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学案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755.00 KB
- 文档页数:10
2020届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的综合判断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5种常见图像(1)浓度(或物质的量)—时间图像描述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的过程,如:反应A(g)+B(g)⇌AB(g)的浓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2)体积分数—温度图像描述平衡进程,如:在容积相同的不同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相同量的N2和H2,在不同温度下,任其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在某一时刻,测定NH3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A、B未到达平衡;C点最大,恰好到达平衡;D、E体积分数变小,是升温平衡逆向移动的结果。
可推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速率—时间图像描述平衡移动的本质,如: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升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4)物质的量(或浓度、转化率、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像描述温度(或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如:放热反应2X(g)+Y(g)⇌2Z(g),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p1>p2。
(5)恒压(或恒温)线描述反应在不同压强或温度下,平衡移动与反应特征的关系,如:m A(g)+n B(g)⇌x C(g)+y D(g),A的转化率R A与p、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吸热,m+n>x+y。
2.速率、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模板例1一定条件下,CH 4与H 2O(g)发生反应:CH 4(g)+H 2O(g)⇌CO(g)+3H 2(g)。
设起始n (H 2O )n (CH 4)=Z ,在恒压下,平衡时φ(CH 4)的体积分数与Z 和T (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ΔH >0B .图中Z 的大小为a >3>bC .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n (H 2O )n (CH 4)=3 D .温度不变时,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 4)减小解析 分析图像可知,随着温度升高CH 4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焓变ΔH >0,A 项正确;起始时,n (H 2O )n (CH 4)的值越大,则CH 4的体积分数越小,则a <3<b ,B 项错误;起始时n (H 2O )n (CH 4)=3,随着反应进行,CH 4和H 2O 按等物质的量反应,故平衡时n (H 2O )n (CH 4)不是3,C 项错误;温度不变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CH 4的体积分数增大,D 项错误。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化学反应有快有慢,怎样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呢?请完成下列知识点:1.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1)计算公式:。
(2)常用单位:mol·L-1·s-1或mol·L-1·min-1。
2.意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3.规律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v(A)∶v(B)∶v(C)∶v(D)=m∶n∶p∶q。
知识点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溶液中产生气泡速率的相对大小为热水>常温(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效 果 自 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2)由v =Δc Δt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 ) (3)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4)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 -1·s -1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1( )(5)升温时不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 )(6)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H 2的量,可向其中加入KNO 3溶液( )(7)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再增加CaCO 3固体,反应速率不变,但把CaCO 3固体粉碎,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1)×(2)×(3)√(4)×(5)√(6)×(7)√2.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__________________。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过关检测(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2mol 的SO 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 2+O 22SO 3,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 的SO 3B .可逆反应是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C .CaCO 3=====△CaO +CO 2↑与CaO +CO 2===CaCO 3互为可逆反应 D .只要是可逆反应,均不能进行到底 答案 D2.(2020年湖北宜昌)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
下列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v 正(B)=2v 逆(C)B .每消耗1molC ,同时生成1molD C .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答案 D3.(2020年湖北黄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向含有2mol 的SO 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 2+O 22SO 3,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 的SO 3B .可逆反应是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C .CaCO 3=====△CaO +CO 2↑与CaO +CO 2===CaCO 3互为可逆反应D .只要是可逆反应,均不能进行到底 答案 D4..(2020·浙江11月选考,14)已知X(g)+Y(g)2W(g)+M (g) ΔH =-a kJ·mol -1(a >0)。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 与1molY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 kJB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 与W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C .当X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D .若增大Y 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 C5.将等物质的量的N2、H2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N2(g)+3H2(g) 2NH3(g) ΔH<0。
(2)化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3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1种满足下列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1种)。
①含有两个—NH 2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吸收峰。
(4)结合上述流程写出以乙醇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2)(3)(4)CH 3CH 2OH ――→O 2/Cu△CH 3CHO ――→NaCNNH 4Cl―――→H +/H 2O―――→一定条件B 组1.(2018·广东江门高考模拟)槟榔碱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2)化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3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1种满足下列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1种)。
①含有两个—NH 2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吸收峰。
(4)结合上述流程写出以乙醇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2)(3)(4)CH 3CH 2OH ――→O 2/Cu△CH 3CHO ――→NaCNNH 4Cl―――→H +/H 2O―――→一定条件B 组1.(2018·广东江门高考模拟)槟榔碱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2)化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3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1种满足下列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1种)。
