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声现象)
- 格式:docx
- 大小:18.34 KB
- 文档页数:2
《声现象》过关测试题 姓名 总分一、 请你选一选(20×3分=60分)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A .频率不同B .振幅不同C .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 .响度不同2.如图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4.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景海鹏、刘旺、刘洋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 .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 .乐器商店的标志7.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 .固体能传播声音快B .固体不能传播声音C .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D .固体传播声音传播得慢8.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 )A .听到枪声同时按下跑表B .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C .听枪声和看到白烟都有可以按跑表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9、20号东兴中心校八年级物理周末作业(声现象—温度测量)一、选择题(答案写在题号的前面)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所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2、在电话中听到熟人说话可辨别对方是谁,是靠辨别对方发出的声音的A.音色B.频率C.音调D.响度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B、只要物体振动,一定有声波产生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 D.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4、中国成语中有“曲高和寡”一词,其中“高”的意思是A. 声音高昂B. 音调高C. 高雅难懂D. 都有可能5、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A.0℃的冰比0℃的水冷B.0℃的水比0℃的冰冷C.0℃的冰与0℃的水的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6、为了减弱我们教室内受到的噪声干扰,下列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关闭门窗B、由交警部门在校区附近设立禁鸣标志C、在学校围墙边植树造林D、在耳朵里塞一小团棉花7、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液体能传声的是A、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网里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C、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D、依靠潜水艇的声音,判断潜水艇的位置8、“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的高低B、响度的大小C、音色的好坏D、以上说法都可以9、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1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C.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12、小提琴和钢琴都发出C调的“Do”,小明仍能区分开小提琴还是钢琴的琴声,这是依据A.它们的声音的高低不同B.它们的音调不同C.它们的响度不同D.它们的音色不同1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14、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B.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C.用酒精加热物体时,应让物体贴近焰芯加热 D.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15、“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响度太小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16、下面是使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A.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取出温度计D.让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待温度计内液面稳定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F.整理仪器。
八年级物理假日作业(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用它独特的声音重复一遍,非常好玩.则()A.汤姆猫说话的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B.汤姆猫说话的声音是由手机中喇叭的振动而产生的C.增大手机的音量,可以改变汤姆猫说话声音的音调D.汤姆猫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3.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4.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具有能量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B.人说话时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发生的C.女高音歌唱家的“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D.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能直接交谈6.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终点的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看到枪冒烟就开始计时的成绩() A.少记2.94s B.多出0.294sC.少记0.294sD.无法计算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笛子发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学生听到的教师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洒水车洒水时不停地播放音乐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8.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时受到的阻碍较小,传播速度较大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且传播速度相同C.雷电发生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先发生闪电后产生雷声D.某人敲了一下自来水管,声音经空气、水管同时传播,另一端的人可能听到两次声音9.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10.下列做法可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医生带着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身体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水瓶11.日常生活中,在往水瓶内灌水时,可以通过听声音的方法判断水的多少.随着水面的上升,声音的() A.音调在降低 B.音调在升高C.响度增加了D.响度减小了12.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调及响度13.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B.回答路人的询问会产生声波,而招手则不会产生声波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D.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14.鼓号队在升旗仪式上奏乐时,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产生,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入人耳.距鼓号队34米的同学,需经过 ________秒能听到鼓声(v声=340米/秒).15.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甚至有搜救队员将耳朵贴在地面听废墟中是否有敲打砖块的声音,这是利用________可以传声,而且传声效果要比在________好.16.静静的雪山,高耸巍峨,但它却可能会因为人的一个“喷嚏”而引发雪崩,这说明声源的________传递到了积雪,促使摇摇欲坠的积雪垮塌,同时也说明,声波传递的实际是________.17.“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说话时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________,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很大.18.击鼓时,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声音的________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________越大,声音就越响亮.19.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打雷时,某人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的距离为________m.。
