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育种学实习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8
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实习报告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
下文是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可作参考。
范文一: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实习,一方面使我们学习和了解茶树育种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以及实际实习中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茶树育种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巩固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实习,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
激发我们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支撑。
实习意义1、通过本次实习,虽然有些汗水,学到一些团结合作的苦中作乐精神2、通过本次实习,可以培养科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3、在这次实习中,可以深入对茶树的认识,增加对茶树学习、工作的激情4、通过本次实习,可以让我们更能充实丰富大学生知识文化的乐趣生活5、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6、通过实习可以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三、实习地点四、实习内容在我们实习有两周的时间里,实习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锄草、施肥、盖草、修剪、喷农药、整地、扦插。
1、锄草(第一周星期一至星期三)工具:锄头、剪刀茶园杂草既与茶树争地、争光、争水、争肥,又是传播茶树病虫害的重要中间寄主。
茶园除草为茶园田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茶园杂草一般平地茶园多于山地茶园;幼龄茶园多于成龄茶园。
茶园杂草的共同特点,一是生命力强,能耐寒暑、耐干湿、耐酸瘠,适应范围广;二是传播方式多;三是繁殖快,种子数量多;四是寿命长。
杂草种子遇到不良条件,能处于休眠状态,待条件成熟后,再发芽生长。
2、施肥(第一周星期四)工具:锄头茶园施肥的方法有穴施、沟施、撒施和根外追肥的方法,我们这边使用的是沟施。
沟施是茶园施肥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基肥和追肥的沟施方法不同。
茶树栽培实践教学大纲一、实践教学的性质与任务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实习是在《茶树栽培基础知识与技术》理论课学习后,在茶树栽培及育种实验的基础上的一次综合实习。
其目的是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茶树栽培及育种技术技能初步训练以及对生产茶园进行诊断,为生产实习作好准备。
二、实践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实习目的是在茶树栽培基础知识与技术课程学习以及实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动手能力训练,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初步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1.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实习目的;2.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亲身参加实践劳动。
3.认真撰写教学实习报告。
三、组织方式:集中实习,校内与基地相结合。
四、实习地点:灵寿县职业中学教学实习基地五、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实习态度、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实习报告的撰写、组织纪律、社会公德等。
考核方式:自我总结、教师评定。
考核评定等级:优、良、中、合格、不合格。
