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的果蝇一种经常被误读的昆虫
- 格式:pdf
- 大小:675.69 KB
- 文档页数:2
黑腹果蝇(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被人类研究得最彻底的生物之一,为模式生物。
其名字源于它喜好腐烂的水果以及发酵的果汁。
黑腹果蝇在1830年首次被描述。
而它第一次被用作试验研究对象则要到1901年,试验者是动物学家和遗传学家威廉·恩斯特·卡斯特。
他通过对果蝇的种系研究,设法了解多代近亲繁殖的结果和取自其中某一代进行杂交所出现的现象。
1910年,汤玛斯·亨特·摩尔根开始在实验室内培育果蝇并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
之后,很多遗传学家就开始用果蝇作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遗传学方面的知识,包括这种蝇类基因组里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目录[隐藏]1 描述2 作为遗传学研究对象2.1 历史2.2 优点3 发育3.1 胚胎发育3.2 幼虫发育3.3 蛹化4 果蝇研究社团5 变异6 参考文献7 外部链接[编辑] 描述黑腹果蝇是一种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蝇种。
它和人类一样分布于全世界,并且在人类的居室内过冬。
雌性体长2.5毫米, 雄性较之还要小。
雄性有深色后肢,可以此来与雌性作区别。
雌蝇可以一次产下5个0.5毫米大小的卵,总共约400个。
它们有绒毛膜和一层卵黄膜包被,其发育速度受环境温度影响。
在25℃环境下,22小时后幼虫就会破壳而出, 并且立刻觅食。
因为母体会将它们放在腐烂的水果上或其他发酵的有机物上,所以它们的首要食物来源是使水果腐烂的微生物,如酵母和细菌,其次是含糖的水果。
幼虫24小时后就会第一次蜕皮,并且不断生长,以到达第二幼体发育期。
经过三个幼虫发育阶段和四天的蛹期,在25℃下过一天,就会发育为成虫。
[编辑] 作为遗传学研究对象[编辑] 历史黑腹果蝇在20世纪前半叶成为动物学家和遗传学家汤玛斯·亨特·摩尔根及其学派实验研究对象。
它只有四对染色体。
一对性染色体,通常被记作第一对染色体或者是X-和Y-染色体,和三对常染色体,后者被记作第二,三和四对染色体。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答案】B【解析】若要通过子代的眼色判断雌雄,需要满足子代中所有的雌性是一种表现型,所有的雄性是另一种表现型;而雄性只有一种表现型,说明亲本的雌性是纯合子,即白眼,若是显性纯合子,则后代的雌雄表现型相同,由于后代的雄性是白眼,所以雌性只能都是红眼,即亲本的雄性是显性个体,红眼雄果蝇,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1分)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没有肌间刺等,受到消费者欢迎,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调查发现,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黄颡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2~3倍。
为了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研究人员根据遗传原理培育出了子代全部为雄性个体的黄颡鱼,并进行大规模养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颡鱼为二倍体(2N=52),属于XY型性别决定,所以可以通过控制(填(“精子”或“卵细胞”)的类型来控制鱼苗的性别。
(2)黄颡鱼背部主要有黑褐色(B基因控制)和灰黄色(b基因控制)两种,若控制背部颜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可以让基因型为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中背部为色的鱼苗即为雄鱼。
(3)某研究所采用性逆转与雌核发育的方法,最终获得了全雄的黄颡鱼,其培育过程大致如下:第一步:性逆转,通过相关激素诱导,将XY雄鱼逆转为“XY雌鱼”;第二步:雌核发育,采用冷冻休克法干扰“XY雌鱼” 的减数分裂过程,获得含有52条染色体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就能发育成新个体,从而获得YY超雄鱼(该鱼能正常发育且有繁殖能力);第三步:让YY超雄鱼与正常鱼交配即可获得全雄鱼。
黑腹果蝇详细资料大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是被人类研究得最彻底的生物之一。
是一种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蝇种。
它和人类一样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并且在人类的居室内过冬。
在遗传,发育,生理,和行为等的研究方面,果蝇是最常见的研究对象之一。
