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04.00 KB
- 文档页数:17
1、工程地质条件:各种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总称,也称为工程地质环境。
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
2、工程地质问题:研究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地址问题的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地质学可分为: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勘察三个分支。
3、工程地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计算方法和模拟方法。
4、工程地质问题: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
5、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他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第一章地质作用6、内动力地质作用: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等引起的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它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7、地壳运动主要是指由于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
地壳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平行于地表,即沿地球切线方向的运动。
垂直运动:垂直地表,即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和下降运动。
会产生海退和海浸现象。
8、地震作用:地球内部机械能的突然释放,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到地表引起的猛烈冲击。
地震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90%)、火山地震(7%)、陷落地震(3%)和人工触发地震。
9、岩浆作用:岩浆从形成、运动、演化直到冷凝成岩的过程。
岩浆作用的方式有两种:喷出作用(火山作用)、浸入作用。
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熔岩、台地以及其他有关地质现象的作用,岩浆冷凝后形成火山岩。
浸入作用:岩浆未上升到地表,而在地下冷却凝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一系类的地质作用,形成浸入岩。
10、变质作用:地下深处固态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引起岩石的结构、构造或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岩石的一种地质作用。
一、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及方法1。
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科学,属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2。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
工程地质问题指工程建筑物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
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5。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5、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6.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7.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工程地质学中的大量计算问题,实际上就是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中所研究课题,因此在广义的工程地质学概念中,甚至将岩石力学、土力学也包含进去,土力学和岩石力学是从力学的观点研究土体和岩体。
工程地质资料
工程地质资料是指用于研究和评价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关系的各种文献、图件、数据、样品等信息。
它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调查报告:一般由地质调查单位根据对地质情况的实地调查和研究编制而成,
包括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地质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等内容。
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岩土工程勘察单位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的勘察工作编制而成,
包括土层、岩层分布、土壤、岩石力学性质、地下水情况等。
3. 岩石和土壤样品分析报告:岩石和土壤样品在勘察中采集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和
测试,分析报告包括岩石和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等。
4. 地质地图:包括地质构造图、地质岩性图、地质应力分布图等,它们是地质调查的
成果之一,可以提供地质条件信息。
5. 监测数据: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地表沉降、地震活动等监测数据,用于评
估工程建设对地质条件的影响。
以上是常见的工程地质资料,通过分析这些资料可以评价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地质条件
和风险,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一、地质调查1.地质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地质调查是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勘测和研究,以便为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和技术支持。
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勘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质灾害情况、地质承载力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和技术指导。
2.地质调查的方法和技术: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地质勘测、地质钻探、地下水调查、地质监测等技术手段。
地质勘测通过地质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岩层等地貌特征,分析地区地质条件。
地质钻探则是通过在地表或水下进行直接探测和取样,了解地下地质条件。
地下水调查则是通过地下水位、水质、水流动向等信息,分析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状况。
地质监测是指对地面和地下变形、地下水位等进行连续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二、地层构造1.地层的划分和特征:地层是地球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地质体系的基本单元。
地层可以根据岩性、年代、构造等特征进行划分。
在地质工程中,通常根据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条件等特征,综合划分出不同的地质层序和工程地层。
2.地层的变形和运移:地层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运移,其中包括地层的抬升、沉降、侵蚀等过程。
在工程地质中,需要对地层的变形和运移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地质体系演化的历史,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和技术支持。
