大学新生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二等奖GD__ 华东理工大学 D 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及探究三等奖GD__ 上海师范大学D “80后”大学生投资意识及行为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GD__ 福建师范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基于福建省泉港区的调查分析三等奖HD__ 中国政法大学 D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调查――以北京市为例三等奖HD__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D 社区医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三等奖HD__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D 天津建筑业劳务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等奖HD__ 河北师范大学D 城中村“人的城市化”问题初探三等奖HD__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D 中国社会转型中农村“留守子女”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张北县公会镇为例三等奖HD__ 山西大学 D 让民主的风筝高高飞扬――关于某市Z 村村务公开的调查报告三等奖HD__ 沈阳工业大学 D 辽宁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调查研究三等奖__年吉林大学 D 挑战与转型:透过铁路春运售票窗口的沉思――关注中国铁路春运老大难问题的调研报告三等奖HD__ 哈尔滨理工大学 D 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HD__ 黑龙江工程学院 D 关注"三毛"的生活―关于哈尔滨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管理现状与大众关注情况的调查报告三等奖HD__ 华东师范大学D 从管理到服务:城市流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新探索――以上海市社区来沪青少年服务站为例三等奖HD__ 浙江师范大学 D 家族文化传播与现代民间秩序重建――以温州永昌堡王氏家族与地方经济互动为个案三等奖HD__ 合肥工业大学 D 安徽农村综合改革中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__ 安徽大学 D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关于“铜陵模式”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__ 安徽大学 D 安徽省霍山肥西两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三等奖HD__ 安徽财经大学 D 客观受惠与主观满意的背离及成因分析--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实地调查三等奖HD__ 安庆师范学院 D 以文化主导的“五位一体”和谐社区的建设模式――基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新村社区建设的研究分析三等奖HD__ 厦门大学D NGO在我国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调查――以云南环保NGO为例三等奖HD__ 南昌大学 D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学习与传授的综合调查分析三等奖HD__ 江西师范大学 D 水污染背景下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报告--以乐安河沿岸农村为个案三等奖HD__ 井冈山学院 D 高校解困助学工作中无效资助和过度资助的问题研究与对策探讨三等奖HD__ 井冈山学院 D 中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生育观变迁之路――以江西省土城村、贵州省双河村为个案三等奖HD__ 泰山医学院 D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状况的调查和思考―以山东省宁阳县试点为例三等奖HD__ 山东工商学院 D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以承德地区为例三等奖HD__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D 青烟威地区殖民地时期建筑遗产保护性规划研究三等奖HD__ 河南大学 D 留守作为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对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三等奖HD__ 河南大学 D 湮灭,抑或涅――河南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三等奖HD__ 河南中医学院 D 河南省农民工艾滋病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三等奖HD__ 中南民族大学 D 广西壮族民歌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调研报告三等奖HD__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D 我国当前举行中华成人礼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三等奖HD__ 暨南大学 D 广东大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HD__ 广州大学 D 以人为本关于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__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D 当代青少年家庭性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佛山五区的调查报告分析三等奖HD__ 重庆大学 D 当代大学生科学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三等奖HD__ 西南大学 D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三等奖HD__ 重庆师范大学 D 川江号子的价值及保护传承三等奖HD__ 重庆工商大学 D 现代社会工作创新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HD__ 重庆三峡学院 D 三峡库区移民心态调查与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研究三等奖HD__ 西南财经大学 D 从廉租房出发探索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三等奖__年贵州大学 D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以贵州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调查为据三等奖HD__ 云南农业大学 D 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活动状况调查与分析三等奖HD__ 兰州理工大学D 农民工问题调查三等奖HD__ 沈阳工业大学 D 辽宁省高校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三等奖HD__ 东北农业大学D 同镇异村的新农村建设:差距、原因调查研究三等奖HD__ 安徽大学 D 关于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开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三等奖HD__ 安徽师范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居民科学意识的变化――基于芜湖市市辖三县一区乡村居民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分析三等奖HD__ 华中师范大学D 信仰空间再造的动力学三等奖HD__ 华中师范大学D "内陆型"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问题研究--以社会支持为分析视角三等奖HD__ 中山大学 