原因是它易于培养,繁殖快,使用经济:它在室温条件下,十天就可以繁殖一代;且只有四对染色体,易于遗传操作;还有它有很多突变体可以利用。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黑腹果蝇•拉丁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别称:黑尾果蝇•二名法: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亚门:六足亚门(Hexapoda)•纲:昆虫纲(Insecta)•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目:双翅目(Diptera)•亚目:芒角亚目•科:果蝇科(Drosophilidae)•属:果蝇属(Drosophila)•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分布区域: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胚胎发育,幼虫发育,蛹化,遗传研究,突变体,外形特征黑腹果蝇雌性体长2.5毫米, 雄性较之要小。
雄性腹部有黑斑(black patch), 前肢有性梳 (sexcombs),而雌性没有, 可以此来作区别。
雄性和雌性生活习性黑腹果蝇幼虫的首要食物来源是使水果腐烂的微生物,如酵母和细菌,其次是含糖份的水果等。
黑腹果蝇的生长发育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同时黑腹果蝇在果园内发生的始见期和高峰期应根据樱桃成熟时间来确定。
由于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年发生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
生长繁殖雌蝇可以一次产下400个0.5毫米大小的卵 (egg),它们有绒毛膜和一层卵黄膜包被。
其发育速度受环境温度影响。
在25℃环境下,22小时后幼虫就会破壳而出。
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发育的速度。
实验动物专题之一“果蝇”专题一、果蝇的生物学知识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双翅目。
其中Drosophila 是属名,拉丁文的意思是喜欢露水,它的种名melanogaster是黑色消化道的意思。
在这类果蝇的幼虫腹部一侧可见到黑色的消化道,由此称之为黑腹果蝇。
黑腹果蝇是最普遍应用于遗传学的果蝇,也是奠定经典遗传学基础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对其染色体组成和表型、基因编码和定位的认识,是其它生物无法比拟的。
基于清晰的遗传背景和便捷的遗传操作,果蝇在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也都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随着神经科学的兴起,许多遗传操作在该领域不断发展和成熟,为在果蝇中进行神经科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果蝇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生物学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生物,不论在已往、现在和将来,都将为人类探索生命科学的真谛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果蝇的生活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完全变态的发育阶段,其中幼虫又分为一龄、二龄及三龄三个时期。
从初生卵发育至新羽化的成虫为一个完整的发育周期,在25℃,60%相对湿度条件下,大约为10天。
通过控制养殖的温度,可以加速和减缓果蝇的发育。
果蝇个体很小,幼虫在三龄时达到最大,约2毫米,成年果蝇也仅为2-3毫米。
新羽化的雌性成虫大约8小时之后即可进行交配,交配之后大约40小时开始产卵,第4-5天出现产卵高峰。
性成熟雌性果蝇生殖能力很强,产卵初期每天可达50~70枚,累计产卵可达上千枚。
较短的生命周期及较强的繁殖能力使得在短时间内培养繁殖出大量特定种系的果蝇变得十分便利,使果蝇得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特别是系统发育学及遗传学等研究。
果蝇的神经系统相对于脊椎动物等其它物种来说相对简单,因而对其生理、生化及解剖的研究相对简单易行。
但是它的神经系统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使得果蝇可以完成觅食、交配、求偶、学习记忆以及昼夜节律等复杂行为。
关于果蝇的眼⾊遗传的认识教学反思:最近,果蝇的眼⾊遗传试题特别多,并不就是教材上出现的X染⾊体上的红眼⽩眼遗传⽅式,查找⼀些资料发现遗传的⽅式有多种,有必要进⾏⼀定的知识拓展。
⼀、果蝇的眼⾊遗传⽅式研究发现,果蝇的复眼颜⾊由⼏⼗个基因共同决定,性状的发育受多基因控制,任何基因的变化和缺陷都会影响到性状。
