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 格式:pdf
- 大小:158.18 KB
- 文档页数:15
.专业 .专注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常用工具的使用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验目的使学生认识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实验器械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归纳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翻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归纳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仍是用钉锤省力?4、分组试试实验结论不一样的工拥有不一样的使用方法,能够为我们做些不一样的事情。
备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
.专业 .专注 .实验课题杠杆均衡的研究实验种类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经过做杠杆尺的实验 ,使学生认识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械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1、在将杠杆尺调理到均衡状态后,第一让学生在杠杆尺左侧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 ,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侧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疏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点和数目 ,察看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 ?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点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均衡状态;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实验目的经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色,进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器械:.专业 .专注 .轮轴实验装置。
轴粗细同样 ,轮大小不一样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器械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 ,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均衡。
实验结论在轴的大小一准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实验种类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经过模拟实验 ,使学生疏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征。
.专业 .专注 .实验器械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天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时间 小成员组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实验器材: 钉有三颗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
猜测:选用不同的工具,拔出三种东西所用的力和方便程度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和钳工锤分别去取出木板上的图钉、铁钉、和木螺丝钉。
感觉取出三种钉子应用哪几种工具最简单、最方便、最省力。
然后做好记录。
(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分成四组做分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取图钉比较方便的是用小刀或剪刀来撬;取木螺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丝刀来撬;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天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器材:1盒杠杆尺、1盒钩码猜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用力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1、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实验过程:2222不省力也不费力2323不省力也不费力2214省力3223省力1422费力2332费力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天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小杆秤的研究实验器材:自主小杆秤、钩码猜测: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过程: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一: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馒头发霉的情况,了解霉菌生长需要的条件。
(二)实验材料。
馒头、塑料袋、滴管、水、冰箱等。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4块大小相同的馒头。
- 第一块馒头:不做任何处理,放在温暖、潮湿(如厨房角落)的地方。
- 第二块馒头:滴上几滴水,使馒头表面湿润,然后放在温暖(如靠近暖气)、潮湿的地方。
- 第三块馒头:用塑料袋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 第四块馒头:放在干燥(如窗台通风处)、温暖的地方。
2. 每天观察并记录馒头的变化情况,持续观察一周左右。
(四)实验现象。
1. 放在温暖、潮湿地方且滴水的第二块馒头,发霉速度最快,几天内就会长出大量的霉菌。
2. 不做处理放在温暖、潮湿地方的第一块馒头,也会发霉,但速度比第二块稍慢。
3. 放在干燥、温暖地方的第四块馒头,发霉现象不明显或者基本不发霉。
4. 放在冰箱冷藏室里的第三块馒头,基本没有发霉迹象。
(五)实验结论。
1. 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霉菌生长迅速。
2. 干燥的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低温也能抑制霉菌的生长。
二、实验二: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等。
(三)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状态、蜡油的流淌情况等。
2. 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现象。
3. 把烧杯迅速翻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四)实验现象。
1. 蜡烛燃烧时,烛芯周围的蜡受热融化,变成液态蜡油流淌下来,这是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
2. 当把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
3. 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专业 .专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分组:(∨ )年级班时间实验种类演示:(∨ )实验名称研究杠杆的奥密实验器械:杠杆尺、钩码猜想:杠杆能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相关左侧(阻力点)状况右侧(用力点)状况用力状况1、省力;2、费劲;钩码数阻力点到支点钩码数用力点到支点的3、不省力也不(个)的距离(格)(个)距离(格)费劲1111不省力也不费劲1212不省力也不费劲实验过程:2121不省力也不费劲2222不省力也不费劲2112省力4114省力4224省力3113省力3223省力.专业 .专注 .1331费劲2332费劲2442费劲1422费劲2241费劲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察看到的现象或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劲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实验的结果: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劲;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分组:(∨)年级班时间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名称小杆秤的研究实验器械:自主小杆秤、钩码猜想:小杆秤是依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专业 .专注 .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目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联合杠杆的原理解说这一现象。
改实验过程:变提绳的地点持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察看到的现象或秤盘内放的钩码数目越多,秤砣挂绳距离提绳之间的距离就会越长,实验的结果:可是秤砣的重量其实不需要增添。
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专业 .专注 .分组:()年级班时间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名称轮轴作用的实验实验器械: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1个轴猜想:轮轴能够省力。
将必定数目的钩码挂在轴上,当作要战胜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当作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目在做实验。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2研究杠杆指导教师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或药品铁架台杠杆尺钩码实验设想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认识器材。
2.组装设置。
3.变换支点位置进行试验。
省力的情况有一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
