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刘扩龙,孙晓飞,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我国是铅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铅锌储量1亿多吨,位列世界排名的亚军。
对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国内铅锌矿产的持续开发利用。
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的铅锌矿床分布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了国内铅锌矿产成矿的优势和特点,对现有矿产的类型进行了说明。
之后对铅锌矿产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区域铅锌矿床的主要分布规律和特点。
最后以国内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流体特征的具体状态特点。
关键词: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0-0074-2Characteristics of ore-forming fluid in Pb-Zn deposit and analysis of its genesisLIU Kuo-long, SUN Xiao-fei,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rich reserves of lead and zinc mineral resources.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fluid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lead-zinc deposits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genesi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studi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and explains the types of existing minerals. After tha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lead-zinc deposits is studied, and the main distribution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origi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is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stat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characteristics are put forward.Keywords: lead zinc deposit; mineralization; fluid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analysis铅锌资源是世界资源领域比较丰富的种类,地球5大洲的50多个国家都蕴含丰富的铅锌资源。
总第224期2018年10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南㊀方㊀金㊀属SOUTHERNMETALS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um.224October㊀2018㊀㊀收稿日期:2018-03-29㊀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南岭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综合勘查示范 基金资助项目(2017YFC0602402)ꎻ中南大学 创新驱动计划 基金资助项目(2015CX008)㊀作者简介:尤海涛(1993-)ꎬ男ꎬ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矿床地球化学.㊀文章编号:1009-9700(2018)05-0015-04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尤海涛1ꎬ2ꎬ邹海洋1ꎬ2(1.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ꎬ湖南长沙410083ꎻ2.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ꎬ湖南长沙410083)摘㊀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规模巨大ꎬ品位富ꎬ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铅锌矿区.选取与主成矿期有关的黄铁矿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的测定.结果显示ꎬ黄铁矿δ34S值的变化不大ꎬ分布范围为+4 16ɢ~-5 51ɢꎬ平均值为+0 38ɢꎬ为单一岩浆来源.黄铁矿中硫低于标准值ꎬ有亏损现象ꎬ也证明其为岩浆热液来源.关键词:栖霞山ꎻ原位硫同位素ꎻ原位微量元素ꎻ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578ꎻP618.401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GenesisoftheQixiashanPb ̄ZnDepositinJiangsuYOUHai ̄tao1ꎬ2ꎬZOUHai ̄yang1ꎬ2(1.KeyLaboratoryofMetallogenicPredictionofNonferrousMetalsandGe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ringꎬMinistryofEducationꎬCentralSouthUniversityꎬChangshaꎬ410083ꎬP.R.Chinaꎻ2.SchoolofGeosciencesandInfo ̄PhysicsꎬCentralSouthUniversityꎬChangshaꎬ410083ꎬP.R.China)Abstract:TheMiddle ̄LowerYangtzeRiverValleyMetallogenicBeltisanimportantmetallogenicbeltinChina.TheQixi ̄ashanPb ̄Zn ̄Agpolymetallicdepositislargescaleandrichingrade.Itisanimportantlead ̄zincdepositinChina.Insitutraceelementsandsulfurisotopeswereconductedonthepyriteassociatedwiththemainmineralizationperiod.Theresultsshowthattheδ34Svalueofpyritedoesnotchangemuchꎬrangingfrom+4.16ɢto-5.51ɢꎬwithanaveragevalueof+0.38ɢꎬwhichisasinglemagmasource.Sulfurinpyriteislowerthanthestandardvalueandthereisalossphenomenonꎬwhichalsoprovesthatitisasourceofmagmatic ̄hydrothermalfluid.Keywords:QixiashanꎻinsituSisotopeꎻinsitutraceelementsꎻoregenesis0㊀引言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ꎬ矿石品位富ꎬ矿床规模巨大ꎬ开采历史已达五十多年.一直以来ꎬ关于栖霞山铅锌矿的矿床成因ꎬ不同的学者见解不一[1-5].本文旨在通过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㊁岩矿石样品的采集㊁综合的室内测试分析ꎬ并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ꎬ结合与主成矿期有关的黄铁矿原位的硫同位素㊁原位的微量元素等先进研究手段ꎬ重点探讨栖霞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㊁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㊁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成因类型.1㊀区域地质背景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属于长江中下游的宁镇地区ꎬ其大地构造位置(图1)位于扬子陆块区的下扬子前路盆地的中部ꎬ该地区西北部与秦祁昆造山系接临ꎬ东南部是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而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断裂拗陷带的宁镇断褶束西部ꎬ北面是长江大断裂ꎬ西南部靠着宁芜火山岩盆地.在成矿区带上属于环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成矿带的长江中下游铁㊁铜㊁铅锌㊁金多金属成矿带宁镇多金属成矿亚带.㊀Ⅳ-11大别-苏鲁地区(Ⅳ-11-2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系折返带)ꎻⅥ-1下扬子陆块(Ⅵ-1-1下扬子(苏皖)前陆盆地ꎬⅥ-1-2怀玉山-天目山被动边缘盆地ꎬⅥ-1-3鄂中碳酸盐台地ꎬⅥ-1-4幕阜山(鄂东)被动边缘盆地ꎬⅥ-1-5江南古岛弧ꎬⅥ-1-6宣春断陷盆地)ꎻⅥ-2上扬子古陆块(Ⅵ-2-1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推带ꎬⅥ-2-3川中前陆盆地ꎬⅥ-2-4扬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台地ꎬⅥ-2-5上扬子东南缘被动边缘盆地ꎬⅥ-2-6雪峰山陆缘裂谷盆地ꎬⅥ-2-7湘桂断陷盆地)图1㊀下扬子陆块及邻区大地构造分区简图(据潘桂堂等ꎬ2009ꎻ毛景文等ꎬ2009改编)㊀㊀宁镇地区地层发育较为复杂.区内最古老的变质岩基底固结于晚元古代的晋宁期ꎬ主要为浅变质的片岩和变质火山岩.盖层由震旦系-古近系组成ꎬ总厚度达10000m.震旦系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ꎬ厚约800mꎬ砂页岩经轻微变质成千枚岩ꎬ主要发育于镇江东部ꎬ地层中的铜㊁铅㊁锌㊁锰等金属元素丰度比区域内其他地层都高.寒武系-三叠系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㊁碎屑岩和陆相碎屑岩建造ꎬ厚约2000mꎬ大面积发育于隆起区的复背斜部位ꎻ侏罗系-白垩系以陆相碎屑岩堆积为主ꎬ其次为火山岩ꎬ分布于复向斜间和宁镇隆起四周的火山岩盆地内ꎻ新生界古近系㊁新近系出露很少ꎬ第四系则广泛分布于全区ꎬ以湖相㊁冰缘融冻堆积㊁冲积相为主.从印支运动开始ꎬ宁镇地区的构造变形就比较强烈ꎬ尤其属印支运动晚期的南象运动和燕山运动最为剧烈ꎬ此二构造活动基本决定了宁镇地区的构造格局ꎬ发育有大量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但最新的喜马拉雅运动也对该区现有的构造格局有一定的影响.褶皱构造走向总体近东西向ꎬ主要包括龙潭-仓头复背斜㊁宝华山-巣凤山-石头岗复背斜㊁汤山-仑山复背斜ꎬ范家塘复向斜㊁华墅-亭子复向斜.背斜核部通常为志留系地层ꎬ而翼部通常为泥盆系㊁二叠系地层ꎻ向斜核部通常为三叠系地层ꎬ而翼部却由石炭二叠的地层组成.背斜构造通常表现为紧闭状ꎬ地层陡倾ꎬ有时甚至发生倒转ꎻ而向斜通常较为开61南㊀方㊀金㊀属SOUTHERNMETALS2018年第5期㊀㊀阔ꎬ地层也较为平缓.区域断裂构造主要分为两组ꎬ一组为近东西向的纵向压扭性断裂ꎬ具有等位性ꎬ多发育在背斜的翼部ꎬ走向平行于褶皱轴向ꎬ常被横向断裂错为数段ꎻ其表现形式多为逆断层或者是逆掩断层ꎬ使上下盘地层常被连续性破坏ꎬ致使地层缺失或重复.另一组断裂为近南北向的张扭性横向断裂ꎬ常具有等距性和多期活动的特点ꎬ早期形成者具有明显的控岩控矿作用.本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剧烈ꎬ而燕山期又以燕山晚期活动最为剧烈.从晚侏罗到早白垩ꎬ表现为一个连续的岩浆活动过程ꎬ有多阶段多其次多旋回的特点.燕山早期(145Ma)主要形成辉长岩㊁辉石闪长岩㊁橄榄辉长岩㊁角闪岩.岩浆活动剧烈的燕山晚期又分为三次侵入活动ꎬ第一次形成了钠化(石英)闪长玢岩ꎬ第二次形成了花岗闪长斑岩㊁石英闪长斑岩㊁二长花岗(斑)岩.从东到西依次表现为西区的板仓杂岩体㊁其林门杂岩体ꎬ中区的高资杂岩体㊁安基山杂岩体㊁新桥杂岩体㊁石马杂岩体ꎬ以及东区的谏壁杂岩体.总之ꎬ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产生的是一套从超基性至超酸性的岩石组合ꎬ但主要为中酸性岩类.2㊀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发育的地层主要是志留纪-侏罗纪的地层ꎬ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ꎬ下构造层由志留系到三叠系的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沉积岩㊁陆相碎屑沉积岩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岩组成.