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5.72 KB
- 文档页数:2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一、体态语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1. 动作配词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体态语来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
老师可以结合动作和口语,教学生学习动词“run”,通过自己跑步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模仿并理解这个单词的含义。
2. 视觉联想法利用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当教学单词“apple”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手势比划一个苹果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体态语联想出单词的意义。
3. 表情符合法在教学形容词和感叹词等词汇时,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手势来加强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掌握。
当教学形容词“happy”时,老师可以用愉快的面部表情和手势来示范,让学生感受到happy的情感内涵。
1. 语序澄清法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句子的语序,尤其对于那些非主流语言的学生尤为有效。
在教学句子“she is reading a book”时,老师可以通过手势动作来表达出主语、谓语和宾语的顺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句式变换法通过体态语的示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的变化。
在教学句式“he is reading a book”和“is he reading a book?”时,可以通过手势和肢体动作来呈现不同句子结构的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
1. 情景再现法通过体态语的配合,可以模拟各种日常交际情景,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
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模拟购物、问路、介绍家庭成员等情景,让学生在更生动的语境中掌握英语表达方式。
2. 角色扮演法在体态语的支持下,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交际练习。
通过身体动作和表情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英语对话交流的乐趣。
1. 动作伴唱法在学习英语歌曲和诗歌时,可以通过体态语的配合来进行动作伴唱,增强学生对歌曲和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手势和身体动作来配合歌词的表达,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歌曲和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体态语是指身体语言,也叫非语言交际。
它是人类与语言有机结合的交际方式之一。
人们不仅通过口头语言来传达信息,还通过面部表情、头部姿势、肢体动作、眼神交流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
一、体态语在启发学生表达方面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学注重启发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例如,在教学生单词dog(狗)时,老师可以表现出高兴的面部表情和尖叫的动作来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同样,当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体态语在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和句子意义方面的作用体态语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意义。
在教学生单词apple(苹果)时,老师可以用手比划出苹果的形状,或者模拟咀嚼苹果的动作,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苹果的意义。
同时,当教学生句子时,老师的肢体和面部表情也很重要。
例如,在教学生“Hello, how are you?”这句话时,老师可以用微笑的面容、慢慢地点头,以及使用“大拇指”手势等来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欢迎和问候意义。
体态语在教学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会很自然地喜欢那些可以带给他们快乐的教学方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例如:用手做动物、舞蹈、表演搞笑的戏剧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意愿。
四、体态语在建立师生之间良好关系方面的作用体态语也可以帮助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运用体态语可以增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更加喜欢与老师互动。
老师可以使用亲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向学生表达关心和支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温暖和友好。
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向老师表达感激和尊重。
总之,体态语运用得当可以让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
体态语,顾名思义,是指人的身体状态所表示的信息含义。
这种人体语言是以动作、表情、姿势、眼神等形式传递信息的。
在日常生活中,体态语的传播作用不可忽视。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再也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能捕捉一切细微的事情。
”孩子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的观察有其独特的敏感性。
可见,体态语在实际交际和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学生与教师交流时所获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教师的暗示,而不是来自老师的口头语言。
因此,好的体态语不但可以增强知识的传授效果,而且通过情感的影响可以起到教育学生,启发学生,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因为手势不明确给学生带来错误的认识;有的因教态不好,引起学生的反感;有的因表情不当引起学生的误会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体态语言带来的后果。
为此,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应将教学看成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教学语言应是教师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亲切的语言以能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当教师以渊博的知识,饱满的热情,亲切的话语进行教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纯粹的教学语言如此,被称为无声语言的体态语更是独具魅力。
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
1、体态语能创设活跃的英语课堂气氛,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而课堂气氛是活跃还是死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这就要求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采用适当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以稳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时,学生不仅能听到教师的声音,看到教师的板书,而且更会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和表情,因为从中得到的信息量是最大的,并且记得也最牢固。
它具有形象、鲜明、醒目、活动量大的特点。
