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区铅锌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03.19 KB
- 文档页数:5
233云南省兰坪县金顶铅锌矿边(深)部找矿前景浅析胡兴涛,杨俊楠,李仕斌(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云南 昆明 650216)摘 要:兰坪县金顶铅锌矿为特大型铅锌矿,随着矿山几十年的不断开采,保有资源量不断减少,增储工作提上了日程。
为了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笔者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综合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对矿区铅锌矿边(深)部找矿前景进行分析。
为矿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关键词:铅锌矿;找矿前景;兰坪金顶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4-0233-2Analysis on the prospecting prospect of Jinding lead zinc deposit in Lanpi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HU Xing-tao, YANG Jun-nan, LI Shi-bin(Yunnan Institute of geology, geophysics and chemistry, coloured geology bureau,Kunming 650216,China)Abstract: Jinding Lead-Zinc Mine in Lanping county is a super large lead-zinc mine. With the continuous mining of the mine for decades, the amount of retained resources is decreasing, and the work of increasing reserves is put on the agenda.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in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specting prospect of the edge (deep) of the lead-zinc deposit in the mining area by analyzing the strata, structure, magmatic rock and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ing area and integrating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a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It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next work in the mining area.Keywords: lead zinc deposit; prospecting prospect; Lanping Jinding1 矿区地质1.1 地层地层分为原地系统和外来系统两套系统。
黔西北亮岩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周志坛【摘要】黔西北赫章亮岩Pb-Zn矿床位于川滇黔Pb-Zn成矿带,勘查表明该矿床具有中型以上找矿潜力。
本文对亮岩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矿区坑道编录及室内研究表明:①石炭统黄龙组(C2h)为矿区赋矿层位,矿体赋存于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接触界线的角砾岩化带,具有明显的MVT型矿床特点;②从矿体中心向外,蚀变由方解石化过渡为白云石化;③北北西向断层与地层复合控矿特征明显。
上述认识可为本区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及勘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黔西北铅锌成矿区成矿体系研究提供补充。
%The Liangyan Pb-Zn deposit is a more than medium scale deposit explorated recently in the Guizhou-Yunnan-Sichuan lead-zinc metallogenic domain,and still has much more mineral potential. Liangyan Pb-Zn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ll-rock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in path. Mine opening geological record compiling and laboratory studies showed as follows. 1)The ore bodies occurred in dolomitic limestone and dolomite suffering intense dolomitization within middle Carboniferous Huanglong(C2h)Formation,and it showed obvious mineralization features of MVT;2)The alternation zoning from the center of ore bodies outwards is calcitization→dolomitization;3)Compound ore 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NNW fault and formation is obvious. All understandings above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xploration,prospecting and research on metallogenic mechanism in this district,also provide supplementary for research on mineralization system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Northwest Guizhou.