八年级物理寒假校本作业(二)声现象第I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美D.节奏快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根据响度来辨别不同的演奏乐器C.悦耳动听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D.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4.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5.关于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来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B.只要物体在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从声源处控制噪声D.听诊器通过减少声音的分散来增大响度6.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B.吹笛发声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出的C.用力击鼓会使鼓声的音调变高D.耳罩隔声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7.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B.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8.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我校为了庆祝,举行了“唱响新时代”专题音乐会,采用礼号和鼓乐共同演奏号角音乐,宏伟庄重。
下列关于礼号和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B.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C.两者音色相同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9.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B.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洞C.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零件D.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10.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情景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图: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乙图:通过乒乓球的摆动来说明音叉在振动C.丙图: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丁图: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第II部分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11.如图所示是学校的录播教室。
第二章 声现象第三节 声的利用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D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B .听到雷声知道可能要下雨C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D .超声波探测鱼群所在的位置和距离3.右图是汽车利用超声波倒车的情景,该情景说明( )A .超声波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B .超声波就是电磁波C .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振动D .超声波能传递信息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 .下课铃响后同学们走出教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5.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A B C D第5题图二、填空题6.通常把发声体的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叫________.它在介质中以________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医生给病人做B超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___,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7.1975年2月,中国海城的动物观察员观察到大量的蛇和蚯蚓纷纷在寒冷的冬季逃离温暖的冬眠洞穴,这是由于动物接收到了地震产生的_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科学家根据这一现象首次在人类历史上成功预测了一场大地震。
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8.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练习1.1声音是什么一.填空过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1)人说话、唱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笛子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鼓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二胡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风吹树叶的沙沙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3.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4.《黄河大合唱》中有一句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它们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说说下列情况中声音是靠什么物质传播的:(1)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放在桌面上的机械手表的滴答声,这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的.(2)岸上的说话声是由_______传到潜水员的耳朵里.6.正在发声的鼓面,压缩周围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一会儿变密,一会儿变疏,随着鼓面的持续振动,在空气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这种波动,传入人耳,引起鼓膜的________,就引起听觉,我们把声音的这种波动形式叫做_______.7.在伊拉克战争中,英美联军利用“扫雷兵”——海豚来实行水中扫雷,这主要是依靠敏锐的声呐”系统,这说明了声音能够在_______中传播.二.选择8.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9.一只电铃放置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A.电铃的逐渐振动停止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10.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好象上演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撞击但不发生振动B.撞击声全被尘埃封闭,没有声音传出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D.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11.我们在小教室里讲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 ( )A.不能产生回声B.小房子无法传播声音C.回声到达人身的时间差太短D.声音容易散开12.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圆球形的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主要是利用( )A.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波具有巨大的能量C.声音传播得快D.声源的振动13.前几年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相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废墟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14.1994年,苏梅尔一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这是什么原因 ( )A.彗星碎片太小了,没有分量 B.爆炸产生的声音很弱,人们听不见C太空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 D.原因尚待考查15.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B.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空气不可能是声源 D.真空不能传声三.计算与论述16. 用棒槌击锣,即听到锣声,用手按锣面,锣声即停,这是为什么?17.将底端蒙着橡皮膜的空塑料瓶的瓶口对着蜡烛火焰,用手敲击橡皮膜,使橡皮膜发出声音,如图,这时你能够看到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什么道理?1.2乐音的特征一、填空题1、乐音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的高低叫__________,它跟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相关.