六、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茶树栽培实习安排一览表序号内容面向专业1 茶园灌溉茶树修剪茶学2 茶树短播扦插技术茶学3 茶园施肥茶园的采摘茶学七、茶树栽培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组织管理的要求专业抽调2名课程主讲教师,全面负责该教学实习的全程指导。
2.对教师的要求指导老师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全程指导学生开展教学内容的实习,做好实习安排和实习考核工作。
3.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态度端正,搞好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实习,要求学生个个亲自动手,作好记录,写好实习报告,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引起科学研究工作。
4.对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教学基地要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做好实习内容教学的各个准备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实验室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教学实习顺利进行。
实验员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指导老师的要求,准备相关的仪器设备,加强实验室的管理。
茶树栽培实习报告篇一: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一、实习地点:名山万亩观光茶园二、实习时间:XX年7月10日三、实习内容:通过在名山良种场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不同品种茶树的生长势。
通过名山良种场文老师的讲解,了解名山茶树的栽培管理情况以及茶园产值构成。
名山良种场从1987年建园,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起初是由荒山改造,现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茶园共有50—60茶树品种,与银杏、桂花等间作,也有与巨桉间作(不适宜)。
名山茶园管理精耕细作,茶园种植密度约为每亩4400株,大行距1.5m,小行距0.5m,丛距20—30cm。
茶园管理:1、施肥与耕作:开沟施肥,建园时牛粪每亩1万斤;二月中旬40公斤,五月中旬20公斤;七月份20公斤,冬季,茶叶专用复合肥40公斤。
一基三追;春夏秋撒施,冬天排沟施,松土一次;隔年中耕一次。
2、修剪:重修剪为主,使茶树复壮(隔一年一次,四月份);轻修剪,一年多次;冬季全年轻修剪一次。
3、病虫防治:蚜虫(黄板)、黑翅粉虱、小绿叶蝉、螨类;农药使用,低毒低残使用,严禁销售高毒高残农药;化学防治:新农药;物理防治:黄板(每亩20—30片),灭虫灯产值构成:鲜叶—肥料加药(800多元)—采工(2500左右),一亩纯收入XX元以上。
鲜叶产值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采摘鲜叶,二是留养穗条。
鲜叶:2—3月份芽头1.5cm 开采,每亩最好80斤,平均40—60斤,夏秋芽头30多元一斤。
夏秋茶十天一采,45斤一芽一叶/月×7个月。
留养穗条:2500/亩,最低1.5元;(四月中旬留养,七月初扦插)。
采工费用:独芽15元/斤,一芽一二叶均是采工费为鲜叶费用的一半。
肥料加药费:800元/年。
每亩茶园每年纯收入至少可达到XX元,由此可见,茶园产值仍然要高于普通粮食作物的产量。
因此,对于名山县来讲,茶叶的增产效益更好。
当然,在这中间,需要注意的依然有很多,如病虫的防治、采工的管理以及新技术在茶园管理中的应用。
贵州大学茶树育种学实习指导书(茶学专业)茶学教研室编写农学院2014年11月前言本实习指导书是根据茶树育种学教学大纲编写的,以茶树育种为主线,通过茶树生物技术育种、茶果采集与处理、茶树有性杂交、茶树标本制作、茶树不同品种茶叶感官审评等具体实践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生掌握茶树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常见茶树育种的一些常规方法和技术,熟悉茶树品种之间的差异,为学生将来从事茶学科学研究或指导茶叶生产拓宽知识,也为他们今后从事茶树育种培方面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我省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本实习指导书主要涉及了茶树生物技术育种、茶果采集与处理、茶树种植资源圃管理、茶树标本制作、茶树不同品种茶叶感官审评等内容。
