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5课时观察、描述矿物(二)
- 格式:doc
- 大小:112.14 KB
- 文档页数:5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4节内容。
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是科学家在研究矿物、描述矿物时所必须的几个角度。
本课时首先安排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再安排矿物的软硬内容。
在教材设计上符合人感知外界事物的敏感先后顺序,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特别是:在条痕活动中,一定得选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进行;在比较矿物软硬活动中,设置用指甲划、用铜钥匙划、用锉刀刻画矿物,将硬度的等级简化为“软、较软、较硬、硬”四个。
不是随随便便安排的三样东西,而是在野外工作时,人们确实是用这三种随身物品来初步判断矿物软硬的。
因此在教材安排上,本课相当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也得充分体现这点——像科学家一样带着孩子观察、描述矿物。
【学情分析】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于矿物颜色的观察不难描述。
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上。
对学生来说,“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的概念。
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不是矿物划过瓷板后留下的划痕。
这一点在教学中需要强调。
观察矿物的软硬,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几种矿物之间的相互刻画,这种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比较材料硬度时已经学过,是学生的原有经验。
第二种方法,是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看矿物是否留下划痕,来判断矿物硬度。
第二种方法是本环节的重点。
两种方法有联系,又有区别。
具体情况下,选择正确合适的方法进行判断才是科学的做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颜色、条痕、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点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点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岩石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上的岩石、地下的岩石和海底的岩石,它们严严实实地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
第一各种各样的岩石1、观察岩石的方法: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刀刻划、用锤敲等。
2、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光滑、粗糙;轻重,透明、不透明;闪亮,暗淡;有光泽、无光泽等。
3、岩石是什么样子的?答:岩石都是天然的,岩石比较重,一般很硬,有的粗糙不光滑,大多数不透明。
4、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第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等岩石是我们常见的岩石。
2、常见的矿物有哪些?答:常见的矿物有石盐、石墨、硫黄、金刚石、石膏等。
3、除了用我们的感觉器官观察岩石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岩石?答:①、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颗粒②、岩石相互敲击③、在岩石上滴盐酸4、岩石学家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
、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也是鉴别岩石种类的重要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岩石的颗粒状况,鉴别岩石的种类。
第三岩石的组成1、花岗岩的三种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石英:有规则的颗粒,具有玻璃或油脂的光亮,半透明;长石:颜色淡红或浅黄,半透明,具有玻璃光泽;云母:褐色,片状,有光泽。
2、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
3、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有4000 种。
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
第四观察、描述矿物(一)1、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4.观察、描述矿物(一)
一、教材简析:
矿物和岩石不同,因此观察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矿物的特性具体体现在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发光性、硬度等方面,由于学生的水平,教科书中只知道学生从颜色、条痕、软硬、光泽、透明度和形状等几个主要的方面观察和描述矿物。
二、教学背景:
第4课和第5课的内容是知道学生观察、描述矿物的特性。
前面几课已经学习了对岩石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的方法,但是矿物和岩石不同,因此观察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由于不同矿物的化学成分或内部构造不同,因而反映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学生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
活动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第二部分是矿物的软硬。
三、教学设计:。
第5课观察、描述矿物(二)(一)背景和目标本课接着学习观察、描述矿物的方法,重点是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
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也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矿物表面呈现的光亮程度,称为光泽,它是矿物表面反射率的表现。
按其反射的强弱程度,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光线能否穿过矿物的程度,称为透明度,分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
形状指单体矿物的晶体或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如针状、片状、立方体、八面体、钟乳状等。
课文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第二部分:观察矿物的形状.科学概念。
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不同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不同的.过程与方法。
