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企鹅寄冰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08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人教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我爱阅读企鹅寄冰教案第一篇:部编人教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我爱阅读企鹅寄冰教案部编人教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我爱阅读教案【我爱阅读】企鹅寄冰一、导入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多篇和动物有关的课文,你能举列说说吗?生:有《小青蛙》、《动物儿歌》师:你们会背诵这些课文吗?生:会。
师:好,下面请全班同学齐背《动物儿歌》。
(生背诵课文)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请全班一起回答,接下出示狮子和企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两张图片上的动物你们认识吗?生:企鹅和狮子。
师:对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狮子和企鹅,它们之间发生的一段故事,小朋友们想听吗?学生:想!(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再读一遍课文;(1)企鹅给谁寄冰?(2)从哪儿寄到哪儿?(3)寄到了吗?三、课文学习狮子大王住在很热的非洲。
夏天来了,狮子大王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
”河马说:“听说在南极有一种很冷的叫做冰的东西。
”狮子大王听了,立刻给南极的企鹅写了一封信,请他寄一块冰来。
大家想想故事后面出现了什么状况了呢?结合课文,说说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企鹅给狮子大王寄冰,从南极寄到非洲,狮子大王没有收到冰,却收到了一袋水)四、阅读全文1、想一想:为什么狮子让企鹅给他寄冰?2、狮子大王:“热啊,热啊。
”读出烦躁、酷热难耐的语气。
河马说:“听说在南极有一种很冷的叫做冰的东西。
”注意语气停顿,读出不确定的语气。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抓住“立刻”换词理解,读出狮子大王迫不及待的语气。
4、狮子寄信怎么说?企鹅收到信后怎么寄冰?狮子收到冰了吗?为什么?课后小结课文介绍了狮子大王住在炎热的非洲,想请南极的企鹅为他寄一块冰来。
收到时却变成了水。
这个故事说明了随温度的变化冰可以变成水,水也可以变成冰;第二篇: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语文园地一主备人:曹阿芳修改人: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企鹅寄冰教案【教案】企鹅寄冰1. 教学目标:- 了解企鹅的特点,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学习基本的作文写作技巧,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合作意识2. 教学准备:- PPT或展示板- 彩色笔、纸张等- 有关企鹅的图片、视频资料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企鹅的图片或播放企鹅的视频,让学生们对企鹅有初步的了解,带入到今天的学习主题—“企鹅寄冰”。
鼓励学生们谈论感受和所了解到的企鹅的特点。
第二步:知识讲解(10分钟)- 利用PPT或展示板,向学生们介绍企鹅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面临的保护问题。
让学生们了解到因全球气候变暖,企鹅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图片,让学生们对此有直观的感受。
第三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10分钟)- 引导学生们想象:如果你是一只企鹅,当欢庆寒冷季节的冰雪消失,又无法孵化新一代企鹅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鼓励学生们就此展开讨论,或自由写下自己的想法。
第四步:写作训练(20分钟)- 向学生们解释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出、主体和结尾。
带领学生们组织自己的想法,并写出一篇寄托企鹅心声的作文。
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模板和词汇提示,引导学生们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第五步:展示和交流(10分钟)- 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文,鼓励其他同学提问、评论和互动,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第六步:总结和拓展(5分钟)- 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企鹅保护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从自己的小事做起,保护动物和环境。
鼓励学生们寻找更多有关企鹅及其他动物保护的资料,扩大对动物保护的了解。
4.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们参与相关保护活动,如参观动物保护区、参与义工活动等,增强实践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 组织学生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学习,写一篇调研报告或制作海报,向校内外传达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 进一步拓展环保主题,如其他受到气候变暖威胁的动物、海洋保护等。
