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幼坚作品赏析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21
设计行业大师陈幼坚经典设计作品赏析【摘要】艺术作品赏析,设计作品鉴赏属于美育的范畴,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观摩中外设计行业大师的经典设计作品,掌握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思维方法,开阔眼界,加深理解,从而增强鉴赏能力和专业素养。
许多人对一件作品的态度仅停留在欣赏的角度,而鉴赏对于欣赏是更深一个层次,多在欣赏之后还有继续深入识别、分析、判断甚至批判的意思。
一个好的设计创意,必有其打动人和耐人寻味之处。
除了创意之外,一个作品还受它的实用功能,工艺技术,材料,艺术品位,社会效益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创意;作品分析;识别一、艺术设计概述1、设计作品鉴赏艺术作品赏析,设计作品鉴赏属于美育的范畴,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观摩中外设计行业大师的经典设计作品,掌握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思维方法,开阔眼界,加深理解,从而增强鉴赏能力和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的学生需要有能够感受设计之美的眼睛和理解设计美的大脑。
许多人对一件作品的态度仅停留在欣赏的角度,而鉴赏对于欣赏是更深一个层次,多在欣赏之后还有继续深入识别、分析、判断甚至批判的意思。
可以说鉴赏是欣赏的一种升华,当然,当深入对一件作品的欣赏,则需要对此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艺术设计涉及到的范围艺术设计涉及到的范围很广。
二维的有平面广告,书籍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等;三维的有的手工艺产品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另还有三维空间环境设计,四维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等。
虽然每个领域看似千差万别,但相互关联。
这也是一个设计师即有可能进行建筑设计,同时也有产品设计。
如何评判一件设计作品的好坏,优与劣。
但每个人都会因为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生活经验,物质或精神需求水准等方面的因素而有不同的标准,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设计界的名人谈到设计界的名人,二维平面设计的有冈特・兰堡、福田繁雄、靳埭强、陈幼坚等。
服装设计的有可可夏奈尔、克里斯汀・迪奥、三宅一生等;建筑设计的有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勒・柯布西耶、贝聿铭等。
以“中庸之道”看陈幼坚设计作品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的基本内容。
中国人的思想和性几乎都是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的。
例如,《中庸》中说:“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这与中国人平淡含蓄的性格、和润正直的性情的形成不无关系。
《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
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
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基础)。
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易的出处。
展开来说,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
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中庸”是由孔子提出而未及详解,首次阐发的文本乃是《中庸》。
其基本思想是:中为体,庸为用;中为本,庸为末。
中为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谓性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是谓本体。
此即所谓“自诚明,谓之性”。
庸为用:“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谓性体的合礼地发用流行;“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是谓用之于民。
此即所谓“自明诚,谓之教。
这就是儒家心学对“中庸”的正解:“中”乃内圣之学,“明德”是也;“庸”乃外王之学,“亲民”是也。
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就是:“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所以,“中庸”是“中”与“庸”的辩证统一。
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
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
陈幼坚设计创作特征分析作者:田洁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31期摘要:陈幼坚作为香港设计界教父级别的平面设计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成功地将东方文化与西方美学糅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本文通过对陈幼坚创作过程中设计理念的分析,从精神内涵符号化、创意思维多样化和视觉元素国际化三个方面对其创作特征进行分析,解读其创作内涵。
关键词:陈幼坚;设计理念;创作一、陈幼坚的设计理念通过对陈幼坚作品的分析,大量的作品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其中,以道家思想最为显著。
道家思想对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影响了各行各业的人。
而在现代的设计领域,陈幼坚的很多设计作品,也借鉴道家的太极文化、道法自然的思想去体现内涵。
而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也是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
还有MR CHAN的LOGO设计中的“佛手”形象,以及澳门私人会所“红伶”中logo以及室内设计,都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的创作。
由此,陈幼坚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将独特的设计理念运用到设计过程中,形成了“东情西韵”,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技法的完美融合。
二、精神内涵符号化在陈幼坚的作品中,将精神内涵与传统文化进行了完美结合,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与设计元素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有较强的识别性。
在其诸多的设计作品中,以道家思想的象征的“太极八卦”和以禅宗“茶”、佛手等元素出现的频率颇高。
以他为西武百货公司的设计为例,他用其英文名字“SEIBU”首字母“S”作为造型形式,加以道家的太极八卦作为创作主体,两者进行创意结合,体现出较丰厚的文化底蕴。
该标识通过首尾相抱、阴阳相对旋转的双鱼作为标志的核心,体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每年春节,中国的餐桌上必会出现“鱼”。
“鱼”与“余”同音,所以也蕴含着年年有余的道理,从而也希望西武百货公司延绵不衰的吉祥寓意。
他充分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了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使其作品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传递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