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4《醇和酚》说课稿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4《醇和酚》说课稿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4《醇和酚》说课稿

一、教材背景介绍

•本单元内容属于高二化学选修4的《醇和酚》部分。

•本单元主要介绍醇和酚的概念、性质、制备和应用

等知识点。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基础

知识和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醇和酚的定义和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掌握醇和酚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理解醇和酚的制备方法,包括氢氧化法和卤代烃与

醇的取代反应。

•了解醇和酚的应用领域,包括溶剂、药物和化学合

成等方面。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化学方程式和结构式来描述醇和酚的反应

过程。

•能够根据给定条件设计有机合成实验,并进行适当

的实验操作。

•能够分析和解答有关醇和酚的化学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醇和酚的定义和性质。

•醇和酚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醇和酚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难点

•醇和酚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醇和酚的制备方法和反应过程。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醇的定义和性质

•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醇的物理性质:醇通常是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可以溶解于水并与水形成氢键。

•醇的化学性质:醇具有酸碱中和反应、酯化反应、脱水反应等特点。

2. 醇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醇的命名方法:以烷烃中的碳原子数目为基础,将最长的碳链命名为烷基,加上“醇”字样。

•醇的结构特点:醇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羟基在分子中的位置会影响醇的性质和命名方法。3. 醇的制备方法

•氢氧化法:利用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氢氧化物。

•卤代烃与醇的取代反应:卤代烃和醇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醚和盐。

4. 酚的定义和性质

•酚是一类含有苯环上一个或多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酚的物理性质:酚通常是无色或带有颜色的固体,

具有特殊的气味,可以溶解于有机溶剂。

•酚的化学性质:酚具有酸碱中和反应、酚醛反应等

特点。

5. 酚的命名方法和结构特点

•酚的命名方法:以苯环为基础,苯环上的羟基以编

号的方式命名。

•酚的结构特点:酚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羟基的位置和苯环上的取代基会影响酚的性质和命名

方法。

6. 酚的制备方法

•自由基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

7. 醇和酚的应用领域

•醇和酚作为溶剂:由于其溶解性能,广泛应用于化

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醇和酚作为药物:某些醇和酚化合物具有药物活性,被用作药物和医疗用途。

•醇和酚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作为起始原料或中间

体参与有机化学合成反应。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要点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实验、讨论等

•教学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实

验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方式

•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和注意事项是否掌握。

•综合考评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业、课堂表现等。

七、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醇和酚的概念、性质、

制备和应用等知识。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鼓励他们在实验中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精神。通过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_ 第二节醇和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能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饱和一元醇进行命名 掌握醇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形成利用有机化合物结构推测性质的思路和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机反应类型的学习,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法 1、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饱和一元醇进行命名 2、掌握醇的化学性质 3、突破法:多媒体投影,看实验视频等手段和教师讲评相结合。 三、教具准备 [器材]:有机物的结构模型多媒体投影设备。 四、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醇的概述及物理性质 1.醇的概念 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其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OH。 2.醇的分类 (1)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数目,醇可分为 ①一元醇:如甲醇CH3OH、苯甲醇() ②二元醇:如乙二醇() ③多元醇:如丙三醇() (2)根据醇分子中烃基是否饱和,醇可分为 ①饱和醇:如CH3OH、 ②不饱和醇:如 3.通式 (1)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则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1OH(n≥1),饱和多元醇的通式为 C n H2n+2O m。 (2)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n≥2),则相应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 O(n≥3)。 (3)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 n H2n-6(n≥7),则相应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6O(n≥7)。 4.命名

例如:命名为 , 命名为 。 5.醇的物理性质 (1)沸点 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高于烷烃; ②饱和一元醇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增大。 (2)溶解性 ①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低级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②含羟基较多的醇在水中溶解度较大。随着烃基的增多,醇的水溶性明显降低。C 4以下的醇可与水混溶,C 4~C 11的醇部分溶于水,C 12以上的醇难溶于水。 (3)状态:C 4以下的醇为液体,C 4~C 11的醇为黏稠液体,C 12以上的醇是蜡状固体。 6.重要的醇 俗名 色、态、味 毒性 水溶性 用途 甲醇 木醇 无色、特殊气味、易挥发的液体 有毒 易溶 燃料、化工原料 乙二醇 甘醇 无色、无臭、甜味、黏稠的液体 无毒 互溶 防冻剂、合成涤纶 丙三醇 甘油 无色、无臭、甜味、黏稠的液体 无毒 互溶 制日用化妆品、制 硝化甘油 n 2n +2 2.乙醇、乙二醇、丙三醇是否互为同系物? 3.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比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烃的沸点高,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二、醇的化学性质 1.羟基的反应 (1)取代反应 ①与氢卤酸(HCl 、HBr 、HI)的反应 CH 3CH 2OH +HBr ――→△ ,

