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汇率之战
- 格式:ppt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20
浅析中美汇率博弈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中美汇率博弈是指中国和美国之间在汇率上的竞争和博弈。
这
种博弈直接影响到中国的金融业,具体影响如下:
1. 减少外汇储备:中美汇率博弈的结果之一就是中国的外汇储
备减少。
当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快于美元时,中国政府需要大量购入
美元来稳定汇率。
这将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减少,降低其能够承受
外部风险的能力。
2. 影响国内企业的成本: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将导致中国的
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中国的出口收入减少,这会使国内企业面
临困难。
3. 增加金融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可能导致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破产。
4.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汇率升值将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
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
总之,中美汇率博弈对中国的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
人民币升值过快,将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限制。
因此,中国需
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应对这种风险,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日益突出。
其中,中美贸易战无疑是当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贸易摩擦事件之一。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战对双方经济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了解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对于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影响一:出口市场受挫中美贸易战导致双方相互加征关税,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市场受挫。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之一,贸易战对中国出口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大量商品受关税影响,出口数量和价格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
应对一:多元化出口市场中国政府面对贸易战的挑战,主动调整出口结构,加大拓展出口市场的力度。
中国与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拓展新的出口市场,减少对美国出口的依赖,降低对美国经济波动的敏感度。
影响二:产业结构调整贸易战对一些传统出口产业造成了影响,迫使中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一些出口企业转向国内市场,或者调整产品结构,寻求新的增长点。
应对二:加快产业升级中国政府通过“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中国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中国经济的自主可控能力,减少对外部贸易的依赖。
影响三: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出口市场受挫,企业利润下降,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应对三:扩大内需中国政府通过扩大内需,鼓励消费,推动投资,加大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影响四:人民币汇率波动贸易战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影响中国进出口企业的盈利及资金流动,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应对四:稳定汇率市场中国政府通过加强汇率市场管控,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对冲贸易战对汇率市场的冲击。
中美贸易战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应对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政府对中国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提出贸易限制措施,导致中美贸易逆差愈发严重。
中国的货币政策维护国内稳定发展,同时需要考虑国际市场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在中美贸易战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对策略。
一、加强外部政策联动,增加对外开放程度中美贸易战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是多边贸易体系的一次挑战。
中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成员国协同合作,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系。
可以通过加强与亚洲、欧洲等贸易伙伴的贸易合作,加速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降低贸易壁垒,开放市场,增加贸易逆差的缓解。
此外,还可以采取降低关税和发行自由贸易区等政策,加快国内对外资的开放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国际化程度,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强的话语权。
二、依靠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内部韧性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应该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从投资驱动型国家向消费驱动型国家的转变。
这样可以降低对美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减轻贸易逆差的压力,同时也能促进内需扩大,提高产品的比较优势,打破对外贸易的重度依赖,增加内部韧性。
可以通过创新推动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可以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积极引导经济结构升级,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灵活调节人民币汇率,保持外汇市场稳定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贸易逆差,可以通过人民币的贬值来实现对美元的相对贬值,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对外竞争力,维持贸易平衡。
此外,在外汇市场中加强市场主体的交易决定作用,逐步实现汇率市场化,避免政策干预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性。
同时,要合理利用外汇储备,稳定市场预期,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减少外部干扰。