所以教师上课前,应熟悉教材,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还要为自已设计好这堂课应做什么手势、动作、展示什么表情等等,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容易理解上课的内容,同时,课堂气氛也能始终保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态语,指的是通过身体姿势、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来传递信息的非语言交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自信地参与英语交流活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态语是一种非语言形式的交流方式,它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信息。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单词、短语、句子等语言表达形式。
例如,在教学“跳跃”这个词汇时,老师可以通过体态语的形式来向学生展示跳跃的动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单词的含义。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来综合提高语言能力。
而体态语可以作为一种额外的语言输入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环境。
例如,当老师在课堂上用体态语来描述一条小狗在草地上玩耍的场景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观察老师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理解这个场景的内容。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记忆单词和语法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更加自然地理解英语语言的情境和意义。
3. 帮助学生更加自信地参与英语交流活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他们需要更多地参与英语口语交流活动来提高语言能力。
而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体态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自信地参与英语交流活动。
例如,在小组讨论活动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发言时需要用手势、面部表情等来辅助语言表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4. 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通过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多地运用肢体语言,既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导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培养上。
我们也不能忽视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态语是一种非语言符号,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在英语教学中正确地使用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1.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语言。
有时候,一些抽象的英语单词或短语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但是通过适当的手势或面部表情,就可以更容易地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当教师讲解动词run时,可以配合手势模拟跑步的动作,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这个动词的意义。
2. 增强语言表达的栩栩如生体态语可以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衬托课文内容,使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述一则趣味故事时,可以通过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加深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通过正确地使用体态语,教师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泼,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样一来,学生就更愿意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体态语的运用,学生也可以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不再害怕开口说英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 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手势、表情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
当教师讲解动物单词时,可以通过模拟动物的姿势和叫声来帮助学生记忆,比如通过手指比划象动物的长鼻子来教导elephant这个单词,这样学生就更容易记住这个单词。
2. 句型教学在句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或面部表情来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
当教师讲解英语中的一些特殊疑问句时,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配合问句的语调和重音,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句型的用法。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语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英语,简洁地表达自己,体态语就成为了一种特别有用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体态语定义、优点、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体态语定义体态语,又称身势语或身体语言,它是指用身体或肢体表达情感、信息或个人状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
所谓“一举手一投足、处处是语”就是指体态语。
“打招呼挥手”“瞪眼睛表示生气”“摇头表示不同意”都是体态语。
1.促进理解和记忆体态语是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直接地传递情感和意思。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当老师用连贯的身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句子、语法等知识点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2.提高兴趣和积极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通过灵活运用体态语,可以制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又有趣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激发表达欲望和能力小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往往害羞,不敢开口说英语。
当老师运用体态语来表达意思时,会让学生们感觉到说英语也可以不那么难,从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出色的案例来实际演示体态语的应用。
例如:1. 视频展示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英语学习视频,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下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体态语,帮助他们理解视频的内容。
2. 讲故事当老师讲课时,可以使用一些动作或面部表情来打比喻武断,演示说话时的语气和感情,以便更好地传达故事的情感和教育意义。
3.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最能激发孩子们英语学习兴趣和灵活运用的方法之一。
老师可以先示范表演一些对话,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4. 演讲比赛老师可以发起英语演讲比赛,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同时通过评分制度,让学生了解理解和运用英语的重要性。
体态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
