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5.82 MB
- 文档页数:2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一、简介水文地质调查: 是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而对地下水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水文地质填图、勘查、试验、水质分析和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为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
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掌握区域性或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解决生产上某项与地下水有关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调查,如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矿床水文地质调查及土壤改良水文地质调查等。
工程地质调查:是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而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天然应力状态、水文地质条件、各种自然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特征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工程地质填图、工程地质勘查、现场实验、室内分析试验和长期观测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为综合性工程地质调查和专门性工程地质调查。
综合性工程地质调查是为掌握区域性或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专门性工程地质调查是为解决生产上某项与工程地质条件有关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调查,如岩溶工程地质调查、采空区工程地质调查、库区工程地质调查及路基工程地质调查等。
环境地质调查:是指为查明一个地区的环境地质条件而对基本环境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评价等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包括环境地质填图、环境地质勘查、现场实验、室内分析试验和长期观测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为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门性环境地质调查。
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是为掌握区域性或地区的环境地质情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专门性环境地质调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或用途,专门针对某一种环境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进行的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
⽔⽂地质⼯程地质勘探规范(⼀)—10 矿区⽔⽂地质⼯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91)1 主题内容与适⽤范围1.1 本规范是固体矿产(⾦属、⾮⾦属、煤下同)矿区(或井⽥、矿段下同)⽔⽂地质⼯程地质勘探⼯作的基本准则,规定了勘探类型、勘探程度、⼯程量、勘探技术要求及矿区⽔⽂地质⼯程地质环境地质评价和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1.2 本规范适⽤于固体矿产矿区⽔⽂地质⼯程地质勘探,是制订勘探设计、⼯程质量检查、验收和报告编写、审查批准的依据。
2 引⽤标准GB 3838 地⾯⽔环境质量标准GB 5034 农⽥灌溉⽔质标准GB 5749 ⽣活饮⽤⽔⽔质标准GB 8537 饮⽤天然矿泉⽔GB 8978 污⽔综合排放标准GB 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 J 27 供⽔⽔⽂地质勘察规范3 总则3.1 勘探⼯作的基本任务3.1.1 查明矿区⽔⽂地质条件及矿床充⽔因素,预测矿坑涌⽔量。
对矿床⽔资源综合利⽤进⾏评价,指出供⽔⽔源⽅向。
3.1.2 查明矿区的⼯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质量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质量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的主要⼯程地质问题。
3.1.3 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3.2 勘查⼯作阶段划分及其⼯作程度要求矿区⽔⽂地质⼯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地质和⼯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
但提供矿⼭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普查阶段:结合矿产普查进⾏,对于已进⾏过区域⽔⽂地质⼯程地质普查的地区,其资料可直接利⽤或只进⾏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致查明⼯作区的⽔⽂地质⼯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地质⼯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总体建设规划和矿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区⽔⽂地质⼯程地质条件,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价及矿⼭建设可⾏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本报告旨在介绍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的目的和重要性,并概述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是对矿井地下水文地质状况进行系统勘探和分析的结果汇报,为矿井的安全运营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对矿井地下水文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估,可以了解矿井水资源的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为了达到报告的目的,本报告按照以下结构和内容安排进行展开:引言:介绍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的目的和重要性,概述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矿井概况:对矿井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矿井的位置、规模、开采方式等信息。
勘探方法:介绍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地下水取样、水位测量、水质分析等。
勘探结果:详细汇报矿井地下水文地质调查的结果,包括地下水位、水化学成分、水文地质特征等。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勘探结果,对矿井地下水文地质环境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建议和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预防和减轻矿井地下水文地质灾害的影响。
结论:总结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所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
通过这样的报告结构和内容安排,可以全面、系统地呈现矿井水文地质的情况,为矿井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提供矿井所在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质背景等信息。
本报告旨在描述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包括取样方法、分析结果和数据处理等内容。
