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变形(例题)
- 格式:ppt
- 大小:280.00 KB
- 文档页数:11
组合变形基 本 概 念 题一、选择题1. 偏心压缩时,截面的中性轴与外力作用点位于截面形心的两侧,则外力作用点到 形心的距离e 和中性轴到形心距离d 之间的关系是( )。
A .e = dB .e >dC .e 越小,d 越大D .e 越大,d 越小2.三种受压杆件如图所示,设杆1、杆2和杆3中的最大压应力(绝对值)分别用1max σ、2max σ、3max σ表示,则( )。
A .1max σ=2max σ=3max σB .1max σ>2max σ=3max σC .2max σ>1max σ=3max σD .2max σ<1max σ=3max σ 题2图3.在图示杆件中,最大压应力发生在截面上的( )。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题3图 题4图4. 铸铁杆件受力如图4所示,危险点的位置是( )。
A .①点B .②点C .⑧点D .④点5. 图示正方形截面直柱,受纵向力P 的压缩作用。
则当P 力作用点由A 点移至B 点时柱内最大压应力的比值()max A σ﹕()max B σ为( )。
A .1﹕2B .2﹕5C .4﹕7D .5﹕26. 图示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杆件发生的变形为( )。
A .轴向压缩和平面弯曲组合B .轴向压缩,平面弯曲和扭转组合C .轴向压缩,斜弯曲和扭转组合D .轴向压缩和斜弯曲组合-41-题5图 题6图 7. 图所示悬臂梁的横截面为等边角钢,外力P 垂直于梁轴,其作用线与形心轴y 垂直,那么该梁所发生的变形是( )。
A .平面弯曲B .扭转和斜弯曲C .斜弯曲D .两个相互垂直平面(xoy 平面和xoz 平面)内的平面弯曲题7图 8. 图示正方形截面杆受弯扭组合变形,在进行强度计算时,其任一截面的危险点位置有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
A .截面形心B .竖边中点A 点C .横边中点B 点D .横截面的角点D 点题8图 题9图9. 图示正方形截面钢杆,受弯扭组合作用,若已知危险截面上弯矩为M ,扭矩为T ,截面上A 点具有最大弯曲正应力σ和最大剪应力τ,其抗弯截面模量为W 。
第8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答案)8.1梁的截⾯为2100100mm ?的正⽅形,若kN P30=。
试作轴⼒解:求得约束反⼒24Ax F KN =,9Ay F KN =,9B F KN =为压弯组合变形,弯矩图、轴⼒图如右图所⽰可知危险截⾯为C 截⾯最⼤拉应⼒maxmax 67.5ZM MPa W σ== 最⼤压应⼒max max69.9N Z M FMPa W Aσ=+=8.2若轴向受压正⽅形截⾯短柱的中间开⼀切槽,其⾯积为原来⾯积的⼀半,问最⼤压应⼒增⼤⼏倍?解:如图,挖槽后为压弯组合变形挖槽前最⼤压应⼒挖槽后最⼤压应⼒22222286/)2/(4/2/a P a a Pa a P W M A N c =+=+=σ8//82212==a P a P c c σσ211a P A N c ==σ8.3外悬式起重机,由矩形梁AB (2=bh尺⼨。
解:吊车位于梁中部的时候最危险,受⼒如图解得BC F P =,2Ax F P =,2Ay P F =梁为压弯组合变形,危险截⾯为梁中N F =压),4PL M =(上压下拉)[]max4NZ F PL W A σσ=+≤,代⼊()226Z b b W =,A bh =,由2h b = 解得125b mm =, 250h mm =8.4图⽰为⼀⽪带轮轴(1T 、2T 与3T 相互垂直)。
已知1T 和2T 均为kN 5.1,1、2轮的直径均为mm 300,3轮的直径为mm 450,轴的直径为mm 60。
若M P a 80][=σ,试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该轴。
解:由已知条件解得32T KN = 内⼒图如右:最⼤弯矩所在截⾯可能为:1C M KN m ==?1.2D M KN m =?故危险截⾯为D 截⾯32T KN =由第三强度理论[]360r MPa σσ==故安全38.5铁道路标圆信号板装在外径mm D 60=的空⼼圆柱上,若信号板上所受的最⼤风载2/2m kN p =,MPa 60][=σ,试按第三强度理论选择空⼼柱的厚度。
第十章 组合变形10-2 图a 所示板件,b =20mm ,δ=5mm ,载荷F = 12 kN ,许用应力[σ] = 100 MPa ,试求板边切口的允许深度x 。