高中化学说课稿《醇和酚》

高中化学说课稿《醇和酚》高中化学说课稿《醇和酚》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5(人教版)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和酚》的第二课时。 一、理论指导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课改的精神,对这节课进行分析和设计。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酚类物质是采用具体代表物的方式进行学习。授课安排为1课时。酚与醇结构相似,都含有羟基,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预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并通过各自代表物的性质的对比,理解醇羟基与酚羟基的区别,体会官能团与取代基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思想,为后续的有机化学的学习提供方法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看,在必修阶段已经具备有机化学基本的类别概念,知道一些典型有机物的性质。在选修5第一、二章的学习过程中对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基团的相互影响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有待完善。从能力层面看,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分析简单实验的能力;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规律比较熟悉,因此具有性质预测的知识基础,知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具备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实验班学生,他们乐于展示自我,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容易展开。但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合作创新的精神还有一定程度欠缺,需要老师引导和支持。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通过对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分析,我制订出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方面 a、通过以问题为驱动的自主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类比推测、分析解决问题和观察的能力以及实验综合能力。 b、在苯酚结构与性质的理论探讨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提升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a、通过对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理解,让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b、通过苯酚的用途与毒性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学会辩证的看待化学物质。 c、训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与人沟通、争辩、交流的勇气。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酸性、苯环上的三元取代) (2)难点:建立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的基本观念。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选择】创设情景、实验探究、理论探究2。 【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实物感知、教学模具和多媒体动画演示2。 【学法指导】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对比、,迁移、分析、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设计思路——以问题为中心 1、以结构、性质、用途为主线,展示学科特色。 2、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设置问题链,让问题与活动来驱动教学进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以“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小组间互相交流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最新鲁科版选修五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学案

最新鲁科版选修五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学案 【教材分析】 本节将醇的知识的学习从乙醇上升并扩展到醇类物质的学习.酚类物质也是分子含有羟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但由于不同的酚羟基所连的苯环不同,性质差异较大.了解醇、酚的一般的物理性质、用途和一些常见的醇、酚。知道醇的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键和氢氧键的断裂。掌握苯环和羟基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1课时 【学案导学】 1.醇是指 , 酚是指 ,两者的区别是 2.醇按照羟基的数目分为、、等。甲醇是色、具有的液体,有 ,是一种重要的 ,也可直接用做。乙二醇是、具有味的液体。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成分。丙三醇俗称 ,是、的粘稠液体。主要用于制造 和。 3.在醇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取代反应断裂的是键;发生消去反应断裂的是键;与活泼金属反应断裂的是键。 4.(1)取代反应 CH3CH2OH + Na → CH3CH2OH +HBr → (2)氧化反应 CH3CH2OH +O2(燃烧)→ CH3CH2OH +O2(催化氧化)→ (3)消去反应 CH3CH2OH → 【课时测控10】 专题一:醇的结构 1.下列醇类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甲醇 B.1-丙醇 C.2,2-二甲基-1-丙醇 D.1-丁醇