【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6(034)007【总页数】5页(P1135-1139)【关键词】黔西北;铅锌矿;地质特征;白云石化【作者】周志坛【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昆明 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扬子板块西南缘的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域发育有一系列铅锌多金属矿床,赫章铅锌矿床即位于该成矿域中南部的黔西北铅锌矿区(图1),属于赫章-威宁-水城Pb-Zn-Ag-Cu成矿带,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区已发现铅锌矿床(点)100余处,其中包含杉树林铅锌矿、青山铅锌矿、猫猫厂-榨子厂等大中型铅锌矿床及野都古、飞来石、垭都、蟒洞、亮岩、横塘等多个铅锌矿点,赫章亮岩铅锌矿床以其规模相对较大,品位较高,为本区中型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1-10].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铅锌等金属需求量也不断上升,许多大型铅锌矿山已步入“老龄化”,所以对新的具有中型以上找矿潜力的矿山进行勘探是目前找矿工作的重中之重[11].黔西北成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扬子准地台基底表现为“三层式”的结构,即下层的太古宙-古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中层的中元古代浅变质细碎屑岩夹火山沉积岩,上层由新元古代未变质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12].该区构造极为发育,以北西和北东向构造为主,南北和东西向构造次之[13].本区构造主要由垭都-紫云深大断裂构造带、威水断陷构造带、威宁-水城紧密褶皱构造带以及银厂坡-云炉河断裂构造带组成[14-15].其中最主要的控矿构造为垭都-紫云深大断裂,该断裂带是由一系列高角度逆冲断层组成的深切基底的断层,走向北西310°,倾角70°~85°,北西端进入云南,南东端直抵开远——平塘深大断裂,该断裂在二叠纪末期是黔西北地区玄武岩浆喷溢和辉绿岩体侵蚀的重要通道,也是区内一级构造成矿带[16-19].带内皱褶紧密,局部发生倒转,发育叠瓦式逆冲断层.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组(P2β)玄武岩在区内大面积分布,与下覆二叠系茅口组(P1m)灰岩呈假整合接触,同该区铅锌矿具有空间上的联系[20].亮岩铅锌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矿区南东段位于松林坡乡境内,北西段位于兴发乡境内,矿区整体位于赫章县南东155°方向约40 km处.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东侧,处在垭都-蟒硐深大断裂带(垭都-紫云深大断裂的一部分)与垭都-窝弓背斜的锲型复合部位(图1).该断裂带组成主要为一系列的叠瓦式逆冲断层,走向310°,倾向南西,倾角40°~75°,矿区内铅锌矿体展布严格受到该断裂带控制.亮岩窝弓矿区主要由周家麻窝矿段、大街矿段和白马厂矿段组成,矿区地层出露由老到新主要有:中泥盆统独山组(D2d)灰白色方解石胶结的中晶白云岩夹少量的薄层泥页岩;上泥盆统融县组(D3r)灰色及深灰色泥质纹层或方解石纹层灰岩;旧司-上司组(C1j+s)浅灰色中-厚层状含生物碎屑灰岩;下石炭统大塘组(C1d)顶部为一层紫红色或者灰绿色泥质粉砂岩,主体为一套灰白色粗晶白云岩;中石炭统黄龙组(C2h)灰白色块状中-粗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上石炭统马坪组(C3m)灰色块状纹层生物碎屑或含泥质条带灰岩,被同期的方解石脉胶结成不规则的灰岩角砾;梁山组(P1l)夹黑色劣质煤线的杂色石英砂岩;栖霞组(P1q)上部为灰白色的块状白云岩以及砂屑白云岩,下部为深灰色块状含生物碎屑灰岩;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黑色块状灰岩,含生物碎屑;中二叠统峨眉山组(P2β)墨绿色块状玄武岩,杏仁状气孔发育,并且根据湖相火山岩的红顶绿底判断至少有两个喷发旋回;上二叠统龙潭组(P3l)灰黄色薄层泥岩以及灰绿色薄层玄武质粉砂岩,偶夹黑色劣质煤线.其中,石炭系黄龙组(C2h)为矿区工业矿体主要赋存层位,矿体由中心向外围蚀变则以热液方解石化→热液白云石化→黄铁矿化为主. 亮岩铅锌矿区处于扬子地台西缘,区内构造活动发育,经历了澄江、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各期强弱不同的构造运动,断层极为发育,褶皱构造相对较简单.区内主干断裂F1(垭都-蟒硐深大断裂)与铅锌成矿关系极为密切,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45°~60°,表现为逆断层,该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导矿构造,控制了整个矿体的展布.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出露为峨眉山组(P2β)玄武岩,玄武岩与矿体在空间上存在一定联系.岩浆作用与该区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是否有联系还未明确,但岩浆岩活动对矿区的影响还是不可忽略的,具体有何联系还有待研究.3.1 矿体产出特征矿区由北西至南东依次可分为周家麻窝、大街和白马厂3个矿段.经探矿工程的揭露,矿区共发现并圈定了3个矿体.其中,大街矿段的Ⅰ号矿体(群)为主矿体,工程揭露程度最高,品位局部可达40%.Ⅲ号矿体储量最小,已有矿体严格受F1及其次级断裂带控制,往往成带平行展布,脉体形态均以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为主.Ⅰ号矿体(群)分布于大街村的亮岩地段,地表南北向约600 m范围内有20余个老硐揭露矿体展布,对矿体延伸控制程度较高;经多个坑道揭露,发现矿体从1719 m标高一直至1922 m标高均有展布,垂向上延伸大于200 m,平均厚度约3 m,目前已经形成4个中段进行开采.矿体赋存于大塘组粗晶白云岩和黄龙组中-粗晶白云岩中的F1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破碎蚀变带中,主矿体沿倾向和走向上均具有时厚时薄、弯曲起伏以及尖灭再现现象.在断裂的转换部位矿体厚度明显增加,矿体产状大体与赋矿断裂一致,倾角44°~72°,形态以透镜状、豆荚状为主,品位较富,一般铅+锌15%~30%,局部可达40%,总体表现出红褐色、黄褐色块状、斑状闪锌矿和铅灰色斑块状方铅矿以及大面积分布的脉状、块状黄铁矿为主(图2).矿体空间延伸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勘查潜力.Ⅱ号矿体分布于周家麻窝矿段,赋存于黄龙组白云质灰岩中,矿体主要受控于F2断裂(F1次级断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54°~57°,在F2断裂上盘呈似层状产出.矿体总长度为80~100 m,顺倾向延深距离约达60 m,厚度为1.2~1.4 m,品位一般,铅2%~3%、锌3%~7%.Ⅲ号矿体分布于白马厂地段,赋存于黄龙组灰岩和白云岩中,矿体主要受F1断裂控制,在F1断裂上盘主要呈透镜状产出.矿体南北长80 m,垂向延深大于100 m,矿体多具尖灭再现特征,品位一般,铅2%~5%、锌3%~6%.3.2 矿石组构亮岩矿区矿石矿物种类简单,金属矿物成分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图2),褐铁矿、白铅矿、菱锌矿等在矿区零星可见.