由老到新依次为:中志留统坟头组(S2f)ꎬ上泥盆统五通组(D3w)ꎬ石炭系金陵组(C1j)㊁高骊山组(C1g)㊁和州组(C1h)㊁黄龙组(C2h)㊁船山组(C3c)ꎬ二叠系栖霞组(P1q)ꎬ侏罗系中下侏罗统象山群(J1-2xn)ꎬ上侏罗统西横山组(J3x)以及第四系(Q4).矿区构造ꎬ矿区的上下两个构造层呈不整合接触ꎬ褶皱和断裂构造十分发育ꎬ对于成矿而言有重要意义.关于褶皱ꎬ上下两个构造层褶皱形式截然不同ꎬ具体表现如下:上构造层主要是中下侏罗统的象山群以舒缓开阔的褶皱覆盖在下构造层倒转紧闭同斜褶皱之上.矿区断裂比较发育ꎬ按照产状和发育的地质部位ꎬ本文将其分为3种类型:1)北东东-近东西向的纵断裂ꎻ2)北西向横断裂ꎻ3)北东向横断裂ꎻ4)断碎不整合面.这些断裂大部分发育于印支期强烈的褶皱之后ꎬ到燕山期又有复活ꎬ构成区内的主要控矿断裂.矿区岩浆岩鲜见ꎬ目前地表和深部钻孔都未揭露到岩浆岩ꎬ矿区东南侧6km处发现出露有燕山期的安基山岩体(花岗闪长岩)ꎬ西南部9km处见板仓岩体(辉石闪长岩)出露.区内在甘家巷矿段地表及个别钻孔深部见到了闪长玢岩的岩脉.然而ꎬ根据航磁资料揭示ꎬ在栖霞山象山砂岩分布区存在低缓磁异常ꎬ据此推测深部可能有隐伏岩体存在[6-8].矿体的围岩蚀变较弱ꎬ仅在矿体顶底板出现数十厘米宽的褪色蚀变带ꎬ蚀变主要包括硅化㊁碳酸盐化㊁大理岩化㊁重晶石化㊁绢云母化.深部零星见绿泥石㊁绿帘石㊁透辉石㊁透闪石等于侵入岩相关的接触变质现象.这可能预示着深部有隐伏大岩体的存在.矿石矿物以闪锌矿㊁方铅矿㊁黄铁矿㊁菱锰矿为主ꎬ局部见大量的黄铜矿㊁磁铁矿及少量的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㊁方解石ꎬ少量的重晶石㊁白云石㊁绢云母㊁绿泥石等ꎬ局部见透闪石㊁透辉石及绿泥石.经过总结发现ꎬ深部的黄铜矿㊁磁铁矿㊁透辉石㊁透闪石的含量较浅部有升高的现象.这也说明深部可能存在着隐伏岩体.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㊁镶嵌结构㊁交代结构㊁显微压碎结构ꎬ次为乳滴状结构显微包含结构㊁浸蚀结构㊁骸晶结构㊁草莓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㊁角砾状构造㊁浸染状构造ꎬ其次为团块状㊁脉状㊁网脉状㊁条带状㊁层纹状㊁揉皱状构造等.3㊀成因探讨与分析3.1㊀主量元素特征分析对赋矿地层和矿石进行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Fe2O3/(Fe2O3+FeO)比值可一定程度显示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计算发现Fe2O3和FeO总体呈正相关ꎬ但越往深部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ꎬFe2O3/ (Fe2O3+FeO)比值逐渐降低ꎬ反映了成矿环境总体为还原环境.3.2㊀黄铁矿的原位微量元素黄铁矿的铁㊁硫含量标准理论值为w(Fe)46 55%ꎬw(S)53 45%ꎬ一般跟热液成因有关的黄铁矿硫是亏损的ꎬ而沉积形成的黄铁矿硫一般高于理论值或者接近理论值.通过大量的黄铁矿样品原位微量元素测定ꎬ发现黄铁矿的硫都有亏损的现象ꎬ表现出热液成因.3.3㊀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根据前人研究成果ꎬ世界上有3种不同的δ34S71㊀总第224期㊀㊀㊀㊀㊀㊀尤海涛ꎬ等: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㊀㊀㊀㊀来源[10-11]:第一种是地幔或深部地壳来源ꎬδ34S接近于0ꎬ变化范围为0ʃ3ɢꎻ第二种是现代海水或者海相蒸发的硫来源ꎬδ34S约为+20ɢꎻ第三种是生物成因的硫或者沉积成因的硫ꎬδ34S常常表现为负值.根据大本的研究[12]ꎬ通过对世界上一些著名热液矿床的硫同位素统计研究ꎬ成矿热液δ34SΣS在0值附近ꎬ说明矿床在成因上与岩浆热液有关.栖霞山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见表1.表1㊀栖霞山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㊀样品编号硫化物种类样品描述δ34Sɢ4604-9-8-1.004604-9-9-0.784604-5-1Py46线与主成矿期有关的黄铁矿3.894604-5-21.534604-5-34.164602-8-1-5.51㊀㊀测定结果表明ꎬ黄铁矿δ34S值的变化不大ꎬ集中在一个很窄的范围ꎬ分布范围为+4 16ɢ~-5 51ɢꎬ极差很小ꎬ平均值为+0 38ɢꎬ接近0 00ɢꎬ揭示单一来源的特征.陈好寿等(1994)总结出我国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变化范围为-5ɢ~5ɢ[9].因此ꎬ可以判定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硫为深部岩浆来源.但是ꎬ注意到有一个δ34S值为-5 51ɢꎬ并结合镜下黄铁矿的沉积特征及分布形态ꎬ可以推测其为生物沉积成因.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ꎬ总结发现栖霞山铅的来源有两种ꎬ主要地幔铅和上地壳铅[2].结合C㊁O和H㊁O同位素特征ꎬ认为栖霞山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期后热液ꎬ并有大气降水和围岩中水混入[2ꎬ5]ꎻ流体包裹体特征反映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㊁低盐度的流体[4].4㊀结论综上所述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环境总体上处于一个还原环境.与主成矿期有关的黄铁矿中硫低于标准值ꎬ有较明显的硫亏损现象ꎬ揭示了其岩浆热液成因.黄铁矿δ34S平均值为+0 38ɢꎬ显示主要为岩浆硫来源.因此ꎬ目前认为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属于以岩浆期后热液为主的多源热液矿床.致谢:本文的完成ꎬ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的领导与工作人员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论文在修改过程中编辑同志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参考文献[1]㊀桂长杰.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矿床成因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ꎬ2012.[2]㊀张明超.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ꎬ2015.[3]㊀付强.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ꎬ2011. [4]㊀于海华.