对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
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矿物的观察和研究兴趣..能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二)教学准备为小组实验准备:一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纸;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手电筒、黑色卡纸;一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矿物;一组具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的矿物。
教师演示器材准备:和学生实验的器材相同.(三)教科书说明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形状。
难点是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
教科书内容的思路是先指导方法,然后实践运用。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指导方法时,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常见物体的透光和反光情况,再过渡到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和反光情况。
第一部分: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1。
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光线能否穿透矿物取决于它的透明度。
如果能透过矿物看到另外一个物体,这种矿物就是透明的;如果有光线透过,但透过这种矿物看到的另外一个物体模糊不清,它就是半透明的;如果光线完全不能穿过矿物,它便是不透明的。
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课文先让学生观察纸的透明度,然后再过渡到观察、描述矿物的透明度.教科书第74页介绍了两种判断纸是否透明的方法:一是用手电筒分别照射透明纸、半透明纸、不透明纸,观察、描述几种纸的透光情况;二是把这几种纸分别放在课文上方,观察是否能透过纸看见课文上的字.教科书没有具体规定观察哪几种矿物的透明度,教师可选择当地容易找到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矿物供学生分组观察.常见的矿物中石英、方解石、石盐、云母、萤石、硫黄、重晶体等,其晶体都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白钨矿、长石、滑石、孔雀石的晶体一般是半透明的;褐铁矿、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辉锑矿、方铅矿、石墨是不透明的。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要点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形状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上述不同的特点为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大小最好不要作为岩石分类的标准,而形状可以作为分类标准。
3.以岩石的形成原因为标准,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我们可以用感官和借助工具来观察岩石。
2.我们可以从岩石的结构、构造等方面来认识岩石。
结构主要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等。
构造主要指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赋予岩石的外貌特征,比如层理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等。
3.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有关。
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着特征(详见课文P68、69)。
4.大理岩和石灰岩滴上稀盐酸后会冒气泡,石灰岩冒气泡的情况比大理岩猛烈。
第3课岩石的组成1.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地球上已知的矿物有近4 000种,常见的有五六十种。
2.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石英晶体是一端有尖角的柱状或长柱状,颜色常因混人不同的杂质而具有多种色彩;长石晶体常呈柱状或板状、细粒状,颜色肉红、浅黄色、白或灰白;云母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呈黑、棕红、白、浅灰等。
花岗岩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如石英),颜色不同是因为所含杂质不同;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金矿、黄铁矿、黄铜矿都具有美丽的金色)。
3.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条痕指的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擦划,瓷板上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点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点岩石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表、地下和海底的岩石,它们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
观察岩石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刀刻划、用锤敲等。
我们可以用光滑、粗糙、轻重、透明、不透明、闪亮、暗淡、有光泽、无光泽等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
根据岩石的成因,可以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常见的岩石包括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等。
常见的矿物有石盐、石墨、硫黄、金刚石、石膏等。
除了用感觉器官观察岩石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颗粒、岩石相互敲击、在岩石上滴盐酸等方法观察岩石。
岩石学家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以判断岩石种类。
岩石的组成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成分。
石英具有规则的颗粒,具有玻璃或油脂的光亮,半透明;长石颜色淡红或浅黄,半透明,具有玻璃光泽;云母褐色,片状,有光泽。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有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盐、石膏、石墨、雄黄、金、银和钻石等。
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很多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钨矿是白色的。
