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学美术课标考试试题含部分答案(三套)
- 格式:docx
- 大小:41.67 KB
- 文档页数:21
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考试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课标知识与能力(一)选择题10分1.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是按照()划分的。
A,教材内容B,知识与技能C,学习活动方式D,教学活动方式2.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A,学习性B,探究性C,综合性D,游戏性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美术课程具有()A,艺术性质B,文化性质C,人文性质D,审美性质4.美术欣赏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感知、分析、理解和()A,共鸣B,想象C,评价D,欣赏5.()四方面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完整过程。
A,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B,备课、上课、批改、辅导C,揭题、新授、练习、作业D,造型、设计、欣赏、实践6.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B,应用意识C,探究意识D,审美意识7.“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是()学段设计与应用领域的目标。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8、“人美版”小学第五册教材中的《对印版画》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所划分学习领域中的()。
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欣赏·评述D,综合·探索9、《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
A,艺术美B,自然美C,社会美D,行为美10、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分别提出具体的课程目标;又分为三个维度进行表述.()A.体验与发现,实践与创造,欣赏与评议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情感,知识,技能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欣赏与积极性(二)案例分析20分在元宵节即将来临前,一位教师围绕"花灯缭乱的元宵灯"这一主题设计了这样的课例:首先调查元宵节和花灯的来源,用文字,图象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设计构思.其次,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最后,用花灯美化校园和社区.请你以新课标理论对以上设计进行分析评价第二部分:美术专业知识(一)填空题20分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的装饰纹样上。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赋予不同的性格与身份。
在京剧脸谱中,红色代表勇猛、忠诚,黑色代表坚毅、沉稳,蓝色代表刚毅、正直,黄色代表狡黠、狡猾。
因此,正确的答案是D,民间年画。
7、美术教学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明确定义与把握原则、熟悉课标与了解学生、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等方面。
其中,明确定义与把握原则是备课的基础,熟悉课标与了解学生是备课的前提,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是备课的核心,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是备课的具体实施。
8、美术教师常用的教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其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递知识;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则是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感受等方式进行研究;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则是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创作等方式进行研究;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则是通过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研究;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则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研究。
9、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按照审美、创造、文化三个维度设定,旨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文化素养。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表达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的主要途径,也是阶段全体学生的基本课程。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教材和教辅。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审美、创造、文化和实践四个研究领域设定,各研究领域分别由知识、技能和情感三部分组成。
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综合探索研究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活动、探究性活动和创新性活动。
10、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可以通过它们的混合来得到其他颜色。
三间色是指黄、品红、青三种颜色,它们是由两种相邻的原色混合而成。
2022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一)L下列不属于美术课程三大特征的是()。
A.审美B.感知C.理解D.创造2.新课改强调,在美术教学评价中应体现出()。
A.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B.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C.学生是认知活动的客体D.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客体3.美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言语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A .讲授B .示范C.参观D.引导探究4.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建议。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5.学习雕、亥h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建议。
A .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6.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用于《校园招贴》一课中对学生作品进行测评的是()。
A.创意是否新颖B.主题是否突出C.要素是否完备D.创作是否快速7.知道基本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能在创作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A.第一学段8.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8.了解基本的构图知识,合理地安排画面,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9.灵活运用雕、亥I、塑等基本的雕塑方法,创作若干件雕塑小品,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10.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极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形容美术学习领域中的()。
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欣赏•评述D.综合•探索二、填空题(每空2分)1.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_、_、_和_的培养。
