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 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 极光莹;又一传说,南海鲛jiāo人,水居 如鱼,有泣泪,颗颗成珠。诗人借此把月 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 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 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 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 近观却无。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 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 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字音字形 更(gèng) 晓筹(chóu) 九州 四纪 宵柝(tuò) 为(wéi)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传闻。 卜:预料 海外空闻还有一个九州,来生为夫妇的盟 誓能否实现,亦渺茫难期,今生的夫妇缘分已 经断绝了。
【深山倾情】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
阳山学道,在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
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轻美丽,聪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 吸引,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 终因不为礼教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而终,然短暂的欢娱,无 望的恋情,却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
美是多方面的 , 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 梁启超《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导入: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 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 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 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 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 在虚无缥缈。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 看李商隐又是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故事的。