D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以珠海市香洲区为例三等奖HD__ 华南师范大学 D 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三等奖HD__ 广西民族大学 D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加文村为例三等奖HD__ 西安工程大学 D 西安旅游市场的游客需求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博物馆为例三等奖HD__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D 施坚雅模式与西北民族地区集镇建设――宁夏西吉县的个案调查分析三等奖HD__ 新疆大学 D 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调查报告三等奖ID__ 中国政法大学 D 四川省旺苍县妇女权益保护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JD__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D 转型期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回龙观地区新龙学校等为例三等奖JD__ 河北科技大学 D 基于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三等奖JD__ 上海理工大学 D 大学生参加校外辅导培训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的实证分析三等奖JD__ 南京师范大学D 教育离他们有多远――南京市区3-6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等奖JD__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D 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三等奖JD__ 山东师范大学 D 济南市长清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三等奖JD__ 河南中医学院 D 河南省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查研究三等奖JD__ 南阳师范学院 D 论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包模式及其依据模型的构建三等奖__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D “新荣辱观”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度实证调查报告三等奖JD__ 华南师范大学 D 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三等奖JD__ 西南财经大学 D 我国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优化方案探讨三等奖JD__ 云南财经大学 D 昆明在校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
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浙江大学于1991年承办:上海交通大学 胡昊 农村民居建筑调研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93年承办:华中理工大学 邬峻 将城市引入农村,农村引入城市-繁忙江南水乡的僻静水上花园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武汉大学于1995年承办:云南大学 杨正权 村落文化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健康服务模式——武定县北京师范大学 辛涛 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南京理工大学 赵宏 走出困境再创辉煌——重庆军工企业走上发展之路的启示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京理工大学于1997年承办:清华大学浦志勇《十字路口看乡企》——中国农村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报告北京大学郝津京两家名油企业生活后勤体制变革武汉大学李雄武汉市再就业工程调研报告云南大学高志英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脱贫致富——云南省怒江傈族自治州经济开发新模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尹承武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调查报告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重庆大学于1999年承办:北京大学冷静从法院状告新闻媒体谈起——一起名誉侵权官司引发的思考复旦大学王焱薇适应环境变化,构建新型企业——上海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吴法源师范大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哈尔滨理工大学田灼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网站北京大学欧阳觅剑社区的构成北京师范大学王天星困境与出路——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北京师范大学李爽面向21世纪发展远程教育——关于中国远程教育中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政法大学王海涛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探讨中国药科大学宋瑶瑾我国药品价格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的研究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西安交通大学于2001年承办:东南大学杨吉南京市流动民工现状调查重庆大学李浩“移民者的乐园”——三峡库区“棚户现象”调查研究与城市(镇)迁建、移民问题思考北京大学顾大男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健康预期寿命研究东华大学袁嘉颖中国绿色服装发展探究合肥工业大学成云关于安徽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和建议郑州工程学院王涛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徐晓军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武汉大学戴洁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社会学分析云南大学王启梁传统法文化的断裂与现代法治的真空——少数民族农村法治秩序建构路径选择的社区个案研究宁夏大学杨龙宁夏移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马芳馨青春期性教育与成功社会化——基于北京市三所中学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唐钧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政策之实证研究:模型建构、软件开发与模式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张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压力感与不良行为相关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方建锋略论我国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重心的选择上海交通大学樊强社区健身苑——上海全民健身的新兴之路同济大学王莹西部开发人才先行——甘肃定西县人才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河海大学侯德志在千万间广厦的脚下—— 