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17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要求: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你见过一百多年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象老屋之“老”)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3.教师配乐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三、朗读练习。
1.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暴、壁、晒”。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暴”是上下结构,注意“氺”不要写成“水”。
“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区分。
“晒”左右结构,左面的“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
六年级下册英语期末测试卷听力部分(40分)一、听录音,请用1、2、3、4、5标明下列单词朗读顺序号。
(5分)( ) stayed ( ) sleep ( ) slept ( ) smarter ( ) shadow二、听句子,从选项中选出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将字母标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10分)( ) 1. A. heavier B. heavy C. stronger( ) 2. A. fall B. fell C. feel( ) 3. A. ateB. sawC. eat ( ) 4. A. studiesB. studyC. studied ( ) 5. A. take B. took C. taking三、听录音,请用1、2、3、4、5标明下列句子的朗读顺序号。
(10分)( ) We should always be nice to each other.( ) The sky is clearer and the sun is brighter.( ) These people are having fun on the farm.( ) Wu Yifan is telling his mother about the dream.( ) There was no gym in my school twenty years ago.四、听录音选答语,请将答语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10分)( ) 1.( ) 2.( ) 3.( ) 4.( ) 5.五、听录音填空,根据你听到的录音内容补全下面一段话。
(5分)I’m excited, because I am going to take a trip with Amy, Mike and Mike’s parents. Amy is two years __________ than me, but she’s ______. Mike is my best friend. He _____ From Canada. His father is our English teacher, Mr Smith. His class is so fun. Mike’s mother is an engineer. She often cooks good for us. She likes _____ pictures and listening to music very much. Tomorrow we’ll go by train. I am going to buy some______ for you.笔试部分(60分)一、根据句子需要,写出单词的适当形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连加和估算)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连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连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行整数加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具模型、练习题。
2. 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连加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与发现- 学生观察PPT上的图片,找出连加的问题。
-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总结。
- 活动二:动手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教具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连加问题。
- 学生分享操作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 活动三: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连加问题的解决方法。
-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践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连加问题的解决方法。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连加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学会了整数加法的估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教材小学英语PEP三年级上册Unit4--We-love-animals教案教新版人教版教材小学英语PEP三年级上册Unit4 We love animals教案教学设计Unit4 We love animals . 第一课时一.教材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e love animals.本教材特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交际功能为主要线路,兼顾语言结构,本节教材主要是学习十种动物的英文名称: cat, dog, monkey, duck, panda, bird ,pig, elephant, tiger, bear, 并能运用简单的句子描述。
2.教材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小动物,如何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这些动物的名称是本单元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表达对各种动物的拥有喜爱,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What’s this It’s…. What’s that Look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 能听懂、会说 ,A funny dog! cool! I like it.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
2. 能听说、认读一些常见的动物的单词cat, dog,monkey, duck, panda, bird, pig, elephant, zoo ,tiger, bear并能用英文介绍这些小动物。
3.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模仿动物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听、说、认读十个有关动物的词汇;句型What’s this?...及答语It’s …2、难点:elephant前用冠词 an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是结合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活动的特点,掌握知识,并灵活地运用。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成功,从而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最终使他们形成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四.教法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用了直观演示、讲读、游戏、表演、TPR愉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持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促使他们兴趣发展到产生要学好它的志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1学情分析:在学习“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连续进位相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和两位数进位相加,对列竖式进位相加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激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材第38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进行验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验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教学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先估一估,再笔算下列各题。
238+91= 659+306=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我们学习了不连续进位的加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接着完成有关湿地生物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
例3、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请看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我知道了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呢?自己尝试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求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就是把野生植物的种类数与野生动物的种类数相加,算式是445+298。
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结果是:我们可以用口算,把298看作300,这样445+300=745;刚才多加了2,所以再减2,745—2=743。
Unit4 We love animals单元备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重点字母:Jj、Kk、Ll、Mm、Nn2.重点词汇:duck、pig、cat、bear、dog、elephant、monkey、bird、tiger、panda、zoo3.重点句型:—What's this?—It's a/an... —What's that?—It's a/an...【能力目标】1. 能够在图片、实物、情景中运用句型问答近处的物品。
2.能运用句型问答远处的物品。
3.能运用句子“Cool!I like it.”表达赞美。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听、说、认读、写字母Jj~Nn,听、说、认读单词duck、pig、cat、bear、dog、zoo、bird、panda、tiger、elephant、monkey。
2.句型“—What's this?—It's a/an...”“—What's that?—It's a/an...”的运用。
教学难点:1.正确规范地书写字母。
2.熟练地运用句型问答近处的物品。
3.能在语境中区分和运用“What's this?”和“What's that?”。
教学准备:课本、人物头饰、不同颜色的蜡笔、字母卡片图、课件。
课时安排:6课时第 1 页共 14 页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4单元教案第 2 页共 14 页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Part A Let’s talk & Let’s play二、教学目标1.能理解对话,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根据对话的情景进行对话角色表演。
2. 能够听说dog, duck, bear三种动物的名称。
3. 能在语境中运用What's this? It's a ... 来交流动物信息。
4. 了解英语中部分动物叫声的拟声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单
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 掌握数0的数学意义及其表示方法。
- 能够正确读、用、写数0,了解数0的位置。
- 能够利用数0进行相减运算。
- 了解数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0个物体或用数字0进行介绍,引起学生对数0的注意。
2. 研究:教师介绍数0的概念和数学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感受数0的存在。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数0的读写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读、用、写数0。
4. 实例演练:给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0进行相减运算。
5. 拓展应用:通过与日常生活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数0的实际应用,并鼓励他们举一些例子加深理解。
6. 小结:对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对数0的掌握情况。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题目,要求学生巩固数0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资源
- 数字卡片(0)
- 实物(例如,书本等)
教学评估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数0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 学生完成的练题目。
参考资料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加减法的验算。
3.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
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
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
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加强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如,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
因此,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大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计算法则,完善认知结构。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限,为机械记忆,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提供探索法则的线索,为学生经历法则的形成过程提供空间。
3.将“验算”分散编排改变原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