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40.56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案
第一课: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玻璃烧杯、试管、搅拌棒等。
2.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等。
教学过程:
1. 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进行实验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2.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题目训练。
3. 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原因,进行讨论和展示实验数据。
4.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其原因,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拓展与归类·专题研析三 “三段式”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解答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题时,一般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及平衡量,再根据题设其他条件和定律列方程求解。
如反应:mA(g)+nB(g)⇌pC(g)+qD(g),令A 、B 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 、bmol ,达到平衡后,A 的转化量为mxmol ,容器容积为VL ,则有以下“三段式”关系: mA(g)+nB(g)⇌pC(g)+qD(g)起始/mol a b 0 0转化/mol mx nx px qx平衡/mol a -mx b -nx px qx对于反应物:n(平)=n(始)-n(转)对于生成物:n(平)=n(始)+n(转)则①c 平(A)=a -mx V mol·L -1 ②α平(A)=mx a ×100%,α(A)∶α(B)=mx a ∶nx b =mb na③φ(A)=a -mx a +b +(p +q -m -n )x×100% ④p 平p 始=a +b +(p +q -m -n )x a +b⑤ρ混=a ·M (A )+b ·M (B )Vg ·L -1[其中M(A)、M(B)分别为A 、B 的摩尔质量] ⑥平衡时体系的平均摩尔质量:M =a ·M (A )+b ·M (B )a +b +(p +q -m -n )xg ·mol -1 例题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CO 2(g)和6molH 2(g)置于容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g)。
反应进行到5s 时,测得CO 2的物质的量为1.4mol ,则:(1)5s 时,生成物CH 3OH 的浓度为__0.3__mol/L__。
(2)0~5s 内,用反应物H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 2)=__0.18__mol/(L·s)__。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测定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3. 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 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
3. 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操作
1. 准备实验用品:试管、试剂、计时器等;
2. 进行反应速率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三、实验分析
1.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
2. 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
四、反馈与总结
1. 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
2. 检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作业布置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实验操作是否清晰明了,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2. 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参加化学反应实验和比赛,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其应用能力。
扩展阅读:
1. 给学生推荐相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教材和论文,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该领域;
2. 鼓励学生参加化学实验俱乐部,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免费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
主题: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学会计算反应速率和绘制速率曲线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反应速率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二、学习(30分钟)
1. 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讲解如何绘制速率曲线图,分析曲线图上不同部分的含义
三、实践(20分钟)
1.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反应速率实验,并记录数据
2. 让学生计算反应速率,并绘制速率曲线图
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和可能的原因
四、总结(1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反应速率以实现特定的化学反应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对反应速率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备注:教案中的实验和课堂练习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初步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其他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催化剂外,还有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溶液的浓度、反应物的状态、压强、溶剂、光照、电磁波等许多因素。
1.能否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提示:不能;原因是纯液体或固体物质的浓度一般视为常数,单纯改变它们的用量,浓度视为不变。
2.一定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6 mol H2,反应2 min后,测得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1)分别求出2 min内用N2、H2和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提示:N2+3H22NH3起始浓度(mol·L-1) 1 3 0变化浓度(mol·L-1) 0.2 0.6 0.42 min时浓度(mol·L-1) 0.8 2.4 0.4v(N2)=0.2 mol·L-12 min=0.1 mol·L-1·min-1,v(H2)=0.6 mol·L-12 min=0.3 mol·L-1·min-1,v(NH3)=0.4 mol·L-12 min=0.2 mol·L-1·min-1。
(2)用N2、H2和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是否相等?其数值大小有何关系?提示:不相等;v(N2)∶v(H2)∶v(NH3)=0.1∶0.3∶0.2=1∶3∶2,即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哪个产生气泡的速率快?为什么?提示:粉末状大理石与盐酸反应速率快,因为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利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操作。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概念引入(5分钟)
通过实验现象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反应速率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5分钟)
- 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形成的速度称为化学反应速率。
-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来计算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化
学方程式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来进行计算。
3. 影响因素(10分钟)
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
4. 实验操作(20分钟)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化学反应速率,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并测量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从而计算反应速率。
5.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实验操作进
行总结。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方向。
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实验物质、实验记录表、教学PPT等。
