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界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36
第二单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三)知识结构第一讲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1)发展A、工业上B、农业上(2)原因(2)阶级基础:和的形式(3)根本原因: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4)直接原因: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5)导火线2、经过(1)开始:1640年议会召开(2)议会斗争阶段:1640~1642年(3)(1)1642~1649年(2)议会军与王军内战时期(3)克伦威尔(4)纳西比、马斯顿荒原战役(5)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4)共和国时期(1)1649~1660年(2)克伦威尔统治A、对内B、对外(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1660~1688年2)原因3、成果(1)1689年成果:《权利法案》(2)目的:(3)内容:(4)影响:4、意义(1)国内:推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2)国际: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标志着二、法国大革命1、背景(1)根本原因(2)阶级状况(3)思想准备(4)促成因素(5)导火线2、经过(1)爆发标志(1)1789.7~1792.8(2)机构(3)代表A、宣布(4)措施B、颁布(2)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C、1791年颁布(5)评价(6)结束(1)1792.8~1793.6(2)代表(3)机构A、颁布(3)吉伦特派统治时期(4)措施B、建立处死(5)评价(6)结束(4)雅各宾统治时期(1)1793.6~1794.7(2)代表(3)机构A、宣布(4)措施B、颁布C、发布(5)评价(1)1794.7(5)结束标志:热月政变(2)原因(3)影响3、意义(1)国内:巴黎人民三次起义,结束了法国(2)国际: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为其他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有世界意义4、成果巩固(2)热月党人统治时期(1)1794.7~179 9.11(2)代表(3)机构(4)措施(1)1799.11~1815年(2)建立原因A、1804.12~1815年(3)法兰西第一帝国(2)拿破仑统治时期B、性质(4)措施A、对内早期性质B、对外:与反法同盟战争后期评价A、原因(5)覆灭B、标志:1814年反法联军进入巴黎,仑退位,波旁王朝复辟三;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建立1、背景(1)根本原因(2)思想条件(3)经济基础(4)民族形成(5)导火线2、经过(1)爆发标志(2)第二节大陆会(3)美国建立标志(4)转折点(5)结束标志(6)结果3、成果——确立共和政体(1)内容(1)1787年宪法(2)评价(1)1789年(2)第一届联邦政府(2)华盛顿任第一任总统4、性质5、意义(1)推翻了赢得了建立了(1)国内(2)完成了建立了为(2)国际:对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二讲17~18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一、北美独立战争二、拉美独立运动1、背景:(1)残酷的殖民统治,殖民者残酷掠夺,压榨印第安人和黑人(2)拉美经济的发展人民要求摆脱经济掠夺(3)思想条件:的传播,人民增长(4)外部条件:2、概义(1)1791~1804年(1)法属海地独立(2)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A、1810~1815年(1)第一阶段B、中心墨西哥,领到人(2)西属拉美独立A、1816~1826年(2)第二阶段B、中心南美洲北部南部(3)葡属巴西独立:1822年3、影响(1)彻底摧毁了,建立了(2)大多数建立了,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3)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第三讲欧洲的启蒙运动一、兴起1、背景(1)根本原因(2)促成因素2、内容(1)提倡(2)批判(3)追求(4)主要学说3、性质二、概况A、关于国家、君权、宗教(1)霍布斯1、英国(起源)B、《利维坦》A、君主立宪制(2)洛克B、分权说(1)伏尔泰:君主立宪制①三权分立说(2)孟德斯鸠②《论法的精神》2、法国(高潮)①社会契约论(3)卢梭②人民主权说①科学和理性(4)狄德罗②《百科全书》三、影响4、对欧洲5、对法国6、对世界第四讲17~18世纪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争夺一、殖民扩张1、目的2、概况A、西欧①方向(1)英国B、北美②特点①印度(2)法国②北美A、亚洲①方向B、非洲(3)荷兰C、北美②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贸易和殖民国家3、特点(罪恶)(1)种族灭绝(2)抢劫和掠夺财富(3)贩卖黑奴4、后果(1)殖民国家(2)殖民地二、殖民争夺1、英荷(1)时间:1652~1647年(2)结果2、英法(1)时间:17世纪末至18世纪(2)后果三、重点难点分析1、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原因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
单元总复习与小专题梳理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一、阶段特征1、总体特征: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具体特征::①以英、美、法三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表明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②以法、俄、普、奥为代表的封建国家的改革,既加强了封建统治,又为资本主义发展增加了物质力量,反映出社会发展复杂性的特点。
改革也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途径。
③殖民扩X和争夺,是资本主义的固有属性,它使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造成亚、非、拉美的贫困落后。
东方世界仍处于封闭的封建统治之下,东方世界的历史进程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二、重要历史概念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所谓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发生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是封建社会(或殖民地)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旧的封建(或殖民制度)生产关系、新的经济基础与旧的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
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不可能建立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只能确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至于彻底实现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只能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才能真正实现。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后来19世纪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但呈现出以下一些鲜明特点:(1)它们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
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完成了这一使命,革命的目标就达到了,这是衡量一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
因此只能以反封建的标准去衡量或评价革命的进程以及它的纲领、立法及所创建的制度,而不应将当时劳动人民的愿望是否得到满足或其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当作标准。
(2)革命的领导者大多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社会下层的人民群众是其同盟军。
因为资产阶级具备了经济和政治思想方面的力量,能够制定反封建的纲领,提出明确的斗争口号,他们的反封建斗争既体现了自身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精选6篇)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篇1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目标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2、通过教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经过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总历程,理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3、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先进生产关系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过程,尽管其间存在着曲折和反复,但是,历史前进的潮流不可逆转。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如果说人类社会从14、15世纪开始了向近代化迈进,那么17、18世纪的人类社会则是向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当时世界历史上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它有力地推动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推动了欧洲一些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行,这一切在客观上为早期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发展均创造了条件。
由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教法建议1、让学生阅读前言,归纳17-18世纪的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用图示(教学过程中的图1)的方法简要介绍本单元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处的地位。
2、如果时间允许,还可用“树状”结构简介历史上英国的建立及封建王朝的更替情况。
3、在教师讲述的同时,启发学生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经济、政治、宗教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概括出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革命的基本内涵。
世界史复习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考试内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背景与进程;君主立宪制的形成(2)欧洲启蒙运动(3)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革命的进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4)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重点提示】①本单元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殖民侵略等方面描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发展是在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应从经济、政治、思想、扩张四方面全面把握发展的表现。
②明确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念,正确分析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影响等,通过比较归纳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征、共性、差异。
③关于启蒙运动。
这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要从条件、性质、特征、学说、影响等方面全面分析、理解、运用。
【辨疑解难】1.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联系与比较(1)从历史背景来看:文艺复兴发生在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但当时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于是他们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古典文化中寻找斗争武器,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时期。
当时西欧资产阶级日益强大,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力量,但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推翻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
(2)从思想主张来看: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基督教会,强调人性。
人文主义者一是用各种方式去赞扬人生的伟大,歌颂人生的价值和提倡人的尊严;二是大力鼓吹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并把这种观点作为同教会禁欲主义进行斗争的手段;三是针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大力宣扬知识的作用和人的全面发展。
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
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核心是反封建,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消灭专制主义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打倒天主教的世俗权威;另一方面是要建立起保证他们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