湖南省郴州市城市农民建筑工生活状况调查南京大学秦俊近20年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变迁及教育创新山东大学(威海)管清友威海市形象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关系浅探重庆大学周莉“挑战杯”价值论及反思—关于“挑战杯”社会经济价值的调查及改革研究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华南理工大学于2003年承办:清华大学获得“挑战杯”清华大学北京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团体创新模式分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乞丐现状调查报告厦门大学从“三农”问题透视乡镇政权——以福建省枫亭镇和大济镇为例郑州工程学院大学生诚信缺失徂源及对策——转型期大学生信用行为分析湖北大学论诚信的劣变与对教育理性的质问----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反思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湖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湖南师范大学走向权利时代的民工权益——来自深圳民工的调查中南大学三峡移民的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以湖南岳阳地区新市、杨林两地三峡移民为样本分析的调查报告广州大学岭南城市广场与公园热环境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新型高分子点阵发光显示屏重庆工学院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三农”问题——重庆市农村养老问题调查研究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复旦大学于2005年承办:北京大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沈旭一等奖清华大学地方政府角色与街道社区经济发展杨灵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社区矫正:现状与问题分析一份来自北京市三城区社区矫正的调研报告朱宇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 “民工荒”:劳动中介、信息流动与民工流动王颢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 “三农”政策的协调性思考罗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王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成因的研究陆一萍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警察的职业枯竭及其前因后果张姝玥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离中国的农民有多远?王国骞特等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城市乞丐群落与社会救济张宝石三等奖中华女子学院从性别与发展理论的角度看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沈金花三等奖中央民族大学滴水藏海—从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健康教育透视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宏二等奖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某高校学费现状调查及分析赵盈盈三等奖北京工商大学高校校园文化调研报告陈阿芬三等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现状及其期望的性健康教育调查研究陈曦三等奖天津师范大学品牌延伸效果的眼动心理研究杨海波三等奖河北师范大学新闻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控制中的功能与作用王一三等奖山西财经大学关于乡镇政府区域联合、共谋农村经济新发展的思考梁桂萍三等奖太原科技大学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人文素质及其社会地位的实证研究宋媚三等奖沈阳工业大学对2003年辽宁省科普状况的调查研究告欧阳普华三等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于两项调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杨静三等奖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道路的调研报告刘刚三等奖复旦大学对禁毒教育与宣传及吸毒者感觉寻求状况的研究马燚娜特等奖华东师范大学 “民工潮”背景下农村家庭消费方式的嬗变刘程二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农村税费改革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谢雪艳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区服务需求调研报告江大维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关于上海“流动的花朵”教育状况调研告唐刘婷三等奖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心理学调查与分析满雪三等奖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定海社区“社工”工作调研楼斌斌三等奖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城市公交票价定价问题研究及思考俞奇安三等奖南京大学大众文化对“两课”的冲击及其应对范赟二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上市公司诚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报告查冬兰三等奖南京师范大学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殷飞一等奖浙江大学浙江省首届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研究总告徐慈华三等奖浙江师范大学当代浙江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性研究吴向眉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重构林时献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试论高等院校规章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蒋乐琪二等奖浙江工商大学创办新《申报》可行性分析——对长三角业市场的调研郑晶玮三等奖安徽大学欠发达地区农村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夏必应三等奖安徽大学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王超一等奖安徽农业大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冯峰三等奖安徽农业大学基于农民视角的农地制度现状和改革方案的评价李靖三等奖安徽财经大学调查报告——关于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人际交往及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唐琳三等奖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现代教学媒体的弱势绩效分析与对策研究林东林三等奖厦门大学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王一峰一等奖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江文生三等奖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邱晓平三等奖山东师范大学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张清霞三等奖河南大学论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对策陈钟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矫治王强华中师范大学合村并组后如何增强村民自治的活力叶本乾二等奖华中师范大学消费视野下的农民阶层结构分析陈文超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符平特等奖华中师范大学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及主要对策王春超二等奖湖北大学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王艳丽三等奖湖北大学论见义勇为观的现代错位及其拯救周凯三等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以医疗保障为例孙晓燕三等奖中南大学我国农村养老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吴晓林三等奖深圳大学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初探傅小华三等奖深圳大学深圳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现状调研廖耀权三等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城市乞丐生存状态与广州形象报告李泽敏二等奖广西工学院 “非正式”模式:一种研究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与教育的新视野朱秋香一等奖西南财经大学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生存状况调查及对策研讨郭焰三等奖成都理工大学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冲突的根源周晶晶二等奖重庆师范大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袁祥梅二等奖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分层视角中的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罗洪二等奖西北大学西安大学生择业意识与自身规划意识调研唐志海三等奖西安工业学院透析同居现象,探讨大学生性教育张静三等奖西安外事学院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杨玉琼三等奖西安外事学院我国动漫市场产业化改革探究张卓三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南开大学于2007GD332021 东南大学 D 基于六县市调研的我国农户融资现状比较与改革研究特等奖HD231021 同济大学 D 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民掌中宝” 特等奖HD243094 湖南师范大学 D 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特等奖HD331064 华东师范大学 D 让生命不再留守——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特等奖FD211033 清华大学D 首都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的调查报告一等奖HD212014 南开大学 D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模式研究一等奖HD214014 山西大学 D 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现象透视一等奖HD232022 东南大学 D 立足地区实际,协调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平衡——基于江苏省昆山、海门、铜山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一等奖HD237012 山东大学 D 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探究——一个过程的视角一等奖HD241045 河南工业大学 D 谁来领跑新农村? ——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考量一等奖HD251051 西南民族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下“黑车”现状调查分析——关于四川省双流县寺圣社区“黑车”市场的调查报告一等奖ID232195 南京师范大学D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来自苏南地区的调研报告一等奖JD213062 河北工程大学 D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一等奖JD251012 四川大学D 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四川大学最近十年的实例分析一等奖JD331063 华东师范大学D 走向成长,走向和谐——我国东中西部普通高中学生成长需要研究一等奖GD232103 苏州大学 D 苏南地区农民工同城待遇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二等奖HD231016 复旦大学 D 上海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性和影响因素研究二等奖HD232014 南京大学D 《新农村建设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基于“地方性知识”的再思考》二等奖HD232142 江苏科技大学D 探索我国城市新型养老模式与养老政策二等奖HD232191 南京师范大学 D 她们撑着这边天——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调查报告二等奖HD233094 浙江工商大学 D "新知青"建设"新农村"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取向为分析背景二等奖HD234034 安徽大学 D 两淮煤矿塌陷区农民生存环境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二等奖HD241013 郑州大学 D 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制度思考二等奖HD241043 河南工业大学 D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对农业大省河南农村的调查与分析二等奖HD243095 湖南师范大学 D 转型与嬗变—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的实证研究二等奖HD245052 桂林工学院 D 桂北地区城市化给城郊失地农民带来的迷茫――基于桂林市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精神生活状况的实证分析二等奖HD251142 成都大学 D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成都市金堂三溪镇为例二等奖HD253013 云南大学 D 独特村落:麻风村的社会变迁——---以文山州丘北县马鹿塘村和九道垭口村为例二等奖HD321162 沈阳师范大学 D 都市生活中的拟亲属关系:以两个婚礼的访谈为个案二等奖HD342071 华中师范大学D 转型社会的政治信仰:一项量化分析二等奖HD353061 云南民族大学 D 活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生存逻辑——以与城管博弈的小商贩为例二等奖JD211025 中国人民大学D “他们”的明天在哪里——北京市规范民工子弟学校效果的调查分析二等奖JD211114 北京师范大学D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大学新生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二等奖GD231043 华东理工大学 D 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及探究三等奖GD231153 上海师范大学 D “80后”大学生投资意识及行为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GD235071 福建师范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基于福建省泉港区的调查分析三等奖HD211132 中国政法大学 D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调查——以北京市为例三等奖HD21120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D 社区医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三等奖HD212112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D 天津建筑业劳务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等奖HD213092 河北师范大学 D 城中村“人的城市化”问题初探三等奖HD213182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D 