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电气测量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868.00 KB
- 文档页数:23
[工作]电气测量技术电气测量技术测量与测量系统的基础知识 1、测量测量经典论述俄国门捷列夫:”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 英国库克:“测量是技术生命的神经系统” 测量与测量方法定义:所谓测量就是被测量和同类标准进行比较的一个实验过程。
同类标准的参与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参与:天平称重量、电位差计测电压等。
间接参与:电流表测电流、压力表测压力。
电流表在出厂前,已经与标准量(标准电流)进行比较,以获得定标和校准. 1、测量电磁测量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法,将被测的电磁量与同类的标准单位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电磁量的大小测量结果的表示测量结果由两部分组成,即测量单位和与此测量单位相适应的数字值。
一般表达式为X={X} ?x0 其中 X为测量结果 {X}为数字值 x0为测量单位 1、测量测量过程准备阶段:在对测量对象的性质、特点、测量条件认真分析的前提下,根据对被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要求选择恰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从而拟定出测量过程及测量步骤。
测量阶段:在了解测量设备的特性、使用方法的前提下,按照已拟定出的测量过程及测量步骤进行测量,科学而严肃地记录数据。
数据处理阶段:按照选定的测量方法及理论计算出被测量的测试结果的估计值;根据误差传递理论,对测量结果估计值的不确定度作出合理的评定。
测量手段量具:体现计量单位的器具。
量具中一小部分可直接参与比较,如尺子、量杯等。
多数量具要用专门设备才能发挥比较的功能,如利用标准电阻器测量电阻时,需要借助于电桥。
仪器:泛指一切参与测量工作的设备。
包括各种直读仪器、非直读仪器、量具、测试信号源、电源设备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如电压表、频率表、示波器等。
电桥图片测量手段测量装置:由几台测量仪器及有关设备所组成的整体,用以完成某种测量任务。
测量系统:由若干不同用途的测量仪器及有关辅助设备所组成,用以多种参量的综合测试。
测量方法按照测量结果的获得方式分直接测量法:从仪表的读数直接获取测量结果的方法。
电气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气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3. 学生能了解电气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并掌握减少误差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测量仪器进行电气测量。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搭建,并进行相关电气参数的测量。
3. 学生能够分析测量数据,解决简单的电气测量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气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电气测量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气测量基本原理: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原理,以及相关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础知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气测量基本概念与原理2. 常见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万用表、示波器、电桥等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3. 电气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分析电气测量中误差的来源,介绍减少误差的方法和技巧。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气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路搭建,进行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气测量实践操作5. 电气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气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气测量技术的应用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系统、科学地掌握电气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电气测量技术根底知识与应用引言电气测量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对电能进行精准测量,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电气测量技术的根底知识和应用,包括电压测量、电流测量、功率测量以及常见的电气测量仪表。
电压测量电压是电力系统中最根本的物理量之一,测量电压对于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至关重要。
常见的电压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常用的测量仪表有万用表和数字电压表,它们通过将测量的电压直接显示在仪表上。
间接测量法那么是通过测量电路中的其他物理量,如电流和电阻,然后计算得到电压值。
电流测量电流是电力系统中流动的电荷数量,也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指标。
电流测量通常使用测量仪表,如电流表和电阻箱。
电流表可以根据量程分为直流电流表和交流电流表,根据原理又可分为电磁式电流表、热电偶电流表和霍尔效应电流表等。
电阻箱也是常用的电流测量仪器,通过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将待测电流转化为可测得的电压值。
功率测量功率是电力系统中能量的转化和传输过程中的重要指标,测量功率可以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能源消耗和传输情况。
常见的功率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得到功率值。
间接测量法那么是先测量其他物理量,如电阻和电容,然后由这些值计算得到功率值。
常用的功率测量仪器有电力计和功率因数表。
电气测量仪表电气测量仪表是进行电气测量的重要工具,它们能够直接显示测量结果,并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
常见的电气测量仪表有万用表、数字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频率仪等。
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的仪表,可以进行电压、电流、电阻和功率等的测量。
数字电压表是一种高精度的电压测量仪表,可以直接显示测量的电压值。
电流表是专用测量电流的仪表,可以根据使用场合和需求选择适宜的电流表。
应用领域电气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电力系统、工业生产、通信、航空航天等。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测量技术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电气测量安全基本知识范文1. 引言电气测量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技术。
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还是在科学实验中的数据采集,电气测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电气测量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掌握电气测量安全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2. 电气测量设备的接地保护电气测量设备的接地保护是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合适的接地可以减少电气设备的漏电风险,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在使用电气测量设备之前,需要确保设备的接地线连接良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以保证接地的有效性。
3. 电气测量设备的绝缘保护电气测量设备的绝缘保护同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绝缘可以防止电流泄露,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设备的绝缘状态是否正常,如有损坏或老化情况应及时更换。
此外,使用绝缘手套、绝缘垫等辅助设备也是保护安全的有效手段。
4. 电气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正确使用电气测量仪器是保障安全的前提。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应仔细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确保操作步骤正确。
应按照仪器的额定使用范围进行操作,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穿戴绝缘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检修。
5. 避免电气测量电路的短路和过载电气测量过程中,电路的短路和过载是常见的安全隐患。
操作人员应注意避免电路短路,避免电线之间的触碰,避免电源线与信号线接触。
此外,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电阻值,以防止电路过载。
6. 安全操作电气测量仪器的标准流程为确保电气测量的安全,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非常重要。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首先,检查电气测量仪器的工作状态和绝缘状态,确保仪器正常。
