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噬性
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病因与发病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DNA病毒,人是唯一宿主。病毒 经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通过血行播散,原发感染为水 痘,部分为隐性感染。
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再性。活跃的病毒首先侵犯神 经节,发生神经炎,同时沿神经纤维到皮肤,产生水疱。
重症者可应用免疫增强剂。 局部治疗原则 以干燥消炎为主。疱疹未破时外涂炉甘石
洗剂,或抗病毒制剂;水疱已破者选择硼酸或利凡诺溶液 湿敷,外涂抗生素软膏。 局部理疗 紫外线、红外线等。
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
由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 virus ,HSV)感染所致,
特殊临床表现类型
眼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引起病毒性角膜炎、溃疡、 甚至失明。
耳带状疱疹:面神经和听神经受累,表现外耳道和鼓膜 疱疹 。
膝状神经节受累,影响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
维,出现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Ramsay -hunt综合症 严重时伴发脑炎。
临床表现-带状疱疹
根据不同的临床特点,病毒性皮肤病分为3型: 新生物型 多由HPV引起,如各种疣;少数由痘
病毒引起,如传染性软疣。 疱疹型 多数由疱疹病毒引起,如单纯疱疹,少
数由小RNA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手足 口病。 红斑发疹型 多由RNA病毒引起,如麻疹、风疹 不同病毒对组织亲噬性不同 噬神经 噬表皮性
接种性单纯疱疹(incubation herpes simplex) 局限于接触 部位的簇集性水疱,发生于手指者水疱较深,疼痛重, 称为疱疹性瘭疽。
疱疹性结膜角膜炎(herpetic Keratoconjuctiv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