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质量管理师培训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603.00 KB
- 文档页数:45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章“物质的形态与结构”。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测量工具,如电子秤、天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质量的测量方法及数据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秤、天平、砝码、实物等。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哪些是可以用质量来描述的,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2. 概念讲解: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 测量工具介绍:介绍电子秤、天平等质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4. 测量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质量测量实践,包括测量教具和自己的物品。
5. 数据处理:引导学生如何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如求平均值等。
6.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应付的钱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测量自己的书包,并记录数据。
答案:书包的质量为3千克。
答案:总质量为0.45千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质量的概念,并通过测量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活动,如调查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章“物质的形态与结构”的质量部分。
质量管理培训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质量管理原理与实践》第一章,质量管理基础。
2. 详细内容:a. 质量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b. 质量管理的演变与发展c. 质量管理的原则与体系d. 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技术二、教学目标1. 了解质量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理解质量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
2. 掌握质量管理的演变与发展,了解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3. 理解质量管理的原则与体系,能够运用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进行质量改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技术,如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等。
2. 教学重点:质量管理的原则与体系,质量管理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投影幕、教学PPT等。
2. 学具:教材、笔记纸、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质量管理案例,引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 质量管理基础讲解:讲解质量管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质量管理的原则与体系。
3. 质量管理演变与发展:介绍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4.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讲解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等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
5.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质量管理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质量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和工具与技术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管理基础:定义、重要性、原则与体系。
2. 质量管理演变与发展:发展历程、相关理论、实践应用。
3. 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质量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b. 描述质量管理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c. 解释质量管理的原则与体系。
d. 运用至少一种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分析一个实际案例。
2. 答案:a. 质量管理是组织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和提高组织绩效,通过制定和实施质量政策、目标、程序和实践,进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一系列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高级培训班教程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性、有效地管理组织的活动,以确保组织的产品
或服务满足或超越期望的需求和期望。
它是将组织的设计与制造活动组织
起来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它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包括制造和服务
行业。
二、质量管理的历史
质量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著名的管理学家爱
德华·贝特尔为美国军队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质量规范。
以后,不断开发和
完善的质量管理理念,出现了六西格玛的总质量管理体系。
三、质量管理的五个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包括五个基本原则:客户导向、领导、参与、持续改善和规范。
(1)客户导向:客户是质量管理的中心,需要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
(2)领导:需要积极领导有助于实现组织质量管理的发展目标。
(3)参与:需要全员参与,把质量管理贯穿到每一个组织活动中。
(4)持续改善:需要积极的研究和改善,以不断提高质量。
(5)规范:需要定义、开发和实施清晰可操作的标准。
四、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
质量管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 增强学生对质量意识的认识,树立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的质量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读、质量策划工具与方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质量管理原则、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改进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质量管理案例、质量管理图表。
2. 学具:教材、《质量管理原理与实践》学习指导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质量管理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体系结构等。
3. 实践操作:a. 解读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分析标准要求。
b. 演示质量策划工具与方法,如鱼骨图、流程图等。
c. 介绍质量控制方法,如AQL、SPC等。
d. 讲解质量改进策略,如PDCA、六西格玛等。
4.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管理原则2.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结构3. 质量策划工具与方法4. 质量控制方法5. 质量改进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质量管理的四大原则。
b. 结合实际案例,绘制并解读鱼骨图。
c. 简述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 答案:a. 质量管理四大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力、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b. 鱼骨图:分析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c. 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质量管理相关书籍,提高理论素养。
b. 组织学生参加质量管理实践活动,如质量管理小组、六西格玛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