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压通风技术在治理采空区漏风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2.87 KB
- 文档页数:3
瓦斯均压通风治理技术分析探究发布时间:2021-05-06T16:08:19.183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3期作者:王朝[导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煤矿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
王朝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通风区安徽省宿州市 234000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煤矿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
在煤矿井下生产作业中,瓦斯异常涌出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灾害类型,确保其防治的快速、有效,对于提升矿井生产综合效益意义重大。
而均压通风治理技术操作原理简单,无需探明火源位置,不会对正常生产造成负面影响,且对人员安全威胁小,被广泛应用于矿井采空区自燃、瓦斯突出等问题的处置。
因此,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在矿井生产中的使用,对于推动矿井生产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瓦斯均压;通风治理技术;分析探究引言现如今,煤矿安全生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构建安全的工作环境是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火灾和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两大事故。
煤矿生产中,通风安全系数较低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应当认真分析矿井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推动煤矿工程的顺利开展。
1均压通风治理技术原理分析均压通风治理技术,是指运用风窗、风机或联通管道等不同的调节设施,改变矿井巷道压力分布,达到均衡漏风通道进出口端部风压,减小漏风压差,有效控制瓦斯,扑灭火情的目的。
其常用的方式包括设置调节风窗、改良作业面通风系统、开放并联网络和调节风窗与风机联合均压等,其作业原理如下。
1.1调节风窗均压在回风巷道内布设调节风窗,能够提升作业面风流压力,减小其与采空区之间的压差,有效减少采空区内CO等有害气体涌入作业面量。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采空区内存在并联漏风并已出现自燃倾向的情况。
1.2改良作业面通风系统对作业面通风系统的改良实质上就是改变局部通风结构,调整对应区域内通风阻力。
采用这种调节方式,能够在作业面供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大幅缩减采空区漏风通道压力差值,从而有效抑制采空区漏风及自燃现象。
回采工作面均压通风安全技术及应急对策孙胜1 王成2发布时间:2021-08-24T02:20:23.54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3期作者:孙胜1 王成2[导读]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回采工作面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漏风问题,亦或因废旧矿井或缝隙,致使有效风量减少。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719000摘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回采工作面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漏风问题,亦或因废旧矿井或缝隙,致使有效风量减少。
随之而来的,便是井下矿尘浓度超标、温度高、有害气体释放等,影响正常作业,对矿工人身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保障通风安全,鉴于通风系统有着复杂性,还需采用有效的防漏风安全措施,以降低漏风影响,确保空气质量达到作业要求,促进安全生产。
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浅议回采工作面均压通风安全技术及相关应急对策。
关键词:回采工作面;均压通风;安全技术;应急策略引言:煤炭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进行煤炭开采,规范生产、安全作业是根本。
随着煤炭企业数量增加,为确保开采工作稳健推进,应重视对回采工作面均压通风安全技术的研究,避免出现生产事故,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中,均压通风技术有助于化解工作面漏风,避免井下火灾、有害气体释放及氧气供给不足。
一、关于均压通风安全技术的概述在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确保矿井通风良好,注重对井下环境的调节,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石[1]。
