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
- 格式:ppt
- 大小:8.20 MB
- 文档页数:46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作者:卢庆弘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8期髋关节置换术是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治疗手段,它能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但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 如脱位与半脱位、假体松动下沉、感染、骨折、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肢体不等长、假体术后损坏、血管神经损伤等,现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 脱位与半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上都带来了痛苦。
主要原因有[1]:①人工股骨头直径过小应力过于集中,脱位发生率增高。
使用小股骨头(22 mm)可使脱位发生率明显增高,使用限制性衬垫则降低。
目前一般使用股骨头直径为28 mm,髋臼直径≤54 mm。
②有效股骨颈长度过短。
如果髋臼假体植入位置太高或太偏内侧或选择股骨颈假体太短,股骨柄假体置入在内翻位,股骨近端骨组织去除过多,会引起股骨颈长度过短,从而导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减低,关节容易脱位。
③股骨假体颈部与髋臼缘的撞击。
髋臼假体置入后,必须彻底清除髋关节周围骨赘或溢出的骨水泥,否则这些硬物在髋关节活动时会起到杠杆作用,极易造成关节脱位。
④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或松解过度。
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力,可能是导致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
⑤术后护理不当或康复失控[2]。
过屈、过度外旋、内收等极易脱位。
为避免术后脱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4]: ①术中保持正确的前倾角,前倾角过大或过小均易发生脱位。
插入假体时,可在假体柄孔内插一斯氏针控制正确角度,防止击入时假体转动。
②适当扩大髓腔,不宜过大,同时假体座外侧紧贴大粗隆,增加抗扭转力矩,避免假体松动旋转而改变前倾角。
③髋臼帽置入角度要正确,站立时正常髋臼开口缘与地平面呈45°角,向前倾与矢状面成40°角。
人工髋臼帽的安装角度应力求在生理状态, 保证人工关节活动度大,且稳定。
髋臼帽前倾角度过大易发生前脱位,过小或后倾易发生后脱位。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手术的彻底失败,并造成患者的残疾,多数感染病例最终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假体和骨水泥,严重患者甚至死亡,常被称为“灾难性的并发症”。
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的处理重在预防措施的使用,防止感染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及早的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人工关节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是多样化的。
一些人工关节置换术早期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脓性感染一样,急性炎症的体征明显,术后体温持续性增高,患肢疼痛,尤其被动活动关节时疼痛更剧,有些人工髋关节感染后可能只有关节疼痛而持续数月或数年。
少数病人可出现皮肤瘘管或局部有分泌物排出。
早期急性感染的症状多出现于术后3, 4周内。
晚期血源性人工关节感染常发生在成功的人工关节术后数月至数年。
常见的感染源可来自齿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
病人可出现数天感染症状,而后发生晚期人工关节感染。
晚期深部感染其临床表现特殊,一般局部急性炎症不明显,常无红、肿、热等表现,体温和白细胞可以不高,但血沉较高,一般可达40?500mm/h,甚至 100mm/h。
人工关节慢性感染属低毒性细菌感染。
一般患者由术后开始即出现关节疼痛。
常有休息时或夜间疼痛。
有时术后早期有伤口愈合不良,浅层感染或术后伤口引流管换除较晚的历史。
病人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
有时血沉增快。
影像学检査:人工关节早期急性感染X 线片除可见软组织肿胀外,无其他特殊表现。
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出现局灶性骨溶解缺损并迅速发展扩大,在假体柄周围骨有明显骨膜反应,应高度怀疑有感染存在。
2.实验室检查对长期疼痛或松动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应行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验。
当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髙,而临床表现疑有感染者,应行关节穿刺抽液进行细菌学检查。
穿刺液行常规检查,革兰染色及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应抽取三个标本,如三者均为阴性则可除外感染。
如三者均为阳性则可确定有感染存在。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及防治【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全髋置换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共9例中低钾血症3例,脱位2例,肺部感染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坐骨神经损伤l例,髋部浅表感染l例。
9例均为围手术期管理不当所致,经及时治疗均未导致严重后果。
结论:围手术期管理不当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治疗analysis of early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early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and its preventions and treatments.methods:the clinic data of 53 patients underwent total hip replacement were analyzed.results:early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occurred in 14 cases:6 cases with hypokalaemia,2 cases with hip dislocation,2 case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2 cases with 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l case with sciatic nerve injury and one case with superficial infection.all the 14 complications were caused by inappropriate perioperative treatments.all the earlycomplications did not lead to serious consequences after early treatment. conclusion:inappropriate per]operative treatments are the chief reasons of early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early treatments give satisfactory outcomes【key words】fracture of neck of femur;necrosis of femoral head;total hip replacement;early treatments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目前重建髋关节功能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1】,近来我们已经在多种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应用thr。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作者:刘艳秋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护理【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91-02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股骨颈骨折、严重股骨头坏死引起的关节疼痛、畸形、行走不便等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痛苦,不能维持正常活动,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后能正常行走,减少病痛,可以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可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选择合适价位的髋关节,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指导,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 术前护理1.1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在进行手术前,首先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有无潜在的健康问题,能否胜任手术,有无合并症的发生,及时向医生进行反映,通过及时纠正问题,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1.2心理护理:当受到疾病折磨后,病人易产生失望、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护理人员给予耐心开导,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手术方法和手术环境,告知手术者的能力以及手术成功范例,使患者能充分的配合和信任,对手术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充满信心。