中国社会转型中农村“留守子女”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张北县公会镇为例三等奖HD214016 山西大学D 让民主的风筝高高飞扬——关于某市Z村村务公开的调查报告三等奖HD221074 沈阳工业大学D 辽宁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调查研究三等奖HD222014 吉林大学 D 挑战与转型:透过铁路春运售票窗口的沉思——关注中国铁路春运老大难问题的调研报告三等奖HD223061 哈尔滨理工大学 D 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HD223141 黑龙江工程学院D 关注"三毛"的生活—关于哈尔滨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管理现状与大众关注情况的调查报告三等奖HD231062 华东师范大学 D 从管理到服务:城市流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新探索——以上海市社区来沪青少年服务站为例三等奖HD233071 浙江师范大学 D 家族文化传播与现代民间秩序重建——以温州永昌堡王氏家族与地方经济互动为个案三等奖HD234015 合肥工业大学 D 安徽农村综合改革中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234031 安徽大学D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关于“铜陵模式”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234032 安徽大学 D 安徽省霍山肥西两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三等奖HD234091 安徽财经大学D 客观受惠与主观满意的背离及成因分析--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实地调查三等奖HD234131 安庆师范学院 D 以文化主导的“五位一体”和谐社区的建设模式——基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新村社区建设的研究分析三等奖HD235012 厦门大学 D NGO在我国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调查——以云南环保NGO为例三等奖HD236012 南昌大学 D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学习与传授的综合调查分析三等奖HD236071 江西师范大学 D 水污染背景下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报告--以乐安河沿岸农村为个案三等奖HD236102 井冈山学院 D 高校解困助学工作中无效资助和过度资助的问题研究与对策探讨三等奖HD236104 井冈山学院 D 中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生育观变迁之路 ——以江西省土城村、贵州省双河村为个案三等奖HD237161 泰山医学院 D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状况的调查和思考—以山东省宁阳县试点为例三等奖HD237201 山东工商学院 D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以承德地区为例三等奖HD23723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D 青烟威地区殖民地时期建筑遗产保护性规划研究三等奖HD241021 河南大学 D 留守作为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对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三等奖HD241022 河南大学 D 湮灭,抑或涅槃——河南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三等奖HD241114 河南中医学院 D 河南省农民工艾滋病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三等奖HD242082 中南民族大学 D 广西壮族民歌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调研报告三等奖HD24217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D 我国当前举行中华成人礼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三等奖HD244033 暨南大学 D 广东大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与研究三等奖HD244126 广州大学 D 以人为本关于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调查研究三等奖HD24416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D 当代青少年家庭性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佛山五区的调查报告分析三等奖HD250015 重庆大学 D 当代大学生科学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三等奖HD250024 西南大学 D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三等奖HD250061 重庆师范大学 D 川江号子的价值及保护传承三等奖HD250071 重庆工商大学 D 现代社会工作创新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HD250121 重庆三峡学院 D 三峡库区移民心态调查与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研究三等奖HD251042 西南财经大学 D 从廉租房出发探索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三等奖HD252015 贵州大学 D 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以贵州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调查为据三等奖HD253031 云南农业大学D 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活动状况调查与分析三等奖HD262031 兰州理工大学 D 农民工问题调查三等奖HD321075 沈阳工业大学 D 辽宁省高校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三等奖HD323071 东北农业大学 D 同镇异村的新农村建设:差距、原因调查研究三等奖HD334035 安徽大学D 关于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开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三等奖HD334081 安徽师范大学 D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居民科学意识的变化——基于芜湖市市辖三县一区乡村居民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分析三等奖HD342073 华中师范大学 D 信仰空间再造的动力学三等奖HD342074 华中师范大学D "内陆型"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问题研究--以社会支持为分析视角三等奖HD344016 中山大学 D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以珠海市香洲区为例三等奖HD344104 华南师范大学 D 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三等奖HD345042 广西民族大学 D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加文村为例三等奖HD361091 西安工程大学 D 西安旅游市场的游客需求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博物馆为例三等奖HD36402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D 施坚雅模式与西北民族地区集镇建设——宁夏西吉县的个案调查分析三等奖HD365014 新疆大学 D 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调查报告三等奖ID211134 