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 格式:ppt
- 大小:593.50 KB
- 文档页数:28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1945、1946年——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补充: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前)4、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成为东方工业强国,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于1936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战争策源地。
2、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依然是徘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国家;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十年对峙、内战,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壤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给日本侵华可乘之机。
3、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世界政局动荡,德、意、日法西斯结盟,气焰嚣张;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国际联盟不能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二、日本侵华行径:1、抗日战争爆发之前:①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1894——1898年;《马关条约》②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小段铁路,诬称东北军所为,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次日沈阳陷落;1932年,东北陷落,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1945、1946年——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补充: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前)4、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成为东方工业强国,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于1936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战争策源地。
2、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依然是徘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国家;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十年对峙、内战,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壤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给日本侵华可乘之机。
3、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世界政局动荡,德、意、日法西斯结盟,气焰嚣张;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国际联盟不能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二、日本侵华行径:1、抗日战争爆发之前:①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1894——1898年;《马关条约》②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小段铁路,诬称东北军所为,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次日沈阳陷落;1932年,东北陷落,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第一部中国历史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史不作为河北省考试范围,应用较少,所以在这里不细分。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
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
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
(这一概念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
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这一时期是指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概念: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是谁,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不是这个革命应该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从社会性质看:1840---1949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叫过渡时期(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新”在哪?①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②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共的最低纲领);③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④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⑤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⑥中国的革命力开始建立新的革命联盟(如国共合作)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五四运动:1919年5. 4:—6. 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国民大革命的目标和性质是什么?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性质:反帝反封建为什么说北伐成功了,而国民大革命却失败了?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这两个概念:国民革命又称“大革命”,是1924年-1927年在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国共两党及其他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其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革命史分为五个时期中国革命史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
一、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民主革命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参与者包括农民、知识分子、手工业者,工人阶级。
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或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其压制资产阶级自由贸易的旧的生产关系。
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二、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
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对不抵抗政策。
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抵抗日本侵略军。
四、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五、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一、中国近代史时期:民主革命时期(1840年——194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任务:反对外国侵略,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
5.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3.分期:(1)清朝后期的统治(1840—1912年)(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4.清朝后期的统治。
四次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六大运动或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农民阶级]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3.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4.分期:(1)建党时期(1919—1924年)(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5.建党时期:(1)五四运动(1919年)(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6.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一、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共110年。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1-2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思考探究】1.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2.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年代-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3-6题。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思考探究】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否相同?两者有何本质区别?「教师点拨」性质相同: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思考探究】4.根据教材编排,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7、15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1937、7七七事变前夕抗日战争时期:1937、七七事变爆发-1945、9日本投降解放战争时期:1945、抗战胜利后-1949、9新中国成立前夕另外要注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临时政府迁都北京-1928年底东北易帜【思考探究】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有过两次合作。
中国近代史分期1、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
2、旧民主义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从从鸦片战争至五四爱国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3、新民主义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从五四爱国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4、具体历史分期:(1)中华民国(1912年1月—1949年)历史分期:1912年1月——1912年3月南京临时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孙中山)1912年3月——1927年4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7年4月——194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蒋介石统治中国)(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分期:1924年1月——1927年4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1927年4月——1936年12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1937年7月——1945年8月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1946年6月——1949年4月人民解放战争时期5、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是中国近代史领域中最早展开学术性讨论的课题之一。
