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的临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胸痛的鉴别诊断胸痛(chest pain)是一个常见症状,其临床意义可大可小,因此胸痛诊断的首要任务就是排除致命性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以及急腹症等。
对于胸痛患者,最好能找到原因。
【诊断注意事项】(一)病史1.发病缓急,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疼痛部位、性质,有无放射。
2.胸痛与呼吸、咳嗽、吞咽、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有无关系。
3.伴随症状:有无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反酸、烧心、心悸、强迫体位、发热、浮肿等。
4.以往有无类似发作,如何治疗,曾用何种药物,对药物的反应性如何。
5.胸部手术史、外伤史。
6.有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二)体格检查1.胸壁有无异常所见及局部压痛,包括皮肤、肋骨、肋间神经等。
2.有无呼吸及循环系统的病理体征,必要时测量四肢血压。
3.脊柱有无畸型、压痛、叩击痛。
(三)其他检查1.心电图、胸部X线。
2.超声心动图。
3.化验:血常规、心肌酶谱、D二聚体等。
4.脊柱X线检查,必要时作核磁共振。
5.CT检查:包括冠状动脉CT造影和CT肺动脉造影等。
6.冠状动脉造影。
7.消化系统相关检查:如24小时食道测酸、胃镜、腹平片、腹部B超等【鉴别诊断】(一)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定位明确、局限,局部多有阳性所见,如皮疹、红肿、压痛、畸型等。
(二)脊柱疾病压迫神经根,呈刺痛、电击痛、撕裂痛,多为发作性。
可扩展到远离刺激的部位。
脊柱检查可发现畸型、压痛、叩击痛,疼痛在身体扭转、持重物时发生或加重。
(三)胸骨后痛与吞咽有关,见于食管、纵隔内疾病。
若同时伴有烧心、反酸,则为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
(四)胸痛伴有咳嗽,而且在咳嗽、深呼吸时加重,表示病变已侵及胸膜,见于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胸膜炎。
(五)在劳动、饱餐、情绪激动时而发生胸痛,应考虑为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
(六)突然剧烈胸痛,除外伤外,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梗塞、自发气胸、自发食管破裂。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知识点归纳及真题附答案一章常见症状与体征一、【考纲要求】1 .咳嗽与咯痰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2 .咯血概念、原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3 .紫绢的概念、发生机制、分类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4 .发热概念、发生机制、常见原因(感染性、非感染性)、临床表现(发热的分度、临床过程与特点、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常见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5 .呼吸频率变化及临床意义、呼吸深度变化及临床意义、呼吸节律变化及临床意义。
6 .头痛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伴发症状及临床意义。
7 .意识障碍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伴发症状及临床意义。
8 .正常呼吸音及其听诊特点、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
9 .湿啰音发生机制、特点、分类、听诊分析要点、干啰音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10 .胸膜摩擦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11 .胸痛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临床意义。
12 .呼吸困难常见原因、临床常见类型与特点、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
13 .水肿的常见原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临床意义。
14 .颈静脉怒张的常见原因、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15 .心前区震颤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6 .心界的正常心界范围、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
17 .正常心音的各个心音的组成、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18 .常见第二心音分裂的种类、听诊要点、临床意义。
19 .额外心音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20 .心脏杂音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听诊要点、临床意义。
21 .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22 .周围血管征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23 .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和诊断意义。
24 .腹痛的常见原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临床意义。
25 .腹泻的常见原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临床意义。
26 .呕血的常见出血病因及部位、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体征及临床意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区别、出血量与活动性判断。