2.下列物质不能经过一步反应生成氯乙烷的是( ) A .乙醇 B .乙烯 C .氯乙烯 D .乙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脱水反应一定是消去反应 B .消去反应一定是脱水反应 C .所有的卤代烃和醇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D .醇类是指分子里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 4.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氧化成醛的是( ) A .2—甲基—1—丁醇 B .2,2一二甲基—1—丁醇 C .2—甲基—2—丁醇 D .2,3一二甲基—1—丁醇 5.下列化合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同时还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是( ) A .3CHCl B .Br CH CH 23 C .OH CH CH 23 D .OH CH BrCH CH 222 6.若分子组成中符合C n H 2n+1OH 的醇与浓H 2SO 4共热时,最多只能生成3种烯烃,则醇分子中n 的值是( ) A .2 B .3 C .4 D .5 7.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又能氧化成相应的醛的是( ) A .CH 3OH B .CH 2OHCH 2CH 3 C .(CH 3)2COHCH 3 D .(CH 3)3COH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乙醇分子可看成水分子中的一个H 被乙基取代而得,也可看成乙烷分子中一个H 被羟基取代而得 B.分子中有一个H 原子比较活泼,易被取代 C.与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的性质与水相似(如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这是因为两者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羟基 9.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乙醇同系物的是( ) A .C 3H 8O B . C 4H 9O C .HOCH 2—CH 2OH D .C 6H 5OH 10.某有机物加氢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CH 3)2CH 2OH ,原有机物是( ) A .醇同系物 B .醇的同分异构体 C .醛的同分异构体 D .醛的同系物

醇和酚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三教案

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第2节醇和酚 第2课时酚 课后篇素养形成 夯实基础轻松达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 B.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有机化合物是醇类 C.醇和酚都含有羟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和含有的官能团 相同,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B.实验时手指上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 ℃以上的热水清洗 C.往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CO22 +C O32- D.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酚羟基的活泼性大于水中羟基的活泼性 3.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NaHCO3 B.在1-氯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ClCH2CH2CH3+NaOH CH2CHCH3↑+NaCl+H2O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足量苯酚溶液:2+Na2CO32+CO2↑+H2O D.苯甲醇与钠反应:+Na+H2↑

4.(2020吉林高二期末)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可以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①加成②消去③酯化④氧化⑤加聚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该有机化合物含有羟基、羧基、苯环结构,可表现出酚、醇和羧酸的性质。①该物质中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②该物质中含有醇羟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故正确;③该物质中含有醇羟基、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④该物质中含有醇羟基、酚羟基,都能发生氧化反应,故正确;⑤该物质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错误。 5.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相同的原子(团)表现不同的性质。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可以与NaOH反应,而乙醇不能与NaOH反应 D.苯酚与溴水可直接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Fe作催化剂 —CH3的影响,使—CH3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OH,从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含碳碳双键;苯环对羟基产生影响,使羟基中氢原子更易电离,表现出弱酸性;苯酚中,羟基对苯环产生影响,使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羟基邻、对位氢原子更活泼,更易被取代。A、C、D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是粉红色晶体 B.苯酚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苯酚和环己醇可用FeCl3溶液来鉴别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再经过滤可得到苯酚 ,因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因苯酚的酸性强于HC O3-而弱于H2CO3,故苯酚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环己醇不能,故可用FeCl3溶液来鉴别苯酚和环己醇;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所得的苯酚为油状液体,不能用过滤法分离,可用分液法得到较纯净的苯酚。 7.关于、、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B.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第一节 醇酚说课稿

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一节醇酚中第一课时醇的性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要研究的是醇类的性质,学生已经在必修2学过乙醇的性质,选修5学过官能团的分类,醇类是继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学习后的另一类有机物。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学生们非常熟悉,由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本节课既与前面有机物间存在相互的转化关系,也是学生掌握“类别”的慨念的关键,同时为以后有机合成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另外,本节课进一步训练学生“由个别到一般”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学会研究的能力。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醇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理解醇反应的本质; (2)初步了解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通过自学,使学生达到获取信息,提高信息加工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表数据分析、认识醇类物质的沸点变化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会分析图表数据的能力; (2)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化合物。 难点:由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过渡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的思维过程的转变。 五、说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 复习必修2中乙醇的性质; 选修5第一章中的常见官能团; 自学教材P48一P49,初步了解醇酚结构上的不同,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用途,了解表3—1,表3—2的规律。 六、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启研法”,练习法,评价回馈法,讨论法等,力争达到多种教法的最佳组合。 2.学法 (1)书本让学生自学 (2)问题让学生提出 (3)规律让学生发现 (4)疑难让学生研讨 (5)评价让学生参与 七、说学生 学生基础较差,可能以前的知识掌握不是很到位,难点难以突破。 八、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烃的衍生物和烃的含氧衍生物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学:用5分钟自学课本P48醇、酚的定义、结构和醇的分类、命名。 板书:标题 讲解醇酚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活动:回忆并自学讨论分析P49的表3-1和表3-2后小组总结,然后指定小组将本组的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 过渡:醇的代表物----乙醇的分子结构,并让各小组学生上台书写。 板书: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 2.2.1醇和酚教案 鲁教版选修6