这种态势既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还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手指的指示表意作用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手的接触或手的动作可以解读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同时还可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
教师的手势主要包括指示语和手臂结合语。
教师的手指具有职业上的重要作用,如板书、指引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等。
教师将食指指向所讲授的具体内容处,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手指所指向的内容。
如“point to your nose”“point to the windows”等,可以使内容明确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母、数数时也可采用这种手势来表意数字。
由于数字手势的形象性,学生更易理解,如教师在教学生“one”时,常用食指代表“one”,和我们平时表示阿拉伯数字“1”的表示方法一样。
再如用食指和中指组成“V”型时,可以教学字母“V”,这也是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使用合适的手部动作小学英语书上有许多词汇能直接用动作引出,进行教学。
如动词sing,dance,sleep,walk,名词bird,tiger,duck,cat,dog,形容词long,short,thin,fat,big, small等都可直接做动作。
有时还能做得夸张一点,产生一种趣味。
恰当的表情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且使学生很愿意学习新内容。
如在教学“pardon”时,可以特意找最后排的学生与他对话,并故意皱着眉,把手拢成喇叭形状放在耳边装作听不到他的话,说:“Pardon?”那位同学虽然没听懂我在说什么,看到我的表情也会重复一遍他说过的话,其他反应快的学生也会在下面不断地催促:“再说一遍。
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体态语是指通过身体运动和面部表情来表达出思想和感情。
在英语教学中,体态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课程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一、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点,而体态语作为口语交际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把学生的语言和身体动作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增加学生对英语课程内容的理解在英语课堂上,老师通过适当运用体态语来解释语法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单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消化吸收英语知识。
3、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正如常言道:“一个表情胜过千言万语。
”通过使用体态语,可以让学生更加活跃,更加快乐地参与到英语课堂中来。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等方式来引起学生兴趣,在讲解语言知识时,生动活泼,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体态语的分类体态语有很多种,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体态语:1、手势手势是体态语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手势可以表达出许多信息。
例如,当老师需要呼唤学生时,可以用手指在空中画一个“X”字,这个手势表达的意思就是要学生安静下来;当老师想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可以用食指指向前方,同时眼睛向前看,这个手势的意思是要学生向前看,并注意听讲。
2、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体态语中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不同的面部表情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例如,眼睛发亮、张开嘴巴、手舞足蹈的表情,表达的是开心和欢笑;嘴角微微上扬、轻蔑的表情,表达的是不屑和轻视。
3、身体动作身体动作是指通过身体的姿态和动作来表达意思。
例如,当老师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时,可以用双手伸直,身体向前倾的姿态;当老师要求学生再说一遍,可以用两只手模拟翻书的动作,表达出再一次的意思。
三、如何合理运用体态语1、掌握适当的频率和方式使用体态语需要把握频率和方式,不要过度使用或滥用体态语,否则会让学生感到厌烦甚至反感。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体态语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体态语在口语交流、写作教学和听力训练中的作用和应用。
接着探讨了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技巧,包括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体态语来丰富表达。
在结论部分指出,体态语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
通过合理运用体态语,可以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态语不容忽视,应被纳入教学内容和方法中。
【关键词】体态语、小学英语教学、口语交流、写作教学、听力训练、实际操作技巧、形式、内容、兴趣、英语交际能力、综合语言能力。
1. 引言1.1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Body languag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o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y incorporating body language into English lessons, teachers ca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and retention of language concepts, as well as improve their overall communication skills.2. 正文2.1 体态语的基本概念体态语,又称为非语言交际,是指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非语言方式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一种沟通方式。
在英语教学中,体态语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英语内容。
体态语的基本概念包括身体姿势、表情、手势等多种形式。
通过运用适当的体态语,可以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理解课堂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身体姿势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语气,比如用手指着黑板上的单词来强调重点,用手比划身体动作来解释动词的意义等。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体态语是指通过姿势、动作、面部表情等身体语言来表达或传达信息的方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态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孩子们对于陌生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可能感到困惑,但通过身体语言的辅助,他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内容。
教师可以用手势表达动作或者直接演示某个动作,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单词的意义。
在学习句子时,教师可以用手指指向不同的物体或者用手势表达不同的动作,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思。
体态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他们对于枯燥的语法规则和单调的课文可能缺乏兴趣。
通过使用体态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出活泼生动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用夸张的面部表情来演示某个词汇的意义,或者用手势和动作来模仿某个动物的行为,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有趣而且有意义的事情。