题10-2图解:在切口处切取左半段为研究对象(图b ),该处横截面上的轴力与弯矩分别为F F =N)(a b F M -= (a)显然,222xb x b a -=-=(b)将式(b)代入式(a),得2FxM =切口段处于弯拉组合受力状态,该处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为22N max 432(2a)6 22a Fxa F Fx a F W M A F δδδδσ+=+=+=根据强度要求,在极限情况下,][4322σδδ=+a Fx a F 将式(b)与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得01039.61277.042=⨯+--x x由此得切口的允许深度为m m 20.5=x10-3 图示矩形截面钢杆,用应变片测得上、下表面的纵向正应变分别为aε=1.0×10-3与b ε=0.4×10-3,材料的弹性模量E =210GPa 。
试绘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图,并求拉力F 及其偏心距e 的数值。
题10-3图解:1.求a σ和b σ截面的上、下边缘处均处于单向受力状态,故有MPa84Pa 104.010210 MPa 210Pa 100.1102103939=⨯⨯⨯===⨯⨯⨯==--b b a a E εσE εσ偏心拉伸问题,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变化,据此即可绘出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图,如图10-3所示。
图10-32.求F 和e将F 平移至杆轴线,得 Fe M F F ==,N于是有 a za E εW Fe A F σ=+=E εW Fe AF σzb =-=代入相关数据后,上述方程分别成为 26250240=+Fe F 10500240=-Fe F 经联立求解,于是得mm 786.1m 10786.1kN 38.18N 183753=⨯=≈=-e F ,10-6 图示直径为d 的圆截面铸铁杆,承受偏心距为e 的载荷F 作用。
第10章组合变形§10-1 组合变形的概念1.组合变形的概念组合变形:构件往往会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的这类变形。
在前面各章分别讨论了杆件在拉(压)、剪切、扭转和弯曲基本变形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工程实际中,杆件在荷载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经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这种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例如图10.1(a)所示屋架檩条的变形,是由y/z两个方向的平面弯曲变形组成的斜弯曲;如图10.1(b)所示厂房柱,在偏心力F作用下,会发生压缩和弯曲的组合变形;如图10.1(c)所示的卷扬机轴在力F作用下,则发生弯曲和扭转的组合变行。
2.组合变形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原理处理组合变形问题的方法:1.将构件的组合变形分解为基本变形;2.计算构件在每一种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应力;3.将同一点的应力叠加起来,便可得到构件在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应力。
叠加原理是解决组合变形计算的基本原理叠加原理应用条件:即在材料服从胡克定律,构件产生小变形,所求力学量定荷载的一次函数的情况下,计算组合变形时可以将几种变形分别单独计算,然后再叠加,即得组合变形杆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
计算原理:(1)圣维南原理以静力等效力系代替构件原有的荷载,为此,要求构件为细长杆,且所求应力的截面远离外力作用点;(2)叠加原理 按各基本变形计算后进行叠加,为此,要求构件处于线弹性范围内,且变形很小,可按构件的原始形状的尺寸进行计算。
在小变形和线弹性条件下,杆件上各种力的作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即杆上同时有几种力作用时,一种力对杆的作用效果(变形或应力),不影响另一种力对杆的作用效果(或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因此组合变形下杆件内的应力,可视为几种基本变形下杆件内应力的叠加。