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晶型较好,单晶表现为立方体型及五角十二面体型,在矿体边部多为黄铁矿胶结方铅矿及闪锌矿.闪锌矿颜色以深色为主,多为褐色及红褐色,呈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发育两组解理.方铅矿颜色为铅灰色,结构呈他形-半自形粒状.脉石矿物主要包括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等,靠近矿体的方解石及白云石结晶颗粒粗大,表现出明显的重结晶特征.根据对矿区的初步调查,总体来看,铅、锌的含量变化较大,一般铅+锌品位15%,局部可达40%.组合样分析表明,可综合利用的伴生金属银、镓、锗、铟的含量很低.3.3 蚀变特征矿区围岩蚀变较为发育,类型众多,主要有白云石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等(图3),越靠近矿体,围岩蚀变越强,集中表现为方解石化和白云石化.由矿体中心向外围过渡,碳酸盐岩结晶越来越差,并且逐渐由碳酸盐岩化向黄铁矿化转变;黄铁矿化发育范围较大,但在矿体内或近矿强烈蚀变的中—粗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中,黄铁矿化明显增强,局部呈斑块状及大脉状.经过多次调查研究表明,本区的方解石化和热液白云岩化与铅锌矿矿化密切相关,可作为本区的重要找矿标志.4.1 成矿作用矿区成矿模式与典型的MVT矿床较为类似,主要是含Mg2+热液沿着F1断层向上运移至灰岩地层中,Mg2+交代灰岩中的Ca2+形成热液白云岩,白云岩的高孔隙度为成矿流体的沉淀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含H2S的酸性流体溶解碳酸盐岩并与其反应使得碳酸盐岩发生角砾岩化和喀斯特化,进一步为成矿流体沉淀提供了相对低压的空间.而后由盆地卤水萃取古老地层中的Pb2+、Zn2+在容矿空间内与H2S发生反应沉淀结晶,从而形成矿体.4.2 构造控矿亮岩铅锌矿主要受控于北北西向的垭都-紫云断裂,矿体均展布与该断裂上盘的转折端.根据野外观察归纳出该断裂有三期构造活动,早期断裂活动表现为张扭性断裂,为成矿热液提供导矿构造,热液沿着主断裂面以及次级断裂面向上运移,最终在角砾空间中沉淀结晶,形成矿体;中期断裂活动表现为压扭性断裂,断裂带内的矿石和围岩成角砾岩化及透镜体化,并且形成复式褶皱;后期断裂活动表现为逆冲构造,也是破矿构造,将断裂带下盘的矿体给错开,由于目前不能清除的判断断层错距,所以还未找到下盘的矿体.总的来说,断层作为成矿流体运移、聚集和矿体沉淀、赋存的空间,区内构造控矿作用十分明显.4.3 找矿方向亮岩铅锌矿区中矿体赋存于石炭系黄龙组(C2h)中-粗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中,矿化严格受地层控制.在矿区已发现的3个矿体中,都伴随着强烈的方解石化.热液从矿体外围向矿体中心运移时,先消耗大量的Mg2+交代灰岩,运移至矿化中心时,Mg2+浓度降低,Ca2+浓度增加,所以越往矿体中心,方解石脉体越密集,结晶颗粒越粗大,往矿体外围方解石化逐渐转变为白云石化.并且热液后期流经矿化中心时,流体不足以填满所有裂隙,所以后期的方解石沿着晶洞对壁生长,结晶颗粒粗大.1)从矿体中心向外围蚀变变现为方解石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2)根据矿石结构构造及矿体展布推断F1断裂有三期构造活动的叠加,前期表现为张扭性断裂,中期表现为压扭性断裂,后期表现为逆冲推覆构造.3)大面积的白云石化以及方解石化都是矿区直接的找矿标志,方解石脉体越密集,结晶颗粒越粗大,矿体品位越高.【相关文献】[1]张茂富,周宗桂,熊索菲,等.云南会泽铅锌矿床闪锌矿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6,35(1):111-123.[2]陈毓川,裴荣富,宋天锐,等.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初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3]董家龙.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基本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8(6):657-658.[4]刘幼平.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式初探[J].贵州地质,2002,19(3):169-174.[5]胡晓燕,蔡国盛,苏文超,等.黔西北筲箕湾铅锌矿床闪锌矿中的成矿流体特征[J].矿物学报,2013,33(3):302-307.[6]周家喜,黄智龙,周国富,等.黔西北赫章天桥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S、Pb同位素和REE制约[J].地质评论,2010,56(4):513-524.[7]李珍立,叶霖,黄智龙,等.贵州天桥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初探[J].矿物学报,2016,36(2):183-188.[8]刘幼平,张伦尉,杭家华,等.黔西北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25(2):163-168.[9]金灿海,李坤,黄林,等.黔西北纳雍枝铅锌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J].矿物岩石,2015,35(3):81-88.[10]冯国玉,黄杰,覃鹏.黔西北赫章地区铅锌矿远景[J].矿产与地质,2009,23(3):225-229.[11]李小清,薛传东,魏爱英.滇东北白马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276-5281.[12]罗卫,孔令,金中国,等.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控矿构造与成矿[J].矿产与地质,2010,24(1):35-42.[13]向达福,王林均,钱志宽.贵州赫章蠎硐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15,35(4):447-452.[14]金中国,黄智龙.黔西北铅锌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模式[J].矿物学报,2008,28(4):467-471.[15]汤世凯,马筱,李学刚,等.黔西北福来厂铅锌矿床Pb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2,36(4):549-558.[16]金中国.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17]肖宪国,黄智龙,周家喜,等.黔西北铅锌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矿物学报,2011,31(3):419-424.[18]陈国勇,王亮,范玉梅,等.贵州五指山铅锌矿田深部找矿远景分析[J].地质与勘探,2015,51(5):859-869.[19]陈国勇,邹建波,谭华,等.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探讨[J].贵州地质,2008,25(2):86-94.[20]程鹏林,熊伟,周高,等.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起源与运移方向初探[J].矿物学报,2015,35(4):509-514.。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广东省仁化县凡口外围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赵俊杰摘要:凡口铅锌矿为国内知名的超大型矿,其成矿模式几十年来争论不休,未有定论。