篇一:企鹅寄冰朱湖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篇二:企鹅寄冰说课稿《企鹅寄冰》文本狮子大王住在很热的非洲.夏天来了,狮子大王不停的叫着:热啊,热啊.豹子说:听说在南极有一种很冷的叫做冰的东西.狮子大王听了,立刻给南极的企鹅写了一封信,请他寄一块冰来.好多天以后,企鹅收到了信.他说:啊,狮子大王想要一块冰,太容易了.企鹅挑了一块冰,装在塑料袋里,给狮子大王寄去.装冰的箱子先上了轮船,又上了飞机.过了很多天,狮子大王收到了箱子.打开箱子一看,狮子大王好奇怪:咦,怎么是一袋水?狮子大王生气地把箱子退回去了,还给企鹅写了一封信.又过了很多天,企鹅收到了箱子和信.狮子大王的信上写着:我要你寄冰来,你为什么寄水来?企鹅连忙把箱子打开:这明明是冰嘛,怎么说是水呢?看着袋子里的冰块,企鹅也糊涂了.活动解说材料分析:《企鹅寄冰》是一则融故事性、科学性、社会性于一体的童话。
故事性主要表现为讲述了身在南极的企鹅给长在非洲的狮子寄冰导致的“美丽误会”;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故事中讲到的冰、水互为转换的条件(环境),以及地球因幅远辽阔导致的地域差异;融合的社会性教育则有朋友之间可以通过信来传递友谊。
应该说,这些都是本材料所呈现的教育元素。
但因故事的主体情节沿循“寄冰”进行,冰在寄送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通话故事的“核心”,因而我将之定位于科学领域。
大班幼儿已具备理解简单情节文学作品的能力,且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乐意尝试操作材料验证自己的摄像,他们所储备的生活经验也能支持他们理解因幅远辽阔造成地域差异的现象。
最终,我选择在大班上学期末(冬天)进行本次科学活动《企鹅寄冰》。
活动目标:1、能借助小工具完成冰变水的实验,感知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2、尝试根据故事情节提供的信息,推理情节发展的合理可能。
目标解说: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主导目标,界定清楚本次活动为主题背景下科学性活动,目标2看似有语言的成分,但实质是伴随性目标。
因而,本活动是以童话故事为载体实施的科学性教育活动。
小班科学教案企鹅寄冰小班科学教案:企鹅寄冰导语:企鹅是生活在南极洲和南美洲等地的鸟类动物,它们是非常有趣的生物。
本节课以企鹅为主题,以“企鹅寄冰”为教案内容,通过观察企鹅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了解企鹅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一、教学目标:1. 认识企鹅是一种生活在南极洲的鸟类动物。
2. 了解企鹅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种类的企鹅图片。
2. 玩具或模型:如企鹅玩偶、企鹅造型冰块等。
3. 教具:大白纸、彩色画笔。
4. 海洋音乐(背景音乐)。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海洋音乐,让幼儿进入教学氛围。
2. 老师展示一些企鹅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介绍这些可爱的生物。
步骤二:观察与探究1. 老师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展示一只企鹅玩偶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的特征,如:黑色的羽毛、扁平的脚等。
2. 老师介绍企鹅是生活在南极洲的鸟类动物,它们生活在寒冷的地方,喜欢吃鱼。
3. 老师可以进一步让孩子们用彩色画笔在大白纸上画一只企鹅,加深对企鹅外貌特征的认知。
步骤三:互动游戏1. 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
游戏可以是模仿企鹅的行为,如:扇动翅膀、用扁平的脚在地上“跳舞”等。
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感受企鹅的特点。
2. 还可以使用企鹅造型冰块进行游戏。
将企鹅造型冰块放在鱼缸或大碗里,让幼儿模仿企鹅捕鱼的行为,用双手冒险地捞起冰块中的小鱼。
步骤四:延伸活动1. 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企鹅手工艺品,如用纸板剪出企鹅的形状,并用绒布或棉花填充成立体的形态。
2. 老师可以展示一段关于企鹅生活的纪录片,通过视频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企鹅的了解。
3. 幼儿可以分享一些关于企鹅的有趣事实,如:企鹅会通过发出特定的叫声来寻找自己的伴侣。
四、巩固与评估1. 老师可以与幼儿进行问答,测试他们对企鹅的认知程度。
如:企鹅属于什么动物类别?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喜欢吃什么?2. 老师可以询问幼儿,他们观察到企鹅的哪些特征?他们认为企鹅为什么要生活在寒冷的地方?五、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企鹅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企鹅寄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2.了解企鹅寄冰的原理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视频、实物模型、教案;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尺子、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播放一段企鹅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2.教师介绍企鹅寄冰的原理和方法。