教学评估: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来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影响因素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秀9篇】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篇一教学过程: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来表示,单位为:l/L,时间用t来表示,单位为:秒(s)或分(in)或小时(h)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V == △C/ t 单位是:l/(Ls)或l/(Lin)或l/(Lh)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例题】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l和3l的H2和N2,发生N2 + 3H2 2NH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N2 + 3H2 2NH3起始量(l):1 3 02s末量(l):1-0.2 3-0.6 0.4变化量(l):0.2 0.6 0.4则VN2==0.2/2×2==0.05 l/(Ls)VH2==0.6/2×2==0.15 l/(Ls)VNH3==0.4/2×2==0.1 l/(Ls)【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4.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即:VN2 :VH2 :VNH3 ==== 1 :3 :2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aA + bB == cC + dD来说有:VA :VB :VC :VD === △CA :△CB :△CC :△CD === △nA :△nB :△nC :△nD==== a :b :c :d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够进行速率常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速率常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反应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反应速率的意义。
二、学习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5分钟)
1. 提出问题:什么是反应速率?如何计算反应速率?
2. 讲解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三、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0分钟)
1. 小组讨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为什么?
2. 展示实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相同反应的实验,观察反应速率的差异。
3. 总结:温度、浓度、压力等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
四、速率常数的计算(15分钟)
1. 提出问题:速率常数是什么?如何计算速率常数?
2. 讲解速率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例计算。
五、实验操作(20分钟)
学生进行速率常数的实验操作,观察反应过程,并计算速率常数。
六、课堂讨论(10分钟)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练习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计算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计算速率常数的方法。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
3. 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内容:
1. 反应速率的定义。
2.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计时器、反应物。
2. 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介绍反应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反应速率。
2. 展示一种反应的示例,让学生观察反应的进行过程。
3. 说明如何计算反应速率,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反应速率。
5. 总结本课内容,强调反应速率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1. 复习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讨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5. 拓展讨论,探讨不同反应速率对化学工业的影响。
教学方式:
1. 实验操作。
2. 小组讨论。
3. 教师讲解。
课堂作业:
1. 计算反应速率的习题。
2. 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小组讨论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反应速率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重视和深入了解反应速率这一内容。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复习—学案班次 姓名目标要求:1.复习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知道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掌握对同一化学反应中以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值的差异。
3.知道实验测定物质反应速率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设计的观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知识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用____________内反应物______的减少量或生成物_____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2、表达式: (定量)3、单位: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等【注意事项】(1)定量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其反应速率都取正值,且是某一段时间内的__________速率。
(3)同一化学反应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4) 速率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表示 。
例1:某温度时,在2 L 的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1)从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X 、Y 、Z 的平均速率分别是多少?(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课堂练习1. 在2L 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N 2和3molH 2,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反应,5min 后测得反应混合物中NH 3占25%(体积分数)则此时用氮气表示反应速率为( )mol/lminA 0.05B 0.1C 0.125D 0.25t C v ∆∆=6、实验证明:温度每升高10°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经验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7、催化剂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试用碰撞理论加以解释。
8、还有哪些外因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例2、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
新课标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探究:一、化学反应的速率[阅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自学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2.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呢?3.大家是否能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归纳出它的数学表达式呢?[思考]某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5min内由6mol/L变成了2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思考]有那些条件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呢?[思考与交流]1.人们为什么使用电冰箱储存食物?2.人们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采用粉碎反应物。
原因是什么?3.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通常将固体反应物溶于水中,配成溶液进行反应,为什么?4.实验室常用浓度30%左右的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气泡变的稀少(锌粒有剩余),如果添加一些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气泡又重新增多起来。
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科学视野-神奇的催化剂思考:催化剂有那些特性?达标练习1.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火灾发生 B.防止污染面粉 C.吸烟有害健康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2.可逆反应2S02+O22S03,如果υ(S02)=O.05 mol/(L·min),用一定的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 )。
A.1 mo1/L B.O.9 mol/L C.O.2mol/L D.0.1mol/L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 s末的勘υ(H2)=O.3 mol/(L·s),则3 s末NH3的浓度为( )。
A.0.45 mol/L B.0.6 mol/L C.O.9 mol/L D.1.2 mol/L4.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的因素是( )。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教案标题: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和试剂。
2.准备一份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报告模板。
3.准备一些相关的实验案例和反应机理的图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化学反应会快,而另一些则比较慢?二、理论讲解(30分钟)1.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产物生成的量。