当前,很多煤炭企业在进行采矿作业中,其选用的通风方式主要便是矿井抽出式通风。
简单理解,先在通风口安装通风机,利用机械设备将井内空气吸出、再将地面新鲜的空气吸入井内,以这样的方式促进空气流动。
因81104工作面有自身的特殊性,需要采用U形通风。
为了保证井下作业空气质量,还应遵循一定的进回风顺序,避免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身体产生危害。
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因存在着漏风风险,造成有害气体弥漫,井下氧气量不足,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开采作业,还将对井下矿工生命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均压通风技术的外部漏风控制的应用李卫国;孙长胜;张英磊;黄凡;李振一;李阳;贾敏涛【摘要】为解决空场采矿法矿山通风系统外部漏风量大、系统有效风量率低等问题,以抱伦金矿为依托,采用多级机站均压通风技术控制通风系统外部漏风.通过对抱伦金矿外部漏风特征的分析,结合通风系统风压平衡原理,建立风压分布计算模型;采用多级机站通风技术,根据漏风点在通风风路上的分布位置确定了风机的运行工况和通风构筑物的设置形式,重新计算井下风路的压力分布,确保通风系统外部漏风点处于零压两侧的均压区域.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外部漏风量显著降低,风量调控灵活,通风系统有效风量率明显提高.【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3页(P176-178)【关键词】矿井通风;采空区漏风;均压通风;风压平衡;有效风量率【作者】李卫国;孙长胜;张英磊;黄凡;李振一;李阳;贾敏涛【作者单位】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矿井通风系统漏风分为外部漏风和内部漏风,外部漏风是指地表与矿井之间的漏风[1]。
通风系统漏风将形成结构复杂的通风网络,导致其可靠性、有效性和风流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同时,还将导致污风循环、作业环境恶化、主风机效率降低等问题[2-3]。
控制通风系统漏风对于保证井下安全生产,实现系统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通风系统漏风机理分析一般而言,漏风有2个必要条件:一是存在漏风通道,二是漏风通道两端存在压差[2,4]。
采用空场法回采的矿山如果埋深较浅,往往存在贯通地表的采空区,即存在漏风通道。
对于抽出式通风矿井,风机进风侧至地表处于负压区,相对压力为负,即两端存在压差,贯通地表的采空区将转变为外部漏风点,外部空气将通过采空区不受控状态直接进入井下。
后退式回采、折返式通风系统工作面中,风压高低不同,直接影响采空区空气流动,从而有可能助长或抑制采空区中遗留煤炭自燃,也可能将采空区瓦斯诱到上三角、工作面及其回风顺槽中超过允许浓度。
因此近些年来,许多矿井采用均压通风,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取得较好效果。
均压通风是采取某些措施升高或降低工作面及其采空区的空气压力,从而改变采空区漏风状态(控制漏风方向和漏风量),达到抑制采空区中遗留煤炭自燃和防止瓦斯在生产巷道(包括工作面)聚集的目的。
这些措施是利用并联风道、安设风窗或风机,这三项措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均压通风技术在煤矿“一通三防”管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5T11:25:42.4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作者:郭毛毛[导读] 摘要:为解决高瓦斯、自然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异常涌出、遗煤漏风自然等问题,在研究均压通风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童亭煤矿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类型的均压通风技术。
淮北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童亭煤矿安徽淮北 235000摘要:为解决高瓦斯、自然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异常涌出、遗煤漏风自然等问题,在研究均压通风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童亭煤矿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类型的均压通风技术。
实践应用表明:采用对所在通路、并联通路、局部网络间与单调压气室-连通管等进行均压调节,都可以有效地进行压力调节,调控压力分布,从而控制漏风量,抑制采空区瓦斯异常涌出和遗煤自然。
关键词:煤矿;瓦斯涌出;均压通风;安全生产 0引言瓦斯异常涌出、采空区自燃是煤矿最常见灾害,因此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也是煤矿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1~3],其中最常用、最经济的治理措施为均压通风技术[11]。
由于均压通风技术具有原理简单、不需要查明火源的具体位置、对工作人员无害、不影响正常生产等优点,因此为治理煤矿采空区自燃、瓦斯异常涌出提供了一条科学途径,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中。
