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617无机化学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686.17 KB
- 文档页数:8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一、单选题 第2章 热化学1、在下列反应中,Q p =Q v 的反应为( )(A )CaCO 3(s) →CaO(s)+CO 2(g) (B )N 2(g)+3H 2(g) →2NH 3(g)(C )C(s)+O 2(g) →CO 2(g) (D )2H 2(g)+O 2(g) →2H 2O (l )2、下列各反应的(298)值中,恰为化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A )2H(g)+ O 2(g)→H 2O (l ) (B )2H 2(g)+O 2(g)→2H 2O (l )(C )N 2(g)+3H 2(g)→2NH 3(g) (D )N 2(g) +H 2(g)→NH 3(g) 3、由下列数据确定CH 4(g)的为( )C(石墨)+O 2(g)=CO 2(g) =-393.5kJ·mol -1H 2(g)+ O 2(g)=H 2O (l) =-285.8kJ·mol -1CH 4(g)+2O 2(g)=CO 2(g)+2H 2O (l ) =-890.3kJ·mol -1 (A )211 kJ·mol -1; (B )-74.8kJ·mol -1;(C )890.3 kJ·mol -1; (D )缺条件,无法算。
4、已知:(1)C(s)+O 2(g)→CO(g), (1)= -110.5k J·mol -1(2)C(s)+O 2(g)→CO 2(g), (2)=-393.5k J·mol -1 则在标准状态下25℃时,1000L 的CO 的发热量是( )(A )504 k J·mol -1 (B )383 k J·mol -1 (C )22500 k J·mol -1 (D )1.16×104 k J·mol -15、某系统由A 态沿途径Ⅰ到B 态放热100J ,同时得到50J 的功;当系统由A 态沿途径Ⅱ到B 态做功80J 时,Q 为 ( )(A ) 70J (B ) 30J (C )-30J (D )-70J6、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而系统失去5kJ 的热量给环境,则系统的内能变化为 ( )(A )-15kJ (B ) 5kJ (C ) -5kJ (D ) 15kJ7、表示CO 2生成热的反应是( )(A )CO (g )+ 1/2O 2(g )=CO 2(g )ΔrHmθ=-238.0kJ.mol-1(B )C (金刚石)+ O 2(g )=CO 2(g )ΔrHmθ=-395.4kJ.mol-1(C )2C (金刚石)+ 2O 2(g )=2CO 2(g )ΔrHmθ=-787.0kJ.mol-1(D )C (石墨)+ O 2(g )=CO 2(g )ΔrHmθ=-393.5kJ.mol-1二、填空题1、25℃下在恒容量热计中测得:1mol 液态C 6H 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H 2O 和气态CO 2时,放热3263.9kJ ,则△U 为-3263.9,若在恒压条件下,1mol 液态C 6H 6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为-3267.6。
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 ( 共18题 35分 ) 1. 2 分InCl 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 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1和+32. 2 分下列氢化物中,在室温下与水反应不产生氢气的是…………………………………( ) (A) LiAlH 4 (B) CaH 2 (C) SiH 4 (D) NH 33. 2 分和水反应得不到H 2O 2的是……………………………………………………………( ) (A) K 2O 2 (B) Na 2O 2 (C) KO 2 (D) KO 34. 2 分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既有酸又有碱的是………………………………………… ( ) (A) Mg 3N 2 (B) SbCl 5 (C) POCl 3 (D) NCl 35. 2 分有关H 3PO 4、H 3PO 3、H 3PO 2不正确的论述是…………………………………( ) (A) 氧化态分别是+5,+3,+1 (B) P 原子是四面体几何构型的中心 (C) 三种酸在水中的离解度相近 (D) 都是三元酸6. 2 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 ) (A) SiCl 4,SnCl 4,PbO (B) CCl 4,NO 2,HgI 2 (C) SiC ,B 2H 6,N 2O 4 (D) PbO 2,PbI 2,SnS7. 2 分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 ) (A) Li 2O 2 (B) Na 2O 2 (C) K 2O 2 (D) Rb 2O 28. 2 分1 mol 下列各物质溶于1 dm 3水中,生成的溶液 中H + 浓度最高的是……………( ) (A) SO 3 (B) P 4O 10 (C) HF (D) MgH2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二)”课程试卷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材料系2004年级化学各专业试卷类型:(A 卷)对于H 2O 2和N 2H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二元弱酸 (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D) 都可与氧气作用10. 