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爱因斯坦的生活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生活充满了智慧、创造力和奉
献精神。
他的成就和贡献不仅影响了科学界,也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世界。
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
名音乐家。
从小,爱因斯坦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好奇心。
他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思考从未停止过,这种求知的精神成为了他一生的追求。
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优等生,他对传统的教育方法并不感兴趣。
然而,他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兴趣却异常强烈。
他在学校里表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但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却并不感兴趣。
这种与众不同的学习方式让他在学校里备受孤立,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爱因斯坦在瑞士的一所理工学院学习物理学,他的独特思维和创造力让他在学
术界崭露头角。
他在研究光电效应和相对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这些成就让他成为了当时最受瞩目的科学家之一。
爱因斯坦的生活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研究,他也是一位热爱和平的人道主义者。
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参与了反战运动,并呼吁全世界停止战争。
他的和平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爱因斯坦的生活充满了智慧和奉献精神,他的成就和贡献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成就非凡。
他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告诉我们,和平与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愿我们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读后感爱因斯坦读后感。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理论对现代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的世界观》是爱因斯坦的一部自传体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科学巨匠的思想和人生观。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爱因斯坦的世界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爱因斯坦在书中对于科学的态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强调科学家应当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不断地质疑和探索。
他认为,科学家不应该自满于已有的知识,而应该不断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这种谦逊和谨慎的态度,正是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我看来,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科学领域,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只有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其次,爱因斯坦在书中对于宗教和宇宙的关系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宗教和科学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
他坚信宇宙的秩序和法则是由一个超越人类理解能力的力量所决定的,这种力量可以被称为“上帝”或者“宇宙之谜”。
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然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宗教观念,使得爱因斯坦在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上有着深刻的思考。
在我看来,宗教和科学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来解释宇宙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宗教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最后,爱因斯坦在书中对于人生和幸福也有着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他人的奉献和对知识的追求。
他坚信,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奉献和对知识的追求,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也是他作为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的真实写照。
在我看来,爱因斯坦的这种人生观念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奉献和对知识的追求,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意义。
通过阅读《我的世界观》,我对爱因斯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自己的人生和世界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爱因斯坦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他的思想和人生观念对我们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的马尔姆。
双亲都是犹太人。
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是一个小业主,依靠亲戚的资助经营一家电器设备工厂。
幼年的爱因斯坦略显迟钝,四五岁时还不大会说话,在学校里表现也极为平常。
4岁那年,父亲给了他一个指南针,引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他觉得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那枚指针,这种惊奇感构成了他探索事物的原委的初始动力。
尽管双亲完全没有宗教信仰,但爱因斯坦在幼年时却深深地笃信宗教。
到了12岁,他在阅读通俗科学书籍的过程中认识到,《圣经》里的许多故事都不是真实的。
于是,他终止了宗教信仰而产生了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其结果是对一切权威的怀疑。
后来在求学过程中他接受了父亲的劝告,认识到想谋求职业必须先取得大学文凭,于是投考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
他的优异数学成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却因其他成绩的拖累而没通过入学考试。
大学校长建议他去中学补习一年,再来投考。
他在瑞士阿劳市的阿尔高州立中学学习一年,17岁的时候终于考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和数学。
在此期间,爱因斯坦生活窘迫,每月靠亲戚资助的100瑞士法郎生活。
还要省20瑞士法郎缴纳加入瑞士国籍的归化费。
1901年爱因斯坦取得瑞士国籍,同年毕业。
毕业后,他想留校担任助教,遭到拒绝。
随后他试图谋求中学或技校教师的职位,也没有成功,于是,只得担任家庭教师,偶尔也在中学替别人代课。
1902年,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一份固定的工作——瑞士伯尔尼市专利局专利审查员。
1903年结婚,新娘是他在苏黎世的同学——塞尔维亚姑娘米列娃·玛丽琦。
专利局的工作使爱因斯坦有了可靠的经济保障,而且工作并不繁重,使他能有许多空闲时间从事研究。
爱因斯坦对此非常满意,甚至认为这是最适合物理学的工作方式——从事与物理无关的职业,闲暇时从事研究。
爱因斯坦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他广泛接触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牛顿、安培、休谟、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康德、马赫等各流派哲学著作,许多文学古著,德国古典音乐……他从这些不同的文化中,孜孜不倦地汲取营养,但从不定于一尊。
名人逸事素材摘抄题目:名人逸事素材摘抄——爱因斯坦的幽默与智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以相对论闻名于世。
然而,这位科学巨匠的生涯中,除了严肃的科研工作,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
今天,我们就来摘抄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幽默与智慧的逸事素材。
一、爱因斯坦与记者的对话有一次,一位记者问爱因斯坦:“请问教授,相对论是什么意思?”爱因斯坦回答说:“你坐在美女旁边一小时,感觉只过了一分钟;而如果你坐在一个火炉旁边一分钟,却感觉过了一个小时。
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回答引起了记者的笑声和掌声,他用简单的例子解释了复杂的科学原理,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幽默感。
二、爱因斯坦与孩子的信有一位小女孩曾经写信给爱因斯坦,信中问道:“亲爱的教授,我今年十二岁,对科学很感兴趣。
请问我应该如何开始学习?”爱因斯坦回信说:“亲爱的孩子,我建议你从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开始。
因为这门学科可以帮助你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当你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你就可以逐步深入研究物理学、化学等其他科学领域。
”这封回信不仅体现了爱因斯坦对年轻一代的关爱,也展现了他对科学教育的独到见解。
三、爱因斯坦与罗斯福总统的信在二战期间,爱因斯坦曾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阐述了原子能研究的潜在军事价值。
他在信中说:“通过核裂变反应,我们可以制造出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炸弹。