周连春等将均压防灭火技术应用于老石旦煤矿,将火区工作面上隅角CO浓度从100ppm降到0ppm [4];陈春谏等为解决II类自燃煤层矿井马脊梁矿14-Z煤层8804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上覆采空区有害气体沿裂隙和顶板塌落区域涌入工作面问题,通过对不同治理方案的分析,提出了应用系统均压通风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均压技术治理工作面有害气体是行之有效的[5];杨程轲将均压通风技术应用于工作面瓦斯治理,应用证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回采工作面内瓦斯及有害气体的浓度[6]。
本文在研究均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均压通风技术应用于童亭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过程中,有效解决现场问题,保障了安全生产。
浅谈综采工作面中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1-10T03:42:31.90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1期作者:邓金凯[导读]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综采工作面安全必须得到保障。
针对煤层自燃危险性,探索合理的通风防灭火技术十分重要。
文章对综采工作面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的原理和类型进行分析,论述了均压通风技术和防灭火技术的应用,实现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高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华阳一矿通风工区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摘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综采工作面安全必须得到保障。
针对煤层自燃危险性,探索合理的通风防灭火技术十分重要。
文章对综采工作面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的原理和类型进行分析,论述了均压通风技术和防灭火技术的应用,实现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高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
关键词:煤矿开采;综采工作面;煤层自燃;均压通风技术;防灭火技术 1引言煤矿开采中,因煤层自燃而引发的火灾对煤矿生产和人员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巷道煤柱、地质构造区、采空区的煤层因岩体破裂释放出可燃性气体,导致空气中出现高氧含量区域,为火灾发生提供了条件。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煤层自燃危险性分析,采取均压通风剂和防灭火技术,提高综采工作面生产安全,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2煤层自燃危险性分析煤层自燃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在初期火灾蔓延缓慢,而且着火点不容易发现,火灾容易发生但是灭火较难。
煤层自燃与煤层自身特性、赋存情况、巷道布设、通风系统、采煤工艺等因素相关。
当煤层存在明显的自燃倾向性时,煤层自燃火灾的风险概率高,可分析煤层发火期,然后判断是否属于自燃倾向性高的煤层。
煤层地质情况和赋存情况越复杂,回采后的采空区越容易发生煤炭自燃。
如果巷道布置和支护工艺不当,导致严重丢煤现象,会造成封闭难度增大的问题,一旦发生煤层自燃,对采空区防灭火来说无疑会增加难度。
针对一些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由于矿藏中存在断层或者褶皱发育明显的情况,煤层容易受到张力和挤压力,这样的地质特点容易出现煤层破碎,煤层裂隙发育积存大量的氧,很容易自燃。
对矿井防灭火中均压通风和局部反风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如何控制预防煤矿井下火灾事故的发生,是煤矿管理人员时刻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重点介绍了煤矿井下局部反风和均压通风技术的应用,这也是当前我国煤矿企业最常用的防灭火方法。
本文重点对以上两种防灭火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标签:煤矿防灭火;局部反风技术;均压通风技术;应用1、引言众所周知,在煤矿五大灾害中,火灾的危害不容忽视。
因为井下通风等原因,往往引起火灾的后果比较严重,因此必须引起煤矿各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实践表明,局部反风技术和均压通风技术在预防矿井火灾上效果明显,因此下文我们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具体探讨。
2、局部反風技术操作及优点分析2.1局部反风技术介绍。