一、实习的性质与目的《茶树育种学》教学实习是茶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教学茶园现场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加深对茶树育种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茶树育种中的常规方法和具体操作技术,分析解决茶树育种中出现的问题。
二、实习的时间分配三、实习地点选择贵州大学教学茶园、贵州大学园艺基础实验室、贵州大学茶学专业实验室等。
四、实习内容安排与要求(一)项目一:茶树标本采集与制作1、实习内容:(1)蜡叶标本制作;(2)浸渍标本制作。
2、操作过程:(1)蜡叶标本采集与制作:标本的采集:每组于品种园中剪取叶片完整无缺,无病虫害枝条两枝,采后立即挂上纸牌,注明品种名称、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放入采集箱中带回室内。
标本的压制和整理:将采回枝条稍加整理,压入标本纸内,压时叶片需整平,不重叠。
同时把1~2片叶反转使叶背向上。
然后将枝条整齐安放在标本夹中,用绳索捆紧,放于通风的斜射日光处吸水干燥,被压的头几天,每天需换水1~2次,以后每隔1~2天换纸一次,直至干燥时为止。
标本消毒:将标本铺于吸水纸上,用毛笔蘸取0.3%升汞浓酒精溶液,刷于标本反面,尤其是花果等重要部位应对刷几次,使之全部渗透到药液,边刷边盖纸,以免药液增发而损失,待刷完成,其上覆以吸水纸置于阳光下暴晒10~15min。
《茶树品种与育种学实验》实验1 茶树品种形状调查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品种形状调查项目及测量标准,初步了解优良品种的性状特征。
二、内容说明
品种是人工长期培育和选择而成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品种根据其来源、繁殖方法,可归纳为:地方品种、群体品种、育成品种(有性繁殖品种和无性繁殖品种)。
每一品种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的经济性状。
形态特征是认识品种的基础。
经济性状是在生产上应用时选择的条件。
三、材料与设备
(一)材料学校后山茶园茶树品种。
(二)设备卷尺、放大镜、螺旋测微尺、粗天平、计算器等。
四、步骤及方法
每2人为一组在品种园内,对指定的每个品种调查,逐一按各项目填好记载表。
五、作业
(一)填好记载表。
(二)比较各品种形状的异同点。
表1 茶树品种主要形状调查表(一)单位:Kg
项目品种来源育成方
法
繁殖方
式
树型树姿树龄分枝密
度
生长势萌发期抗寒性抗病性抗虫性产量适制性
表2 茶树品种主要形状调查表(二)单位:cm、g
项目品种
嫩稍成熟叶片
发芽密
度
一芽三
叶长
一芽三
叶重
持嫩性嫩叶色
泽
茸毛叶长叶宽长宽比叶面积叶片大
小
叶形叶片着
生状
叶侧脉
对数
叶面。
实习内容:一、茶树修剪(1)幼龄茶树(两年生)定型修剪时间、地点:2012年11月12日南湖茶园工具:大修剪剪刀合作者:严星修剪方法: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基础上,提高10-15cm,确定修剪高度后,两人沿同一方向修剪修剪后高度:50cm实习感想:本次修剪时,由于我们没有经验,所以在确定修剪高度的时候偏低了,浪费了很多枝条,挺可惜的。
但是经我们修剪后的整行茶树的高度是水平的,没有出现高高低低的波浪。
两人的合作算是比较默契,没有出现两把剪刀误伤的状况,总之算是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2)幼龄茶树(一年生)定型修剪时间、地点:2012年11月12日大学生活动中心旁的茶园工具:小修剪剪刀修剪方法:在离地面15cm处剪去主枝,侧枝不剪,剪时注意留选1-2个较强的分枝,相当于采取打定的措施。
不符合第一次定型修剪标准的茶苗不剪,留待第二年,高度粗度达标准后再剪。
修剪后高度:15cm实习感想:这次修剪是每人剪一行,而且为一年生茶树,长得都比较矮小,且由于茶园疏于管理,导致杂草丛生,经常分不清茶树在哪,所以修剪的时候总是会漏掉中间的几颗茶树,从而不断返工。
本次修剪的工作量不是很大,一般30分钟就可以剪完一行茶树。
老师在开始的时候讲了一些关于定型修剪的技术和理论,明白了定型修剪的重要性,是奠定高产优质树冠基础的中心环节,所以大家都完成的很认真。
(3)成龄茶树的轻修剪时间、地点:2012年11月12日南湖茶园工具:大修剪剪刀合作者:严星修剪方法:用修剪剪刀将成龄茶树的树冠高度修剪到80-90cm的高度,由严星同学担负主要修剪工作,将树冠大致的高度修剪出来,我紧随其后将树冠进行进一步的修整,使其平整,同时将树冠上掉落的枝条和树叶拨下。
修剪后高度:90cm实习感想:轻修剪是培养和维持树冠蒸汽、调节生产枝数量和粗壮度,便于采摘、管理的一项重要修剪措施。
在我们修剪的过程中,由于成龄茶树生长状况良好,枝叶繁茂,树茎粗壮,对我们的修剪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但我们充分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认真的完成任务。