随着外围地质工作的开展,地质信息越来越丰富,浅部深部的地质现象被揭露。
本文主要从近些年的地质工作成果出发,对凡口外围铅锌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为开展下一步的地质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凡口外围;铅锌矿;地质特征;层相位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凡口铅锌矿外围勘查区位于华南准地台中的湘桂粤拗陷与赣闽隆起的毗连地带,曲仁海西构造盆地北缘,九峰—诸广山东西复杂岩浆构造与北北东向北江构造带北段之交接复合部位。
该区出露地面部分主要为一组晚古生代碎屑沉积岩、浅海相碳酸盐岩、前泥盆系变质岩以及与中泥盆统海底火山作用有关的中酸性沉积岩。
基层最下面为寒武系砂板岩,上部不整合面覆盖中下泥盆系桂头(D1-2gt)砂页岩,厚度超过200m。
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上泥盆统天子岭组(D3t)和帽子峰组(D3m)是该区的主要含矿层系。
上泥盆统天子岭组(D3T)灰岩和帽子峰组(D3T)由灰岩向泥质灰岩、粉质页岩和粉砂岩过渡,厚度为200m。
其上方为下侏罗统兰塘群砂页岩,与晚古生代沉积岩不整合接触。
区域内构造发育主要呈北北东向、次为北北西向和东西向发育。
这三组构造组成本区的构造骨架,褶皱剧烈,断裂发育,主要褶皱构造有凡口复式向斜,褶皱构造轴向为北北西或北西,轴向东北倾斜,呈不对称短轴结构。
主要断裂构造有北北东向逆断层,该组断层延长数至数十公里,规模较大,倾向南东,为本区铅锌、铜硫、钨、钼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
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岩浆岩为燕山三期和燕山四期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燕山一期石英斑岩、次英安斑岩等。
2 勘查区地质特征2.1 地层勘查区内零星出露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第四系广泛分布。
岩层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地层层序从老到新:泥盆系中下泥盆统桂头群(D1-2gt):桂头群不整合在下伏寒武系八村群之上,分布于勘查区最北的低山区。
64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江西省于都县桥子坑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黄 明1,蒋 婷2*,周 钊2(1. 江西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江西 新余 338000;2.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湖南 长沙 410625)摘 要:桥子坑铅锌矿床位于江西省于都县银坑贵多金属矿田中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赣南东部于都银坑-宁都青塘燕山期构造盆地南段,武夷块体与罗霄块体的交接带上。
通过浅部地表工程和少量深部钻探工程,查明5条破碎蚀变岩型金银铅锌矿化带、2条层控型金银铅锌矿化带。
桥子坑铅锌矿床赋存于南华系上施组和青白口系库里组中,受地层、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多重因素控制,矿床类型有破碎蚀变岩型和层控型两种。
最终确定矿区深部具有较大成矿潜力,可作为下一步找矿方向。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桥子坑;江西省中图分类号: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1-0064-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Qiaozikeng lead-zinc depositin Yudu County, Jiangxi ProvinceHUANG Ming 1, JIANG Ting 2*, ZHOU Zhao 2(1. The fif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Jiangxi Geological Bureau,Xinyu 338000,China;2. Changsha General Survey of Natural Resources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Changsha 410625,China)Abstract: Qiaozikeng lead-zinc deposit located in the central eastern part of the Yinkeng precious metal ore field in Yudu County, Jiangxi Province,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Qiaozikeng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Yanshanian tectonic basin from Yudu Yinkeng to Ningdu Qingta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southern Jiangxi,it also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Wuyi block and the Luoxiao block.Through shallow surface engineering and a small amount of deep drilling engineering, Five fractured altered rock type gold-silver-lead-zinc mineralization zones and two stratabound gold-silver-lead-zinc mineralization belts have been identified.The Qiaozikeng lead-zinc deposit occurs in the Shangshi group of the Nanhua formation and the Kuri group of the Qingbaikou formation. It is controlled by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stratigraphy, fault structures, and fold