果蝇的这些基因分别同时遵循着许多遗传⽅式。
1.常染⾊体遗传猩红眼基因位于III号染⾊体、褐⾊眼基因位于II号染⾊体、浅红眼基因也在常染⾊体。
2.伴性遗传⼤家最熟悉的⾼中⽣物中的摩尔根发现伴性遗传规律,红眼⽩眼基因位于X染⾊体上的伴性遗传。
3.复等位基因在同⼀基因座位上存在着对性状表现的作⽤稍有不同的⼀群基因,这群基因是复等位基因。
果蝇的眼⾊也受到⼀组复等位基因控制,野⽣型红眼果蝇可突变为伊红眼,可突变为⽩眼等。
这些基因之间的显隐性是相对的,有⼀个排序。
前⾯的基因决定的眼⾊深,后⾯的基因决定的眼⾊淡,后⾯的基因对前⾯的那些基因都呈隐性,但对⽩眼基因都呈显性,对红眼基因都呈隐性。
例如⽩眼隐性,红眼显性;伊红眼对⽩眼显性⽽对红眼为隐性。
这与基因突变的多⽅向性相关。
4.果蝇眼⾊遗传的剂量效应红⾊(V+)对朱红(V)为显性,杂合体(V+V)表现为红⾊,但(V+V V)的表现型却为朱红⾊(重复隐性基因的作⽤超过与之相对应的显性基因的作⽤)。
5.性状的多基因决定⼀个性状不只涉及2个等位基因。
⽽是可以涉及⼏对或⼏⼗个(或对)基因。
各个基因所起的作⽤是不⼀样的。
果蝇复眼的颜⾊受⼏⼗个不同基因控制。
这叫多基因同效(多因⼀效)。
这是因为控制果蝇眼⾊的⽣化机制包括有许多环节。
总之,⼈类对基因的认识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新的遗传⽅式将继续被发现。
⼆、果蝇眼⾊⾊素合成⽣化过程1.研究史1933年,遗传学家伊弗雷斯(B·Ephrissi)获得洛⽒基⾦的资助来到加州研究果蝇遗传学和胚胎学之间的关系,⽐德尔开始加盟这⼀⾏列,并进⾏了⼀些开创性的尝试。
昆虫基础考试题库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昆虫属于哪一门动物?A. 脊椎动物门B. 节肢动物门C. 软体动物门D. 脊索动物门答案:B2. 昆虫的体节分为哪三个部分?A. 头部、胸部、腹部B. 头部、躯干、尾部C. 头部、胸部、尾部D. 头部、躯干、腹部答案:A3. 昆虫的外骨骼是由什么构成的?A. 碳酸钙B. 几丁质C. 蛋白质D. 纤维素答案:B4. 昆虫的复眼是由多少个单眼组成的?A. 1个B. 2个C. 3个D. 多个答案:D5. 下列哪个不是昆虫的生殖方式?A. 卵生B. 胎生C. 卵胎生D. 卵寄生答案:B6. 昆虫的触角有什么作用?A. 嗅觉和触觉B. 视觉C. 听觉D. 味觉答案:A7. 昆虫的翅是如何发育的?A. 外生B. 内生C. 混合发育D. 无翅答案:B8. 昆虫的足部通常有多少节?A. 3节B. 4节C. 5节D. 6节答案:C9. 昆虫的呼吸系统是什么?A. 鳃B. 肺C. 气管D. 皮肤答案:C10. 昆虫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A. 卵、幼虫、蛹、成虫B. 卵、蛹、成虫C. 幼虫、蛹、成虫D. 卵、成虫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已知种类超过______万种。
答案:10012. 昆虫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其______结构。
答案:外骨骼13. 昆虫的口器类型有咀嚼式、刺吸式、______等。
答案:吸食式14. 昆虫的蜕皮现象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______。
答案:增大15. 昆虫的触角是其重要的______器官。
答案:感觉16. 昆虫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个小眼只能看到______。
答案:一个点17. 昆虫的足部结构适应了其不同的生活习性,如跳跃、爬行、______等。
答案:游泳18. 昆虫的气管系统直接与______相连,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血液19. 昆虫的交配行为通常发生在______期。
果蝇实验基础实验时间2016.11.8晚摘要:在模式生物中,最著名、“服役时间”最长、研究最深入与广泛的当属果蝇(Drosophila),其中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种为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通过观察不同种类果蝇的雌雄个体,找出雌雄个体之间的差异,掌握辨别不同种类果蝇雌雄的方法,便于后期对处女蝇的挑选与雌雄果蝇的筛选和辨别。
了解果蝇几种典型突变体黑檀体、残翅、三隐等个体的性状和表型,并与野生型之间进行仔细比较观察,准确地对突变体的性状进行识别,为进一步的杂交实验观察打下基础。
学习和掌握果蝇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步骤。
1引言在模式生物中,最著名、“服役时间”最长、研究最深入与广泛的当属果蝇(Drosophila),其中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种为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果蝇是遗传学及生物学其他学科使用最广泛的模式生物,并对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是因为果蝇作为遗传学或或生物学的研究材料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1)果蝇染色体数目少,D.melanogaster仅有四对染色体,基因组约180Mb,约120Mb常染色质,其他为异染色质。