实验结论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省力。
反之费力。
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支点到阻力点相等,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3 天平的使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或药品天平砝码实验设想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认识天平的组成部分。
2.学习用天平称量。
1.天平由底座、托盘架、托盘、标称、平衡螺母、分度盘、游码组成。
2.称物体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实验结论天平可以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4 研究轮轴作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认识轮轴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实验器材或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实验设想定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在轴上挂重物测力计读数小,反之则大。
1.组装一个轮轴。
2.在轮上用力,轴上挂重物。
在轴上用力,轮上挂重物。
实验结论轮上用力省力,轴上费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1.5 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实验器材或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测力计实验设想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组装定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2.组装动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3.把两次的读数进行对比。
用定滑轮提起重物的读数大。
用动滑轮提起重物的读数小。
实验结论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2.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6 认识滑轮组的作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认识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实验器材或药品绳子砝码铁架台滑轮测力计。
实验设想滑轮组不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组装一个滑轮组,用滑轮组提起重物不同重量的物体。
2.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与直接提取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较。
使用滑轮组改变了用力的方向,提取物体的用力的小。
实验结论使用滑轮组不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C3-3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7探究不同斜面的作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通过实验东的斜面又省力的作用实验器材或药品绳子简单机械实验盒斜面测力计。
实验设想斜面能够省力。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用测力计垂直提起重物。
沿着斜面拉重物。
2.改变斜面的倾斜度拉动重物。
3.把垂直提起相同重物和斜面拉重物读数进行比较。
垂直提起重物费力,利用斜面省力,斜面的倾斜度度越小越省力。
相同的高度倾面越长越省力。
实验结论斜面能够省力,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2.1 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指导教师实验目标认识到改变纸的现状,其抵抗力弯曲的能力随之而改变。
实验器材或药品A4纸纸铁线圈双面胶包装箱的瓦楞纸实验设想每个人设计物体形状不同,承受力也就不同。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将纸折成V、U、T、L工等不同的形状,在纸上放垫圈,看哪一个放得多。
VVV的现状的承受力大。
实验结论改变纸的现状,其抵抗抗弯曲的力也会随之改变。
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而且能大大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2.5 探究物体的结构与承受力的关系指导教师实验目标研究哪种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
实验器材或药品小木棒橡皮筋实验设想物体结构不一样,承受力大小也不一样。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用小棒和橡皮筋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支架,然后用力往两边拉拽,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不易变形、最稳固。
2.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易变形支架变得等稳定、牢固?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支架易变形。
实验结论三角形之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3.2 做一个电磁铁指导教师实验目标让学生认识你电磁铁实验器材或药品大铁钉绝缘导体电池电池盒指南针大头针实验设想导线和铁定绕在一起能够产生磁性。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把绝缘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绕在一根大铁钉上。
2.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大头针,有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3.切断电源,有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1.通电后绕制的铁钉有磁力。
2.绕制圈数越多磁力越大。
3.增加电磁节数磁力变大。
实验结论在绕制的导线两端会产生磁性。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3.4 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指导教师实验目标使学生认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或药品大铁钉绝缘导体电池电池盒指南针大头针实验设想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把绝缘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绕在一根大铁钉上。
2.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大头针,有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3.切断电源,有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电磁铁绕制匝数越多磁力越大。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电流大磁力大。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4.1为校园内的植物挂牌指导教师实验目标识别校园内植物中的一些常见植物。
实验器材或药品刻刀木板绳子实验设想不同植物的根、茎、叶是不相同的。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观察辨别学校内的植物。
2.制作植物牌。
3.根据不同特征得出不同名称。
校园内不同植物的种内不同,形状也就不同。
实验结论挂牌后更容易识别校园内的植物。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8 认识传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组装一个链条传动装置,研究他的传动特点。
组装一个齿轮传动装置,研究齿轮传动的特点。
实验器材或药品链条齿轮支架实验设想链条传动不能改变运动方向,准确性不如齿轮传动。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摇动大轮,观察小轮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摇动小轮。
观察大轮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
你发现了什么?2.分别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中一个齿轮,观察发现的想象;再用同样的方法转动另一个齿轮,看看又会发现什么现象?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
齿轮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改变齿轮转动的快慢。
无论一个齿轮朝哪个方向转动,与它相邻的齿轮一定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
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加一个齿轮。
齿轮的转动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数的比值有关,如一个28齿的齿轮会使一个14齿的齿轮的转速增加一倍。
相同点:两种传动方式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不同点:齿轮传动虽较准确,能改变运动方向,但不能较长距离地传力。
实验结论链条传动不能改变运动方向,准确性不如齿轮传动。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2.3 建桥梁指导教师实验目标研究三座桥的特点以及承受力有什么不同实验器材或药品卡纸、回形针、粗绳、筷子、厚书、重物。
实验设想拱桥可以向桥梁两侧分解压力。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建桥需要卡纸做桥面。
用书做桥墩,桥墩间的距离要一致。
用三张相同的纸分别做平板桥、拱桥、斜拉桥。
2.建斜拉桥时,需要先把两条等长的粗线分别系在四根筷子上,再把粗线分别粘在厚纸板中央。
3.分别用小车放钩码做承重实验,比较承受力有什么不同:4.比较三座桥的承重能力时,必须把同样的物重放在桥的中央,看看哪一座桥被压塌。
平板桥承受能力差、拱桥、斜拉桥承受能力强。
实验结论拱桥可以向桥梁两侧分解压力,故承受力更大一些,但如果桥的距离长的话吊桥的承受力相对大一点。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