structures, and the deposit types a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fractured altered rock type and layer controlled type.Finally,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deep part of the mining area has significant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and can be used as the next direction for mineral exploration.Keywords: lead-zinc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rospecting direction;Qiaozikeng;Jiangxi Province收稿日期:2023-09作者简介:黄明,男,生于1988年,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5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谈新疆西昆仑地区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何小敏,蒲仕平,邓正永(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地质队,四川 成都 611743)摘 要:新疆昆仑地区是新疆西南部重要矿区带,迄今为止发现的铁矿、铜矿、铅锌矿等成矿位置多处。
本文将基于前人工作的成果,探究新疆西昆仑地区铅锌矿成矿的基本特征,同时对成矿的地质背景、成矿的分布规律等作出阐述,明确预测矿区的基本要素,为后期找矿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新疆西昆仑;铅锌矿成矿;特征;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2-0050-2 收稿日期:2020-11作者简介:何小敏,男,生于1988年,四川阆中人,汉族,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新疆西昆仑地区的铅锌矿成矿区域相对较为集中,根据目前勘探与开采的铅锌矿矿区而言,主要在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该地区从行政划分角度将,属于库斯拉甫乡和阿克陶县克孜勒乡,是十分典型的铅锌矿矿区,但是其规模相对较小。
因为该地区缺少便利的交通,并且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切割作用使得地形陡峭,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阶段才正式开展初期矿床勘探工作,截止到近些年,才发现该地区的矿化属于十分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成矿特点,同时为地球化学研究以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提供依据。
1 新疆西昆仑地区铅锌矿成矿背景库斯拉甫——他龙铅锌矿化带所处的位置是塔里木地台的西南边陲,紧密放入连接昆盖山——恰尔隆——库尔良晚古生代裂陷槽。
在这个区域,因为亿万年地质作用,赋存火山容矿的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化[1]。
在晚古生代,因为受到古特斯裂解的作用影响,该地区的大陆板块沿着库地断裂,呈现出从南到北方向俯冲,继而发展成为晚古生代弧后裂古性盆地。
断裂位置西南界为库地北断裂,东南界新生代地层覆盖较为模糊。
伴随着古特提斯洋日渐消亡,库斯拉甫——他龙晚古生代裂谷盆地在二叠纪时期的末期阶段便闭合。
蒙古国东部巴彦东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巴彦东铅锌矿位于蒙古国东部,属于晚古生代寒武纪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在该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
巴彦东铅锌矿地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岩石类型:该矿床的主要岩石类型为拉斑岩、玄武岩和闪长岩等,其形成与大规模岩浆爆发活动有关。
2.矿体形态:巴彦东铅锌矿主要以脉状和层状矿体形式出现,其中厚度较大的矿体多呈层状,而较薄的矿体则更多呈脉状。
3.矿石组成:该矿床的矿石以阳起石、方铅矿和闪锌矿等为主要成分,其中方铅矿的含量较突出。
4.富集规律:巴彦东铅锌矿的富集规律主要表现为呈现区域性差异,不同层次之间的富集程度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找矿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向:1.剖析矿体形态和富集规律,建立良好的找矿理论基础,通过探测技术和地质勘探方法,找寻矿体的分布和富集情况。
2.关注矿床周边和相关地质构造带,尤其要注意断裂带、构造带和变形带等,强化综合地质勘探,寻找可能的矿体远景区。
3.加强与区内外相关矿产资源的比较分析,探索其他可能的成矿地点,提高找矿的成功率。
4.针对巴彦东铅锌矿地质特点,优选探测技术和勘探方法,如重力法、电磁法、地震勘探等,结合现代地球物理手段,加快找矿进程。
总之,巴彦东铅锌矿是一处值得重视的矿床,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找矿方向和寻找方法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地发掘其潜力和资源价值。
针对巴彦东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我们可以列出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该矿床的资源潜力和经济价值。
首先是巴彦东铅锌矿的矿体规模。
根据数据统计,该矿床的矿体规模较大,目前已知矿石储量达到4.3亿吨,其中铅和锌的含量分别为1.42%和3.67%,可持续开采期达到30年以上。
这说明该矿床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可以形成稳定的经济效益。
其次是巴彦东铅锌矿的地质构造特征。
