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现代汉语07-2深层形式及音系规则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100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
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
发音体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ū(督)、dú(独)、dǔ(赌)、dù(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同。
sheep里的[i:]音长长,ship里的[i]音长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00535《现代汉语》_复习要点资料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三、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2、词汇方面(1)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第二章语音一、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二、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4、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现代汉语”课程之层次分析法教学札记作者:傅满义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7期摘要:层次分析法是语法分析中最基础的方法,是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层次分析的原则、有关兼语式的处理、有关虚词在切分时的划界问题加以考察和探讨,强调教材应注意对分析原则表述的准确性、补充介绍层次分析的系统性原则,主张兼语式宜归为连谓式的处理办法,并说明层次分析时应注意虚词划界的重要性。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分析层次分析法语言教学层次分析是分析语句结构必不可少的手续,层次分析法是语法分析过程中运用得最基础的分析方法。
有关层次分析法的教学内容是“现代汉语”课程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现代汉语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常见的大学现代汉语教材,如北大本、黄廖本、胡本、邢本等都有详细程度不等的介绍[1]-[4],其中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论述得相对较为详细[5]。
笔者在课堂专业教学和课外考研辅导等实践中,发现有关层次分析法的理论阐述和对具体语言现象的分析方面还有一些值得商榷、探讨和补充之处。
以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侧重从层次分析的原则、兼语句式的处理、虚词的切分问题等方面加以考察和探讨。
一、关于分析的原则关于层次分析的原则(或依据),一般概括为三条原则:结构原则、功能原则和意义原则[6]1-57。
前两条着眼于句法结构,也是归纳为一条原则即形式原则,如果为了分立为两条,从逻辑上说就应该让这两条原则相互独立,而不能成为相互交叉或包含的概念。
但有些教材对前两条原则上的说明则有模糊之处。
例如,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以“一辆新车”为来说是说明结构原则上,认为“切分得出来的两个部分都必须是合法的句法结构体”[5]195,这本身是正确的。
但教材中说“一辆新车”切分为“一/辆新车”不成立,可能存在争议,因为“一辆新车”一般切分为“一辆/新车”,但在生成语法学界,像前者一样切分,也是很常见、可以接受的做法。
现代汉语考点整理现代汉语考点整理注:红字部分为考试重点;如发现错误请自行纠正。
第一部分:绪论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索绪尔)三、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考研重点,有待整理)四、七大方言即代表话1、北方方言(北京话)2.吴方言(苏州话)3、湘方言(长沙话)4、赣方言(南昌话)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6、闽方言(厦门话)7、粤方言(广州话)五、现代汉语的特点六、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第二部分:语音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具有一定信息的声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物理属性1)音高: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与发音体的大小、粗细、薄厚、长短、松紧有关)2)音强: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3)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取决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造成音色不同的三个条件:①发音体不同②发音方法不同③发音提示共鸣器形状不同2、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可分为呼吸器官、喉头、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3、语音的社会属性(语音最根本的属性)可出论述题,看课本。
三、语音单位(一)音素---辅音、元音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元音: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辅音和元音的区别:1、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各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这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