2023年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第一套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色彩的三原色?A. 红、黄、蓝B. 红、绿、蓝C. 红、黄、绿D. 红、黄、紫答案:B2. 在绘画中,画家通过什么手法可以使画面更有立体感?A. 高光与阴影的对比B. 使用丰富的色彩C. 运用对比色D. 采用点彩技法答案:A3. 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作品?A. "星空" by 颜真卿B. "清明上河图" by 张择端C. "蒙娜丽莎" by 达·芬奇D. "夜巡" by 雷克斯答案:B4. 以下哪种颜料是水溶性的?A. 油画颜料B. 水彩颜料C. 铅笔颜料D. 粉彩颜料答案:B5.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写意"的意思是什么?A. 对写实主义的追求B. 运用写字的技巧C. 着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D. 重视绘画的细节答案:C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答案:中国古代绘画注重意境和表达情感,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主要表现手法有写意、写实和工笔,也注重运用线条、墨色和色彩等元素。
2. 请简述素描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素描是美术教学中最基础的技法之一,通过学习素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构图能力和绘画技巧。
素描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捕捉对象的形态和结构,为后续绘画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二套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A. 追求写实主义B. 偏重抽象表现C. 强调细节和光影D. 注重意境和表达情感答案:D2. 以下哪种画材适合进行水彩画创作?A. 油画颜料B. 粉彩颜料C. 铅笔颜料D. 水彩颜料答案:D3. 在绘画中,通过什么手法可以实现色彩的明暗层次?A. 线条的运用B. 调色的技巧C. 高光与阴影的对比D. 点彩的运用答案:C4. 以下哪个是西方绘画的代表作品?A. "清明上河图" by 张择端B. "蒙娜丽莎" by 达·芬奇C. "夜巡" by 雷克斯D. "水浒传" by 施耐庵答案:B5. 在绘画中,构图的原则是什么?A. 运用对比色B. 突出画面中心C. 注重画面的纹理D. 遵循一定的比例和结构答案:D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素描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最新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试题(三套)含答案美术课程中,“造型一表现”研究领域是指通过绘画、素描等手段,表现出物体的形状、结构、质感等视觉特征,以及情感、思想等内在特征。
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造型技巧和表现手段,同时也需要培养对物体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以及对情感、思想等内在特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美术课程的改革包括哪些方面?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包括内容的改革,还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内容方面,美术课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美术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
3、美术课程的评价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美术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生在美术研究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
评价应该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多元化的,既要注重定量评价,也要注重定性评价,以便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美术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
美术研究档案袋是学生用来记录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
在档案袋中,学生可以汇集美术研究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研究历程与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
同时,适时举办以评价为目的的展示和课堂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与教师共同完成对美术研究的评价。
在研究领域的第三学段“欣赏、评述”中,目标是让学生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建议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如速写、素描、中国画、油画和版面等),了解有代表性的画家;欣赏中外雕塑艺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雕塑家;欣赏中外建筑艺术作品;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作品。
小学美术课标考试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2、先秦美术在工艺美术及雕塑、绘画等领域均获巨大发展,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其中,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一件。
3、古希腊美术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4、欧洲文艺复兴始于(十四)世纪,从(意大利)起源,接着蔓延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西斯廷教堂的天顶壁画(《创世纪》)。
5、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画像石)和(画像砖)。
6、(藉里柯)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梅杜萨之筏》)是他最为不朽的代表作;而创作《自由引导人民》的(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和主将。
7、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画家是三国时期的(曹不兴);被称为画圣的是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元代墨梅画家中以(王冕)最有代表性;清代提出“南北宗论”的画家是(董其昌);当代以《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的现代画家是(陈丹青)8、俄罗斯巡回画派中地位最突出的画家是(列宾),他的代表作有历史风俗画《查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伏尔加纤夫》)。
9、(浮世绘)是日本的风俗画,兴起于江户时代,曾对欧洲画坛产生巨大影响,梵高名作《星夜》中的漩涡图案被认为参考了(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作品《神奈川冲浪图》。
10、作画过程中画笔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笔触);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相)、(纯度【或饱和度】)和(明度);版画按颜色可分为(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
11、中国画按题材可大致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按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或两者兼有的(兼工带写)等类别。
二、选择题(1至10题为单选,11至15题为多选,每题2分,共30分)单选1、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D)。
2023年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模拟测试卷及
参考答案(共六套)
一、第一套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以下哪项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
a) 唱歌
b) 游泳
c) 足球
d) 阅读
参考答案:a
2. 油画是以下哪种艺术媒介的一种?
a) 水彩
b) 铅笔
c) 墨水
d) 油墨
参考答案:d
创作题
题目:请你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动物并加以色彩。
参考答案:(学生自由发挥)
二、第二套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以下哪项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
a) 听音乐
b) 打游戏
c) 上网
d) 跳舞
参考答案:d
2. 以下哪种媒材可以用来制作雕塑?