(2) 确定测量的范围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电路。
(3) 连接电路并进行检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 执行测量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5) 操作完成后,关闭电源和仪器,整理并存储实验数据。
基础电气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电路基础1. 电荷与电流电荷是电的基本单位,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库仑(C)。
电荷流动形成了电流,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与电势差电压是单位电荷通过一个电场获得的能量,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路中的电压也称为电势差,表示两点之间的电压差,用符号V表示。
3. 电阻与电阻率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物质或元件,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率是物质的基本电阻,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欧姆-米(Ω·m)。
4. 电功与功率电功是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能,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焦耳(J)。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5. 串联与并联串联是将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
并联是将电阻并排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通过。
第二章电路元件1. 电源电源是提供电动势和电压的装置,用于驱动电路中的电流。
常见的电源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2.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基本元件,用于阻碍电流通过。
常见的电阻有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
3. 电容电容是电路中的一种元件,用于储存电荷和能量,单位是法拉(F)。
4. 电感电感是电路中的一种元件,用于储存磁场能量,单位是亨利(H)。
5. 开关开关用于控制电路中的通断,通常有手动开关和自动开关两种。
第三章电路分析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用于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
2. 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分析、支路分析和戴维南定理等,用于分析复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 交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包括交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功率等,用于分析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第四章电路定理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规定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U=IR。
2. 费曼定理费曼定理用于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关系,通过电压和电流的积分可以得到电功。
3. 麦克斯韦定理麦克斯韦定理用于分析电路中的电场和磁场关系,通过电场和磁场的积分可以得到电磁感应和电场能量密度。
课题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掌握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气符号。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3.理解电流的概念、方向,掌握电流的测量。
4.掌握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他们的测量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5.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电阻定律以及电阻的测量。
6.掌握欧姆定律和电路的三种状态。
7.理解电能和电功率的概念。
8.掌握焦耳定律以及电能、电功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1.电路各部分的作用,电流的计算公式和电流的测量。
2.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他们的测量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电阻定律以及电阻的测量,欧姆定律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4.焦耳定律以及电能、电功率的计算,实际功率的计算。
5.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
教学难点1.电流产生的条件,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2.R与U、I无关,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
教学课时16课时教学内容课题§1-1 电流和电压教学目标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气符号。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3.理解电流的概念、方向,掌握电流的测量。
4.掌握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他们的测量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2.电流的计算公式和电流的测量。
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他们的测量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测量。
2.电位的计算方法和测量。
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三者之间的关系。
讲授式+讨论式+分析式教学形式教学课时8课时教育思想本节内容应与物理联系起来,并进行内容上的比较,注意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而且并节内容的图片较多,很直容易理解。
运用公式应灵活,不能读死书,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是一样,会随机应变。
新课引入根据初中物理上所学的电路知识,要求学生分析并画出教室里面的日光灯电路和电风扇电路,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电路图分析日光灯电路和电风扇电路的工作原理,老师总结学生的分析并讲解该电路来引入电工基础上的电路内容。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1、传感器的组成功用是一感二传,即感受被测信息,并传送出去。
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且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它把输入量转换成电参数。
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2、误差的基本概念及表达方式(1)绝对误差:是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通常用实际真值代表真值,并采用高一级标准仪器的示值作为实际真值。
(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或实际值之比. 相对误差通常用于衡量测量的准确程度,相对误差越小,准确程度越高。
(3)引用误差:是一种实用方便的相对误差,常在多档和连续刻度的仪器仪表中应用。
选用仪表时,一般使其最好能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三分之二的区域。
3、误差的分类与来源(1)系统误差: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与某一个或几个因素成函数关系的有规律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仪表制造、安装或使用方法不正确,也可能是测量人员一些不良的读数习惯等。
(2)随机误差:服从统计规律的误差称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所以不能用修正或采取某种技术措施的办法来消除。
应该指出,在任何一次测量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都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3)粗大误差: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明显地歪曲了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简称粗差。
粗差是由于疏忽大意,操作不当,或测量条件的超常变化而引起的。
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称为坏值,所有的坏值都应去除,但不是主观或随便去除,必须科学地舍弃。
正确的实验结果不应该包含有粗大误差。
4、随机误差的特点(1)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误差在多次重复测量中出现的可能性相等;(2)在一定测量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出某一限度;(3)绝对值小的随机误差比绝对值大的随机误差在多次重复测量中出现的机会多;(4)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