某物体每分钟振动6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Hz .2、如图1所示,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判断的.3、如图2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4、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2)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3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拨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6、小明在用小提琴表演时,用琴弓上的马尾与琴弦摩擦,琴弦因为__________而发声;同时又持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小提琴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7、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但能起到“扩音”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________增大,后者是要较好地保持原声的_________.8、小提琴和大提琴都属于弦乐器,都是靠琴弦的__________而发声的;但当它们以相同的音调及响度演奏时,我们还是能将它们的声音区分开来,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二、选择题9、小华到医院就诊,医生用听诊器听他的心脏搏动情况.听诊器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响度B .提升频率C .减小响度D .改变音色10、有的同学在唱歌时会说“这歌曲太高,唱不上去”,这里所说的“太高”是指( ).A .歌曲的响度大B .歌曲的音调高C .歌曲的振幅大D .歌曲的音色太差11、CCTV 青年歌手大赛上,有一道“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听辨题,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水平,鉴别的依据是(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1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声音是一种波,它能够在真空中传播B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响度很大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能够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图1 甲 乙 丙 图2 图3D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13、在奥运歌曲选拔比赛的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准确的是( ).A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14、如图5所示,琴师在使用二胡前会对二胡实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准确的是( ).A .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B .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C .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D .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1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小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 .不同的人在隔墙房间讲话我们能分辨出来,是因为每个人讲话的音调不同D .吹笛子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是因为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16、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能够( ).A .提升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少声音损失B .提升声音响度,听得更清楚C .提升声音音调,听得更清楚D .减小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增大17、体育课上老师发出的口令,在操场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 .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 .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18、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 .音调随着水位的升高而逐渐升高B .音调随着水位的升高而逐渐降低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三、实验与探究题19、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既使在弦张紧水准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相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已的猜想是否准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琴弦的材料琴弦的[来源:Z+xx+] 长度/cm [来源:] 琴弦的 横截面积/mm 2 A 钢丝20 0.3 B 钢丝20 0.7 C 尼龙丝30 0.5 D 铜丝40 0.5 E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20、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请你任选器材(一种或两种以上器材),设计三个相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四、简答题21、学习《声音的特征》之后,王刚和他的同学们为研究声音的特征而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1)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器 材 实验目的 操作过程 发生现象[来源:]示例:鼓、小锤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用小锤敲击鼓 鼓发声1、2、3、 控 制条 件 编 号 图5 琴轴 琴枕(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3)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4)放在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5)使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你认为能够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的实验是哪几个?各探究了哪种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实验虽然不能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噪声及其控制一,填空: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和噪声的主要区别是:乐音的振动是,而噪声的振动却是.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2.在声学上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通常把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大小定义为.3.“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孔,这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教室外噪声较大,同学们关好门窗后继续认真听课,这是在中减弱噪声的.4.现代城市中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上显示50.68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若附近有汽车或者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二,选择:5.下列判断中,准确的是 ( )A.人的理想安静环境是0dB B.噪声刺耳难听,但不会导致人患病C音乐虽好听,但如影响人的学习和休息,也属于噪声 D.在马路和住宅之间植树仅仅为了美观6.在柴油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使噪声 ( )A.在传播中减弱 B.在声源处减弱 C.在接收处采取防护措施减弱 D.三者都有7.洗衣机在工作时,因洗衣机没有放稳而引起噪声,准确的处理方法是 ( )A.在声源处减弱,放稳洗衣机 B.在洗衣机内加更多水C在传播中减弱,关上门窗 D.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8.在声音大的厂区周围都砌有极大的墙和种植很多高大的树木,这是为了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答案均不对9.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m高的透明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10.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选填序号).(A)城市里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B)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 (C)自习课时的喧哗声 (D)晨读时的朗读声(E)汽车高音喇叭的尖叫声 (F)夜深人静时的引吭高歌声(G)装修房间时的电钻声 (H)清晨公园树林中小鸟的欢叫声11.下列关于噪声和乐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的健康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D.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的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12.