对143.726Mb序列进行注释发现了17215个基因[1]。
基因数目相对少。
(2)雌雄蝇易于区分。
(3)具有许多自发的或诱发的可遗传性突变性状。
果蝇突变量巨大,Lindsley和Zimm详细描述了4000余种基因突变,9000余种染色体重排[2]。
(4)世代周期短。
25℃下约10天一代;个体小易于饲养,繁殖能力强,培养费用低廉。
(5)具有巨大的多线染色体。
(6)雄果蝇完全连锁。
(7)有丰富的人造遗传工具。
(8)遗传背景清楚。
2000年完成了对D.melanogaster全基因组约120Mb常染色质的测序工作[3]。
通过观察不同种类果蝇的雌雄个体,找出雌雄个体之间的差异,掌握辨别不同种类果蝇雌雄的方法,便于后期对处女蝇的挑选与雌雄果蝇的筛选和辨别。
果蝇红色花斑眼是遗传学方面的一个经典案例,也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模型。
它的发现和研究过程为我们揭示了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领域的许多奥秘,对于我们理解物种演化、遗传变异以及遗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认识果蝇红色花斑眼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小型的昆虫,它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
红色花斑眼是果蝇的一个突变型,通常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所引起的。
在野外自然环境中,正常果蝇的眼睛呈现红色,而突变型果蝇的眼睛则呈现黑色。
这种突变型果蝇是由美国遗传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在实验室中发现的,他的发现引发了后来的一系列研究,极大地推动了遗传学领域的发展。
2. 突变的起源和遗传机制对于果蝇红色花斑眼,科学家们一开始并不清楚它是如何产生的,直到摩尔根做了一系列的交叉实验后才发现,这种红色花斑眼是由突变基因引起的。
摩尔根利用果蝇的繁殖周期和X染色体遗传规律,成功地解释了红色花斑眼的遗传机制。
他发现,这个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表现出显性遗传的特点,这一发现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3. 对进化生物学的启示果蝇红色花斑眼的研究成果不仅让人们对遗传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演化生物学上的许多问题。
从果蝇的染色体遗传规律到突变基因的发现,再到遗传变异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案例和数据。
这些数据为我们探讨物种演化、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以及遗传变异对物种适应性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总结回顾通过对果蝇红色花斑眼案例的全面探讨,我们发现了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方面许多有意义的内容。
从遗传机制的解释到对进化过程的启示,都为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果蝇红色花斑眼案例告诉我们,对于生物世界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追问和实验,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果蝇红色花斑眼案例是一次伟大的科学发现,它不仅在遗传学领域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A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 .光能的吸收与转化C .ATP 的合成与分解D .基因的突变与重组【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有关内容。
同时考查了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对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不清楚,以及题干的关键词(“同时发生”的忽略是错选的关键。