在该矿床周边,存在多条显著断裂带和构造带,其中以东北-西南向的盘古山断裂带最为明显,与该矿床的成矿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在找矿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地质构造特征,寻找可能的矿体分布区。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分析赵新跃,李永怀,丁天柱(四川会东大梁矿业有限公司,㊀四川会东县㊀615205)摘㊀要:大梁子铅锌矿位于攀西裂谷成矿带中,为典型裂谷成因铅锌矿床,矿床特征是 三控一储 ,前人在该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深部钻孔探矿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结合大梁子铅锌矿区域地质矿产特征,分析控矿特征,总结矿床成因特点,并根据幔汁理论,预测深部找矿靶区,提高矿山服务年限.关键词:铅锌矿;幔汁理论;深部找矿;地质特征㊀㊀大梁子铅锌矿从20世纪50年代开采至今,已累计探明储量锌+铅金属量200万t.为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大梁矿业投入大量工程进行深部探矿工作,但探矿效果欠佳.系统总结前期勘查成败得失,确定找矿有利地段,合理部署勘查工作为当前迫切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在不断提出新的成矿理论过程中,幔汁理论在地质勘查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尝试从幔汁理论观点出发论述矿床控矿地质特征,进行矿山的深部找矿工作.1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大梁子铅锌矿所处的会东地区位于攀西裂谷中段,隶属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南北向小江断裂㊁北东向会东-永善断裂㊁北西向垭都-紫云断裂圈闭的三角形区域内,其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明显.基底构造有会理群和昆阳群组成,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北西向次之;盖层包括震旦系到第四系,除石炭系㊁第三系缺失和志留系㊁泥盆系部分缺失外,其余地层均有发育,构造线以南北向,北东向,东西向为主,次为北西向;重要构造运动有澄江运动㊁晋宁运动㊁东吴运动和印支运动,区内褶皱有南北向和东西向两组.东西向断裂主要沿南北向褶皱带轴部通过(见图1).2㊀矿床地质特征2.1㊀地层控矿规律矿体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灰质白云岩与寒武系筇竹寺组(ɪ1q)黑灰色粉砂岩之间,地层划分因麦地坪组含磷白云岩组厚度小划归震旦系灯影组灰质白云岩中.杜乐天等在研究华南地区磷矿时发现震旦系与寒武系接触面附近形成黑色硅质白云岩是热液沉积岩,岩石中有氟的存在为证明,后将该地层简称碳硅泥岩系.对矿区南北两端金川磷矿及撒海卡磷铅锌及发箐铅锌矿的研究发现,大梁子周边地区磷与铅锌以伴生或者单独形式存在于黑色硅质白云岩中,说明该规律具有普遍代表性;另外对矿区南部的淌塘铜矿含矿围岩的研究发现,矿体主要赋存在灰黑色碳质凝灰质千枚岩,碳质绢云千枚岩,凝灰质绢云千枚岩中.说明碳硅岩系不仅是磷及铅锌的含矿围岩,同样也是铜矿和其他金属矿床的含矿围岩和流体通道(见图2).图1㊀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地质简图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根据区域地质图修改)2.2㊀构造控矿特点矿区内构造主要有北北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和近东向构造三组.其中控制矿液运移和矿体侧付方向的是北东向和东西向构造,该构造以逆掩推覆走滑和叠瓦状为特征;深部延伸方向向西.北北西向和东西向构造复合部位形成刺穿构造,矿体主要I S S N1671-2900C N43-1347/T D采矿技术㊀第18卷㊀第4期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V o l.18,N o.42018年7月J u l.2018赋在刺穿构造内角砾岩一侧的白云岩中.矿石品位高低与白云岩关系为以下特征:刺穿角砾岩及白云岩的裂隙中形成富矿,矿石品位>10%,铅锌脉体厚度3~5c m ;远离裂隙形成中等富矿,矿石品位在5%~10%,铅锌细脉厚度0.1~3c m ;细晶蚀变白云岩形成贫矿,矿石品位在5%~10%,铅锌细脉为浸染状.图2㊀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21线剖面图2.3㊀矿体蚀变特征与矿体之间关系矿区内蚀变类型有碳化,硅化,细晶白云岩化,铅锌矿化,黄铁矿化等几种.与矿体密切的主要是碳化,硅化,铅锌矿化.其中矿石品位高低与碳化和硅化关系密切呈正比:矿体在上部碳化㊁硅化强烈,矿体连续性好.矿体长度为50~100m 时,矿体厚度为20~40m 左右,铅+锌品位在15%~20%之间波动;中部矿体长度为500m 左右时,矿体厚度在120~250m 之间.碳化和硅化开始变弱,矿体中有夹石出现,铅+锌品位在5.0%~10%之间波动;下部碳化,硅化明显较弱时,矿体长度为70m ,厚度10~30.0m 左右.铅+锌品位在1.0%~5.0%之间波动,铅锌矿化主要沿裂隙和次级小脉裂隙充填;深部钻探工程揭露发现在没有碳化的地方,硅化中含黄铁矿但铅锌矿化微弱;在没有硅化的地方岩石破碎,有黄铁矿化但没有铅锌矿化.2.4㊀矿床成因认识探讨前人对于大梁子铅锌矿矿床成因认识不一,各有侧重.但关键因素流体的形成机制和流体运移的通道没有研究到位,由地勘初期确定的沉积-改造型矿床;到中科院研究报告确定热液隐爆作用形成的MV T 型铅锌矿床说明认识在不断提高完善.本次研究认为大梁子铅锌矿床是一个典型裂谷成因铅锌矿,特征是 三控一储 (幔汁体侵入㊁构造和层位双重控制㊁刺穿构造是储矿构造).矿体形成于晋宁运动中,该运动是区内重要的构造运动,是变质基底形成的关键性构造-岩浆活动,在此期间,地壳因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形成一系列东西向基底压扭性褶皱,同时在挤压应力作用下沿压扭性褶皱轴部形成东西向控矿构造,岩石沉积方面形成寒武纪麦地坪组含磷热液沉积(碳硅泥岩系)及上覆地层.之后在印支期挤压构造体制下,古特提斯洋盆闭合,印支板块与扬子板块发生碰撞造山,区内东西向断裂的再次活化,并在东西向的挤压应力下,导致区内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左行走滑断裂形成,并形成被东西向断裂限制的北北西向刺穿构造.印支晚期至燕山期,在挤压构造体制下,深部氢型幔汁体沿北东向断裂在会理群地层中形成满银沟铁矿和矿区东部的小街金红石矿;此期间氢型幔汁体不断萃取流经地层中的P b ㊁Z n ㊁C u ㊁C o 等物质形成碱性幔汁钠系列含矿流体继续上移,当含矿流体沿北东向构造侵入到会理群地层时,由于还原性碳硅泥岩 的加入,导致氧化还原条件发生改变,幔汁体之前的化学平衡被打破,流体中的C u ㊁C o 等元素以硫化物形式析出,形成深部铜钴矿体和淌塘铜矿.其后含矿流体的继续聚集,流体压力不断升高与碳酸岩地层Z n ㊁P b 元素活化富集,形成矿区中深部铜铅锌矿体,再之后沿碳硅泥岩继续上升在刺穿构造带内以沉淀方式形成目前开采铅锌矿体.后期碱性幔汁钠系列转化为氧幔汁流体以后形成石英和萤石及天青石等非金属矿床.3㊀深部靶区预测3.1㊀前期探矿效果不佳原因分析通过上述对矿区地质特征分析发现,前期探矿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矿体形成的机制没有认识到位,把北东向断裂错认为成矿后断裂,把北西310ʎ方向断裂作为矿区主要控矿断裂,并在主矿体北西和南东方向部署探矿工程,是导致效果不好的主要因素之一.3.2㊀探矿靶区确定地质依据(1)北东向及东西向断裂是矿区的控矿构造,该构造以逆掩推覆走滑为特征,深部延伸方向为西.(2)矿区位于大桥向斜东翼,岩层西倾,倾角30ʎ.根据上部资料推断在2004中段35线附近出露寒武系黑色硅质白云岩,目前已通过工程验证,并421采矿技术㊀㊀2018,18(4)㊀在白云岩中见到两层铅锌矿体,见矿品位不高属于正常,主要是因为北西向断裂与近东西向刺穿角砾岩交汇部位在南部,所以在南部的F28㊁F29断裂是第2富集区的储矿构造(见图3).