取样方法在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时,我们采用了以下取样方法:地下水取样:我们在选定的地下水井点进行了取样工作,使用标准的地下水取样设备和技术,保证了取样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地表水取样:我们在矿区周边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进行了取样,使用专业的水样采集器具,并严格遵循采样规范,保证了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分析结果经过对取样水样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地下水特征:根据分析结果,矿区地下水呈现出中等含水层深度、中等水位高度、低中等水质等特征。
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范文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报告。
报告编号,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一、勘探目的。
本次勘探旨在对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以确定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及工程地质情况,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探范围。
本次勘探范围包括矿山周边区域及潜在工程建设区域,具体范围为XXX平方公里。
三、勘探方法。
1. 野外地质调查,对矿山周边地质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岩性分布等。
2. 水文地质勘探,对矿山周边水文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构造等。
3. 工程地质勘探,对潜在工程建设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包括地质构造、地层稳定性、地质灾害隐患等。
四、勘探成果。
1. 地质条件,矿山周边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断裂带和褶皱带,地层岩性以XXX为主,地质构造较为稳定。
2. 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位较为稳定,水文地质条件适宜工程建设,但需注意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3. 工程地质情况,潜在工程建设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五、建议意见。
1. 对于矿山周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建议加强地质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在工程建设前,需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探,制定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六、总结。
本次勘探对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为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编制单位,XXX地质勘察院。
编制人,XXX.审核人,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规模及数量都在不断扩大,由于岩土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风险性,对其质量、安全都有较高的要求。
而要保证岩土工程建设质量,前提是需要做好工程勘察工作,其中水文地质勘察就是重中之重。
基于此,本文将对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探;内容;水文技术1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分析随着越来越多项目被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建设效果和项目工程的安全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基本上所有工程前期都需要对拟建区域进行水文地质勘察,这对做好工程施工前期工作,特别是施工方案设计、确保建筑基础结构持久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重点主要是掌握地下水分布信息,如地下水分布、埋藏、径流、排泄和补给等情况,如果所处区域水文地质情况过于复杂,更需要选择有效的勘察来获取各项信息并确保准确。
虽然当前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和相关仪器设备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但由于受行业自身限制和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开展还存在很多难点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容易因为地下水问题造成建设基础下沉,从而影响项目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导致项目工程安全质量受影响。
因此,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针对现存难点进行分析,采取优化措施进行及时纠正,以确保项目工程施工活动顺利开展。
2 水文地质勘探技术2.1 钻孔透视勘探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无线电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其中钻孔透视技术是重要应用之一,应用原理是无线电波对不同地层的反射性与穿透性不一致,可准确分析出岩层里的溶洞和含水层。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系数往往会受到传播介质类型的影响,而不同传播介质的传递系数各不相同,钻孔透视技术就是根据这一特征来获得准确的勘探结果。
如在井下地层内有积水,电波在通过积水区域时会产生明显的波动,此刻技术人员只需要根据无线电波的波动情况来判断积水层。
2.2 流量测井勘探技术流量测井勘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应用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数据获取数据快,且操作便捷,可减少勘探成本。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场区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三、试验井的布置及施工四、水文地质试验五、结论与建议附录:1、井(孔)标高明细表2、勘探试验生产井竣工图3、勘探试验生产井大样图4、抽水试验综合图5、回灌试验综合图6、水质分析成果表7、取、回水井平面布置图一、工程概况本文勘测主要目的是:1、解和掌握厂区地层、颗粒特性,含水层分布特点及地下水流向;2、测试地下水温度;3、分析场区内地下水质;4、评价该场区能否满足该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所需的地下水取、回水能力;5、确立取、回水地段和地下水温度场间控距离;6、推荐取、回水构筑物型式;7、确定取、回水井的最佳布设方案(取、回水井数量和各水井间距离、位置等)。
为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本次勘察功罪执行的技术规范为: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2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B21/1643-200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本次勘测工作于2012年5月15日至2012年5月25日完成外部工作。
二、自然地理、地址、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一)自然地理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润凉爽。
据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为7.9℃,最高为35.7℃,最低为-30.5℃;降水量多年平均为675mm,集中在6-9月份。
(二)场区地质、地貌场区地形起伏较小,地貌上属于浑河冲积阶地。
第四系地层覆盖厚度较大,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砂类土及碎石土等地层组成。
(三)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1、场地及周边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该场地内拟建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勘察期间,在2#井的东侧80米处有1眼施工临时取水井,最大取水量为10m3/h。
据勘察规范要求(距项目500M以内)进行调查得知,距离本场地东侧边线约400米左右,最大取水量约为100m3/h。