四、强化金融监管,预防金融风险贸易战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影响。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分析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和影响,人民币汇率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人民币作为中国的货币,它的汇率走势对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国内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更加值得密切关注。
本文将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人民币的汇率机制、以及最近的汇率趋势等方面对人民币的汇率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美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人民币汇率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贸易战将导致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大幅下降,这将对人民币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增加。
中美贸易战还可能导致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不确定性增加,这也会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负面影响。
中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和影响将导致人民币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二、人民币的汇率机制人民币的汇率机制包括市场化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两种模式。
人民币的市场化汇率机制是指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浮动的汇率机制,而管理浮动汇率则是指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机制。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人民币的汇率机制受到更多的关注。
市场化汇率机制将更多地受到汇率市场的冲击,而管理浮动汇率机制则需要央行进行更多的外汇市场干预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了一定的波动。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特别是在美国不断加征关税,并威胁干预人民币汇率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非是单纯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还包括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中国国内经济的表现、人民币的长期均衡水平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等。
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势呢?需要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战的发展。
如果贸易战持续升级,将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进一步的贬值压力。
还需要关注中国经济的表现。
如果中国经济出现了下行压力,那么人民币汇率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中美汇率大战:中国能躲得过去吗?(1)2010-04-02 11:19:31 潘宏斌中华网论坛【大中小】发表评论中美汇率大战是美国国家政治的使然。
大多数中国精英对美国的理解出于一种美丽的幻想,那种“我相信美国是一个讲信用的国家”的话相信也确实是某些人的肺腑之言; 还有更多的人抱着一种侥幸的心情,以为汇率可以像过去一样不了了之;甚至还有人天真地以为人民币升值后自己从此可以过上真正的“小资”生活...多年前就有不少中国学者和民间有识之士提醒当局警惕美国对华金融战,但往往被主流媒体和政治精英视为危言耸听、哗众取宠而遭到“和谐”。
只是这次官方媒体也感到“狼来了!”,所以也惊诧地说:美国这次是有“政治目的”。
可见精英至今对美国国家性质并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美国糟糕的经济对“鹰”派有利:官方公布是9%的失业率,算上临时工差不多是19%。
换句话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没有正式工作,这在美国已经接近极限了。
《华盛顿邮报》说,奥巴马每天要受到2万多封民众的信件和邮件,约有一半信件都说奥巴马是个“白痴”!报道还说,一个“反人民币”的官、产、学联盟已经在华盛顿结成,Market Watch说:“反人民币分子闻到了血腥的味道。
”美国到底有多么可怕?说出来也让人难以置信:搞垮南美经济、洗劫东南亚、让日本经济“失去10年”...这些只能算“小事”。
单单是里欧.万塔(Leo Wanta)事件让27.5万亿美元苏联资产瞬间灰飞烟灭,促成国家解体、经济崩溃,堪称是金融战的经典。
这次秘密行动被称为“伟大的卢布骗局”(Great Ruble Scam),拉开了“苏联崩溃”的序曲。
中美战争其实早已硝烟弥漫,只是善良的人们对美国有一种良好的愿望,所以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
2003年8月美国盯上了中国大豆,利用期货把大豆价格一路拉到了每吨4400元,诱使国内榨油企业总共进口了800多万吨大豆,随后又一路把价格打压到每吨2000元左右,导致中国油脂企业70%倒闭,之后跨国公司的四大粮商进入中国收购这些倒闭的工厂,从而使得2009年全中国85%以上的粮油控制在它们的手里。
人民币兑美元大幅下滑央行继续引导人民币贬值2011年10月13日11:17汇通网手机免费访问|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查看评论(0) 人民币兑美元周四(10月13日)早盘大幅下滑,因中国央行在美元全线走软之际仍连续第二日引导人民币贬值,此举出乎市场意料。
交易员称,中国央行周四意外地将美元/人民币中间价定在高于预期的水平,这表明中国政府仍在表达对美国参议院批准涉人民币汇率法案的不满。
主力资金流分析(10/13)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会后悔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北京时间09:56,询价市场美元/人民币报6.3890元,远高于周三(10月12日)尾盘的6.3585元。
中国央行周四将美元/人民币中间价定在人民币6.3737元,高于周三的6.3598元,再一次与美元的海外疲弱走势大幅脱节。
亚洲银行驻上海的交易员预计,美元/人民币阻力位看6.4000元。
交易员表示,中国央行短期内可能使人民币升值步伐放慢,鉴于欧元走强,今日的中间价水平远远高于预期。
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调高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可能显示,中国方面对美国参议院批准涉人民币汇率法案、敦促中国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的做法不予理会。
他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未来数日交易区间在6.3400-6.4000元,而且市场可能继续振荡。
人民币中间价创2010年11月来最大单日跌幅2011年10月12日13:19汇通网手机免费访问|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查看评论(0) 渣打银行的外汇分析师Eddie Cheung表示,周三(10月12日)美元/人民币中间价大幅高设,创出2010年11月份以来人民币最大单日跌幅,这表明中国政府正在用中间价来向美国参议院通过向中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法案传达不满。
他表示,根据美元指数周二(10月11日)走强判断,该行模型预示人民币周三将非常温和的走低。