2、从紧张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现代汉语知识点概括现代汉语第一章语音考试容: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3)音节结构表4)拼合规律表5)变调的规则4条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1)以语音为标准音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3)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物理性质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语调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轻声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区分声母、韵母)2)发音方法不同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二)语音的单位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āng 中的“ng”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
如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xiā,guài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ān , gēng ,guān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例:判断音位个数hán 和lán :共h , l, a , n 4个音位hán 和nán :共h , l, a 3个音位(三)记音符号1.汉语拼音方案作用:1)给汉字注音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2.国际音标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3年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第二版增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现代汉语广义上指“五四”以来汉民族的交际语言,包括共同语和各种方言;狭义则专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
普通话是在汉族内部通过长期的互相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
汉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形成共同语的历史过程不同,分述如下:我国很早就有共同书面语,汉代所谓“通语”(见扬雄《方言》)就是全国通行的语言。
古代正统书面语文言文最初基于口语产生,但这种书面语传统一旦形成,就逐渐与口语脱节,最终成为大众难以读懂的语言。
唐末(公元九世纪)以后,民间逐渐产生一种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后来称作“白话文”,是今天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
白话文到了宋元之际(公元十二三世纪)已经相当成熟,明清以来又涌现了大量白话文学作品。
这种书面语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通行于全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带有民族共同语的性质。
书面语中向来是文言文占统治地位,直到“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才使白话文取得正式书面语言的地位。
汉语共同语的口语形式出现得比书面形式晚。
至迟在十四世纪,一种后来被称为“官话”的共同口语已经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而这种口语至少到清代就已经相当通行。
因为北京长久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北京话在官话的形成过程中成为最有影响的方言。
到了“五四”时期,“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同时兴起,“国语”这一名称取代了“官话”的提法。
两种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普通话”称呼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煜按:北大版《现代汉语》未提“雅言”一说,大概是不认可它的共同语地位;把“通语”处理成书面形式的共同语,而非共同口语形式。
北大现代汉语大纲现代汉语大纲绪论一、现代汉语指什么?(一)先说说语言是什么(二)现代汉语指什么?(三)怎样理解“普通话”?二、“现代汉语基础”课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一)“现代汉语基础”课的性质(二)“现代汉语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和具体内容练习第一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的基础知识一、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物理性质(二)语音的生理性质(三)语音的社会性质二、发音器官(一)肺和气管(二)喉头和声带(三)口腔和鼻腔三、语音的基本概念(一)音素和元音、辅音(二)音节(三)声母、韵母、声调练习一第二节声母一、声母的发音二、声母的发音部位(一)双唇音(二)唇齿音(三)舌尖中音(四)舌根音(五)舌面音(六)舌尖后音(七)舌尖前音三、声母的发音方法(一)克服阻碍的方式2.擦音3.塞擦音4.鼻音5.边音(二)气流的强弱1.不送气音2.送气音(三)声带是否颤动1.清音2.浊音四、普通话声母的发音五、零声母六、声母辨正(一)zh,ch,sh,r和z,c,s (二)f和h(三)n和l(四)清声母和浊声母练习二第三节韵母一、韵母的分类二、单元音韵母(一)舌面单元音韵母(二)舌尖单元音韵母三、复元音韵母(一)二合前响复韵母(二)二合后响复韵母(三)三合中响复韵母四、鼻韵母(一)前鼻音韵母(二)后鼻音韵母五、韵母辨正(一)i和ü(二)鼻韵尾n和nɡ(三)单韵母和复韵母练习三第四节声调一、调值和调类二、普通话的声调(一)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二)变调1.上声的变调2.