(3)在矿区西部北东向断裂与近东西向刺穿角砾岩有两个交汇部位,其中在2004中段29~35勘探线控制的矿体为第一个交汇部位,储矿断裂为F28~F29,控矿断裂为B D F2;第2个交汇部位位置在71-107勘探线之间,见矿标高+1500以下,储矿断裂为F65,控矿断裂为B D F3(见图4).图3㊀大梁子2004中段西部探矿平面图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根据平面图修改)图4㊀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成矿预测图3.3㊀矿区外围找矿靶区确定依据通过对大梁子相邻铅锌矿点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在矿区南部大银厂矿点具备找矿潜力.大银厂矿点在民国时期就有人在地表进行洞采炼银,20世纪80年代通过地质工作发现含矿地段岩性和构造类型与大梁矿一致,前人在构造带内施工4个钻孔虽然没有见到铅锌矿体,从钻探资料中发现碳化和硅化比上部变弱.这点与大梁矿情况吻合,根据大梁矿成矿模式,大银厂矿点的西部具备找矿潜力;另外根据金属矿床的相似性判断大银厂矿距离大梁子矿在5~10k m,其面积是大梁矿区面积的150倍,符合具备寻找同等储量规模矿床的地质条件,因此在该区开展地质勘察找矿工作是非常必要和有地质理论支撑的.4㊀结㊀论幔汁理论是我国地质科技工作者在地慢柱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及流体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学新理论,理论提出来以后在非金属和放射性领域找矿中都取得比较好的成果,本次用幔汁理论对大梁子矿区基础地质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以后总结矿体赋存地质规律,然后进行靶区预测和圈定工作,根据圈定的探矿靶区进行工程布置,以期提高勘查效果.参考文献:[1]杜乐天,等.杜乐天文集(1960-2015)[M].地质出版社,北京:2016.[2]张长青,等.四川省会东县大梁子铅锌矿控矿因素研究及矿体定位预测项目研究报告[R].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2014.[3]孙克祥,邓永寿.滇中地区昆阳群的刺穿构造[J].云南地质,1998,17(1):31G35.[4]王宝碌,吕世琨.试论川滇黔菱形地块[J].云南地质,2004,23(4):140G153.[5]肖光武,肖渊蒲.四川会东发箐铅锌矿地质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5):27G29.[6]赵元磷,陈㊀思,等.四川会东淌塘铜矿地质特征及研究现状[J].四川有色金属,2016(3):22G26.[7]何端臣,祖世元.试论会东大银厂找矿模式[J].四川地质学报,1997,17(3):196G198.(收稿日期:2018G03G22)作者简介:赵新跃(1966-),男,河南南阳人,工程师,从事矿山地质深边部找矿工作,E m a i l:97929126@q q.c o m.521㊀赵新跃,等:㊀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65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收稿日期:2021-02作者简介:刘鹏,男,生于1981年,汉族,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河北省铅锌矿的矿体特征及其找矿方法刘 鹏(河北省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河北 邢台 054000)摘 要:由于河北省铅锌矿资源尚嫌不足,现有的找矿方法和地质信息不足以为铅锌矿找矿提供技术支撑,为此提出河北省铅锌矿的矿体特征及其找矿方法研究。
根据河北省铅锌矿地质特征将其分为蔡家营、南赵庄、桥顶山、隆化北岔沟门、高板河五个区段,分别对各个区段的矿体特征进行了分析。
根据河北省铅锌矿找矿需求,利用激发极化法进行找矿预测,对河北省铅锌矿进行找矿分析,最终圈定找矿靶区,以此完成河北省铅锌矿的矿体特征及其找矿研究。
关键词:河北省;铅锌矿;矿体特征;找矿方法中图分类号:TP3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4-0065-2 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截止到2010年已经发展的矿产资源种类已经多达162种,其中已经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资源种类的有116种,排在全国资源储量前十名的矿产资源有12中,其中以铅锌矿资源储量最多。
河北省已经开发利用的铅锌矿产地多达152处,现有的铅锌矿山1624家,其中大型铅锌矿产地有49处。
目前河北省铅锌矿矿石年开采量已经将近6.5万吨,铅锌矿采掘业年产值已经达到95亿元,已经形成了以铅锌矿为主的矿业经济体系[1]。
河北省铅锌矿地质勘查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先后有大量地质勘查小组对河北省开展了勘查工作,并且先后发现了多处铅锌矿矿化现象,查明了包括张北蔡家营、南赵庄、承德桥顶山、隆化北岔沟门、兴隆高板河等大型铅锌矿矿段,但是目前对于河北省铅锌矿矿体特征还没有具体研究资料,对于河北省深层铅锌矿找矿无法提供支撑依据。
此外已经探明的河北省铅锌矿资源已经开采完毕,铅锌矿资源尚嫌不足,导致河北省铅锌矿找矿工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较大的压力,研究出铅锌矿矿体特征以及研发出先进的找矿方法成为河北省铅锌矿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提出河北省铅锌矿的矿体特征及其找矿方法研究。
89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广西容县龙塘顶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邓 毅(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0)摘 要: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区内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
认为矿体主要受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中及石英斑岩中形成的断层破碎带控制,矿化富集与破碎带构造作用强度、构造叠加及蚀变强烈程度密切相关,破碎带内的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矿化蚀变是该区铅锌矿的一种地表直接找矿标志。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规律;找矿标志;龙塘顶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2-0089-2 收稿日期:2021-01作者简介:邓毅,男,生于1987年,汉族,广西玉林人,本科,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矿区位于容县城区东南约38km 处。