①含有两个—NH 2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吸收峰。
(4)结合上述流程写出以乙醇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2)(3)(4)CH 3CH 2OH ――→O 2/Cu△CH 3CHO ――→NaCNNH 4Cl―――→H +/H 2O―――→一定条件B 组1.(2018·广东江门高考模拟)槟榔碱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2)化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3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第22讲化学反应速率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知识梳理]1.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
[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2)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都必须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正反应速率,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逆反应速率。
()(4)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
()(5)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6)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7)化学反应速率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答案:(1)×(2)×(3)×(4)×(5)√(6)×(7)×2.(教材改编题)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 s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用I2(s)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________(填“能”或“否”)。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高频)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高频)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研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中频)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关系对于已知反应m A(g)+n B(g)p C(g)+q D(g),其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当单位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A)∶v(B)∶v(C)∶v(D)=m∶n∶p∶q。
3.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1)原则: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有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加以利用。
(2)测定的角度①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如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②依靠科学仪器测量的性质,如颜色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③溶液中利用颜色深浅与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测量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主要因素。
如相同条件下Mg、Al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大小关系为Mg>Al。
2.外因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
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C(s)+H2O(g)H2(g)+CO(g)反应v(C)=v(H2O)()(2)化学反应速率一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小()(3)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根本因素是温度、浓度和催化剂()(4)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HNO3分别与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5)Mg和Fe与0.1 mol·L-1的盐酸反应速率相同()(6)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与0.1 mol·L-1的盐酸反应的速率相同()(7)升高温度,可以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加快()(8)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加快()(9)双氧水中加入MnO2,可以使生成O2的速率增大,是因为MnO2的催化作用()(10)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答案】(1)×(2)×(3)×(4)√(5)×(6)×(7)√(8)×(9)√(10)×2.如图表示800 ℃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节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模型。
通过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知识点一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2.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浓度范围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 2(g)+Y 2(g)2Z(g)起始浓度(mol·L -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 -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 -1) 0.2 0.4 0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X 2∈(0,0.2),Y 2∈(0.2,0.4),Z∈(0,0.4)。
3.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建立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密闭容器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知识整合】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常用单位:mol·L-1·s-1、mol·L-1·min-1。
(3)速率大小判断方法:对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的方法是将其换算为同一种物质再进行比较,同时,还要注意其单位是否统一,若单位不统一,要先将单位统一,否则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
①对反应物来说,Δc=c(始)-c(终);对生成物来说,Δc=c(终)-c(始)。
②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
例如反应:mA(g)+nB(g)pC(g),其速率比为v(A)∶v(B)∶v(C)=m∶n∶p。
③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
2.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一个条件)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减小。
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程度相同。
其他因素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照、放射线辐射、超声波等。
(1)当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程度不同,取决于反应的热效应和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2)当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同。
(3)温度对吸热方向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大;压强对体积减小方向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大。
3.利用有效碰撞理论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方法】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两个问题(1)灵活应用“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浓度变化量之比=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这一公式求算化学反应速率,确定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考纲解读]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2.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4.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
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第21讲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内因(根本因素)反应物本身的□07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①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a.活化分子:能够发生□16有效碰撞的分子。