2.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可以利用反应物的消失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来计算反应速率。
3.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4.通过实验案例和图示,具体解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5.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粒子速度和碰撞频率是如何与反应速率相关的?三、实验操作(40分钟)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的内容可以选择一种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研究。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模板并进行小结。
四、归纳总结(20分钟)1.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分析实验数据。
2.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和结论。
3.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活化能、反应路径和反应机理之间的关系。
五、拓展延伸(20分钟)1.谈论一些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实际应用和工业生产中的案例。
2.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控制化学反应速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3.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究。
六、作业布置(10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机理,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反思:1.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水平。
教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
科目:化学
年级:高中,必修二
教材版本:人教版
课时:第一课时
主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能够描述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何计算。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阐述影响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表面积等。
3. 能够运用速率方程式和实验数据分析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讨论为什么有些反应速率快,有些反应速率慢。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讨论影响速率的因素。
总结:总结影响速率的因素,并介绍如何计算反应速率。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加深对速率的理解。
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答题评价学生对速率的掌握程度。
拓展:引导学生探究其他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分析其原因。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
1. 定义
2. 影响因素
- 温度
- 浓度
- 表面积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并自主研究其他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探索。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2.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式: ,单位: 。
例1.某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5min 内由6mol/L 变成了2mol/L ,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例2.反应4NH3+5O 2 4NO+6H 2O 在5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秒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NO 来表示为多少?若用O 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速率是多少?4.注意理解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是正值;(2)一般计算出来的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___速率,不同时刻的化学反应速率是不相同的;(3) 不用固体、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4)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可能___相同,但其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__________之比。
知识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基础训练】1.在N2 + 3H2= 2NH3反应中,自开始至2秒,氨的浓度由0变为0. 6 mol/L,则以氨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2.在2L密闭容器中充有2molSO2和一定量O2发生下列反应2SO2+O22SO3,经4min后测得SO2为0.4mol,则O2的反应速率是()A.0.1mol/(L·min)B.0.2mol/(L·min)C.0.3mol/(L·min) D.0.05mol/(L·min)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经4min生成Y的浓度从零增加到0.24mol/L,而反应物X的浓度从0.3 mol/L变化到0.22 mol/L,那么该反应可能是()A.3X═Y + Z B.X + Z═2Y C.X + 2Z═3Y D.X═Y + 3Z4.一个2L的密闭容器,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若最初加入的A、B都是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min),,则10min后容器中B是()A.2.8mol B.1.6mol C.3.2mol D.3.6mol5.反应A+3B2C+D在四种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 = 0.15mol/(L·min);②v(B) = 0.6mol/(L·min);③v(C) =0.4mol/(L·min);④v(D) = 0.45mol/(L·min)。
高一化学导学案制作人:李扬彬审核人:郑秋华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组序: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分解速率的影响分解速率的影响3反应速率的关系:回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在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例子、应用。
结合探究实验及课本: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
②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④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思考与交流2]教材P49另外请解释:1、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快。
2、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3、工业合成氨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课堂练习:练习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 加热B.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D.练习2. 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 NaOH固体B. 水C. CuSO【知能检测】1、同质量的锌与稀硫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最大,选择下列组合中的反应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10%的稀硫酸⑤15%的稀硫酸⑥片后静置A. ②⑥⑦⑩B. ①④⑧⑩2、反应2A+3B=C+2D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表达正确的是A. v(C)=0.01 mo l·L-1·s-1C. v(A)=0.01 mo l·L-1·s-13、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A. 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C.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mo l L HC l和0124./mo l L HS O与2B.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同01./mo lC.M g A l、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01.mo lD.01./mo l L HC l和013./mo l L HNO与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大理石反应,速率相同5.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的因素是A.温度 B.压强 C.浓度6.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二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作用。
判断以下反应的“快”与“慢”:
●炸药爆炸 ●中和反应 ●金属锈蚀
●塑料老化 ●食物腐败 ●溶洞形成
2、以上仅仅是“定性”表示出化学反应的快慢,能否“定量”表示出呢? v
1、意义: 表征化学反应进行的 。
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表达式:
4、单位:
例1、在某一化学反应里,反应物A 的浓度在10s 内从L 变成L 。
在这10s 内A 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多少?