三、岩石工程特性1.岩石的分类和特征:岩石是地球壳岩石圈的基本成分,根据岩石的成因和物质组成,通常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类型。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
2.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性、节理性等方面,这些特性决定着岩石在工程建设中的行为特征和工程应力应变响应。
3.岩石的工程特性:岩石在工程建设中的特性表现为其坚固性、渗透性、抗冻性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特性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
工程地质手册(完整版)一、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工程地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工程地质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表面的岩石、土壤、地下水以及地质构造等。
工程地质的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地质条件对工程活动的影响,并为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调查方法地质调查是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它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测量和分析,获取有关地质条件的信息。
常见的地质调查方法包括野外调查、钻孔、地球物理勘探等。
野外调查是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获取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性质。
钻孔是通过钻取岩土样,了解地层结构和岩土性质。
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
三、岩土工程性质岩土工程性质是指岩石和土壤在工程活动中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
了解岩土工程性质对于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岩土工程性质包括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渗透性、压缩性等。
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验来获取。
四、地质灾害评估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地质体发生变形、破坏或运动,对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造成危害的现象。
地质灾害评估是工程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分析地质条件、历史灾害记录和工程活动的影响,评估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五、相关法规和标准工程地质工作需要遵循一系列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这些法规和标准包括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地质灾害防治标准、环境保护法规等。
遵守这些法规和标准是工程地质从业者的基本职责,也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本手册将继续深入探讨工程地质的各个方面,包括地质勘察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工程地质案例分析等。
希望本手册能够为工程地质从业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为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做出贡献。
六、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地质工作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和研究,为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复习资料对应教材:《工程地质学》(注:思维导图图面在打印的时候需要自行调整大小)绪论一、名词解释工程地质问题: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研究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学科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总称地形:指地表高低起伏状态,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由于内外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二、简答题1. 何谓工程地质学?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2. 何谓工程地质条件?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①地形地貌。
②地层岩性。
③地质构造。
④水文地质条件。
⑤自然地质现象。
⑥天然建筑材料。
3. 何谓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
②斜坡稳定性问题。
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第一章地质作用一、名词解释地质作用:使岩石圈(或地壳)发生变化的作用地质营力:使岩石圈发生变化的驱动力内动力地质作用:地球的旋转能,重力势能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引起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由于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岩浆作用: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变质作用:地下深层固态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引起岩石的结构、构造或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岩石的一种地质作用风化作用:二、简答题1.地壳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表现为岩石圈的水平挤压或者引张,以及形成巨大褶皱山系地堑、裂谷等。
垂直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的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形成大型的隆起和拗陷,产生海退和海侵现象。
2.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主要类型?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火山地震、人工触发地震。
工程地质学第二章岩石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存在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热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
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石矿物。
如常见的石英、正长石、方解石等。
3.矿物的物理性质有颜色(自色、他色、假色)、光泽(造岩矿物绝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硬度(矿物的硬度的确定,是根据两种矿物对刻时互相是否刻伤的情况而定。
)、解理和断口。
4.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浆岩。
5.依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三类: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6.岩浆岩的产状有: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