2. 理论讲解1.企鹅寄冰的原理:企鹅寄冰是指企鹅在冰上寄养自己的幼崽,这是因为企鹅的幼崽出生后需要保持温暖,而冰面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2.企鹅寄冰的方法:企鹅会在冰面上挖一个浅坑,然后把幼崽放在坑里,再用自己的身体覆盖住幼崽,形成一个保护幼崽的“温室”。
3. 实践操作1.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了解企鹅寄冰的具体形态;2.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企鹅寄冰的模型;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设计,但要保证模型的基本形态和原理不变;4.制作完成后,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总结归纳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企鹅寄冰的原理和方法;2.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4.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企鹅寄冰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但是,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由于学生的创新设计过多,导致一些模型的基本形态和原理发生了变化,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规范。
企鹅寄冰【教学目标】1.会认“企、王、豹、臣、弄、极、封、容、易、塑、料、盒、邮、递、员、件、退”17个生字;会写“寄、王、臣、极、令、赶、易、件”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感叹句的语气。
3.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的气候特点。
能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水的基本属性,知道狮子大王收不到冰的原因。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抓住关键词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知道狮子大王收不到冰的原因。
【教学素材】1.有关南极的资料2.有关北极的资料3.有关企鹅的知识4.有关水结冰的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1.会认“企、王、豹、臣、弄、极、封、容、易、塑、料、盒、邮、递、员、件、退”17个生字;会写“寄、王、臣、极、令、赶、易、件”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感叹句的语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你们知道企鹅吗?谁知道它生活在哪里?(课件出示2)2.教师介绍: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企鹅寄冰的故事。
(板书课题:企鹅寄冰)3.生字“企”注音,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谜语猜字:人止步。
(企)(课件出示3)4.齐读课题,教师质疑:企鹅给谁寄冰?从哪儿寄到哪儿?寄到了吗?(课件出示4)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企鹅给谁寄冰?从哪儿寄到哪儿? (课件出示)(学生概括故事)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重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4.我会读生字。
qǐwáng bào chén nòng jífēng róng yì企王豹臣弄极封容易sùliào héyóu dìyuán jiàn tuì塑料盒邮递员件退5.同桌互读。
23 企鹅寄冰【教材简说】《企鹅寄冰》是一篇科学童话,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让我们了解南极和非洲不同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并设计了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
【学习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1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气候特点。
能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水的特点。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方案一】一、初识非洲、南极,积累相关词语。
(一)出示图片:认识南(nán) 极(jí) 、非(fēi) 洲(zhōu) 。
1.让我们先从图上来认识两个地方:(1)指名拼读1人:南极。
谁来拼读一下?(2)指名拼读2人。
第二个地方谁会拼读?你注意到了“洲”字是翘舌音,谁能像他一样读好?(3)齐读南极、非洲。
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4)去掉拼音直接读。
左边这幅图是——南极,右边这幅图是——非洲。
(二)了解南极。
1.听老师用一句话介绍南极,仔细听认真记,待会儿请你照着老师的样子来说一说?说两遍。
南极冰天雪地。
2.谁来说说看?3.南极是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4.所以,我们称它为——寒冷的南极(三)简介非洲。
1.师述:和南极相反,非洲是个很热的地方,因为非洲离太阳最近,在非洲的很多地方,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夏天。
再来仔细听认真记。
非洲炎热干旱。
谁来会看?2.所以,我们称非洲为——火热(rè)的非洲(1)拼读生字“热”(2)“热”字下面有个“四点底”,就好像火在不停地烤!注意四点底的一点朝左,三点朝右。
3.总结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个地方有关。