b.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17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18E3,反应热为□19E1-E2(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
c.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②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
(×)错因: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2)温度、催化剂能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错因:同一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的快慢相同。
(4)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错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不变。
(6)对可逆反应FeCl3+3KSCN Fe(SCN)3+3KCl,增加氯化钾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
(×)错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所以改变KCl 的量对该反应无影响。
(7)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固定的,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已知反应①N2+3H22NH3ΔH<0,反应②C+CO2===2COΔH>0,升温时,反应①速率增大,反应②速率减小。
(×)错因:升高温度时,反应①、②的速率均增加。
2.教材改编题(据人教选修四P19 T5)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t min后,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 mol·L-1,c(Y2)=0.6 mol·L-1,c(Z)=0.4 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2X2+3Y22X2Y3B.3X2+2Y22X3Y2C.X2+2Y22XY2D.2X2+Y22X2Y答案 B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及有关的计算[典例1](2018·南昌模拟)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1。
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8 mol·L-1·s-1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C.在2 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 mol·L-1·min-1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解析A项,A物质是固体,浓度视为常数,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错误;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其比值为3∶2∶1,B正确、D错误;C项,v(B)=0.62mol·L-1·min-1=0.3 mol·L-1·min-1,但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错误。
答案 B名师精讲1.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1)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且无论用反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均取正值。
(2)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物质的浓度视为常数。
2.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三个方法(1)定义式法:v(B)=Δc(B)Δt=Δn(B)V·Δt。
(2)比例关系法: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如m A(g)+n B(g)===p C(g)中,v(A)∶v(B)∶v(C)=m∶n∶p。
(3)三段式法:列起始量、转化量、最终量,再根据定义式或比例关系计算。
3.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方法(1)同一物质比较法。
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2)归一法。
当化学反应速率单位一致时,可用各物质的速率除以该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即全部“归一”,然后比较,数值大的反应速率最大。
注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确保所比较物质的速率单位统一。
1.(2018·长沙模拟)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s-1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④v(D)=0.45 mol·L-1·s-1。
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B.①>④>②=③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答案 B解析用比值法进行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v(A)=0.45 mol·L-1·s-1;13v(B)=13×0.6=0.2 mol·L-1·s-1;12v(C)=12×0.4=0.2 mol·L-1·s-1;12v(D)=12×0.45=0.225 mol·L-1·s-1,故①>④>②=③,B项正确。
2.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3 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内v(H2)是()A.0.2 mol/(L·min) B.0.6 mol/(L·min)C.0.1 mol/(L·min) D.0.3 mol/(L·min)答案 C解析考点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典例2](2018·江南十校联考)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①增加C的量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①固体用量的改变对速率几乎没有影响,正确;②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速率增大,错误;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速率不变,正确;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各物质的浓度减小,速率减小,错误。
答案 C名师精讲1.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的几点说明(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1)升高温度,不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均加快。
(2)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进行的程度。
(3)压强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①改变压强,实质是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来实现化学反应速率改变的。
若压强改变导致了反应物浓度增大或减小,则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大或减小。
②根据上述第①条原则,充入惰性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③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体系压强,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4)固体反应物量的增减,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固体的表面积改变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控制变量法”的解题方法3.(2018·石家庄四校联考)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
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答案 D解析从图中四条曲线可判断a反应最快,d反应最慢,A项正确;第1、2、4组实验温度相同,1、2组铁为粉末状,反应速率:1>2>4,故第1组实验中盐酸浓度大于2.5 mol·L-1,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B、C正确;若第3组实验的温度低于30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反应速率应该比第4组慢,与实验事实不符,D项错误。
4.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MnO-4+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用4 mL 0.001 mol·L-1KMnO4溶液与2 mL 0.01 mol·L-1 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改变的条件如表所示:(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用Ⅰ~Ⅳ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_和______。
(3)对比实验Ⅰ和Ⅳ,可以研究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1 mL 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 (1)2∶5 (2)Ⅰ Ⅱ Ⅰ Ⅲ(3)c (H +)(或硫酸溶液的浓度) 确保所有实验中c (KMnO 4)、c (H 2C 2O 4)不变和总体积不变解析 (1)MnO -4――→得5e -Mn 2+,H 2C 2O 4――→失2e -2CO 2。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数目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目可确定MnO -4与H 2C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