第二章官能团和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二节醇和酚第一课 时 课题:第三章第一节醇酚(1) 授课班级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 系的和科学观点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 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 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难点醇的化学性质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 一、醇(alcohol) 1、概念:醇是链烃基与羟基形成的化合物。与醚互为同分异构体。通式为C n H2n+2O x,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1OH 2、分类:(1)按烃基种类分;(2) 按羟基数目分: 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 丙三醇:分子式:C3H8O3 结构简式: 3、醇的命名 4、醇的沸点变化规律: (1)同碳原子数醇,羟基数目越多,沸点越高。 (2)醇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

5、醇的物理性质和碳原子数的关系: (1)1~3个碳原子: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味道; (2)4~11个碳原子:油状液体,可以部分溶于水; (3)12个碳原子以上:无色无味蜡状固体,难溶于水。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消去反应 分子内脱水:C2H5OH CH2=CH2↑+ H2O 分子间脱水:C2H5OH+HOC2H5 C2H5OC2H5+H2O(取代反应) 2、取代反应:C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 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 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 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 醛。2R-CH2-CH2OH+O2 2R-CH2-CHO+2H2O ②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 酮。 ③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不能形成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高中化学_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五2.2《醇和酚》第二课时《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苯酚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以吗啡的结构简式入手,提出酚和醇结构的区别,引出酚和苯酚的定义,并有相应练习区别醇和酚。 苯酚的学习先观看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由学生写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简式,根据苯酚的结构特点推测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图片展示:展示酚类应用的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信息;展示苯酚软膏的说明书。 提问:为什么色泽变红?学生们认为可能是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为什么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学生回答:可能是苯酚具有酸性。 展示苯酚晶体,观察颜色状态,我和同学们分析了空气的组成,最有可能是苯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发生反应。苯酚是否与水反应变红呢?(下面就来探究苯酚遇水是否变红)。 学生实验:苯酚溶解性的探究,既得出了苯酚的溶解性,又证明了苯酚遇水不变红。 演示实验1:苯酚的酸性:苯酚浊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变澄清,说明苯酚被反应掉了。拓展苯酚中加入盐酸,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 演示实验2: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探究苯酚与碳酸酸性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到苯酚电离与碳酸两步电离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比乙醇与苯酚的结构和性质区别。 演示实验:3:但向苯酚中滴加浓溴水并不是简单的使溴水褪色,而是出现了白色沉淀,发生取代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接着跟上巩固提高题,加深对反应的理解。最后对比苯与苯酚结构和性质区别 学生实验:显色反应,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溶液显紫色,可用于检验苯酚的存在,总结苯酚的化学性质。 苯酚和苯,苯酚和乙醇进行类比分析,以填空的形式将学生的结论进行汇总,结论:烃的含氧衍生物中基团之间能够相互影响,苯酚中苯基和羟基相互活化。 看图片了解苯酚的用途 课堂练习,讲解出错较多的题目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山东省滕州市高中化学 第2章 第2节 醇和酚 第4课时教案 鲁科版选修5

第2章第2节醇和酚第4课时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醇的性质之后,继续学习与醇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教材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酚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然后深入学习最简单的酚类化合物——苯酚。教材通过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来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图片介绍了酚醛树脂的制备,并给出了制备酚醛树脂的物质转化关系。最后简单介绍了酚类物质的用途。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是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团性质的相互影响。对于酚类物质的命名可做简化处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苯、乙醇知识的基础上,对衍生物酚的进一步学习。从知识上讲学生已经学习了苯基的性质,羟基的性质。也知道同一有机物中不同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从方法上讲,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与程序。从能力上讲,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基本能力已初步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 2. 掌握苯酚化学性质和结构的关系;掌握苯酚的酸性、与溴的反应等重要化学性质。 3. 根据苯酚的性质掌握其检验方法和主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验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透过结构看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体验化学的实用意义。 教学重点 1.苯酚的物理性质。 2.苯酚的酸性、与溴的反应等化学性质。 3.苯酚化学性质和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苯酚中苯基与羟基的相互影响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学案教学法、归纳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 知识生长 【PPT】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 式: ①苯的硝化反应②苯的溴代反 应③乙醇与乙酸的反应④乙醇的氧 化反应⑤乙醇与钠的反应⑥乙醇的 消去反应 【书写方程式】 ①+HONO2+ H2O ②+ Br2+ HBr ③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复习 乙醇和 苯的化 学性 质,为 苯酚的 学习提 供知识 的生长 点。