【解题思路】: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且发生分化,A 正确;幼苗能进行光合作用,此过程中发生光能的吸收与转化,B 正确;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ATP 的合成与分解,C 正确;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随时都可发生,而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不会发生减数分裂,D 错误。
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 .T 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 .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 .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特异性免疫的相关内容。
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难度不大。
【解题思路】: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然后呈递给T 细胞,T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 细胞受刺激后增殖分化,部分形成记忆细胞,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分裂。
故答案为C 。
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 .点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 .点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流变化 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的传导方向相同【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内容。
奇妙的眼睛有些昆虫被称为复眼阅读答案【原文】奇妙的眼睛①看一看蝴蝶,你会看见它那美丽的形状和色彩,你会注意到它翅膀上的线条和斑点,你甚至会看见蒙在它翅膀上,使翅膀色彩斑斓的那层细细的粉末,还会看到它那圆溜溜发亮的黑眼睛。
②透过这双眼睛,在蝴蝶看采你是什么样的呢?一点儿也不像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那副模样!③蝴蝶只看见它所需要看见的东西。
它把你的脑袋只认作是它休息的一个地方,你的头发像一堆乱绳子,每根都粗得足以让它的脚在上面站得住。
蝴蝶只有在它飞行时或你在行动时才能看见你,因为它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
④你的眼睛能自己运动,细小的肌肉一直在使你的眼睛上下、前后地运动。
但是蝴蝶和其他昆虫的眼睛相对于头部来说是不动的,青蛙、蟾蜍和有些鱼的眼睛也是不动的。
⑤色彩能帮助你看见东西,但是能看得见颜色的哺乳动物只有人和某些猿。
在其他哺乳动物(比如狗)看来,世界就像一张黑白照片。
狗在打猎时主要依靠听觉和嗅觉。
⑥鸟确实看得见颜色3它们需要看得见颜色,因为它们飞在空中,需要寻找栖息的地方。
色彩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这样它们才能在空中抓到虫子或者在树枝上落下。
有些乌看东西甚至比你还厉害。
吃昆虫的乌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看见虫子,甚至非常幼小的鸟都能看见高空中的鹰鹫。
敏锐的目光和色感有助于鸟类寻找食物,发现敌人。
⑦动物眼睛的形状同它自身的需要相适应。
马眼睛的瞳孔(即眼的开口)长得横里宽,野马一般生活在开阔的平川地上,宽的瞳孔使这些野马看见左右两边远处的敌人。
猫和狐狸的瞳孔长得竖里长。
这些动物更需要看上下的东西——灌木丛里的鸟,草丛里的老鼠。
更为特殊的是四眼鱼的眼睛,这种鱼生活在水的最上层。
宅的眼睛分成两半,上面一半看空中,下面一半看水里。
所以四眼鱼能同时看到下面的鱼,上面的鸟,而且都在一幅画面里!⑧我们目前所了解的就已经使我们惊叹不已。
而科学家们将对动物看东西的许多办法了解得越来越多。
(文章有删节)【问题】15.从全文来看,动物眼睛的“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16.请你说出文中所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其作用?(3分)17.请说说第④段中加点的“相对于”在句子中的作用?(3分)18.请你说出第⑦段的结构方式。
2023年《病虫害》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昆虫的气门位于()。
A.头部B.胸部C.腹部D.尾部参考答案: C2.下列()没有假死性?A.螽斯B.卷球鼠妇C.象鼻虫D.黏虫参考答案: A3.()的雌虫产卵器是针矛状的。
A.叶蝉B.蝼蛄C.蝗虫D.蟋蟀参考答案: D4.昆虫的触角可用来()。
A.放出气味B.觅食C.吸引异性D.运动参考答案: A5.昆虫的翅膀长在()部。