胸痛中心的建立和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策略选择. 中华养心网 2010-6-30 9:03:20胸痛中心的建立胸痛是常见急症,病因繁多,严重性悬殊极大,预后常不与疼痛程度平行,故应力求早期明确诊断。
为此组建胸痛中心(Chest pain center,CPC)、培养专科医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胸痛专科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快速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床旁心肌生化标记物测定等,及时准确诊断各种胸痛,或将其筛拣后进行危险分层—低危、中危和高危的患者,分别给予相应处理。
实际工作中,通常可将患者胸痛分为心原性和非心原性两大类,前者主要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对诊断为ST抬高心肌梗死者,应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通过静脉溶栓、冠脉介入或快速小剂量溶栓加即刻冠脉介入等方法,及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对确诊为非ST段抬高ACS患者,抗栓不溶栓,并对高危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干预措施。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心原性胸痛中又一常见而严重类型,由于高血压病发病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非常之低,从而使AAD发病率明显上升。
AAD发生后,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48小时的病死率高达50%。
非心原性胸痛中较常见而严重类型为肺血栓栓塞症(PTE),随着人们意识的增强,该病的拣出率大为提高,预后明显改善。
总之,胸痛中心的建立,乃事在必性。
当前全国已有少数大医院组建了CPC,在胸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积极作用。
##大学齐鲁医院胸痛中心简介##大学齐鲁医院是拥有1700余X床位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承担着十分繁重的日常急诊急救任务,年急诊量近十万人次。
##乃人口大省,各种急性和危重病人较多,其中急性胸痛是急诊急救的重要内容,其病因繁多,临床预后意义相差甚大,及时正确的诊断各种胸痛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故应力求贯彻“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的十六字方针。
为了适应临床需要,宣传和普及急性胸痛的医疗常识,缩短发病至就诊时间,提高急诊急救的水平。
胸痛的常见病因与临床意义常见病因
(一)胸壁疾病
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胸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等。
强直性脊柱炎累计胸肋关节、胸锁关节、脊肋关节,可致胸痛;颈椎病时可致心前痛,称“颈源性心绞痛”。
(二)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心包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夹层动脉瘤、肺梗死、肺动脉高压、梗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心血管神经症等。
(三)呼吸系统疾病
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血胸、血气胸、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癌等。
(四)纵隔疾病
纵隔炎、纵隔气肿、纵隔肿瘤、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癌等。
(五)其他
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肝癌等。
临床意义
1.伴吞咽困难或咽下痛者,提示食管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伴呼吸困难者,提示较大范围病变,如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渗出性胸膜炎或非栓塞等。
3.伴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表现者,多考虑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和大块肺栓塞等。
通用中医模拟题2021年(126)(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各项,不会导致泄泻的是( )A. 脾气虚弱B. 脾肾阳虚C. 肠道湿热D. 肝肾阴虚E. 肝郁脾虚2. 下列各项,消渴病不会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 多饮B. 消谷善饥C. 多尿D. 形体消瘦E. 大便溏泻3. 下列各项,不属于肾气不固的临床表现是( )A. 小便失禁B. 尿道涩痛C. 遗尿D. 余溺不尽E. 小便频数4. 情志抑郁,腹痛作泻,泻后痛减的临床意义是( )A. 伤食积滞B. 大肠湿热C. 肝郁脾虚D. 脾胃气虚E. 湿困脾胃5. 下列各项,不属于膀胱湿热临床表现的是( )A. 尿急B. 尿频C. 遗尿D. 尿痛E. 尿黄6. 带下色白、量多、质清稀的临床意义是( )A. 湿热下注B. 冲任亏虚C. 肝肾阴虚D. 寒湿下注7. 后头部连项痛者,多属( )A. 阳明经头痛B. 少阳经头痛C. 太阳经头痛D. 厥阴经头痛E. 太阴经头痛8. 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的临床意义是( )A. 肾虚B. 寒湿C. 瘀血阻络D. 结石阻滞E. 带脉损伤9. 肝阳上亢的临床表现是( )A. 头晕而胀,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B. 头晕胀痛,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C.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D. 头晕且重,如物裹缠,痰多苔腻E. 头晕耳鸣,腰酸遗精10. 腹部持续胀满不减而拒按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虚弱,健运失司B. 食积胃肠或实热内结,气机阻滞C. 