茶树栽培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从实践中掌握观察“茶树形态特征”的技巧,掌握“茶树短穗扦插”、“茶树嫁接”和“成龄、老龄茶树的修剪”的技巧。
2.运用和检验学习成果。
运用学习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检验学习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3.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茶树树体及叶片形态观察:观察茶树各器官植物学特征,比较各器官形态与茶树品种、年龄、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对茶树树型、树姿、叶片等形态特征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并能根据其特征分类。
茶树的整株形态可以根据茶树分枝部位、树冠大小以及分支角度,将整株茶树分为树型、树姿来识别。
而茶树叶片,可以从其基本特征、叶片种类、叶型、叶形、叶脉、叶尖、叶缘、叶面、叶质、叶基、叶色和锯齿几个方面来识别。
2.茶树花果形态观察:花果是茶树重要的生殖器官,也是茶树分类学上的重要标志。
茶花为两性花,由花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五个部分组成。
茶果未成熟果皮为绿色,成熟时为棕绿色或绿褐色。
同时也可以从茶果成熟度、茶果形状(果内种子数)来对茶果进行观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花果观察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3.茶树树冠性状的调查:茶树树冠结构及生育状况是茶叶产量、质量的基础。
树冠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构成产量因子多、重、早、快、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掌握了树冠性状调查项目及其方法,并通过对不同类型树冠的调查,分析其特点以及产量潜力,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4.茶树短穗扦插:茶树短穗扦插,是解决茶树种苗和进行良种繁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一定短穗扦插的技巧,对短穗扦插有了一定的认识。
5.茶树嫁接:茶树嫁接是老茶树更新改造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掌握了茶树嫁接的基本技术,进一步了解了影响茶树嫁接成活的各种因素。
第1篇摘要:茶树栽培学是茶叶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旨在培养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人才。
本文通过对茶树栽培学教学实践的分析,探讨其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以期为我国茶树栽培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茶树栽培学是一门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茶叶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应用学科。
随着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茶树栽培学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茶树栽培学教学实践的分析,探讨其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二、茶树栽培学教学实践的意义1. 培养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人才茶树栽培学教学实践是培养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茶树生长发育规律、茶叶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 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促进科研创新茶树栽培学教学实践为科研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茶叶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三、茶树栽培学教学实践的内容与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茶树栽培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实践教学则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2.