7.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8.岩浆岩的结构分为:全晶质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微粒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
9.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
常见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12.沉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组成。
13.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是物质组成上区别于岩浆岩的一个重要特征。
14.沉积岩分类: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15.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16.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17.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18.常见沉积岩:19.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
20.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高温、高压、新的化学成分的加入。
21.变质岩特有的矿物(石滑绿蛇)22.变质岩的结构(变晶变余)23.变质岩的构造,主要的是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
第 2 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球的内部构造:依各圈层的特点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地球的固体外壳叫做地壳。
地幔:处于地壳和地核中间,也称中间层或过渡层。
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两层:地幔上层和地幔下层地核: 主要化学成分是铁、镍,所以又称铁镍核心岩石: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结合体。
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
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有: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和形态特征等。
(一)光学性质-颜色、光泽、条痕1.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产生的。
2.光泽:矿物表面呈现的光亮程度,称为光泽。
它是矿物表面的反射率的表现。
按其反射强弱程度,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
非金属光泽有:玻璃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
3.条痕:矿物在无釉瓷板上摩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痕迹,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
(二)力学性质1.硬度摩氏硬度计:是硬度对比的标准,从软到硬依次由下列10种矿物组成称为摩氏硬度计。
(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2.解理、断口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裂开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
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
据解理的完全程度,可将解理分为以下几种:极完全解理:易裂开成薄片,解理面大而完整,平滑光亮,如云母。
完全解理:沿解理方向开裂成小块,解理面平整光亮,如方解石。
中等解理:既有解理面,又有断口,如正长石。
不完全解理:常出现断口,解理面很难出现,如磷灰石。
(三)形态特征1.单体矿物形态:单向延长类型、双向延长类型、三向延长类型。
2.集合体的形态有:晶簇、纤维状、粒状、鲕状、钟乳状、土状、块状。
(四)其他性质如滑石的滑腻感,方解石遇盐酸起泡等,都可作为鉴别这种矿物的特征。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三章 矿物和岩石第一节 矿物一、定义: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均质体,叫矿物。
二、物理性质: (一)晶体形态:⎩⎨⎧质点为有序排列)晶体矿物(组成矿物的火山玻璃、胶体蛋白的质点为无序排列):非晶体矿物(组成矿物⎪⎪⎩⎪⎪⎨⎧⎪⎩⎪⎨⎧、钟乳状状、粒状、块状、土状几何体:纤维状、鳞片立方体、菱面体片状、板状针状、柱状单体 (二)光学性质:⎪⎩⎪⎨⎧应后的颜色假色:矿物表面氧化反离子的颜色。
它色:矿物中混入色素的混合色。
长的光波后,其余光波自色:矿物吸收某一波、颜色1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土状光泽几何体光泽:丝绢光泽断口光泽:油脂光泽珍珠光泽晶面光泽:玻璃光泽、单体光泽:光的能力:、光泽:矿物表面反射3 ⎪⎩⎪⎨⎧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的程度:、透明度:矿物透射光4(三)力学性质1、硬度: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在晶面上)摩氏硬度: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正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1 2 3 4 5 6 7 8 9 102、解理:外力敲击下,沿结晶薄弱面平行裂开的性能。
⎪⎪⎪⎪⎪⎩⎪⎪⎪⎪⎪⎨⎧⎪⎪⎩⎪⎪⎨⎧⎩⎨⎧︒︒︒︒见平整光滑处无解理:解理面肉眼难光滑较小,断口发育中等解理:解理面平整分光滑完全解理:解理面大部全光滑挤完全解理:解理面完解理程度:,辉石:,角闪石:解理交角:解理组数938756124⎪⎪⎩⎪⎪⎨⎧平坦状参差状锯齿状贝壳状沿任意方向的裂开:、断口:外力敲击下,3⎪⎪⎪⎪⎪⎩⎪⎪⎪⎪⎪⎨⎧⎩⎨⎧白云石:遇镁试剂变蓝气泡方解石:遇稀盐酸剧烈化学反应:磁性可塑性滑感挠性弹性(四)其它特殊性质:三、常见矿物的简易鉴定1、浅色矿物:石英 正长石 斜长石 方解石 白云石 白云母 石膏 滑石 硬度大 硬度中等 硬度小半透明 肉红色 灰白色 菱面体 弯曲菱面体 薄片状 丝绢光泽 有滑感 断口油脂光泽 两组解理 遇HCL 起泡 遇镁试剂变兰 珍珠光泽 无解理 白色弹性2、暗色矿物: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黑云母 绿泥石 硬度大 硬度小颗粒状 短柱状 长柱状 薄片状 薄片状 半透明 解理交角近90º 解理交角124 º 弹性 挠性橄榄绿色 多为黑色 黑绿色 黑色 墨绿色珍珠光泽第二节 岩浆岩岩石:造岩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1、名词解释: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土: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在原地或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
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
岩体:由一定岩石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地质和物理环境中等地质体。
岩石: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矿物:自然产出并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物质。
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水平岩层:倾角小于5度的岩层。
倾斜岩层:沉积岩层由于水平运动的影响,改变了原始状态,形成倾角大于5度的岩层。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百分数,又称地壳的丰度。
土的单粒结构:又称散粒结构,是卵石(碎石)、砾石类土及砂土等无粘性土的基本结构形式。