酒食不节,情志内伤或房劳太过,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水等邪结聚于腹内D. 气血亏虚,风寒入络,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肌肤、经脉失养E. 气血亏虚,阳气虚衰或脾虚湿困11. 患者肌肤感觉减退甚至消失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虚弱,健运失司B. 食积胃肠或实热内结,气机阻滞C. 酒食不节,情志内伤或房劳太过,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水等邪结聚于腹内D. 气血亏虚,风寒入络,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肌肤、经脉失养E. 气血亏虚,阳气虚衰或脾虚湿因12. 患者大病之后,精神疲乏而嗜睡的临床意义是( )A. 心肾不交B. 痰湿困脾,清阳不升C. 脾失健运,清阳不升D. 正气未复E. 心肾阳虚,神失温养13. 里热炽盛,津液大伤的临床表现是( )A.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B. 口干微渴,兼发热C. 大渴,喜冷饮,兼见壮热面赤,汗出,脉洪数D. 口渴多饮,伴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E.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14. 病人味觉减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的临床意义是( )B. 脾胃湿热或脾虚C. 痰热内盛、湿热蕴脾或寒湿困脾D. 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E. 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15. 患者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的临床意义是( )A. 大肠湿热下注或大肠郁热下迫直肠B. 湿热内阻,肠道气滞C. 湿热蕴结或肝气犯脾,肠道气滞D. 脾肾虚弱,肛门失约E. 脾虚中气下陷16. 患者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的临床意义是( )A. 脾气亏虚,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或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B. 营血亏虚,肾精不足,或阳气虚衰,生血不足,血海空虚;或气滞,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冲任受阻C. 肝气郁滞,脾肾亏虚,是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D. 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或气虚,冲任不固;或瘀阻胞络,络伤血溢E. 精血亏虚,血海失充;寒凝瘀阻,痰湿阻滞,冲任气血不畅17. 心阳虚的脉象表现是( )A. 脉细B. 沉迟无力或结代C. 脉微欲绝D. 散脉E. 濡脉18. 心火亢盛证临床表现的是( )A. 腹泻B. 高热C. 痛D. 狂躁E. 郑声19. 常见饭后嗜睡的临床意义是( )A. 脾气虚弱B. 湿邪困脾C. 心肾阳虚D. 痰热内扰E. 邪闭心神20. 脾虚、肾虚大便的临床表现是( )A. 泻下黄糜B. 完谷不化C. 泻下腐臭D. 便下脓血E. 溏结不调21. 除中的临床表现是( )A. 食量渐增B. 食欲渐复C. 食量渐减D. 饥不欲食E. 久病突然暴食22. 口干但不欲饮,兼见潮热、盗汗、颧红的临床意义是( )A. 内有痰饮B. 内有瘀血C. 内有食积D. 阴液耗伤E. 内有积热23. 完谷不化的临床意义是( )A. 伤食B. 肝脾不调C. 湿热下注D. 痢疾E. 脾肾阳虚24. 下列各项,不会导致月经先期的是( )A. 阳气虚衰B. 脾气亏虚C. 肾气不足D. 肝郁化热E. 阳盛血热25. 心脉阻滞型胸痹的临床表现是( )A. 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B. 胸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C. 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煽D. 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咳痰带血E.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26. 胃失和降,气机不畅的临床表现是( )A. 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B. 胃脘痛C. 全腹痛,伴压痛,反跳痛D. 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E. 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27. 腹部脏器穿孔或热毒弥漫的临床表现是( )A. 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B. 胃脘痛C. 全腹痛,伴压痛,反跳痛D. 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E. 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28. 寒邪客肺的临床表现是( )A. 胸闷,心悸气短B. 胸闷,咳喘痰多C. 胸闷,壮热,鼻翼煽动D. 胸闷气喘,畏寒肢冷E. 胸闷气喘,少气不足以息29. 胃阴亏虚的临床表现是( )A. 脘痞,嗳腐吞酸B. 脘痞,食少,便溏C. 脘痞,纳呆,呕恶,苔腻D. 脘痞,胃脘有振水声E. 脘痞,饥不欲食,干呕30. 患者睡眠时时惊醒,不易安卧的临床意义是( )A. 心肾不交B. 心脾气血虚C. 胆郁痰扰D. 食滞内停E. 痰湿内盛31. 雀盲的临床表现是( )A. 病人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舟车之上,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B. 病人视物不明,昏暗模糊C. 病人白昼视物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D. 病人视一物成两物E. 病人眼睑、眦内或目珠有痒感,轻者揉拭则止,重者极痒难忍32. 患者渴喜热饮,饮水不多或饮入即吐的临床意义是( )A. 湿热证B. 温病营分证C. 痰饮内停D. 瘀血内停E. 阴虚证33. 食滞胃脘的临床表现是( )A. 食欲减退,兼见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乏无力B. 