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112套)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0
陕西省安康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之前绘画作品多施染色彩,唐代水墨绘画渐渐盛行并且在唐末宋元发展壮大,逐渐取代色彩绘画的主流地位。
中国绘画史上的这一重大变革,从《唐朝名画录》等绘画理论著作以及宋代苏轼、米芾的文人绘画理论等可见其脉络。
但唐代传世绘画作品不足,李白的诗歌和敦煌壁画,皆为唐代的水墨之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李白诗作中有《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等7首与山水画相关的诗歌,其中不乏对画面内容的具体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山水画风格和技法的特点。
李白在博平真人王志安处看到了一幅山水壁画,以诗记之:“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李白笔下的这幅山水壁画非常特别,天空江海、游云白鸥构成了绝妙的景致。
因此李白觉得特别新鲜有趣,故用诗记录下来。
纵观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从六朝起,山水画便为设色山水,天空一般用青绿着色。
隋朝展子皮的传世画作《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全图以青绿设色为主,天空水面、山石树木皆以色渲染,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勾勒出生机勃勃的春之景象。
这种技法对唐代山水画尤其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山水影响极大。
唐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充满着变化,除了设色山水以外,更出现了水墨山水,拉开了画史上水墨之变的大幕。
张彦远云:“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他肯定了吴道子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在山水画变革中的引领作用。
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吴道子都很擅长,在人物画的实践中,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技法,即“蔬菜描”,画中人物的衣饰有种动态的美感。
后人总结为“吴带当风”。
这种技法同样也运用于他的山水画实践,他的疏体山水用笔劲怒,线条多变,山石结构颇有气势。
李白诗歌中提到的天空不设色的山水壁画在唐代是非常少见的,无怪他要认为“粉壁为空天“是王志安处山水壁画的一大特色。
四川省成都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l~3题。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石。
汉字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人们对汉字文化的需求愈发迫切。
汉字应该以怎样的面貌走向大众?这个问题需要汉字研究者冷静回答。
汉字文化是深厚的,它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兴袁嬗变。
讲解汉字,必须展现出汉字文化的历史深度。
在《十讲》中,王宁先生梳理了汉字的起源与历史,举重著轻地展现出汉字文化磅礴壮美的历史画卷。
汉字的性质是表意文字,在传统“小学”中,文字训诂之学从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十讲》对汉字文化的展现体现出鲜明的语言意识。
比如对汉字声符的讲解,兢结合了汉语词源的考察——“妻”与“凄M萋”同源,亲近紧密的妻子、“凄凄惨惨威戚”的压抑紧张,还有“芳革萎萋”的春草浓密,都呈现出“紧密、密切”的共同特点。
汉字、语言、文学三者融合无间,展现出丰富的学术内涵。
“聪(骢)"和“葱(蒽)"也是同源的,聪明畅迭的心灵和“中通外直’’的大葱形成通感,在古老的汉字中,更呈现出生活的亲切与妙趣。
在汉字和汉语的互证中,汉字的文化魅力得到了充分彰显。
汉字文化是科学的,它不能沦为“看图猜字”的臆测,必须建立在深入的学理之上。
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始,汉字研究就在宇源和字理的不断探求中,建立起客观准确的学理基础。
《十讲》有着鲜明的理论意识与方法自觉——汉字普及不仅是知识的讲授,更要用学理阐明规律,以方法金针度人。
从三个角度展现出汉字普及中的学理思考:如何科学地分析一个汉字?如何把握汉字的书写规则,从而写好每一个字?如何准确、有效且不失趣味地进行汉字教学?《十讲》用深入浅出的学理、丰富准确的实例和清晰可行的操作方法,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汉字文化属于历史,更指向未来。
汉字普及当然要溯源讨流、回顾历史,但一味复古又带来了根本性的偏颇——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汉字的所史就是一个不断“堕落’’的过程,从古文字到今文字,从繁体到简体,意味着汉字文化的不断沦丧;而汉字教育的核心使命,不过是带领学生回到古代而已。
机密★启用前湖北省咸宁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2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阅读答题卡上面注意事项.3�所有题目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金庸将武侠写成新经典.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广大读者的共同感觉.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相得益彰.作者调动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深广学养,使武侠小说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文化层次,显示出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的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焕然一新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人生理想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的封建价值观念,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上,金庸主张为多数民众利益着想,赞美乔峰、郭靖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而在个人和个人的关系上,他主张尊重个性、保持独立的人格,同情和肯定上述一大批具有真性情的人物.这正代表了现代意识的两个重要方面,人总是既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又要保持独立的个体人格,两方面不可偏废.金庸武侠小说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义”.