a) 布料
b) 纸张
c) 陶土
d) 木板
参考答案:c
创作题
题目:请你用颜料画出四季变化的景色。
参考答案:(学生自由发挥)
(以下四套测试卷和参考答案略)
七、第七套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以下哪项是非艺术相关的?
a) 书法
b) 舞蹈
c) 音乐
d) 数学
参考答案:d
2. 以下媒材中,哪一种适合制作立体作品?
a) 水彩颜料
b) 油画颜料
c) 纸张
d) 陶土
参考答案:d
创作题
题目:请你用不同的材料创作一幅寓意美好的画作。
参考答案:(学生自由发挥)。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区分开来了。
在京剧脸谱中,红色代表忠勇正直,黑色代表忠诚耿直,黄色代表狡黠奸诈,蓝色代表刚强果敢,白色代表阴险狡诈,绿色代表放荡不羁。
因此,正确的选项是D。
7、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因此,正确的选项是D。
8、美术教学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明确定义与把握原则、熟悉课标与了解学生、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等内容。
因此,正确的选项是D。
9、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按照审美、创造和文化三个维度设定。
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的主要途径,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表现为特征,是阶段全体学生的基本课程。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教材和参考书。
因此,正确的选项是B。
10、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审美、创造、文化和实践四个研究领域设定。
研究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领域。
因此,正确的选项是C。
和自由度4、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3、简要说明“造型一表现”研究领域?造型一表现”研究领域是指通过研究和实践,掌握和运用造型语言和表现手法,表达和传达个人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点。
这个研究领域包括素描、绘画、雕塑、设计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新课标中美术课程评价的建议有哪些?新课标中美术课程评价的建议包括: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思考过程;2、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评分、评语、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3、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4、注重评价的反馈作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小学美术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A. 线条B. 色彩C. 形状D. 所有选项答案:D2. 色彩的三原色是什么?A. 红、黄、蓝B. 红、绿、蓝C. 黄、绿、紫D. 蓝、橙、紫答案:A3. 以下哪种绘画技法适合表现光影效果?A. 水彩画B. 油画C. 素描D. 版画答案:B4.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A. 毕加索B. 达芬奇C. 梵高D. 塞尚答案:D5.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下哪种技法主要用来表现山水?A. 工笔B. 写意C. 泼墨D. 所有选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绘画中,______是指画面中物体的明暗变化,它有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答案:明暗对比2.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______和明度。
答案:饱和度3.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它主要通过______来表现物体的光影和质感。
答案:线条4. 中国画分为______和写意两大类,其中工笔注重细节描绘,写意注重意境表达。
答案:工笔5. 版画是通过在版材上刻画图案,然后通过印刷的方式制作出多份______。
答案:艺术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透视画法,并举例说明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答案:透视画法是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深度感的绘画技巧。
它通过模拟人眼观察物体时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创造出空间感。
例如,在绘制街道或建筑物时,远处的物体会显得更小,线条会向远方汇聚,从而形成透视效果。
2. 描述一下什么是色彩的和谐,并举例说明如何实现色彩和谐。
答案:色彩和谐是指在一幅画中,不同颜色的搭配能够产生视觉上的平衡和愉悦感。
实现色彩和谐可以通过使用类似色、互补色或者通过调整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来达到。
例如,将蓝色和绿色这样的类似色放在一起,或者将蓝色和橙色这样的互补色放在一起,都能创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3. 简述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姓名班级 _______________ 分数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1、在色相环上,两个相对的颜色互为(橙色与()、黄色与()。
2、单独纹样的骨架结构分0式和(3、我们可以用()、()和(4、()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二、选择(每空2分共10分)1、邻近色在一起,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感觉。
黄色的邻近色是),如红色与()、)式两类。
)在宣纸上做花鸟画。
A、橙色B、紫色C、蓝色2、红色与蓝色混合渗化会变成(),这种由两种颜色调和出来的颜色,我们又把它叫做间色。
A、橙3、我们可以用()作为动力,制作会跳的玩具。
A、弹簧B、塑料瓶C、纸杯4、设计趣味文字时,不能从()方面来考虑。
A、字形B、字义C、字体5、()是我国传统的戏剧,称为“国粹”。
A、黄梅戏B、豫剧C、京剧三、判断(每空2分共10分)1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和绿。
()2 .中国文人绘画注重诗情画意的表达。
()3 .用小木棒在刮蜡纸上也能做出有趣的画。
()4 .礼品表达主人的深情厚谊,所以不能用废旧盒子或纸袋来重新包装与美化。
()5 .京剧人物扮演的角色分别叫生、旦、净、丑。
( )四、简答题(共10分)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说出一种你知道的陶瓷作品,并简要分析它的特征。