2 分下列分子式中错误的是……………………………………………………………… ( ) (A) SF 2 (B) SF 3 (C) SF 4 (D) SOF 411. 2 分O 22-可作为…………………………………………………………………………… ( )(A) 配体 (B) 氧化剂 (C) 还原剂 (D) 三者皆可12. 2 分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 )(A) S O 462-(B) S O 3102-(C) P O 393-(D) P O 3105-13. 2 分BF 3通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得到的产物是………………………………………( ) (A) HF 和H 3BO 3 (B) HBF 4和B(OH)3 (C) NaBF 4和NaB(OH)4 (D) HF 和B 4O 314. 2 分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 ) (A) HClO 3 (B) HBrO 3 (C) H 2SeO 4 (D) H 6TeO 615. 2 分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变化次序不正确的是………………………………………… ( ) (A) HNO 3 > H 3PO 4 > H 3AsO 4 (B) HBrO 3 > HClO 3 > HIO 3 (C) H 2SeO 4 > H 6TeO 6> H 2SO 4 (D) HClO 4 > H 2SO 4 > H 3PO 416. 2 分锌粉与酸式亚硫酸钠反应生成……………………………………………………… ( ) (A) Na 2S 2O 4 (B) Na 2S 2O 3 (C) Na 2SO 3 (D) Na 2SO 417. 2 分用于制备K 2S 2O 8的方法是……………………………………………………………( ) (A) 在过量的硫酸存在下,用高锰酸钾使K 2SO 4氧化 (B) 在K + 离子存在下,往发烟硫酸中通入空气(C) 在K + 离子存在下,电解使硫酸发生阳极氧化作用 (D) 用氯气氧化硫代硫酸钾K 2S 2O 3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二、填空题( 共8题25分)19. 5 分比较下列各物质的性质:(1) BeCl2和CaCl2的沸点,前者______________后者;(2) NH3和PH3的碱性,前者______________后者;(3) NaOCl和NaClO3的氧化性,前者______________后者;(4) BaCrO4和CaCrO4在水中的溶解度,前者______________后者;(5) TlCl和TlCl3的水解度,前者______________后者。
.2021 年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考研精编资料一、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考研真题汇编及考研大纲1 .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 1998-1999 、 2001-2016 年考研真题,暂无答案。
2. 厦门大学 617无机化学考研大纲①2018年厦门大学617无机化学考研大纲。
二、 2021 年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考研资料3 .武汉大学主编《无机化学》考研相关资料( 1 )武汉大学主编《无机化学》 [ 笔记 + 课件 + 提纲 ]①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之武汉大学主编《无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
②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之武汉大学主编《无机化学》本科生课件。
③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之武汉大学主编《无机化学》复习提纲。
( 2 )武汉大学主编《无机化学》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选择题精编。
②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综合题精编。
( 3 )武汉大学主编《无机化学》考研模拟题 [ 仿真 + 强化 + 冲刺 ]① 2021 年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考研专业课六套仿真模拟题。
② 2021 年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考研强化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③ 2021 年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考研冲刺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三、V资料X获取:ky21985四、 202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 / 推荐参考书目(资料不包括教材)5 .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考研初试参考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主编,《无机化学》,第 3 版五、 202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适用院系 / 专业6 .厦门大学 617 无机化学适用院系 / 专业药学院;化学系;公共卫生学院.。