“义”是中国侠士之魂,也是金庸武侠小说之魂,是金庸小说最富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他所写的“义”,并不是无原则的哥儿们义气,而是与“正义”相联系,或者以“正义”为基础的.更为可贵的是,金庸在一系列小说中,还赋予“义”以新的内涵,把“义”提到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这一新的高度.金庸笔下最杰出的英雄人物,都是深明大义,自觉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生命.这些形象,体咸宁市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现了中华民族最高尚的人生观,也是金庸对武侠精神的新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写“义”,笔下激荡着一股浩然之气,却又毫不给人单调之感.他敢于将人物感情放开来写,浓烈而又细腻,既写英雄气,也写儿女情,甚至以儿女情反衬英雄气,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庸武侠小说的“义”,以“正义”为基础,结合传统文化,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提到一个新高度.B�金庸将武侠写成新经典,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是因为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C�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大都走出“快意恩仇”的传统模式,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D�金庸萃取传统文化,注入现代精神,塑造英雄人物,体现了中华民族最高尚的人生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集中论述了金庸小说超越传统文化,以“义”为核心,写出了英雄气,儿女情,凸显现代精神.B�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心情复杂,说明真正的侠客并不认同旧式武侠小说宣扬的“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C�文章分三个层次论述了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并论及小说中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观念.D�文章以金庸具有传统文化方面的深广学养为出发点,论述金庸小说的核心思想和现代精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庸的小说以深刻的民族精神为前提,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塑造英雄,并获得巨大成功.B�金庸的武侠小说的现代意识可以在金庸主张的个人和社会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上得到体现.C�金庸的武侠小说毫无例外地写到儿女情长,不过金庸的笔下的儿女情长是为了反衬英雄气概.D�金庸的武侠小说的“义”不仅指在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的“道义”“义气”,而且提升到为群体、为民族的高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厨娘出嫁【俄罗斯】契诃夫格利沙是个七岁的小胖子,正在厨房门口站着偷听,凑着钥匙眼往里看.厨房里那张桌子平素是用来切葱剁肉的,这时候桌旁却坐着个魁梧结实的乡下人,头发棕红色,留着大胡子,身穿出租马车车夫所穿的长襟外衣,鼻子上冒出一颗大汗珠.他用右手的五个手指托着茶碟,正在喝茶,同时把糖块咬得山响,叫人直起鸡皮疙瘩.年老的保姆阿克辛尼雅�斯捷潘诺芙娜在他对面一张肮脏的凳子上坐着,也在喝茶.保姆脸容严肃,同时又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厨娘彼拉盖雅在炉子旁边忙这忙那,分明极力要把脸藏起来.可是那张脸像是起了火,变换着各种颜色,起初是紫红,最后却转成死白了.她一刻也不停地伸出颤抖的手去拿刀子,拿叉子,拿柴禾,拿抹布,身子转来转去,嘴里嘟嘟哝哝,弄得东西乒乓地响,可是实际上,她什么事也没做.人家在桌旁喝茶,她对那张桌子却一眼也不看.保姆问她话,她总是头也不回,说出一句简短的、没好气的答话.“喝吧,丹尼洛�谢敏内奇!”保姆招待马车夫说.“您为什么总是喝茶,不碰别的? 您该喝点白酒嘛!”“我不喝,您免了吧��干我们这一行的可不能沾上这玩意儿.” “那么您一天能挣多少钱?”“那要看情形.有的日子能挣上一张绿票子①��甚至还能让另一个人过上幸福的日子��要是我有了意中人的话.”马车夫斜起眼睛看了看彼拉盖雅.咸宁市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格利沙的妈妈走到门边来,打发他到儿童室里去温习功课了.格利沙回到儿童室里,把«祖国语言»②放在面前,可是读不下去.刚才看到和听到的种种事情,在他的头脑里引起一大堆问题.“厨娘要结婚了��”他想.“奇怪.我不明白人为什么要结婚.妈妈嫁给爸爸,表姐薇罗琪卡嫁给巴威尔�安德烈伊奇.不过,嫁给爸爸和巴威尔�安德烈伊奇倒还有可说的:他们毕竟有金表链和讲究的衣服,他们的皮靴也老是擦得挺亮,可是嫁给那个可怕的马车夫,生着红鼻子,穿着毡靴��呸!而且保姆为什么一定要可怜的彼拉盖雅嫁出去呢?”等到客人从厨房里走掉,彼拉盖雅就到正房里来,动手打扫.她仍然很激动.她脸色通红,仿佛吓坏了似的.她手里的扫帚几乎没碰到地板,每个墙角都扫了五次.她很久都没有从妈妈坐着的房间里走出去.她分明不愿意一个人待着,想说说话,跟别人谈一下她的印象,把心里的话都讲出来.“他走了!”她看见妈妈没有开口讲话,就嘟哝说. “看得出来,他是个好人,”妈妈说,眼睛没有离开针线活.“他不喝酒,挺稳重.” “说真的,太太,我不嫁给他!”彼拉盖雅忽然叫道,满脸通红.“真的,我不嫁给他!” “你不要胡闹,你也不是小孩子了.这是终身大事,得好好想一想,不能马马虎虎,这么嚷叫是没好处的.你喜欢他吗?”“她应该说她不喜欢他!”格利沙暗想. “可是,太太,他年纪大! 唉!”“哪儿的话!”保姆在隔壁房间里说,“他四十岁还不到.再者你要年轻的干什么? 傻娘们儿,脸子好不顶事��你嫁给他就是,保管没错儿!”“真的,我不嫁给他!”彼拉盖雅尖声叫道.开饭的时候,彼拉盖雅把菜端上来,吃饭的人都端详她的脸,拿那个马车夫跟她开玩笑.她的脸红极了,不自然地嗤嗤笑着.“结婚一定是丢脸的事��”格利沙想.“丢脸极了!”一个星期日早晨,厨房里挤满了人.这儿有同院各户人家的厨娘,有一个扫院子的男仆,有两个警察,有一个戴袖章的军士,彼拉盖雅站在厨房中央,穿着骄艳的花布衣服,头上戴着花.马车夫跟她并排站着.新夫妇脸色通红,冒着汗,使劲眨巴眼睛.“嗯,��看样子,到时候了��”经过长久的沉默后,军士开口说.彼拉盖雅整个脸都颤动起来,放声大哭��军士从桌上拿过一块大面包来,跟保姆站在一起,开始为新婚夫妇祝福.马车夫走到军士跟前,双膝跪倒,吻了一下军士的手.彼拉盖雅心不在焉地学着他的样子,也跪下.最后外边的房门开了,厨房里吹进一股白色的迷雾,所有的人嘁嘁喳喳地从厨房走到院子里.“可怜啊,可怜!”格利沙倾听厨娘的痛哭声,暗想,“他们要把她带到哪儿去呢? 为什么爸爸和妈妈不来给她撑腰呢?”格利沙躺下睡觉的时候,彼拉盖雅还没有回来.“可怜啊,现在她不知在什么地方,躲在黑暗里哭呢!”他暗想.“那个马车夫一定在对她吆喝:‘不许哭!不许哭!’”第二天早晨,厨娘又在厨房里了.马车夫来了一会儿,他向妈妈道了谢,严厉地瞧着彼拉盖雅,说:“求您管教她,太太,您就做她的生身父母吧.还有您,阿克辛尼雅�斯捷潘诺芙娜,也别不管,要照看她,叫她处处走正道��不要胡闹��还有一件事,太太,请您从她工钱里支给我五卢布,我要买个新的套包子.”