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茶树栽培学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茶树栽培学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茶树生长发育规律、茶叶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4. 田间实习田间实习是茶树栽培学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组织学生到茶园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茶树的生长环境、生长发育规律和茶叶生产技术。
5. 茶叶加工实习茶叶加工实习是茶树栽培学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树育种学实习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在茶园良种基地实地观察茶树优良品种的生长状况、种植密度和生长势等,熟悉和了解优良品种的特征,为生产实践服务。
二、实验地点名山县中峰乡万亩生态观光茶园三、实习内容观察良种评比园中各个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并测定其行距、株距、丛距,生长势等。
名山良种场从1987年建园,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起初是由荒山改造,现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茶园共有50—60茶树品种,茶树品种:青心乌龙:小叶种,灌木,树姿张开,晚生,芽叶绿色,茸毛中等,叶肉肥厚,80cm树高,70cm树幅,抗寒性、抗旱性较差。
生长势,主干粗度,分级层数、蒙山九号:省级良种,灌木,大叶种,中生,树姿半张开,芽头肥大,芽叶黄绿色,产量高。
名山特早芽213(213采摘):从福选九号中选出,中叶,灌木,特早芽种,发芽整齐,多毫,密度中等,持嫩度、抗性强,产量高,适制扁形绿茶蜀永307:小乔木,大叶,晚生种,植株高大,分枝中等,树姿半张开,芽叶绿稍黄色,茸毛多短,持嫩性强,产量高,抗旱性中等乌牛早:引进品种,较适合在雅安生长,不好采芽头;灌木,中叶,特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绿色,茸毛中等,持嫩性强,产量较高。
浙农117:引进品种,小乔木,中叶,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绿色,茸毛较少,持嫩性强,产量高梅占:引进品种,小乔木,中叶,中生,树姿直立,芽叶绿色,茸毛较少,持嫩性较强,产量高。
川沐217:好采独芽,抗干旱名山131:灌木,中叶,早生,芽叶绿色,茸毛特多,持嫩性强川农黄芽早:灌木,中叶,特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持嫩性强,抗寒性、抗旱性强川沐28:半乔木,大叶,树姿半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多马边绿1号:半乔木,中叶,树姿半开张,芽叶绿色,茸毛多,持嫩性强黄金芽:浙江引进,芽白型、全季型黄色系白化种;灌木型,树姿半开张,树势中等,分枝密度中等而伸展能力较强,中叶类,中生种,芽体中等偏小、芽稍细长;干茶黄色明显,品质独特,氨基酸含量最高为7.53%。
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中国茶树优良品种的识别一、目的中国茶树品种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高产优质良种,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些优良品种各具有不同的特征特性,通过多它们的识别,要求认识当前推广的主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并初步掌握识别茶树良种主要特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茶树优良品种的许多经济性状都可通过如植株形态、分枝状况、芽叶特点、适制性能、产量情况和生物学特性等表现出来,而这些我们均可用计数、称重、化学分析和比较记述的方法加以鉴别与区分它们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因此,认识良种是为了更好地选用良种和提高良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材料及用具1、材料选用校内生产茶园或品种园主要良种10~20个。