纳呆少食,兼见脘闷腹胀,头身困重,便溏苔腻C. 厌食,兼脘腹胀满,嗳气酸腐,舌苔厚腻D. 厌食油腻之物,兼脘腹痞闷,呕恶便溏,肢体困重E. 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肋胀痛灼热,口苦泛呕,身目发黄34. 患者大便中含有脓血黏液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虚、肾虚或食滞胃肠B. 肝郁脾虚C. 湿热疫毒,阻滞肠道,肠络受损D. 气不摄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脾、气血瘀滞E. 脾虚中气下陷35. 患者大便不能控制,滑出不禁,甚则便出而不自知的临床意义是( )A. 大肠湿热下注或大肠郁热下迫直肠B. 湿热内阻,肠道气滞C. 湿热蕴结或肝气犯脾,肠道气滞D. 脾肾虚弱,肛门失约E. 脾虚中气下陷36. 心阳虚证与心阳暴脱证临床表现相同的是( )A. 冷汗淋漓B. 神志模糊C. 面唇青紫D. 失眠多梦E. 胸痛暴作37. 患者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是( )A. 胃寒B. 胃热C. 食积D. 脾气虚E. 胃阴虚38. 尿后余沥不尽的临床意义是( )A. 肾阴亏虚B. 肾精亏虚C. 肾气不固D. 膀胱湿热E. 肾虚水泛39. 心火上炎,心烦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是( )A. 口酸B. 口甜C. 口苦D. 口涩E. 口咸40. 消谷善饥的临床意义是( )A. 胃火炽盛B. 胃阴不足C. 脾胃虚弱D. 脾胃湿热E. 脾阳虚衰41. 先便后血,其色紫暗,神疲乏力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虚寒B. 脾胃湿热C. 肠风下血D. 大肠湿热E. 肛裂42. 妇女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味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虚气弱B. 冲任亏虚C. 寒湿下注D. 湿热下注E. 肝经郁热43. 心脉急骤闭塞不通的真心痛的临床表现是( )A. 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B. 胸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C. 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扇D. 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咳痰带血E.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44. 全头重痛者,多属( )A. 阳明经头痛B. 少阳经头痛C. 太阳经头痛D. 厥阴经头痛E. 太阴经头痛45. 心气不足,或心阳不足的临床表现是( )A. 胸闷,心悸气短B. 胸闷,咳喘痰多C. 胸闷,壮热,鼻翼煽动D. 胸闷气喘,畏寒肢冷E. 胸闷气喘,少气不足以息46. 痰湿内阻的临床表现是( )A. 头晕而胀,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B. 头晕胀痛,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C.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D. 头晕且重,如物裹缠,痰多苔腻E. 头晕耳鸣,腰酸遗精47. 腹部时胀时减而喜按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虚弱,健运失司B. 食积胃肠或实热内结,气机阻滞C. 酒食不节,情志内伤或房劳太过,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水等邪结聚于腹内D. 气血亏虚,风寒入络,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肌肤、经脉失养E. 气血亏虚,阳气虚衰或脾虚湿困48. 患者夜寐不安,腹胀、嗳气酸腐的临床意义是( )A. 心肾不交B. 心脾气血虚C. 胆郁痰扰D. 食滞内停E. 痰湿内盛49. 燥邪伤津的临床表现是( )A.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B. 口干微渴,兼发热C. 大渴,喜冷饮,兼见壮热面赤,汗出,脉洪数D. 口渴多饮,伴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E.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50. 患者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的临床意义是( )A. 湿热证B. 温病营分证C. 痰饮内停D. 瘀血内停E. 阴虚证51. 病人自觉口中黏腻不爽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虚弱B. 脾胃湿热或脾虚C. 痰热内盛、湿热蕴脾或寒湿困脾D. 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E. 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52. 患者月经周期、经期基本正常,但经量较常量明显增多的临床意义是( )A. 脾气亏虚,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或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B. 营血亏虚,肾精不足,或阳气虚衰,生血不足,血海空虚;或气滞,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冲任受阻C. 肝气郁滞,脾肾亏虚,是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D. 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或气虚,冲任不固;或瘀阻胞络,络伤血溢E. 精血亏虚,血海失充;寒凝瘀阻,痰湿阻滞,冲任气血不畅53. 患者经期不定,月经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的临床意义是( )A. 脾气亏虚,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或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B. 营血亏虚,肾精不足,或阳气虚衰,生血不足,血海空虚;或气滞,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冲任受阻C. 