近年来广西第六地质队在该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圈定了铅矿体4个,铅银矿体1个。
共估算资源量(334)矿石量89kt,铅金属量738t,伴生锌金属量169t,伴生银金属量1011kg。
本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及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区内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为周围及邻区地质找矿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1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博白—岑溪弧后盆地、云开岩浆弧与粤西弧内盆地三个Ⅳ级构造单元结合部附近,水汶盆地的西北边缘。
该区经历了燕山至华力西期的构造运动,构造发育,以断裂为主,按断裂走向划分,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及东西向三组,其中,北西向断裂切割北东向断裂,矿区的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中。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岩体的展布方向基本与区域主构造方向一致,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为区内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矿源和热源。
2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出露前泥盆系上奥陶统至中下志留统岭脚变粒岩、白垩系新隆组砾岩、粉砂岩和西垌组熔结凝灰角砾岩、凝灰熔岩以及第四系等。
西秦岭凤太矿集区西部铅锌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西秦岭凤太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集区之一,其西部地区是该矿集区的重要发现区域。
在该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特征较为明显,具有很高的找矿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西秦岭凤太矿集区西部的铅锌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一、成矿地质背景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位于我国秦岭山脉西部,是秦岭铅锌成矿带的一部分,属于侏罗纪地层中的铅锌矿带。
该地区主要由二叠系花岗岩、侏罗系火山岩和沉积岩以及新生代孔兹岩组和橄榄岩组等所组成。
铅锌矿多分布于侏罗纪晚期的安山质火山岩和碎屑岩中,常常与石英脉和斜长石脉伴生,这些矿脉往往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
二、铅锌成矿特征西秦岭凤太矿集区西部的铅锌矿床主要以伴生矿的形式出现,如铜矿、铜铅锌矿、铝铅锌矿等。
矿石中铅、锌、铜三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比例均较高,一般的矿石品位都在2%以上,甚至达到5%左右。
西部地区的铅锌矿床主要呈短翼状和板状产状,矿床成因复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热液作用、蚀变作用和交代作用等,造成了矿床的多样性。
由于沉积物地震的影响,矿床的铅、锌含量和分布呈现出明显的“M”形分布,即铅、锌含量在床心处最高,在两侧沿倾向向外递减,再到边缘处逐渐消失。
三、找矿方向1、基础地质工作首先,需要完成的是基础地质工作,包括现场勘探、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为后续的找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矿床展布规律矿床一般呈NW向展布,受控于一些构造控制因素,如断裂带、环状构造等。
因此,在找矿时应重点关注这些构造带的变化规律,并掌握矿床的展布情况,进一步发掘潜在的矿产资源。
3、异常断层异常断层是找矿的重要目标。
在勘探中,应注意拓宽视角,综合利用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和地球物理资料等,尤其是要对异常断层进行重点观察和整合,以找到矿床。
4、岩石类型在西部矿区,花岗岩、火山岩、喷流岩、白云石等均是重要的找矿岩石类型,因此在找矿时应特别关注这些岩石类型,对其地质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
保山西邑铅锌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西邑铅锌矿系保山—永德地块(ⅶ-8-3)的保山地块(ⅶ-8-3-1)的铅锌矿床之一,主要产于石炭系香山组(c1x)泥质灰岩、炭质灰岩中,并严格受深部f17断层破碎带产生的次级构造蚀变破碎带的控制。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及邻区典型矿床类比分析,认为深部及周边找矿潜力大,应加大找矿力度。
关键词:铅锌矿;找矿方向;地质特征;保山西邑中图分类号: k26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成矿地质背景1.1区域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福贡—镇康褶皱带,保山—永德褶皱束中部,东山坡复式背斜东段(图1),总体为一复式向斜构造。
区域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志留系栗柴坝组(s3)、仁和桥组(s2),泥盆系下统向阳寺组(d1x)、中统何元寨组(d2hy)、上统大寨门组(d3d),石炭系下统香山组(c1x)、丁家寨组(c3d)、上统卧牛寺组(c3w),二叠系下统丙麻组(p1bm)、上统沙子坡组(p2sh),三叠系中统河湾街组(t2h)、上统南梳坝组(t3n),第四系(q)地层,基底主要为前寒武纪--下—中寒武统的公养河群(z ∈g),主要由深灰、灰绿色岩屑砂岩、杂砂岩、云母质砂岩夹板岩、页岩组成若干韵律层,岩石具轻微变质。
区域矿化层位主要为寒武系(沙河厂组、核桃坪组)、奥陶系(老尖山组)、志留系(栗柴坝组)、二叠系和石炭系(香山组)。
矿化主要产于由碎屑岩、火山岩与碳酸盐岩的岩性相变带上,多属泻湖-潮坪相的生物碎屑灰岩、泥质灰岩。
区域岩浆岩主要有华力西期卧牛寺玄武岩及燕山晚期基性侵入岩。
卧牛寺组主要为旋回喷发的玄武岩组合,间夹海相火山碎屑岩和泥岩沉积,在区域零散呈南北向分布。
基性侵入岩以辉长辉绿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山姜寨—哈寨一带,其微量元素铬80ppm,镍240ppm,铜40-50ppm,含量均比基性岩平均值偏低。
1.2矿区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区域东山坡复式背斜北东段,与南部东山铅锌矿同处于同一构造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