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46
2024年2023年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美妙世界1.2 声音的传播与音乐欣赏2.第二章:音的高低2.1 音高的辨识2.2 五线谱的基础知识3.第三章:音的长短3.1 音符的时值3.2 音符的组合与节奏练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2. 学会辨识音的高低,掌握五线谱的基础知识。
3. 学会辨识音的长短,理解和运用音符时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高的辨识、五线谱的认识、音符时值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音乐兴趣的培养、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节奏感与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五线谱卡片、音符卡片。
2. 学具:音乐课本、五线谱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动有趣的音乐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详细讲解音高、五线谱、音符时值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与分享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2. 板书中间:展示五线谱、音符等音乐符号,以及对应的音高、节奏等。
3. 板书右侧:布置作业、提醒课后拓展延伸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1、2、3。
自学一首简单的歌曲,并唱给家长听。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将在下次课堂上公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观看音乐视频,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
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借助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音高的辨识:通过直观的教具(如钢琴、电子琴)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音高的差异,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音高的辨识能力。
部编版小学音乐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知识
点汇总(完美版)
本文档汇总了部编版小学音乐三年级音乐上册的全部知识点,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完美的研究参考。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音符与乐谱
- 音的概念: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
- 音符与休止符的表示及其命名。
- 乐谱的基本要素:五线谱、谱号、五线数学等。
第二单元:音乐的速度与节奏
- 音乐的速度标记:快、慢、中等等。
- 音乐的节奏和拍子的概念。
- 不同节奏和拍子的表示方法。
第三单元:音高与音量
- 音调的高低与音高的概念。
- 不同乐器的音高区别。
- 音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第四单元:乐器欣赏
- 常见乐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 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色。
- 听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第五单元:音乐的形体与表达
- 音乐的形式和结构。
- 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 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意境。
第六单元:声音与乐音
- 人声和乐器声音的区别和特点。
- 不同乐音的演奏和韵律。
- 声音和乐音的变化和呈现方式。
第七单元:合奏与合唱
- 合奏和合唱的区别和特点。
- 合奏和合唱的配合和协调。
- 合奏和合唱的合音和和声。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音乐三年级音乐上册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请根据教材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练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新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通过音乐教学,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1.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2. 认识各种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第二单元:歌曲欣赏1. 欣赏我国传统民歌,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2. 学习外国著名音乐作品,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第三单元:合唱与合奏1. 学习简单的合唱技巧,如呼吸、音准、节奏等。
2. 练习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单元:音乐创作与表演1. 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如即兴编曲、改编歌曲等。
2. 举办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运用示范法,为学生展示优秀的音乐作品。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4. 运用欣赏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如音符、节拍等。
2. 学生能正确识别各种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3. 学生能积极参与合唱和合奏,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能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材》2. 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等3. 音响设备:音响、话筒、音响支架等4. 教学辅助材料:乐谱、歌词卡片、音乐光盘等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2课时)1. 第1课时: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2. 第2课时:认识各种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第二单元:歌曲欣赏(4课时)1. 第3课时:欣赏我国传统民歌,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2. 第4课时:学习外国著名音乐作品,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3. 第5课时:欣赏现代流行音乐,了解音乐的发展趋势。
4. 第6课时:欣赏经典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以下是小幅度改写后的文章:第1课童年:《小酒窝》研究目标:1.通过听、视、唱结合研究歌曲《小酒窝》,让学生体会歌曲甜美、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试着用声音表现自己的情感,背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用甜美的声音表现歌曲,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热爱之情;研究跳音符号、下滑音、休止符。
教学难点:唱准跳音符号、下滑音、休止符;用声音表现情感。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流程:一、常规练1.问好歌。
2.哼鸣练。
3.跳音练。
二、新课研究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起上音乐课了,你们开心吗?学生:开心。
老师:那请同学们送给我一个微笑好吗?刚才同学们在看的时候,我看见很多小朋友脸上都有漂亮的小酒窝,真漂亮。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做《小酒窝》。