五、绘画小能手(共60分)中国文人绘画注重诗情画意的表达,情与景的交融,形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请你自选古诗一首,进行诗画创作。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二)一、填空(30分)1、音符、、有秩序地逐渐变化,构成了一种有节奏的美好旋律。
2、一个图形呈上下或者左右就会形成花边。
3、《布艺温馨》一课中,我用旧、和毛巾等材料制作了一件布艺术品。
4、人性的结构可以理解为、、和骸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
5、根据石头的、以不同角度,逐个的看一看,再组合摆一摆,做出有趣的形象。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一、填空题(10分,每题1分)1、透视的特点()、()、()。
2、三原色包括()、()、()。
3、兵马俑在我国()。
4、生活中道路两旁的树木、渐渐远去的铁轨……这就是近大远小的()。
5、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的变化而产生变幻的。
6、()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我们眼睛看到近大远小的现象,属于美术的( )现象。
A、透视B、构图C、视觉2、请你选出以下不属于中国画常用的材料的是( )。
A、宣纸B、油画棒C、墨汁3、生活当中有很多喜庆的节目,为了表现节目的喜庆,你选用的颜色是()A、黑色、白色B、蓝色、灰色C、红色、黄色4、画人物的各种表情,主要是通过( )来表现。
A、五官的大小B、五官的变法C、五官的多少5、三间色是()A、橙、黄、绿B、紫、橙、绿C、红、黄、蓝三、判断对错(10分,每题1分)1、红绿灯的颜色是红绿蓝。
()2、画画就像写文章不用善于表达自己的意图。
()3、临摹画就是写生画。
()4、渐变是一种有序的变化,可分为形象渐变或排列渐变。
()5、画中国画,墨色要有干、湿、浓、淡的变法。
()6、中国画按种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技法可以分为工笔、写意等。
()7、白色既是原色又是间色。
()8、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是梅、兰、竹、菊。
()9、雕塑一般分圆雕和浮雕两种。
()10、科幻画虽与科学有联系,它是属于神话。
()四、简答(共10分)什么是透视现象?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都有哪些透视现象么?五、创作(60分)你最喜欢哪里?是家乡的小河,还是曾经登过的山峰?请你用线条勾画一幅你心中的风景。
6年级上册《美术》期末考试答案一、填空题(10分,每题1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红、黄、蓝陕西省西安市透视现象光线的变化透视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A2、B3、C4、B5、B三、1、×2、×3、×4、√5、√6、√7、×8、√9、√10、×四、简答(共10分)答:透视现象就是在不同的位置上产生的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变化。
2023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复习题第一部分:绘画基础
1. 简要解释以下美术常用材料的用途:
- 铅笔:
- 水彩颜料:
- 油画颜料:
- 纸张:
2. 描述以下绘画技法,并提供一个例子:
- 点彩法:
- 洗笔法:
- 剪纸法:
- 素描法:
3. 美术作品中的构图是什么意思?请提供一个艺术作品的例子并解释为什么它具有良好的构图。
第二部分:色彩与表现
4. 请解释以下色彩术语的含义:
- 主色:
- 次色:
- 冷色调:
- 暖色调:
5. 提供两个使用对比色的艺术作品的例子,并解释对比色的表现效果。
6. 描述以下两种表现形式的色彩运用,并提供一个例子:
- 色彩的明暗变化:
- 色彩的饱和度变化:
第三部分:美术史与名画欣赏
7. 简要描述以下艺术时期,并提供一个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的例子:
- 文艺复兴时期:
- 印象派:
- 抽象表现主义:
8. 解释以下艺术流派的特点,并提供一个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的例子:
- 立体派:
- 极简主义:
- 超现实主义:
9. 欣赏以下名画,并简要解释它们的艺术特点和感受:
- 《蒙娜丽莎》 - 列奥纳多·达·芬奇
- 《星空夜》 - 文森特·梵高
- 《坦普斯和林迪》 - 玛丽·卡斯特克·维特金德
第四部分:艺术与生活
10. 描述以下情境中艺术的应用:
- 校园环境美化:
- 社区公共艺术:。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理论基本知识测试题(一)一、连线题:1、请把相对应作品、作者用线连接起来:步撵图(中国画•唐)闫立本父亲(油画)罗中立雪景寒林图(宋)范宽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蒙娜丽莎(油画•意大利)达•芬奇垂死的奴隶(雕塑•意大利)米开朗基罗春(油画•意大利)波提切利芙蓉锦鸡图(宋)赵佶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溪山行旅图范宽创世纪壁画米开朗基罗掷铁饼者米隆思想者罗丹国王与王后亨利•摩尔2、请把以下建筑和他们相应的建筑形式用线连接起来:圣索非亚大教堂拜占庭建筑比萨大教堂罗马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米兰大建筑哥特式建筑3、请把相应的流派、作者和作品用线连接起来:野兽派马蒂斯舞印象派莫奈印象•日出后印象派塞尚苹果和柳橙未来派杜桑下楼梯的裸女抽象主义康定斯基即兴二、填空题:1、中国结——这一美好的名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团结)、(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
主要有平结(基本结)和盘长结(变化结)。
2、标志设计一般表现手法有(具象)、(抽象)、(文字)、(数字)、(漫画)、(综合)等类型。
3、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是指?(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4、篆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朱文)和(白文)(又称阳文和阴文)。
5、印象派的主要代表画家是:(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西斯莱)等。
(3个以上)6、南齐谢赫的著作《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其内容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7、雕塑(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用固体材料制作的占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
按其形态,一般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8、泥塑常用的制作技法有:(捏)、(卷)、(贴)、(刻)、(接)、(雕)、(挖)等。
9、在中国建造体系中,园林建筑是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重要门类。
大约可分为(帝王宫苑)、(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山林名胜)等四种类型。