本章中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应力计算,将以各基本变形的应力及叠加法为基础。
叠加法的主要步骤:a 、将组合变形按照各基本变形的条件,分解为几种基本变形,简称分解。
b 、利用基本变形的应力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各点处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第九章 组合变形部分填空题01. ( 5 ) 偏心压缩实际不就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组合变形问题 02.( 5 ) 铸铁构件受力如图所示,其危险点的位置有四中种答案: ( A ) ① 点; ( B ) ② 点; ( C )③ 点; ( D ) ④ 点。
正确答案是 ____________03.(5)图示矩形截面拉杆中间开一深度为 h/2 的缺口,与不开口的拉杆相比,开中处的最大应力的增大倍数有 四种答案:(A) 2 倍; (B) 4 倍; (C) 8 倍; (D) 16 倍;正确答案是 ____________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四种答案:正确答案是___________04.三种受压杆件如图,设杆 1、2、和杆 3 中的最大压应力 (绝对值) 分别用max1 max2 和max3A )max1< max2 < m ax3 ; m ax1 < max2 = max3 ;max1 max3 max2max1 max3 max205. 一空间折杆受力如图所示,则 AB 杆的变形有四种答案:(A) 偏心拉伸; ( B ) 纵横弯曲; ( C ) 弯扭组合; ( D ) 拉弯扭组合; 正确答案是 _________________ 。
06. 图示正方形截面杆承受弯扭组合变形,在进行强度计算时,其任一截面的危险点位置有四种答案:(A) 截面形心; ( B ) 竖边中点 A 点; ( C ) 横边中点 B 点; ( D ) 横截面的角点 D点; 正确答案是 _________ 。
08 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图示杆的强度时,有四种答案:(A) P/ A [(M /W z )24(T /W t )2]1/2 [ ] ;(B) P/ A M /W z T /W t [ ] ; (C) [(P/ A M /W z )2(T /W t )2]1/2 [ ];07. 折杆危险截面上危险点的应力状态,现有四种答案: 正确答案是 。
组合变形1. 偏心压缩杆,截面的中性轴与外力作用点位于截面形心的两侧,则外力作用点到形心的距离e 和中性轴到形心的距离d 之间的关系有四种答案:(A) e d =; (B) e d >; (C) e 越小,d 越大; (D) e 越大,d 越大。
答:C2. 三种受压杆件如图所示,杆1、杆2与杆3中的最大压应力(绝对值)分别为max1σ、max 2σ和max 3σ,现有下列四种答案:(A)max1max 2max 3σσσ==; (B)max1max 2max 3σσσ>=; (C)max 2max1max 3σσσ>=; (D)max1max3σσσ<=max2。
答:C3.重合)。
立柱受沿图示a-a(A)斜弯曲与轴向压缩的组合; (B)平面弯曲与轴向压缩的组合; (C)斜弯曲; (D)平面弯曲。
答:B4.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答:C5. 图示矩形截面拉杆,中间开有深度为/2h 的缺口,与不开口的拉杆相比,开口处最大正应力将是不开口杆的 倍: (A) 2倍; (B) 4倍; (C) 8倍; (D) 16倍。
答:C6. 三种受压杆件如图所示,杆1、杆2与杆3中的最大压应力(绝对值)分别为max1σ、max 2σ和max 3σ,现有下列四种答案:(A)max1max 2max3σσσ<<; (B)max1max 2max3σσσ<=; (C)max1max3max 2σσσ<<; (D)max1max 3max 2σσσ=<。
答:C7. 正方形等截面立柱,受纵向压力F移至B 时,柱内最大压应力的比值max maxA B σσ(A) 1:2; (B) 2:5; (C) 4:7; (D) 5:2。
答:C8. 图示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杆,其变形有下列四种答案:(A)轴向压缩和平面弯曲的组合; (B)轴向压缩、平面弯曲和扭转的组合; (C)缩和斜弯曲的组合;(D)轴向压缩、斜弯曲和扭转的组合。