中国政法大学D 四川省旺苍县妇女权益保护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JD211081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D 转型期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回龙观地区新龙学校等为例三等奖JD213051 河北科技大学D 基于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三等奖JD231101 上海理工大学D 大学生参加校外辅导培训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的实证分析三等奖JD232193 南京师范大学 D 教育离他们有多远——南京市区3-6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三等奖JD23410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D 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三等奖JD237133 山东师范大学D 济南市长清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三等奖JD241111 河南中医学院 D 河南省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查研究三等奖JD241132 南阳师范学院D 论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包模式及其依据模型的构建三等奖JD2420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D “新荣辱观”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度实证调查报告三等奖JD244103 华南师范大学D 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三等奖JD251043 西南财经大学 D 我国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优化方案探讨三等奖JD253051 云南财经大学 D 昆明在校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三等奖JD261065 西北大学D 西部农村孩子免除学杂费前后基础教育现状及其对比研究—以陕西商洛为例三等奖JD262022 西北民族大学D 西北民族大学在校本科生课余时间安排状况分析——性别、东西部、出生地类型专项分析三等奖。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名单(特等奖、一等奖)(一)特等奖《“情理之治”:基层信访办的运作逻辑—北京市A乡“无理上访”的案例分析》《新型齿轮齿条式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与研究》《农民工欠薪问题何以在务工人员大县高效解决?——基于浙江省玉环县清薪办模式的调研》《人车交互式自主泊车演示系统》《中国典型湿地发展影响因素探究之旅——基于对山东、宁夏、云南三省十年生态科考的思考》《乡土社会与市场经济的互联——基于福建东庄镇医疗产业同乡同业现象的实地调查》《面向人工光合作用的新型纳米超晶格材料》《用兴趣灌浇人才成长的苗圃——以复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水热固化海砂为低环境负荷的新型建筑材料》《基于反向双螺旋杆万向关节的微型机械臂及其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移动平台安全操作系统T6及其应用》《自供养技术用于增效癌症光动力治疗的研究》《移动式秸秆热解制油设备的研发》《多视点大尺寸光场真三维显示系统》《低成本立方体纳卫星》”—基于智能计算机成像的三维定量相位显微镜》SCcope”—基于智能计算机成像的三维定量相位显微镜》《“SCcope《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民族社区治理调查—以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为例》《煤化工高浓污水除油新技术研究》《一种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微生态制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村民动员机制探索——基于江苏省建华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的实证研究》《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流动的冰——渔船用海水流化冰制备过程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创新》《刚地弓形虫TgAtg8-TgAtg3分子互作在小分子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丰富环境”戒毒劳教后时代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社会化探索基于浙江5家强制戒毒所的实地调研》《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在流转中实现共赢——河南~~陵模式探索》《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在流转中实现共赢——河南《新常态下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机制探索——基于“长江经验”的调查与思考》《面向高度一体化结构的数控加工《面向高度一体化结构的数控加工/3D /3D 打印符合设备》《基于碳纤维可穿着超级电容器储能器件的研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层体制创新——以“政经分离”为特征的南海农村综合改革调研》《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基于8市22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龟裂模板法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膜技术及应用》《基于近场直写维纳喷印的三维光栅喷印工艺及其装置》《基于盲分离技术的胎儿心电监护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新型抗白血病靶向短肽ETP-3904ETP-3904》》《初中生课业负担指标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有代表性的个案的实证研究》《建立具有临床意义的实验模型以研究卵巢癌的转移机制》《石墨烯对海水淡化的作用》(二)一等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下的农民买药困局探索——基于四川省渠县的实地调查证据》《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基于自旋霍尔磁阻效应的自旋电子学研究和忆感器物理模型实现》《高容量柔性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研究》《气动软体抓持器》《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跟踪飞行器》《超浸润材料在界面科学领域的应用探索》《大气污染冲突解决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基于人体工学的可穿戴式外骨骼增力套装》《行走中的正义——以“北京义联”为例探索民间法律援助发展之路》《地票制度下县域金融深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以重庆为例》《大数据环境下移动应用服务使用者信息安全危机调查研究——以Android 系统手机移动应用为样本》 《内蒙古西部地区推广生态大棚人工植草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基于内蒙古磴口县的调研与实践》 《我国农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探索——对河北省青县秸秆联户沼气的调查研究》 《基于脑控技术的家兔动物机器人行为控制研究》《游离的“第四元”——新生农民工“杀马特”群体城市融入的实证研究》《代际差异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的认同调查研究报告以大连市的调查为例》《氟苯达唑,一种驱虫药治疗乳腺癌干细胞的发现》《以极光激酶A为靶点构建肿瘤纳米基因药物的研究》《政经德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