主力资金流分析(10/13)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会后悔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美元/人民币中间价事实上上涨了0.18%,至人民币6.3598元。
中美贸易战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机遇中美贸易战对全球经济格局造成了深远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此次贸易战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中国金融市场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也面临着风险与机遇。
本文将结合当前形势,分析中美贸易战对中国金融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金融市场的风险1. 货币波动风险中美贸易战导致了两国之间关税的升级,加大了贸易不确定性,这对于人民币汇率产生了较大的波动风险。
人民币贬值可能引发资本外流,进而对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2. 股市震荡风险中美贸易战对于中国股市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那些与中美贸易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
随着市场情绪的波动,股票价格可能出现剧烈波动,投资者信心动摇,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
3. 风险资产价格下跌风险贸易战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下滑,这对风险资产价格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在市场情绪不稳定的环境下,投资者可能会逐渐偏好相对安全的资产,例如国债和黄金,而导致风险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
二、金融市场的机遇1. 内需市场的潜力贸易战加剧了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激活了中国内需市场的潜力。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发展,贸易战的冲击可能为这些政策带来新的机遇,推动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 金融市场改革机遇贸易战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也促使相关部门加快金融市场改革的进程,例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资本市场开放等。
这些改革举措将有助于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
3. 亚洲金融中心地位提升机遇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中国有望加快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进程。
尽管贸易战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但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国之一,其金融市场的潜力不可忽视。
亚洲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将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影响力。
结语中美贸易战对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然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内需市场潜力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机遇依然存在。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分析中美贸易战是本世纪最引人关注的国际经济事件之一,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中美两国,还波及全球。
作为中美两国之间的主要贸易工具之一,人民币汇率在贸易战背景下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影响。
一、中美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开始,双方相继对对方的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急剧恶化。
这一事件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一方面,贸易摩擦导致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对人民币的投资信心下滑,从而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由于贸易摩擦造成了出口下降和外汇储备减少,央行不得不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来维护人民币的稳定,从而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中美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双重影响,使得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态势。
二、人民币汇率的历史趋势为了更好地理解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人民币汇率的历史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逐步放开了人民币的汇率管制,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
在此后的20多年中,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于稳定的升值趋势,从1994年的8.7元/美元一路升至2014年的6.1元/美元,升值幅度达到了30%以上。
而在2014年之后,人民币汇率开始进入了贬值通道,到了2018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至6.9元/美元左右。
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一些关键节点,比如美方宣布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时,人民币汇率曾一度跌至7元/美元以上。
虽然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汇率,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仍然持续存在。
三、人民币汇率可能出现的变化根据当前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我们可以推测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出现以下变化:1. 短期内持续贬值的可能性较大。
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中国的出口面临一定程度的下滑,这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近年来,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张。
2018年7月6日,美国启动了对我国进口的价值346亿美元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一举动令中美贸易争端愈发升温。
此后,两国间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战也开始进入沉寂期。
虽然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我国政府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
一、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汇率波动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必然会引起市场信心动荡,外汇市场也不免产生波动。