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土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13.为降低噪声危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减小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B.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 C减小发声体的振动幅度 D.以上三种方法同时采用1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5.下列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论乐音和噪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乐器只会发出乐音,不会发出噪声C乐音能使人心情舒畅;噪音却使人烦燥不安,有碍健康 D乐音振动是有规律的,而噪音振动是无规律的16.一位同学晚上在家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休息,他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让家里其他人戴上耳塞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出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用电视罩把电视机罩住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一.填空: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 Hz,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人耳不能听到的声波的是 Hz 的和 Hz的。
课时提升作业(六)声音的特性(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2021·黄冈实验月考)如下图,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解析】选C. 此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音调是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振幅决定的,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 应选C.2.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解析】选B.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调越高,频率越高的理解和掌握. 1(dou)的音调低,3(mi)的音调高,说明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快. 用同一架钢琴,那么音色相同,响度与振幅有关,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应选B.3.(2021·烟台中考)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下图,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解析】选D. 硬纸板的振动快慢、钢尺的伸出长短及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都能影响物体的振动频率,即影响声音的音调,而用不同的力吹笔帽,是改变振幅,影响的是声音的响度,故D不能到达探究影响音调因素的目的.4.(2021·梅州中考)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这两列声波(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解析】选C. 此题通过比拟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 甲、乙的波形特点: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那么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那么响度也相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故题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应选C.5.(多项选择)关于超声波,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 000 Hz的声波℃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340 m/s【解析】选A、C. 因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高于20 000 Hz的叫超声波,所以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 000 Hz,人听不到超声波,故A、C正确;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也是声波,所以超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也是340 m/s,故B、D错误. 应选A、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6.(2021·上海中考)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区分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后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解析】此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能区分不同的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蒙住双眼的小王能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答案:不同音色响度7.如下图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当用力吹笛时,主要改变笛子发出声音的.【解析】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特性.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嘴对着吹孔吹时,引起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笛声.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还跟发声体的长度、粗细、松紧程度有关.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改变了发声体的长度,故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当用力吹时,笛内空气振动的幅度变大,那么响度变大.答案:振动音调响度8.(2021·佛山中考)往8个相同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右边发出的是音(选填“1、2、3、4、5、6、7、〞).【解题指南】解答此题的关键点:(1)明确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明确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解析】此题考查对响度和音调的认识. 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瓶子的振动幅度相同,响度相同;最右边的瓶子装水最多,瓶子和水振动最慢,音调最低,所以最右边瓶子发出“1〞音.答案:相同 1三、实验探究题(9分)9.(2021·青岛中考)(请将以下实验报告中的空缺局部填写完整):探究影响音调上下的因素【解题指南】(1)钢尺振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2)要探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需要控制钢尺振动的什么相同? 这是什么实验方法?提示:(1)尺子伸出桌面局部的长度(2)幅度控制变量法【解析】此题考查影响音调上下的因素的探究实验. 音调的上下与振动频率有关,在本实验中只需改变钢尺伸出桌面局部的长度就可以改变钢尺的振动快慢;实验中需注意控制声音的响度相同,即需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相同,这是初中物理中最常用的控制变量法.答案:钢尺伸出桌面局部的长度振幅控制变量【培优训练】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测:猜测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测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测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测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1)为了验证猜测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测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解析】当探究音调与多因素是否有关时,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是否与琴弦的材料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不同材料的琴弦.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是否与琴弦的长度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不同长度的琴弦.答案:(1)②④(2)③④密度与社会生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1.(2021·梅州中考)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解析】选C. 此题考查密度知识的应用. 制造飞行器,所需要材料的体积是一个定值,根据ρ=,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小,密度就越小,应选C.“中国好声音〞比赛中,长春歌手权振东以一曲《亲爱的小孩》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在演唱过程中有人工“雪花〞飘落,增加了歌曲的意境,“雪花〞的材料应该是( )【解析】选A. 