练习1、在一定条件下,向1L 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 2和10molH 2,发生反应N 2+3H 2≒2NH 3,两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 。
计算V(N 2) 为多少?V(H 2) 、V(NH 3)呢? 组内探讨:
1、化学反应速率在取值上有何特点?
2、所有的反应物或者生成物是否都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v =△c/△t ,此处化学反应速率是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
4、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是否相同,它们有何数值关系?
思考: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对它们进行大小比较?
练习2、反应A (g )+3B (g )=2C (g )+2D (g ),
在不同的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 v (D )=() B . v (C )=() C . v (B )=() D . v (A )=()
小结: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当进行速率大小比较时,可 。
二、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影响因素 【活动-探究】
实验目的: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 探究内容:
1、预测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
2、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所给试剂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 【方法导引】
怎样比较和判断反应的快慢?
1、气泡放出的速度
2、反应物消耗的速度
3、沉淀生成的速度
4、颜色变化的快慢 等
注意:在探讨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
试剂:锌片;盐酸(·L -1、3mol·L -1);锌粉
仪器:试管、药匙、镊子、胶头滴管、试管夹
【知识拓展】实验室里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反应原
理: 。
装置特点:固+液,不加热 ,类似于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
收集特点:排水法收集,与空气密度接近,最好不用向上排空气法 【小结】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 内因: 2、 外因:浓度: 温度:
表面积(即接触面积): 催化剂:
注意:压强(气体)、光波、电磁波、超声波、溶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练习3、解释以下现象:
1、实验室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加剧烈
2、新鲜的水果和食物保存在冰箱里能存放得更久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使用二氧化锰反应更快
( )
A 、增大反应物的量
B 、 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2.已知反应:4A +3B===2C +D,2 min 后B 的浓
度减少了 mol ·L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 min 内,用A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mol ·L
-
1
·min -1
B .2 min 内,用
C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mol ·L
-
1
·
min
-
1
C .
在2 min 末的
反应速率,用B 表示
是 mol ·L -
1·min -
1
D .用A 、B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相等 3.把下列四种X 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 -
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 ,此
时,X 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
A .10℃ 20 mL 3 mol·L
-1
的X 溶液
B .20℃ 30 mL 2 mol·L -
1的X 溶液 C .20℃ 10 mL 4 mol·L -
1的X 溶液 D .10℃ 10 mL 2 mol·L
-1的X 溶液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便是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一种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增加
(2)化学反应速率仅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3)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4)对于任何反应来说,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5)大小、形状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二者的速率相等
(6)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下,浓硝酸分解的速率一样
(7)镁条与盐酸反应时,开始反应和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相同 得分 批阅时间
1(5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 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1·s-1,是指在1 s时某物质的浓度是mol·L-1
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
2(每空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在溶液中进
行的反应A+B===C+
D的反应速率,他们使
A、B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
C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
变化情况,绘制出如下
图所示的曲线。
据此,
请完成以下问题:
(1)在0~t1、t1~t2、t2~t3各相同的时间段里,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C的量最多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
(2)在t4后,C的浓度不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