“一”和“不”的变调练习四一、音节的构成二、四呼(一)开口呼(二)齐齿呼(三)合口呼(四)撮口呼三、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练习五第六节轻声和儿化一、轻声二、儿化练习六第七节语调一、停顿二、重音(一)语法重音(二)强调重音三、升降练习七第八节汉语拼音方案一、由国内标准到国际标准二、汉语拼音三原则(一)口语化(二)音素化(三)拉丁化三、汉语拼音的用途(一)语文应用1.给汉字注音2.拼写普通话3.互联网上传输4.设计特殊语文5.制订少数民族文字(二)技术应用1.序列索引技术2.图书检索技术3.人名地名拼写法的标准化4.中文信息处理三、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一)y和w的使用(二)iou、uei、uen的使用(三)_ 的使用(四)声调符号的位置四、汉语拼音正词法练习六第二章词汇第一节词和词汇一、什么是词?二、什么是语素?三、字和词、语素四、什么是词汇?练习一第二节词的构造一、词的形式(一)单音词和多音词(二)单纯词和合成词二、合成词的构造(一)词根和词缀(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1.复合式2.附加式3.重叠式(三)简称1.减缩2.紧缩3.标数概括练习二第三节词义一、词义的性质二、词义的演变(一)词义演变的原因1.社会的发展2.人类认识的进步3.相关词义的影响(二)词义演变的方式1.扩大2.缩小3.转移三、词的多义性(一)单义词和多义词(二)基本义和转义1.基本义2.转义练习三第四节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一、同义词(一)什么是同义词?(二)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2.富于变化3.气势充畅(三)同义词辨析1.意义方面的差别2.色彩方面的差别3.语法功能方面的差别(四)同义词的误用二、反义词(一)什么是反义词?(二)反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1.凸现事物间的对立2.凸现事物或概念间的关系3.表现事物或情况的变化4.使语言富于趣味三、同音词(一)什么是同音词?1.书写形式相同2.书写形式不同(二)同音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1.别具新意,发人深思2.使语言活泼风趣练习四第五节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一、传承词、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行业词、外来词(一)传承词(二)新造词(三)古语词1.历史词2.文言词(四)方言词(五)行业词1.术语2.行业专用语(六)外来词1.译音词2.译音兼译意词3.译音加译意词二、常用词和非常用词练习五第六节熟语一、成语(一)成语的特点1.意义的整体性(二)成语的来源1.神话寓言2.历史故事3.诗文语句4.口头俗语(三)成语的构造1.联合型2.偏正型3.支配型4.陈述型5.补充型6.连动型7.兼语型(四)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1.言简意赅2.语含警策3.流畅和谐二、谚语三、歇后语(一)喻意歇后语(二)谐音歇后语四、惯用语练习六第七节字典和词典一、字典与词典的区别二、几种字典、词典简介(一)《汉语大字典》(二)《新华字典》(三)《辞海》(四)《现代汉语词典》(五)《汉语大词典》(六)《四角号码新词典》(七)《中国成语大辞典》三、检字法(一)部首检字法(二)笔画检字法(三)号码检字法(四)音序检字法练习七第三章语法第一节要学点儿语法一、语法是什么?二、为什么要学点儿语法?三、学语法必须知道语法单位(一)语素(二)词(三)词组(四)句子四、学习汉语语法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练习一第二节需要给词分类一、为什么要给词分类?二、汉语里的词可以分成哪些类?三、名词四、动词五、形容词六、状态词七、区别词八、数词九、量词十、代词十一、副词十二、介词十三、连词十四、助词十五、语气词十六、有的词可以兼不同的词类――词的兼类十七、常见的词类误用毛病(一)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二)名词误用为动词(三)形容词误用为动词(四)名词误用为副词练习二第三节最常见的词组一、偏正词组二、述宾词组三、述补词组四、主谓词组五、联合词组六、两种特殊的词组(一)连动词组(二)递系词组七、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八、学会分析复杂词组的方法九、词组的用处练习三第四节说说句子一、汉语里的句子二、从构造上看句子三、从用途上看句子(一)陈述句(二)祈使句(三)疑问句(四)感叹句四、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方法练习四第五节句子里的主语和谓语一、关于主语和谓语二作主语的词语三、作谓语的词语四、施事主语句和受事主语句五、汉语的句子可以有两个主语六、在主谓组合中要注意的问题(一)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配合(二)要避免残缺练习五第六节句子里的述语、宾语、补语一、汉语里的述语和宾语(一)宾语是述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事(二)宾语是述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三)宾语表示处所(四)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五)宾语表示数量(六)宾语表示领有或存在的事物二、能带宾语的词语三、能作宾语的词语四、汉语里的双宾语五、在述宾组合中要注意的问题(一)要注意述语和宾语的配合。
北京大學
一、概況
課程名漢語音韻學
學分2學分
課時32課時
教材《音韻學教程》,唐作藩著作,北京大學出版社
二、課程大綱/ 教學大綱
第一講,音韻學的對象、功用和學習方法
第二講,音韻學的基本知識
1.漢語音韻結構特點
2.反切
3.關於聲母的概念
4.關於韻母的概念
5.關於聲調的概念
第三講,等韻學基本知識
1.六部韻圖簡介
2.韻圖的結構
3.等的實質
第四講,《廣韻》音系
1.《廣韻》的體例和性質
2.介紹余廼永的《新校互注宋本廣韻》
3.《廣韻》的聲母系統
4.《廣韻》的聲母和現代普通話聲母的比較
5.《廣韻》的韻母系統
6.韻圖對《廣韻》韻母的分析
7.韻圖為聲母分等的實質
8.《廣韻》聲韻的結合關係
9.《古今字音對照手冊》和《方言調查字表》介紹
10.《廣韻》韻母與現代普通話韻母的比較
11.《廣韻》的聲調
12.《廣韻》音系的構擬
13.《廣韻》反切的規律
第五講,漢語音韻學簡史
1.韻書產生以前的古音研究
2.《廣韻》以後的韻書和音韻研究
3.總複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