此题考查密度的应用与鉴别. 泡沫塑料的密度与石头、铁、铜相比拟小,所以比拟轻. 落在人身上不会造成伤害,所以雪花的材料应该是泡沫塑料. 应选A.3.如下图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观察这个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水在温度升高时,体积一直变大B.水在温度升高时,密度保持不变℃升高到8℃过程中,密度先变小后变大℃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解析】选D. 此题考查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由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温度从0℃升高到8℃过程中,体积先变小后变大,由于水的质量不变,故其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水在4℃时,体积最小,故密度最大.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外表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 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外表,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 其原因是( )【解析】选C. 此题考查密度知识的应用. 关键是知道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但由于密度改变导致体积变化. 当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水会结冰,水结冰时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那么体积变大会产生巨大压力把铝膜和钢罐压牢. 应选C.5.农民选种时,常要比拟稻谷种的质量好坏(“质量好〞指稻谷中空瘪的子粒数较少,饱满的子粒数较多),以下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体积相同,比拟质量B.质量相同,比拟体积C.比拟一定颗粒数的质量D.不管什么品种,粒大的质量就好【解析】选D. 此题考查密度知识的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选种,饱满的种子密度较大,空瘪的种子密度较小. 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种子密度大,种子饱满;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种子密度大,种子饱满;颗粒数一定时,质量大的种子饱满. 故A、B、C中的方法均可行. 有的品种,颗粒大,但可能是不饱满的,所以D不可行.6.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 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置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那么这种牛奶( )/(g·cm-3)A.未掺水B.掺水含量20%以下C.掺水含量20%~30%D.掺水含量30%以上【解析】选C. 此题考查物质的鉴别. 根据所取牛奶样品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计算其密度,对照表中数据进行判断. 这种牛奶的密度为ρ==3,由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掺水含量为20%~30%. 故C正确.7.学习质量与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想用天平、量筒、烧杯、细线和水,完成以下实验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别小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⑤用天平测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 你认为他结合物理实验能够完成的是(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选C. 此题考查密度的测量和物质的鉴别等综合知识.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出其质量为m1,将适量牛奶倒入量筒,读出体积为V,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质量m2,牛奶密度表达式:ρ=. 实验课题①能够完成. 戒指的体积可以用量筒、细线、水测出,戒指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根据密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戒指的密度,与金的密度比拟,假设相等就是纯金的,假设不相等就不是纯金的. 实验课题②能够完成. ③不知铜导线粗细,无法用所给器材测出它的长度. 该实验课题不能完成. 用天平测出小铜球的质量,用烧杯、量筒、水可以测出小铜球的体积,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密度,与铜的密度比拟可知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实验课题④能够完成. 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很小,其质量会小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所以用托盘天平无法称出一根大头针的质量,但可称出几十根大头针的质量,由此可算出一根大头针的质量. 几百根大头针的质量可用天平称出,知道了一根大头针和一堆大头针的质量,就能算出大头针的数目. 实验课题⑤能够完成. 应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9分)8.(2021·东营中考)民谚俗语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例如,“火场之旁,必有风生〞,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 【解析】此题考查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答案: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9.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下图. 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要,从而二氧化碳气体(选填“上升〞或“下降〞).【解析】此题考查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从而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答案:小上升10.(2021·无锡中考)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测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测,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 .×103×103kg/m3)【解析】地沟油的密度ρ==×103kg/m3,由于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范围之内,所以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103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范围之内,故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11.(2021·辽宁沈阳市期末)某品牌牛奶的包装上有“243mL,250g〞的字样,如果喝掉一半,牛奶的密度为g/cm3(计算结果保存小数点后2位). 一只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密度为ρ,假设从瓶内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那么瓶内余下气体的密度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减小〞).【解析】某品牌牛奶的体积:V=243mL=243cm3,因为ρ===1.03 g/cm3,根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知,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保持不变,仍为1.03 g/cm3. 从瓶内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那么瓶内剩余气体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一半;但由于是一只钢瓶内的气体,所以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仍是一只钢瓶的容积,体积并没有变化. 所以根据ρ=,可知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只有原来的一半,即余下的气体的密度将减小.答案:1.03 减小12.制造战斗机,质量越小越灵活,据此应选用密度较,但硬度较大的铝合金;落地式电风扇,底座质量越大越稳定,据此应选用密度较而本钱较低的铸铁较合理.【解析】因为战斗机质量小有利于飞行和节能,在体积一定时,密度小的物质,其质量小,所以战斗机在选材时,既要选择牢固、硬度大的材料,同时也要考虑密度小的物质,其重力也小. 而电风扇底座的作用是为了增加稳度,使机器在运转过程中能够很稳定,这就要求底座的质量大一些,自然就选用密度大的材料来制作.答案:小大三、实验探究题(6分)13.“五一〞放假期间,晓雯和妈妈到南方旅游,在珠宝店买了一只金灿灿的实心观音项坠. 回来后,晓雯特别想知道这个项坠是不是纯金的(ρ金×103kg/m3),她在实验室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C.将项坠用细线系好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D.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的示数.请你答复下面问题:(1)正确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D (其余两个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2)在上述D项操作中,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那么项坠的质量是g;(3)假设所测得项坠的体积为8cm3,那么项坠的密度为kg/m3. 