10、色彩的三大要素是(色相)、(纯度)、(明度),它分为有彩系和无彩系两大系列。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 20%1、《美术课程标准》力求表现()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和(),侧重()与()的亲密联系。
2、美术学习应当从()层面提高到()的层面。
3、《美术课程标准》依照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4、活动表现议论可以采用()、()或()的方式,既可以在()中进行,也可以在()后进行。
5、课程的总目标是依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
二、选择: 24%1、美术课程拥有()的性质。
A、综合B、人文C、审美2、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的主要路子。
A、德育B、美育C、智育3、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授课活动建讲和议论建议三部分组成。
A、标准B、阶段目标C、学习方式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重申感觉、体验和()。
A、学习惯B、研究性C、综合性D、游戏性5、欣赏议论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进行欣赏和议论。
A、听觉世界B、视觉世界C、触觉世界D、知觉世界6、综合研究领域可分为()个层次。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7、经过感觉、体验和构思,运用必然的物质资料,采用必然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感情是()A、美术表现B、艺术风格C、美术创作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若是培养学生形成()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B、审盛意识C、研究意识三、问答题:30%1、基本的美术涵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2、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3、如何在授课活动中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议论?四、实践题:26%在元宵节立刻来临前,一位教师围绕“花灯缭乱的元宵灯”这一主题设计了这样的课例:第一检查元宵节和花灯的本源,用文字、图象的形式记录检查结果,并进行设计构思。
其次,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
最后,用花灯美化校园和社区。
请你从授课看法及方法,对以上设计作出议论。
一、 1、素质教育、综合性、研究性、美术课程、学生生活经验2、单纯的技术、技巧学习、美术文化学习3、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议论、综合·研究4、个人、小组、集体、学习过程、学习结束5、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神态度与价值观二、 1、 B 2、 B 3、 A 4、 D 5、 B 6、 C 7、 C 8、A三、 1、答: 1、能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2、能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或看法3、能自主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有自己的审美兴趣2、答: 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涵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议论3、答: 1、重视学生的自我议论。
小学美术课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请根据题目,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其序号填入题前括号中。
1. 以下哪个是色彩的基本要素?(A)光线(B)形状(C)纹理(D)颜色2. 下列哪个颜色属于暖色系?(A)蓝色(B)红色(C)绿色(D)紫色3. 画家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表现出颜色的明暗变化?(A)线条的运用(B)阴影的处理(C)构图的安排(D)纹理的描绘4. 以下哪个是水彩画的特点之一?(A)颜色不易混合(B)颜色较暗沉(C)颜色透明度高(D)颜色不易溶解5. 表示色彩层次关系时,常用以下哪种色彩调配方法?(A)对比法(B)平行法(C)补色法(D)综合法第二部分:填空题请根据题目,填入正确的答案。
1. 画面背景中的远处山脉通常使用()色来表现。
2. 用铅笔画画面线条时,可以通过加深厚度改变()。
3. 黑白照片中,通常将居于画面前景的人物留在()色调。
4. 大面积使用橙色的画作,会给人以()的感觉。
5. 表现色彩亮度差异时,应遵循()原则。
答案:第一部分:1. (D) 2. (B) 3. (B) 4. (C) 5. (A)第二部分:1. 青蓝 2. 粗细 3. 灰色 4. 暖和 5. 对比第三部分:作图题请根据下列要求,在纸上作出相应的图画。
1. 画一幅山水画,要求:- 表现出远处的山脉;- 使用适当的颜色来表现自然;- 注意近处和远处的明暗关系。
2. 用铅笔画一朵花,要求:- 突出花朵的线条轮廓;- 通过层次感来表现花瓣的厚度和质感。
3. 选择一张照片进行涂色,要求:- 注意颜色的层次变化;- 通过色彩搭配来表现照片中的情感。
答案:(内容因为是图片形式,这里无法给出)总结:通过这些美术课标试题,我们可以对美术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和巩固。
颜色、线条、明暗关系等都是构成优秀作品的重要要素,在实际创作中需要加以合理运用。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题目和练习,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享受创作的乐趣。
美术是一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希望大家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和尝试,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才华。
新课标小学美术试题及答案对于一个完整的新课标小学美术试题及答案,2000字的篇幅可能不够,因为试题及答案通常都涉及多个部分和题目。
但是,我可以提供一部分试题及答案作为样例,希望能帮到你:主题:新课标小学美术试题及答案样例试题一:画画的基本构图1. 请用线条勾勒出一个正方形。
答案:通过绘制四条相等长度的直线,使其相互连接呈现正方形的形状。
2. 请画出你心目中的太阳,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填充。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太阳的形状,并用黄色填充。
试题二:色彩搭配与运用1. 你知道红、黄、蓝三种颜色可以组成其他颜色吗?请尝试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得到一个新的颜色。