这种炸弹的威力远远超过现有的任何武器。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种技术,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战争中取得决定性优势。
”这封信促使美国启动了曼哈顿计划,最终研制出了原子弹。
尽管这种武器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悲剧,但无可否认,爱因斯坦的信对二战的结果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也展示了爱因斯坦对科学与社会责任之间微妙平衡的理解。
四、爱因斯坦的名言爱因斯坦曾说:“我之所以比别人更成功,只是因为我比别人更努力。
”这句话体现了他的勤奋和毅力,也是他一生科研成就的写照。
他还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这句话彰显了爱因斯坦对创新和探索的执着追求,也是他成为伟大科学家的关键因素之一。
你最喜欢的科学家是哪个?科学家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而每个人对科学家的喜爱也各有所好。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世界上一些最杰出的科学家吧!一、爱因斯坦 - 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巨匠。
他的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古典力学的理论框架,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独创的思维:爱因斯坦以他那独特而深邃的思维方式,忍耐着大量艰深的计算和推理,最终得出了相对论的伟大理论。
2. 反直觉的发现:相对论的一项关键概念是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这颠覆了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传统观念,展现了爱因斯坦非凡的直觉和洞察力。
3. 影响深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仅指引了粒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方向,还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二、达尔文 - 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被誉为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他的进化论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1. 观察和实证:达尔文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和比较,提出了进化的理论。
2. 适者生存:达尔文的核心概念是"适者生存",他认为不同个体之间的竞争会导致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
3. 深刻的影响:对于人类的存在和生命的多样性,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不仅改变了生物学的发展,也对社会科学、医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居里夫人 - 放射性的探索者玛丽·居里夫人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为人类揭示了放射性现象的奥秘。
1. 坚韧不拔:居里夫人在研究放射性时面对巨大的困难和健康风险,但她始终坚持着,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
2.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镭元素,揭示了放射性现象的性质和应用。
3. 遗产与价值:居里夫人的发现不仅对现代医学和能源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她也为所有女性科学家树立了榜样,展现了女性在科学领域的无限潜力。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
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
生平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父母都是犹太人。
1886年,爱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学校读书。
1888年,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
1889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和哲学著作。
1891年,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892年,开始读康德的著作。
1895年,自学完微积分。
1896年,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
10月,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
1900年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
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
在5~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1904年9月,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
1905年3月,发展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
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
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1906年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1909年10月,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0年10月,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2年提出“光化当量”定律。
1913年他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14年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
爱因斯坦拒绝在鼓吹德国高于一切的“宣言”上签名,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高二历史自主探究学案课题:第20课:世界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创设情境: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在科学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还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而他伟大的人格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科学贡献(一)简介:出生于德国,后加入美国,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二)科学贡献1.相对论(1)相对论的提出:①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提出;②1916年,提出相对论(2)主要内容:①包含两个基本原理:原理和原理②阐述时间、空间、运动、质量非绝对不变,而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3)应用:和世界物质运动规律(低速运动的物质,光速运动或接近光速运动的物质)(4)意义:①物理学:打破了传统的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属性,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危机,可以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为人们认识世界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中,是物理学领域的革命;②思维模式:打破了经典力学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看待世界的途径;③相对论和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2. 质量能量公式: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创立了,为科学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提出的质量能量公式E=MC2,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3. 提出的量子理论二、反对战争--和平捍卫者(一)一战期间,参与发起成立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二)二战期间受德国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因建议研制原子弹而认为是自己最大错误(三)针对20世纪的50年代的核讹诈,1955年,爱因斯坦和罗素联合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反对核战争,呼吁世界和平。
三、爱好音乐的人:爱因斯坦除了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以外,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和优秀小提琴手,古典音乐一直是他生活的伴侣。
四、科学巨匠的遗嘱(一)抵制虚荣:他一生不崇拜偶像,也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做偶像,他从没看重荣誉(二)拒绝哀荣:1955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逝世,留下遗言,葬礼从简,骨灰撒到不为人知的地方。
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知识模块】
1、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创立了,为科学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提出的质量能量公式E=MC2,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震动当时的物理学界。
3、狭义相对论和的问世,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难题,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看法。