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ꎬ2016.[5]㊀陈伟.江苏栖霞山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ꎬ2016. [6]㊀杨元昭.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区弱缓磁异常的性质及地质找矿意义[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ꎬ1989(2):202-208.[7]㊀刘沈衡.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重磁异常及矿床成因解释[J].地质找矿论丛ꎬ1991ꎬ6(1):76-84. [8]㊀王世雄ꎬ周宏.关于开发利用南京栖霞山矿区物化探资料的地质方法问题[J].地质学刊ꎬ1993(2):107-113.[9]㊀陈好寿.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M].江苏:浙江大学出版社ꎬ1994.[10]CHAUSSIDONMꎬLORANDJP.Sulphurisotopecompo ̄sitionoforogenicspinellherzolitemassifsfromAriege(North-EasternPyreneesꎬFrance):Anionmicroprobestudy[J].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ꎬ1990ꎬ54(10):2835-2846.[11]ROLLINSONHR.Usinggeochemicaldate:evaluationꎬpresentationꎬinterpretation[M].NewYorkꎻJohnꎬWi ̄ley&Sonsꎬ1993:1-352.[12]OHMOTOHꎬRYERO.Isotopesofsulfurandcarbon[A].In:BernesHLed.GeochemistryofHydrothermalOreDepositsEdition.NewYork:JohnWileyandSonsꎬ1979ꎬ509-567.81南㊀方㊀金㊀属SOUTHERNMETALS2018年第5期㊀㊀。
64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江西省于都县桥子坑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黄 明1,蒋 婷2*,周 钊2(1. 江西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江西 新余 338000;2.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湖南 长沙 410625)摘 要:桥子坑铅锌矿床位于江西省于都县银坑贵多金属矿田中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赣南东部于都银坑-宁都青塘燕山期构造盆地南段,武夷块体与罗霄块体的交接带上。
通过浅部地表工程和少量深部钻探工程,查明5条破碎蚀变岩型金银铅锌矿化带、2条层控型金银铅锌矿化带。
桥子坑铅锌矿床赋存于南华系上施组和青白口系库里组中,受地层、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多重因素控制,矿床类型有破碎蚀变岩型和层控型两种。
最终确定矿区深部具有较大成矿潜力,可作为下一步找矿方向。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桥子坑;江西省中图分类号: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1-0064-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Qiaozikeng lead-zinc depositin Yudu County, Jiangxi ProvinceHUANG Ming 1, JIANG Ting 2*, ZHOU Zhao 2(1. The fif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Jiangxi Geological Bureau,Xinyu 338000,China;2. Changsha General Survey of Natural Resources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Changsha 410625,China)Abstract: Qiaozikeng lead-zinc deposit located in the central eastern part of the Yinkeng precious metal ore field in Yudu County, Jiangxi Province,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Qiaozikeng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Yanshanian tectonic basin from Yudu Yinkeng to Ningdu Qingta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southern Jiangxi,it also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Wuyi block and the Luoxiao block.Through shallow surface engineering and a small amount of deep drilling engineering, Five fractured altered rock type gold-silver-lead-zinc mineralization zones and two stratabound gold-silver-lead-zinc mineralization belts have been identified.The Qiaozikeng lead-zinc deposit occurs in the Shangshi group of the Nanhua formation and the Kuri group of the Qingbaikou formation. It is controlled by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stratigraphy, fault structures, and fold structures, and the deposit types a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fractured altered rock type and layer controlled