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与定义4压砂地分类5压
- 格式:doc
- 大小:839.50 KB
- 文档页数:8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Compiling Regulation on the Project of Mining Ge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Integrated Renovation(修订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目次前言 (1)引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5)5. 工作程序 (5)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6)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6)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8)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 (8)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 (9)附录A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 (11)附录B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 (12)附录C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 (13)附录D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 (15)附录E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17)附录F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18)附录G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写提纲 (19)附录H图件编制要求 (21)附录I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告表 (23)附录J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26)附录K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图常用图例 (1)前言本标准由十部分内容构成: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工作程序、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附录J、附录K为资料性附录。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The guide of standardized specification of work safety for metal and nonmetal mines 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一般要求5 核心内容及其要求前言本标准明确了创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总体原则、创建过程和核心内容。
本标准用于指导AQ 2007.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 2007.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的编制与实施。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皖、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1 范围本标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原则、核心内容以及创建过程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从事液态或气态矿藏、煤系或与煤共生矿藏、砖瓦粘土和河道砂石开采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44l一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AQ 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YS 5418—95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9号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选煤厂安全规程AQ1010-2005 目次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5 工业厂区和作业场所5.1 工业厂区5.2 作业场所5.3 防火、防水、防爆和防雷6 卸煤和贮煤6.1 卸煤6.2 贮煤6.3 给煤7 筛分、破碎和磨碎7.1 筛分7.2 破碎7.3 磨碎8 煤炭分选8.1 手选8.2 跳汰选煤8.3 重介选煤8.4 浮游选煤8.5 干法选煤8.6 摇床选煤9 脱水与干燥9.1 离心脱水机9.2 过滤机9.3 压滤机9.4 火力干燥10 澄清、浓缩和水煤浆10.1 分级设施10.2 浓缩设施10.3 室外沉淀池和尾矿场10.4 水煤浆11 厂内外运输11.1 胶带输送机11.2 刮板输送机11.3 斗式提升机11.4 架空索道11.5 机动车运输11.6 铁路运输11.7 装车12 矸石处理13 辅助设备13.1 溜槽和管道13.2 泵类13.3 风机13.4 龙门吊车及桥式抓斗机13.5 电梯13.6 堆取料机14 技术检查14.1 采样14.2 制样14.3 浮沉和筛分试验14.4 化验15 机械设备检修及安装15.1 一般规定15.2 电焊、气焊和气割15.3 起重工作15.4 高空作业15.5 设备安装15.6 砂轮机16 电气安全16.1 一般规定16.2 变(配)电所16.3 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16.4 车间电气16.5 电气试验与测定16.6 电气设备保护和接地16.7 照明、通信和信号16.8 电气设备操作和维护17 自动监控和计算机信息管理17.1 一般规程17.2 集控室17.3 计算机集中控制17.4 计算机信息管理18 工业卫生18.1 一般规定18.2 职工健康管理18.3 防粉尘、防噪声、防废气、防污水污染18.4 防放射源伤害18.5 工业救护18.6 职工安全培训附录计量单位及数学符号说明前言本标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为依据制定的。