由此结果可以确定项坠(选填“是〞或“不是〞)纯金的.【解析】此题考查质量的测量和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1)测量项坠体积利用排水法,故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再将项坠浸没水中,两次体积之差即为项坠体积. (2)项坠的质量m=50g+20g+1.2g=71.2g. (3)项坠的体积V=8cm3,项坠的密度为ρ==3×103kg/m3×103kg/m3,所以此项坠不是纯金的.×103不是四、计算题(11分)14.(2021·陕西窑店期末)“五一〞期间,莉莉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 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1)请你帮莉莉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假设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那么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解析】(1)溢出水的体积为V水==3;壶盖的体积为V盖=V水3;这种泥土材料的密度为ρ泥==3;(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V材料===53cm3.3(2)53cm3【培优训练】有一款的主要参数如表所示,问:网络频率:GMS GPRS;900/1800/1900 MHz可选颜色:冰银蓝、Stellar Grey体积:100×48×20mm3质量:144g屏幕参数:256色STN彩色屏幕100×80像素×2标准配置:锂电池(700mA·h)(1)这款的平均密度是多少?(2)如果用某种塑料做一款是实物体积1000倍的“广告〞×103kg/m3),这个“广告〞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局部的体积是多少?【解析】此题考查密度公式的有关计算.(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 的质量为144g,体积V=100×48×20mm3=96000mm3=96cm3,故密度ρ==3.(2)广告的体积V′=96×1000cm3=96×10-3m3,广告的质量m′=96kg,那么广告的密度ρ′===1×103kg/m3,广告的密度小于塑料的密度,故广告是空心的. 广告中,塑料的体积V塑料===80×10-3m3,那么空心局部的体积V空心=V′-V塑料=96×10-3m3-80×10-3m3333。
声现象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4.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 音调B. 频率C. 响度D. 音调及响度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6.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7.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8. 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0.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
第3节声的利用(总分:30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事例中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②声呐捕鱼;③超声波碎石;④B超探病;⑤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片;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2.下列声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 倒车雷达C. 超声波清洗机D. B超诊疗3.以下实例中可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清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B.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与悬崖的距离4.(多选)下列不属于利用声获得信息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可发现松螺栓 B.雷达可以探测敌机 C.利用声呐探测海底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2分,共6分)5.(6分)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
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选填“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回声”、“超声波”)大量的物理知识。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6.(6分)近几年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的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波测位仪(如图所示),请问:(1)超声波测位仪是利用超声波 ______ 的性质来工作的;(2)若海的深度是7500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要经过多少秒才能接收到信号?7.(6分)某一汽车停在在离山崖255m远的地方鸣笛,问它鸣笛后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若当时温度是15摄氏度,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参考答案1.B2.C3. A4.BD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超声波6.(1)频率高和穿透力强(2)需要经过10s才能接收到信号。
一、境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乐音的三要素是 、 和 ,
其中 与频率有关,
与振幅有关, 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与距发声体远近有
关.
2.大多数人的听觉范围是 到 ;
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4.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最高的
是 ;最低的是 .
5.一切正在振动的物体 在发声(填“一定”或“不一定”)
6.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 、 、 、
.
7.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必须依靠 来传播,一
切 、 和 都能传播声音,“土电话”表明 能传声.
8.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凡是 都属噪声.
9.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1) ;(2)
(3) .
10.歌唱家的唱歌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属于 ;但在某些场合也会令人烦躁不安,这
时的歌声就成为 .
二、选择题(单选,共30分)
1.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是因为( )
A.声音一定是由空气传来的
B.声音一定是由液体和固体物质传来的
C.声音一定是由无线电波传来的
D.声音可能是由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传播来的
2.决定音调的是( )
A.声源的振幅 B.声音的响度
C.声源的频率 D.是由声源频率与振幅共同决定的
3.下面的几项措施中,哪项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 )
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
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
D.拿一根空气塑料套管,一端紧贴人耳,另一端靠近声源
4.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 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
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 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5.关于声音的发生,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振动停止,发声还将继续一段时间
6.医生用的听诊器能把声音传到远处,是因为它能保持声音的下列哪个特征(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7.距离声源越远,则( )
A.音调变得越低 B.响度变得越小
C.音色发生变化 D.频率变得越低
8.用一块软橡胶以不同力轻敲一下音叉,所产生的声音将有不同的( )
A.频率 B.音调 C.音品 D.响度
9.挑选铁锅时,常常用手指轻敲锅体,曲声音来判断它的好坏,这主要是由下面哪一条来
确定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10.有一发声体每秒振动6次,关于它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发声体可能是钢琴
B.比频率为600次人的声音传播得慢些
C.人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D.这种声音不能反射
试卷答案:
一、
1.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调 响度 音色 响度
2.20H2 20000H
2
3.振动 振动
4.7 1
5.不一定
6.固体废料污染废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7.波 介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
8.无规则杂乱无章 影响工作和休息
9.声源处减弱 传播过程中减弱 人耳处减弱
10.乐音 噪声
二、
1-5.D C A D D 6-10.A B D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