二、揭示课题。
1.出示: jì bīng企鹅寄冰(1)谁来拼读课题?(2)后鼻音读得很准,开火车拼读。
一起来拼读。
板书:寄冰“寄”是指通过邮局把东西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企鹅寄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企鹅的基本生活习性和其生活环境;2.认识企鹅对于冰川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4.通过课堂活动和多媒体展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2.企鹅对冰川生态系统的影响;3.保护企鹅和冰川生态环境的措施。
三、教学重点1.理解企鹅对于冰川生态系统的重要性;2.掌握保护企鹅和冰川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2.小组讨论;3.课堂实验;4.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企鹅的纪录片片段,激发学生对企鹅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诱发学生对冰川和企鹅生态的思考,引入今天的主题。
2. 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利用多媒体展示关于企鹅的基本信息,如不同种类的企鹅、它们的外貌特征、繁殖季节等。
引导学生了解企鹅生活在南极附近的冰川地带,适应恶劣的寒冷环境,并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
3. 企鹅对冰川生态系统的影响说明企鹅是冰川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它们在繁殖期间会聚集成大型的企鹅群,对于冰川周围的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例如,它们的宝宝需要靠父母的喂养,而企鹅则需要靠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来维持生命。
通过讲解企鹅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企鹅对冰川生态的重要性。
4. 保护企鹅和冰川生态环境的措施介绍保护企鹅和冰川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它们。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的建议,例如减少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教育等。
同时,展示相关保护项目的实施情况,让学生了解到国内外关于企鹅和冰川生态保护的努力。
5. 课堂实验进行与冰川相关的实验,例如制作冰块模型以展示冰川的形成和变化。
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对冰川科学和环境保护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6.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问答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检查他们对于企鹅和冰川生态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企鹅的基本生活习性、生活环境以及其对冰川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3企鹅寄冰
【教材简说】
《企鹅寄冰》是一篇科学童话,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让我们了解南极和非洲例外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并设计了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1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例外气候特点。
能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水的特点。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方案一】
一、初识非洲、南极,积累相关词语。
(一)出示图片:认识南(nán)极(jí)、非(fēi)洲(zhōu)。
1.让我们先从图上来认识两个地方:
(1)指名拼读1人:南极。
谁来拼读一下?
(2)指名拼读2人。
第二个地方谁会拼读?
你注意到了“洲”字是翘舌音,谁能像他一样读好?(3)齐读南极、非洲。
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4)去掉拼音直接读。
左边这幅图是——南极,右边这幅图是——非洲。
(二)了解南极。
1.听老师用一句话介绍南极,仔细听认真记,待会儿请你照着老师的样子来说一说?说两遍。
南极冰天雪地。
2.谁来说说看?
3.南极是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4.所以,我们称它为——凉爽的南极
(三)简介非洲。
1.师述:和南极相反,非洲是个很热的地方,因为非洲离太阳最近,在非洲的很多地方,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夏天。
再来仔细听认真记。
非洲炎夏干旱。
谁来会看?
2.所以,我们称非洲为——火热(rè)的非洲
(1)拼读生字“热”
(2)“热”字下面有个“四点底”,就好像火在不停地烤!注意四点底的一点朝左,三点朝右。
3.总结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个地方有关。
二、揭示课题。
1.出示:jìbīng
企鹅寄冰
(1)谁来拼读课题?
(2)后鼻音读得很准,开火车拼读。
一起来拼读。
板书:寄冰
“寄”是指通过邮局把东西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23课(补齐课题23)——齐读课题。
(寄的是冰,很特别吧!)