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80-20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设计、安全与环保、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10月1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油污染为主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T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CJJ60-94 污水处理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JB/T2932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合本标准。
3.1 油脂oil and grease指乙醇或甘油(丙三醇)与脂肪酸的化合物,称为脂肪酸甘油脂。
在常温下,液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油;固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脂。
3.2 含油污水oil wastewater指主要污染物为油的污水。
3.3 浮油floating oil指油珠粒径大于100μ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
3.4 分散油dispersed oil指油珠粒径为10μm~100μ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污水中,不稳定,静置后易形成浮油。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1]外文名Safety code of special work in chemical manufactory 标准编号GB:30871-2014ICS13.1发布单位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4日实施时间2015年06月01日标准状态现行目录47.11吊装作业48.▪作业分级49.▪作业要求50.12临时用电作业51.13动土作业52.14断路作业53.15附录(资料性附录)54.▪附录A55.▪附录B56.16参考文献目次编辑•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基本要求•5 动火作业•6 受限空间作业•7 盲板抽堵作业•8 高处作业•9 吊装作业•10 临时用电作业•11 动土作业•12 断路作业•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安全作业证的样式•附录B(资料性附录) 安全作业证的管理•参考文献前言编辑本标准第4 章、5.2、5.3、5.4、第6 章、第7 章、8.2、9.2、第10 章、第11 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
适用范围编辑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中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断路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中涉及的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编辑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CS: 13.100D 09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51—2008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Provision standard fo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s of coalmin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送审稿)(本稿完成日期:2007. 10)2008-11-19 发布2009-01-01 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AQ1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一般规定 (3)4. 1矿灯 (3)4.2矿灯带 (4)4.3自救器................................ 44.4擦拭及洗涤护肤用4. 4. 1 毛巾 (4)4. 4.2月巴皂 (5)4. 4.3香皂或浴液 (6)4. 4.4洗发液......................................75 •头部护具类 (8)5.1橡胶安全帽、玻璃钢安全帽 (8)5.2塑料安全帽 (8)5.3工作帽、女工帽 (9)6.呼吸护具类 (9)....... 10 10 .. (11) (11) (11) (12) (12) (12) (13)……13 14 ... 