2、用具钢卷尺、粗天平、记载板、铅笔、调查表。
四、方法与步骤每2人为一组,在生产茶园内选2个品种各有代表性的植株各1株和在品种园内选3个品种各有代表性的植株各1株进行观察,并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记载(附表)。
五、作业1、填写调查表。
撰写实验报告。
2、比较各品种主要性状的异同点。
3、提出各调查品种的适制性,并说明理由。
附一:茶园品种示意图(由上往下看,由上往下数)右边1~5行福云6号;第6行金萱和龙井长叶;第7行福云6号;8~12行金萱。
左边第1行仁化白毫和台湾单选;第2行华农1号;第3行华农1号和黄枝香;第4行华农2号;第5行黄叶单枞、黄枝香和红柄单枞;第黄淡和白叶单枞;第7行红柄单枞;第8行黄淡和凤凰单枞;第9行华农2号和华农1号;第10行资源圃。
附二:资源圃品种示意图(由上往下看,由里往外、由左向右数)第一行:勐海大叶6株;台湾长叶11株;佛手8株;福云6号3株;桃仁10株;台湾黄叶9株;政和大白茶12株;迎春10株;黄叶水仙9株。
第二行:小叶水仙12株;毛蟹12株;悅茗香12株;大叶水仙12株;铁观音12株;越南种12株;英红9号11株。
第三行:排旗种6株;笔架山茶6株;台湾种6株;锅孟种6株;无名杂种6株;连南白茶5株;宛田种6株;云大单株株;龙脊种3株;六洞种5株;云南大叶5株;凌云无性4株;掸部种5株;大瑶种5株;台湾种4株;开山种5株;凤凰水仙6株。
贵州大学
茶树育种学实习指导书
(茶学专业)
茶学教研室编写
农学院
2014年11月
前言
本实习指导书是根据茶树育种学教学大纲编写的,以茶树育种为主线,通过茶树生物技术育种、茶果采集与处理、茶树有性杂交、茶树标本制作、茶树不同品种茶叶感官审评等具体实践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生掌握茶树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常见茶树育种的一些常规方法和技术,熟悉茶树品种之间的差异,为学生将来从事茶学科学研究或指导茶叶生产拓宽知识,也为他们今后从事茶树育种培方面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我省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本实习指导书主要涉及了茶树生物技术育种、茶果采集与处理、茶树种植资源圃管理、茶树标本制作、茶树不同品种茶叶感官审评等内容。
一、实习的性质与目的
《茶树育种学》教学实习是茶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教学茶园现场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加深对茶树育种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茶树育种中的常规方法和具体操作技术,分析解决茶树育种中出现的问题。
二、实习的时间分配
三、实习地点选择
贵州大学教学茶园、贵州大学园艺基础实验室、贵州大学茶学专业实验室等。
四、实习内容安排与要求
(一)项目一:茶树标本采集与制作
1、实习内容:
(1)蜡叶标本制作;
(2)浸渍标本制作。
2、操作过程:
(1)蜡叶标本采集与制作:
标本的采集:每组于品种园中剪取叶片完整无缺,无病虫害枝条两枝,采后立即挂上纸牌,注明品种名称、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放入采集箱中带回室内。
标本的压制和整理:将采回枝条稍加整理,压入标本纸内,压时叶片需整平,不重叠。
同时把1~2片叶反转使叶背向上。
然后将枝条整齐安放在标本夹中,用绳索捆紧,放于通风
的斜射日光处吸水干燥,被压的头几天,每天需换水1~2次,以后每隔1~2天换纸一次,直至干燥时为止。
标本消毒:将标本铺于吸水纸上,用毛笔蘸取0.3%升汞浓酒精溶液,刷于标本反面,尤其是花果等重要部位应对刷几次,使之全部渗透到药液,边刷边盖纸,以免药液增发而损失,待刷完成,其上覆以吸水纸置于阳光下暴晒10~15min。
晒时要防止风的吹袭而损坏标本,如有花果脱落,应放于小袋中与标本同时上台纸。
标本上台纸:每组取标本纸一张,将已消毒的标本安放于适中位置,台纸右下角留下贴放标签的位置,然后用铅笔轻轻描下记号,再用毛笔在标本背后涂上0.3%升汞胶水,再将标本按原位贴于台纸上,稍干,即用针线将标本钉牢,整份标本按实际需要钉3~5处,各针不能连续,结必须打在标本反面。
盛放脱落花果的小纸袋贴于台纸左上角,同时将标签贴于台纸右下角。
(2)浸渍标本制作:
枝条标本浸渍法:将5g醋酸铜溶于100ml冰醋酸中,放置1~2天后即成饱和醋酸铜溶液,用时用水稀释4倍,煮沸后将标本投入继续煮沸,标本开始发黄15min后又恢复至绿色,即可退火取出标本,用水洗1~2次,之后加5%甲醛溶液一份,蒸馏水9份,作为保存液装入标本瓶中放入上述标本,加盖用蜡打好即成。
也可以用10%硫酸铜煮沸15min后用水洗1~2次,用3%~4%甲醛溶液浸渍于标本瓶中,加盖打蜡即可。