请同学们一起来听,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的?速度是怎样的?(播放《小酒窝》)学生:这首歌曲用甜美的声音演唱,速度稍快。
老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这首歌曲在我们的书中第四页,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边看谱子边再听歌曲,请同学们找出谱子中的音乐符号,看谁是个细心的孩子。
(播放《小酒窝》)学生:我在第二行的第一小节找到了一个倒三角符号;我在第二行的第三个小节找到了一个波浪线……老师:讲解跳音、下滑线。
示范有跳音和没有跳音的区别,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感受,有跳音是什么样的?没有跳音是什么样的?解决歌曲的第一句。
学生:唱好第一句,并能接准前奏。
老师:第二句和第一句非常相似,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唱一唱。
学生:试着演唱第二句。
(老师及时纠正)老师:下面我们来看歌曲的第三句,出现了休止符,请同学们看小黑板,请同学们模仿我拍出的节奏,看谁能读准。
学生:模仿节奏,然后自己试着按节奏读出歌词。
老师:与学生一起唱第三句和第四句,并提示反复记号。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童年教学目标:1、《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捉迷藏》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
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1、聆听、欣赏。
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选用《苏珊娜》)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学生,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捉迷藏》。
兔: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三、新授1、聆听钢琴曲《捉迷藏》,请学生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
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给学生走路空间)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4、小兔子讲故事。
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学生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
(没有感情!)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册音乐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音阶、节奏、音符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模仿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音乐基础知识- 音阶、节奏、音符的研究与练。
- 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单元二:歌曲研究- 研究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单元三:音乐欣赏- 欣赏国内外经典儿童音乐作品,如《彼得与狼》、《四季》等。
-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4. 单元四:音乐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集体音乐活动。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方法-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音乐。
-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研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和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研究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
-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音乐比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五、教学时间- 共计16周,每周一课时。
六、教学资源- 教材:《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
- 辅助材料:音频、视频、图片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每周按照单元顺序进行教学,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第1-4周:单元一,音乐基础知识。
- 第5-8周:单元二,歌曲研究。
- 第9-12周:单元三,音乐欣赏。
- 第13-16周:单元四,音乐活动。
结语通过本册音乐课程的研究,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提高综合素质。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课童年教学目标: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
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教学重点、难点:1、聆听、欣赏。
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划分:二课时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三、新授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
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
人教版PEP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音乐与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喜爱。
2. 研究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3. 研究音乐元素“节奏”,学会用拍子点头摆手。
教学重难点:1. 歌曲的学唱和表演。
2. 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 准备发放小学生音乐合唱团招募海报。
教学过程:1. 上课前教师将歌曲学唱一遍,让学生听一听。
2. 在教师的带领下唱歌,让学生熟悉歌曲,尝试唱起来。
3. 介绍节奏这一音乐元素,让学生用双手拍出拍子,并做出点头、摆手等动作。
4. 分组掌握唱歌和节奏,组队合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后拓展:向学生发放小学生音乐合唱团招募海报,鼓励学生加入合唱团,更好地研究和享受音乐的魅力。
第二课音乐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乐谱表示法。
2. 研究歌曲《小白船》。
3. 研究音乐元素“旋律”。
教学重难点:1. 乐谱表示法。
2. 歌曲的学唱和表演。
3. 旋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小白船》和相应的乐谱。
2. 准备黑板,用来展示乐谱和讲解。
教学过程:1. 教师向学生展示乐谱,简单讲解乐谱的各个部分及表示方法。
2. 让学生陆续尝试跟着乐谱唱歌。
3. 介绍旋律这一音乐元素,让学生可以听出歌曲的不同旋律。
4. 继续分组合唱歌曲《小白船》。
课后拓展:要求学生复述乐谱表示法的内容和旋律的理解方法,并在下一次课堂上进行交流发言。
第三课卡农歌教学目标:1. 研究歌曲《卡农歌》。
2. 研究音乐元素“和声”。
教学重难点:1. 歌曲的学唱和表演。
2. 和声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卡农歌》。
2. 准备音乐播放器,用来播放配乐。
教学过程:1. 上课前教师准备配乐,让学生听一听。
2. 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讲解和声的概念。
3. 让学生听着音乐一遍一遍地唱歌,并尝试掌握歌曲的旋律和和声。
4. 分组一起唱歌。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伴奏,歌曲可以自己改编,尝试多种不同的和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