14 …14 1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防尘口罩) ................ 9 眼(面)护具类… 1防冲击眼护具… 2焊接眼面防护具 3化学护目镜…… 4紫外护目镜…… 上肢防护类 .......... 1布手套 ............ 2线手套 ............ 3浸胶手套 .......... 4浸塑手套 .......... 5防振手套 .......... 6耐酸(碱)手套 7绝缘手套 8电焊手套 ..................................... 14 9护肘 ......................................... 15 下肢防护类 .................................. 15 1胶面防砸安全靴 ............................... 15 2工矿靴 ....................................... 15 3防护胶鞋 .................................. 16 6. 7. 7.7. 7. 7. & & & & &&&&2&8.9.9.9.9.17179.4耐酸碱胶靴 (16)9.5绝缘胶靴 (16)9. 6布袜 (17)9.7护腿 (17)9.8护膝或膝盖垫 10. 听力防护类 10. 1耳塞、耳罩 (17)11 •防护服装类 (18)11. 1矿工普通工作服 (18)11.2反光背心(或在工作服上加装反光条) ................ 19 11.3劳动防护雨衣 (19)11.4耐酸碱围裙 (20)11.5棉上衣 (20)11.6绒衣裤 (21)11.7秋衣裤 (21)11.8皮上衣 (21)11.9 皮裤 (21)11. 10 护腰 (22)11. 11棉背心 (22)12 •防寒用品类 (22)13.其它 ........................... 23附录A: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一览表・・・243前言本标准与GB 11651-1989《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个体防护用品选用原则与要求的规定相符合,并具体规定了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范围与使用期限。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目次前言1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与概念 24 总则4目的任务4大体准则4钻孔类型及深度划分 4钻进方式分类5大体要求55 钻孔结构、钻进方式选择与施工设计5钻孔口径系列5钻孔(井)结构 6钻进方式与工艺选择 6钻探施工设计76 设备、仪器、仪表8钻探设备选择8钻探仪器、仪表选择 10安装、利用、拆卸与搬迁10设备、仪器、仪表的利用与保护11 7 施工准备与开孔14施工准备14开孔 148 取心钻进14普通硬质合金钻进14针状硬质合金钻进15金刚石复合片钻进16金刚石钻进16液动冲击回转钻进179 全面钻进17钢丝绳冲击钻进17刮刀钻头钻进18牙轮钻头钻进18气动潜孔锤钻进19气举反循环钻进20泵吸反循环钻进21扩孔钻进22水平水井钻进工艺2210 取心、采样与地质辑录26岩土的取心、采样与地质辑录26地下水采样2711 冲洗液27类型与选择27常常利用材料和化学处置剂28冲洗液主要性能指标和测试方式28冲洗液配制与管理2912 成井工艺29井管 29成孔后冲孔、排渣、换浆与探(通)孔32下管 32填砾 34止水和封锁34洗井 36压裂增水38抽水实验3913 孔内事故的预防与处置40孔内事故分类40预防孔内事故的大体原则40钻孔漏出事故的预防和处置40卡、塌、埋、烧钻事故的预防和处置 41钻具折断、脱落及跑钻事故的预防和处置42套(井)管事故的预防和处置43孔内落入工具物件的处置44测井事故的预防和处置44填砾堵塞事故的处置 44处置事故的安全规定 4414. 管井修复44适用条件和大体要求44管井探测45管井修复4515 工程质量46工程质量大体要求46保证与提高工程质量的办法49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 5016 健康、安全、环保(HSE)管理50健康管理50安全管理51环境保护管理 5217 施工技术报告与钻孔技术档案52施工技术报告52钻孔技术档案53附录A 54附录 B 68参考文献70前言本规程以DZ/T 0148-94为基础,参考水利水电、煤炭、冶金等系统有关水文水井方面的规程、规范,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修订而成。
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23525-2009目次前言1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与定义34 设计原则55 技术要求66 试验方法97 安全规程138 安全管理要求14附录A(资料性附录)座板式单人吊具下降前言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
局起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劳保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申锯建筑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新民劳防用品有限公司、天津南华劳保皮件有限公司、乐清市华东安全防护器材厂、昆明市高层建筑清洗公司、北京市金誉喜劳保用品有限公司、泰洲市明辉高空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清洁卫生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宁、赵留根、高哲宇、肖义庆、宋国建、吴杰、喻惠业。