肝气郁滞,脾肾亏虚,是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D. 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或气虚,冲任不固;或瘀阻胞络,络伤血溢E. 精血亏虚,血海失充;寒凝瘀阻,痰湿阻滞,冲任气血不畅54. 下列各项,不属于心阳暴脱证临床表现的是( )A. 冷汗淋漓B. 四肢厥冷C. 面唇青紫D. 失眠多梦E. 胸痛暴作55. 下列各项,不属于失眠的临床意义是( )A. 肝郁化火B. 食积胃脘C. 阴虚火旺D. 心胆气虚E. 痰火扰心56. 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的临床意义是( )A. 湿热内蕴B. 痰饮内停C. 营分热盛D. 瘀血内阻E. 阴虚津亏57. 久病小便频数,色清量多,夜间明显的临床意义是( )A. 热盛伤津B. 膀胱湿热C. 中气下陷D. 肾气不固E. 肾虚水泛58. 泻下黄糜,肛门灼热的临床意义是( )A. 热结旁流B. 食滞胃肠C. 肾阳虚衰D. 大肠湿热E. 寒湿困脾59. "除中"是指( )A. 久病食入不消B. 久病胃脘痞满C. 久病不能进食D. 久病突然能食E. 胃热消谷善饥60. 下列各项,与水液代谢无关的是( )A. 膀胱B. 肺C. 肝D. 脾E. 肾61. 妇女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深质稠的临床意义是( )A. 肝气郁滞B. 气不摄血C. 瘀血积滞D. 阳盛血热E. 寒邪凝滞62. 侧头部痛,痛在两侧太阳穴附近为甚者,多属( )A. 阳明经头痛B. 少阳经头痛C. 太阳经头痛D. 厥阴经头痛E. 太阴经头痛63. 肝气郁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的临床表现是( )A. 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B. 胃脘痛C. 全腹痛,伴压痛,反跳痛D. 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E. 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64. 痰饮停肺的临床表现是( )A. 胸闷,心悸气短B. 胸闷,咳喘痰多C. 胸闷,壮热,鼻翼煽动D. 胸闷气喘,畏寒肢冷E. 胸闷气喘,少气不足以息65. 脾胃气虚的临床表现是( )A. 脘痞,嗳腐吞酸B. 脘痞,食少,便溏C. 脘痞,纳呆,呕恶,苔腻D. 脘痞,胃脘有振水声E. 脘痞,饥不欲食,干呕66. 饮邪停胃的临床表现是( )A. 脘痞,嗳腐吞酸B. 脘痞,食少,便溏C. 脘痞,纳呆,呕恶,苔腻D. 脘痞,胃脘有振水声E. 脘痞,饥不欲食,干呕67. 患者困倦嗜睡,伴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的临床意义是( )A. 心肾不交B. 痰湿困脾,清阳不升C. 脾失健运,清阳不升D. 正气未复E. 心肾阳虚,神失温养68. 外感温热病初期,伤津较轻的临床表现是( )A.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B. 口干微渴,兼发热C. 大渴,喜冷饮,兼见壮热面赤,汗出,脉洪数D. 口渴多饮,伴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E.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69. 脾胃虚弱的临床表现是( )A. 食欲减退,兼见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乏无力B. 纳呆少食,兼见脘闷腹胀,头身困重,便溏苔腻C. 厌食,兼脘腹胀满,嗳气酸腐,舌苔厚腻D. 厌食油腻之物,兼脘腹痞闷,呕恶便溏,肢体困重E. 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肋胀痛灼热,口苦泛呕,身目发黄70. 病人自觉口中有酸味或泛酸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虚弱B. 脾胃湿热或脾虚C. 痰热内盛、湿热蕴脾或寒湿困脾D. 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E. 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71. 患者排便时有灼热感的临床意义是( )A. 大肠湿热下注或大肠郁热下迫直肠B. 湿热内阻,肠道气滞C. 湿热蕴结或肝气犯脾,肠道气滞D. 脾肾虚弱,肛门失约E. 脾虚中气下陷72. 患者大便带血,或便血相混,或便后滴血,或全为血便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虚、肾虚或食滞胃肠B. 肝郁脾虚C. 湿热疫毒,阻滞肠道,肠络受损D. 气不摄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脾、气血瘀滞E. 脾虚中气下陷73. 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四证的共同临床表现是( )A. 心痛B. 心烦C. 失眠D. 健忘E. 心悸74. 胸痛憋闷,痛引肩臂的临床意义是( )A. 胸痹B. 真心痛C. 肺痈D. 肺痨E. 肺胀75. 厌食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的临床意义是( )A. 湿热蕴脾B. 食滞胃脘C. 肝胆湿热D. 寒湿困脾E. 妊娠反应76. 下列各项,不会导致小儿遗尿的是( )A. 肾气亏虚B. 膀胱虚寒C. 脾虚气陷D. 肝经湿热下迫E. 先天禀赋不足77. 肝郁脾虚的临床表现是( )A. 便夹脓血B. 泻下黄糜C. 溏结不调D. 肛门灼热E. 里急后重78. 妇女怀孕厌食、呕恶称为( )A. 少食B. 厌食C. 恶阻D. 恶食E. 纳呆79. 下列各项,不属于阳虚小便临床表现的是( )A. 夜尿频数B. 尿清而长C. 尿急而痛D. 多尿遗尿E. 尿少浮肿80. 带下色黄,质黏臭秽的临床意义是( )A. 脾气虚弱B. 湿热下注C. 脾肾阳虚D. 肝肾阴虚E. 寒湿下注81. 肺阴亏虚,虚火灼络的肺痨病的临床表现是( )A. 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B. 胸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C. 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煽D. 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咳痰带血E.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82. 肠痹或肠结时,肠道麻痹,梗阻,扭转或套叠,气机闭塞不通可导致的临床表现是( )A. 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B. 胃脘痛C. 