土的集合体结构:又称海绵状结构,是由于细粒土的颗粒细小、具胶体性质,其在水中不能以单个颗粒沉积,凝聚成较复杂的集合体进行沉积而形成的细粒土特有的结构.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ωP)缩限:土由半固态不断蒸发而体积减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土的界限含水量(ωS)土的压缩指数:压缩曲线半对数坐标系(e–log p)中,后段直线部分的斜率.结构体:岩体中被结构面切割围限的岩石块体。
结构面:岩体中分割固相组分的地质界面的统称。
软土:在第四纪后期于沿海地区的滨海相、泻湖相、三角洲和溺谷相;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湖相或沼泽相等静水或缓慢的流水条件下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饱和软粘性土。
红粘土: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碳酸盐类岩石及其间夹的其他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高塑性粘土.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组合方式。
含水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能透过水,或是透过和给出的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降落漏斗:在井附近饿不同地点,降深s不同,井中心最大,离井越远,降深越小,总体上形成的漏斗状水头下降区,被称为降落漏斗。
1、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
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科学,属应用地质学范畴。
2、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它是在自然地质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客观存在。
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概念。
3、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之间的矛盾转化、解决。
1、活断层(active fault):指目前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2、砂土液化:饱和砂土住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是小的作用3、斜坡(slope):是指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是地表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貌形式。
一般可分为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
4、天然斜坡:指自然形成、未经人工破坏改造的斜坡,如沟谷岸坡、山坡、海岸等。
5、人工边坡:指经人工开挖或改造形成的斜坡,如渠道边坡、基坑6、斜坡变形破坏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作用下,斜坡岩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失稳的一种现象。
7、斜坡破坏系指斜坡岩(土)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破坏面时的变动。
8斜坡变形:在贯通性破坏面形成之前,斜坡岩体的变形与局部破裂斜坡中已有明显变形破裂迹象的岩土体,或已查明处于进展性变形的岩土体,称为变形体。
9卸荷回弹(unloading rebound)是斜坡岩体内积存的弹性应变能释放而产生的。
10斜坡蠕变是在坡体压力(以自重应力为主)长期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缓慢而持续的变形,这种变形包含某些局部破裂,并产生一些新的表生破裂面。
2. 工程地质包括: 1.地形地貌条件2.地质结构和地应力3.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4.水文地质条件5.物理地质现象6.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条件3.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计算方法和模拟方法4. 岩浆岩岩浆岩成因: 是由岩浆冷醒结所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以硅酸盐为主。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花岗岩中的长石和石英是主要矿物。
岩浆岩分类: 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
沉积岩成因: 长期而复杂的地质作用构造: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
成份: 碎屑物质、黏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分类: 碎屑岩、黏土岩、化学岩、生物化学岩。
变质岩成因: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构造:变余构造,变成构造。
结构: 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分类: 区域变质、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按变质作用类型)5、岩石工程地质性质及指标:1》物理性质: 密度、重量。
2》水理性质: 吸水率、饱水率、饱水系数。
3》力学性质: 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泊松比。
6、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地层单位:群、组、段7、褶皱.基本类型、构造:背斜、中间老两侧新向斜、中间新两侧老评价:(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瘩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塌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3)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8、断裂、类型:节理张节理,剪节理。
断层正断层,逆断层和逆掩断层,平移断层。
构造: 擦痕和阶步,构造透镜体,牵31构造,断层岩。
评价: (1)断层对工程建设十分不利特别是道路工程建设中,选择线路桥址和隧道位置时,应尽可能避开断层破碎带。
工程地质第四版复习资料(总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绪论1.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把地质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际的一门学问,防灾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2.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有关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本资料和进行工程地质论证。
3.地基:承受建筑物全部重量的那部分土和岩层。
4.基础:是其下部的组成部分,又称下部结构。
5.地基承载力:指地基所能承受由建筑物基础传递来的荷载的能力。
6.地基又分为持力层和下卧层。
7.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1)地层岩性: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产状、成岩作用、软弱夹层等;(2)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节理;(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4)地表地质作用: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5)地形地貌: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具有不同特征。
8.工程地质问题: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1)地基稳定性问题:强度、变形;(2)斜坡稳定性问题:崩塌、滑坡;(3)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围岩塌方、地下水涌水;(4)区域稳定性问题:地震、断层。