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座板式单人吊具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安全规程及悬吊作业安全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座板式单人吊具对建筑物清洗、粉饰、养护悬吊作业。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处安装和吊运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11 安全帽GB 3608 -2008 高处作业分级GB 6095 安全带GB/T 6096-2009 安全带测试方法GB14866 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座板式单人吊具personal board-type sling equipment个体使用的具有防坠功能沿建筑物立面自上而下移动的无动力载人用具。
DB64压砂地建设技术规范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压砂地分类 (1)5 压砂地建设规划 (2)6 压砂地砂料要求 (2)7 压砂地建设步骤 (3)8 压砂地耕作管理 (3)9 压砂地更新 (4)10 压砂地建设管理 (4)前言本规范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局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卜崇德、陈广宏、郑国平、王立斌、阎立宏、哈玉玲。
压砂地建设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压砂地建设技术规范的术语与定义、压砂地分类、压砂地建设规划、压砂地砂料要求、压砂地建设步骤、压砂地耕作管理、压砂地更新、压砂地建设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年降雨量300mm以下地区压砂地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理》(1988.6)《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6)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压砂地也叫砂田、砂地、石田,是指在干旱地区用砾石覆盖于土壤耕层表面形成的一种免耕农田。
建设压砂地是干旱地区的一项农田基本建设。
压砂地具有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隔热保暖,提高土温;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防止土壤盐渍化;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土壤水、风蚀;减少养分损失,保持土壤肥力;抑制杂草,减轻病虫危害;抗旱增产、改善作物品质等七大作用。
3.2 压砂地老化压砂地经长期种植耕作后,砂、土逐渐混合,丧失压砂地蓄水、保墒、增温、增产效果,称为压砂地老化。
3.3 压砂地更新对老化压砂地铲除老砂,重铺新砂称为压砂地更新。
4 压砂地分类4.1 旱砂地、水砂地种植过程中,不灌溉的压砂地称为旱砂地,灌溉的压砂地称为水砂地。
4.2 卵石压砂地、片石压砂地、绵砂压砂地4.2.1 卵石压砂地由青色的河卵石为覆盖材料的压砂地。
这种压砂地砂砾颗粒粗,砂层结构疏松,不易风化,不易板结,吸热保温效果好,耕作管理方便,增产效果好,使用年限长,属上等压砂地。
4.2.2 片石压砂地以板岩为主要砂源采掘的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片石和约占15%的细土混合材料覆盖的压砂地。
这种压砂地砂砾易风化,含土量较高,易板结,渗水性差,保墒、增温、增产效果不如卵石压砂地。
4.2.3 绵砂压砂地以河沙、黄土覆盖下的沙层为主要砂源覆盖的压砂地,砂质均匀,颗粒较细,含土量10%左右。
这种压砂地砂与土容易混合,蓄水保墒性能差,使用年限短,是效果最差的压砂地。
4.3 垒砂地在老化的压砂地上铺上新砂形成的压砂地叫垒砂地。
垒砂地抗旱能力强,但肥力低。
4.4 新砂地、中砂地、老砂地根据使用年限,将压砂地分为新砂地、中砂地、老砂地。
旱砂地中,卵石压砂地使用20年以内的为新砂地,20年~40年的为中砂地,40年以上的为老砂地;片石压砂地10年以内的为新砂地,10年~20年的为中砂地,20年以上的为老砂地。
水砂地灌溉水中泥沙含量高的6年以内的为新砂地,6年~12年的为中砂地,12年以上为老砂地。
5 压砂地建设规划5.1 规划原则压砂地建设应坚持六项原则:一是应坚持在压砂地总体规划指导下建设的原则;二是坚持以建设卵石压砂地和片石压砂地为主,限制建设绵砂压砂地的原则;三是先近后远(砂源距离)的原则;四是先平地后坡地的原则;五是坚持在壤土或沙壤土建设,避免在透沙(砂)地、白礓土地上建设的原则,六是坚持集中连片的原则。
5.2 压砂地建设总体规划应以县为单位提出压砂地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本县压砂地建设的区域、规模、压砂地类型、分年度实施计划等,并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压砂地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自治区土地利用长期规划和当地农林水牧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5.3 压砂地建设区域规划压砂地建设区域应选择在砂源丰富、砂质优良、土地平缓、年降雨量300mm以下的地区,同时根据人口多少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等进行合理安排压砂地规模,力争使压砂地集中连片,便于田间管理、产品运销,并为压砂地机械作业创造条件。
5.4 压砂地类型规划卵石压砂地使用年限长,增产效果好,宁夏大部分地区卵石砂源较为丰富,有条件建设卵石压砂地,因此,压砂地建设应以卵石压砂地为主。
5.5 田块规划压砂地选择在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坡度平缓、有利于蓄水保墒的壤土,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土壤pH在4.5~8.5之间,前作以牧草、麦类、豆类的耕地为宜,坡度小于15°。
5.6 防洪渠道规划不论水砂地还是旱砂地,都不能让洪水漫入田内。