全腹痛,伴压痛,反跳痛D. 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E. 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83. 热邪或痰热壅肺的临床表现是( )A. 胸闷,心悸气短B. 胸闷,咳喘痰多C. 胸闷,壮热,鼻翼煽动D. 胸闷气喘,畏寒肢冷E. 胸闷气喘,少气不足以息84. 外伤后,瘀血阻络的临床表现是( )A. 头晕而刺痛B. 头晕胀痛,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C.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D. 头晕且重,如物裹缠,痰多苔腻E. 头晕耳鸣,腰酸遗精85. 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虚弱,健运失司B. 食积胃肠或实热内结,气机阻滞C. 酒食不节,情志内伤或房劳太过,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水等邪结聚于腹内D. 气血亏虚,风寒入络,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肌肤、经脉失养E. 气血亏虚,阳气虚衰或脾虚湿困86. 患者饭后嗜睡,兼神疲倦怠,食少纳呆的临床意义是( )A. 心肾不交B. 痰湿困脾,清阳不升C. 脾失健运,清阳不升D. 正气未复E. 心肾阳虚,神失温养87. 患者口渴,饮水不多,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的临床意义是( )A. 湿热证B. 温病营分证C. 痰饮内停D. 瘀血内停E. 阴虚证88. 湿邪困脾的临床表现是( )A. 食欲减退,兼见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乏无力B. 纳呆少食,兼见脘闷腹胀,头身困重,便溏苔腻C. 厌食,兼脘腹胀满,嗳气酸腐,舌苔厚腻D. 厌食油腻之物,兼脘腹痞闷,呕恶便溏,肢体困重E. 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肋胀痛灼热,口苦泛呕,身目发黄89. 病人自觉口中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虚弱B. 脾胃湿热或脾虚C. 痰热内盛、湿热蕴脾或寒湿困脾D. 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E. 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90. 患者大便时干时稀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虚、肾虚或食滞胃肠B. 肝郁脾虚C. 湿热疫毒,阻滞肠道,肠络受损D. 气不摄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脾、气血瘀滞E. 脾虚中气下陷91. 患者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较常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的临床意义是( )A. 脾气亏虚,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或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B. 营血亏虚,肾精不足,或阳气虚衰,生血不足,血海空虚;或气滞,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冲任受阻C. 肝气郁滞,脾肾亏虚,是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D. 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或气虚,冲任不固;或瘀阻胞络,络伤血溢E. 精血亏虚,血海失充;寒凝瘀阻,痰湿阻滞,冲任气血不畅92. 下列各项,不属于心血虚临床表现的是( )A. 心悸怔忡B. 健忘C. 唇舌淡白D. 失眠E. 盗汗93. 脘闷纳呆,兼头身困重,便溏苔腻的临床意义是( )A. 寒邪犯胃B. 脾肾阳虚C. 脾胃气虚D. 湿邪困脾E. 热邪犯胃94. 厌食,脘腹胀痛,嗳腐食臭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气虚B. 湿邪困脾C. 食滞胃脘D. 肝胆湿热E. 脾胃阳虚95. 多食易饥,兼见大便溏泻的临床意义是( )A. 胃火亢盛B. 胃阴不足C. 脾胃湿热D. 湿邪困脾E. 胃强脾弱96. 湿热蕴结膀胱不会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 尿急B. 尿痛C. 小便频数D. 小便短赤E. 小便频数,色清量多,夜间明显97. 下列各项,不属于失眠临床意义的是( )A. 心脾气血虚B. 心气不足C. 胆郁痰扰D. 食滞内停E. 肺阴不足98. 小便频数,量少,色赤,刺痛的临床意义是( )A. 膀胱湿热B. 肾阳不足C. 肾气不固D. 结石阻塞E. 膀胱失约99. 下列各项,不属于月经先期临床意义的是( )A. 肾气不足B. 脾气亏虚C. 阴虚火旺D. 寒凝血瘀E. 阳盛血热100. 痰热阻肺,热壅血瘀的肺痈病的临床表现是( )A. 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B. 胸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C. 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扇D. 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咳痰带血E.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101. 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的临床意义是( )A. 肾虚B. 寒湿C. 瘀血阻络D. 结石阻滞E. 带脉损伤102. 气血亏虚的临床表现是( )A. 头晕而胀,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B. 头晕胀痛,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C.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D. 头晕且重,如物裹缠,痰多苔腻E. 头晕耳鸣,腰酸遗精103. 食积胃脘的临床表现是( )A. 脘痞,嗳腐吞酸B. 脘痞,食少,便溏C. 脘痞,纳呆,呕恶,苔腻D. 脘痞,胃脘有振水声E. 脘痞,饥不欲食,干呕104. 患者睡后易醒,不易再睡,兼心悸、便溏的临床意义是( )A. 心肾不交B. 心脾气血虚C. 胆郁痰扰D. 食滞内停E. 痰湿内盛105. 目昏的临床表现是( )A. 