《醇酚 酚》说课稿

《醇酚——醇》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醇,主要包括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教学随想四个部分。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醇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第一节的内容,醇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醇和酚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且通过代表物质醇,迁移认识其他醇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醇的概念、分类及命名,通过乙醇的性质掌握醇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难点:醇的消去反应和催化氧化 【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是乙醇的结构与性质,醇、甲苯的结构与性质,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2、学生已有的能力状况 初步具备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相互推断,以及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3、学生的心理分析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同样具有羟基的物质却分为两类——醇和酚,它们有何异同?学生对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节课的落脚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法选择 启发引导法、探究对比法。 三、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法、迁移对比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个六教学环节: 1:课堂引入 通过两首诗及中国的酒文化创设情境引入乙醇。 2:醇与酚的概念 醇和酚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含有羟基(-OH)官能团,但两者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引出醇酚的概念。 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 羟基(—OH)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酚。 3:醇的分类及命名 1)醇的分类 2)醇的命名:在烷烃的基础上对简单的醇会进行命名 4.醇的重要物理性质 通过必修二的学生对乙醇这种物质产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书上P49页的图表展示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与交流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认识醇类物质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并且引导学生复习乙醇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通过对乙醇结构的复习,探讨乙醇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_醇和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醇和酚(1)》教学设计 课前(多媒体展示):交通事故图片----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 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 导入新课:看交通事故图片,找代驾吗?不找不行啊!怕吹啊! 教师:饮酒后的人吹出的气体中含有那种有机物? 生:酒精 教师:学名? 生:乙醇 教师:含有那种官能团?含有该官能团的物质都是醇吗? 生:不是,还有酚 明确学习目标(班长代读) 检查预习导航(小组抢答,利用展台展示) 教师课件展示 教师:让我们通过探究活动来来进一步理解这节课的重难点。 活动探究一:先用2 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第一个问题:分析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类型、氢的种类及名称,并预测化学反应中断键部位。 小组展示,质疑,评价 教师课件展示 教师视频实验及动画断键 学生再用8分钟讨论完成下列内容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断键部位和反应类型。 1.乙醇与溴化氢反应: 2.乙醇140℃分子间脱水: 3.乙醇170℃分子内脱水: 4.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5.乙醇与乙酸反应: 6.乙醇的催化氧化: 7.乙醇的燃烧: 小组展示,质疑,评价 教师课件展示 先用2 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完成题 探究二:醇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的结构条件、试剂和规律。 A.CH3OH B.(CH3)3CCH2OH C.(CH3)3COH D.(CH3)2CHOH E.C6H5CH2OH (1)能氧化成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能氧化成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是_____________ 小组展示,质疑,评价 先用3 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完成规律总结 【规律总结】 1.醇催化氧化时需满足什么条件? 什么样的醇氧化后得到醛? 什么样的醇氧化后得到酮? 2.醇发生消去反应需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展示,质疑,评价 教师课件展示 【课堂总结】 1分钟准备 学生展示、补充完善 教师课件展示 【小组评价】

醇酚苯酚化学说课稿

醇酚苯酚化学说课稿 醇酚苯酚化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等精神,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设计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可分为四部分,即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从教材整体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重点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烃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可见,《苯酚》在高中有机化学里面也处于较重要的地位。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苯酚知识的学习有其独特的作用,既能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又能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方法,作好铺垫。而苯酚的结构与乙醇结构中都含羟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事实上苯酚与乙醇性质又存在不同。苯酚安排在此节既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又有对比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从而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其主要用途; 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OH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学完了烃、卤代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及操作能力。 苯酚结构与乙醇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环相连)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提供了空间。因此,我将本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探究实验—理论推导—反思应用等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实物感知、演示实验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体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2.教法选择