答案:学生可以尝试将红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将黄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绿色;将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紫色。
2. 请你选择一个季节并画一个充满季节特色的画作。
要求使用适当的颜色来表现该季节。
答案: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季节,例如夏天、秋天、冬天或春天,并使用相应季节的颜色来绘制相关元素,如夏天可以用蓝色和黄色表现天空和太阳。
试题三:传统文化与艺术1. 请你选择一幅中国传统画作,并试着复制它。
答案:学生可以选择常见的中国传统画作,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复制。
2. 请你选择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并简要介绍该手工艺品的特点。
答案:学生可以选择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的一个进行介绍,如剪纸、蜡染、昆曲面具等,介绍其制作工艺和特点。
以上是部分新课标小学美术试题及答案的样例。
在实际考试中,试题通常会涉及更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绘画、选择题或简答题等形式进行回答。
希望这个样例能帮到你,如需更多内容,请告诉我。
最新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模拟试卷含含答案共5套最新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美术课程以视觉感知、审美理解和创造表现为特征,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2.美术课程总目标按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设定。
3.美术课程根据美术研究活动方式划分为观察、表现和表达三个研究领域。
4.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材、教具和教学媒体。
5.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的研究情况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自我评价和互评。
6.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材、教具和教学媒体。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2.×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每个学生都具有学校美术的潜能,所以应该追求面向全体。
3.×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所以美术课应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但也需要教师的讲解。
4.√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学生在美术研究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5.×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不必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研究美术的潜能,但应该追求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6.√美术课程应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7.×美术课程的专业性要求不应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还应包括美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8.√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研究分成三个学段,分别是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9.×课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研究能力、研究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10.√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
三、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初中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以视觉感知、审美理解和创造表现为特征,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化素养。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2、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2、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3、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4、美术课程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
5、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
6、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7、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
8、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9、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0、美术课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方式有(ABCD )A.学生自评B.小组互评C.教师评价D.座谈交流2、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AD )A. 教科书B.美术学习档案袋C. 美术学习工具D.教师参考用书3、“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它分为三个层次( ABD )A.融美术各学习域B.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C.美术教学D.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4、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ABCD )的现代公民。
A.人文精神B.创新能力C.审美品位D.美术素养5、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AD )两类。
小学美术课标考试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2、先秦美术在工艺美术及雕塑、绘画等领域均获巨大发展,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其中,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一件。