这在格利沙看来又是一个问题:彼拉盖雅本来自由自在地活着,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别人谁也管不着,可是,忽然间,平白无故,出来一个陌生人,这个人不知怎么搞的,居然有权管束她的行动,支配她的财产!格利沙感到难过.他急得眼泪汪汪,巴不得安慰她,同她亲热一下,因为他觉得她已经成为人类暴力的受害者了.他就到堆房去拣一个最大的苹果,偷偷溜到厨房里,把那个苹果塞在彼拉盖雅手里,然后一溜烟跑出来了.(有删节) 【注】①帝俄时代的三卢布钞票.②帝俄学校里的俄语课本.咸宁市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女主人公彼拉盖雅是底层劳动人民,她多次说“我不嫁给他”,说明她内心有对婚姻幸福的追求.B�马车夫说:“甚至还能让另一个人过上幸福的日子��要是我有了意中人的话.”这表明他是真心爱彼拉盖雅,乐意为了彼拉盖雅挣钱养家.C�保姆和太太都劝彼拉盖雅与马车夫结婚,是因为她们认为马车夫是个老实人,不喝酒,能养家. 深刻揭露了沙皇俄国的残暴统治和下层民众的愚昧麻木5�D�小说通过厨娘彼拉盖雅的遭遇, 、.66�小说是社会现实的缩影,请结合作品分析当时俄国女性在婚姻方面的处境.(分)6小说以儿童格利沙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12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AI材料一2016ArtificialInteligence年被称为人工智能( ,英文缩写为)元年, AlphaGo完胜李世石,掀起了一波不亚于20年前IBM 超级计算机“深蓝”二代战胜当时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引发的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如何让AI拥有人类一般的认知能力乃至创造力,是当下科学还无法解决的问题,更别提让它拥有自主思想了.但在电影中,AI早已是有思想和情感,甚至是有造物能力的超验智能.而如何跨越技术的瓶颈,电影则略过不谈.相较于技术原理,艺术更关注的是人性方面的东西.人类如何面对AI以及超越自身的科技,这是电影更多想要探寻的东西.这些探寻并非毫无价值,就像科幻片中一些不经意的“预言”一样,它们在未来也可能成为现实.或许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问题在于AI的创造者想让它向何处前行,社会是否准备好了,人类将如何对待.(摘自«AI未来走向如何? 这些科幻电影给你答案»2017.3)材料二2017年11月23日,15个部委合力,首批4家国家创新平台确立———聚焦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宣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实施,将用13年时间,打造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与此同时,打造国家级专家库.经充分调研和论证,确定了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分别依托百度、阿里云、腾讯、科大讯飞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4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摘自«AI-360百科») 材料三经历一甲子,人工智能已从争论不定的“概念”逐渐具象、延伸为愈加丰富的学科,并培育起一批科技产业.保守预估,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381亿元,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2697亿元;2020年这两个指标将分别达到700亿元、6800亿元.AI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将不断影响技术、产品、产业、业态、模式,最终使经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认为,人工智能正在促进人类社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将比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大3000倍.但在另一面,对它的恐惧焦虑不安,同样存在:翻译、机床制造等专业的学生会焦虑今后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机器取代;一些企业家则在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与机遇中,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感到困惑.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反应更为激烈,他多次警告人类,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有可能“招致人类的毁灭”.是成就还是毁灭?当少数人的智慧产物下沉至更为广阔的人群时,热烈拥抱、冷面抵制、犹疑警惕,都是AI发展过程中不会缺少的“片花”.(摘自«半月谈内部版»2018.10)材料四天猫在2009年举办“双11”活动时,全天成交额只有5200万元(人民币,下同),而今年突破2135亿元,10年的时间翻逾4000倍! “双11”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消费狂欢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在“双11”比拼更加精彩.咸宁市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第一、智慧物流成快递新战局.2016年“双11”订单配送完成率仅有60%,很多甚至出现货物损坏导致退款;但从去年开始,快递公司开始将快递物品分类,不同类型分为大小包装,以按先后顺序配送,爆仓现象大量减少,完成率高达80%以上,今年或进一步提高.“双11”的出现,为内地物流业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促进其与AI技术、城市交通网络的快速融合与发展.第二、无人机天眼齐上阵.京东的无人仓库占地4万平方米,主要由仓储和分拣两部分组成,整个流程皆由机械人和机械臂完成.仓内机械人包括AGV(物流行业的自动分拣运输机)叉车、六轴机械臂、以及自动供包机械人等十几种不同机种.在无人仓库的大型分拣区可见约300个“小红人”,这些分货机械人井然有序地进行取货、扫码、运输、投货,这些机械人的运动速度为每秒3米,当电量低于30%后还能自行前往充电处充电.(摘自«AI助力双11消费体验»,香港商报记者范晓昱,2018.11.13)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幻电影中,AI早已是有思想和情感,甚至是有造物能力的超验智能. 但是这只是“预言”,至于AI技术的瓶颈,电影却略过了.B�霍金坚决反对全面发展人工智能,他认为可能“招致人类的毁灭”.