type.Finally,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deep part of the mining area has significant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and can be used as the next direction for mineral exploration.Keywords: lead-zinc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rospecting direction;Qiaozikeng;Jiangxi Province收稿日期:2023-09作者简介:黄明,男,生于1988年,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广东省白云地铅锌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王艳摘要:通过野外钻孔地质编录和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对白云地矿区的矿石特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矿区的矿石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晶洞构造等,为典型热液充填成因的矿石构造。
礦石结构类型按其成因划分为六类13种,主要为结晶成因和交代成因形成的结构,其次为压力成因和固溶体分离成因形成的结构。
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结合矿体产出特征,确定白云地铅锌矿为中一低温热液破碎带充填型铅锌矿床。
关键词:铅锌矿床;矿石结构;矿石构造;矿床成因1.引言白云地铅锌矿床位于鹤山市境内,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褶皱系粤中凹陷的西部。
该矿床位于晚古生代三洲断陷盆地的东南缘,中新生代三水裂谷盆地的西南缘,处于EW向高要一惠来断裂、NE向恩平一从化断裂和NW向西江断裂等三组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
近年来,三水盆地西南缘的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发现了富湾特大型银矿床、南蓬山一横江大型铜多金属矿床、长坑大型金矿床、茶山中型铅锌矿床、河村中型铅锌矿床、西樵山银矿床、迭平小型银矿床等一系列金属矿床[1-6]。
白云地铅锌矿床是三水盆地矿集区新发现的中型偏大型铅锌矿床[7]。
矿石的结构、构造是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成因类型的矿石,其矿石结构、构造特征有所不同,因此矿石结构构造特征的研究对探讨矿床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白云地矿区的钻孔岩心及坑道中的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编录和室内镜下鉴定,对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进而探讨矿床的成因。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寒武系高滩组、中下泥盆统杨溪组。
寒武系高滩组为一套浅海相浅变质砂岩系,呈东西向长条状分布,为矿区出露的主要地层。
中下泥盆统杨溪组为一套浅海相浅变质砂岩,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与下伏寒武系高滩组的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2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分布较广,大面积出露于矿区中南部,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
第57卷第1期2021年1%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VNVol.57No.1January,2021(金属矿产(doflO.12134/i.dzvkt.2021.0讥6额尔古纳地块七一牧场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张龙升1!,林芳梅1,2,姫祥永1,2,冀春雨1,2,张朋1,2,于文明1,2(1•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河北廊坊065201;2.河北华勘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河北廊坊065201)[摘要]内蒙古七一牧场北山矿床是近年来在额尔古纳地块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银铅锌矿床。
本文在野外地质勘查和室内综合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
该矿床银铅锌矿体赋存于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安山质火山岩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中,呈脉状、细脉浸染状,受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其形成与晚侏罗世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
成矿作用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随着赋矿深度的增加,成矿元素呈现出Pb$Pb、Zn、Ag$Zn(Cu)的变化特点。
结合硫、铅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应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伸展环境下形成的与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浅成-超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银铅锌矿床。