矿物的条痕可以通过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而得到,自然金的条痕是黄色的,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条痕是绿黑色的,方铅矿的条痕是黑色的。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种类较为齐全的国家之一,已经发现了171种不同的矿产。
其中包括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如稀有金属矿、钨矿和锡矿等。
因此,矿物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将其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沉积岩则是在水中形成的,如砂岩、页岩和砾岩等。
4.5 怎样观察、描述矿物(二)教学目标:1.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2.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经历对金属、玻璃等物体进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对矿物进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对铜、铁、铝及矿物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经历对矿物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3.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光泽、硬度、条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鼓励孩子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让孩子们准备铜钥匙、小刀、铅笔、矿物石及纸标签等。
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铜片、铁钉、玻璃、泥土、丝绸,提供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可以自定),准备手电筒、普通瓷砖(或表面不发光的陶瓷)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描述岩石的一些方法,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块自己身边的矿物吧?二、探究过程1.研究我们的矿物①研究矿物的方法·说一说,你有多少种研究矿物的方法?·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帮助研究?②研究我们的矿物·在小组里挑一块收集来的矿物,进行研究。
·你想怎么去研究呢?(小组讨论)2.描述我们的矿物①猜猜他是谁游戏。
·怎样描述人的相貌?·你的描述水平怎么样?·怎样描述人的相貌?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描述班中任意一个同学的相貌让其余三位同学猜,通过该活动,让孩子们初步掌握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从而为有效地描述矿物的特征打下基础。
②描述我们的矿物。
·你发现了矿物有多少特点?·你怎么去描述这些特征呢?·小组活动:互相描述,评一评。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5课《观察、描述矿物(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下册《岩石》单元的第5课。
本课教学将以常见矿石为载体引领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对不同矿石进行多角度观察,进而了解常见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形状等特点。
本课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用观察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知道各种矿石的特点。
第二部分——探索,主要包含观察6种不同特征的矿石和做“神秘的盒子”游戏两个活动。
第三部分——研讨,包含对不同矿石特点的研讨,并完成记录表。
第四部分——拓展,【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岩石不会太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海边、到处都是岩石、对于岩石他们他们会有很多问题这正是引领学生研究岩石奥秘的兴趣之源。
本课的内容是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矿物的特征。
矿物和岩石不同,因此观察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教材提供各三种透明程度不同的纸、五种不同材料以及具有明显特征的6种矿物,让学生学会如何辨别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及形状,并用科学的词汇来描述矿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观察矿物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方面的基本观察方法;2.会从透明度、光泽和形状等方面来描述矿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能根据塑料片、油纸片、纸片区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能根据金属、玻璃、泥土、蜡烛找到相近光泽的矿物,用对应名称进行描述;3.通过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掌握更多关于矿物的表面特征观察方法和描述方式。
科学态度:能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分享时,能用证据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对矿物的观察和研究兴趣,养成观察和收集矿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矿物的光泽。
【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透明纸、半透明纸、不透明纸、黑卡纸、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手电筒、矿物标本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生:矿物颜色和条痕、硬度)师:上节课我们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以及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观察、描述矿物(二)必考知识考点1.岩石有不同的光泽,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蜡烛光泽、丝绸光泽、泥土光泽等。
矿物也有不同的光泽。
2.几种常见矿物:金刚石:八面体或六面体,无色透明,强金属光泽,最硬,性脆,条痕白色。
金刚石是贵重宝石,还用于钻探、研磨等;石墨:片状或块状等,铁黑色或钢灰色,不透明,条痕灰黑色,强金属光泽或光泽黯淡,质软,触摸具滑腻感,染手染纸。
石墨可制电极、铅笔芯、防锈涂料等。
金:一般为块状、薄片状,金黄至浅黄色,条痕金黄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质软,很重。
为重要的货币金属,还常用于装饰品和实验仪器;石膏:板状,白色、浅灰或无色透明,玻璃光泽或丝绸光泽,软,指甲可以划动,较轻。
制水泥,制作模型、塑像,还用于医疗手术等。
3.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它广泛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工具中,硬度最小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润滑剂,还用来制作铅笔芯。