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体态语往往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教授英语时使用体态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和礼仪规范,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英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用手势交流来演示英国人问候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
通过学习和运用体态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课文中隐含的文化信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口语表达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运用体态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教师可以借助体态语指导学生练习发音、语调和语速,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通过教授英语时使用体态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能够更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以及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然而,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
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
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有着重要地位。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态语,使英语教学效果更好呢?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提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强调“双主”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作为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师,便是这场戏的导演。
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应用体态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等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表情运用的艺术(facial expression)
这里所说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怒、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
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就可以充分运用体态语:学生答对了,老师极为高兴,笑若桃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许;学生答错了,老师也以微笑鼓励,使学生不感到灰心丧气,进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相反,如果脸部表情僵硬,就会使学生感到困惑。
微笑的运用确实重要。
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学习英语这一门外语是较困难、枯燥、难以理解的。
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微笑正好有此神效。
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
”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
2、课堂“第二语言”——手势(gesture)运用的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某一时刻下用手势语来表示教师所想要的学生参加活动的性质。
如:在教英语句型时,指着自己的衣着或可能带有的教具,来教“this is a jacket/coat/map/bag/……。
”或者在教“he is not ……”时就摇手,“he is tall.”就用手量高处或者“she is five.”时,就伸出5个手指。
另外,简单的手势还可以表示如“come here!”(前伸一只手,掌向里,向着自己招动),“it's ok!”(向上起拇指或做ok手势)等。
再如在教小学生“car”时做开车的动作,教“watermelon”时做抱西瓜的动作,教“doll”时做抱着娃娃睡觉的动作……这些,都使小学生觉得特别容易理解并牢固掌握,同时增进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手势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有很丰富的表达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手势语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
3、眼神的运用艺术(eye contact)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态度的赞成与否。
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
”可见,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
教师在课堂上艺术性地用好眼睛,有利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及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
例如,课堂上学生时不时无目的地盯着天花板或窗户,目光呆滞,那表明他们心猿意马;飞眼左右,低语暗议,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眼里迸发欢乐的闪光,表明茅塞顿开……可见,学生眼神里大有文章。
我国当代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就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眼神。
教师就应从眼神中了解真实的东西,提高效果。
如何看学生眼神行事呢?教师在讲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睛环视整个课堂,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调动他们的参与感,个别学生听课不认真,也可以通过这种环视,提醒他的注意,督促他认真听讲和学习。
另外,局部专注能够对学生进行仔细的心理调查,发现自己的讲授效果如何,可以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打破课堂提问的冷场现象,更重要的可以制止部分或个别的走神或骚动。
比如有学生上课不认真时,老师用眼睛盯着他,施以严厉的眼神,就会使他警醒。
如果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课堂效果就不同。
会艺术地应用眼神,对教学确实有很大帮助。
4、身体距离的运用艺术(body distance)
人际间的距离也有信息意义,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学生的远近不一,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产生不同的效应。
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站在距学生2-3.5米的地方,就会产生一种控制效应,如果某个学生不注意听讲或出现行为不当的时候,对待这种行为,只要教师表露出开始向这个学生走去的意向,就会使这个学生不当的行为迅速地改变。
英语课堂上,教师领读时,走下讲台,进入学生的“空间领域”,可以控制课堂,发现和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使课堂变得有生气。
如有学生在领读时开小差,当老师走近他的时候,他会自觉地跟上来。
做听写练习时,教师一边念、一边适宜地走动,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
如果教师与学生距离4-5米远,也许就很难产生这种效果。
有些教师曾多次讲到,用电教室(讲台离学生4-5米远)上课没有在小教室上课的效果好。
可见,讲究距离在课堂上的应用,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外语教学中,非语言交流手段不容忽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能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非语言交流手段利用起来,突出“哑语”的作用,以无声胜有声,使之最优化地为英语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