但是这是AI发展过程中不会缺少的“片花”.C�AI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最终使经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在工业领域将使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大3000倍.D�基于人工智能的AlphaGo 战胜围棋国际顶级棋手李世石引起的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迅速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概念从六十年前提出到现在成为一门丰富的学科,产生一大批与之相关的科技企业,人工智能已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技术.B�“双11”中,京东使用分货机械人“小红人”井然有序地进行取货、扫码、运输、投货,提高分货的速度和准确率.C�中国宣布用13年的时间,打造成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表明国家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D�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会使翻译、机械等专业的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从而改变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9�怎样促进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周顗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彩秀彻.司徒掾同郡贲嵩有清操,见顗,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弱冠,袭父爵武城侯.中兴建,位至吏部尚书.顷之,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太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顗上疏让曰:“臣退自循省,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固辞不受.帝诏不许.庾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②.”对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顗因醉厉声曰:“今虽同人主,何得复比圣世!”帝大怒而起,���������������手诏付廷尉,将加戮,累日方赦之.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顗宽裕友爱.弟嵩尝醉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燃烛投之.顗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王导甚重之.顗尝于导坐傲然啸咏,导云:“卿欲希嵇、阮邪?”顗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及王敦构逆,温峤谓顗曰:“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曰:“君少未更事,人主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共相推戴,未能数年,一旦如此,岂云非乱乎!彼狼抗咸宁市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无上,其意宁有限邪!”既而王师败绩,顗奉诏诣敦,敦曰:“卿负我!”顗曰:“公戎车犯顺,下官亲率六军,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以此负公.”敦惮其辞正,不知所答.帝召顗,谓之曰:“近日大事,二宫无恙,诸人平安,大将军故副所望邪?”顗曰:“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或劝其避敦,顗曰:“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被收,经太庙,大言詈贼不绝,祈速杀敦.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遂遇害,时年五十四.(摘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九») 【注】①顗:yǐ多用于人名.②乐广:晋贤士,«晋书»云其“名重于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顗因醉厉声曰/今虽同君主/何得复比圣世/B�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顗因醉厉声曰/今虽同君/主何得复比圣世/C�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顗因醉厉声曰/今虽同君主/何得复比圣世/D�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顗因醉厉声曰/今虽同君主/何得复比圣世/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掾,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有“掾吏”,“掾属”均指官署的属官.B�陵迟,也作“凌迟”,文中指一种酷刑,即“剐刑”. 五代开始设立,宋代犯有“大逆”“逆伦”等多用此刑.C�太子少傅,东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位次于太子太傅,职责略相当于监督太子的行为,后逐渐为虚职.D�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进入太庙的有“庙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顗以雅望享盛名.素有清操的贲嵩和庾亮的评价性的话指出周顗声望高,其中贲嵩认为周顗能够使国家风气清正.B�周顗宽厚爱人.堂弟想胜过周顗一筹,周顗毫不计较;面对醉酒责难和挑衅的周嵩,周顗面不改色,心不激动.C�周顗敢于直言.周顗两次以尧舜比况皇帝,对皇帝进行批评,表现了周顗虽身处官场却敢于直言的性格.D�周顗具有献身精神. 王敦构逆,周顗奉旨去见王敦. 周顗深知自己身处险境,不回避,在被捕经过太庙时,痛骂奸逆,当场被杀.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2)帝大怒而起,手诏付廷尉,将加戮,累日方赦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菩萨蛮①李晔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②中.【注】①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长安,李晔逃奔华州,心绪烦乱郁闷.“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裳.”(«旧唐书�昭宗纪»)②大内:皇帝殿宇.咸宁市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秦宫殿”实指唐宫殿.借秦说唐,以此掩盖身为皇帝却不得不仓皇逃窜的难言之隐. B�词人虚写“双飞燕”,既表达了奔逃在外的孤单,也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C�最后两句,是望景后所发感慨,将自己祈求天下英雄相助而不得的失意之情推向极致. D�本词有一种极为真切自然的有我之境,言情处动人心志,写景处豁人耳目. 情真语真,浑朴苍凉.15�请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片.(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9分)振兴乡土文化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乡土文化涵养呵护着宝贵的文化遗产,闪耀着色彩斑斓的独特魅力.它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17�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山西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评(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上册2017-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评(期中)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8:00——10:00)本试卷为闭卷答题,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将选择题的答案依题号填到下面答题栏内。