[关键词]地质特征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低温热液脉型银铅锌矿床七一牧场北山矿床额尔纳地块[中图分类号]P61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5-5331(2021)01-0064-09Zhang Longsheng,Lin Fangmei,Jf Xiangyong,Jf Chunyu,Zhang Peeg,Yu Wenming.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Qiyimuchangbeishan silver-lead-zinc deposit in the Erguna Massif,Inner Mongolia[J].Geology and Exploration,2021,57(1):0064-0072.0引言额地块是夹持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众多微陆块之一,北东东向延伸,位于俄罗斯、蒙和中国境内,其北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为界,南东以喜桂图-塔带一线与兴安地块(春,2005;赵,2016a,b),是中亚造山带东段的重要构造组成单元(图1)"丘年来,该地块经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先后发甲乌拉银铅锌矿床、查干布拉铅锌矿床、额仁陶勒盖铅锌矿床、东铅锌矿床、二道河子铅锌矿床、铅锌矿床、比利亚谷铅锌银矿床一系列大、中矿床,成国最重要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多学者的和研究(徐贵忠等,1998;军,2003;,2009;广,2010;赵忠等,2014;吕斌等,2017)o七一牧场北山银铅锌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市陈虎旗境内,南距海拉尔区约66 km,北距额市约58km,地位东经119。
柴河铅锌矿成矿物质来源初步探讨柴河铅锌矿是中国境内重要的铅锌矿床之一,属于蚀变型铅锌矿。
在矿床成因研究中,矿床物质来源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对柴河铅锌矿的矿床物质来源进行初步探讨。
1.基本地质背景柴河铅锌矿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该地区处于大兴安岭造山带与松嫩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类型多样。
深部地质构造受华北板块古特提斯洋闭合过程的影响而形成。
柴河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柴河煤田中下段地层,矿体呈脉状、层状和差状分布,矿床规模大,品位高。
2.铅锌矿物成分和特点柴河铅锌矿主要矿物是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白云石等。
其中,闪锌矿和方铅矿是主要的含铅矿物和含锌矿物。
闪锌矿和方铅矿是属于硫化物矿物,在大型铅锌矿床中占据重要地位。
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形成主要受高温热液流体的影响,与地下岩浆、热液活动以及沉积盆地古地下水的分布有关。
3.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流体是柴河铅锌矿生成的重要来源,它与矿床物质的形成和沉淀密切相关。
柴河铅锌矿形成于古元古代,成矿流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浅源流体:该种流体是来自于沉积盆地地下水溶解的含有硫、铜、铅、锌等成分的流体,随地下水循环而带到成矿地区。
这种流体的主要特点是含矿物质浓度较低,但流动性好,长期作用会导致成矿作用。
(2)深源流体:该种流体则是来自于地球深部,主要来源于下地幔和地核附近,它含有铅、锌、硫等成分。
当地壳演化过程中发生大规模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时,下地幔物质就会在地球内部进行熔融,并向上运移形成深源流体。
(3)岩浆流体:柴河铅锌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松嫩地区,其地质背景为一系列岩浆活动备受关注。
大量的火山岩、侵入岩等岩石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岩浆流体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其中IOSAs、CO2、H2O等气体和液体浮游颗粒都是成矿作用不可或缺的物质。
4.成因分析经成因分析,柴河铅锌矿的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浅源流体、深源流体和岩浆流体。
贵州都匀老猫石铅锌矿地质特征贵州都匀老猫石铅锌矿是中国贵州省境内的一个重要矿产资源,其矿床的地质特征是矿床成因、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等方面都与贵州省的矿产资源形成有关。
该矿床是一个热液型矿床,主要包括花岗岩体中的矽卡岩型铅锌矿、老猫石断裂带中的脉状矽卡岩型铅锌矿和储层中的层状黄铅矿等类型。
其中,老猫石断裂带的铅锌矿床是该矿床的重要成分之一,其产状主要为矿层状或脉状,由于断裂带与周围地层构造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其矿化特点较为复杂。
在地质构造方面,该矿床所在的都匀—龙里包浆带是一个大型地质构造带,其主要由南北向的都匀—龙里断裂带和东西向的老猫石断裂带构成。
都匀—龙里断裂带为该矿床区域的主控构造,断裂带内形成了一系列次级断裂,极大地促进了热液成矿作用的发生和矿物化学组成的变化。
老猫石断裂带是矿床的次级构造,由于其断裂通透性较大,因此是铅锌矿床的重要富集区。
在岩石类型方面,矿床主要位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交界处。
该地区存在多个岩浆活动期,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岩、花岗岩体和斜长英斑岩等,为矿床的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
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等,它们与岩浆岩之间存在着多个接触带,成为矿床的重要储集体之一。
总的来说,贵州都匀老猫石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非常多样化,包括成因类型、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等多个方面。
这些特征都是贵州省矿产资源多元化和矿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为矿床的深入探讨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下为贵州都匀老猫石铅锌矿相关数据:1. 资源储量:16.5万吨2. 矿床类型:热液型3. 矿石类型: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4. 采矿方式:露天开采5. 主要金属含量:铅、锌6. 成分分析:(1)硫化物铅矿含有S、Pb、Zn、Ag,其中S含量可达到45.6%;(2)氧化物铅矿含有PbO、ZnO、PbCO3、H2O,其中PbO含量达90%以上;(3)碳酸盐铅矿含有PbCO3、C、SiO2、CaO等成分。