局部反风技术是指在矿井某一区域内(如采区、工作面等)利用已有风路或开掘平时不用而发生火灾时才起作用的反风专用通道,使该区域的主要工作地点处于潜在角联风路中,在发生火灾时则可利用角联风路易于控制风流方向的原理,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有关风门,改变风流方向,同时保证矿井主要通风机正常的运转,从而实现在火灾发生时烟流不经过有较多作业人员工作地点、井下设备不受火灾损害的目标。
局部反风系统要结合采区巷道布置形式做好合理布局。
2.2局部反风技术操作方法。
在矿井特别是一些老旧矿井发生火灾时,局部反风技术作用显著。
其主要包括U型后退式局部反风技术和W型后退式局部反风技术。
在灭火时,灭火人员要站在通风一侧,确保其个人安全。
实现局部反风的前提是确保通风网络设备的安全可靠,使风机产生的反风风压大于火风压,并且通风网络要为员工逃离提供足够的反风风量。
2.3局部反风防灭火技术优点分析。
(1)局部反风技术对灭火人员的防火措施做的比较到位,不易发生其他的意外。
(2)局部反风在防灭火的同时不会破坏矿井通风系统,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反向分流。
扩大安全区的范围,能够有效的控制火势蔓延。
(3)局部反风技术操作方便快捷,同时对设备损坏较少,节省人力物力,能够有效的控制不必要的损失。
回采工作面均压通风安全技术及应急对策摘要:生产矿井的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随着采空区顶板垮落,本煤层采空区及上覆采空区内CO等有害气体大量溢出,造成工作面、回风隅角氧气浓度低,有害气体超限,造成人员缺氧、中毒。
回采工作面采用均压通风安全技术,可以对常规通风方式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给工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进而确保了回采期间的安全性。
在综放工作面采用均压安全通风技术措施,既可确保综放作业的平稳进行,又可确保综放作业的安全性。
在这种情况下,文章就回采工作面均压通风技术以及均压期间的应急处置对策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引言:为了提升回采工作面均压通风技术应用的效果,既要注意加强均压通风适用性,又要注意加强均压通风的实用性,使均压通风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点和作用。
这就要求煤矿企业要主动掌握我国目前煤炭生产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行业的总体形势,在确定行业的有关规范和具体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要主动地进行通风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并且要进行设备的改进和更新,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从而确保矿井通风工作的顺利进行。
1回采工作面均压通风安全技术概述1.1均压通风应用意义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在进行矿山开采时,采用的主要是机械抽出式,回采面经常采用 U型通风,胶带巷进风,回风巷回风,后推式的次序进行。
然而,在回采实践中,在负压通风条件下,采空区的空气泄漏量大,造成了上隅角有害气体升高,同时,随着采空区顶板垮落,采空区有害气体的涌出也会造成氧浓度的下降,这不但会威胁到工人的安全,也会妨碍矿井的正常生产,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在回采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采空区与工作面之间的气压保持恒定,防止回采中有害气体泄漏。
1.2均压通风技术系统启用条件均压通风是通过对风量、风压和风流方向的控制,平衡调节回采空间和采空区的风压,减少采空区的漏风,改善工作面两巷的瓦斯及有害气体,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理瓦斯目的。
在矿井通风中,如果采用的通风方法不合理,极易造成采空区与采面上的风压不平衡,造成瓦斯自采空区溢流,造成瓦斯超限,严重影响矿井的开采。
均压通风技术在治理采空区漏风中的应用王洪武1 周连春2 万永军3 张世明2 祁昊2(1.神华乌海能源公司通风管理部内蒙古乌海016000;2.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3.河南省鹤壁市中泰矿业公司河南鹤壁418010)摘要:分析了五虎山矿10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漏风的各种原因,阐述了均压通风技术的实施原则、工作原理、实施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对实施均压通风技术前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均压通风技术在治理采空区漏风方面效果是显著的,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均压通风技术 采空区漏风 治理中图分类号:T D7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898(2010)04-0003-031 瓦斯地质概况五虎山矿是神华乌海能源公司主力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达煤田南翼,核定生产能力为1.8M t/a。
矿井通风方式采用多风井进风、分区抽出式通风。