高二化学下《醇酚》第一课时教案

高二化学下《醇酚》第一课时教案 高二化学下《醇酚》第一课时教案 欢迎大家来到化学课堂! [引入](1)展示酒精灯。(讲:这是我们做实验用的酒精灯,里面盛装的液体燃料是……酒精,又叫……乙醇。) (2)展示护肤品。(讲:在这寒冷的冬季,我们都需要一些护肤品来滋润肌肤。我们一起来看这款护肤品的成分说明,有丙二醇,还有甘油,又叫丙三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醇。) [投影] CH3CH2OH 乙醇 [板书] 醇酚 一、醇 1、定义: [投影](我们把这些)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 [讲述] 下面这两种物质中,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这类有机物称为酚。 我们用—R表示链烃基,连接上—OH就可以表示醇类。其中,羟基决定了醇的主要化学性质,所以,我们把羟基叫做醇的……官能团。

我们选择乙醇作醇类的代表物。 [板书] 2、通式:R—OH 官能团:—OH 3、代表物:乙醇:CH3CH2—OH 结构式: 或C2H5—OH [过渡] 下面我们以乙醇为例进一步来学习醇的化学性质。 [板书] 4、化学性质: [讲述] 我们在必修2中学过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投影] 2 C2H5O—H + 2Na → 2 C2H5ONa+ H2↑ 乙醇钠 [迁移] 我们将乙基(—C2H5)换成链烃基(—R),就可以得到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醇钠和氢气。 [投影] RO—H + Na → [练习] CH3CH2CH2OH + Ca → [讲述] 除金属钠外,还有很多活泼金属,如钾、钙、镁等都能与醇发生类似的反应。 [板书](1)醇与活泼金属反应: [投影] 展示驾驶员接受交警酒精检查的图片 [讲述] 这个画面,我们都很熟悉,在生活中交警可以用K2Cr2O7来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驶,从而维持交通 秩序,保障生命安全。那么K2Cr2O7遇到乙醇会发生怎 样的变化呢? 今天我们就来现场演习一次。每个小组中两位同学

醇和酚的教案

醇和酚的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醇和酚的性质 12化学班第八组:孔繁萍陈志行陈秋易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认识醇类的一般性质。 2.比较醇和酚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3.认识羟基和烃基 的互相影响。 二、实验原理 1.醇和酚的共同点是羟基,性质分别受烃基和芳环的影响而有差异 2.区别1)、烃基 是醇的官能团,o-h和c-o两个极性键容易断裂发生化学发应。c-o键的极性,使氧原子 带有部分正电荷,在酸的催化下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同时,α-h和β-h有一定的活泼性,使得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邻多元醇除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甘油能与氢氧化铜 作用。 2)酚类化学分子含有羟基,O-H键断裂,少量氢离子在水溶液中电离,使酚类溶液 呈弱酸性。羟基受苯环和c-Oh键的影响,这会增强苯环上H的活性,并容易发生亲电取 代反应。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量筒、烧杯、滴板、橡胶头滴管、表面皿、pH试纸药物:甲醇、乙醇、丁醇、辛醇、无水乙醇、金属钠、酚酞、高锰酸钾溶液、乙醇、异丙醇、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多元醇、苯酚饱和溶液、饱和溴水、碘化钾溶液、,苯、硫酸溶液、浓硝酸、碳酸钠 氯化铁溶液 四、实验过程和步骤 (一)、醇的性质 (1)比较乙醇同系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甲醇、乙醇、丁醇、辛醇各10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如已溶 解则再加10滴样品,观察,从而可得出什么结论?(2)醇钠的生成及水解 在干燥试管中加入1ml无水乙醇,加入1小粒钠,观察现象并测试气体。待金属钠完 全消失后,向试管中加入2ml,滴下酚酞指示剂并解释?(3)酒精氧化