3、古希腊美术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4、欧洲文艺复兴始于(十四)世纪,从(意大利)起源,接着蔓延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西斯廷教堂的天顶壁画(《创世纪》)O5、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画像石)和(画像砖)O6、(藉里柯)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梅杜萨之筏》)是他最为不朽的代表作;而创作《自由引导人民》的(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和主将。
7、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画家是三国时期的(曹不兴);被称为画圣的是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元代墨梅画家中以(王冕)最有代表性;清代提出〃南北宗论〃的画家是(董其昌);当代以《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的现代画家是(陈丹青)8、俄罗斯巡回画派中地位最突出的画家是(列宾),他的代表作有历史风俗画《查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伏尔加纤夫》)。
9、(浮世绘)是日本的风俗画,兴起于江户时代,曾对欧洲画坛产生巨大影响,梵高名作《星夜》中的漩涡图案被认为参考了(葛饰北常)的浮世绘作品《神奈川冲浪图》。
10、作画过程中画笔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笔触);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相)、(纯度【或饱和度】)和(明度);版画按颜色可分为(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
11、中国画按题材可大致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按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或两者兼有的(兼工带写)等类别。
二、选择题(1至10题为单选,11至15题为多选,每题2分洪30分)单选1、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D)。
A:红、黄、蓝B:红、绿、白C:绿、黄、紫D:黄、绿、白2、被称为〃伟大的农民画家〃的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画家是(A)。
A:米勒B:席勒C:丢勒D:惠斯勒3、战国后期对篆书结构和书写方法进行了简化改造,形成了新的书体是(C)。
A:楷书B:行书C:隶书D:草书4、下列哪幅作品的作者不是康定斯基(D)A:《即兴》B:《作曲》C:《构图2号》D:《百老汇爵士乐》5、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C)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A:摄影B:绘画C:设计D:雕塑6、〃外事造化,中得心源〃是哪位中国古代画家的名言。
(A)A:张噪B:王微C:郑燮D:唐寅7、下列不属于按内容、题材分类的绘画种类是(C)。
A:肖像画B:风景画C:水彩画D:静物画8、以下属于印象派画家的是(B)。
A:伦勃朗B:毕沙罗C:安格尔D:委拉斯贵之9、在CMYK印刷色彩中,Y和K分别指哪种颜色?(B)A:品红和黄色B:黄色和黑色C:蓝色和黑色D:黄色和蓝色10、〃三矶九染〃是哪种中国画的技法名称?(B)A:青绿山水B:工笔C:写意D:白描多选11、下列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的有(A、B、D)A:龙门石窟B:麦积山石窟C:炳灵寺石窟D:莫高窟12、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形成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其中北方以(A、C)为代表。
A:荆浩B:董源C:关仝D:马远13、以下不属于罗丹雕塑作品的是(B、C)代》14、以下属于现代派美术的有(B、C、D、F、G)A:枫丹白露画派B:达达派C:波普艺术D:野兽派E:巴洛克艺术F:立体派G:超现实主义15、广义的美术包括(ABCDE)A:绘画B:摄影C:雕塑D:工艺E:建筑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选修的艺术课程(×)2、由于美术学习具有操作性的特点,所以欣赏活动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X)3、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是一种釉下彩,既先画后上釉再烧制。
(√)4、〃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指的是两位不同风格的山水画家。
(×)5、巴黎圣母院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6、画色彩时,红色苹果的反光和投影边缘会产生绿色倾向。
(√)7、欧阳询的《九成宫》是楷书碑帖,颜真卿的《勤礼碑》是行书碑帖。
(×)8、西班牙画家米罗、达利和毕加索一样都是立体派的代表画家。
(X)9、巴洛克艺术是继洛可可艺术之后的一种艺术风格。
(×)10、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整的绘画通史著作。
(√)四、连线题(共8分)泰姬陵《捣练图》伦勃朗《春》展子虔印度马远瘦金体卢舍那佛造像《游春图》波提切利南宋四家五、绘图题(每题3分,共6分)1、用简单几何形分别画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Δ0Δ0CACA2、三庭五眼六、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吴带当风一一是对吴道子的人物画风格的形容,所画人物衣纹笔法圆转飘逸,仿佛迎风飞舞。
质感一一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手法,表现出的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轻重、软硬、糙滑等,以体现出作品的真实感七、简答题(共11分)1、南北朝谢赫的《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什么?(6分)答:"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5分)答:印象派绘画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追求光色的变化,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
八、论述题(共9分)请说出下图的名称及作者,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并从内容、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作品加以赏析。
答:《格尔尼卡》(2分)作者:毕加索(2分)毕加索是西班牙杰出画家,立体派的代表人物。
(1分)画中表现德军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怀抱死婴的妇女,倒地的士兵,惊恐的马匹,拖着断腿的妇女等等都是轰炸的真实写照;作品由黑、白与灰色画成,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甚至有些杂乱,表现出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富于动感。