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 ( 共18题 35分 ) 1. 2 分InCl 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 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1和+32. 2 分下列氢化物中,在室温下与水反应不产生氢气的是…………………………………( ) (A) LiAlH 4 (B) CaH 2 (C) SiH 4 (D) NH 33. 2 分和水反应得不到H 2O 2的是……………………………………………………………( ) (A) K 2O 2 (B) Na 2O 2 (C) KO 2 (D) KO 34. 2 分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既有酸又有碱的是………………………………………… ( ) (A) Mg 3N 2 (B) SbCl 5 (C) POCl 3 (D) NCl 35. 2 分有关H 3PO 4、H 3PO 3、H 3PO 2不正确的论述是…………………………………( ) (A) 氧化态分别是+5,+3,+1 (B) P 原子是四面体几何构型的中心 (C) 三种酸在水中的离解度相近 (D) 都是三元酸6. 2 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 ) (A) SiCl 4,SnCl 4,PbO (B) CCl 4,NO 2,HgI 2 (C) SiC ,B 2H 6,N 2O 4 (D) PbO 2,PbI 2,SnS7. 2 分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 ) (A) Li 2O 2 (B) Na 2O 2 (C) K 2O 2 (D) Rb 2O 28. 2 分1 mol 下列各物质溶于1 dm 3水中,生成的溶液 中H + 浓度最高的是……………( ) (A) SO 3 (B) P 4O 10 (C) HF (D) MgH2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二)”课程试卷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材料系2004年级化学各专业试卷类型:(A 卷)对于H 2O 2和N 2H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二元弱酸 (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D) 都可与氧气作用10. 2 分下列分子式中错误的是……………………………………………………………… ( ) (A) SF 2 (B) SF 3 (C) SF 4 (D) SOF 411. 2 分O 22-可作为…………………………………………………………………………… ( )(A) 配体 (B) 氧化剂 (C) 还原剂 (D) 三者皆可12. 2 分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 )(A) S O 462-(B) S O 3102-(C) P O 393-(D) P O 3105-13. 2 分BF 3通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得到的产物是………………………………………( ) (A) HF 和H 3BO 3 (B) HBF 4和B(OH)3 (C) NaBF 4和NaB(OH)4 (D) HF 和B 4O 314. 2 分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 ) (A) HClO 3 (B) HBrO 3 (C) H 2SeO 4 (D) H 6TeO 615. 2 分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变化次序不正确的是………………………………………… ( ) (A) HNO 3 > H 3PO 4 > H 3AsO 4 (B) HBrO 3 > HClO 3 > HIO 3 (C) H 2SeO 4 > H 6TeO 6> H 2SO 4 (D) HClO 4 > H 2SO 4 > H 3PO 416. 2 分锌粉与酸式亚硫酸钠反应生成……………………………………………………… ( ) (A) Na 2S 2O 4 (B) Na 2S 2O 3 (C) Na 2SO 3 (D) Na 2SO 417. 2 分用于制备K 2S 2O 8的方法是……………………………………………………………( ) (A) 在过量的硫酸存在下,用高锰酸钾使K 2SO 4氧化 (B) 在K + 离子存在下,往发烟硫酸中通入空气(C) 在K + 离子存在下,电解使硫酸发生阳极氧化作用 (D) 用氯气氧化硫代硫酸钾K 2S 2O 3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二、填空题( 共8题25分)19. 5 分比较下列各物质的性质:(1) BeCl2和CaCl2的沸点,前者______________后者;(2) NH3和PH3的碱性,前者______________后者;(3) NaOCl和NaClO3的氧化性,前者______________后者;(4) BaCrO4和CaCrO4在水中的溶解度,前者______________后者;(5) TlCl和TlCl3的水解度,前者______________后者。