4、相对论的提出揭示了时空、物质、运动和引力的统一性,奠定了系统科学的和,为人们的认识打开了新窗口。
5、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和。
6、爱因斯坦作为和平的捍卫者,一战期间,参与发起成立反战团体,二战期间受迫害,被迫移居美国;20世纪的50年代,爱因斯坦和罗素联合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反对。
7、爱因斯坦除了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以外,还是一位和优秀的。
8、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逝世。
问题探究
问题:一位法国物理学家曾经这样评价爱因斯坦:“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
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最光辉的巨星之一。
”“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入的进入了人类思想要领的结构中”。
探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的力学体系的关系。
思路点拨:
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适用有一个前提,即物体在低速情况下运动。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物质运动而变化,爱因斯坦还提出质能转换原理,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3)但并不是说,牛顿的贡献被相对论抹掉,而是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牛顿所创的概念,至今仍然是指导物理学的重要思想。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②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③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的科学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B、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C、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D、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奠定天体力学的基础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B、经典物理学所适用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C、相对论的提出证明经典的物理学是完全错误的
D、量子理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4、广义相对论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A、爱迪生
B、伽利略
C、祖冲之
D、爱因斯坦
5、下列有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与牛顿力学关系的表述,比较准确的是()
A、前者否定后者
B、前者概括后者
C、前者解释后者
D、前者融化后者
6、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间是()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一战”后
D、“二战”后
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A、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B、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
C、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
D、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8、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上,有三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家,他们是()
①哥白尼②牛顿③法拉第④爱因斯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谢谢你们给我说了那么些好话。
如果我相信这些话是真的,那我该是一个疯子,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疯子,所以我不相信”,这段话广为流传,出自哪位科学家之口()A瓦特B达尔文C居里夫人D爱因斯坦
10、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句名言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②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要实现社会价值必须先实现自我价值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请回答:
①“牛顿时代”在物理学上指什么时代?
②有人认为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完全被摸掉。
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牛顿的?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12、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的观点提出质能转换理论后,曾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以便在二战中尽快战胜法西斯国家。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畸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但对无辜平民的伤害也同样令全世界震惊。
爱因斯坦为此非常懊悔。
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的发展?
参考答案
【知识模块】
1、相对论原子弹
2、狭义相对论
3、广义相对论
4、物质观时空观
5、相对论量子理论
6、“新祖国同盟”德国纳粹分子核战争
7、音乐爱好者小提琴手
8、1955
一、选择题:DACDB BDDDD
二、非选择题:
11、①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时代
②爱因斯坦认为,牛顿“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其理论对现代物理学仍然具有指导作用。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在欧洲启蒙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神学的运动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科学时代。
相对论是在经典物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12、答题要点:科学理论对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能造福人类,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也能危害人类。
【知识补充】
相对论的意义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建立以来,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它经受住了实践和历史的考验,是人们普遍承认的真理。
相对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相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相对论从逻辑思想上统一了经典物理学,使经典物理学成为一个完美的科学体系。
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统一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两个体系,指出它们都服从狭义相对性原理,都是对洛伦兹变换协变的,牛顿力学只不过是物体在低速运动下很好的近似规律。
广义相对论又在广义协变的基础上,通过等效原理,建立了局域惯性长与普遍参照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所有物理规律的广义协变形式,并建立了广义协变的引力理论,而牛顿引力理论只是它的一级近似。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物理学只限于惯性系数的问题,从逻辑上得到了合理的安排。
相对论严格地考察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这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给出了科学而系统的时空观和物质观,从而使物理学在逻辑上成为完美的科学体系。
狭义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下的运动规律,并提示了质量与能量相当,给出了质能关系式。
这两项成果对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并不明显,但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却显示了极端的重要性。
因为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一般都比较快,有的接近甚至达到光速,所以粒子的物理学离不开相对论。
质能关系式不仅为量子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且为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根据。
广义相对论建立了完善的引力理论,而引力理论主要涉及的是天体。
到现在,相对论宇宙学进一步发展,而引力波物理、致密天体物理和黑洞物理这些属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的分支学科都有一定的进展,吸引了许多科学家进行研究。
一位法国物理学家曾经这样评价爱因斯坦:“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
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最有光辉的巨星之一”,“按照我的看法,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入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要领的结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