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瓦斯绝对涌出量为41.64m3/m in,相对涌出量为17.91m3/t,为高瓦斯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为25.57%~28.07%,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3级,为不易自燃煤层。
该矿1001综采工作面位于中盘区九层北翼,东、西、北均为实体煤,南为十层皮带上山,上部为901、903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走向长度488m,倾向长度165m;煤层稳定,结构简单,煤层倾向东,倾角7°左右,煤层厚度1.3~2.8m。
2 问题的提出2009年10月13日1001综采工作面出现有害气体超限,氧气量不足(其中CO为65ppm,O2为18%)的异常情况;矿通风队测风人员现场测风发现,工作面进风巷风量为624m3/m in,回风巷风量为1147m3/m in,进、回风巷风量相差523 m3/m in,由此可判断出采空区向工作面漏风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理采空区漏风,不仅可能造成工作面、回风顺槽有毒有害气体严重超标、氧气含量下降,甚至会引发瓦斯、火灾事故危及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分析认为造成采空区向工作面漏风的主要原因:①1001工作面上部是901、903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与、3工作面采空区的层间距仅为6~5。
由于层间距过小,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顶板垮落,在工作面负压风流的作用下,901、903采空区残余的有害气体通过1001采空区的破碎顶板迅速涌入1001工作面,从而造成漏风现象发生。
②901、903采空区距离地表130m左右,在两工作面回采过一段时间后,采空区上方地表塌陷,造成901、903采空区与地表之间的岩层存在大量的裂隙;在1001工作面负压风流的作用下901、903采空区也必然形成负压区,地表大气也会通过裂隙和901、903采空区涌入1001工作面,这也是造成漏风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3 均压通风技术的应用基于以上漏风原因,决定采用均压通风技术来治理采空区漏风。
该措施实施后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3.1 均压通风技术的实施原则①尽量提高上、下风道的绝对压力,降低压差。
②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要小于全风压风量,以防止局部通风机发生循环风[1]。
3.2 均压通风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施步骤3.2.1 均压通风技术的工作原理均压通风其实质是通过设置调压装置或调整通风系统以降低漏风通道两端的风压差,减少漏风量。
矿井采用均压通风技术主要是控制工作面瓦斯涌出,即通过提高工作面风压,减少外部漏风,从而控制外部各种有害气体涌入工作面,确保工作面正常生产[2]。
从漏风风流流动规律公式=R漏Q漏可以看出,漏风风阻为漏风通道的固有特性,R漏与煤层之间岩层的碎裂程度3第4期2010年12月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HY DRAUL IC COAL M I N I N G&P IPEL I NE T RANSPOR T AT I ONNo.4D ec.20101001901900.1.m1001h2有关,要想通过堵漏来治理漏风比较困难。
若想减少漏风,必须从降低漏风通道两端的压差来考虑,即均衡漏风通道进、出口两端的风压[3]。
图1 1001工作面风网图在实施均压通风之前,用精密气压计对1001工作面两端的压差进行了测定,结果为1.25kPa 。
根据采空区的漏风状况,从局部通风网络图(图1)可以看出,1001采空区漏风线路为网络的角联分支。
由于采空区侧节点4压能高于工作面侧节点2的压能,因此漏风方向从节点4流向节点2。
要使节点2和节点4的压能均衡,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节点2的压能,二是降低节点4的压能。
因此,可在节点2和节点3之间增设2道调节风窗,同时还可以在节点6和节点2之间增设局部风机和两道风门,通过局部通风来提高节点2处的压能。
调节后使节点4压能低于节点2压能,使得漏风方向变为由节点2向节点4,这样就改变了采空区风量的运移方向,达到均压的目的。
3. 2.2 均压通风技术的实施步骤通过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决定采用风门、局部通风机与风窗联合调节的方法进行均压通风。
均压通风前后,1001工作面通风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首先如图3所示,在1001运输顺槽车场往里5m 与20m 的运输巷内各施工一道风门5,作为行人的安全出口;其次,施工时在风门5上预留两个直径为1000ε的硐口,用于风门施工完后穿风筒用;最后在1001运输顺槽绕道(即联络横川)内安装两组4台3×22kW 的局部通风机2,用于给1001运输顺槽供风。
②两道风门5施工完成后,再将风筒3由局部通风机接通到20m 处风门5往里1m 处。
③待以上工作完成后,开启局部通风机2,利用1001回风口(即风眼1)附近的2#调节风窗6调整1001回风顺槽的风量,从而达到均压、调风的目的。
④计划两台局部通风机供风量3.,回风控制在3.。
3.3 实施均压通风技术应注意的事项①1001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设专职瓦斯检查员,密切注意采空区瓦斯的涌出动态,并加强风门、调节风窗的检查管理。