三、初读课文。
1.现在,让我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谁给谁寄冰?从哪里往哪里寄冰?
板书:谁给谁寄冰?从哪里往哪里寄冰?
2.交流问题:
出示狮子、企鹅
出示:南极非洲
3.企鹅住在南极,南极——冰天雪地,(板书:冰天雪地)非常——凉爽。
狮子住在非洲,非洲——炎夏干旱, (板书:炎夏干旱)。
四、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一)学习第1、2节。
1.狮子为什么要企鹅给他寄冰?(板书:为什么?)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一至六自然段就能知道了。
(1)自己读读,不加字不漏字、按停顿符号正确朗读。
(2)读读词语:块作为量词,我们可以说——一(块)冰(3)师:冰可以一块一块地数。
课文中提到的这3种物品该怎么数?让我们来拼拼读读记记。
出示:一(封(fēng))信一(个)箱(xiāng)子一(袋(dài))水(开火车直接读)
(4)小结:例外的物品有例外的数法。
2.老师请两个人分别来读这两小节?
学生朗读,评价:*你能按标点停顿,把句子读通了!*你把狮子非常希望看到冰是什么样的感觉读出来了!*一起读读。
3.现在谁知道狮子为什么要企鹅给他寄冰?
4.狮子生活在炎夏的非洲,从没见过冰,企鹅就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怪不得狮子要企鹅给他寄冰呢!这个问题我们读懂了!
(二)学习第8-11自然段。
1.那么,满怀希望的洪洪等到的是什么结果呢?(板书:结果?)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8-11自然段。
(1)这几段话很长,里面还有几个生字,要读懂得先来做个游戏:拼音节读生字
收(shōu)到退(tuì)回去
( 2 )生字会读了,和同桌一起读读这几段。
( 3)请读(读得真不错,老师也给你一个大拇指!)
2.交流问题:你们读懂了吗?狮子等到的结果是什么?出示卡片:满满的一袋水
(1)是啊!你们读懂了:
教师指着媒体引读:
师:过了好几天,狮子大王终于收到了南极的一个盒子,以为是从没见过的冰,这个时候他一定十分(高兴)(读),打开一看,却发现里面是(一袋水),板书:一袋水
觉得很“生气”(读)。
(2)于是,他又写信给企鹅,信上这样说:
我要你寄一块冰,你为什么给我寄了一带水呢?
自己读读---标点变色(这里有一个问号,你能读出语气来吗?)指名读。
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
(3)我听出来了,狮子大王觉很生气。
(4)狮子大王挺生气的。
(他还把箱子退回去)
板书:退回
3.而企鹅收到狮子大王的信后,被弄戆直了
出示:咦?这明明是冰,狮子大王怎么说它是水呢?(1)读读词语:戆直
(2)什么叫“戆直”?换词语---不明白、奇怪
(3)练习朗读:把企鹅心里的想法读出来。
(而且是一块方方正正的冰)板书:一块方方正正的冰(自己读读—请读---齐读。
)4.男生当狮子,女生当企鹅。
它俩为什么一个生气,一个戆直?
问题出在哪?让聪惠的小朋友来告诉他们吧!
借助板书小结:(你们说的对,企鹅从南极寄了一块冰给狮子大王,而非洲的气候十分炎夏,冰遇热变成水,所以狮子大王打开箱子,看见的是一袋水,于是他又把水退了回去;南极的气候十分凉爽,这袋水遇冷变成冰,所以企鹅打开箱子里看到的还是冰。
)
5.课文中没写到企鹅是怎样寄冰的,你能从寄冰的结果猜到企鹅是怎样寄的?(没有保温措施)
五、说话练习,总结课文。
1.在你们的帮助下,狮子和企鹅都明白了道理,消除了误会,他们又成了好朋友。
到底该怎样寄冰呢?用什么方法才能让狮子收到冰呢?2.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科学小常识,我们要细心观察,爱积累的孩子才能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