A.头B.胸C.腹D.尾参考答案: B6.下列昆虫中有拟态习性的是()A.中华剑角蝗B.尺蠖C.斑粉蝶D.玉米螟参考答案: B7.哪种昆虫的触角为球杆状的?A.虎甲B.草蛉C.蓟马D.黑脉蛱蝶参考答案: D8.蝶类昆虫的触角是A.线状B.鳃片状C.羽状D.球杆状参考答案: D9.昆虫是唯一具()的无脊椎动物。
A.足B.翅C.气门D.触角参考答案: B10.下列()不是害虫天敌。
A.食蚜蝇B.螳螂C.二十八星瓢虫D.异色瓢虫参考答案: C11.以下不属于咀嚼式口器昆虫的危害特点的是()。
A.缺刻B.孔洞D.虫道参考答案: C12.下列哪个目的昆虫有锉吸式口器?A.缨翅目B.同翅目C.半翅目D.膜翅目参考答案: A13.不具有平衡棒的昆虫是()。
A.胡蜂B.苍蝇C.蚊子D.蚋参考答案: A14.下列哪种昆虫没有蛹期?A.大头金蝇B.美国白蛾C.蝗虫D.舞毒蛾参考答案: C15.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 统称为()。
B、化蛹C、脱皮D、羽化参考答案: C16.具芒状是()特有的触角类型。
A、叩头甲B、蝇类C、蜂类D、蚁类参考答案: B17.具有捕捉足的昆虫大多为()。
A、肉食性B、腐食性C、粪食性D、植食性参考答案: A18.利用高频电流和微波加热进行杀虫的方法属于()。
A、化学防治法B、物理机械防治法C、生物防治法D、农业技术防治法参考答案: B19.具有捕捉虫是昆虫是()。
A、草蛉B、猎蝽C、天牛D、步行虫参考答案: B20.蝗虫的听器位于()。
高一生物果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果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B. 果蝇的染色体数量为8条C. 果蝇的生命周期较短,适合用于遗传实验D. 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答案:B2. 果蝇的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关于红眼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红眼基因是显性基因B. 红眼基因是隐性基因C. 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 红眼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答案:A3. 果蝇的白眼基因是隐性基因,下列关于白眼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只有雄性果蝇才会表现出白眼性状B. 只有雌性果蝇才会表现出白眼性状C. 雄性和雌性果蝇都可能表现出白眼性状D. 雄性和雌性果蝇都不会表现出白眼性状答案:C4. 果蝇的体色有黑色和灰色两种,下列关于体色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黑色是显性性状,灰色是隐性性状B. 灰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C. 黑色和灰色都是显性性状D. 黑色和灰色都是隐性性状答案:A5. 果蝇的翅型有正常翅和残翅两种,下列关于翅型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正常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B. 残翅是显性性状,正常翅是隐性性状C. 正常翅和残翅都是显性性状D. 正常翅和残翅都是隐性性状答案:A6. 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关于刚毛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刚毛是显性性状,截毛是隐性性状B. 截毛是显性性状,刚毛是隐性性状C. 刚毛和截毛都是显性性状D. 刚毛和截毛都是隐性性状答案:A7. 果蝇的体长有长体和短体两种,下列关于体长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长体是显性性状,短体是隐性性状B. 短体是显性性状,长体是隐性性状C. 长体和短体都是显性性状D. 长体和短体都是隐性性状答案:A8. 果蝇的眼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下列关于眼色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红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B. 白色是显性性状,红色是隐性性状C. 红色和白色都是显性性状D. 红色和白色都是隐性性状答案:A9. 果蝇的触角有直触角和弯触角两种,下列关于触角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昆虫及相关试题及答案
1. 昆虫的分类属于哪一门?
A. 植物门
B. 动物门
C. 真菌门
D. 原生动物门
答案:B
2. 昆虫的身体分为哪三个主要部分?
A. 头、胸、腹
B. 头、颈、腹
C. 头、躯干、尾
D. 头、胸、尾
答案:A
3. 昆虫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A. 鳃
B. 肺
C. 气管
D. 皮肤
答案:C
4. 下列哪个不是昆虫的特点?