作品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法西斯的兽性,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受难和痛苦。
(4分)小学美术课标考试试题(二)一、选择题1新课改强调,在美术教学评价中应体现出()。
A.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B.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C.学生是认知活动的客体D.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客体2.美术教材的编写应依据()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为参考。
A.美术课程总目标B.教学大纲C.教学计划D.美术课程分目标3.不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
A.实物拓印B.绘画表现C.模型草图设计D.版画创作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比较符合“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内容()。
A.为学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B.针对一个社会性主题,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C.选择写生、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D.了解美术作品作为商品的价值,并表达自己的看法5.在美术课程中提倡进行多主体评价通常是指()。
A.家长评、学生评、老师评B.自评、学生评、小组评C.自评、学生评、教师评D.小组评、家长评、学校评6.“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进行欣赏和述评。
A.视觉世界B.听觉世界C.触觉世界D.知觉世界7、不符合“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所倡导的学习观是()。
A.课程与教学具有探究性B.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C.深入理解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D.跨学科学习,增加教学的综合性8.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与方法,进行多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练习,说的是()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建议。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9.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的表现活动,认识常见颜色,指的是美术学习的()。
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欣赏•评述D.综合•探索10.理解设计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说的是()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11.观察身边的用品,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指的是第一学段的()学习活领域。
A•欣赏•评述B.造型∙表现C.设计•应用D.综合•探索12.了解一些媒材的特性,用面材、线材、木材等,结合学校和当地生活,制作有主题或有用的工艺品,说的是()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建议。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13.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说的是第二学段的()学习领域。
A•欣赏•评述B.设计•应用C.综合•探索D.造型•表现14.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进行简易版画创作,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建议。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15.尝试不同造型表现方法,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说的是第三学段的()学习领域。
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综合•探索D.欣赏•评述16.关注物品的形状与用途的关系,从设计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说的是()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17.学习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法进行标志、招贴、请柬、相册等的设计,说的是()的设计•应用学习活动建议。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18.尝试运用2种或2种以上的工具、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是第一学段的学习()领域。
A•欣赏•评述B.设计•应用C.综合•探索D.造型•表现19.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建议。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20.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说的是第四学段的()学习领域。
A.欣赏•评述B.设计•应用C.综合•探索D.造型•表现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中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提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指的是什么?3.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该怎样合理地进行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以下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民族服饰》,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环节,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镜头一】上课伊始,何老师说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爷爷、爸爸和自己的服装,说说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爷爷穿的是中山装,爸爸穿的是西装,我穿的是校服和休闲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