在试管中加入1ml乙醇,滴入1%kmno42滴,振荡,微热观察现象?以异丙醇作同样 实验,其结果如何?(4)多元醇与cu(oh)2作用 新鲜的Cu(OH)2由6ml 5%的NaOH和10滴10%的CuSO4制成。观察到这种现象了吗?样品:乙二醇、甘油(II)。苯酚的性质(1)苯酚的酸性 在试管中盛放苯酚的饱和溶液6ml,用玻璃棒沾取一滴于ph试纸上试验其酸性(2)苯酚与溴水作用 取2滴苯酚饱和水溶液,用水稀释至2ml,逐滴加入饱和溴水至淡黄色,煮沸1-2min,冷却,加入几滴1%碘化钾溶液和1ml苯,剧烈振荡,观察现象?(3)苯酚硝化 在干燥的试管中加入0.5g苯酚,滴入1ml浓硫酸,沸水浴加热并振荡,冷却后加水3ml,小心地逐滴加入2ml浓hno3振荡,置沸水浴加热至溶液呈黄色,取出试管,冷却,观察现 象?(4)苯酚的氧化 取苯酚饱和水溶液3ml,置于试管中,加入5%na2co30 5ml和0.5%kmno41ml,振荡, 观察现象?(5)苯酚与fecl3的相互作用 取苯酚饱和水溶液2滴,放入试管中,加入2ml水,并逐滴滴入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五、现象记录和数据处理 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解释 六、注意事项: 1.如果反应停止后溶液中仍有残余的钠,应该先用镊子将钠取出放在酒精中破坏,然 后加水。否则,金属钠遇水,反应剧烈,不但影响实验结果,而且不安全。 2.在添加浓硝酸之前,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否则,溶液将有被冲出的危险。 七.问题讨论 1.邻羟基多元醇的特征反应是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深蓝色。此外,哪些试剂可以发挥 类似的作用?o-羟基也可以与高碘酸盐反应 板书设计 一、实验目的 一进一步认识醇类的一般性质。2比较醇和酚化学性质上的差别。3认识羟基和烃基 的互相影响。 二、实验原理

高中化学_醇和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醇的概述及醇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测1-丙醇能发生哪些类型的化学反应的过程,认识到有机物的性质与其官能团息息相关,初步学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化学带来的乐趣,感受学到知识带来的成就感。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醇的消去反应及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醇和酚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出问题】你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醇和酚以及它们的用途吗?醇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回答】 环节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1.醇的概述 一、【预习生成问题】: 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学生提出疑问并填写问题征集表—-组内学

科组长搜集并汇总整理成员疑问—班级学科组长搜集各学习小组问题征集表并于规定时间上交。 ▲预习课本P55-60,填写同步练习册P33-34的基础·巩固·训练的相关内容及P35的知能·达标·进阶,在此过程中你的疑问和困惑有哪些? 知识点一醇的概述 1.醇的概念 (1)烃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取代的产物是醇, (2) 上的1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取代的产物为酚。2.醇的概念分类 (1)根据羟基所连的不同分为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 (2)根据羟基的不同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等。3.醇的系统命名法 (1)选择连有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主链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醇。 (2)碳原子编号由接近的一端开始。 (3)命名时,羟基的位次号写在“某醇”前面,其他取代基的名称和位次号写在母体名称前面。如:

4.常见的醇 5.醇的物理性质 (1)状态:C4以下的一元醇为体,C4~C11的一元醇为黏稠液体, C12以上的一元醇是蜡状固体。 ?(2)水溶性:随着烃基的增大,醇的水溶性明显降低。碳原子数1~3的醇可与水以,C4~C11的一元醇部分溶于水,C12以上的一元醇难溶于水。 ?(3)沸点:同系物中醇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支链醇的沸点低于同碳原子数的直链醇的沸点。6.醇的通式 (1)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则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 7.醇的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_《醇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表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重点:醇类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醇各类反应的断键位点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醇类引入学生回答体会醇类在 生活中应用分析、讨论醇的分类观察、比较激发学生思 维。 投影、讲述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OH),它 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呢?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有关 知识 思考与交流一、醇 1、醇的分类 一元醇 CH3OH 、CH3CH2OH 饱和一元醇通 式:C n H2n+1OH 二元醇学生听、看、思考使学生了解 醇的分类