从以上数据和分析中可以看出,贵州都匀老猫石铅锌矿储量大,矿床类型为热液型,因此矿物的成分复杂。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内蒙古自治区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纪千夫,曹 恒摘要: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境内,是大兴安岭南段典型的银铅锌矿床。
该矿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矿体产于兴隆山断裂带的北西向断裂蚀变带和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呈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
矿石以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为主,成矿因素涉及中低温岩浆热液作用及多期次岩浆活动、蚀变作用等。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该区域银铅锌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
关键词: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兴隆山断裂带;地质特征;控矿因素1 矿区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双尖子山矿区银铅矿区,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镇管辖。
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典型性明显,是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针对该地区的地质矿床特征和矿床成因,学者们开展了较多研究工作,随着目前勘探规模的扩大,矿床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因此了解双尖子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基本特征,总结其成矿规律对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归纳及当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了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区地质特征。
通过对区域和矿区地质特征分析、岩浆岩和矿石特征的探讨,探讨了该区域银铅锌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对该矿区的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2 区域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和哲斯—林西复向斜的南东侧,该区域属于中部的地槽褶皱系区域。
区域地层主要以二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为主。
其中二叠系的地层有下统寿山沟组、中统大石寨组、哲斯组、上统林西组,侏罗系的有中统新民组、上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
该区域构造运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并形成了北东向构造形迹及岩浆岩带。
此外,区域侏罗纪的岩相建造盆地展布也受燕山期构造控制,主要分布在北东向断陷盆地。
区域内古生代褶皱构造发育,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断裂与各期褶皱构造相伴而生。
内蒙古正镶白旗东胡矿区银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摘要:文章通过对内蒙古正镶白旗东胡矿区银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矿体呈脉状赋存于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陆相火山碎屑岩及侏罗纪花岗斑岩中,矿床成因严格受地层、岩性、岩浆期后及地下水热液叠加等因素的控制,矿床成因较为复杂。
矿床矿体赋存于构造裂隙中,应属于与中生代火山热液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正镶白旗,多金属矿,成因浅析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Ag-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Donghu Mining area, Zhengxiangbai Banner, Inner MongoliaXuYan-mingChifeng Rineng Mining Co.,LTD.,Chifeng 024000,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Pb-Zn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in Donghu mining area, Zhengxiangbai Banner, Inner Mongolia,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re body exists in vein form in the continental pyroclastic rocks of the Upper Jurassic Manketou Ebo Formation and the Jurassic granite porphyry.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is strictly controlled by the stratigraphy, lithology, post-magmatic period and the superposition of groundwater hydrothermal and other factors. Ore bodies occur in tectonic fractures and belong to epithermal deposit related to Mesozoic volcanic hydrothermal.Key words: Zhengxiang Baiqi, polymetallic ore, cause analysis1区域地质背景古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赤峰地层小区,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博克图—二连浩特地层小区。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探讨