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左传》的叙事艺术童庆炳任何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问和空间里面。
这是普通常识。
但在文学叙事中,就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是讲故事人讲的时间。
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问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可以称为“故事时间”;讲故事人的时间,可以根据讲故事人的需要,把时间打乱,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前面讲,或把前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讲,这就是所谓的“文本时间”。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而逆时序的演进少。
《左传》中倒叙、插叙也有,但不是很多,“几大战役”的描写莫不按自然时间演进。
可能受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左传》影响,像后来的《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莫不如此。
为何《左传》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多按自然时间顺叙呢?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尚农”,是一种农业文明。
农业文明看重耕田种地,而耕田种地当然要对四时的更替特别敏感。
因为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
守时、顺时,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所谓“不误农时”。
就是对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来说,也明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道理。
这种从农业文明所滋长出来的文化观念,都不能不影响叙事文学对于事件演进时间的把握与运用。
即从守时到顺时,折射到文学叙事上则是更重视顺叙,认为顺叙最为自然,也最能为大家所接受。
《左传》和其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即使有倒叙的逆时间演进,也与西方神话、小说的那种倒叙的功能有所不同。
西方叙事作品擅长逆时的倒叙演进,把人带到一种令人震惊的、出人意料的状态中,由此造成强烈的悬念,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人教版高二上册惠阳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下列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
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
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
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
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
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
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
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
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
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
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
江西南昌市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何学?这是人们津津乐道,却也让专家学者大为困扰的问题。
章太炎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张岱年认为:“所谓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
”其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如何看待国学?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等思想都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更新。
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困难重重。
以何种态度,站在何种立场,支持何种观点来看待国学,就成为关涉国学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能否正常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
我们对待传统,抱守残缺,故步自封要不得;数典忘祖,粗暴武断亦要不得。
重提国学,弘扬国学,不是要拘泥于经典,食古不化,而是要从中寻找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在普及中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学术研究本身就包含了“是什么”和“怎样做”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是什么”就是学术研究要讲求客观,实事求是,在客观事实中探究真知。
“怎样做”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探寻“是什么”是更好地解决“怎样做”的前提。
君子有志于学,首先在于学能明道、明理。
而通过这种思想创造活动,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规律,达到寻求真知目的,即求是;在此基础上有所为而为,则是“致用”,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固然保持了学人对社会政治的紧密关切,避免了单纯地“为学术而学术”,但也会使不少人受此误导,认为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讲求功利的实用主义,使学术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违背学术求真求是的初衷。