鉴别矿物的硬度在建筑、珠宝、雕塑等行业中很有意义。
4. 矿物按透明度可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
常考题型归纳一、填空题1.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矿物条痕等方法研究矿物。
2.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
3.矿物可以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4.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是金属矿物。
5.有些矿物有着特殊的规则几何形状,它们都是矿物的晶体。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矿物表面没有反光,就形成不了光泽。
( √)2.所有矿物都有着特殊规则的几何形状,很容易区分它们。
( ×)3.石盐有玻璃光泽.主要用于食用和防腐。
( √)4.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5.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是金属矿物。
(√)6.泥土的光泽最好。
(×)7.矿石不可以冶炼金属。
(×)8.有的矿物能用磁铁吸引。
(√)三.选择题1.金属、玻璃、丝绸、泥土表面的反光情况,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A.玻璃<泥土<丝绸<金属B.泥土<丝绸<金属<玻璃C.泥土<丝绸<玻璃<金属2.下面矿物中为六方柱状晶体的是( B)A.方解石B.石英C.石盐3.下列矿物中透明的是( C)A.方解石B.石膏C.石盐4.做铅笔芯用的矿物是(A)A.石墨B.石膏C.石盐四.连线题(1)用手电筒照射下列矿物,观察它们的透光和反光情况,连一连。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知识点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知识点1、岩石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山上的岩石、地下的岩石和海底的岩石,它们严严实实地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
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1、观察岩石的方法: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刀刻划、用锤敲等。
2、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光滑、粗糙;轻重,透明、不透明;闪亮,暗淡;有光泽、无光泽等。
3、岩石是什么样子的?答:岩石都是天然的,岩石比较重,一般很硬,有的粗糙不光滑,大多数不透明。
4、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等岩石是我们常见的'岩石。
2、常见的矿物有哪些?答:常见的矿物有石盐、石墨、硫黄、金刚石、石膏等。
3、除了用我们的感觉器官观察岩石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岩石?答:①、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颗粒②、岩石相互敲击③、在岩石上滴盐酸4、岩石学家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
5、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也是鉴别岩石种类的重要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岩石的颗粒状况,鉴别岩石的种类。
第三课岩石的组成1、花岗岩的三种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石英:有规则的颗粒,具有玻璃或油脂的光亮,半透明;长石:颜色淡红或浅黄,半透明,具有玻璃光泽;云母:褐色,片状,有光泽。
2、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
3、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有 4000 种。
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
第四课观察、描述矿物(一)1、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5课时观
察、描述矿物(二)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4题;共15分)
1. (5分)夏老师拿来三块矿物,请根据描述完成实验。
A物:黑色,用指甲可以划出痕迹,可用来制作铅笔芯、防锈涂料等。
B物:是贵重的宝石,有强金属光泽,条痕为白色,多用于研磨、切割等重要工具中。
C物:块状集合体,铅灰色,条痕为黑色,具有强磁性,小刀划不动,是重要的炼铁矿石。
(1)上述三种矿物中,A是________,它的条痕应为________;如果拿磁铁靠近三块矿物,可以吸附的是________.
(2)三块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将三块矿物的硬度作比较,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 .
2. (2分)下图是课本中关于观察矿物方法的插图,利用这两种观察方法,可以感知________ 、________
3. (3分)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小刀等去刻画矿物,判断其________.
4. (5分)我们可以从矿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重等来描述矿物。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5. (2分)所有矿物的条痕颜色和矿物的外表颜色都一样。
6. (2分)石英是正方体的晶体。
()
7. (2分)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
三、选择题。
(共5题;共21分)
8. (2分)小明检查一种矿物的硬度时,发现这种矿物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 . 软
B . 较软
C . 较硬
D . 硬
9. (2分)能用磁铁吸起来的矿物有()。
①黄铁矿②黄铜矿③褐铁矿④赤铁矿⑤金刚石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③④⑤
10. (2分)下列矿物是最重要的炼铁矿石,矿粉可制作红色涂料和红色铅笔的是()。
A . 赤铁矿
B . 方铅矿
C . 石英
11. (10分)请完成连线题。
(1)用手电筒照射下列物体,观察它们的透光和反光情况,用线连起来。
透明泥土
不透明玻璃
光泽和丝绸差不多石英
光泽像玻璃那样云母
(2)观察矿物的形状,把左右相关的用线连起来。
立方体赤铁矿
没有特定的形状方铅矿
六面体或多面体方解石
六面体,每个面都是菱形石英
立方体石盐
12. (5分)通过4,5课的学习,请你总结一下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描述矿物呢?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4题;共15分)
1-1、
1-2、
2-1、
3-1、
4-1、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5-1、
6-1、
7-1、
三、选择题。
(共5题;共21分)
8-1、
9-1、10-1、
11-1、
1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