厦门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17科目名称:基础化学招生专业: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各相关专业考生须知:答题必须使用黑(蓝)色墨水(圆珠)笔:不得直接在试题(草稿)纸上作答;凡未按规定作答均不予评阅、判分;责任考生自负。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列关于O22-和O2-的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离子都比O2分子稳定性小(B)O22-的键长比O2-键长短(C)O22-是反磁性的,而O2-是顺磁性的(D)O2-的键能比O22-键能大2.多电子原子的能量E由()决定的(A)主量子数n (B)n,l (C)n,m,l (D)l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体积比为2:3的气体A和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3B⇌2C(A、B、C均为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有50%的B转化为C,则反应前与平衡时容器内的分子数之比是()A.5:6 B.5:4 C.5:3 D.5:24.0.01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AgNO3处理,产生0.02mol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为()(A){Cr(H2O)6}Cl3 (B){Cr(H2O)5Cl}Cl2.H2O(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5.根据酸碱的溶剂理论,在液态 SO2体系中的碱是…………………………………()(A) SOCl2(B) Na2SO3(C) Na2SO4(D) PCl36.在某温度下反应 A + B = C + D Δ H < 0 ,达到平衡后再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移动的原因是()A、υ (正) 减小,υ (逆) 增大B、k (正) 减小,k (逆) 增大C、υ (正) 和υ (逆) 都减小D、υ (正) 增加的倍数小于υ (逆) 增加的倍数7.已知 298 K 时反应 H 2O ( l ) →H 2 (g )+21O 2 (g) 的平衡常数 K Θ=2.86×10-42 , 在此温度下H 2O ( l ) 的饱和蒸气压为3.17 kPa ,则反应H 2O (g) HH 2 (g )+21O 2 (g) 在相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Θ与下列数据最接近的是 ( )A 、7.0×10-44B 、9.1×10-41C 、4.5×10-42D 、6.8×10-438. 为了防止海轮船体的腐蚀,可在船壳水线以下位置嵌上一定数量的 ( )(A)铜块 (B)铅块 (C)锌块 (D)钠块9.{Ca (EDTA)}2-配离子中,Ca 2+的配位数是 ( )(A)1 (B)2 (C)4 (D)610.在下列碱金属电对M +/ M 中,ϕΘ最小的是 ( )A 、Li +/ LiB 、Na +/ NaC 、K +/ KD 、Rb +/ Rb11..若空气中水蒸气压高于同温度下某种盐浓溶液的蒸气压,则该盐会 ( )A 、风化B 、潮解C 、升华D 、溶解12.CaF 2的Ksp=5.3x10-9mol.L -1,在F -浓度为 3.0mol.L -1的溶液中Ca 2+可能的最高浓度是A,1.8x10-9mol.L -1CaF 2的Ksp=5.3x10-9mol.L -1,在F -浓度为3.0mol.L -1的溶液中Ca 2+可能的最高浓度是 ( )A,1.8x10-9mol.L -1 , B,1.8x10-10mol.L -1C,5.9x10-10mol.L -1 D,5.9x10-9mol.L -113. 298 K 下,H 2(g) +21O 2(g) =H 2O(g) m f H ∆= -242 kJ ·mol -1,当温度升高了100 K ,则反应的 m r S ∆值应为…………………………………………………………………… ( )(A) 比升温前大 (B) 比升温前小(C) 和升温前近似 (D) 不变14.叠氮酸的结构是 N 1—N 2—N 3,1、2、3号氮原子采用的杂化类型分别为( )。
厦门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17科目名称:无机化学一、选择题1、下列稀土元素中,能形成氧化数为+2的是:()A.CeB.PrC.TbD.Y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N.O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OB. F.Cl.Br.I四种元素第一亲和能最大的是FC. Fe.CO.Ni.Cu四种元素院子半径最大的是FeD. 与同族的Na相比,Li的原子半径更接近Mg3、下面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不随酸度变化的是:()A.NO3--HNO2B.SO4--H2SO3C.Fe(OH)3-Fe(OH)2D.MnO4--MnO42-4、下列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A.[CoF6]3-B.[Co(NH3)3]3+C.[Co(CN)6]3-D.Co3+5、BF3通入过量Na2CO3中,得产物:A.HF和H3BO3B.HBF4和B(OH)3C.NaBF4和NaB(OH)4D.HF和B2O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I2的CCl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子间只有色散力B.酒精的水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子间三种范德华力和氢键都存在C.CO.HBr.H2O化合物,在各自分子间作用力分布中,取向力最大的是H2OD.CH3Cl的CCl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子间三种范德华力都存在7、已知4NH3(g)+5O2(g)=4NO(g)+6H2O(l),△rH m=-1170kJ.mol-14NH3+3O2(g)=2N2(g)+6H2O(l),△rH m=-1530kJ.mol-1则NO标准摩尔生成焓为:()A.360 kJ.mol-1B.180 kJ.mol-1C.90 kJ.mol-1D.-180 kJ.mol-18、气相NO2三聚反应的速率定律-d[NO2]/dt=k[NO2]2,会使速率常数发生变化的条件是:()A.将体系总压力加倍B.在反应混合物中加O2气C.反应混合物中加过量NO2D.在CCl4溶液中进行反应9、将K2MnO4转变为KMnO4,以下方法产率高、质量好的是:()A.CO2通入K2MnO4溶液B.用Cl2氧化K2MnO4溶液C.电解氧化K2MnO4溶液D.用HAc酸化K2MnO4溶液10、氢原子电离能为13.6eV,Li2+的电离能为:()。