1.3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指导:手术后,让患者开展适应性训练,例如让患者认识到咳嗽和咳痰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咳嗽和咳痰的正确方法,许多患者在手术后,不习惯在床上排便,因此需要在手术前,充分锻炼和掌握床上排便的方法,对于吸烟的患者需要讲解吸烟的危害性,告诉他们吸烟影响骨折愈合是有科学根据的,帮助他们戒烟。
1.4术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术前晨禁食水,术区常规备皮,剔除会阴部及髋部以外15cm 范围的毛发,动作轻柔,勿划破皮肤,留置导尿。
1.5术区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
2 术后护理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全麻术后护理常规,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的意识变化,进行心电监测,吸氧,观察血氧饱和度情况。
同时注意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材料为人工髋臼以及人工股骨头,过去由于医疗水平不够发达,两者的材料均为金属材质,并发症较多,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除了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并发症外,还有人工髋臼的松动、脱位以及负重区的超高分子聚乙烯面磨损后引发的局部反应。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有哪些①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案,但在术中依然会有风险的发生,在术后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髋关节脱位就是其中一个,也是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髋关节脱位主要包括前脱位和后脱位,主要发生在术后早期一个月至三个月之内,术后的频繁活动也与脱位有关,下床时过度伸腿也有关,当然手术过程中的复位不当也有一定联系。
②术后感染:有研究表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约为4%左右,术后感染很容易造成术后恢复缓慢,也有可能存在较高的病残率。
引起术后感染的原因较多,手术环境、伤口清洁不当、术后伤口处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术后感染的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合理的使用预防性的抗生素,术前和术后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干预措施,尽量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出现可能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
由于手术人群老年人居多,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的康复以及活动会逐渐减少,更加增加了血液的凝固,从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④假体磨损:人工髋关节的假体磨损,垫跟头之间磨坏或碎了,这是假体磨损和碎裂的并发症。
还有假体松动,髋关节置换术后,因为活动太早或不合理的运动,在骨头跟人工假体之间骨头没长好,过度暴力会引起假体松动,松动就出现关节疼痛、不舒服,这样的患者可能需要做翻修手术来治疗。
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医生常喜欢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康复分为短期和长期两部分。
短期康复包括在极少或没有辅助器械的情况下行走,放弃使用止痛药,转而服用简单的非处方药物,一般在10至12周内就能康复。
第42章髋关节置换的并发症Bassam A. Masri,MD 9 FRCSCDarin Davidson,MDClive P. Duncan,MD,FRCSCDavid G. Lewallen,MDNicolas O. Noiseux,MD,FRCSCChitranjan S. Ranawat,MDVijay J. Rasquinha,MDJames B. Stiehl,MD一、感染全髋关节置换的感染是毁损性并发症,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并且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至少需要再进行1次以上的手术。
因为有一定的发病比例,所以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一)流行病学早期报道的THA后的感染率高得令人难以接受(一些报道为9%~12%),随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外科消毒的改善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感染率有所下降,最近一个大型的美国医保数据回顾显示初次关节置换的感染率小于1%而翻修术小于1. 1%。
进行初次关节置换的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感染率最高,4~6周后达到平台期,而翻修患者6~8周达到平台期。
感染仍然是THA翻修的常见原因,占Scandinavlan关节登记中心翻修的7%~11%。
(二)分型传统的分型系统根据时间分为3个阶段。
急性感染发生于THA术后4周内,血源性感染为感染后4周内传播到另一侧,慢性感染在术后4周以上发生。
在这个分型中还应该包括感染是否发生于初次或翻修的假体位置、骨量的丢失、是否使用异体骨和是否出现耐药菌。
按时间分型的方法还应该与内科情况和受累肢体的情况分类联合使用,这两个分类各分为严重度不同的3个亚型。
回顾性分析发现这种分型方法与预后密切相关,而预后主要与感染的清除和并发症有关。
这个分型将单独讨论在本章不详细讨论。
(三)危险因素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患者原因、技术原因、医院和手术室的因素及围术期的治疗。
后两者在最近的文献中受到明显的重视。
医院因素通常与每年进行的THA手术量有关,在对超过5000例的医保患者的回顾中发现,每年进行超过100个THA手术的医院的深部感染发生率要降低69%。
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由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
过去二者均用金属,实践症明并发症多,现已不用。
目前国内外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髋臼,低强度模量金属制成的人工股骨头。
人工全髋关节的类型和设计较多,主要是股骨头的直径和与骨固定的髋臼面的设计。
较厚的髋臼,直径相对小的人工股骨头组成的全髋,头臼磨擦力小,人工臼稳定,局部反应小。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除有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并发症外,尚有人工髋臼的松动,脱位及负重区的超高分子聚乙烯面磨损后引发的局部反应。
年龄在60岁以上,髋关节有严重疾患,伴有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且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症状者,应考虑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对于某些全身性且累及多关节疾病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手术年龄可适当放宽。
最常见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如下:适应症●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颈囊内骨折●髋臼骨折、脱位●创伤性骨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某些类型的骨肿瘤●血友病性关节炎●慢性炎症性髋关节病损年满50岁以上具有下列适应症者,可行人工全髋置换,对50岁以下者应慎重。
髋臼破坏重或有明显退变,疼痛重,关节活动受限明显,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
2.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关节强直,病变稳定,但膝关节活动良好者。
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并严重变形,塌陷和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4.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置换术、髋关节融合术失败者。
禁忌症●各种急性炎症性病变或髋部有感染灶者●髋部神经性病变●髋部肌力不足●骨骼发育未成熟者●重要脏器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难以配合治疗者●病理性肥胖●下肢患有严重的血管性疾病术前准备同股骨头置换术。
麻醉多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类风湿病人如穿刺失败可用椎板钻孔插管或全麻。
手术步骤1.体位以选择不同切口而定。
用后外侧切口时,病人侧卧,患侧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