本文章对安徽省某一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形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详细分析了其成矿成因。
标签:安徽省区域成矿铅锌矿地质特征矿产成因
该区铅锌矿床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宁芜陷断束,贵池~繁昌断褶束。
从志留纪系中三叠世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本区沉积了以浅海相为主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地层出露齐全,厚度基本稳定,岩性岩相变化不大,岩浆活动贫乏,构造活动微弱,显示了地台型的构造属性。
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多旋回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结构复杂的地台盖层褶皱断裂带,使构造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
印支运动结束了该区域长期的海相沉积历史,使整个地区褶皱上升,开始了陆相沉积的新阶段,并将地层卷入北东向展布的褶皱带中。
1矿区地质
1.1地层
矿区内分布的地层从下二叠统孤峰组开始至下三叠统南陵湖组,自老到新从南到北分布。
二叠系位于平地,三叠系组成山区,南陵湖组分布最高。
出露比较好的为下三叠统各组,余为第四系或火山岩覆盖。
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
1.2构造
1.2.1褶皱构造
①基底沉积岩,为繁昌复向斜舒家店背斜北东倾没端的北西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向北东倾斜,倾角平缓,约每隔200米出现一次由陡到缓或由缓到陡的台阶,陡的倾角约40°,缓的倾角小于20°。
②盖层火山岩,为中分村复向斜的次级褶皱八分村背斜南东翼,为单斜构造,向南东倾斜,倾角30°~40°,有火山岩且产状向北倾斜或近直立,则为次火山岩的侵出相或溢出相及次火山岩相。
1.2.2断裂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全是基底褶皱构造的横向或斜交断裂,对矿体影响不大。
1.2.3火山口构造
矿区内火山碎屑岩所分布的区限,包含部分粗粒碎屑熔岩的分布范围,基本上是张家冲火山口的边缘界限,总形状呈椭圆形,长约1300m,平均宽约950m。
按工程初步控制的火山颈投影位置,相当在于ZK006~ZK402附近,仍呈椭圆形,长约470m,宽约200m。
1.3岩浆岩
矿区内未出露侵入岩体,矿区内出露的火山岩主要为早白垩世的蝌蚪山旋回,以及晚侏罗世赤沙旋回、中分村旋回。
1.4围岩蚀变
变质作用分布范围广、种类多,主要是在岩浆结晶过程的继续和发展,受本身气化热液的影响所发生的交代作用的结果。
蚀变种类多数与原岩的成分有关,如酸性岩以高岭土化、泥化为主;中性岩类以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主;沉积岩类以硅化为主。
蚀变带很不规则,大致可分为:矿体上盘蚀变为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少量高岭土化;矿体内为硅化、重晶石化、菱铁矿化;矿体下盘为高岭土化或泥化,局部黄铁矿化。
2矿体地质
由于赋矿的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产出的空间变化,加上矿体受表生氧化作用的影响,从而出现矿体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化较大,矿体的个数较多。
该矿体主要赋存在火山颈筒的上喇叭口斜坡部位,以硫化铅锌矿体为主,赋矿岩石以火山凝灰岩为主。
矿体倾向358°,倾角变化较大(13°~33°),平均25°,矿体沿走向延伸700m,沿倾向延深100m~310m,向两端趋于尖灭状态,沿倾向同样是中间厚度大,向上、向下厚度逐渐变小,厚度变化系数为97.45%,厚度变化属不稳定。
矿体平均品位:Pb0.917%,Zn0.797%,沿走向矿体品位中间贫,往两端Pb逐渐变富,Zn往西品位逐渐上升,往东品位逐渐下降,甚至达不到边界品位;沿倾向(4线)Pb从地表向下延深品位逐渐变贫,Zn在中间厚大部位品位高,向上、向下逐渐变小。
品位变化系数Pb为102.52%,Zn为89.76%,品位变化属较均匀。
矿体厚度与品位关系总体显示为:沿走向厚度大、品位低;厚度小、品位高;沿倾向无规律性,有的剖面厚大部位品位高,有的剖面则相反。
3矿床成因
3.1找矿标志
①主火山机构外围环状裂隙或环状次火山岩脉发育地区;②粗粒级火山碎屑岩呈火山锥状堆积,并环绕流面产状陡的酸性火山熔岩分布区段;③地表裸露出强硅化粗粒级火山碎屑岩组成地貌上突出的“硅质帽“地段;④火山碎屑岩中有Pb、Zn、Mn铁帽分布,且伴生重晶石化或菱铁矿化;⑤化探次生晕Pb、Zn、Ag、Cu、Mo、As组合异常分布地段;⑥在次生晕异常配合下,中强度的激电
异常由埋藏浅的强铅锌矿化所引起的。
3.2控矿因素
繁昌狮子山主火山口的南侧寄生式火山机构为控矿构造;破火山口的喇叭口斜坡带和顶部崩塌陷落区为容矿构造;爆发相和火山颈相粗~细粒级从熔结角砾凝灰岩~火山凝灰角砾岩~晶屑凝灰岩,到基底的灰岩质岩屑凝灰角砾岩为容矿层位或容矿岩石;含Pb、Zn丰度高的三叠系中、下统灰岩系火山岩基底地层为控矿构造的基底背景;富碱、钙碱系列的与火山最后一次喷发相对应的流纹质熔岩(Pb、Zn丰度值高),其喷溢和侵入为矿质来源的内生背景;火山口附近爆发相的下盘溢出相内侧或基底震碎带(即床下盘)和侵出相外侧(即矿床下盘)为矿床的边界。
3.3矿床成矿基本规律
①繁昌狮子山主火山口的南侧寄生式火山机构为控矿构造;破火山口的喇叭口斜坡带和顶部崩塌陷落区为容矿构造;②爆发相和火山颈相粗~细粒级从熔结角砾凝灰岩~火山凝灰角砾岩~晶屑凝灰岩,到基底的灰岩质岩屑凝灰角砾岩为容矿层位或容矿岩石;③富碱、钙碱系列的与火山最后一次喷发相对应的流纹质熔岩(Pb、Zn丰度值高),其喷溢和侵入为矿质来源的内生背景。
从矿体主要产出部位和赋矿岩性分析,长时间的岩浆强烈爆发和喷溢,伴生次生火山岩的侵入,岩浆演化晚期火山射气加上热液长时间的充填交代作用,是本矿床的主要成因。
根据岩矿鉴定,脉石矿物重晶石普遍见有大量气液二相包裹体,以气相为主,此外电气石的出现和磷灰石较多存在,都是火山热液作用的结果。
所以矿床成因属陆相火山射气~热液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