考研无机化学真题2019年考研无机化学真题如下:1. 选择题(1) 无机化合物N2O3属于()。
A. 氮的+3氧化态的氮酸B. 氮的+2氧化态的氮亚酸C. 氮的+2氧化态的氮酸D. 氮的+3氧化态的氮亚酸(2) AgNO3和HCl反应生成了沉淀,沉淀是()。
A. AgClB. Ag2ClC. AgCl2D. AgCl3(3) 三氧化二铝是以氧为配体的配合物,其配位数为()。
A. 2B. 3C. 4D. 6(4) Na2CO3可以与化合物BaCl2反应生成沉淀,沉淀是()。
A. BaCO3B. NaClC. Na2CO3·BaCl2D. NaCl·BaCO32. 判断题(1) [Fe(CN)6]4-是一种低自旋配合物。
()(2) 双层结构钢产生腐蚀主要是由于内外两层金属化学成分不一样所引起的。
()(3) 锌是稀有金属。
()(4) 在分子能级理论中,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可以同时确定。
()(5) 硝酸盐是碱性氧化物。
()3. 简答题(1) 分析并解释程序升温炉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答:程序升温炉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设备,主要用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物质的热处理和热分析。
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精确控制温度和温度升降速率,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程序升温炉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催化剂制备、无机合成等领域。
(2) 解释化学键的概念,并以氯化钠为例说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特点。
答: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连接方式。
离子键是指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形成正负离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连接而成的。
离子键的特点是电子的转移和电荷的不平衡。
共价键是两个原子通过电子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
氯化钠中氯原子与钠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共价键的特点是电子共享和电荷平衡。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特点是不同的,离子键中电子转移导致电荷的不平衡,而共价键中电子共享导致电荷的平衡。
姓名:报考专业: 准考证号码:密封线内不要写题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科目名称:有机化学(■A 卷□B 卷)科目代码:617考试时间:3小时 满分 150 分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 计算器 √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共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 10分)7. (E)-2-溴-2-戊烯 8. 2-甲基-5-乙烯基吡啶 9. 4-甲基-2-戊酮 10. 3-异丙基苯甲酸二、选择题 (共 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40分)1、下列化合物中,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A .B .C .D .2、下列化合物中,碳原子全部属于sp 3杂化的化合物是( )。
A .B .C .D .3、下列各结构中,最稳定的物种是( )。
A .B .C .D .4、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苯甲酸B .对甲基苯酚C .甲醇D .对硝基苯甲酸2.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12O2,下图为其的IR与1H NMR谱图,推断该化合物的结构。
化合物C6H12O2的IR与1H NMR谱图七、合成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由甲苯()及必要的原料出发,合成3,5-二溴甲苯()。
2、由丙烯及必要的原料出发,合成丁醇(CH3CH2CH2CH2OH)。
(II)。
(II)中-OH的α-碳原子上的质子的化学位移在3.6左右,而1H NMR 谱中在此位置没有这两个质子的信号峰,只有-OH上质子的峰,因此排除(II)。
所以化合物C6H12O2的构造式为(I)。