工程技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胡 鸣,梁海祥(信阳市江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站,河南 信阳 464000)摘要:有些区域水文地质方面的条件比较复杂,一方面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的时候有关的工作人员对此所进行的研究调查存在不彻底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的重视水文地质问题,由此而导致了很多因地下水带来的关于岩土工程的危害问题,进而增加了我们在勘察设计的过程中的勘察难度。
如何保障工程勘察高质量完成,首先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主动的了解与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详细的情况,进而去准确的评估地下水对岩土体以及建筑物所带来的的种种影响,其次就是以杜绝地下水对岩土工程项目过程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为目的,提出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手段,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和实施给出准确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
关键词:水文地质学;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故其在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下水一方面是岩土体的一部分,因而直接作用于岩土体工程,地下水另一方面又与基础工程紧密相相连,因而建筑物是否耐久与其息息相关。
在我们日常的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相关问题有时候会被忽略,因为在勘察过程中往往我们会忽略水文数据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有时候对水文地质相关的问题和数据仅仅是我们对水文地质的最简单的评估。
因此,对水文地质问题的高度重视成为我们高质量完成工程勘察任务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在工程勘察过程中,要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进而提出有效的工作意见,为工程勘察过程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水文地质相关数据。
1 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方向传统的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估方向偏离了我们实际的需求,它并没有根据我们实际的需要去结合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因而造成了建筑物严重的质量问题。
由此,以后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方向应该着手于以下几点:(1)要把水文地质问题研究的重要方向放在地下水对建筑物和岩土体的影响上面,将其对岩土工程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做出详细的评估,并提出有效的意见。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摘要:的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工作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文地质勘探与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是正确评价地质环境不可缺少的。
本文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工作等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水文地质;技术要求;地质特征;勘探调查一、前言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工作程度和精度,会直截影响到整个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同时还影响到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及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根据《水文地质工程勘查规范》、《固体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和各类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同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也应同时并进。
二、工作内容方法及要求水文地质工程工作内容,应当根据勘查阶段和矿床类型的不同按《水文地质工程勘查规范》、《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和各类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综合确定。
主要有区域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观测、钻孔岩心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一)区域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观测路线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一般垂直岩层、构造线走向和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对重要地质体、接触带、断层带、软弱夹层、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带、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方进行追索、观察、详细记录和描述,并描绘信手剖面图和进行拍照。
对造成地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地带进行重点调查和观测。
原则上1:50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5OO~1000米,观测点密度3O~5O个/平方千米;1:10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25O~500米,观测点密度3~5个/平方千米;1:2000测绘观测路线间距l00—200米,观测点密度30~50个/平方千米。
野外调查内容和要求为:l、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和要求:(1)泉水调查:查明出露地貌位置和地质条件、成因类型、补给来源、流量、水质、水温、访问其动态变化情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对于各种工程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提供相关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地质和水文信息,以及评估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各种自然地质和水文风险。
下面本文将介绍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一、工程地质资料1. 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工程地质调查报告是工程地质资料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文件,它是从事土木工程建设所必要的、基础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编制和完善,通常包含区域国土情况、区域构造及其变形,区域岩性、岩层结构、地质构造类型、区域地质特征、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等,同时还包含针对特定工程项目所需的地质信息。
2. 地质工程报告地质工程报告指的是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所编制的报告文件,通常包含工程规划、设计及各种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识别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和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3. 工程地质调查图工程地质调查图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地质地形地貌图、地球物理探测图、核磁共振图、遥感图像等、进行综合分析,详细描述某个固定范围的地质条件,以便于更好地分析工程地质问题、识别各种工程地质风险。