幼果标本浸渍法:将10%硫酸铜溶液中煮沸5~10min,放入果实再煮沸15min后取出用水洗1~2次,装入以甲醛:95%酒精:1N硫酸:水配比为2:10:2:86配成的固定保色剂中。
茶花标本浸渍法:将氯化锌200g、甘油1ml、甲醛100ml和蒸馏水4000ml配成浸渍液(先将氯化锌溶于水),将茶花直接浸入,封盖打蜡即可。
根系浸渍标本制作:将根洗净,然后浸入5%甲醛溶液中,加盖封蜡即可。
(二)项目二:茶树有性杂交
1、实习内容:
对茶树种质资源圃进行冬季常规管理,包括茶园浅耕、除草、行间铺草、冬季修剪等。
(三)项目三:茶籽的采集与处理
1、实习内容:
采集新鲜茶籽并进行适当处理。
2、操作过程:
采集不同品种茶树茶籽,采用层积法,用湿沙层层覆盖后于4℃储藏。
(四)项目四:茶树生物技术育种
1、实习内容:
以茶树新鲜茶果为材料,以合适的培养基为介质,学习茶树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
2、操作过程:
(1)培养基母液配制(见表1):
(2)培养基配制
1)称取蔗糖30g,置于1000ml烧杯中,加入母液Ⅰ100ml,母液Ⅱ、Ⅲ、Ⅳ、Ⅴ各10ml,母液Ⅵ20ml,搅拌使蔗糖充分溶解。
2)称取琼脂5g,置500ml三角瓶,加蒸馏水300ml左右,加温至沸,文火使其完全溶解(切勿溢出)。
3)将2倒入1内充分搅拌,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倒入烧杯内,用0.1NHCl或0.1NKOH 调至pH5.7左右。
4)将3配制的溶液趁热用分注器,注入三角瓶中,每瓶20ml。
5)将瓶口密封后置高压蒸汽灭菌锅内,110-130℃保温15min。
6)将压力表降至零时,将培养瓶取出,平置与阴凉干净处。
(3)其他化学试剂配制
0.1NHCl100ml;0.1NKOH100ml;饱和次氯酸钙溶液(加少许肥皂水)。
(4)消毒及接种
1)容器消毒直径10cm培养皿10个(内置滤纸一张),100ml烧杯3个分别装入牛皮纸袋,封口后于高压灭菌锅中消毒。
2)材料消毒及接种
将4℃下储存一周以上的新鲜茶果,去除果壳,置于70%乙醇的烧杯中,浸泡3min转入饱和次氯酸钙溶液中,烧杯外部和内部与次氯酸钙不接触处,用浸有乙醇的脱脂棉擦洗后,放入已经消毒过的超净工作台内,15min后,用灭菌水在无菌烧杯内充分洗净,置无菌培养皿内,备用。
用肥皂将手洗净,用浸有70%乙醇的脱脂棉将手擦洗一遍。
左手捏住茶籽,右手持无菌尖头镊子,从种脐处挑开茶籽种壳,将胚置于无菌培养皿内,从子叶炳处切除胚轴,将每片子叶切成4块,接种在培养基上,封好瓶口。
置22-30℃,光强1500lx,光照12h培养箱或培养室培养。
(5)注意事项
超净工作台周围环境必须洁净,最好每次使用前用灭菌剂消毒。
防止人身带入杂菌。
操作时用的镊子、解剖刀最好每操作一次在70%乙醇溶液中浸泡好,在酒精灯上烤干。
表1 茶树组织培养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五)项目五:不同品种绿茶感官品质比较
1、实习内容:
选用较有代表性的几款绿茶,应用大宗绿茶审评法进行审评,比较不同绿茶在外观和内质上的感官差异。
2、操作过程:
(1)、外形审评
各茶叶放入杨茶盘中,摇盘后观察比较茶叶外形、嫩度、色泽、整碎、净度等因子。
(2)、内质审评
在洁净托盘天平上称取3g茶叶放入已用沸水烫过审评杯(150ml)中,用100℃沸水冲泡。
每杯泡水齐杯的缺口,随泡随盖,杯盖的小孔靠近杯柄一边。
从冲泡第一杯起即应记时,经5min将杯内茶汤倒入审评碗内,要求全部倒尽,接着嗅香气、评汤色、尝滋味、看叶底。
取不同等级的绿茶按上述方法开汤审评,判别各类茶叶在滋味、香气、汤色、叶底上的区别。
基本要求:
(1)实习学生全程参加实习过程,无特殊情况时不准请假。
(2)注意保护茶园各种作物。
(3)严格按学校的作息时间或实习安排时间进行活动。
(4)认真对待实习内容。
(5)根据实习内容,写出实习报告。
五、注意事项
1、实习期间要按时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2、在校内外实习期间要做到遵守学院和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3. 实习全过程中,注意保持高度的安全与防范意识。
六、实习报告要求
每位学生根据每个实习项目所作的内容写一份实习报告,最后写一份总的实习总结。
实习报告和实习总结写的内容要详细,每份实习报告中要写清实习时间、地点、内容等。
实习总结需将整个实习的内容全部概括。
七、成绩评定(实习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
1、实习表现:占50%;
2、实习报告内容(总结):占50%;
八、实习报告格式
实习报告必须用学校规定的实习报告专用纸。
其格式如下。
实习(编号)实习项目名称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目的
(三)实习内容:要涵盖所实习的全部内容。
贵州大学实习报告专用纸
学院:专业:
姓名:学号:班级:
实习性质:实习地点:
指导教师: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