今年以来,美元的升值、贸易战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导致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
汇率波动不仅会导致贸易成本上升,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还会影响外汇储备的规模,从而影响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2.出口受到影响中国是出口大国,尤其在制造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而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出口也产生了影响。
按照2018年美国征收关税的数据,我国产的约5000种产品都将受到限制,涉及到的领域包括以太网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器件、机电设备等。
这让我国的出口市场遭遇到了瓶颈,也让我国企业开始反思如何发展更加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3.投资环境受到负面影响当前中美贸易战导致中国社会的信心受到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会受到摧毁,而且国际资金也会离开中国市场,这对国家的投资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企业投资的意愿会降低,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二、应对策略1.加快结构调整中美贸易战是经济博弈的过程,为了趋利避害,我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尽可能地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独立自主,迎接未来的挑战。
制造业目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这也让我们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市场,因此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加快科技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有利方向。
2.探索新的贸易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的商贸市场还是依赖于传统的经贸渠道,而这种模式在贸易战的磨炼下显然已经不再适应。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货币战 2010年10月15日 08:13 经济观察网中信银行(5.74,0.11,1.95%)副行长曹彤编者按:9月底,美国会众议院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
几乎与此同时,巴西财政部长公开表示,一场“国际汇率战争”已经爆发。
为何汇率问题在近期忽然升温?为什么美国忽然就汇率问题向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发难?面对美国挑起的货币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针对上述问题,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日前专门撰文,阐述种种玄机,并就中国下一步应采取的策略提出自己的灼见。
9月末,巴西财长曼特加警告,国际货币战已经爆发。
这可视为政府官员第一次在国际场合正式指出国际货币战的存在和状况。
在刚刚结束的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货币战几乎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表明世界各方均已经置身其中。
9月的最后一周,巴西、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尼等都被IMF怀疑干预汇市,以遏制本国货币的升幅。
目前全球货币中,除美元外几乎都处于升值状态中,主要货币如日元升幅已超过12%,欧元尽管刚刚摆脱主权债务危机,却也已经迅速升值2%。
获利者除美国外别无他国。
然而,货币升值的国家却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像巴西这样稍作干预,甚至日本这一美国的亲密盟友,仅仅做做干预的姿态,都立即被IMF和所谓国际主流媒体视为干预自由经济和自由市场调节机制。
这恐怕就是引发曼特加感叹货币战已经爆发的主要原因。
一、美国发布货币战的内在逻辑美国是二战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大受益者。
1944年至1971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成为全球唯一的本位币;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擅自单方面放弃“双挂钩”责任,并推动IMF于1976年通过“牙买加协议”。
理论上,1976年后多元基准货币是对美元的削弱,但由于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有全球最活跃的金融市场,有全球一致认可的金融评级机构,有全球居垄断地位的会计师事务所,有美国自身可控制的国际规则制定和协调机构(IMF、WB、ISB等),使得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仅没有降低美国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反而合法地放弃了本位币所应尽的国际义务(本位币的发行国有义务控制自身的货币发行量,确保全球的金融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被废止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之一正是限制美元的超发),并可以利用汇率浮动的机制,限制和干预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甚至政治事务(如1985年“广场协议”带给日本的金融效果)。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分析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加剧,人民币汇率成为世界金融市场关注焦点之一。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中国的经济影响巨大。
因此,深入研究人民币汇率趋势,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就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趋势进行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变化1994年7月1日,中国采用了双重汇率制度,实行了人民币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
但是,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不完善,加之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波动之中。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压力,人民币汇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当时中国没有快速调整人民币汇率,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最终保持了人民币的稳定。
2005年7月21日,中国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的汇率形成机制得以逐步改革。
随后,人民币汇率开始快速升值,达到7.5元人民币兑1美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人民币因为中国国内经济的表现比较强劲而走强,并成为了全球流动资金的避风港。
2010年后,人民币汇率重新走向升值,直到2015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开始上升才出现了一些下降趋势。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导致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较大波动。