七、合成题(共2小题,10分 + 10分 = 20分)。
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在考研备考过程中,无机化学一科无疑是备考难点之一。
掌握真题并熟练解答是备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给大家介绍一些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真题一:XXX这是一道关于XXX的选择题。
答案为B。
解析:XXX是指XXX的内容。
XXX的特点是XXX。
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可以推断出答案为B。
这是因为XXX。
因此,选择B是正确的答案。
备考建议:掌握题目中关键字,了解各个选项的含义。
在解答选择题时,可以通过排除法确定最佳答案。
此外,平时要多做真题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真题二:XXX这是一道关于XXX的填空题。
答案为XXX。
解析:根据题目的提示,我们可以推断出填空处应该是XXX。
这是因为XXX。
因此,答案为XXX。
备考建议:填空题是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推理能力的考察。
平时应该多做类似的题目,掌握常见的填空题模式,培养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
真题三:XXX这是一道关于XXX的计算题。
答案为XXX。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利用公式/方法来计算出答案。
进行计算的过程是XXX。
因此,答案为XXX。
备考建议:计算题是对公式运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察。
备考时需熟练掌握重要的公式和方法,并多做相关题目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效率。
真题四:XXX这是一道关于XXX的判断题。
答案为XXX。
解析:对于判断题,我们需要全面理解题目的要求,并结合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进行判断。
根据题目的提示和我们的知识,我们可以判断出答案为XXX。
这是因为XXX。
因此,答案为XXX。
备考建议:对于判断题,要理解题目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知识进行判断,避免主观意见干扰判断。
平时要多做类似的题目,培养正确判断的能力。
总结: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的掌握对于备考非常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理解题目的要求,积累并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点、公式和推理能力。
此外,多做真题练习,培养解题思维和提高解题效率。
相信通过认真备考和熟练解答真题,大家一定能取得优异的考研成绩。
北京市联合命题201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无机化学)√需使用计算器 □不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1. 在室温和标准态时,下列反应均为非自发反应,在高温时仍为非自发的是 。
A .Ag 2O(s)→2Ag(s)+21O 2(g);B .N 2O 4(g)→2NO 2(g);C .Fe 2O 3(s)+23C(s)→2Fe(S)+23CO 2(g);D .6C(s)+6H 2O(g)→C 6H 12O 6(s)。
2. 以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的溶度积都相同,其溶解度最大的是 。
A . MX ;B . M 3X ;C . M 2X ;D . MX 2。
3. 常温下,在50ml 0.1 mol/L HAc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对稀释后的水溶液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25o C 时,HAc 的解离常数为1.8×10-5)。
A .HAc 的解离度α增大,溶液pH 值增大;B .HAc 的解离度α减小,溶液pH 值减小;C .HAc 的解离度α增大,溶液pH 值减小;D .HAc 的解离度α增大,HAc 的解离常数增大。
4. NH 3分子和NF 3分子相应键角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HNH >∠FNF ;B. ∠HNH < ∠FNF ;C. ∠HNH =∠FNF ;D. 不能确定。
5. 二氧化铅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是。
A. Pb4+的有效核电荷大;B. Pb2+易形成配离子;C. Pb原子含有惰性电子对;D. Pb2+盐难溶于水。
6.若将N原子的排布式写为1s2,2s2,2p2x ,2p1y,则其违背了。
A.最低能量原理;B.洪特规则;C.泡利不相容原理;D.能量守恒原则。
7. 在实验室中,如何存放白磷。
A. 放在水中;B. 放在CS2中;C. 放在棕色玻璃瓶中;D. 放在棕色塑料瓶中。
8. 下列各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值最大的是。
A.φ ([Ag(CN)2]-/Ag);B.φ ([Ag(NH3)2]+/Ag);C.φ ([Ag(S2O3)2]3-/Ag);D.φ (Ag+/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