病人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舟车之上,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B. 病人视物不明,昏暗模糊C. 病人白昼视物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D. 病人视一物成两物E. 病人眼睑、眦内或目珠有痒感,轻者揉拭则止,重者极痒难忍106. 消渴病的临床表现是( )A.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B. 口干微渴,兼发热C. 大渴,喜冷饮,兼见壮热面赤,汗出,脉洪数D. 口渴多饮,伴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E.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107. 病人自觉口中有甜味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虚弱B. 脾胃湿热或脾虚C. 痰热内盛、湿热蕴脾或寒湿困脾D. 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E. 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108. 病人自觉口中有苦味的临床意义是( )A. 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B. 肾病或寒水上泛C. 痰热内盛、湿热蕴脾或寒湿困脾D. 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E. 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109. 患者排便不通畅,有滞涩难尽之感的临床意义是( )A. 大肠湿热下注或大肠郁热下迫直肠B. 湿热内阻,肠道气滞C. 湿热蕴结或肝气犯脾,肠道气滞D. 脾肾虚弱,肛门失约E. 脾虚中气下陷110.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A. 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B.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脉症合参C.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D. 证候转化,病证结合,辨证求因E. 证候真假,证候错杂,诊法合参111. 下列各项,不属于心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 五心烦热B. 咽干C. 面色萎黄D. 舌红少苔E. 心悸112. 耳聋逐渐加重且有腰酸眩晕的临床意义是( )A. 温病耳聋B. 伤寒耳聋C. 肾虚耳聋D. 痰浊耳聋E. 血瘀耳聋113. 大便先干而后稀的临床意义是( )A. 命门火衰B. 脾气虚C. 脾阳虚D. 肝郁脾虚E. 湿邪困脾114. 肾阳虚导致的小便改变是( )A. 小便短赤B. 小便频数而清C. 小便浑浊D. 小便频数短少E. 小便涩痛115. 下列各项,不会导致余溺不尽的是( )A. 肾阳不足B. 肾阴亏损C. 久病体弱D. 湿热留著E. 肾气不固116. 失眠易惊醒,兼眩晕、心烦、口苦的临床意义是( )A. 肝血不足B. 心肾不交C. 心肝血虚D. 胆郁痰扰E. 食滞内停117. 下列各项,不会导致癃闭的是( )A. 瘀血内结B. 湿热蕴结膀胱C. 结石阻塞D. 肾阳不足,气化不利E. 肾气不固118. 下列各项,不属于月经后期临床意义的是( )A. 肾精不足B. 营血亏虚C. 阴虚火旺D. 阳气虚衰E. 痰湿阻滞119. 前额部连眉棱骨痛,多属( )A. 阳明经头痛B. 少阳经头痛C. 太阳经头痛D. 厥阴经头痛E. 太阴经头痛120. 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是( )A. 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B. 胃脘痛C. 全腹痛,伴压痛,反跳痛D. 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E. 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121. 肺气虚或肾气虚的临床表现是( )A. 胸闷,心悸气短B. 胸闷,咳喘痰多C. 胸闷,壮热,鼻翼煽动D. 胸闷气喘,畏寒肢冷E. 胸闷气喘,少气不足以息122. 肾虚精亏的临床表现是( )A. 头晕而胀,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B. 头晕胀痛,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C.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D. 头晕且重,如物裹缠,痰多苔腻E. 头晕耳鸣,腰酸遗精123. 患者自觉肢体倦怠,运动无力的临床意义是( )A. 脾胃虚弱,健运失司B. 食积胃肠或实热内结,气机阻滞C. 酒食不节,情志内伤或房劳太过,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水等邪结聚于腹内D. 气血亏虚,风寒入络,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肌肤、经脉失养E. 气血亏虚,阳气虚衰或脾虚湿困124. 患者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欲睡,肢冷脉微的临床意义是( )A. 心肾不交B. 痰湿困脾,清阳不升C. 脾失健运,清阳不升D. 正气未复E. 心肾阳虚,神失温养125. 阴虚证患者的临床表现是( )A.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B. 口干微渴,兼发热C. 大渴,喜冷饮,兼见壮热面赤,汗出,脉洪数D. 口渴多饮,伴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E.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126. 湿热蕴脾的临床表现是( )A. 食欲减退,兼见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乏无力B. 纳呆少食,兼见脘闷腹胀,头身困重,便溏苔腻C. 厌食,兼脘腹胀满,嗳气酸腐,舌苔厚腻D. 厌食油腻之物,兼脘腹痞闷,呕恶便溏,肢体困重E. 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肋胀痛灼热,口苦泛呕,身目发黄127. 病人自觉口中有咸味的临床意义是( )A. 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B. 肾病或寒水上泛C. 