二、地壳的物质组成1.软流圈:易于发生塑性流动的称软流圈。
2.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物质均为固态,称为岩石圈。
3.板块:岩石圈具有较强的刚性,分裂成许多块体,称为板块。
4.板块运动:板块驮在软流圈上随之运动,称为板块运动。
也是构造运动发生的根源。
5.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自地球本身,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
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6.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太阳辐射热引起并主要发生在地壳的表层,主要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冻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冻土包括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B. 冻土不具有流变性C. 冻土为四相体D.冻土具有融陷性2. 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 B )。
A. 1:200~1:1000B. 1:500~1:2000C. 1:2000~1:10000D. 1:5000~1:500003. 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 D )。
A. 抗剪切强度B. 重度C.承载力D. 压缩模量4.内力地质作用不包括(C)。
A.地壳运动 B.地震作用 C.剥蚀作用 D.变质作用5.岩石按照成因分类可分为(A )。
A.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 岩浆岩、变质岩、石灰岩C. 变质岩、石灰、大理岩D. 沉积岩、岩浆岩、大理岩6.关于岩石工程地质性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 岩石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B.物理性质是岩石的基本性质,主要为重度和空隙性C. 岩石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变形和强度D. 岩石的吸水性是指岩石溶解于水的性质7.由岩浆侵入到先形成的岩层中而形成的接触关系是指(C)。
A.整合接触B.平行不整合接触C.侵人接触D.沉积接触8.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C)。
A.正断层 B. 平推断层 N C.逆断层 D. 阶梯断层9.确定岩层在空间位置的要素是(D)或(可以确定岩层在空间位置的因素是(D))A.地壳运动B. 地形地貌C.走向和倾斜D.走向、倾向、倾角10.风的剥蚀作用包括(A)。
A.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B. 吹扬作用和冲蚀作用C.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D.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11.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腐蚀性分为(A)。
A.结晶性腐蚀、分解性腐蚀、复合性腐蚀B.水溶性腐蚀、复合性腐蚀、冰冻性腐蚀C.水溶性腐蚀、复合性腐蚀、结晶性腐蚀D.水溶性腐蚀、冰冻性腐蚀、结晶性腐蚀12.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 工程地质学的定义: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二、工程地质学研究目的: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⑤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基本任务: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中心任务: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三. 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岩土工程性质研究——工程岩土学;工程动了地质作用的研究——工程动了地质学;工程第合资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专门工程地质学;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区域工程地质学;环境工程地质的研究——环境工程地质学四、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应强调的是,不是能将上述诸点中的某一方面理解为工程地质条件,而必须是它们的总和。
五、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
房屋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问题。
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六、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各种工程活动天天在地质环境中进行,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始终是客观存在的。
1)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①人类在从事工程活动中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如采煤过程中的瓦斯爆炸、涌水,隧道掘进过程中出现塌顶、岩爆或涌水等;②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如水库渗漏、滑坡、泥石流破坏公路与铁路;③地质条件不具备而使工程造价提高:如沿海三角洲地区城市修建高层建筑,往往由于软基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增加造价。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对于各种工程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提供相关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地质和水文信息,以及评估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各种自然地质和水文风险。
下面本文将介绍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一、工程地质资料1. 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工程地质调查报告是工程地质资料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文件,它是从事土木工程建设所必要的、基础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编制和完善,通常包含区域国土情况、区域构造及其变形,区域岩性、岩层结构、地质构造类型、区域地质特征、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等,同时还包含针对特定工程项目所需的地质信息。
2. 地质工程报告地质工程报告指的是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所编制的报告文件,通常包含工程规划、设计及各种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识别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和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3. 工程地质调查图工程地质调查图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地质地形地貌图、地球物理探测图、核磁共振图、遥感图像等、进行综合分析,详细描述某个固定范围的地质条件,以便于更好地分析工程地质问题、识别各种工程地质风险。
4. 地质结构图地质结构图则是通过对各种区域构造、岩性、岩层结构等进行的大规模地质调查、采集、制图,详细描述某个固定范围内的地质结构特征和变化情况,以便工程规划、设计人员更好的了解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地质信息和风险。