甘肃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上册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赍发(jī) 迤逦(yǐlǐ)肉袒(tǎn)列观(guān)B.恁地(nèn)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昭然(zhāo)C.孱头(chàn)蹩进(bié)冠冕(guān)徘徊(huí)D.提防(tí) 仓廒(áo)央浼(měi)省亲(xǐng)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求人可使报秦者报:报告B.相如因持璧却立却:后退几步C.武帝嘉其义嘉:赞许D.果引张胜引:牵攀,招供。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B、传以示美人及左右C、臣等不肖,请辞去D、素与副张胜相知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C.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D.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6.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子卿尚复谁为乎B.何以知之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7.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B.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C.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D.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8.下面对《拿来主义》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比的鲜明和反衬的强烈,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开头大谈“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好像绕了一个大圈子,其实正好和“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 栖.惶/栖.息椽.子/置喙.跂.望/分歧.槲.寄生/流觞.曲水B. 殒.命/陨.落叨.光/韬.晦祚.薄/愧怍.缟.素/形容枯槁.C. 莆.田/江浦.修茸./修楔.堤.坝/提.防烟囱./忧心忡忡..D. 湍.急/遄.往谰.言/斑斓.栈.桥/饯.别冒昧./联袂.而往【答案】Bpǔ;qī;chuán/huì;hú/shāng;Cp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
B都读yǔn ,tāo ,zuò,gǎo;Ajiàn /mèi。
róng /xì;dī;Dtuān/chuán ;lán/ zhàn;2. 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很希望在这一颗“基因原子弹”爆炸之前,通过我们的努力,建立国际性的合作,__▲____________。
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处合适。
匍匐在地,很容易被人们的平视习惯忽略—蛇_________▲________地接近,而它的攻击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
A. 防患于未然派遣悄无声息知觉B. 未雨绸缪驱遣悄然无声察觉C. 防患于未然驱遣悄无声息察觉D. 未雨绸缪派遣悄然无声知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注重事故或祸害)。
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 . 今君乃亡赵走燕。
B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 . 旬乃还第。
D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 (2分)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大王来何操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缪也④郑伯克段于鄢⑤沛公安在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⑦石之铿然有声者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A . ①⑤/②⑧/③⑥/④/⑦B . ①⑤/②⑧/③⑥⑦/④C . ①⑥/②⑧/③⑤⑦/④D . ①/②③/④⑥/⑤/⑦⑧3. (2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下列划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客逾庖而宴A . 而后乃今将图南B . 齐彭殇为妄作C . 倡优所蓄D . 腾蛟起凤4. (2分) (2017高一上·吉林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失其所与,不知B . 便可白公姥C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 . 偭规矩而改错5. (2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下列各句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 古之学者必有师B .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C . 无以至千里D .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6. (2分)《中华世纪坛序》中的“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 . 源远流长B . 唯我独尊C . 博大精深D . 独树一帜7. (6分) (2020高二下·蚌埠期中)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鸿蒙,语出《庄子·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这里的鸿蒙,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用来回答提问人“云将”的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揭示鸿蒙的意义。
第 1 页 共 15 页 江西省珠山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乡中孤、老、残、幼及精神病患者的利益休戚相关。 B . 尽管当前平板电脑销售火爆,但专家预计,另外一个新兴的概念产品“超极本”,在今年下半年将翻云覆雨 , 成为市场的新宠。