CH 2 OH CH 2OH 乙二醇 多元醇 CH 2 OH CHOH CH 2 OH 丙三醇 思考与交流 2、醇的物理性质 1) 醇或烷烃,它们的沸点是随着碳原子个数即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2)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总结 投影 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 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为什么相 对分子质量相接进的醇与烷烃比较,醇的沸点会高于烷烃呢?这是因为氢键产生的影响。 学生结论:同一类有机物如醇或烷烃,它们的沸点是随着碳原子个数即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的。而在相同碳原子数的不同醇中,所含羟基数起多,沸点越高。 掌握氢键的 概念。 讲解、提问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学生回顾、书写相应化学方程式 复习、巩固 设问 通过反应我们可以发现乙醇的性质主要 是由其官能团羟基(—OH )体现出来的。在乙醇中O —H 键和C —O 键都容易断裂。上述反应中断裂的是乙醇分子中的什么键? 学生回答: O —H 键断裂时氢原子可以被取代。 引导学生从断成键的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学生实验 如果C —O 键断裂,发生的又会是何种反 应类型呢? 学生思考,期待进行下面内容。 激发求知欲 讲解 3、消去反应 CH 3CH 2OH → ︒浓硫酸 C 170CH 2=CH 2↑+H 2O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思考反应中断、成键的位置和特点。 使学生从反应的本质上来理解乙醇 的消去反应 特点。 自学 断键:相邻碳原子上,一个断开C-0键,另一断开C-H 键。 学生听、看并思考

高中化学_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 本课是鲁科版选修五第二单元烃的衍生物第2节,烃的衍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如下: ①了解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及各代表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②能举例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③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某些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使用问题。 作为烃的衍生物,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有共性,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彼此之间也有紧密的相互联系。学习本节课程,让学生考虑其性质并与苯与醇的性质进行比较,先通过活动探究,让他们分析苯酚的结构、探究苯酚的性质,再从官能团的相互影响角度分析和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同时,从酚类物质的结构看,羟基必须与苯环直接相连才可以称之为酚,否则就称为醇。 探究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一般采取举例说明的办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具体来说,比如苯酚与乙醇都含有羟基,但苯酚具有弱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然而乙醇没有酸性,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这是因为苯酚中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变活泼。再如,苯与苯酚与溴反应时,苯酚与浓溴水反应,不需要催化剂,生成三溴苯酚,但苯只能与纯液溴反应,铁作催化剂,苯环上的氢只有一个被取代,是因为苯酚中的苯环受羟基的影响,使两个邻位和一个对位上的氢变活泼。 作为烃的衍生物之一,苯酚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很重要的用途,如苯酚有毒,但是少量的苯酚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肥皂中加入少量苯酚,就是利用了苯酚的杀菌消毒作用。医院中的来苏水,其成分就是苯酚钠的水溶液,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苯酚,就是利用苯酚的杀菌消毒作用。通过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其性质与作用,加深和提升学生对苯酚的学习效果与掌握程度。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他们经过了高中一年半的化学学习,已具备学习有机

第2章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学案鲁科版选修5 精品学案8

第1课时醇 1.了解醇的物理性质。 2.掌握简单饱和一元醇的系统命名。 3.掌握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重点) [基础·初探] 1.定义 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羟基的结构简式为—OH。 2.分类 (1)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不同分为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 (2)根据羟基的数目不同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等。 3.饱和一元醇 (1)通式:C n H2n+1OH(n≥1)。 (2)物理性质 ①沸点 a.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逐渐升高。 b.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比与它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或烯烃的高。 ②溶解性 a.碳原子数为1~3的饱和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b.碳原子数为4~11的饱和一元醇为油状液体,可部分溶于水。 c.碳原子数更多的高级醇为固体,不溶于水。 d.含羟基较多的醇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4.三种重要的醇

(1)羟基与烃基相连的化合物一定是醇。( ) (2)乙醇比丁烷、丁烯的沸点高。( ) (3)乙醇与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 (4)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不是同系物。( ) 【提示】(1)×(2)√(3)×(4)√ [核心·突破] 1.醇的系统命名 2.醇的同分异构体 (1)碳骨架异构和羟基的位置异构 如丁醇的醇类同分异构体有四种:

【特别提醒】 碳骨架异构是同一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其烃基的同分异构体数即为该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数。如—C3H7有2种结构,C3H7—OH作为醇有2种同分异构体;—C4H9有4种结构,C4H9—OH 作为醇有4种同分异构体;—C5H11有8种结构,C5H11—OH作为醇有8种同分异构体。 [题组·冲关] 题组1 醇的物理性质 1.已知某些饱和一元醇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则醇 A.乙醇B.丁醇 C.己醇D.辛醇 【解析】由表中数据知,随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多,饱和一元醇的沸点升高。117 ℃介于97.4 ℃与138 ℃之间。 【答案】 B 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溴苯和水B.甘油和水 C.乙醇和乙二醇D.乙酸和乙醇 【解析】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B、C、D中的两种物质均互溶。 【答案】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