痰热内盛、湿热蕴脾或寒湿困脾D. 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E. 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128. 患者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的临床意义是( )A. 脾气亏虚,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或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B. 营血亏虚,肾精不足,或阳气虚衰,生血不足,血海空虚;或气滞,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冲任受阻C. 肝气郁滞,脾肾亏虚,是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D. 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或气虚,冲任不同;或瘀阻胞络,络伤血溢E. 精血亏虚,血海失充;寒凝瘀阻,痰湿阻滞,冲任气血不畅129. "见微知著"主要是指( )A. 从轻微的表现预测严重的病变B. 从局部的微小变化测知整体情况C. 从隐蔽的症状测知明显的症状D. 从易忽略的体征中求得病情E. 运用特殊诊法诊断出病证130. 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同临床表现是( )A. 五心烦热B. 失眠多梦C. 颧红D. 面色淡白E. 脉细数131. 下列各项,不会导致头晕目眩的是( )A. 血虚B. 气虚。
胸痛健康教育
《胸痛的健康教育》
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胸痛并不一定意味着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它仍然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首先,如果你突然出现严重的胸痛,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后或在情绪激动时,要立即就医。
这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征兆,需要紧急处理。
另外,如果你长期存在持续性的胸痛,可能是由肺部疾病、消化系统问题、肌肉骨骼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去医院寻求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在遇到胸痛时会进行自我诊断并自行处理。
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因为许多疾病都会表现为胸痛,如果不及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很可能会延误病情。
在预防胸痛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饮食健康,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过多)等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上心脏病等引起胸痛的风险。
总的来说,对于胸痛这一症状,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它可能的严重性,遇到胸痛时要及时就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胸痛引起的健康问题。
胸痛的临床意义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主要由胸部疾病所致,少数由其他疾病引起。
常见原因:
1、胸壁疾病:急性皮炎、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等
2、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二尖瓣或主动脉病变、胸主动脉瘤、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
3、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血胸、支气管炎等
4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气肿、纵隔肿瘤等
5其他:过度通气综合征、痛风、食管炎、肝脓肿、脾梗死等
发病机制:
各种化学、物理因素及刺激因子均可刺激胸部的感觉神经纤维产生痛觉冲动,并传至大脑皮质的痛觉中枢引起胸痛。
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放射痛或牵涉痛。
如心绞痛除出现心前区、胸骨后疼痛外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左颈、左侧面颊部。
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青壮年多考虑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
40岁以上多考虑心绞痛、心梗、支气管肺癌。
2、胸痛部位:
胸部疾病所致胸痛固定在病变部位,局部有压痛,若为胸部皮肤炎症性病变,局部表现红肿热痛;
带状疱疹所致胸痛可见成簇水疱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伴剧痛,且疱疹不超过体表中线;
肋软骨炎所致胸痛常在1~2肋软骨处见单个或多个隆起,局部有压痛无红肿;
心绞痛及心梗疼痛多在胸骨后方和心前区或剑突下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放射甚至达无名指或小指,也可放射于左颈或面颊,误认为牙痛;
夹层动脉瘤引起疼痛多位于胸背部,向下放射至下腹腰部与两侧腹股沟和下肢;
胸膜炎疼痛多在胸侧部;
食管及纵隔病变胸痛多在胸骨后;
肝胆疾病及膈下脓肿胸痛多在右下胸,可放射至右肩部;
肺尖部肺癌胸痛多以肩部腋下为主,向上肢内侧放射。
3、胸痛性质:
带状疱疹呈刀割样或灼热样剧痛;
食管炎多呈灼烧痛;
肋间神经多为阵发性灼痛或刺痛;
心绞痛呈绞榨痛并伴有重压窒息感;心梗更为剧烈并有恐惧濒死感;
气胸初期有撕裂样痛;
胸膜炎隐痛、钝痛、刺痛;
夹层动脉瘤突发胸背部撕裂样剧痛或锥痛;
肺梗死可突发胸部剧痛或绞痛,常伴呼吸困难与发绀。
4、疼痛持续时间:平滑肌痉挛或血管狭窄缺血所致疼痛为阵发性,炎症、肿瘤、栓塞、梗死呈持续性。
5、影响疼因素:
心绞痛在劳力或紧张时诱发休息或服药后缓解,心梗服药无效。
食管疾病进食时发作或加剧,服药可减轻或消失。
胸膜炎及心包炎可因咳嗽或用力呼吸而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