A.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有三对足
C. 有四对翅膀
D. 有外骨骼
答案:C
5. 昆虫的外骨骼有什么作用?
A. 保护身体
B. 帮助呼吸
C. 储存食物
D. 调节体温
答案:A
6. 昆虫的复眼是由多少个小眼组成的?
A. 10个
B. 100个
C. 1000个
D. 10000个
答案:B
7. 昆虫的触角主要用来做什么?
A. 飞行
B. 感觉
C. 呼吸
D. 储存食物
答案:B
8. 昆虫的口器类型有几种?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D
9. 以下哪种昆虫是完全变态发育?
A. 蝗虫
B. 蚜虫
C. 蝴蝶
D. 蜻蜓
答案:C
10. 昆虫的寿命一般有多长?
A. 几小时
B. 几天
C. 几个月
D. 几年
答案:C。
遗传病同步教学测试试卷**测试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非选择题1. 下图是人类某一家庭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
(设甲病与A、a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B、b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基因;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基因。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7______________;Ⅲ8________;Ⅲ10________。
(3)若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
2. 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进行杂交实验:a.黑鲤和红鲤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皆表现为黑鲤;b.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既有黑鲤,也有红鲤,且黑鲤∶红鲤约为15∶1请回答下列问题(1)鲤鱼体色中的_______是显性性状(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______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①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条雌性鲤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该异型个体与双亲及其他个体的眼型均不同,假如已知该眼型由核内显性基因E控制,则该变异来源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已确定该异型眼鲤鱼为杂合子,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获得该性状纯种品系的培育方案 (只有大致的设计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果蝇的体色(灰身、黑身)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黑眼睛的果蝇一种经常被误读的昆虫PROCESS CONTROl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 PROCESS CONTROl如减少潮湿、垃圾积聚,由此减少害虫获取实物难易性和交配状态等许多因为使上述测试实验科学客观,需黑眼睛的果蝇孳生。
着重采取孳生地环境预防,记录素,甚至可以说影响蝇类行为的因素多要将实验重新设计以便可以发挥每个所做的一切工作。
在理想条件下,害虫不胜举。
关于蝇类行为研究、具有价值蝇类控制装置的效用,而不是仅在某一种经常被误读的昆虫的生命周期只有几周,控制重点应主要的科学成果很丰富,比如科学实验显个特点时段的效率。
更有意义的测试针对果蝇幼虫期。
采取孳生地清除和诱示,某些蝇类在特定性别、虫龄条件下, 实验应当是在相同的时间在不同的测虫灯捕获成虫的措施可以快速、显著的在距离地面1.2m高度飞翔。
基于此类试单元中进行,遵循科学研究的罗马降低果蝇密度。
持续采取孳生地清除措研究结果,某些制造商和虫控专家推荐广场测试方法议定书。
实验选用同样□马里安德森伯明翰大学环境健康与危害管理部施将驱走或极大降低害虫孳生和虫害发蝇类控制装置应安装在距离地面1.2m 虫龄的蝇类(理想的是羽化后3d的虫生的可能性。
的高度。
这类建议隐含着一个误导,即龄),同样的方法饲养,同样的蝇类性1.2m高的蝇类控制装置捕获效率将远别等等。
远高于其他高度,比如1.9m的高度。
然化学治理虽然施放气雾剂、滞留喷洒可以立而,实际情况是,作为此建议依据的科测试过程和报告即降低果蝇密度,但是必须仔细选择施学研究却并不能推导出上述建议。
蝇测试实验的场所、支持数据都应当我们经常见到它们在厨房、餐厅上用的产品。
无论是业主、甲方经理或处类将依然能被设置在1.9m高度或其他正确披露。
通常制造商不发布其测试结空盘旋,或停歇在墙壁、立面上,当我们理场所的顾客都会关注你选择的除虫产高度的紫外灯所吸引,甚至从实用角度论依据的原始数据,特别是当其测试结接近时,它们又飞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