4. 地质结构图地质结构图则是通过对各种区域构造、岩性、岩层结构等进行的大规模地质调查、采集、制图,详细描述某个固定范围内的地质结构特征和变化情况,以便工程规划、设计人员更好的了解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地质信息和风险。
二、水文地质资料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具体水文地质问题所制定的报告文件,通常包含水文地质调查方法、数据收集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文地质地层分布及其特征,以及水文地质预警等内容。
2. 湿陷土地调查报告湿陷土地调查报告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软土区的调查报告,包括湿陷土地、软土工程地质、地勘与建筑物安全、工程勘探、观测与测试等内容。
这样的报告对于软土区的工程建设非常重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软土区工程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问题。
3. 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水文地质环境、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地下水水质、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保护等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某一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调查规范要求在地质勘察工程中,水文地质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工程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水文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科学合理的规范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调查内容、方法、技术要求等方面,系统地探讨地质勘察工程中水文地质调查的规范要求。
一、调查内容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基本资料、水文地质地层记录以及水文地质特征等。
其中,水文地质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地层分布、地下水位、地下水温、地下水化学成分等方面的资料;水文地质地层记录则是对于地层的详细描述,包括地层的厚度、性质以及相对顺序等;水文地质特征则包括水文地质现象、地下水流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
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时,需要全面收集、记录和总结这些内容,以便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1.野外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的野外调查是保证调查准确性的基础。
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应该根据调查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如浅层试验井、地下水位观测井、水文地质剖面、水文地质剖面等。
同时,在野外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对调查数据的准确记录,确保后续分析和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室内分析室内分析是水文地质调查的补充,通过对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和补充野外调查的结果。
主要包括岩石与土壤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地下水化学成分测试等。
在进行室内分析时,要注意对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处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三、技术要求1.仪器设备要求水文地质调查需要使用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如水位计、温度计、水质采样器等。
这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并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
2.数据处理要求对于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获得的数据,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主要包括数据记录、数据归档、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绘图等步骤。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注意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报告编写要求水文地质调查结束后,需要编写相关的报告。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下水的勘探和调查,可以确定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可行性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后续的水利设施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的重要性和建设过程。
一、的重要性是完成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前提,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水文地质条件,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通过对地下水的地质、水文、水化学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含量等信息,从而为后续水利设施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水文地质勘查报告可以评估地下水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确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式,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合适的勘查方案和设计方案,避免重复勘查和浪费资源,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二、的建设过程的建设过程包括勘查计划的制定、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地下水的勘探和检测、勘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等环节。
1.勘查计划的制定勘查计划是建设过程的第一步,其制定需要考虑到勘查区域的自然条件、水文地质环境、勘查目的和建设要求等因素,从而确定勘查的范围、方法和程序。
2.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在确定勘查区域后,需要对勘查区域的自然地理、地质形态、地貌类型、岩性、构造构造、地下水文特征、气候和降雨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确定勘查方案和勘查区域内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方式。
3.地下水的勘探和检测地下水的勘探和检测是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包括钻孔勘查、试井勘查、水质分析和水量测定等方法,以确定地下水的水位、动态、含量、质量和水文地质特征等信息。
4.勘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完成地下水勘查后,需要对采集到的勘察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确定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含量、水质等信息,并综合评价勘查结果,撰写。
三、总结是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和可行性的必要环节,其建设过程需要运用科学的勘查方法和分析手段,从而为后续水利设施的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