C . 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D . 一批逼真的文物仿制品出口到海外,被一些中国藏家以天价购买后又回流到中国,这真令人啼笑皆非。 2.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 . 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 . 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 . 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3. (2分) (2019高三上·无锡月考) 下列加下划线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 除夕全家人围坐一桌,作为高三学生的小李端起热茶说:“我进步不大,大家还得海涵。” B . 2018年表彰大会,某公司经理激动地说:“今年,承蒙我们的努力,公司走上了快车道” C .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男生宿舍管理报告》,及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 . 诗词协会第一次活动时,刚毕业的大学生说:“今天群贤毕至,我忝列其中,重在学习。” 第 2 页 共 15 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边塞与边塞诗①边塞诗的兴盛在唐代,那时候,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基本上是陇右。
陇右自古为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经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里便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
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今甘肃敦煌);狭义的陇右则具体为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
在古代,军事家们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
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区域,在唐初,突厥军队曾经逼近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帝国迁都。
此时的突厥汗国,已控制了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
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
因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
边塞的战事,使众多的诗人们豪情满怀或者悲苦结肠,尤其是河西走廊,在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留下了不朽的边塞诗篇章。
②追溯历史,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互相抗衡,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不惜倾尽国力,修筑了扼守边防的长城,当时称为边塞,简称塞,或称障塞。
沿边塞修筑的障、城、亭、燧,是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一段时期,这样的地区成为典型的边塞。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国力逐渐殷实。
突厥的骚扰逐渐平息,就在高昌设立了驻守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直至碎叶河以南地区。
在那个鼎盛的时期,边塞又指向了敦煌郡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不少的优秀诗作已经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
《汉书》《后汉书》《魏书》《北史》《隋书》直到《明史》都为边塞立传。
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主要在三边——西北、朔方、东北。
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
③到唐代,由于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就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以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
因为边防的战事,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这是军事防卫的需要。
另一方面。
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
这些,在边塞诗的歌吟中,是不可回避的。
然而,随着战争的发生,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格调高挑的边塞诗也开始黯然神伤。
④边塞毕竟是边塞,其地理上的偏远,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也是锤炼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元素。
如果没有边塞的艰苦和遥远,就没有边塞诗的磅礴气势和苦难锋刃。
在边塞诗中旅行,边塞的风,边塞的沙尘,边塞的壮丽与辽阔,边塞的风俗与美味,会磨砺我们的风骨,会滋生我们的豪情。
放达的人生,尽在边塞诗中。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1.下列选项不属于唐代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的一项是()(3分)A.为防御外敌南犯而不惜倾尽全力修筑扼守边防的长城和沿之修筑的障、城、亭、燧等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B.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
C.战争的发生,使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D.为了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边塞就是陇右。
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
B.盛唐时期不少的优秀边塞诗作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是由于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逐渐殷实,边塞的范围指向阳关和玉门关以西。
C.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的原因是吐蕃、突厥、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加大了对唐朝的侵扰力度。
D.唐初,突厥汗国觊觎中原内地,那时的边塞一直是指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一带地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文中引用古代军事家们的共识,意在强调只要排斥、打击甚至消灭西域的各少数民族就可以保全关中地区。