二、水文地质资料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具体水文地质问题所制定的报告文件,通常包含水文地质调查方法、数据收集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文地质地层分布及其特征,以及水文地质预警等内容。
2. 湿陷土地调查报告湿陷土地调查报告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软土区的调查报告,包括湿陷土地、软土工程地质、地勘与建筑物安全、工程勘探、观测与测试等内容。
这样的报告对于软土区的工程建设非常重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软土区工程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问题。
3. 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水文地质环境、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地下水水质、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保护等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某一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知识要点)绪论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任务: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工程地质研究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问题,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
一、地球的概况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如何划分的?答: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
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什么叫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答: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地球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来改造地球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的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主要能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它主要通过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来改造地球的。
3、什么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主要有哪些形式?答: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
二、矿物与岩石1、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答:矿物主要的物理性质包括:外表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
搞地质需掌握的基本知识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二十三、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20~40mm最大粒径120mm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为砂岩,由老黄土、新黄土,中粗砂,砾石充填;二十四、中风化灰岩: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结构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大部分闭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状,长柱,少量呈碎石块状,碎粒状,土状,长度20~40cm局部溶蚀现像严重,岩芯表面呈峰窝状,溶径5~20mm,最大50mm.二十五、全风化粘土岩: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结构构造完全破坏岩芯呈土状,含风化碎屑,碎块,手捏易碎,遇水易分解;二十六、强风化粘土岩: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岩芯呈碎块状,节理裂隙较发育; 二十七、页岩:灰黄色,薄层状,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二、野外记录要点:1粉质粘土:一般描述颜色,状态,湿度,夹含物;土质结构特征均质程度或夹层,互层夹薄层;状态: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 ;湿度:稍湿、很湿、饱和、干燥;夹含物:铁锰质斑状黑色结核及浅绿色高岭土成份局部地区夹碎石,砂石颗粒粒径较小,并夹腐植物2 粉土:描述颜色,状态稠度湿度,夹含物,土层结构;切面光泽,韧性;摇振反应;状态同粉质粘土不可搓条,湿度同粉质粘土;夹含物:腐蚀物;摇振反应:取少量粉土搓成小球在手掌中摇晃,如有水溢出表示摇振反应较高,无水则低;3残积土:颜色,状态,夹含物;状态:软塑、可塑、硬塑夹含物一般为夹铁锰质结核,及少量钙质及砂质物;4 砾石层:颜色可有可无,密度,粒径,砾石的主要矿物,磨园度,级配,硬度;密实度——<5松散、在5~10为稍密、在10~20为中密、>20为密实;5粉砂:颜色,密度,湿度,夹含物;密度0<N<10松散、10<N<15稍密、15<N<30中密、N>30密实;湿度:在地下水位以下为饱和;夹含物质:母片夹腐蚀物质,局部夹碎石;6岩石:颜色、采取率、岩石成分、层理特征、节理,裂隙情况,岩芯完整程度,力学表观程度,钻进漏水或快慢的情况;颜色:次色加主色,三色以上为杂色;岩石成分:长石、石英、云母碎屑等;风化程度:强、中、微、无风化阶段;RQD:所有采取岩芯大于10cm岩芯之和与总进尺商的百分比;现场可进行填写有效长度LO,然后再计算:100%-90%好,90%-75%¥较好,75%-50%较差,50%-25%差,小于25%很差;岩石采取率:所有采取岩芯长度和与总进尺商的百分比,;岩层的采取率一般不低于80%、破碎岩层一般不低于65%;7岩芯完整程度的描述:长柱状L>40cm岩体完整、短长柱状20<L<40、短柱状10<L<20较破碎饼状\扁柱状3<L<10cm破碎、碎裂状\砂状L<3cm 很破碎;岩石的力学表观特征:锤击,手捏,手折锤击声脆硅质岩,钙质砂岩,较难击碎;锤击声不清脆砂质泥岩,泥灰岩较易击碎浸水后指可划痕;锤击声哑,有凹痕泥岩,页岩易击碎手可折断;锤击声哑:有较深的凹痕半成岩或全风化岩,手可捏碎,浸水后捏成团;8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填充物的性质和填充程度.密实度等;9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 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粘粒含量.湿度,密度等;10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地质柱状图的画法:地质柱状图分两种:一、钻孔地质柱状图;1.野外工作:根据钻探岩芯编录,记录各地层、构造特征,矿化特征;测量各岩性段的岩芯长度,分层;2.室内工作:根据各回次按比例尺做图,钻孔柱状图一般为1:200,标明各地层代号,分层,矿段,根据各种图例画图,编写岩性、构造、含水等描述,填写责任表等;写图名;二、实测地质柱状图,要先测地质剖面图:1.室外工作:选定工作地区地层出露较完整地段,进行实测;详细记录收集:地层、构造产状、分层依据,寻找化石和各地层含岩浆岩,变质岩的基本特征,着重含矿地层的描述,记录剖面线的方位、各测段的坡角、地质构造、地层特征描述;2.室内工作:换算地层、构造的假视倾角,计算测线水平距离,计算各地层的真厚度;a.做地质剖面:按照所需的比例尺换算,根据坡角,水平距离做出测线的地形,根据视倾角做出地层分界线,画图例,标上地层代号;b.做地质柱状图:取一张厘米纸,按照所需要的比例尺实测地质柱状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地层从新到老往下做新地层在上,老地层在下,岩浆岩从最底下往边上画,根据各地质队规定的图例,标上图例,标明地质年代代号,各地层厚度,地质特征描述等,写图名;填写责任表:写上图名、做图日期、比例尺、负责人、做图人签名;图做完成了后,编写一份地质报告; 这是简单的做图过程,要地质专业的人士才能做和看,其中牵涉到很多地质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