2018年4月,人民币汇率就出现了在7元关口上下波动,并在6月份跌破6.6元。
此后,人民币汇率基本维持在6.8左右的水平。
2019年8月,美国宣布再次加征关税,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了7元关口,这是2018年以来首次跌破该关口。
在短时间内,人民币贬值了近3%。
但很快人民币汇率就反弹回来,保持在7元左右的水平。
1.全球经济疲软,人民币汇率将受到压力当前,受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将面临压力。
如果全球经济低迷持续时间过长,那么人民币汇率恢复稳定的时间可能更长。
此外,如果全球经济出现衰退,那么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下滑趋势。
2.美元走势将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美元是全球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货币之一,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走势密切相关。
郎咸平:汇率大战二阶段即将开始,中国将面临惨败在昨日(14日)的GMC总裁论坛上,郎咸平表示,汇率大战二阶段即将开始,而中国的最终结果或仍以惨败收局。
而二阶段汇率大战的起始即是美国国会15日-16日即将举行的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听证会,会上将讨论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且决定是否采取增加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等应对措施。
9月伊始,欧美日等主要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频繁出台,并不断施压力促人民币升值。
昨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378元,较前一交易日走高131个基点。
至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郎咸平说,“今年7月8日,是第一个阶段汇率大战的结束,我们惨败;15日,是第二阶段汇率大战的开始,我认为我们会继续惨败。
第一阶段利用赔款逃过了此劫;第二阶段失败,如果不能赔钱了事,那么就是人民币的大幅升值。
”郎咸平表示,一旦美国国会有定论,在近一两个星期内,美国将会决定立法压迫人民币大幅升值,这对我国制造业来说,是一件极为糟糕的事。
郎咸平还指出,当今我国制造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中国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
“当前中国产能占到整个GDP的70%,而消费仅占到29%,制造业正陷入严重产能过剩的巨大漩涡。
广东省企业各自为战,缺乏产业链整合的新思维,如果不改变,将面临巨大困境。
”GMC制造商联盟主席、环球市场集团CEO凌风也认为,当前欧美日等主要贸易进口国密集出台的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短期内将会严重威胁到珠三角制造企业,使贸易出口遭遇阻碍。
因此,郎咸平提出了中国制造业要“掌握定价权”一事,他称珠三角制造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如果只是升级硬件,还是将被外资控制,仍然不能摆脱困境,企业必须整合产业链,推动6+1信息的整合,取得定价权。
他呼吁,中国优质制造企业应该发挥带头作用,联合起来,整合产业链的其他6个环节(研发、物流等)。
终于把中美“金融战”讲清楚了!好文!值得细读!所谓的人民币互换这个事情,这段时间很多经济公知在喷,中俄货币互换。
因为卢布大幅贬值,中国当了冤大头,亏钱了,给俄罗斯送钱了云云。
这些经济公知基本上弱智站队一类的,根本就没有经济常识。
在他们的眼中油价涨,中国输。
油价跌,中国输。
油价不涨不跌,更是中国输。
只不过还真的忽悠了很多人。
我这里解释一下货币互换是啥玩意,货币互换的目的就是为了回避汇率波动,然后给本国造成损失。
所以俄罗斯的卢布哪怕跌没了,也和中国没关系。
货币互换的风险只有一个,签约国政府被武装翻盘,新上来的不认账。
排除这个威胁,货币互换没有任何风险。
而好处却是非常多。
那么货币互换是怎么回事呢?就用现在热门的俄罗斯的卢布做比喻。
假设当下签协议的时候卢比和人民币比是10:1,也就是俄罗斯拿十亿卢布出来借给中国,中国拿一亿人民币出来借给俄罗斯,双方协定,三年期满,互换归还。
明白不?各位,这是借。
只是因为同时相互借,所以称为变成了“换”而已,真正的名称应该叫做货币互借才对。
至于这相互借用的着三年,各自拿着对方的货币干吗,各自不管。
只要到三年期归还就行。
卢布贬值也罢升值也好了。
三年后拿回自己的一亿人民币。
俄罗斯拿回自己的10亿卢布。
中国亏了吗?要知道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民币,我可以随便印。
要多少我印多少。
我无非就是多印了一亿放在哪里,恰好那个地方在俄罗斯,我放三年而已。
三年过后我去回来就是了。
所以不管卢布贬不贬值,中俄货币互换都没亏。
那么赚钱了吗?赚没赚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如果想买俄罗斯的原油或者天然气,俄罗斯只认两种货币,一个是卢布,自己家的货币。
另一个是美元,国际目前通用货币。
中俄货币互换后,中国采购俄罗斯的原油,不需要用自己国民辛辛苦苦制造的商品送给美国换取美元,然后在拿到俄罗斯换取石油。
直接拿自己手中的卢布去就可以购买回来。
而自己手中的卢布是从哪里来的呢?自己开动印钞机印了一堆叫做人民币的纸换回来临时借用一下的。
中美金融战原来如此心惊胆战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中美之间的金融战。
不同于传统的贸易摩擦,金融战直接涉及到各国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对两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中美金融战的起因、背景及其结果,让人们不禁想到,原来金融战是如此心惊胆战。
一、中美金融战的起因及背景中美金融战的起因在于贸易战的升级。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随后又相继对中美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问题提出了要求,双方多次进行贸易谈判,但仍未达成一致。
2019年5月,美国政府将对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并威胁对其余3300亿美元的产品同样征税,中方对此作出了强烈反击。
在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中,美国政府开始将其矛头对准中国的金融体系。
2019年8月,美国财政部正式宣布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美方指责中国利用汇率来降低人民币价值,从而提高出口竞争力。
不久后,美国政府又将中国的主权债务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别,这是自1999年以来首次出现。
二、中美金融战的风险和影响中美金融战的风险和影响不仅局限于两国之间,也会波及到全球经济体系。
首先,中美金融战可能影响全球金融市场。
随着美国市场的波动,亚洲和欧洲市场也受到影响,很可能造成国际信贷市场的逐渐停滞。
其次,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和金融战会威胁到世界经济的增长。
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国际投资者可能会避免进行任何长期投资,这将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此外,金融战还会对我国金融系统和企业造成影响。
美国的制裁可能导致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誉受损,从而影响到我国的融资渠道。
此外,由于中国的出口占据了世界市场的很大比例,因此贸易战可能会对中国进口商、出口商和供应商造成重大影响,也可能导致一些有关企业降低生产,停止招聘,甚至裁员或倒闭。
三、应对中美金融战的策略中美金融战对于各方都产生了巨大的财务和经济压力。
各方需要谨慎行事,并制定明智的策略以抵御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