②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
③局部通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且能够自动倒台,避免巷道停风,导致压力不平衡,造成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出。
④加强局部通风管理,风筒吊挂要平直,接头均要采用双反压边,无漏风,无破口。
⑤通风队干部要现场跟班检查督促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严把安全关。
⑥局部瓦斯积聚应及时采用风管加三通导风吹散,消除不安全隐患。
⑦按规定安设瓦斯监测报警断电装置,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
⑧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确保双回路安全供电,消灭失爆,确保完好。
效果分析表、表所列为均压通风前后工作面2010年12月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第4期1000m m in 800m m in 41210014振动故障诊断技术在矿井通风机中的应用马宪亭1 尹新爱2(1.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兖矿集团职工大学,山东邹城,273506。
)摘要:对某煤矿主通风机驱动电动机异常振动的现象,利用振动故障诊断的相关分析、频谱分析、时域波形分析等方法找出了产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采取处理措施,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故障诊断 通风机 振动频率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006-0898(2010)04-0005-030 引言矿井主通风机有离心式和轴流式两大类型,属于典型的旋转机械,工作运行中的振动是影响风机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矿井主通风机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振动性能测试,以保证设备高效、安全、经济地运转。
因此,应用振动参数进行故障诊断,减少风机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1 风机振动频率特征(1)转子不平衡。
主要有风机转子系统质量偏心及风机部件出现缺损,其特征频率为1倍频。
(2)轴线不对中。
由于机器的安装误差和载荷作用下的基础沉降不均等,造成转子轴线之间产生平行移位、轴线角度移位或综合移位等,故障的特征频率多为2倍频。
(3)喘振。
当风机在不稳定区工作时,其流量在瞬间内发生不稳定周期性反复变化的现象。
具有出口风压下降摆动,风机声音异常,噪声大、振动大、机壳温度升高等特征。
相对来讲轴流式风机更容易发生喘振,严重的喘振会导致风机叶片疲劳损坏,对机械危害极大。
喘振特征频率风流情况。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采取均压通风技术后,工作面、回风顺槽的瓦斯浓度下降了将近一半,一氧化碳浓度下降了2/3,氧气浓度明显地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运输顺槽、工作面、回风顺槽的压力明显升高;工作面、回风顺槽的风量明显减少,均压通风前回风顺槽比运输顺槽的风量多523m3/m in(这些风量都是从采空区涌出的乏风量),均压通风后回风顺槽比运输顺槽的风量少87m3/m in(由于工作面风压提高进风巷部分风流进入采空区所致),均压通风后测风人员现场观察数月,上述参数值基本上保持恒定。
通过实施均压通风技术,采空区向工作面漏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1001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表1 均压前地点CH4/%CO/ppm O2/%风量/m3m in-1风压/kPa1001运输顺槽0.42212062489.99 1001工作面0.80651883989.01回风顺槽66表2 均压后地点CH4/%C O/ppm O2/%风量/m3m i n-1风压/kPa 1001运输顺槽0.40202061390.12 1001工作面0.56242057190.23 1001回风顺槽0.51222052690.35 参考文献[1] 王永信,刘新中.中马村矿29042掘进工作面均压通风技术实践[J].中州煤炭.2002(4):48~49[2] 石建祥,方玉印.均压通风技术在苏海图矿回采工作面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0):196~197[3] 张兴,张化凌等.利用均压通风技术预防工作面自然发火[J].煤矿安全.1998(4):14~15作者简介:王洪武(1968-),男,汉族,山东昌乐县人,工程师,神华乌海能源公司通风管理部部长,长期从事煤矿“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55第4期2010年12月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HY DRAUL IC COAL M I N I N G&P IPEL I NE T RANSPOR T AT I ONNo.4D ec.201010010.8918114788.0:20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