山坡坡角、凹地在暴雨时泥水易进入田块,不能建设压砂地。
位于山脚或坡地的压砂地上边缘应根据上面来水情况设置防洪埂,防洪标准按防御10年一遇暴雨洪水设计。
5.7 田间道路规划集中连片的压砂地,应合理布设田间道路。
道路布设,应保证生产机具和运输车辆能安全顺利地进入地头,道路宽度不小于3.0m。
在坡度大于5°以上的坡地上,田间道路应围绕分水岭按斜线或“S”型布设,转弯半径应满足车辆行驶要求。
5.8 建设时间规划压砂地建设宜选择在秋、冬季节。
秋季在土壤冻结前将田面耙耱整平,冬季土壤冻结以后进行铺砂,防止车辆和人畜压坏土壤结构,确保达到砂土两清。
6 压砂地砂料要求6.1 砂源选择应选用含土量少、颜色深、松散、表面棱角小而圆滑扁平的河床冲积卵石或沉积砾石层中的卵石砾为原料。
易分化的砂石和颗粒太细的沙不能作为压砂地的砂料。
含土量高的砂料,应先过筛除去土壤。
在河道采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并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6.2 砂料标准卵石压砂地砂料应为直径1cm~1 0 cm的砾石混合而成,砂砾比例视砂源而定,粒径大于5cm的粗砾应占砂料的50%~60%,含土量在5%以下,直径大于10cm的块石应捡除。
7 压砂地建设步骤7.1 田块整修7.1.1 平整地块根据地形特点,将选择好的地块随原地形坡度进行整修,达到坡度一致均匀,尤其是地块表面不能出现凸凹不平。
7.1.2 耕翻耙磨夏、秋天应对准备铺砂的田块多次进行翻耕,充分曝嗮,促使土壤熟化,到封冻之前进行耙耱碾压收墒保墒,拣净草根,做到上实下虚,地绵墒饱,无杂草。
7.2 施肥压砂地在铺砂前应施足基肥。
7.2.1 肥料要求基肥以优质有机肥和磷素化肥为主,必要时配合适量氮肥。
有机产品和无公害产品的产地,施肥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7.2.2 施肥量有机肥每公顷施3.75万kg~7.5万kg;磷肥每公顷施225kg~375kg。
7.2.3 施肥方法铺砂前将肥料撒在平整好的土壤表面,不与土壤混合。
7.3 铺砂7.3.1 铺砂时间施肥以后立即进行铺砂。
铺砂时间最好应在冬季土壤冻结以后,这时铺砂车辆、人畜工作时不致压坏土壤,造成砂土混合。
7.3.2 铺砂厚度铺砂时砂层应厚薄均匀,旱砂地砂层厚度10cm~13cm,水砂地砂层厚度8cm~10cm。
为了控制砂层厚度均匀,在每公顷地块上设置15个~20个控制点进行检查。
砂石铺好后应用齿耙耙一次,把大石块耙到表面,把过大的石块拣出去。
7.4 防洪设施和道路建设根据防洪和道路建设规划,建设防洪设施和田间道路。
7.5 取砂场整治压砂地建设结束以后,应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对取砂场进行整治,以防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和影响河道行洪。
8 压砂地耕作管理8.1 松砂松砂也叫做耖砂。
8.1.1 松砂时间在作物收获后应及时对压砂地进行松砂,以便于蓄纳雨水和使混入砂层中的土粒受雨水淋洗而移入砂层下层。
8.1.2 松砂的方法松砂应采用专用的耖砂农具进行。
耖砂应按照不同方向纵横交叉进行,深度应严格控制在砂层以内,防止翻起砂下土壤造成土砂混合。
坡地应沿等高线进行,防止砂砾滚落到坡下。
8.1.3 松砂的次数压砂地应每年松砂1次~2次。
新砂地砂层疏松,含土量少,板结程度轻,如果杂草不多,可减少或不进行松砂。
8.2 播种压砂地应采用穴播种植经济作物。
播种时拔开砂层,挖穴,将种子放入土内,埋土深度应根据种子大小、顶土力强弱和土壤墒情而定,然后覆土盖平拍实,穴周围用地膜覆盖或用卵石封严,到出苗后适时破膜或将卵石拔开。
8.3 追肥压砂地种植几年以后应及时追肥。
压砂地追肥应在播种前进行。
先用刮板按70cm的宽度成行刮起砂层,或穴状拔开砂石,施入肥料,再耙平盖好砂层。
肥料的种类和数量需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肥力而定。
8.4 灌水旱砂地一般不灌溉水,但在土壤墒情严重不足,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可采用点灌方式进行补充灌溉。
水源应选择矿化度3g/l以下的清水。
9 压砂地更新9.1 更新标准在多年的耕作使用过程中,由于耕翻、收获、灌溉、风沙等综合因素,泥土逐渐混入砂砾层中,压砂地老化,当砂砾层中土粒超过1/2时就应进行压砂地更新。
9.2 更新方法9.2.1 起旧铺新起掉老化压砂地中的旧砂,充分耕翻、暴晒熟化土地,歇地2年~3年后再按照上述步骤铺压一层新砂。
9.2.2 旧砂再生在砂源短缺的地区,用孔径大于3mm的钢丝网过筛从老压砂地中起出的旧砂石,除去土壤,充分耕翻、暴晒熟化土地,歇地2年~3年后再将过筛的旧砂石重铺到田里。
9.2.3 垒砂在砂源丰富、劳力紧缺的地区,砂田老化后,直接在原来的压砂地上再铺5cm~10cm厚新砂。
10 压砂地建设管理10.1 建设组织实施压砂地建设应以县为单位统一安排,以乡为单元组织实施。
乡政府(实施单位)应根据上级下达的年度计划,逐级分解任务,落实建设地块,指定建设砂源地,检查压砂地质量,收集建设资料,组织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10.2 建设资料收集在压砂地建设过程中,实施单位应收集和整理好有关压砂地建设规划、计划、砂源地批准、砂料质量分析、建设进度统计、分户登记表格、补助资金兑现、初步验收等方面的图件、文字、统计表、照片等资料,分类装订成册。
10.3 技术培训实施单位应对农户进行压砂地建设、耕作管理、栽培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压砂地建设要求和种植、管理技术。
10.4 压砂地验收压砂地验收分乡级初步验收和县级抽查验收两步。
10.4.1 乡级初步验收10.4.1.1 丈量面积对当年完成的所有压砂地应进行实地丈量,并分户登记建卡,统计面积。
10.4.1.2 检查砂砾石质量、铺砂厚度抽取总面积5%~10%的地块,在每块地中随机抽取5个0.3 m2~0.5m2大小的样点,逐个检查砂砾石料质量、级配、铺砂厚度,评定压砂地质量。
10.4.1.3 检查田间道路及防洪设施检查田间道路及防洪设施是否符合规划和质量要求,是否满足耕作、运输和防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