它从1954年提出《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一文后,就有许多同志陆续发表论文,提出了三、四、五、七、八期等不同的主张。
六十年代以来,讨论渐趋于沉寂;直至近年,始重见兴起。
不论是过去或现在,讨论主要集中在分期标准、上下限和划阶段等问题上。
(一)标准问题五十年代对分期标准的讨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l)“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志”,而“以三次革命运动高涨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准”。
第9卷第4期2012年4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pr.2012Vol.9No.4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阶级,不同于其他阶级的是其具有两面性。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具有妥协性。
生长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希望改变为使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
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既不敢也无力推动社会变革,这些特征自始至终存在着。
自中共成立之日直至建国后,都面临着如何认识与处理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一、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最初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无暇顾及东方,给中国的民族资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好时机,民族资本及其阶级力量有了很大增长。
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民族资本发展到了它的高峰。
但从所经营的民族工业来看,其规模过小,技术落后,生产率低,又主要集中在轻纺、食品行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远不能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不能不依赖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抗战以后,由于战争的摧残和官僚资本的侵蚀,民族资本的发展是一年不如一年。
无论是同帝国主义的侵略资本相比,还是同封建地主经济或官僚垄断的资本相比,中国的民族资本都居于绝对的劣势。
软弱的经济地位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
从政治立场来看,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军阀政府的压迫和排挤,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与帝国主义及农村中封建地主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彻底性,这就造就了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与妥协性的矛盾统一。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一双重特性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对其政策的主要依据。
中国共产党思想的指导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近代社会制度的演变时间表
中国近代社会制度的演变时间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世纪60年代):也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或中国近代化的孕育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经历了旧式农民战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19世纪60年代-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在这个阶段,中国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尝试。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这个阶段,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具体的时间点和事件包括:
1912年1月至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实行民主共
和制、政党政治、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
1912年3月至1928年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其中1912年至1916年为袁世凯时期,实行总统制并试图复辟帝制;1916年至1928年为军阀混战时期,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1927年4月至194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其中前期为训政时期,实行一党专政;后期为宪政时期,实际上实行独裁统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域,进行了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的制度探索,分别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三三制等制度。
最终,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由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根本矛盾。
正因为如此,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对此,中国社会各阶层分别进行了爱国救亡的探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等,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但最终都失败了。
其失败的原因从主观方面看来有两个,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从客观方面看来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靠其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破坏各阶层的探索,另外当时各阶层自身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小生产者及理论缺乏,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力的代表,资产阶级-软弱性)不可能取得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未发生改变。
他们的失败表明,只有通过彻底的革命才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最终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1919—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
为了解决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北伐战争。
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②1927—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解决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和人民群众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也称为国共十年对峙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③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带领中国各阶级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可能的命题⾓度与例题 例题 试析民主⾰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区分和对待中国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并说明这种区分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在民主⾰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性的⼤资产阶级(即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把中国的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
买办性的⼤资产阶级即官僚资产阶级,直接为帝国主义所豢养,并与封建统治阶级相结合,是新民主主义⾰命的对象之⼀;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是⼀个具有两⾯性的阶级,易于同敌⼈妥协,常常发⽣动摇,但由于它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盾,因⽽具有⼀定的反帝反封建的⾰命性,是新民主主义⾰命的动⼒之⼀。
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代表着反动的⽣产关系,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不仅压迫⼯⼈和农民,⽽且压迫⼩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产⼒的发展,是压在中国⼈民头上的三座⼤⼭之⼀,因此,中国民主⾰命在政治上*三座⼤⼭统治的同时,在经济上必须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企业进⾏没收,将其转换为新民主主义的国营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是⼀种⽐较进步的⽣产关系,且⼤多数与⼈民⽣活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基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性,从中国民主⾰命的性质出发,在民主⾰命中,实⾏保护民族资本的政策,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其实⾏“和平赎买”。
(2)将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在中国⾰命过程中的实际意义是:第⼀,可以分清⾰命的敌⼈和朋友,这是⾰命的⾸要问题。
第⼆,可以在⾰命过程中利⽤⼆者间的⽭盾,团结和争取民族资产阶级,进⼀步孤⽴⼤资产阶级,以统⼀战线的形式反对最主要的敌⼈。
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事关⽆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
(3)将资本主义分为两部分对中国⾰命和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民族资本对⽀援⾰命战争、改善⼈民⽣活、发展国民经济,对于巩固和扩⼤统⼀战线,团结全国的知识分⼦、爱国华侨及其它爱国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知识点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
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
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是搬不动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小编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到:“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
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
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
10月11日,英国侵略者又组织了一支12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的庞大抢劫队,再次洗劫圆明园。
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3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
据当时记载:“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即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1840年——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1919年——1949年),这两个时期的主要区分节点在于1919年。
以1919年作为区分,主要是因为1919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就要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中国、德国都参与战争,结果是中国是战胜国,德国是战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