B.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这说明唐代边战主要发生在包括西北在内的三边地区。
C.边塞诗形成的原因之一是边塞特有的地理、文化、物质、环境特点。
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造就了边塞诗,锤炼了边塞诗。
D.边塞诗记录着边塞,表现着边塞。
阅读边塞诗,可以让我们的风骨、豪情得到磨砺、滋生,边塞诗包含了人生的放达。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李大亮,京兆泾阳人,有文武才略。
隋末,署宠玉行军兵曹。
李密寇东都,玉战败,大亮被禽。
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遂定交。
高祖入关,大亮自归,授土门令。
方岁饥,境多盗贼。
大亮招亡散,抚贫瘠,卖所乘马,稍资业之,劝垦田,岁大熟。
间出击盗,所至辄平。
秦王①行北境,下书奖劳。
顷之,胡贼大至,大亮度不能拒,乃单马诣营说豪帅,为分别祸福,贼众感服,遂相率降。
拜右卫大将军。
贞观十八年,帝幸洛阳,诏副房玄龄居守。
俄寝疾,帝亲和药,驿赐之。
临终,表请罢辽东役;又言京师宗庙所在,愿以关中为意。
大亮性忠谨,外若不能言,而内刚烈,不可干非其义。
对天子争是非,无回挠。
至妻子未始见堕容,事兄嫂以礼闻。
位通显,居陋狭甚。
初,破公(shí,地方名),以功赐奴婢百口,谓日:“而曹皆衣冠子女,不幸破亡,吾何忍录而为隶乎?”纵遣之。
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
时弼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
一日,识诸途,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
乃言于帝日:“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愿悉臣官爵授之。
”帝为迁弼中郎将、代州都督。
世皆贤大亮能报,而多弼不自伐也。
【注释】①秦王: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
(《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隋末,署宠玉行军兵曹。
署:暂任,代理。
B.乃单马诣营说豪帅。
诣:到......去。
C.帝亲和药,驿赐之。
驿:用驿马投送。
D.识诸涂,持弼泣诸:众多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直接表现李大亮“品质优秀”的一组是 ( ) (3分)①高祖入关,大亮自归。
②秦王行北境,下书奖劳。
③临终,表请罢辽东役。
④对天子争是非,无回挠。
⑤吾何忍录而为隶乎?⑥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A.④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李大亮原事隋朝,在同李密部队作战时被俘,受到李密部将张弼的赏识,后来归顺了唐高祖。
B.李大亮任土门令时,招亡散,抚贫瘠,发展农业,打击匪盗,稳定了社会秩序,因此受到秦王的奖赏。
C.李大亮生活俭约。
他曾得到皇帝赏赐的百口奴婢,这些奴婢都是贫苦百姓的子女,他同情他们,于是遣散了他们。
D.李大亮知恩图报。
他曾向唐太宗提出,把自己的官职爵位全让给张弼,以报答他的大恩大德。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遂定交。
(5分)译:。
(2)世皆贤大亮能报,而多弼不自伐也。
(5分)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完成8—9题。
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①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
此处借指归隐山林。
(8)“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 答:(9)说说“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两句好在哪里。
(4分)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2)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3)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5)戍卒叫,函谷举,,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6),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7)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8)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9),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10)在天愿作比翼鸟,。
(白居易《长恨歌》)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七月的一天,天公作美,太阳好像也歇双休日去了,轻风拂来,垂钓者更是心旷神怡。
围塘而钓的四个人,不一会儿都有较满意的收获,其中胡局长钓得最多,林雄乐得一个劲地在心中祈祷:太阳不要露脸,满塘的鱼都贪嘴,只要让爷高兴就成。
林雄出道10年,在本地的建筑行业已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10年前他从一个小泥水匠干起,挑砖、洗灰、砌墙,脏活累活啥都干过。
后来老板看重他勤劳朴实,把他培养成一个土木工程师。
再后来,林雄另起炉灶,办起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真是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
干技术活林雄在行,可与人打起生意场上的交道,林雄就尝尽了苦辣酸辛。
接工程要跑,工程验收要跑,讨工程款还是要跑。
有道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渐渐地,林雄也跑出了经验,跑出了道道。
今天他特地到乡下包了一个鱼塘,专门请M局的胡局长一行来钓鱼,因为M 局还欠着他15万元的工程款没有结。
香不烧好,菩萨不开口,你拿不到钱也只有干瞪眼。
瞧他们钓得不亦乐乎,林雄心中此时泛起一层层喜悦的波纹。
林雄正想着自己的心思,那边同来钓鱼的小车司机扯着嗓子叫了起来。
林雄赶忙跑过去:"司长,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
"小车司机说:"你看,哪来的老婆子,捣什么乱,还让人钓不钓鱼了?"林雄这才发现,一个身躯佝偻的老太太正在塘边用一根竹竿打捞塘中的水草。
林雄一愣,刚才光顾高兴,水塘边多出个人来他也没注意。
林雄忙跑了过去。
"老人家,你最好换个地方,别人在钓鱼。
你这么一搅和,鱼惊了,就不咬钩了。
"老太太抬起头,一双混浊的眼睛看着林雄说:"我每天都在这塘里打水草的,猪崽等着吃呢。
"那边小车司机又嚷开了;"还不快走,哪来的老家伙,这么讨厌!"林雄看着老太太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人家,这......"小车司机又大声叫骂;"老家伙,还不快滚!"林雄忽然鼻子一酸,猛然扭头冲着司机大骂道:"我操你祖宗!"塘边的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