材料力学组合变形习题L1AL101ADB (3)偏心压缩时,截面的中性轴与外力作用点位于截面形心的两侧,则外力作用点 到形心之距离e和中性轴到形心距离d之间的关系有四种答案:(A ) e=d; (B ) e>d;(C ) e越小,d越大; (D ) e越大,d越小。
正确答案是______。
答案(C )1BL102ADB (3)三种受压杆件如图。
设杆1、杆2和杆3中的最大压应力(绝对值)分别用 max1σ、max 2σ和max3σ表示,现有下列四种答案:(A )max1σ=max 2σ=max3σ; (B )max1σ>max 2σ=max3σ;(C )max 2σ>max1σ=max3σ; (D )max 2σ<max1σ=max3σ。
正确答案是______。
答案(C )1BL103ADD (1)在图示杆件中,最大压应力发生在截面上的哪一点,现有四种答案:(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正确答案是______。
答案(C )1AL104ADC (2)一空心立柱,横截面外边界为正方形, 内边界为等边三角形(二图形形心重 合)。
当立柱受沿图示a-a线的压力时,此立柱变形形态有四种答案:(A )斜弯曲与中心压缩组合; (B )平面弯曲与中心压缩组合;(C )斜弯曲; (D )平面弯曲。
正确答案是______。
答案(B )1BL105ADC (2)铸铁构件受力如图所示,其危险点的位置有四种答案:(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正确答案是______。
答案(D )1BL106ADC (2)图示矩形截面拉杆中间开一深度为h/2的缺口,与不开口的拉杆相比,开口处的最大应力的增大倍数有四种答案:(A )2倍; (B )4倍; (C )8倍; (D )16倍。
正确答案是______。
答案(C )1BL107ADB (3)三种受压杆件如图,设杆1、杆2和杆3中的最大压应力(绝对值)分别用 max1σ、max 2σ和max3σ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四种答案:(A )max1σ<max 2σ<max3σ; (B )max1σ<max 2σ=max3σ;(C )max1σ<max3σ<max 2σ; (D )max1σ=max3σ<max 2σ。
组合变形练习题一、选择1、应用叠加原理旳前提条件是:。
A:线弹性构件;B:小变形杆件;C:线弹性、小变形杆件;D:线弹性、小变形、直杆;2、平板上边切h/5,在下边相应切去h/5,平板旳强度。
A:减少一半; B:减少不到一半;C:不变; D:提高了;3、AB杆旳A处靠在光滑旳墙上,B端铰支,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变形,AB杆发生变形。
A:平面弯曲B:斜弯;C:拉弯组合; D:压弯组合;4、简支梁受力如图:梁上。
A:AC段发生弯曲变形、CB段发生拉弯组合变形B:AC段发生压弯组合变形、CB段发生弯曲变形C:两段只发生弯曲变形D:AC段发生压弯组合、CB段发生拉弯组合变形5、图示中铸铁制成旳压力机立柱旳截面中,最合理旳是。
6、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图,P2作用在梁旳中间截面处,悬臂梁根部截面上旳最大应力为: 。
A:σmax=(My2+M z2)1/2/WﻩﻩﻩB:σmax=M y/W y+MZ/WZC:σmax=P1/A+P2/A ﻩﻩﻩD:σmax=P1/W y+P2/W z7、塑性材料制成旳圆截面杆件上承受轴向拉力、弯矩和扭矩旳联合伙用,其强度条件是。
A:σr3=N/A+M/W≤|σ| B:σr3=N/A+(M2+T2)1/2/W≤|σ|C:σr3=[(N/A+M/W)2+(T/W)2]1/2≤|σ|D:σr3=[(N/A)2+(M/W)2+(T/W)2]1/2≤|σ|8、方形截面等直杆,抗弯模量为W,承受弯矩M,扭矩T,A点处正应力为σ,剪应力为τ,材料为一般碳钢,其强度条件为: 。
A:σ≤|σ|, τ≤|τ| ;B: (M2+T2)1/2/W≤|σ| ;C:(M2+0.75T2)1/2/W≤|σ|; D:(σ2+4τ2)1/2≤|σ| ;9、圆轴受力如图。
该轴旳变形为:A:AC段发生扭转变形,CB段发生弯曲变形B:AC段发生扭转变形,CB段发生弯扭组合变形C:AC段发生弯扭组合变形,CB段发生弯曲变形D:AC、CB均发生弯扭组合变形二、填空1、图示构造中,m-m面发生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